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庄集镇孟庄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2&rec=333&run=13

概况
元朝末年,孟氏迁此建村,以姓氏命村名孟庄。明永乐年间(1403年),李氏、胡
氏、郭氏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后孟氏乏嗣,未改村名,因与西孟庄重名,1982年
按方位改为东孟庄。
清末属郓城杨二庄里,1928年归郓城二区万花乡,1940年归郓城二区,1946年属
郓北县三区,1949年重归郓城二区,1958年属杨庄集乡,后改为公社,现属杨庄集镇。
孟庄村位于郓城县东北部,琉璃河南岸,东与济宁市梁山县拳铺镇李乡村为邻,
西与杨庄集镇赵庙村相连, 南与马庄村接壤。全村辖区总面积146.7公顷,其中耕地
面积120公顷,河滩占地20公顷。
全村地处鲁西南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水源丰富,发展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
条件,境内盛产小麦、玉米、大豆、花生及各类蔬菜,以反季节韭青种植为主。
境内交通便利, 滨郑220国道从村北斜穿而过,村北砂石路、村西柏油路与国道
相连接,西距京九铁路郓城站25公里,南距嘉祥机场50公里。水源丰富,琉璃河水常
年不断,是发展高新农业投资建厂的黄金地段。
2000年,全村共有338户,总人口1346人,人口自然增长率7.2‰。现有李、郭、
胡、代、张5个姓氏,均为汉族。
1949年, 农村经济总收入1.5万元,197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70万元,2000年农
村经济总收入500万元, 人均纯收入3700元,第一、二、三产业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
比重分别为50∶20∶30。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入总额200万元,全村纯收入420万元。
该村是全县经济强村之一,200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在全县名列前茅,物质文明和
精神文明建设均取得了可喜成绩。 1997年,被授予省级“科普先进单位”称号,199
8年被授予县级“先进党支部” 和“模范村委会”称号,是年被地区授予“小康村”
称号。

大事记
1944年,村民胡克连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2年4月, 李同成组织10户村民成立了全村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走互助合
作道路。
1953年,成立中共孟庄村第一届党支部委员会,李同成任党支部书记。
1958年,从天津引进拱棚韭青种植,开始发展韭青生产。
1975年,组建了建筑队,当年建了15间标准瓦房学校。
1986年, 用上了高压电,同时建变压室一处,安装80千伏变电器一台,使全村9
5%的户通上电。
1990年,韭青种植面积达到66.7公顷,亩效益达5000元。
1995年,开始搞村庄规划,共通街道5条,所有街道全部进行了硬化、绿化。
1996年,筹集50万元,修建了3000米接往220国道的柏油路。
1998年,被地、县命名为小康村。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 建国前, 粮食亩产不足50公斤。1952年4月,李同成响应党中央号召,
带领10户农民成立全村第一个互助组。 1953年全村先后办起2个初级社。1955年成立
了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当年挖井20眼,修路、修渠15条,购进小型抽水机、新式水
车20部, 保证了大部分地浇上水,粮食亩产200公斤,韭青亩产值1000元,受到中共
郓城县委、县政府的表彰。1970年打机井15眼,购12马力柴油机10台,抽水机10台,
磨面机2台,确保旱涝保收。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村民的生产
积极性。 1984年粮食单产700公斤。为进一步提高粮食作物经济效益,该村统一购进
小麦品种鲁麦1号, 并不断更新换代,粮食亩产连年增长,每年向国家提供优质高产
粮5万公斤。
为进一步提高蔬菜生产综合效益,该村成立了韭青生产协会,从产前、产中、产
后为村民提供全方位服务, 统一到外地购进优良高产韭青原种雪韭791、汉中、独根
红等, 不断进行改良换代。1990年以来,全村共建起冬暖式大棚、拱棚400个,主要
种植韭青、 黄瓜、芹菜、芸豆、西红柿等,每年向市场提供新鲜蔬菜400万公斤,亩
产值5000元。2000年,实现农业总产值400万元。
第二产业 该村从1975年组建第一个建筑队开始,规模不断扩大,现已承接各类中
小工程。2000年底,建筑业从业人员240人,年实现产值300万元,年末固定资产原值
400万元,创利税90万元。
近几年来,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决心利用该村特有的资
源地理优势,吸引外来投资者在此投资建厂。
第三产业 1955年,办起第一个商店后,又陆续办起粉坊、磨坊、豆腐坊,取得了
较微薄的经济收入。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村党支部为加快集体经济发展和村民致富的步伐,大
力发展第三产业,充分利用便利的交通地理优势,在巩固壮大原有产业的基础上,积
极招商引资,年创收20余万元,既改变了村容村貌,又繁荣了当地经济。2000年,第
三产业从业人员500余人,实现总产值400万元。村内设有幼儿园、卫生室、饭店、理
发店、维修部等;另外设有几处零售商店,主要经营食品、粮油、种子、化肥、农药
及日用百货等商品。

社会进步
文教科技 建国前,群众文化科技落后,适龄儿童入学率占35%。建国后,逐步改
善办学条件。 1969年,投资7000元建起孟庄小学,1976年投资2.3万元,对小学进行
扩建改造,告别了土台子、黑屋子的历史。1994年投资60万元,建起了砖瓦结构的标
准化学校, 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全村先后有30余名学生考入大专院校。1995
年投资20万元办起了文化大院,配备了各种文体娱乐设施,成立了老年人太极剑表演
队、秧歌队,并多次参加县级比赛,取得了较好名次。
人民生活 建国前,大多数村民过着半年糠菜半年粮的生活,年人均粮食仅50公斤,
人均纯收入不足30元。 建国后,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
957年, 全村人均粮食230公斤,人均纯收入32元,1978年,人均纯收入150元。1982
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村民生活水平更是显著提高。现全村拥有机动车辆
150辆,摩托车40辆,程控电话150部,电视400余台。
村庄建设 建国前,村内街道不整,破烂不堪,村民住房多以土木石结构为主,人
均居住面积不足3平方米。 建国后,逐渐以砖石结构代替。80年代后,大多利用砖、
石、木、水泥为主建房。1994年,为适应经济发展,该村制订了优惠政策,鼓动村民
拆旧房, 建三室一厅的标准四合院。先后开通了村内6条大街,600多米长,并投资5
0万元硬化了大街和通往220国道的路面以及全长4000米的柏油路,逐步实现了美化和
绿化,安装了路灯,又把街道分为4个卫生区,各小区有专人负责街道卫生。2000年,
人均住房面积40平方米以上。 1999年,该村投资120万元进行了低压线路改造,实现
了“三通”(通电、通水、通路),被地、县评为模范小康村和山东省科普文明村。
集体福利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村民福利逐步提高。80年代初,
村民用上手压井水,新建了幼儿园,幼儿免费入园,小学生免交部分书费、学费,对
考入高中的学生一次奖励500元, 考入大学的学生奖励1000元。鼓励村民拆旧房建标
准房,并补助一定数额费用。对60岁以上老人免除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70岁以上老
人免除村提留和乡统筹。村卫生室设有高压消毒锅、诊断床等设施,做到小病不出村,
大病能急诊,全村村民均享受合作医疗补助。

组织建设
中共地方组织建设 1944年,村民胡克连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名中共党员。
1953年成立了第一届党支部,李同成任书记。解放战争期间,在党员的带领下,全村
有20余名青年参军参战,100余名民工参加了支前队伍。1952年4月,建立了第一个农
业生产互助组。现全村共有党员46名,李若灵任支部书记。多年来,该支部重视加强
自身建设,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连续6年被县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连续5
年被评为文明村,多次被授予“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称号,1998年被菏泽地区评为小
康示范村。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 1946年,该村建立农民协会之后,村农救会、青救会、妇救会
相继建立。解放战争期间,村农救会等组织带领群众积极参军参战,发展生产支援前
线。1953年成立了两个初级社。1955年成立了高级社,李同成任社长。1958年成立人
民公社, 设立孟庄生产大队,李同申任大队长,下设8个生产小队。1968年成立孟庄
大队革命委员会,李若思、胡尊秀先后任主任。1983年,建立孟庄村民委员会,设委
员7人, 郭思平任主任,下设8个村民小组。2000年,孟庄村民委员会由5人组成,主
任李若洋、副主任李若全、委员李兆高、妇女主任刘翠荣、治保调解主任李若光。自
1980年以来,该村多次被县评为模范村委会。

人物简介
李若武(1905~1962) 曾在第四野战军历任战士、排长等职。在平津战役的多次战
斗中受到奖励,后来在一次战斗中光荣负伤。建国后,转业回到家乡,身残志不残,
积极带领全村民兵搞好军事训练,并经常向广大民兵进行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教育。
他艰苦朴素,从不向组织伸手,深受全村群众的爱戴,于1962年病逝。
李若灵 1961年出生,历任村团支部书记、民兵连长、村主任、村党支部书记等职。
自1984年担任村干部以来,处处严以律己,发挥模范作用。近两年,在他的带领下,
全村统一规划,建起来了一排排三室一厅的四合院,修了柏油路面,大搞农田水利设
施建设和科学种田,并向种植无公害蔬菜方向发展,改造了低压线路,使全村实现了
“三通”(通电、通水、通路)。1998年以来,先后被菏泽地区评为小康示范村和省科
普文明村。

(李兴亮)

责任编辑:孙杰 杜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