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臼街道办事处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2&rec=237&run=13

概况
沿革 石臼建村于宋代以前。石臼之称,一传自宋代始,有漂泊海洋的渔家在东南
隅岬角驻足拴缆,上岸舂米为食,形成多处臼状石坑,故称“石臼”;又传宋代岳飞
部将李宝破金后屯兵此处,用“石臼”杵米而得名。明初,为防倭寇设“备御千户所”,
始称石臼所。历代建置变迁,还有“石臼所口、石臼里、石臼社、石臼所区”等称谓。
1945年9月称石臼镇。 新中国建立后,又经过多次辖区隶属变更,期间曾称“区、人
民公社” 等,1982年1月,石臼公社改为石臼镇,1985年改置石臼办事处,19 88年4
月12日改名石臼街道至今。
地理位置 石臼街道地处日照市市区东部,东濒黄海,北邻市政府驻地和秦楼街道,
西接日照街道,南连奎山街道。
自然状况 该街道地处沿海,地势西高东低。东南至西北最大距离12公里,东北至
西南最大距离25公里, 陆地面积5200公顷,其中耕地面积808公顷。石臼所自古就是
一个天然良港,舟楫商旅要冲,境内建有我国第二大煤炭输出港--石臼港(1992年5月
1日更名为日照港)和石臼渔商港口。石(臼)岚(山)沿海公路南北贯穿街道内各渔村。
兖(州)石(臼)复线铁路,可直达北京、济南、郑州、西安等大中城市,与广大内陆腹
地相联。 城市主干道路四通八达,海陆交通十分便利。境内主要山脉是奎山,海拔2
03米。 有海岸线18公里,可利用的浅海资源1.3万公顷,以梭子蟹、对虾、扇贝、海
参、鲍鱼、文蛤等海产品养殖为主。适合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地瓜、花
生、大豆等。全街道植被面积4566公顷,覆盖率78%。
全街道辖38个行政村(居),3.17万人。其中渔村25个,渔民2100人。境内总人口
7.8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6.6‰。全街道少数民族有回族、朝鲜族、壮族等,少数民
族总人数为78人, 占全街道人口的0.22%。全街道有张、刘、贺、金、裴、王等58个
姓氏,其中张姓最多。
主要经济状况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街道农村经济总收入158万元;1978年为822.2
万元;1992年总收入2.77亿元(包括已划到开发区的11个村) ;2000年为25.76亿元,
人均纯收入3460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620万元。街道以水产业、工企业著名。境内
有国家、省、市、区直属大中型工企业日照港、日照发电厂、日照木浆厂、金马集团
等120余家, 带动并促进了全街道第一、二、三产业的全面发展,进入山东省综合经
济实力前200强乡镇。
强镇由来 石臼街道经济总收入名列全市乡镇(街道)第一名。自1986年以来,该街
道获得的荣誉称号主要有:全国乡镇企业管理先进集体、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单位、全
国模范敬老院、山东省拥军优属先进单位、省少年儿童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敬老
爱老、老有所为”先进集体、全省老干部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山
东省水产业明星乡镇、日照市农村文化技术学校建设先进单位、日照市乡镇企业先进
单位、日照市信访工作先进单位、日照市经济强处、日照市乡镇企业年明星企业、日
照市儿童事业发展“八五”计划先进集体等。

大事记
金大定元年(1161年),南宋浙西路马步军副总管李宝统率马步兵、水军泊船石臼,
大破金兵。
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置安东卫石臼所。
清咸丰九年(1859年),置山东税厘石臼所厘卡。
咸丰十年(1860年),建石臼所民团圩寨以防捻军。
咸丰十一年(1861年),置烟台海关石臼所关卡。
同治六年(1867年),日照饥荒,石臼所海关对米商船只免税,商贾云集,谷价得
平。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冬),德国派员到石臼所考察建港。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德国派兵占领胶州湾,其一股占领石臼所等地。之后从
事传教、地图测绘等。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入侵德国军队撤离。
是年,始有德国小轮船航行于青岛~石臼。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沂州府设石臼防营,次年改为巡防营。
1914年10月,德国战艇在石臼所山后海域搁浅,德军登岸。之后,日军以“追赶
德艇”为名从海陆进犯石臼。外交部向日本外务省提出交涉。
1923年5月,青岛-石臼-海州轮船航线开通。
1929年8月,石臼海滨四路居(原石臼三村) 人贺仁庵,在青岛创办“长记轮船代
理行”,拥有7条商船,总载重量1500余吨,为华北私人航运业第一。
1933年,贺仁庵倡议民、商团体捐建的石臼灯塔落成。青岛特别市市长沈鸿烈派
秘书许冠群参加剪彩仪式。
是年,“华达”汽车行在石臼成立,有2部美制汽车往返日照。
1934年,“扶轮汽车公司”在石臼创办。
1939年6月15日,日本海军陆战队100余人侵占石臼。
1941年6月7日,由日本海军扶持的汉奸陈成功组建“和平建国军”,自任少将司
令。1950年4月28日陈成功在涛雒被处死刑。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8日,石臼光复。
1946年2月8日,联合国救济总署首批救济物资运抵石臼。
1947年8月29日,国民党及还乡团占领石臼。
1948年4月4日,石臼重获解放。
1949年,县政府设石臼区。
是年9月,青岛-石臼-连云港客货轮开航。
1950年1月26日,“福利轮”在青岛至石臼途中触礁,100余人遇难。
1952年2月,石臼-临沂、石臼-沂水客运线路开通。
是年4月28日,设石臼镇。
1958年8月,成立石臼、金沟人民公社。
是年8月,在石臼所建成石砌码头一座。长50米、宽7米,靠泊能力30吨。
1959年秋,石臼发生蝗灾。
是年秋,水产部黄海水产研究所在石臼建立海水养殖试验场。
是年,石臼、金沟人民公社合并。
1963年1月,改为石臼区,下设公社。
1966年6~7月,石臼所码头建成,投资160万元。
1973年冬,东海峪古遗址挖掘,出土蛋壳陶杯等文物。
1974年,海水养殖试验场土池育对虾苗成功。为全国首家。
1973~1978年,石臼水产冷库建成,总投资335万元。
1977年10月,建成扬水站1座,占地5.3公顷,扩大水浇面积1000公顷。
1978~1979年,国家组织有关专家来石臼勘测、考察论证石臼港址。
1980年3月,国家计委批复建设石臼港,设计年吞吐能力1500万吨,投资7亿元,
工期5年,并列入“六·五”计划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部分利用第一批日元贷款。
是年6月16日,石臼港建设指挥部成立。
1982年1月,恢复石臼镇名称。
是年2月17日,石臼港煤码头主体工程开工。
是年2月,铁道兵某部进驻,兖(州)石(臼)铁路开工。
1984年4月,设石臼办事处,辖八乡一镇:石臼镇、金家沟乡、张郭乡、夹仓乡、
管家村乡、 刘家寨乡、历家庄子乡、秦家楼乡、刘东楼乡。5月,石臼办事处划归临
沂直属机构。1985年3月22日合并于日照市。
是年3月24日,石臼镇全镇居民由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
1985年6月,日照第一海水浴场在石臼建成。
是年6月28日,美籍华人丁肇中回乡参观石臼港。
是年12月31日,兖(州)石(臼)铁路开通。
1986年5月,石臼港一期工程竣工,国家批准石臼港为一类对外开放口岸。
1987年10月至1988年6月, 建成裴家村至臧家荒拦海大坝,坝长7010米,其中主
坝长4210米, 副坝长2800米,围海造虾池178公顷,工程总投资1540万元。1997年,
拦海养殖区实现产值2600多万元。
1988年9月,石臼街道敬老院建成。有供养楼、残疾人康复楼、办公楼各1座,老
年公寓(平房)1处,占地1.4公顷,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1995年10月,该院被国家民
政部命名为“全国模范敬老院”,1998年5月,荣获全国“敬老好儿女金榜奖”。
是年4月12日,设石臼街道办事处。
1989年5月1日,石臼长途汽车站开通。
1993年8月20日, 市委、市政府决定将石臼街道林家滩等11个村划归为日照开发
区,其总面积1000公顷,人口8663人。
1995年3月18日,中共东港区区委授予以身殉职的石臼街道黄海一路党支部书记、
东方实业公司总经理刘现华“模范党支部书记”称号,并作出了《关于在全区党员干
部中开展向模范党支部书记刘现华同志学习的决定》。
是年3月,省政府授予石臼街道裴家村党支部书记裴振洲“农业劳动模范”称号。
是年5月26~27日, 国家、省、市领导来石臼街道参观检查优抚安置“四个一”
建设现场。
是年9月5日,省政府“国家级百强敬老院”考察团到石臼街道福利院考察进百强
工作。
是年9月12日,省政府授予石臼街道东海峪等14个村(居) “村镇建设明星村”称
号。
1996年6月27日14时左右, 石臼街道、奎山街道、涛雒镇的部分村遭龙卷风和暴
雨袭击,2.8万人受灾,造成直接损失1300余万元。
是年8月,副省长吴爱英等来海滨一路居海珍品研究所视察。
1997年4月3日,中共中央委员、中华慈善总会会长崔乃夫一行到石臼街道敬老院
视察、慰问并题词。市、区领导班开庆、肖开富、吴军等陪同活动。
是年5月1日,省委书记吴官正在省委常委、秘书长张宗亮陪同下到石臼海滨一路
检查工作。吴官正强调,要增强城市功能,促进两个文明建设。
是年6月,省委授予石臼街道党委“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是年8月23日,省政协主席陆懋曾来石臼街道沿海渔村视察灾情。
是年9月25日,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志浩来石臼街道视察经济工作。
1998年9月10日, 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厅厅长高新亭到石臼街道检查指
导政法工作。
1999年6月, 日照电厂吹管的噪音问题引发日照电厂所在地石臼街道山后一、二
村(包括小山后村)部分群众围堵、冲击电厂事件。经区委、区政府做群众的思想工作,
到26日,围攻电厂的群众全部撤离,电厂工作秩序恢复正常。
2000年6月28日, 鲁东南最大的活海鲜批发基地--恒运海鲜批发城在石臼街道裴
家村建成开业。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 新中国成立初期, 全街道粮食平均亩产86公斤,总产515万公斤,农业
总产值为203.5万元。1977年10月,街道统筹资金450万元(包括人工),建扬水站1座,
扩浇面积333公顷;到1978年,粮食平均亩产310公斤,总产2271万公斤,农业总产值
为1700万元。 1996年,街道有农业村24个,土地870公顷,通过强化农业基础地位,
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实行科技兴农,大力发展城郊型农业,增加农业收入,扩大商品
菜、商品作物的种植,发展畜牧业,实现养殖专业化、商品化,以点带面,滚动发展,
是年全街道粮食总产达4900万公斤,农业总产值达到4817万元。随着港口的建设,土
地不断减少, 但仍不放松农业生产,2000年,有耕地面积840公顷,农作物播种面积
520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20公顷,经济作物34.6公顷,是年农业总产值5333
万元, 其中种植业总产值2400万元,林果业总产值1200万元,畜牧业总产值173 3万
元。
第二产业 新中国成立前,有鞋铺、铁业、木业等私营手工业近50余家。1958年开
始发展社队工业,先后建起铁木业社、渔业队、酒厂、化肥厂、搬运社、捕捞公司等
企业, 从业人员400多人,固定资产原值32万元。1970年起,先后办起了装卸队、碘
厂、 貂厂、综合服务社、面粉厂、海带厂、大船队等企业,从业人员800多人,固定
资产原值178万元。 1978年后,又办起了织布厂、刺绣厂、建筑公司、木器厂、冷藏
厂等企业, 是年,街道办企业总产值230万元,村办企业总产值55万元。1987年,经
济体制改革,社队企业改为乡镇企业,形成街道、村、联户和户等多种形式办企业的
模式。是年,街道办企业总产值450万元,村办企业总产值280万元。20世纪90年代后
期,积极稳妥地推行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采取股份合作制、兼并、租赁、联合、出售
等形式,扩大企业自主权,组建企业集团,培植骨干企业,增强企业内部活力,深化
企业内部管理,提高了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益。2000年,街道办企业15个, 村(居)办企
业58个。全街道企业总收入为10.92亿元,村居集体企业实现产值6.9亿元,集体工业
增加值1.09亿元,分别增长11%、10%和12%。
第三产业 1949年前,有西门外、金沟两处市场,商业、饮食业、钱庄店较多。当
时,李家包子、王家油条、贺家锅贴、高家大饼均有名气。新中国成立初,政府发动
群众入股,办起石臼联村供销合作社、货栈、渔业供销合作社等商业机构。1953年对
私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私营商业大多数纳入合作化轨道。1978年后,个
体私营商业、饮食服务业日趋繁荣。1987年国有网点粮食、食品、供销、货栈、水产
站、邮局、卫生院、银行服务、交通运输、搬运社等28处,集体网点48处,个体网点
发展到150户,农村尚有小商贩400余户。20世纪90年代,个体私营经济步入快车道,
国营集体商业服务网点大多数实行集体承包或私人承包。在原有的金家沟农贸市场的
基础上,先后建起了面积为3万平方米的石臼、汇源2个商场,在街道驻地建起海滨二
路、 海滨三路、黄海一路、黄海二路4条商业街和1处科技工业园区及1处海鲜城。至
2000年底, 全街道个体工商户达到4299户,从业人员达1.06万人,私营企业145家,
从业人员达2325人。 个体运输户245家, 其中客运户28户。 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
“个体私营经济专业强镇(街道)”。是年引进项目35个,其中私营加工企业园吸引资
金1000余万元,第三产业从业人员8000余人。
特色产业 水产业 新中国成立初期有大小船111只, 总收入36.5万元。1978年起,
先后办起海上捕捞队, 发展大马力船只11对,其它船310只,总收入358.7万元。到1
987年,总收入达到929.9万元。20世纪90年代始,实施海上带动战略,调整捕捞结构,
不断调整养殖布局, 按照“稳捕、 重养、 强加、增效”思路,促进水产业发展。1
987年10月至1988年6月,历时8个多月,投资1540万元,建成7公里的拦海大坝,营造
虾池178公顷。1997年,拦海养殖实现产值2600万元。至2000年,街道有对虾、贝类、
鲍鱼等育苗场达12家, 海水养殖面积1333公顷,海洋捕捞渔船450余只,渔港码头16
处,冷藏厂36座,年加工能力13.6万吨,出口创汇3000万美元。对虾、扇贝等10多个
养殖品种远销日本、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2000年,全街道发展反季节栉孔扇贝
333公顷,海带133公顷,海湾扇贝67公顷,太平洋牡蛎67公顷,贻贝67公顷,网箱养
鱼300箱,万亩贝藻间养综合开发进展顺利,效益显著,水产品总产量达6万多吨,水
产业总产值13.2亿元,占全街道总收入的60%以上。
旅游业 石臼街道境内古代文化、现代人文景点众多。东海峪遗址位于街道东海峪
村西北, 为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全国仅有的2件完整的蛋壳黑陶镂孔高柄杯
均出土于“东海峪遗址” 。它是1992年“中日文物精华展”的200件全国文物珍品之
一;裴家村龙王庙,气势雄伟,风格迥然;日照港栈桥如长虹卧波;灯塔旅游区是游
客濒海观日出最佳位置。 辖区内有大中型宾馆500余家,其中黄海一路居委于1985年
建成全市第一家村级宾馆--东方宾馆,之后先后投资8000万元,改建、扩建东方宾馆,
达到三星级宾馆水平;黄海三路居委投资1200万元,建起集饮食、娱乐于一体的大型
海鲜城, 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1999年,街道接管灯塔旅游区,并投巨资致力于基础
设施建设。随着日照至北京、日照至郑州、日照至新乡旅游列车的开通,节假日游人
如织,日接待游客3万余人,2000年旅游业总收入800余万元,成为石臼街道新的经济
增长点之一。

社会进步
文教科技 1906年,境内有私塾12处,学生80余人。1912年,开始兴办学堂,建初
等镇立小学、县立小学2处(其中女子班1个),学生400余人。1958年,建红专大学1处。
1959年, 建农业中学1处。1964年,建村级小学46处,初中1处,教师224名,在校学
生1214人。1978年,教育事业发展空前,幼儿教育、普通教育、成人教育全面展开。
1985年, 街道筹资350万元,对中小学校大规模改建。1988年,筹资130万元,199 5
年投资80万元,先后建起面积3600平方米的石臼联中教学楼和1360平方米的实验楼。
1992年,石臼第一小学筹资45万元,新建1300平方米的教学楼1座,平房75间。19 94
年,筹资162万元,建起面积4345平方米的金沟小学教学楼。2000年,筹资220万元,
新建石臼中心小学、 石臼第二小学教学楼2处,面积3718平方米。至2000年末,全街
道共有小学14所, 在校生5827人,中学4所,在校生3514人,学生入学率、巩固率及
学校设施均达到省级标准, 向国家输送大中专生1500名,其中本科生480名,大专生
750名。
石臼历史悠久,舞蹈、地方戏、曲艺、书法、绘画、雕刻等民间艺术代代相继。
新中国成立后,群众文化更加活跃和繁荣,京剧班的演唱在日照颇有名气,1956年到
省城汇报演出。1957年“满江红”渔民小调晋京汇报演出并获奖。1958年建文化站。
近几年,境内文娱活动空前活跃,村(居)民自愿成立业余文艺演出队,有舞蹈、大秧
歌、京剧票友等,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多彩。1960年建广播站,1971年建电影队。20世
纪80年代,强村(居) 和机关、学校建图书阅览室,街道建立档案室。1997年8月,出
版发行了石臼第一部较全面、系统、翔实地介绍石臼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方面
基本面貌的志类综合资料书--《港城名珠-石臼》。
新中国成立前, 石臼有中药铺6处,中医13名。1951年,成立卫生工作者协会。
1956年, 成立大联营诊所,卫生技术人员增加到52人。1959年,建卫生保健站,195
8年改为卫生院。 20世纪60年代末,各村成立卫生室,配赤脚医生。1976年实行合作
医疗制度。 1995年,石臼医院建成一幢3000平方米宿舍楼,并多方筹资,于1997年1
0月建一座门诊楼, 总投资150万元,面积2000平方米,该院现有医务工作者158人,
病床60张。1995年,被山东省卫生厅评定为“一级甲等”医院。2000年,全街道有卫
生院1处,村(居)级卫生室42处,病床185张。
人民生活 1949年前,广大群众过着半饥半饱的生活,经济收入极低。新中国成立
后, 随着经济的恢复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57年,人均粮食280公斤,经
济收入48元。20世纪70年代,农村吃粗吃饱,以玉米、地瓜为主粮,80年代吃细,以
小麦面粉为主食,90年代吃好,以面食加鸡、鱼、肉、蛋为主。穿着方面,颜色多彩、
款式新颖,逐步向中、高档发展。1993年,全街道已基本实现“三通” (户户通电、
通自来水、村村通程控电话),70%的农民参加社会保障。由于机械化、电器化的实现,
农民劳动强度大大降低,剩余劳力投入工业和第三产业。1988年9月,街道建敬老院1
处,2000年有工作人员25名,供养老人111名,最大年龄105岁。2000年,全街道人均
住房面积28平方米,电话装机总量6000余部,移动电话3000余部,闭路电视普及率95
%。 20世纪80年代普及自行车,90年代摩托车、机动三轮车、各种汽车已逐步成为代
步工具。
街道建设 1949年前,因村(居)民生活困难,人均住房仅3平方米。新中国成立后,
随着经济的恢复发展,村(居)民的居住环境得到改善,1978年人均住房达到12平方米。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快速发展,居住条件不断改善,1992~2000年,先后
拆除民房2600余户, 2万余间,投资3.8亿多元,建居民楼250栋,建成14个居民生活
小区,90%的城镇居民住上楼房,80%的家庭安上程控电话,硬化了海滨二路、海滨三
路、天津路、连云港路等6条主要道路,栽植各种花草树木370万株,绿化面积2 60公
顷。先后被市政府授予“村镇建设新型乡镇”“城市道路建设先进单位”称号。

组织建设
中共地方组织建设 1938年,石臼所有一处小学(校址在城皇庙内),校长叶朋山、
教导主任朱竹如、教师王延朋等都是地下党员(外地人),以教学为掩护,发展了石臼
所的地下党员刘希涛、刘现荣、刘丙勤、费守朋、刘现略、费守勤、王西平、韩日轩
(刘现略叛变)。1940年,石臼农民率先组织了全县第一个农民协会。1949年底,共有
中共党员106人, 建党支部15个。1976年底,中共党员总数达到1076人。1991年,石
臼党校被省委宣传部、 组织部评为“先进乡镇党校”。1997年6月,石臼街道被山东
省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至2000年底,有村(居) 级党委3个,村(居)级党
总支3个,村(居)级党支部32个,街道直属部门党支部12个,街道办企业党支部15个。
全街道党员人数发展到2438人。
基层政权建设 1945年9月建镇。1958年8月,成立石臼人民公社,称人民委员会,
实行政社合一。 1976年10月,建石臼公社革命委员会。1982年1月,石臼公社改为石
臼镇。1988年4月12日改名石臼街道至今。
中共领导下的群众组织:抗日战争时期,建立民众抗日总动员委员会。工人团体
有石臼抗日救国会,后改称石臼工人联合会,简称工会。农民团体在土地革命时期有
石臼农民协会,抗战时期称石臼农民抗日救国会,简称农会,1964年,成立石臼贫下
中农协会(简称贫协)。妇女团体在抗战时期有石臼妇女抗日救国会(简称妇救会),后
称石臼民主妇女联合会,1958年12月改称石臼妇女联合会。青年团体在抗战时期称石
臼青年抗日救国会(简称青救会) ,1946年改称石臼青年救国会,1949年9月建立中国
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7年7月改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石臼区委员会。1983年8月,
成立石臼街道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1984年6月成立石臼个体劳动者协会。1983年又
成立石臼计划生育协会。
2001年,刘冰任街道党委书记、街道办事处主任。

人物简介
贺仁庵(1887~1970) 石臼海滨四路居(原石臼四村)人,少年入塾就读十余年,后
读于青岛礼贤学院,航运资本家。20年代,石臼人费聿堂、王子良租日本船“长春”
号,在青岛创办“长记轮船代理行”,贺任经理。经营初期,正逢抵制日货运动。他
从大连购进白糖等日本杂货商品,连获暴利,便购置“得春”号轮船。到30年代,贺
在华北各口岸设代理行或代办人,在石臼建立大型货栈,在青岛馆陶路设“长记分行”,
业务渐向青岛转移,拥有长春、得春、迎春、承春、江春等5条商船,总载量15 00余
吨,为华北私人船运业第一家。“七七”事变后,“长记”所有船只被日军征用,抗
战胜利后,剩存的轮船又被国民党征用,几经交涉发还,但已严重损伤。贺抓住战后
亟待恢复生产的机遇,大力发展航运,将船行改为“青岛长记轮船股份有限公司,贷
款10亿元增添船只,很快拥有长春、得春、迎春、承春、元春、享春、利春7艘货轮,
总载量6000余吨。1949年5月,贺携全部货船去台湾,后卖掉。1970年在新竹县病故。
王延洲 1920年生,北京路百发居(原大孙家村) 人。1938年考入西安黄埔学校(第
十六期) 。毕业后,1940年考取了国民党空军军官学校(第十四期),后被送到美国航
空学校培训,被分配到中美空军混合团当飞行员。曾和日军作战,击落飞机四架,立
功三次。 日本投降后,任国民党空军第九地区司令部飞行联络官。1946年4月20日,
驾L-5型运输机投诚。先后任空军上尉、大尉等职。1949年10月1日参加了中华人民共
和国开国大典的空军受阅式,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击
落美机一架,荣立二等功。1955年转业到中央航空俱乐部任干事,后离休回原籍。国
家体委干部司为他颁发“老干局离休荣誉证书”,行政15级,享受副处级待遇。
臧家儒 1928年生,字守愚,石臼街道臧家荒村人。1949年去台湾,从事书法启蒙
教育,从教数十年。酷爱书法、融贯古今,自成一格,任多处书法指导老师。曾获山
东省书法展览优等奖,台湾省国语文竞赛作文第四名、书法第五名,东京美术馆中日
文交流书道展获一等奖。1992年度获台湾地区师铎奖。在台湾出版了《臧家儒书法选
集》。
刘光芬 女,1929年生,石臼海滨三路居(原石臼四村)人,1949年随学校去台,现
定居台北。她自幼酷爱绘画,后从师著名画家陶寿伯,擅长虫、鱼、花、草和山水画。
绘画功底深厚,融传统技法和时代新意,创立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作品多次在台湾国
艺中心、澳洲、美国、日照等地展出,并被各国多家收藏,名扬海内外。在台湾出版
了《刘光芬画集》。
马成训 1938年生,石臼黄海三路居(原马家庄村)人,中共党员,高级国际商务师。
任日照市金马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总经理、党委书记。他先后投资1.0 8
亿元完成较大规模技改项目40余项, 年增出口创汇700万美元,年销售收入、利税分
别以15.8%和11.6%的速度递增,在全国“其他民用机械制造业”行业综合效益排名第
一。 2000年,公司固定资产增长到1.5亿元,利税增长到1662万元。荣获“全国劳动
模范”、“山东省十大杰出企业家”、“山东省机械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
朱纪统 1941年生,海滨一路居(原石臼六村)人。从事艺术创作,自70年代起“水
印套色木刻”创作颇为出名。1981年起,作品在香港、刚果、扎伊尔举办了“中国美
术作品展”。自1983年,作品入选“第八届全国版画展”、“建国三十五周年全国职
工美展”、“第九届全国版画展”等并获奖,且多次在《人民日报》、《工人日报》、
《版画》杂志及省市报刊杂志、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发表并报道,个人传略被载
入国内外多部美术典集。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
版画协会理事。
董元芹 女,1943年生,石臼海滨二路居人,中共党员,工程师。现任东港海珍品
研究所所长。 主持完成了五项省、市级科研项目,杂色鲍鱼育苗试验获得成功,199
4年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5年进行太平洋单体牡蛎人工育苗试验成功,年产苗种
23亿粒, 填补了市内空白。1998年投资300万元,建成500立方米水体的海福水产研究
所1处。 2000年投资150万元, 建成面积890平方米五层楼1座。1990年被省妇联授予
“全省十大女强人”称号。1995年在全省科技大会上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科教兴鲁”
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朱志祥 1947年生,石臼海滨一路居(原石臼六村)人,中共党员,高级经济师。自
1976年任村支部书记,现任石臼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海滨一路党委书记、盛华水产集
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2000年,该居经济收入2.05亿元,人均纯收入4498元。居委
会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盛华集团成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自1979年连年被评
为市、区优秀共产党员,连续六届当选为市、区人大代表,1998年当选为九届山东省
人大代表,1997年被授予“山东省劳动模范”称号。
朱华 女,1965年生,石臼文化路居(原石臼十村)人,大专文化,中共党员,现任
日照航海运动学校无线电测向教练员。1983年进山东省军事体育学校从事无线电测向
专业训练,1984年代表山东省参加全国无线电测向比赛,获全能第五名,被授予“运
动健将” 称号。1986年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第三届世界无线电测向锦标赛,获8
0米波段比赛第四名、100米波段第五名。1987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授
予“国际运动健将”称号。
辛敏 女,1963年生,观海路居人(原石臼八村、原籍青岛市崂山区中韩镇人) 。1
990年毕业于北京体院运动系教练员专科班。 1999年毕业于中央党校函授学院行政管
理专业本科班。 198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第六届省青联委员,第六届省政协委
员。现任山东省体育中心体育场副场长。1982年,在河南登封获全国无线电测向锦标
赛两项冠军,两项亚军,荣获“国家运动健将”称号。1983年在南斯拉夫获无线电测
向国际邀请赛两项冠军,两项亚军。1984年在挪威获无线电测向世界锦标赛亚军,荣
获“国际运动健将”称号。1985年在江苏镇江获全国无线电测向锦标赛一项冠军。
(许家恕 陈为密 贺照群 黄卫华 夏勇)

责任编辑:薛允锋 于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