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成武县志》(1986~2005)稿(郑玉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3&rec=163&run=13

一、体例完备,结构严谨,篇目有新意
历代修志,首重体例。创修自有创例的规矩,续修也有接续的法度。这部《成武
县志》作为续志,制定有比较完整的续志原则:名称以断限标注与上届县志相区别,
上限紧接上届县志定为1986年,下限截至2005年;采取述、记、志、传、图、表、录
等7种基本体裁和篇章节目体式, 篇、章、节下灵活设置无题小序,节下根据不同情
况灵活分目;前有概述、大事记总揽全志,后有附录选录重要文献;中以27篇专志作
为主体内容,按照区域环境、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组织机构、人物等六
大部类顺序排列;图表随文穿插,力求图文并茂。整个框架横分门类、纵写史实、层
次分明、内容较全面、整体性也较强,和首届新方志相比,体例按排更加成熟而完备。
修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但我们处于改革开放年代,方方面面都在急剧
变化,从政治到经济,从环境到社会,从万事万物到人的观念,不仅变化速度很快,
而且变化幅度很大,有很多事情可以说完全倒了个个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与时俱进,
必须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根据事物的发展而不断创新。从这部志稿的篇目看,
不仅与任何旧志不可同日而语,而且与上届新志相比也有很大不同:
首先是进一步摆脱了地理书的局限,从第一篇行政区域到第三篇人口,实际上是
在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背景下形成的“区域大环境”概念,无论是官员治县,还
是外商投资,都首先需要了解这些基本条件。即使第四篇农业,虽然是经济篇的首篇,
但篇下首章设置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此统领全篇,其实也是该篇在政治上的
大环境。
其次是运用发展了的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原理,进一步强化了各部分
的有机联系,前概后录,首尾相顾,中间各部类按科学分类原理布局,各部类中有依
据社会现实分工谋篇,逻辑严密,系统性强,整个构成了一个非常严谨和系统的有机
整体。
其三和上一届《成武县志》篇目相比,既有所取又有改进。比如:沿用篇章节目
体,没有人云亦云地采取篇章节与条目结合体;将农业置于经济部类首篇,按照一、
二、三产业顺序,集中记述县域经济状况,内容比上届志书丰富;将交通运输和邮政
电信从工业篇中分出,独立设置两篇,比上届志书更趋合理,更符合实际。另外,续
志还对上届志书补遗拾漏,在更微观领域里也有许多自己的特色,等等。这些方面加
在一起,都使本志篇目更富有新意。

二、观点鲜明,特色突出,科学性强
对于任何一部志书,其观点、特色和科学性如何,往往是构成该志内在价值的重
要因素,因而也是决定该志成败的重要指标。一般地说,观点是志书的灵魂,特色是
志书的基因,科学性则是志书的生命和价值所在。从这个角度上看,《成武县志》也
是一部质量较高的志稿。
1、志稿观点鲜明。政治上与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改革开放和十五大、
十六大精神保持一致,基本上坚持了“述而不论,有画龙点睛式点评”的原则,融观
点于记事之中,少有过分夸张溢美和程式化空论,比较注意政策界限和语言分寸的把
握。收录新风良俗,内容比较丰富;记述迷信陋习,不忘正面引导;记载合法宗教活
动,同时记载了对非法宗教活动的打击,等等。志稿内容总体上是健康的。
2、 特点比较突出。为突出时代特色,将中国共产党成武县委员会独立成篇,并
首设了“代表大会”和“重要决策”两章,以大量篇幅记述了中共成武县委在改革开
放和经济建设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为突出地方特色,在记述各乡镇概况后,附记了
各乡镇的特色产业;在农业篇中突出了农业开发,在水利篇中增设了水利经济,等等。
这些既对上届志书进行了补遗,是第一部新县志的补修;大大丰富了志书的收录内容,
为志书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使本届志书更加丰富多彩,成为全县人民奔小康的又
一部乡土教材力作。
3、 科学性比较强。从普遍意义上说,全志采取方志学最新研究成果,依据科学
分类原理和社会实践分工进行设计,四大体裁皆备。百业兴替具收,客观真实地记载
历史,实事求是地反映现状,符合新方志编纂规范。就篇目而言,既继承了首届修志
经验,又按照十五大精神全面创新。比如对大环境的认识,对改革开放、物质文明建
设、精神文明建设等时代特色的认识,对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的认识,都很深刻,很
到位,并结合县情,把它融会到了篇目之中,融会到了志书的内容之中,使志书进一
步贴近了社会现实,更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因而也具有了更强的科学性。

三、几点修改加工建议
1、 《凡例》还需进一步推敲。凡例是对志书编纂设计和指导思想的说明,主要
用来言明编纂宗旨、编纂体例、格式、编纂原则等,其基本要求是表述准确,言简意
赅。 《成武县志》的凡例共7条,在表述、用词方面很值得推敲。如《凡例》第一条
这样写到:“新编《成武县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全面记述成武县自然和社会现状的基础上,
突出时代特点和地方特点,真实记载我县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成就和经
验,全面记述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力求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的统一。”这段
记述, 有三点不足:1、缺少记事的理论观点,即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虽
有“实事求是”几个字,但这是处理问题的基本方法,也是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
主义的内容。 2、记述烦琐,如“真实记载我县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成
就和经验, 全面记述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等。3、行文不规范,如“我县”。此
段是否这样记述:“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为指导,坚持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从自然到社会实事求是地记
述成武县的历史与现状,突出时代特点和地方特点,力求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的
统一。”又如《凡例》第二条“本志为续志,上限与新编《成武县志》下限相衔接,
下限至2005年,即1986~2005年,有些内容适当上溯”。此条记述也是语言欠准确,
可改写为:“本志上限为1986年,下限为2005年,是第一部新编《成武县志》的续修。
为了记事的完整性,部分内容适当上溯。”再如第三条:“本志结构由概述、大事记、
专志各篇及附录组成。以记、志、传、图、表、录为表达形式。全书设27篇,篇下设
章,章下设节,节下设目,等等”,既表述不准确,因为本志构成除概述、大事记、
专志各篇及附录外,还应有人物。同时,也缺少篇目设置原则。不如改为:“整体结
构分为概述、大事记、各类专志、人物、附录五大部分,采用记、志、传、图、表、
录诸体裁,以志体为主。原则上以事业立志,按科学分工、适当考虑社会分工,横排
门类,纵写历史。分篇、章、节,有的节下设目和子目。共设专志27篇。”下面的几
条也有这方面的问题,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凡例》是志书设计之根本,编纂的
原则,这方面请成武县的同志还需仔细推敲。
2、 篇目还需进一步调整。《成武县志》志稿的篇目,我粗略看一下,有以下商
榷之处:
(1) 标题用语不准确。第一篇第一章“地理境域”,下设“位置、境域”两节,
用“地理”一词,范围过大。关于地理,辞典的解释有两种,一种解释是指一个地区
的山川、气候的自然环境及物产、交通、居民的社会经济因素的总的情况;一种解释
是指地理学。这里显然是按前一种解释记述事物。通常情况下,地理下位类应为:政
区人口、 环境资源、基础设施3个类目。而《成武县志》在“地理”位下,只记述了
位置,所以不如把“地理”改成“位置”。第三篇第一章第一节“人口数量”,不如
改成“人口总量” ; 第二章第二节“计划生育政策”可改为“政策法规”,第三节
“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可直书为“管理与服务”。第五篇“水务”,虽目前管理水
利的机构为水务局,不如改成“水利”,以显示志书是事业立志,而不是部门立志。
第六篇“工业” 下的第一章“体制” 、第二章“门类”,不如改成“工业体制”和
“工业门类”,以便与整体篇目相统一。第一章“体制”下的第二节“乡镇企业嬗变”,
有些生僻难懂, 不如改成“乡镇企业改革” 通俗。第九篇“商业贸易”下的第五章
“盐务”,应改成“盐业”。第十四篇第六章第四节“三胞接待”,词义不明了,不
如改成“接待工作”;第八章“日常党务办理”,而“党务工作”外延较宽,它的下
位类包括纪检工作、组织工作、宣传工作、统战工作和党务其他工作,实际上记述的
内容是党办工作的日常工作,不如以“党办工作”为章名。第十二篇“公安司法”,
篇名也不妥,公安是执法,司法也是执法,二者重复,不如改成“政法”。篇目中还
有不少这方面的问题,均已在文中标出,这里不一一列举了。
(2) 归属不当。第十二篇“经济管理”的第八章“房地产”,它本身应该是一个
产业, 虽有政府管理的一面, 但就其事业立志来说,是城建方面的重要内容,归入
“经济管理”是有不妥,应在“城乡建设”篇下设一章“房地产业”。第十三篇“卫
生医药”,把“医药”归入“卫生”不合适,因为“医药”下属的三节内容,多是商
业经营方面的内容,还是归入“商业贸易”为好;把“安全生产”归入“劳动人事”
篇也不妥,名实不符,还是放入“政务”或者是“社会生活”篇为好。还有些内容归
属不当的问题,均已在文中标出,不一一罗列了。
(3) 章节排序不妥。第一篇第四章“乡镇开发区”,开发区是改革开放的产物,
最具时代特点,如能再补充些材料,还是独立成篇为好,并放置在“商业贸易”之后,
“财政税务”篇之前。第二篇“自然资源”下的类目顺序应该是先环境、次资源、再
灾害,所以,第五章“自然资源”和第六章的“气候”顺序需调一下;第七章“自然
灾害”下的第五节“病害”,应为“病虫害”,并且需放置在本章之后。第四篇“农
业”,下设9章,是按农、林、牧、渔的“大农业”设置的,其置章的顺序也应如此。
然而,《成武县志》志稿却把“农业综合开发”列为第九章,置于“畜牧”、“淡水
养殖”之后,隔离了种植业的整体内容。为此,应该按此顺序调一下,“农业综合开
发”列为第七章,“林业”列为第八章,“畜牧”列为第九章,“淡水养殖”列为第
十章。第九篇“商业贸易”中的第九章“石油产品经营”,章名应直书为“石油”,
列为第七章,这样,不仅标题名称与“盐业”、“烟草”相协调,而且也把专营的事
物集中记述,更符合谋篇布局的原则。另外,第二十六篇“组织机构”,本应以记述
机构变化为主,但实际上成了记述人物名单为主,也有点文不对题。其修改方法是:
主记机构从1986~2005年的变化,人物可列表分附其后。这一篇的内容还需重新编排
一下。
(3) 内容记述还需进一步完整、准确。第五篇第三章第一节“水土流失状况”,
所用数字均为1985年,记述的事物、分析材料是1985年的,均不在断线之内。这点应
注意,虽《凡例》有说明,部分内容可适当上溯,但只仅限于部分,大部分内容还是
从1986年写起为好。 第六章“工业” 下的五节内容, 有的只有2004年,有的只有
2005年, 看不出工业各门类的发展历史,缺少2004年以前的资料,因此,记述事物
就缺乏了完整性。文中有些资料也不准确,如第五篇第四章第四节“典型年纪实”,
有这样一段记述: “据统计,全县农作物受灾面积50000公顷,其中重旱23333.33公
顷,轻旱23333.33公顷,干枯23333.33公顷。”不仅分数加起来大于总数,而且重旱、
轻旱、干枯三者相同也是不可能的,这就存在记述不准确的问题。象这样的情况文中
还有多处,均已在原稿标出,请成武县的同志们再补充一下资料,核实一下资料。
(4) 文字规范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工。这方面的问题虽然比较琐碎,但不容忽视,
这是体现志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反复斟酌,认真修订。在这方面的主要问题是:
(1) 、使用了总结报告式语言。在记述事物的发展过程时,往往分阶段,或者用一、
二、 三、四。如第九篇第四章“物资”下属的第一节“经营与管理”,就分了198 5
~1988年、1989~1992年、1993至今三个阶段记述;再如第十篇第一章“财政”,记
述1998~2002年的财政体制改革时,也采取了一、二、三的记述方法。象这类问题,
文中还有多处。处理这类问题其实办法很简单:去掉一、二、三的记述方法,把资料
以时间为序,纵写即可。(2) 、使用了新闻报导式语言。如第十五篇“成武县人民代
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下的小序,就采用这种方式记述了人大的作用。(3) 、时间数字
不规范。如70年代、20世纪80~90年代,不用阿拉伯数字,而是使用了汉字表述等。
(作者单位:菏泽市史志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