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城镇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2&rec=282&run=13

概况
沿革 1374年(明洪武七年)恩县城由旧城(现武城县内)迁至许官镇,即今恩城镇,
属山东(宣承) 布政使司东昌府高唐州。1956年3月撤恩县,部分划归平原县,设恩城
区。 1958年2月建恩城乡,9月建红专人民公社,12月改称恩城人民公社。1984年3月
改为恩城镇至今。2000年6月十里铺乡划入恩城镇。
地理位置 恩城镇位于平原县西部,镇机关驻地距县政府所在地15公里,地处交通
要道,东与王打卦乡相连,南与腰站镇相邻,西与夏津县雷集镇、武城县武城镇交界,
北与王杲铺镇接壤。是连接德州、平原、武城、高唐、夏津等5县市的咽喉之地。
自然状况 该镇地处鲁西北平原腹地,地势平坦。东西最大距10公里,南北最大距
离20公里,总面积106.5平方公里,有耕地5726.67公顷。主要河流有马颊河和马减竖
河,境内流长23公里,流域面积75平方公里。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有小麦、玉米、高梁、
地瓜、谷子等。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花生、大豆、蔬菜等。植被覆盖率87%。
全镇辖97个行政村,总人口5.3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4‰。全镇有96个姓氏,
其中张、王、李、赵、刘姓最多。
主要经济状况 2000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为10.2亿元,第一、二、三产业占农村经
济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20∶58.2∶21.8。2000年完成地方财政税收1000万元。年末社
会金融各项存款余额3亿元。该镇工业发达,有民营企业115家,个体工商户3700户,
从业人员1.26万人,占全镇31.7%。己形成食品、木器、铁制品、豆制品、塑料制品、
面粉、骨明胶、鸡蛋加工等八大主导产业,骨干龙头企业达12家。
强镇由来 该镇财政收入、农村经济总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均列全县第一名,是德
州经济强镇。在国内外颇有影响。全镇获得的荣誉称号有:山东省治安工作先进镇、
山东省安全文明乡镇、山东省村镇建设试点镇、德州市经济强镇、德州市小康镇、德
州市个体私营经济强镇、德州市文明单位、德州市综合治理先进镇、德州市信访“三
无”镇、德州市计划生育先进单位。

大事记
1374年(明洪武七年) ,恩县城由旧城(现武城县内)迁来现恩城镇驻地(原名许官
镇)。
1854年(清咸丰四年) 5月初,太平天国北伐将领李开芳率骑兵数百名,自东光、
连镇绕德州城南下,经恩城,当日攻占高唐州城。
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恩城内设邮政代办所。
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成立商会。
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7月,建立劝学所。
1909年(清宣统元年)城内设牛瘟局、医学堂。
1911年(清宣统三年)7月,兴办初级农业学堂。
1914年,在城内举办师范讲习所。
1916年,成立保卫团。
1920年,大旱,作物大部分绝产,华洋义赈会以工代赈,修筑恩德、恩高汽车路,
翌年通车。
1926年,刘宁口党小组建立,这是境内第一个党组织。
1934年夏,在“近圣书院”完小成立教育促进会。
1937年10月上旬,侵华日军三架飞机轰炸恩城,炸死炸伤百姓50余人。
1945年7月,经中共地下党员朱九武的长期工作,朱九文在吕井村率部400余人起
义,起义后被编为冀鲁豫军区六分区特务团。
本年10月25日午夜,恩县独立团和渤海军区特务团炮兵营向恩城发起总攻,凌晨
结束战斗,活捉伪县长兼伪大队长王化三及其部下1000余人。恩城解放。
1952年,修建恩城剧场。
1955年5月,境内农业生产合作社在春季生产中实行包工负责制。
1956年3月15日,撤销恩县。一区划归平原县,建立区党委。
1958年2月3日,恩城乡成立。
本年8月, 平原县工读师范学校建立,校址在城内原恩县县政府院内。1960年12
月停办。
本年12月,建立恩城公社党委。
1969年,恩城至德州、恩城至平原段公路铺设柏油路面。
1972年,建镇广播站。
1973年,开挖境内马减竖河。
1975年,建镇文化站。
1976年冬,由德州地区组织的“马西会战”开工。恩城有6000公顷耕地列入战区。
1978年,建露天电影院。
1979年11月,在省妇联召开的“三八”红旗手表彰会上,恩城公社马庄的杨玉英
被命名为省“三八”红旗手。
1981年5月15日下午3日许,境内元官屯、刘宁口一带降大冰雹,时间长达40分钟,
小麦大部分绝产。
1983年9月,杨玉英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1984年3月,改“公社、大队、小队、”体制为“乡(镇) 、村、组”。全镇有52
个行政村。
1984年9月,恩城镇西关饭店杨玉英被省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
1993年2月,建成农贸综合大市场,占地8公顷。
1995年,建成食用明胶厂,占地3万平方米。
2000年,扩建政府路,建起两排高标准商住楼。
本年6月,十里铺乡划归恩城镇。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 该镇地处平原,发展农业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1945年(恩县解放)
全镇粮食亩产仅70公斤。 建国初期, 粮食平均亩产达到120公斤。1978年粮食亩产2
10公斤,总产达到1050万公斤。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充分调动了农民生产积
极性。大力提倡科学种田,不断引进、推广农业生产新技术、新模式,并大搞农田水
利建设, 完善配套设施。修建、扩建扬水站13座,修桥涵闸150座,开挖沟渠、排灌
沟500余条,打深水井800余眼,实现50亩地一眼井,农业生产条件得以改善。2000年
粮食亩产达到1050公斤,总产达4700万公斤。
调整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1992年,该镇根据棉花严重滑坡,农民收入减少
的现状把发展蔬菜生产作为发展经济的有效途径加以扶持。先后组织干部群众到寿光、
昌乐、齐河等地参观学习蔬菜种植经验。转变干部群众思想观念,筹集1000万元,购
进无滴膜200吨, 钢丝20吨,草苫子20万个,良种1.5吨。聘请6名寿光技术员,举办
培训班, 技术讲座,实地指导。全镇建成冬暖式大棚2000个,中小拱棚15000余个。
形成了以银王村、邹庄为中心的大棚蔬菜基地,位庄、孙石匠村为中心的韭菜基地,
芦官村、前夏寨村为中心的甘蓝基地,姚园村、左庄为中心的大蒜基地。2000年蔬菜
总面积1200公顷, 亩均产值1.5万元。蔬菜远销北京、天津、东三省、内蒙古等地。
同时, 扩大棉花、 花生种植面积。1996年始,引种转基因抗虫棉,效益不断增加,
2000年棉花种植面积2000公顷, 单产皮棉120公斤。花生集中于105国道以西,面积7
33公顷,品种以鲁花-11号,海花-1号为主。2000年全镇粮经比例1∶1。
在养殖业方面,该镇主要是蛋鸡饲养。1986年,该镇确立“充分发挥饲料资源优
势,发展蛋鸡饲养业”的指导思想,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引导农户由散养到大规模
科学笼养。 建立起四大服务体系:1、良种繁育体系。建成一个良种孵化厂,与山东
农业大学, 山东省家禽研究所、北京良种厂等建立常年技术品种合作关系。2、疫病
防治体系。以兽医工作站为龙头,村服务室为龙身,户医疗点为龙尾,形成防治网,
防治密度达96%。 3、饲料加工体系。建有大型饲料加工厂5家,销售点30个。4、鸡
蛋销售体系。在元官屯和原十里镇乡驻地建立两个大型鸡蛋批发市场,有2000余人的
专业销售队伍。 2000年底全镇蛋鸡存栏量200万只,建成元官屯、马庄、小北关等17
个养鸡基地。养鸡成为该镇的主导产业,带动了运输、餐饮服务、鸡蛋深加工等相关
产业的发展。
养鸽业是该镇传统名优产业。该镇自古就有养鸽、放鸽传统。晚清开始,每年的
正月初八为鸽子会,来自南京、上海、天津、北京、济南、河北、河南等地的养鸽爱
好者和客商云集恩城前来观赏交易,100多年来,延绵不绝。1992年第一届中国(平原)
鸽子节以来, 该镇把养鸽作为一个产业进行扶持和发展, 建立起专业交易市场,逢
“一·六” 大集交易,每交易日交易量达2万余只,年交易额3600万元。建有种鸽繁
育场一家,肉鸽加工厂一处,加快了鸽子品种的更新和销售深加工。2000年该镇鸽子
品有五大类(菜鸽、肉食鸽、放飞鸽、观赏鸽、信鸽)13个品种,存栏总量达80万只。
该镇重视林果业发展,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提高。结合农田水利建设,平原
林网和四旁植树400万株。 2000年全镇有经济林580公顷,其中苹果树306公顷、梨树
80公顷、桃树93公顷、枣树60公顷,总产量11050吨,产值1437万元。
2000年底,全镇实现农业总产值2.1亿元,其中种植业1.3亿元,林果业1500万元,
畜牧业6500万元。
第二产业 工业:恩城镇早期的工业,主要是家庭手工业,清朝中叶,该镇为土纺
土织及苇编生产集散重镇,尤以口袋,褡裢为特产。该镇第一家工厂是原恩县知县汪
鸿孙用县款开办的“绣花工厂”,建于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地址在今恩城镇十字
街东路北,主要制做椅披、桌围和寿衣。建国前,该镇仅有红炉、白铁、土纺土织、
木器加工,草柳编加工等零星私营手工业。建国后,按照党中央“统筹兼顾,全面安
排,积极领导,稳步发展”的方针,号召手工业者组织起来建立生产合作社,使工业、
手工业等得到恢复和发展。至1957年,全镇建立起了铁业、白铁,修车、木业、服装、
鞋帽,建筑等到合作社,从业人员800余人。
1966~1978年,该镇先后办起了农机修造厂、砖瓦厂、榨油厂等镇办集体企业。
1978年,镇办企业固定资产148.5万元,总产值180万元,村办企业总产值仅37万元。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镇村及个体企业得到迅速发展,至1995年全镇镇村企业已发
展到144家,从业人员850人,固定资产1515万元,总产值2486万元。1998年后,在镇
驻地北105国道两侧建立了工业园区, 达到“五通一平”。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吸引
个体民营及外地客商投资办厂。
2000年底,镇办企业工业投入5600万元,实现销售收入6000万元。该镇发挥自身
的交通和区位优势, 在105国道两侧长15公里范围内设立私营园区,优化服务,使个
体私营企业规模迅速膨胀。相继建立“中基”“双王”“中普”三个产值超亿元、利
税500万元的饮料厂。钟泽利、雪丰两个产值过5000万元、利税300万元的大型面粉加
工厂。以及永泰织布厂、华德制刷厂等企业在园内安家落户。该镇坚持走“统一规划、
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分布实施”的路子,形成东关村铁制品及塑料制品、五里村豆
制品、 赵庄村铁匠木器加工、西于村饮料生产等5个加工生产专业小区。2000年全镇
共有工业企业170家, 从业人员1.8万人,年末固定资产原值2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
4.85亿元,创利税4990万元。
建筑业: 建国前后,全镇有个体建筑工匠300人,多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承建公
共或私人建筑物。1978年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建房户的增加,镇先后成立了第
一建筑公司和第二建筑公司,设备有塔式起重机、搅拌机、发电机、砼搅拌机、砂浆
搅拌机等35台(部),主要承建民用建筑、大型厂房、商住楼等。承建的红运村美食城
获县优质工程奖。 2000年镇建筑公司有职工110人,其中,中高级工有20人,年建安
量1000万元。有农村个体建筑队130个,年建安量1300万元。
第三产业 恩城镇地处交通要道,自古为商业重镇,商贾云集。1937年城内商号有
108家。 日军侵占恩县县城后,商店关闭,人员纷纷外逃,商业遭受严重破坏。建国
前,境内仅有恩城一处集市,高唐、夏津、武城及本县的客商都来经商贸易。建国后,
人民政府鼓励群众经商,扶植歇业户和困难商户复业或扩大商品经营,使私营商业开
始振兴。 1956年对私营工商业进行全面改造时,全镇有私营商业230余户,从业人员
280余人。 1978年后,个体商业、饮食业、服务业异军突起。进入90年代后,国营集
体商业服务网点实行了集体承包和私人承包,镇政府出台多项优惠政策,鼓励个体工
商业、饮食服务业的发展。一、对进城进市场设点业户实行减税、免管理费。二、新
建、扩建综合市场和专业市场。相继成立大杨村、刘宁口村集市,扩建了恩城中心大
市场, 建商业街3条,设农机、木材,牲畜三个专业市场和蔬菜批发市场,为业户提
供场地、政策和资金等服务。三、培育专业强村、实现集约经营。对总资产超过5 00
万、 从业人员达到40%的陈营、五里、东关、西关和赵庄5个村庄进行重点培植,形
成面粉加工、铁制家具、木器加工、豆制品加工、饮食服务等主导产业。四、设立西
关、陈营两个私营小区。小区内建有投资1000万元的红运村美食城等大型餐饮服务、
商业网点。至2000年底全镇个体工商户3700家,私营企业115家,个体运输户570家,
其中客运户203家, 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8200人,实现销售收入6.2亿,创利税7000万
元。
特色产业 柳编业:清末,原十里铺乡夏寨村从事柳编的农民艺人采用细嫩柳条编
织各式花篮、筷子笼子,染上花色,在庙会集市上出售,以资家用。从此柳编在境内
逐步发展。 1973年,县外贸局建立,夏寨村有4名农民被聘为柳编技术员。进入90年
代后,该镇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发展柳编业,成立柳编公司,形成“基地+公司+市场”
的产业化格局。成立柳编协会,统一采购柳条,进行技术培训。由过去的花篮、花盘
单一品种, 发展到300余个花色品种,柳工有8000余人,涉及20个村庄,产品远销青
岛、天津、河北等地,并出口海外,被列为山东省柳编出口基地。
饮料生产业:该镇饮料生产起步于1990年,小猪庄村民栗振坤、栗振营开始生产
果汁,由于注重产品质量和口感,深受人们欢迎,不断发展壮大。后将厂子改建在恩
城工业园区内,建立双王饮料有限公司和中基食品有限公司。1998年孙石匠村民创建
了泽丰饮料公司。1999年,栗洪涛创建了中普食品有限公司。四个大型企业的创建带
动了全镇饮料生产业的发展,产品由单一的碳酸饮料,发展到果汁、蛋白、鸡蛋饮料
及啤酒等五大系列上百个品种,年产15万吨,远销内蒙古、吉林、山西、河北、河南、
湖北、 上海等20多个省、市、自治区。年产值3.5亿元,成为德州市最大的饮料生产
基地。

社会进步
文教科技 1903年前为私塾教育, 境内有私塾28处,学生300余人。是年,在近圣
书院办高等小学堂1处。1912年后,限制私塾,发展新教育,设完全小学3处,其中女
子小学1处。 有村立初级小学23处。“七·七”事变后,恩县沦为敌占区,有些学校
停办,至解放前(1945年) 境内有完全小学1处,初级小学18处,在校生1200人,适龄
儿童入学率仅有29%。中学教育建国前几乎为空白,仅在1928年恩县县立初级中学建
立,校址在南门里刘氏私宅,当年招收1个初中班、1个附设初师班,次年停办。师范
教育在恩城起步较早,1914年恢复恩县师范讲习所,后改为简易师范学校,1945年停
办,后又恢复,1952年并入平原师范。
建国后,教育事业空前发展,幼儿教育、普通教育、成人教育全面展开,适龄儿
童入学率逐年提高。至80年代,全镇有幼儿园21处,完全小学7处,联办初级中学8处,
县直高级中学(平原县第二中学)1处。进入90年代后,镇政府投资200万元,修建两幢
教学楼,合班并校,优化配置,逐步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1995年镇教委成立幼教辅
导中心和成人教育中心学校。 2000年末,全镇有中心小学2处,学区小学12处,办学
点52个,在校生5713人。中学3处,在校生1984人。幼儿园42所,入园幼儿900人,学
生入学率、 巩固率及学校设施均达省级标准,其中有3所学校为市级规范化学校。先
后为国家输送大中专学生2100余名,其中大本173人,大专531人。2000年,全镇共有
各类科技人员1493名,其中农业科技人员1138名,主要从事科技的普及和推广工作,
自1990年以来共取得各类科技成果95项。
恩城镇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多彩。京剧、评剧、吕剧等传统剧种代
代相传,有十几个村庄还建立过业余剧团。1952年修建恩城剧场,1959年翻修,可容
观众1000余人。 1978年建露天电影院1处,占地4272平方米,主要设备为35毫米提包
机一部,镇有两个流动电影放映队,常常活跃在农村。1972年建广播站,村村开通有
线广播。1975年建文化站,负责全镇图书阅览、文学创作、书法、美术、摄影、舞蹈
等群众性活动的开展。至2000年,全镇有镇档案室1处,大型图书室2处,高跷、秧歌、
舞狮队11个,村村成立有锣鼓队,村级文化活动室82个。
建国前,恩城缺医少药,常见病患者极多,瘟疫时有发生,广大群众的生命健康
经常受到严重威胁。建国初,城内有中药铺3家,县立医院1处,占地4000平方米,仅
有20张病床。 恩县初师和恩县中学内建有校卫生室。全镇有中西医生30余名。自195
6年农村集体组织选配乡村保健员。 1966年各村成立卫生室,配赤脚医生,实行合作
医疗制度。2000年建平原县第二人民医院(驻恩城) ,占地21178平方米,建筑面积17
499平方米, 设有15个科室,病床200张。有镇卫生院2处,病床300余张。村卫生室1
15处,乡村医生132人。
境内学校体育活动空前活跃,体育竞赛形成制度,每年春、秋季各举行一次运动
会, 各中小学都建有篮球队、乒乓球队、田径队、足球队等。小足球场2个,篮球场
32个,乒乓球台61套,体操器械45套。镇有体育场,村村有文体活动室,配备乒乓球、
棋类、门球等设施。
人民生活 建国前,人均收入不足30元,年人均粮食不足80公斤。建国后,农民生
活水平不断提高。70年代以地瓜、玉米为主粮,80年代以小麦为主粮。90年代以后,
要求吃好、吃营养,鸡、鱼、肉、蛋等丰富了人们餐桌。穿着方面,70年以前以土纺
土织布为面料,手工成衣,颜色多为白、蓝色,样式为单一的对襟式。80年代后,以
的确良、化纤布为主。如今追求面料高档、样式新颖、做工精细。居住原为土坯房屋,
80年代以后都被砖石结构新居所取代,部分农户住上了楼房。1995年全镇已实现“四
通”(户户通电、通自来水、通程控电话、通柏油路) 。全镇拥有自行车3万余辆、摩
托车已普及,机动三轮、汽车已成为人们长途代步工具。电话由建国初的空白发展到
全镇装机总量4000余部,移动电话1000余部。汽车、电脑等高档消费品己逐渐进入寻
常百姓家庭。 2000年人均纯收入2600元。现有敬老院1处,占地6000平方米,有30多
位无儿无女的老人在此颐养晚年。
乡镇建设 恩城镇原为旧县城,建国前城内面积45万平方米,有东西大街、南北大
街、城西部的小南街、小北街共四条街道,均为土路,路面狭窄(大街宽9米、小街宽
6米) 。80年代,对老街进行扩建翻修,新开辟振兴路长1160米,宽30米;工业路长6
00米, 宽30米;汽车站街长815米,宽30米,全部铺设柏油路面。1978年人均住房15
平方米,2000年人均25平方米。1999年山东省城市规划设计院设计完成“恩城小城镇
建设规划”,把小城镇建设纳入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工业、商业、居住、文
化、 市政、环保等各项建设。2000年投资200万元,对镇府路进行拆迁拓宽,建起高
标准商住楼。在城西拟建立工业园区,投资100万元,建设3条大街及配套设施,小区
已初具规模。拓北路、金融路、丰收路已测量完毕,2001年下半年破土动工。

组织建设
中共地方组织建设 1926年春,王旭鹏回家乡开展工作,以药铺为掩护,在刘宁口、
津期店(今属夏津县)发展了一批共产党员,建立了刘宁口党小组,这是恩县境内第一
个党组织。1931年马诚斋(军营村人) 考入山东省立第五简易乡村师范学校(简称五乡
师) 后入党,后又介绍刘庄人王克东(原名王玉成)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党员队伍
不断壮大。1938年2月,在恩县旧城(今属武城县)成立恩县县委(隶属中共鲁西北委),
6月,部分村庄先后建立党支部。1945年10月,恩县解放后县委迁入恩城。1956年3月
建立区党委,1958年9月改称人民公社党委,1966年底至1969年冬,因“文革”影响,
公社党委停止活动。 1970年1月, 建立党的核心领导小组, 1971年恢复党委活动。
1984年4月, 公社改镇,改称镇党委至今。1978年后,镇党委不断加强党组织建设和
党员培训,在镇办企业教委建立了党支部。至2000年底,全镇共有党员1637人,总支
部10个,支部108个。镇党委先后被评为省、市、县优秀基层党组织。
基层政权建设 1943年9月建立恩县一区抗日民主政府, 1945年10月恩城解放后,
建立恩县一区人民政府。 1958年2月撤区并乡,改称恩城乡政府。1958年12月建立恩
城人民公社, 实行政社合一的管理体制。1984年3月,撤销公社体制建恩城镇人民政
府至今。
中共领导下的群众组织:1926年后,建立农民协会,开展农运工作,同地主恶霸、
土豪劣绅进行斗争。1934年夏,在“近圣书院”完小由刘子蔚发起成立教育促进会,
共20多人,向进步青年学生传播马列主义、培养发展党员,1937年因日军入侵而被迫
解散。 1938年8月,建立鲁西北抗日大同盟,推选于子云为会长,设立恩县分会。抗
日战争期间成立农民抗日救国会(简称救国会)。1946年春,县、区、村三级都建立农
会进行减租减息斗争。1964年5月,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建立贫下中农协会(简称贫
协) 。青年团体在抗日战争期间建立,始称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7年改为中国共产
主义青年团, 并建立恩城委员会,各村学校都建立团支部。1957年9月建立妇女联合
会。近年又成立了恩城镇计划生育协会,村村成立分会。
现任镇党委书记:纪书华
现任镇长:岳爱国

人物简介
马诚斋(1916~1978) 名允信,军营村人。1931年秋,考入山东省立第五(平原)乡
村师范。1934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历任中共恩县县委书记、鲁西北特委宣传部长、冀鲁边支队政治部主任、中共卫
东地委组织部长、中共三地委书记、中共运西地区工委书记、二地委副书记、七地委
副书记兼民运部长、聊城地委副书记兼社会部长、华北革命大学 (后改为中国人民大
学) 党委副书记、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副厂长、国家经委企业局副局长、一三一厂厂
长、七三四厂党委书记。1978年病故,事迹编入《中国名人辞典》。

(王金伦 张国水 迟庆元)

责任编辑:王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