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村镇朱家庄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2&rec=251&run=13

概况
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年)朱氏族人由山东省青州府康家庄子迁此定居,朱家
庄而此得名,后有李氏等迁入定居。
朱家庄村位于沂南县城东北十四公里处,苏村西河西岸,北与中李家庄相连,南
与苏村西北村接壤,西与杜家庄为邻,隶属沂南县苏村镇政府管辖。全村面积55.6公
顷,其中耕地面积36.6公顷,河滩面积约4公顷,企业占地15公顷。
全村地处苏村西河冲积地带,地势平坦,水源较丰富,发展农业生产有较好的条
件,境内生产小麦、玉米、水稻及多种蔬菜,植被面积23.3公顷,覆盖率为43.8%。
境内交通便利,东(东营)红(红花埠)省级干线公路串境而过。驻有沂南禽兔加工
厂、沂南第三肉联厂、宝珠饲料有限公司、苏胜加油站、宝珠大酒店、宝珠集团招待
所等小型企业,是投资建厂的黄金地段。
2000年12月底全村共有180户,690口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零。现有朱、李、谭、
崔四个姓氏,均为汉族。
194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为1万元, 197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为96万元。2000年农村
经济总收入2亿元, 人均纯收入4840元,第一、二、三产业比为7.5∶89∶3.5,完成
社会固定资产投入总额6000万元,全村纯收入500万元。
该村是全县经济强村之一,2000年农村总收入名列全县第一,1996年被县政府命
名为小康村,1996年至2000年连续五年被沂南县委、县政府授予“五好党支部”“农
村工作先进村”称号,所办企业也连续五年被沂南县委、县政府授予“明星乡镇企业”
称号;1998年至2000年连续三年被临沂市委、市政府授予“精神文明单位”“五好村
党支部” 称号, 所办企业也连续三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明星乡镇企业”称号;
1999年至2000年连续两年被沂南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授予“安全文明村”称号。

大事记
1942年1月,村民朱守相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村第一名共产党员。
1943年3月,以朱孝学为主成立村自卫团,朱孝学任自卫团团长。
1945年8月,朱守相、朱孝儒、朱孝斋响应党的号召参加革命。
1948年3月朱永三、 朱孝先、朱孝升、朱孝秀、朱元昌五人组成支前小组赴淮海
战役战场。
1950年3月,朱孝贤组织5户村民成立第一个互助组,走农业合作化道路。
1952年10月,朱永三成立村办小学,接收学生15名,朱永三任教师。
1953年10月,成立中共朱家庄第一届党支部委员会,朱孝学任支部书记,共有党
员4名。
1955年3月,成立初级合作社,朱守相任社长。
1956年2月,成立高级合作社,朱永三任社长。
1958年,成立朱家庄生产大队,朱守宽任大队长。
1973年9月,成立朱家庄村革命委员会,朱守相任主任。
1978年6月,向农业银行贷款2万元,建6000平方米兔场一处。
1985年,建起大型兔场12000平方米,全村120多户村民养长毛兔。
是年4月,朱守俊任党支部书记。
1986年,村支部书记朱守俊带领10多人用从商收入在村东苏村西河上修了一座长
65米、宽8米、高4.6米的大桥;铺设地下水管5000米,打机井6眼,安装电动机6部;
建设村办小学一处。
1988年,投资160万元,建成占地4公顷、冷藏能力200吨的肉联厂。
1993年, 投资2000万元,建成万吨饲料厂、万吨复混肥厂、两处加油站等。7处
村办企业,组建成沂南县宝珠实业总公司。
1995年12月,经沂南县政府批准沂南县宝珠实业总公司改建为沂南县宝珠集团公
司,支部书记朱守俊任总经理兼董事长。
1996年6月,国家农业部批准沂南县宝珠集团公司为中型(一)档企业。
是年5月,全村安装程控电话92部,成为全县第一个电话村。
1997年2月,投资140万元建扬水站一处,并安装100千瓦变压器。
1998年2月,投资560万元,建占地1公顷,冷藏能力500吨,时加工1000只肉鸡或
时加工1000只肉兔的禽兔加工厂1处。
是年3月,投资600万元,建成占地4公顷,存栏4万套艾维茵种鸡场一处,当年获
效益460万元。
是年7月,开工兴建宝珠新村,当年建成别墅楼24幢,同年搬迁。
是年12月31日,经县政府批准,出资1260万元一次性买断原沂南县畜牧开发公司,
组建沂南县宝珠集团公司畜禽肉类联合加工厂。沂南县委书记王立运、县长李宝智等
领导为此揭牌。
1999年8月9日,宝珠集团公司驻县城职工宿舍楼5000平方米工程破土动工。
是年8月20日, 为解决新组建的畜禽肉类联合加工厂办公的需要,2000平方米的
办公楼破土动工。
2000年4月29日, 村支部书记朱守俊光荣地出席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
进生产工作者表彰大会,并获全国劳动模范勋章。
是年5月13日, 原山东省政协主席李子超,由县委书记王立运,县长李宝智,政
协主席魏延端,政协副主席安玉全陪同到朱家庄视察。
是年9月20日至24日,朱守俊组团携带自产产品参加首届(临沂) 全国农村适用型
工业品博览会。
是年10月11日,临沂市委书记乔延春带领全市县(区)委书记、县(区)长等六大班
子负责人到朱家庄村检查指导工作。
是年11月13日,国务院总理朱基在沂河宾馆亲切接见朱守俊。
是年11月16日至18日,宝珠集团公司组团参加在济南召开的“山东省首届畜牧博
览会”,并举行新闻发布会。
是年12月21日,临沂市劳动模范代表“生产经验交流”座谈会在朱家庄村召开。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 1949年前,矮草房,土打墙,群众只有半年粮,粮食亩产不足100公斤。
1956年成立了高级合作牡,农村生产有所变化,粮食亩产有了提高,并重视了土地治
理和水源利用。兴修水利,治理荒滩,扩大耕地面积,粮食亩产达到200公斤以上。
1970年至1978年投入资金1万元,工日2万个,削高填洼,整平地面,搬运土石近
万立方米修渠道, 实行耕作方式改革,将苏村西河西岸200亩旱田由条播改为畦播,
苏村西河河东13.3公顷旱田改为水田,种植水稻。选用良种,科学种田,至1978年粮
食亩产突破350公斤,总产达17.5万公斤。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村民的生产积
极性, 1984年粮食亩产400公斤,比1978年增长了50公斤。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全村
实行统一管理,搞两季田,34.7公顷粮田都采用节水型灌溉,实现了农田水利化和耕
种收割机械化, 良种施肥管理科学化。2000年粮食平均亩产1050公斤,向国家贡献8
000公斤粮食。
经济的发展是从1978年开始, 当年100人上阵,迎风冒雪,奋战40天,建起了占
地0.7公顷的兔场。1988年投资160万元建占地4公顷,冷藏能力200吨的肉联厂,当年
投产获利93万元。1993年投资2000万元,先后建起了万头养猪场,上了万吨颗粒饲料
厂,万吨复混肥厂,并对肉联厂进行了扩建。从1992年村办企业一年一大步,三年实
现大飞跃, 1995年村办企业实现产值3900万元,利税287万元,上交国家93万元。在
此条件下,1995年组建了沂南县宝珠集团公司。1998年投资560万元建占地1公顷,冷
藏能力为500吨的禽兔加工厂, 1999年在县城建成占地4公顷、冷藏能力为500吨的畜
禽肉类联合加工厂,被国家商检局定为出口厂家,被山东省伊斯兰教协会定为向伊斯
兰教国家出售肉类产品的厂家。
随着经济市场的变化,1998年处理了万头养猪场,又投资600万元,建起了占地4
公顷的种鸡场, 投入种鸡4万套,获利460万元;2000年初又追加投资500万元,建立
了占地2.7公顷的第二养鸡场,达到了年存栏10万套的养殖能力,与之配套的孵化厅,
拥有先进的国产192型孵化机48台,2000年向社会提供商品鸡苗800万只。
到2000年底,企业拥有总资产1.02亿元.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亿元,利税1644万元,
上交国地两税263万元,人均企业收入4840元。
第二产业 工业:随着生产的发展和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党支部抓住发展机遇,于
1993年投资90万元建起了占地1.3公顷,年生产能力为2万吨的复混肥厂,主要生产小
麦、地瓜、花生、水稻的专用肥和少量花卉用肥,达到国家化工部GB15063-94标准,
满足了周围村的需要,年纯收入20万元以上。
建筑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于1988年成立了16人的建筑队,1996年成立建筑
公司, 2000年底拥有资产500万元,三个工区、九个基建施工队、一个水电安装队,
从业人员190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0多人,达到三级建筑资质企业水平。
第三产业 应运而生的服务业也蓬勃兴起,充分利用朱家庄村紧靠东红公路和村办
企业较多的条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1995年投资50万元在公路两侧建起了近1000平方米的楼房和4000余平方米的平房,
租赁给个体户经商,办起了饭店、小食品、宾馆、日用百货和零售化肥、农药等店铺,
年创收10多万元,活跃了当地经济,也改变了本村的环境。同时发展运输业,现有大
小载重汽车25部,运输能力10万吨以上,2000年底第三产业从业人员达到80多人,实
现年总产值100多万元。

社会进步
文教科技 1949年前群众文化科技落后,村里没有学习条件,学龄儿童入学率很低。
新中国成立后逐步改善办学条件,1962年投资3000元改建了朱家庄村小学。1986年由
村支部书记朱守俊个人投资6万元对原来小学进行了改造。达到校舍、课桌凳、操场、
院墙、 大门、厕所六配套的条件。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先后有30余名学生考入
大中专院校。其中大本4名,大专5名。1992年村文化大院建成。多年来对文化科技事
业不断投入,先后派40余人到济南、青岛、泰安、烟台等地方院校、科技部门参加学
习培训。
人民生活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56年
全村人均粮食150公斤, 人均纯收入20元。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人民
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人均粮食300公斤,人均收入1000元。2000年人均纯收入4840元,
人均年末存款余额6000元,30%的村民住上小康楼,全村拥有机动车40辆,其中个人
拥有25辆, 各种型号摩托车90余辆,程控电话180余部,彩色电视130余台,并有4户
村民配备了电脑。
村庄建设 1982年开始按规划建设标准房,即用砖石瓦建起的“四不露茅”房子。
1990年至1993年进行了旧村改造,全部用钢筋、水泥预制件为主建起了标准瓦房。从
1999年起, 用3至5年时间把标准房改造为小康楼,村庄占地由14公顷缩减到4公顷。
至2000年底,已有40户住进了小康楼,人均住房面积30平方米以上。
集体福利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村民福利逐步提高。1990年
村民用上自来水,小学生免费入学,对考取大中专的学生一次性奖励500元或1000元,
并在入学时专车送往学校。1985年以来村民的“三提五统”费全部由集体承担,对60
岁以上的老人实行了养老补助金制度。鼓励村民拆旧房建楼房,视具体情况一般每户
补助1万元左右。

组织建设
中共地方组织建设 1942年朱守相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是该村第一名党员。1953年,
建立朱家庄村第一届党支部, 朱孝学任支部书记,党员4名。1959年根据工作需要,
改建朱家庄村党支部, 朱守相任支部书记, 全支部设3个党小组, 共有党员13名。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选党支部, 由朱元伦任书记,朱守俊任副书记。198
5年4月支部改选,朱守俊任村党支部书记。
多年来,党支部重视加强自身建设,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连续六年被
中共沂南县委评为先进基层党支部或五好党支部,连续四年被评为文明村,1996年被
命名为小康村。1999年成立中共朱家庄村党总支,朱守俊任党总支书记,朱元福任副
书记, 成员朱元艺、朱同勋、朱同湘。2000年党总支下属5个党支部,17个党小组,
共有党员66名。
基层行政组织 解放战争时期,村政权带领群众积极参军参战,发展生产支援前线,
1956年建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设立朱家庄生产大队,朱守宽任大队长,下设6个生产队;
1973年成立村革命委员会,朱守相任革委会主任;1983年成立村民委员会。2000年朱
家庄村民委员会由五人组成:主任朱元福,副主任朱元亮,委员朱同勋、朱同富,民
兵连长朱同湘,治保调解主任朱同勋,妇女主任贺红霞,会计朱元彪。

人物简介
朱守相(1922~2000) 中共党员。1945年响应党的号召参加革命,由战士到连指导
员, 是二等革命残废军人。转业回地方曾先后担任人民公社社长、纪检委员等职,1
959年按照组织安排支援农村, 毅然辞去职务回村任党支部书记。他一生无论在革命
战争年代还是回乡为农村建设,始终对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对党无限忠诚,对
事业无限热爱,对人民无微不至地关心,他一生清廉,严于律己,忠实于人,艰苦奋
斗,为村建设贡献了力量。
朱守俊 1948年生,中共党员。197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72年加入中国共产
党,大专文化。1975年退伍回乡,任村支部副书记,1985年任村支部书记。
他带领村民走企业强村的路子,先后建起养兔场、第三肉联厂、颗粒饲料有限公
司、复混肥料厂、畜禽肉类联合加工厂、液化气站等企业实体,其中包括全民所有制
企业一处,并组建了临沂市第一家村级集团公司--沂南县宝珠集团公司。到2000年,
全村总资产1.02亿元, 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亿元,固定资产8000万元。自担任村党支
部书记至今,连续四届被选为中共沂南县委候补委员、委员,沂南县第十三届人大代
表、常委会委员;1995年被评选为山东省劳动模范、省优秀共产党员、省优抚对象先
进个人;被临沂市人大常委会授予建功立业先进代表称号;被临沂市委授予创五好奔
小康模范农村党支部书记、临沂市优秀乡镇企业家等称号及临沂市重视老龄工作功勋
奖;同时党支部也被评为首批九间棚式的党支部。1998年当选为省第九届人大代表,
2000年4月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同年11月13日,受到来临沂视察的朱基总理的亲
切接见。

(左安江 朱守俊)

责任编辑:薛允锋 于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