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水路街道办事处郑庄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2&rec=40&run=13

概况
郑庄村位于青岛市李沧区出入崂山风景区的中线主干道上,隶属九水路街道办事
处管辖。村庄三面环山,李村河流经村内。村辖区南北宽2.5公里,东西长2公里,其
中企业占地67公顷,山林46公顷,村落、街道、绿地27公顷,总面积5平方公里。
相传郑、孟二氏在此立村,始称郑疃。明永乐年间,吕氏祖敬由云南迁此;万历
年间,徐氏八世祖由南京乌衣巷迁此;清嘉庆年间,段明由沙子口段家埠迁来;咸丰
年间,郝氏十三世祖郝恩曦由夏庄郝家营迁此,逐渐形成以吕、徐、段、郝、周为主
要姓氏的多姓村。1940年改称郑庄。
郑庄村南面是青龙山、双凤山,北面是佛耳崖山,山势平缓。九水东路、郑佛路、
郑长路纵横贯穿境内,青银高速公路李村入口处紧靠其西。此处距市政府13公里,距
青岛港15公里, 距火车站7公里,距青岛国际机场10公里。南向乘车可直达青岛高科
技园和青岛东部新商业区中心,北可延伸向青岛郊区广阔腹地,周围10公里内已有外
资和中外合资企业30余家。因其处于李沧区东部开发的最佳位置,故李沧区东部开发
区管委会、九水路街道办事处等机关均设在该村,同时也吸引了银行、学校、医院、
药店、超市入驻。
2000年, 全村840户,2400余人。民风淳朴,和睦安定,村民十数年无人涉刑事
案件,无一人信“法轮功”。全村经济总收入11805万元,利润821万元,利税1360万
元,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入额5000万元,人均纯收入4820元。郑庄村是青岛市百强村
之一,1995年被中共青岛市委授予“红旗村党委”称号,连续三年被中共青岛市委、
市府授予“‘双创’工作先进单位”称号,连续五年被市委授予“文明村庄标兵单位”
称号,连续两年被青岛市综合治理委员会授予“安全村庄”称号,1995年被评为山东
省先进妇代会,2000年被评为山东省优秀人民调解委员会。1984年,团总支被团省委
授予“青年文明之家”称号。

大事记
1929年,利用吕氏祠堂成立郑庄小学,有4个年级。
1948年,由于国民党第十二师进驻带来伤寒病菌,村内30多名村民死亡。
1949年冬,青岛市土改工作组进村进行土改试点。1950年,正式进行土改,成立
农会,吕可录任会长。
1951年1月, 青岛市李村区土地改革指挥部在郑庄村成立,亓仲文任指挥,下设
工作组10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和《城市郊区土改条例》在全区开展土
地改革工作。
是年,成立业余民校。吕鹏显任第一届文教委员会主任。
1952年,吕可录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郑庄村第一名共产党员。
是年,由郑庄、苏家、庄子三个村组成郑庄乡,吕可录任乡长,乡政府设在郑庄
村。
1953年,由吕可爱任组长的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成立,后来又发展了12个互助
组。
1955年,成立初级社,吕可臣任社长。
1956年,成立八一高级合作社,吕可录任社长。
1959年,全村通上电,解决了村民有史以来的用电问题 (郑庄、苏家、庄子共用
一台变压器)。
1961年6月,成立中共郑庄村第一届党支部。
1962年,郑庄村安装第一台变压器(50KVA),满足了村民的用电需求。
1963年,建成窑厂,制造手坯砖。此为该村第一个副业项目。
1966年,干塔山扬水站建成。
是年,该村购买了第一台“铁马”6马力拖拉机。1968年,该村又购进“丰收27”
拖拉机2台、“泰山12”拖拉机1台,加上原有“铁马”拖拉机,成立了该村第一支车
队。
1970年,村修配厂建成,对外加工金属零部件。
1975年,在村西重建郑庄小学。
1976年,建成郑庄预制厂,加工水泥空心板和预制构件。
1979年,村民用上本村打的机井自来水。至1980年,自来水通到各家各户。
1984年11月,成立第一届郑庄村村民委员会,吕世俊任主任。
1985年8月, 青岛受第九号台风袭击。因李村河上无桥,村办窑厂三名女工过河
时被激流冲走;当季蔬菜基本绝产。
1988年11月,成立占地约200平方米(以后发展到占地3万平方米)的崂山仓储公司,
主要存储各种货物。
1989年,举办第一届村民运动会,设9个项目,100余人参加。
1991年5月,郑庄村跨李村河大桥建成。
1992年9月,成立中美合资青岛罗福特钢管有限公司,投资630万美元。
1993年,编写郑庄村《村歌》(词曲作者卜庆全),设计并确定了郑庄村村徽。
1994年1月,成立郑庄工贸实业总公司。
10月,成立中共郑庄村党总支。
12月,经海关总署批准,成立保税仓库。这是青岛海关核发的全市第一家农村公
共型保税仓库。
1996年,成立郑庄村有线电视节目组,自办电视节目《一周纪事》。
是年,建成建筑面积3456平方米的居民楼一座。
1997年12月,成立中共李沧区郑庄村委员会。
6月, 村委会在全区农村率先对村内10家集体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成立股份
有限公司,其改制经验得到了市、区政策研究室的肯定和推广。
是年,成立村老年人活动中心,搬迁郑庄幼儿园。
是年,村党员、群众向受洪灾的长江灾区捐衣物5000余件,捐款49670.8元。
是年,投资23万余元,为全体村民安装了有线电视。
1999年,为庆祝建国五十周年,举办了郑庄村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国庆文艺演出
和《郑庄村与共和国同行》大型图片展,共展出图片178幅,22个版面,33平方米。
12月,村委会为村民在社会保障局办理了农工商企业从业人员社会养老保险。
2000年3月,土地承包15年到期,村委将土地收回,重新承包。
5月,投资510万元,建2.8万平方米的工业园厂房。
是年,撤销李村镇,设九水路街道办事处,驻郑庄村。同年,李沧区委区政府为
加快李沧东部开发进程,成立副区级李沧区东部开发管理委员会,办公地点也设在郑
庄村。
2001年,郑庄村工业园被山东省侨联命名为“山东省华侨华人青岛创业园”。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 解放初期,全村有280户,1200人,有可耕地200公顷,主要种植地瓜,
亩产200斤左右。1953~1958年,村里打井3眼,修水库2座,水库蓄水量3万立方米,
购买了10余部水车。地瓜的种植面积占耕地的50%,亩产700~800斤,其它地种玉米
与小麦。在此期间,成立了农业科技队。
1966年利用冬闲深翻土地400多公顷, 有效地改良了土壤结构。是年,在村南建
起长60多米、构程46米的干塔山扬水站,可灌溉农田13.3公顷。这是李村公社第一个
大型扬水站。1978年,打灌溉用大口井一眼,井口直径25米,井深11米。同年,村里
购买了第一台6马力拖拉机。1968年组成郑庄车队,农业机械化程度在全市名列前茅。
1962年,为获取有机肥料,采取补偿工分等办法提倡农户养猪。至1968年,全村
养猪户达200多户,占总户数的70%。到1979年,粮食种植面积100多公顷,小麦、玉
米种植面积占90%以上,粮食亩产达到1200多斤。1984年,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
任制,转以种植经济作物为主,一名村委副主任负责抓农业生产,设水利组、技术服
务组,通过技术指导进行老果树更新和引进新品种。同时为村民提供水利灌溉等产前、
产中、产后服务,桃树亩产6000~8000斤,使全村果园纯收入达到200多万元。
第二产业 该村工业始于高级社初期, 时有土法砖窑厂2处。1962年聘请外来技
术人员建造了一新型窑厂,从业人员20余人,年产砖10万块。1964年建成机砖厂,机
械制砖,转窑生产,年产砖180万块,产值达6万元。1970年以后,先后建成修配厂、
预制厂、木器厂等。1991年,村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建成了福联塑钢门窗厂、琴星金
属制品有限公司、 织布厂等。1994年1月,成立青岛郑庄实业总公司,注册资金1000
万元,是AA资质企业。1997年6月至1998年7月,村委对10个村办集体企业进行了改制,
在广泛征求党员群众意见的基础上,采取“租壳卖瓤”“溢价出让”,实行不动产租
赁, 动产出售,达到了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的目的。2000年,全村完成工业产值14020
万元,利税1260万元,人均收入4820元。资产达到4000万元。
1992年,村中引进第一个外资企业--青岛罗福特钢管有限公司。到2000年,全村
共引进外资企业8个, 外商总投资1050万美元。为进一步加快发展,2000年,村两委
规划建设了郑庄工业园,占地15.33公顷,可建厂房8万平方米,分三年建成,计划总
投资4260万元。 工业园建成后,可吸纳资金1600万美元,实现产值5.19亿元,利税1
597万元,为村里增加收入720~800万元。2000年,已建成厂房2.8万平方米,引进外
资项目4个。
第三产业 1954年, 村互助组成立粉房生产粉丝。 1961年,村里利用冬闲组织
100多人到四方区固山挖土搞副业。1967年成立了服务队。1978年后陆续开办了饭店、
综合商店、加油站、加气站、建筑公司、仓储公司、煤炭公司、车队等。十多年来,
各企业不断加大投入,扩大规模,以仓储公司为龙头带动了全村的生产发展。仓储公
司在原先单纯储存货物的基础上,增加了国际贸易和保税仓库业务。1994年12月成立
青岛市第一家村级公共型保税仓库,库房面积由1988年的200平方米发展到3万平方米,
形成了仓储、运输、检验、出口一条龙服务的经营格局。建筑公司成立以来,承接项
目50个, 注册资金达到500万元。公司现拥有各类机械50余台,各类专业经济技术人
员89人,其中有职称人员43人,企业资质等级为三级。在不断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
村两委鼓励村民利用九水路的交通优势,发展服务业,增加了村民收入。
2000年, 村里投资2007万元新建公寓楼9座,总面积43608平方米,是1995年至1
999年建设面积的两倍。到2001年底,全村已建公寓楼7万多平方米。
2000年4月, 村里成立了朗立计算机信息服务公司,建立了网站,通过网站为企
业提供电子商务信息和服务,使企业方便地进行网上交易和意见反馈、招商引资等商
务活动。到2000年底,已为数十家企业设计了网页。日本独资企业泰明服装有限公司
就是通过网上联系洽谈落户该村的,该企业已正式投入生产。现在该公司成为北京东
方网景青岛代理网的青岛代理。

社会生活
文教科技 郑庄小学建于1930年,校长吕可照。1953年郑庄、苏家、庄子三村联
合办起郑庄小学,地点设在东庙(现64中学校址),学龄儿童比30年代增加90%。1975
年,郑庄村建起自己的小学,儿童入学率100%。1997年投资400万元,新建成达市级
规范标准的郑庄小学,占地2.4公顷,在校生600人,村儿童入学率100%。至2000年,
该村考取研究生3名, 大本38名,大专80名。由于重视教育,该村曾多次被上级评为
“尊师重教先进单位”。
1951年成立业余民校(夜校扫盲班),教村民识字、学文化。1952年成立了业余剧
团,演出剧目《祥林嫂》获得很大的反响。1990年,先后成立了锣鼓队、秧歌队、太
极拳队、太极剑队。1996年,成立郑庄村有线电视节目组,投资13万元购买了一套电
视编辑播出设备,利用原有的广播电视传输系统自办了一套电视节目《一周纪事》,
定期向村民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村里发生的事情。2000年又投资12余万元,
更新了设备,提高了节目质量,成为全区村级惟一的电化教育宣传窗口。2000年,成
立老年体协等多个群众文体活动组织;投资30万元,建成高水平的老年活动中心和幼
儿园; 投资2万元建立了村档案室,建立文书、科技、财会、地籍、村民、音像档案
共405袋(盒) ,被评为青岛市农村建档先进村。1989年至2001年,该村共举办村级体
育运动会13届。
人民生活 解放前,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村民们过着半年糠菜半年粮的贫困
生活。 解放后尤其在改革开放以后,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1972年人均收入302元,
19 82年441元, 1987年794元。2000年,人均纯收入4820元,全村80%以上的村民住
上了楼房。 全村共有机动车辆112辆,其中个人拥有105辆,各种摩托车650辆,程控
电话700部,彩电1600台,电脑25台。
村庄建设 解放前,村内没有供排水设施,蚊蝇孳生,人均居住面积3~5平方米,
道路狭窄。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所有房屋均以砖瓦石头、钢
筋水泥预制件为主料。80年代初,在村东建起二层楼47户。90年代初,在村前建起二
层“将军楼” 63座,别墅楼15户。1995年至2001年,先后投资建成商品楼17座,有6
00户村民喜迁新居。 1998年投资450万元,建成村委办公大楼,同时对旧村改造,拓
宽街道,修建排水沟,按照城市化社区标准要求,将道路硬化,对村容进行亮化、绿
化、美化。成立了14人的卫生队进行保洁管理,并成立了物业管理中心,对居住小区
进行管理。
集体福利 随着集体经济的壮大,村民的福利生活水平也在上升。1981年为每个
退休的村民每月发放养老金10元, 到1997年增加到50元。从1997年9月起,对村民全
面实施了社会统筹养老保险制度。1999年为全村1108名村民在社会保障局办理了养老
保险,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对考入大学的学生实行奖励制度,由每人奖励2000元
增加到3000元;对进入幼儿园的儿童每人每月补贴80元;对服兵役的青年每人每年补
助3200元; 对全村村民每季度每人发放面粉1袋。每年春节发放节日用品,并定期走
访慰问老干部、困难户。

组织建设
中共地方组织建设 1952年,吕可录成为郑庄村第一名中共党员。同年,成立第
一届李村区郑庄乡党支部, 吕可录任书记。1961年8月成立第一届村党支部,吕可录
任书记, 共有党员15名。 1970年3月, 村建立党的核心领导小组,吕可乐任组长。
1972年,党支部换届,吕可乐任书记,吕继华任副书记。1980年吕继华任村党支部书
记,吕继书任副书记。1990年,吕可忠任村党支部书记。1994年,成立中共郑庄村党
总支, 徐修太任党总支书记,吕可忠、吕可岩任副书记,下设6个党支部,有党员86
人。1997年12月,成立中共郑庄村委员会,徐修太任党委书记,吕可忠、吕可岩任副
书记。 村党委会有成员7名, 下设7个党支部, 有党员110名。多年来,村党委坚持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工作方针,注重加强党委领导班子的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
199 5年被青岛市委授予“先进党委”“红旗党委”荣誉称号,连续3年被青岛市委授
予“双创工作先进单位” 荣誉称号,连续5年被评为李沧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徐
修太、吕可忠、吕可岩、吕可旭、吕敏5名同志先后被评为李沧区优秀共产党员。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 1949年6月青岛市解放, 11月郑庄村成立领导小组。1950年
11月开始土地改革,1951年结束,由郑庄、庄子、苏家三个自然村成立了李村区郑庄
乡, 乡长吕可录。1953年成立了团支部、民兵连、妇代会等群众组织。同年,有7户
群众成立郑庄村第一个互助组,吕可爱任组长,以后全村发展到12个互助组。1955年
成立初级社,社长吕可臣。1956年成立高级社,社长吕可录。1958年10月李村人民公
社成立。1967年6月李村区郑庄乡三个自然区分开,成立郑庄生产大队,下设4个生产
联队,吕鹏显任大队长。1968年12月成立郑庄村革命委员会,吕继德任主任。1984年
1 1月, 建立郑庄村第一届村民委员会,由5人组成,吕世俊任村委会主任。1987年3
月村委会换届,吕世俊任主任。1990年村委会换届,徐修太任主任。1999年第一次由
村民自选村委会,徐修太被选为主任,吕可忠任副主任,委员吕世鹏、吕敏。民兵营
长吕敏,调解主任吕福可,团支部书记吕霞。2000年村妇联成立,妇联主席秦惠青。

人物简介
周鸿谟 字子明,号参一,明万历己酉(1609年)武举,庚戌(1610年)进士,历任
莱州府把总、文登营守备、东巡抚标下游击、大宁府掌印都司使大三营参将、京城内
外巡捕副总兵右军都督府佥事。诰授骠骑将军赐蟒服玉带。(据《周氏族谱》)
洪亮(1910~1996) 原名吕劝显。1937年随华新纱厂去上海工作。1940年加入中
国共产党,为地下党负责人,创办进步刊物《简报》,成立职工夜校,建立工人储蓄
会。后赴新四军抗日根据地工作。解放后任国家经济委员会国民经济计划生产综合局
副局长等职。1979年调任广东省二轻厅厅长、党委书记。1983年为广东省政协委员,
1 986年离休。1996年病故。
吕仲华 (1913~1998) 曾用名吕勋显。1937年赴延安抗大学习。1938年2月加入
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地服务团干事,组织科长,临清军政干校主任、党支部书记,冀
南军区政治部训练班主任、 代教育科长。1939年7月,为加强城市地下工作,中共中
央山东分局派他到青岛做重建市委准备工作。后任胶东军区党校军事教员、五支队敌
工科负责人、特务营干部教员、东海军分区政治部巡视组长、西海地委土改队队员等
职。解放后,历任山东省临沭工程队队长、省救灾委员会组长,齐鲁大学、山东医学
院工会、学委会负责人,山东省艺术学院图书馆馆长等职。“文化大革命”中遭受不
白之冤,1983年,组织上为其平反并恢复应有的待遇。
吕瑞明 1925年6月生, 郑庄村人。曾任北京中国京剧院院长,《中国京剧》主
编,国家一级编剧,创作、改编、整理京剧曲目40余部(包括合作),其中《杨门女将》
获1961年《大众电影》最佳戏曲影片百花奖。新编历史剧《锦车使节》及《承天太后》
于1979年至1994年间分别获文化部和中国戏曲家协会颁发的剧本创作一等奖,全国优
秀剧本创作奖、编剧奖。影响较大的还有近代史剧《红灯照》和现代京剧《思愁恋》。
1989年与日本剧作家合作创作了大型神话剧《龙王》,由中国京剧艺术家、日本歌舞
艺术家同台联合演出。1991年改编日本话剧《政本龙马》为京剧在北京各地上演,获
文化部文化新剧目奖。1993年10月任中国京剧院艺术顾问,并任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中国戏曲学会常务理事等。
吕可乐 1932年生。 1960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1年任郑庄党支部书记,兼
任大队长。在任期间,先后带领村民办起了窑厂、修配厂、预制件厂,并成立了车队,
为农业生产和运输提供了方便,同时也增加了经济收入。1966年成立了果园队、林业
队,对26.66公顷荒山进行造林、护林等,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吕继发 1934年生。 1956年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8年在炮击金门战斗中
荣立三等功,出席海军东海前线首届功臣代表大会。1967年参加海军首届学习毛主席
著作积极分子大会, 受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接见。1968年3月调海军青岛水警
区通讯所任技师。1972年,被任命为海军青岛水警区通讯所所长(副师级) 。1991年5
月被青岛市科协聘为常务副秘书长,同年被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学经济管理研究所
聘为高级工程师。
吕可英 1936年2月生。1959年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毕业,任山东师范学院教师。
1976年任《山东教育》杂志编辑部主任。1986年任山东省教育厅厅长。1996年任国家
督学、山东省政协常委、委员。
吕继华 1936年2月生。 196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6年任生产队大队长,
198 2~1988年4月任党支部书记。1966年带领群众建成扬水站,1972年又带领村民修
建了1.2万吨的水库和配套扬水站一座,高36米,长420米。至1980年,村民用上自己
机井打的自来水,解决了吃水难的问题。1983~1986年建起了加油站和加气站,增加
了村里的收入。
徐修太 1952年9月生。大专文化程度,高级经济师。1972年1月参加工作,曾任
崂山仓储公司总经理,1990年任村委会主任。1994年至今先后任郑庄村党总支书记、
党委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郑庄实业总公司总经理。十几年来,他为发展集体经济,带
领村两委一班人走强村富民道路, 使郑庄村固定资产由不到百万元, 发展到现在的
500 0万元。 在他领导下,先后建起了郑庄村跨李村河大桥,成立了中联高级塑钢门
窗厂、琴星自行车厂、郑庄建筑公司、煤炭公司、华人华侨创业园、郑庄实业总公司
等企业。1997年在全区率先实行集体企业产权改制,取得了显著成效,其改制经验得
到了市、区政策研究室的肯定和推广。几年来,他先后主持引进了美国罗福特钢管有
限公司、韩国迈希尔工艺品有限公司、韩国湖西塑料有限公司、澳大利亚利澳公司、
香港国成制衣、 台湾达生运动器械有限公司、日本泰明服装有限公司等8个企业。他
积极创造条件为1108名村民办理了养老保险。1995年被中共青岛市委评为优秀党委书
记,1996年被青岛市政府评为优秀经理,2000年被青岛市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
吕可忠 1954年6月生。大专文化程度,会计师。1990年7月至1992年任郑庄村党
支部书记。在任期间,建起了郑庄村跨李村河大桥,引进了美国罗福特钢管有限公司。
现任郑庄村党委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郑庄实业总公司副总经理,主管经济工作。
自1990年以来,大力发展集体经济,积极走招商引资的道路,先后协助村委会主任引
进了韩国迈希尔工艺品有限公司等8家外资企业, 为村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同时积
极加强对村属企业的管理,总公司连续六年被市评为“重合同守信用”单位、市AA资
质企业。曾多次被李沧区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辛建娣 吕霞 秦惠青 吕崇辉)

责任编辑:公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