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沭镇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2&rec=263&run=13

概况
沿革 明万历九年(1581年)郯城县置夏庄社。1940年以前,临沭镇一带属临沂县第
五区和郯城县第七区, 1941年置临沭县后设夏庄区。1958年成立夏庄人民公社。196
3年公社改区,复称夏庄区,1971年又称夏庄公社。1982年改夏庄镇。1984年5月,为
避与当时的莒县夏庄镇重名,且因镇政府驻临沭县城故改名临沭镇。
地理位置 临沭镇位于临沭县境中部,系县人民政府驻地。东和蛟龙镇、朱苍乡毗
邻,西邻郑山镇、南古镇,南与店头镇、大兴镇接壤,北靠青云镇。
自然状况 该镇地处平原间丘陵地带,境内地势北高南低,东西最大距离11.7公里,
南北最大距离16.3公里, 全镇面积12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177公顷。主要山脉
有苍山、 马山、冠山、演武山,其中苍山最高,海拔394.7米。主要河流有苍源河,
桃园河, 官庄河,境内流长13.5公里,流域面积108平方公里。适合种植的农作物主
要有小麦、 玉米、地瓜等。经济作物主要有花生、大豆等。全镇植被覆盖面积125 3
公顷,覆盖率18.3%。
全镇辖73个行政村(街) ,总人口为10.9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全镇少数
民族有满族、 回族、彝族、壮族、朝鲜族、哈尼族、黎族等,少数民族人口总数为4
23人, 占全镇人口总数的0.39%。全镇姓氏有王、李、张、刘、高等235个,其中王
姓最多。
主要经济状况 50年代初期, 全镇国民生产总值126万元,1978年为1025.7万元,
2000年为3.7亿元。第一、二、三产业所占比重为2∶5∶3。2000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
1449万元。该镇以第二、三产业发达著名,尤以复混肥生产和小商品批发为主。全镇
拥有复混肥生产厂家8家, 年生产能力120多万吨,年产值4.8亿元,实现利税5000万
元; 小商品批发市场有兴隆商场、常林商城和河滨商场,年成交额1.4亿元,实现利
税1100万元。
强镇的由来 该镇财政收入在全县乡镇中位列第一名,国民生产总值第一名。全镇
获得的荣誉称号主要有:山东省基层先进党组织、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先进集体、山
东省第一次基本单位普查先进单位、临沂市基层先进党组织、临沂市小康乡镇、市级
创安工作先进单位、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乡镇,市级个体私营经济明星乡镇、市
级发展民营经济明星乡镇,被市评为计划生育工作一等奖,市党员电化教育先进单位、
临沂市老年体育工作先进集体、市级乡镇企业先进乡镇、市统计工作先进集体、市级
农业系统先进集体、市会计工作先进集体、市理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大事记
1927年6月,土匪围困凌山头村,该村村民奋起抗匪。相持3个多月后土匪撤走。
在这次抗匪斗争中牺牲49人。
1938年8月,土匪头子庞书本带人血洗代家河。20人无辜被害。23间房屋被烧掉,
并抢去耕畜29头,羊120只,柴草3万多斤,钱财无数。
1941年4月上旬,土匪高树荆部袭击夏庄区公所,被八路军地方武装击退。
是年8月至9月间,高树荆部20余人诈降。我部刘秀可、白宽二同志前去收编,被
高绑架,高部在叛徒季连夫(刘的勤务兵) 带领下于9月29日袭击夏庄区公所。战斗半
小时后敌人逃跑,革命干部群众伤亡5人。战后,处决了叛徒季连夫。
1942年3月,刘少奇来山东检查工作,住境内4天,调查了解情况,号召减租减息。
1943年6月9日(古历),土匪梁宗明黑夜窜至庙前民兵队部,打死农救会长胡寿山、
民兵杨大祥、李佃杰、李佃泉、李万盛,并劫去所有枪支。
1944年,夏庄木业厂成立,有工人10名,主要生产家具、农具等,1958年并入莒
南县第二机械厂。
1946年10月,两名新四军战士用骡子驮着银元住在庙前村,村支部书记李书善,
密同农救会长李砚田、村长李德玉,用酒把二人灌醉后勒死,埋在村西北小沟里。后
被发现。处决了李书善,其他人被判刑。
是年10月22~23日,夏庄区妇女赶缝5000套棉衣支援部队。《大众日报》刊文表
彰。
1950年,夏庄小学建成,后发展成临沭县第一小学。
1952年,夏庄供销合作社成立,此是临沭县最早成立的供销合作社。
1953年7月,夏庄中学创办。1955年改为临沭一中。
1971年,夏庄人民公社分为夏庄、周庄、泉埠三处公社。
1974年5月, 全县第一座红石、水泥结构圆型活动盖沼气池在夏庄公社王庄大队
建成。省、地有关部门在此召开了现场会,并拍成科教电影。
1975年3月,夏庄供销社三层商业大楼建成,此是临沭县第一座商业楼。
1976年6月,全县第一个幼儿园在凌山头大队成立,设3个班。1977年该园被临沂
地区妇联批准命名为“临沭县示范幼儿园”。
1981年, 临沭镇振兴街印刷厂开业。1985年从业人员18人,固定资产5万元,产
值5万元,利税2.15万元。
1982年3月,夏庄人民公社改为夏庄镇。
1984年12月,建塑料二厂(前杨楼村) 。1985年生产投资4万元,职工11人。1985
年产值7.14万元,实现利税0.5万元。
1985年,薛疃村兴华塑料厂开业,有职工35人,固定资产10万元。
1993年,镇政府办公楼建成并投入使用。
1995年, 华丰化肥厂建成投产,生产能力5万吨,当年实现产值2000万元,利税
200万元。
1996年,镇丰收化肥厂建成投产,占地面积6.9万平方米,下设2个分厂,固定资
产达4000万元。
2000年,镇党委被省命名为基层先进党组织。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 50年代初期, 全镇粮食平均亩产61公斤,总产376万公斤。70年代末,
全镇人民以整山治涝为主, 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1977年,该镇东风湖治涝207公
顷,修路34条,总长12.6公里;改河一条,长1.4公里;改沟两条,长3.8公里;修建
筑物63座。共搬动土石方40万立方米,用工15.28万个。1978年冬,苍马山会战工程,
治理面积106平方公里,共整地1667公顷;修路118条,总长105公里;筑地堰3000米,
长46.5万米;挖筑排灌沟渠143条,长10.36万米;造地19公顷,建中小型水库1 0座,
塘坝26座。 共计投工2228万个,搬运土石方666.5万立方米。治理后,粮食产量成倍
增长,1978年粮食平均亩产199公斤,总产1276.26万公斤。2000年全镇粮食平均亩产
658公斤,总产5077.8万公斤。50年代初期全镇农业总产值110万元,1978年891万元,
进入90年代以后,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由传统型农业逐步向经济型农业
发展。特别是恒利食品公司成立后,以此为依托,大力发展了圆葱、胡萝卜等露天创
汇蔬菜种植。2000年全镇农业总产值达到1.05亿元,其中种植业总产值7868万元。林
果业总产值1019万元, 畜牧业总产值3082万元,渔业总产值430万元。耕地面积6177
公顷。 农作物播种面积5624.9公顷, 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295.9公顷,经济作物
2329公顷。粮经作物产值比为4∶6。
第二产业 工业:临沭地方的早期工业,主要是家庭手工业和手工作坊。1940年,
临沭一带在民主政权的鼓励和扶持下,工商业、纺织、酿酒、碾米、做鞋、铁木业都
有所发展, 到50年代初期,第二产业从业人员352人。20世纪70年代以后,工业有了
较快的发展。1977年建成装卸队、农机修配厂;1978年兴建石灰厂、采石厂、运管站、
鞋厂、 条编厂,当年全镇第二产业从业人员1050人,实现产值270.8万元,实现利税
26万元; 1983年建成家具厂、预制厂、砖厂、副食品厂,工业产值达到500万元。进
入90年代后,集体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迅猛发展,陆续建成丰收化肥厂、华丰化肥有
限公司、恒利食品有限公司、雷华塑编有限公司等一大批私营企业。到2000年,全镇
复混肥生产厂家已达到8家,生产能力达到120万吨,成为全镇工业的主导产业。其它
私营企业95个,主要有蔬菜加工、建筑、建材、条柳编、五金铸造、矿泉水、皮革等
生产行业, 年缴税额超过10万元的达到38家。 第二产业从业人员7100人,实现产值
6.3亿元,利税6400万元。
建筑业(或其他工业产业) :从业人员3000人,实现总产值3500万元,实现利税3
40万元。
第三产业 抗日战争前,境内较大的商号有“东恒吉”(业主韩延连);“西恒吉”
(业主韩延选)。他们以经营京货、广货和日用杂货为主,兼营糕点,资金均约3000元。
另有经营日用杂货为主的“福祥永”、“永贞”等商号;以经营药材为主的“福生永”、
“南六一”和“北六一”等商号。抗日战争初期,这些商号逐渐萧条。1951年后,境
内私商全部过渡到供销合作社。1977年,全镇第一个工业品商店建成,同时建成贸易
货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商业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1978年全镇第三产业从业人员
350人,年创产值137万元,利税14万元。1984年经济体制改革以后,各类商业服务网
点得到迅速发展。90年代后,兴隆商场、常林商城、木材市场陆续建成开业,逐渐发
展成为第三产业的主力军。2000年,以常林路和苍山路为主进行了沿街商业楼的开发,
全镇商业饮食业、 服务业等各类服务网点达到2200户, 从业人员7865人,年创产值
2.1亿元,利税2000万元。
特色产业 植桑养蚕业:系该镇传统的农业项目,1949年前境内南部即有植桑养蚕
业户。70年代以后桑园面积迅速扩大,在植桑技术上改变了千百年来高干、稀植的做
法,实行成片矮化密植,增加了桑叶产量。在饲养方法上,由自然温度饲养、高温干
燥饲养发展到塑料大棚保温保湿育养,改变了过去以春蚕为主秋蚕为辅的做法,实行
一年五育, 有效地提高了桑叶的利用率和产茧量。2000年全镇植桑面积367公顷,年
产茧45万公斤,人均年增收200余元。
复混肥:该镇的复混肥最早在1992年由镇供销公司的高文班生产。1995年扩大生
产规模, 设立了华丰化肥厂东厂,生产能力5万吨,当年实现产值2000万元,利税20
0万元。 1997年丰收化肥厂成立,生产能力10万吨。接着,农家乐化肥有限公司、兴
四化肥有限公司、第一复合肥厂、农友化肥厂、金大地复合肥有限公司、鲁丰化肥有
限公司等相继成立,年生产能力120多万吨,年产值4.8亿元,利税5000万元。

社会进步
文教科技 晚清和民国年间,教育非常落后,教学设施很少,劳动人民95%以上为
文盲。 适龄儿童入学率不足5%。1937年,境内有国民初级小学3处,招收学生110余
人,抗日战争爆发后,因战乱国民小学相继停办。1941年开始办抗日小学,1943年境
内有抗日小学17处, 学生770人。1944年,抗日根据地实行教育改革,绝大多数抗日
小学改为“庄户学”。至1949年,境内有小学8处,学生265人。
新中国成立后,教育事业迅速发展,普通教育、成人教育全面展开。1950年,临
沭一小建成,始设4个教学班,95名学生。1953年创办临沭中学(后改临沭一中) 。至
1953年,百户以上的村庄一般都设有小学,初步形成“区中心完小--乡学区完小--村
小”三级教育网。1976年,该镇凌山头村率先办起了第一座幼儿园。1983年全镇有小
学31处, 学生4935人。入学率达98.7%,联办中学4处,在校学生1265人。农民教育
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12岁至40岁的混合教育率已达80%。2000年,全镇有小学24所,
在校生12000人,中学2所,在校生5000人。学生入学率、巩固率及学校设施经省级验
收均达标,先后为国家输送大中专生658名,其中本科生76名,专科生125名。
20世纪70年代后, 科技事业迅速发展。1974年3月,该镇王庄大队在全县率先建
成沼气池一座。省、地有关部门在此召开现场会,并拍成科教电影。1977年后,宋桃
园、 王庄、彭桃园、毛桃园、前杨楼基本实现了沼气化。1984年成立了料普协会。2
000年,全镇新建沼气池384个。后崔街秸秆气化技术在全市推广。2000年,全镇有科
技人员225名。
该镇民间传统艺术丰富多彩,有秧歌、龙灯、高跷、旱船等。1973年建成了文化
站,1975年建成广播放大站,1985年成立电影队。1958年成立夏庄医院,有医务人员
45人。1983年全镇有医务人员76名,其中中西医师7人,护士20人,乡村卫生室33处,
医务人员34人。近年来,医疗卫生事业迅猛发展,2000年,全镇中心医院拥有正式职
工106人,其中高中级专业技术员38名。该院下设6个分院,32个诊所,有门诊楼2座,
病房楼和急诊楼各1座,设有温馨式病床100张。
境内中小学体育活动空前活跃,除设有体育课外,尚有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
活动、眼保健操等。每年春秋两季都举行体育运动会,机关及企业干部职工每年都举
行一些有意义的体育活动,如篮球、排球、乒乓球、象棋等各种比赛。尤以篮球活动
开展最为广泛。
人民生活 1949年前,境内逃荒要饭、卖儿卖女的不计其数,全镇有93%的人生活
无保障。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特别十一
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民的生活有了较大改善。1983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1600万元,
是1976年产值的3倍, 人均收入312元,比1978年增长了2.5倍。70年代农民以地瓜、
玉米为主粮。80年代小麦面粉逐渐成为农民的主食。进入90年代以后,以面粉加食鸡、
鱼、肉、蛋等。农民居住条件也大为改善,90%以上的农户住上了砖石结构的新居。
全镇人均住房面积22.6平方米,电话装机总量5508部,移动电话3600余部,有线电视
普及率达到98%。全镇机动车辆有5327辆,其中个人有2698辆。2000年全镇人均纯收
入达2595元。人均存款余额1950元。
镇村建设 临沭镇驻地在明代只是一个小村,40年代逐步形成了禚村、东北村、东
南村、西北村、西南村、西南庄6个紧密相连的自然村。全镇约600户,3000人。房屋
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 多为乱石基、泥土墙、木构架、草屋面,95%的农民人均居住
面积三、四平方米。
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农村建房“灯笼架”、“四不露毛”的多起来。70年代中
期以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民房越盖越好,人均住房面积达到6.7平方米。
农村建房多为房宽6米到7米,檐前带走廊的房子。很多富裕户盖起了小楼。人均住房
面积达到22.6平方米。
1982年9月, 临沭县城市规划获得省政府批准。规划实施后,镇驻地面貌发生了
很大变化。 至1985年,共拓宽取直了9条骨干街道,增建了振兴桥;楼房建筑面积由
1978年的10座增加到72座;城内绿化覆盖率达到26%;自来水日供水量3000吨,供水
普及率60%。1995年后,镇村路全部铺上柏油,实现路面硬化。2000年,镇政府驻地
对外交通四通八达。二、三产业有机械制造、化工、建材、五金、酿造、印刷、供电、
邮政、电信、交通运输、饮食服务等行业。临沭镇作为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已展现出繁荣兴旺的小城风貌。

社会福利
50年代初期,对丧失劳动能力,无生活依靠的孤寡老幼人员,政府每年都发给生
活保障金。农业合作化之后,遵照国家颁布的《高级农业合作社示范章程》,对于应
照顾的老人,实行以吃、穿、烧、教、葬为内容的五保。五保户都分散居住,由政府
补助, 集体供养。1958年后开始兴建敬老院。是年全镇办敬老院38处,五保人员340
余人。1978年后,随经济的迅速发展,用于五保人员的费用也逐步增加。2000年镇敬
老院有五保老人31人,政府年补贴6.5万元。有专人负责老人的衣、食、住、行、医、
葬,逢年过节,镇、村干部都买上水果、点心到敬老院看望老人。使五保老人真正实
现了“老有所养”。

名胜古迹
苍山 苍山主峰位于镇驻地东北方向4公里处,海拔394.7米,为全镇最高点,面积
5平方公里。古人云:“登斯山以观东海,海天交融,沧茫无际,是谓苍山”。
苍山东与马山、草山、冠山、演武山依次连接,绵亘数十里,组成苍山山区,故
有“苍马草冠演,五山一线穿”之说。苍山北面挺拔峻峭,陡岩石壁,从远望去,有
“砥柱触天”之观。山上怪石嶙峋,石色青白;山谷苍松翠柏,郁郁葱葱,幽谷清涧,
鸟语风声,景色迷人。晨曦傍晚,雾霭腾腾,诗情画意。阴雨天气,云雾缭绕,青山
祥云,互相掩映,时隐时现,古人誉之“苍山叠翠”。《沂州府志》把“苍山叠翠”
列为沂州八景之冠。历代文人墨客,登山游览,多有作词赋诗盛赞者。
苍山山区有许多名胜古迹。苍山有牛口峪,马山有抗金寨,冠山有凤山洞,演武
山南有三清阁和银杏树。牛口峪位于苍山东麓,其间窦相公祠、窦王坟等遗迹尚存。
马山抗金寨, 今尚存断壁残垣,高3尺,长数十丈。凤山洞,位于冠山顶峰偏北部,
因冠山又叫凤山,所以称凤山洞;洞口面向东北,又叫朝阳洞。旧志载:“洞二,上
下如层阁,容积不逾方丈,而中有天然石塌、石椅,上洞有石乳,滴滴不绝”。洞右
刻有“凤山洞记”四字。洞北有“三清阁”,院中有银杏2株,其中1株40年代被伐,
现存1株,主干周5米。阁西有大晋八年石碑,记载该树为徐则、尹喜所植,洞为二隐
士处。树龄距今已逾千年。1998年,苍马山风景区被定为省级风景旅游区。
井二遗址 位于镇政府驻地东5公里的井店子二村西50米处。遗址东西长200米,南
北宽150米, 呈北高南低状。地面有大量红烧土块、鼎腿、鬲足、灰陶片、兽牙、兽
骨等遗物。属商周文化遗址,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李蒿科古槐 位于李蒿科村中。 树高9米,干高3米,树干周长3.5米,遮阴70平方
米,枝叶茂盛。推定为元末明初栽植,树龄500年以上。

组织建设
中共地方组织建设 1938年春,禚村进步青年糕宝梓先后辗转奔赴延安,寻求抗日
救国的道路,是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为该镇最早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党员。1940年
11月中共夏庄区委建立,常驻夏庄、蒿科村一带。1941年曹村建立了夏庄区第一个党
支部, 至1946年全区共建党支部47个。1949年底,共有党员875名,建党支部43个。
1976年底,党员总数达到1650人。到2000年底,全镇党员共2813人。2000年镇党委被
省委授予基层先进党组织称号,市委授予基层先进党委、市级党员电化教育先进单位
称号。
基层政权建设 1940年10月,夏庄区公所成立,1958年成立夏庄人民公社,行政机
构称人民委员会, 实行政社合一。1971年7月建立夏庄公社革委会,1982年改称夏庄
镇,1984年更名临沭镇至今。
中共领导下的群众组织 1941年建立夏庄区职工抗日救国会。1942年建立夏庄区农
民抗日救国会, 1947年1月改称夏庄区农民协会。1942年建立青年抗日救国会,1947
年夏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夏庄区团支部, 1957年5月更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
团夏庄区支部。 抗战时期成立夏庄区妇救会,1947年建立夏庄区民主妇女联合会,1
961年后称夏庄公社妇女联合会。 1975年成立计划生育协会。1985年成立个体劳动者
协会。
现任党委书记:付学可
现任镇长:刘连增

人物简介
高友三(1835~1916) 字益圃,临沭镇小河涯村,少时学识渊博,壮年行医,太医
院任吏目,晚年回乡,行医于郯城、临沂、赣榆、海州等地,名气很大,人们誉称为
“积技之家”。一生著述颇多,因战乱和“文化大革命”,毁坏无存。
高松岩(1865~1938) 字其节,利民街人,清末痒生,当地著名中医。对治疗三阴
经疾病和时疫都有很高的成就。
曹元祥(1921~1947) 曹村人,曾工作于华东军区军政大学,1947年牺牲,地点不
详。
王益成(1918~1948) 王山头村人,华东野战军一师一团副团长,1948年淮海战役
中牺牲。
吴淑华(1895~1979) 女,利民街人,1941年入党,抗日战争时期带领妇女为我军
纺纱、织布、做军衣、军鞋、送军粮。1942年滨海区授予她“支前模范”的光荣称号。
高英善(1906~1990) 利民街人,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任村农救会长。
1951年荣获山东省农业劳动模范称号,1953年再次出席山东省劳模代表大会,受到表
彰。
禚宝梓 1918年生, 富民街人,1938年10月入党。1938年8月参加工作,后任陕甘
宁边区关中专署秘书,滨海专署秘书科长,新中国成立后任莒县工商局长,新海连专
署工商局长,山东省商业厅办公室主任,省政府副秘书长,省商业厅厅长、粮食厅厅
长。
高志新 1929年生, 河滨街人,1946年6月入党。1944年参加工作,历任滨海军分
区政治部宣传队队员,山东军区供给部文化教员、干事,山东省工业厅科长、一轻厅
处长、副厅长、党组副书记,省物价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
张丙美 东河口村小学教师,30多年来忠诚党的教育事业。1984年被国家授于“全
国模范班主任”光荣称号,同年获省“园丁奖”。

(公绪光)

责任编辑:薛允锋 王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