运河之都的历史与现状(任广芹)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3&rec=29&run=13

济宁市市中区在地理位置上处于整个运河的中间,成为“水陆交汇,南北冲要之
区”、“控引江淮咽喉”地带。特别是大运河全线的制高点,在济宁境内号称“水脊”
的南旺,其水利枢纽工程调节水源,“三分朝天子,七分下江南”,对整个运河的畅
通有决定意义。因济宁居“河渠要害”,元代曾在此设漕运司,明代设济宁卫,清代
则设立了总管全国水利的最高机关河道总督衙门,致使济宁的政治地位升格为一个朝
廷要员长期驻扎的重镇。正是其漕河管理中心的地位,济宁一直被喻为“运河之都”。
运河的贯通,使盛唐时期的济宁就曾是一座“万商往来,四海绵历”的繁华商业
城市。元明两代开凿济州、会通两河,大大提高了济宁的经济、政治地位。据明史载,
到明代中叶,济宁就已发展成一个“车马临四达之衢,商贾集五都之市”的繁荣商业
城市。此时,城区定居之民已不下数万家,“商贾之踵接而辐辏者亦不下数万家”,
商业经济已相当繁盛。清代中前期,济宁商业经过几十年的恢复和发展,又很快进入
繁盛时期,商业发展规模和繁盛程度又大大超过明代。据《济宁直隶州志》记载:清
乾隆年间,济宁南门大街和大闸口一带,“百货物聚处,客商往来,南北通衢,不分
昼夜”。经明至清,济宁商业已臻鼎盛,商户发展到上千户,较大的行栈店铺亦有三、
四百家,从业人员达万余人。州城内外,通衢要道,运河、越河两岸行栈店铺林立,
各地商贾云集,百业兴盛,市场繁荣,年营业额高达白银亿两以上,市场辐射达周围
地区近百县,成为明清时期全国著名的较大商业城市之一。
就济宁城区来说,明清时期商贸业主要有粮食业、皮毛业、药材业、食油业、杂
货业、百果业、竹器业、茶叶业、布业、百货业、文具业、陶瓷业、食盐业、金融业、
饮食服务业等计近20个种类,规模较大的有:
(一)粮食业。较大粮行多达36家,从业人员千余人,加上一些小型行栈,其资本
占城区商业总资本的35%。粮行分河市、旱市,运河西岸的坝口为河市,较大粮行9家,
日成交上千石(每石150公斤) ,散布于西关、北关、东关、大东关的20余户为旱市,
规模均较河市粮行小。
(二)皮毛业。济宁皮毛业始于元代,集中在越河两岸。经明至清,行栈发展到近
百家, 从业3000余人,其资本占城区商业总资本的29%,年加工出口青猾皮等二百万
张。生皮除来自鲁中山区、鲁西平原外,并在张家口、东北等地设立收购“口外货”,
深加工出口即“中国济宁路”青猾皮,在国际市场享有较高声誉。20世纪20年代,德、
美等国商人来济宁开“洋行”坐收,皮毛业空前繁荣。
(三) 药材业。最盛时,药材行栈100多家,零售店铺50多家,日吞吐量达几十万
市斤,济宁因此成为全国十大重要药材市场之一。新中国成立前,济宁药材业依然繁
荣。行栈有钱记、周豫公、恒源、洪太、信诚、瑞记、德兴;店铺有天德堂、广育堂、
济仁堂、世宝堂、赞育堂、保合堂等,计105家。
(四) 竹器业。该行业多集中在运河南岸的竹竿巷内,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20世纪30年代发展到130余家, 并相继有了竹货代理店。著名的竹货栈来源丰行、玉
成公、同义公、广茂、祥泰等。
(五)饭馆业。济宁饮食业历史悠久,南北风味的经济小吃遍布城区,至清时,济
宁饮食业600多户,服务业200多户。其中,饭店、菜馆逾百户,经营面食及各式小吃
者500多户。 在吸取各地不同特点的基础上,发展创造出“济宁菜”的特殊风味。济
宁小吃象小米粥、狗不理包子、米粉肉、甏肉干饭、热豆腐等流传至今。
(六)茶馆业。济宁茶馆星罗棋布,较大的茶馆不下数十处。多集中于运河两涯城
南门和运河上的各闸口附近。茶馆因经营位置、设施不同,经营方式各异,品茗人的
身份不同,天长日久,自然形成各自的特色。大体有鱼贩茶馆(地处河边码头)、豆芽
茶馆(顾客卖豆芽者居多) 、商业茶馆(回民居住区又多经纪牙人)、清唱茶馆(说书唱
戏者居多)、官事茶馆(衙门口附近)、下棋茶馆(吸引下棋爱好者),规模大小不一。
运河的贯通不仅带来商业的繁荣,手工业也应运而生,并逐步发展形成规模,成
为著名的手工业城市。 素有“400名铜匠, 500名竹匠, 600名木匠,800名皮匠,
1500名铁匠” 之说。手工业行业主要有酿造、榨油、糕点、皮革、造纸、竹器、铜
器、铁器、木器、丝织等17个行业之多。在酿造业中,始建于1714年的玉堂酱园是一
家生产规模最大、被誉为“京省驰名”、“味压江南”的手工业作坊。据《中国参与
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纪实》 第172页记载:济宁玉堂号酱菜、酱油、万国春酒、金波
酒、宴嘉宾酒、冰雪露酒获六块金牌并奖词。糕点业大户“兰芳斋”创业于清同治末
年,“兰芳斋”能博采众长,去高唐学做“罗丝饼”,去绍兴学做“薄脆”,去江南
各地学做“十锦南糖”,去北京学做“饽饽”“京式八大件”等。再加上它“八折让
利、十七两一斤”的批发经营方式,“兰芳斋”响遍华北。济宁皮毛业起于元而盛于
明清。皮毛工艺是从甘肃、宁夏、内蒙取道大都沿运河而来,清光绪年间济宁大皮毛
作坊就有20多家, 资金总额达白银20万两, “济宁路青猾皮”成为抢手的名牌,年
产量至200万张以上,越河两岸竟成了毛皮的世界。红炉业在济宁十大匠(铁、木、竹、
金、银、铜、锡、石、窑、瓦)中有第一匠艺之称,清末红炉作坊达到100多家,主要
分布在大闸口、小土山、顺河门外、西门里外,济宁“葫芦菜刀”、“王麻子剪子”
等一批名优产品,驰名苏、豫、皖、冀等省份。竹器加工业也是一项比较兴旺发达的
手工业。自明末清初就有了竹货小手工业者在此经营。初为几户,后由出师徒弟发展
扩充达20余家,整个街巷门面全是竹器经营,形成了鲁西南人人皆知的“济宁竹竿巷”,
此名一直沿用至今。
流淌了1000多年的运河水, 曾经孕育了济宁城,使济宁这颗运河明珠,令世人刮
目相看,如今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截止到2005年,全区实现地区
生产总值27.06亿元, 其中: 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1.68亿元, 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
15.38亿元,二、三产业的比重为43.2∶56.8。第二、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
别为45.8%和54.2%, 分别拉动经济增长9.3和11.0个百分点。工业经济规模扩大,工
业企业已具规模。已经形成机械、五金、粮油加工、纺织、建筑等工业门类,全区规
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74家,完成工业总产值30.23亿元,其中,轻工业11.47亿元,重
工业18.76亿元。 高新技术产业贡献加大。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2家,总产值5.44
亿元。 交通运输业稳定发展。 全年交通运输业完成货运量2475万吨, 货物周转量
55059万吨公里,客运周转量23998万人公里。
在扩大内需政策的积极影响下,消费品零售市场随着居民收入的稳定增长而趋于
活跃,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运行态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1.4亿元。集市贸易繁
荣稳定。 全区集贸市场达到38处。其中消费品市场31处,生产资料市场7处。超亿元
市场4处。 在大力发展招商引资工作的推动下,对外贸易有新的突破。完成出口总值
4576万美元。 自营进出口企业达到35家,其中工业28家,商贸流通企业7家。民营经
济起着支撑中区经济的作用。民营经济从寥寥数十户一跃发展到1.87万户。注册资金
15亿元。实现营业收入86.41亿元。民营经济上缴税金2.7亿元。民营企业不断壮大。
企业户数发展到1106家。 从业人员4万人。注册资金10亿元。实现营业收入65亿元。
上缴税金1.85亿元。 地方财政收入实现近2亿元,占GDP的比重为6.98%。物质文明建
设的不断发展,也带来精神文明建设的日益繁荣。市区有各类专业的文艺团体、电影
院5个,文化场(馆)不下100余处,文化艺术节和群众性的大型文艺表演每年举办2~3
次,整个城区沉浸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
(作者单位:济宁市中区史志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