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街道办事处孙家庄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2&rec=218&run=13

概况
明朝洪武年间(约1380年),孙氏族人由江苏淮安迁此定居,孙家庄村因此而得名。
后有段氏、李氏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
孙家庄村由孙庄、前段、后段3个自然村组成。位于肥城市区北郊,康王河南岸,
东与井楼生活小区为邻,西与尚庄村相连,北与拾屯村接壤。隶属肥城市新城办事处
管辖。全村辖区总面积230公顷,其中耕地70公顷,河滩7公顷,企业占地113公顷。
全村地处康王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水源丰富,发展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境内盛产小麦、玉米及各类蔬菜。植被面积110公顷,覆盖率47%。
境内交通便利,济(南)微(山)省级干线公路穿境而过,肥城市工业三路、四路与
村内街道相连接,境内驻有市属化肥厂、阿斯德化工有限公司、新型建材厂、农机厂
等大中型企业,是投资建厂的黄金地段。
2000年,全村共有570户,总人口1963人,人口自然增长率7.5‰。现有孙、李、
段、朱、张、尹、刁、伊、赵9个姓氏,均为汉族。
194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7.3万元;197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60.4万元;2000年,
农村经济总收入1.85亿元, 人均纯收入3850元。一、二、三产业比为6∶19∶75。完
成社会固定资产投入总额3250万元,全村纯收入530万元。
该村是肥城市强村之一, 200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名列全市第一名。1995年8月被
山东省民政厅、 山东省人事厅授予“山东省模范村民委员会”称号。1997年4月,被
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文明村居示范点” 称号。1997年5月,被山东省精
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省级文明单位” 称号。1997年8月,被山东省社会治安综合
治理委员会授予“安全文明村”称号,被中共泰安市委授予“‘五好’村党支部”称
号。

大事记
1938年4月27日,日军枪杀了李家福父母等4人。
是年4月,村民孙泊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6年春,成立中共孙家庄村第一届党支部委员会,刁传余任书记。
1949年3月,孙常业组织6户村民成立全县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走互助合作道
路。
1959年8月,建砖瓦窑、石灰窑各1处,占地0.67公顷,为该村第一批副业项目。
1964年建变压室1处,安装50千伏变压器1台,使全村90%农户通电。
1976年,粮食单产首次突破千斤关。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办起了饭店、修车铺,组建第一支建筑队。
1980年春,建砖窑1处,年产砖1000万块。
1986年,购进80马力推土机等农业机械,建立农机大院。
1987年,建成7000平方米综合服务楼,开设了商贸、餐饮等服务项目。
1988年3月,建福利轻质建材厂,生产菱镁瓦、油脂油膏及保温材料。
是年11月26日,孙家庄村党支部改为孙家庄村党总支委员会。
1989年春,投资300万元建立塑料编织厂。
1990年,投资120万元建成六配套、高标准、占地1344平方米的教学楼。
是年,万通节能设备厂建成投产,生产钢模板、锅炉、电焊机等产品。
1994年,村委会办公大楼建成使用。
是年,全村拆迁房屋360余间,通街道7条,全长3000米,路面硬化,路边绿化。
是年,组建通利达集团公司,村党总支书记孙远河兼任董事长、总经理。
1995年6月,孙家庄村建筑安装工程公司被定为资质二级企业。
是年10月,孙家庄村建成小康村。
1997年春,沿济微路建起楼房39间,租赁经商。
是年4月, 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吴官正、副书记韩喜凯视察孙家庄村,并召开座谈
会。
1998年,村东工业四路修建瓦房39间,租赁经商。
1999年, 投资120万元,兴建工业私营园区,区内实现水、电、路三通。次年,
60余户村民建楼房。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 新中国建立前, 粮食亩产不足60公斤。1949年3月,孙常业响应党中央
的号召,带领6户农民成立了全县第一个互助组。1952年,全村先后办起了4个初级社。
1956年, 成立了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当年挖井30眼,修拦河坝2条,蓄水3500立方
米。购进3台燃煤抽水机和25部新式水车,基本保障533公顷山坡地和平原地的灌溉用
水。粮食亩产达到250公斤。受到中共肥城县委、县政府的表彰。
1970年至1977年,投资3万余元,投工5万个,动工10万立方米,将50公顷沙丘地、
纯沙地、斜坡地改造成水平田;架设低压线路6公里,修变压室3处;打深井、修水渠。
对耕作方式进行了改革,由条播改为畦播,选用优良品种,使亩产突破了千斤大关。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村民的生产积
极性,1983年粮食单产750公斤,比1978年增长250公斤。
为进一步提高粮食生产经济效益,全村统一购进优质麦种(济南17号)进行更新换
代。在管理方面,实行六统一(耕、播、收、打、灌、压)。每年向国家提供优质商品
粮8.1万公斤。2000年粮食单产突破1000公斤大关。
1990年以来,先后建起冬暖式大棚90个,主要种植黄瓜、西红柿、芸豆、西葫芦、
茄子、 辣椒等蔬菜。每年向市场供给新鲜蔬菜5000吨,亩产值2万元。2000年,实现
农业总产值1130万元。
第二产业 工业: 该村工业始于高级社时期,当时建起砖瓦厂、石灰窑各1处,从
业人员40人,收入不足万元,因各种原因时干时停。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支
部抓住发展机遇, 于1980年先后投资2000万元,建起18门砖窑1座,年产红砖1000万
块。1987年以来,先后建起塑料编织厂、水泥构件厂、万通节能设备厂、轻质建材厂
等10家工业企业,年产值7900万元,利税220万元,上交村集体150万元。1994年,经
上级批准,组建了肥城市第一个村级企业集团--通利达集团公司,党总支书记孙远河
兼任董事长。 1997年由个人投资30万元建起中型面粉加工厂,年生产能力150万吨。
至2000年底, 实现工业总产值8300万元,年末固定资产原值3250万元,创利税530万
元。
建筑业: 1985年,投资1000万元建立占地2.8公顷的建筑安装工程公司,公司下
设6个工区, 即预制构件、铝合金制作、水电安装、土建、防腐、木工造型。该公司
于1995年被泰安市建委确定为资质二级企业。 2000年底,建筑业从业人员500人,实
现总产值1160万元,年末固定资产原值550万元,创利税181万元。
近几年来,党总支一班人抢抓机遇,在第十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里,通过内联外
引,建设百亩私营经济园区,现已有6家企业在区内开工建设。
第三产业 1954年,办起第一个商店--利民合作社。之后,又陆续办起粉坊、磨坊、
挂面坊、豆腐坊,取得较微薄的经济收入。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村党支部为加快集体经济发展和村民致富的步伐,大
力发展第三产业。充分利用孙家庄村紧靠济微公路,又处肥城市北郊的有利条件,把
沿街公路开发作为发展第三产业的重点。 1998年,将投资300万元,在济微公路西建
起的5000平方米的商品楼,租赁给40多户经商,办幼儿园、中医店、宾馆、饭店,经
营食品、粮油、维修、铝合金加工、日用百货零售和批发种子、农药、化肥等业务。
年创收20余万元,这样既改变了村容村貌,又繁荣了当地经济,为村民致富奔小康创
造了良好的条件。该村充分利用邻近市区和市直大企业的优势,发展运输业。1996年,
在原装卸队的基础上成立了装卸运输服务公司, 备有载重车辆30余部, 运输能力1
000万吨。 2000年底,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000余人,实现总产值9570万元,年末固定
资产原值1128.4万元,创利税300万元。

社会进步
文教科技 建国前,群众文化科技落后,学龄儿童入学率35%。建国后,逐步改善
办学条件。1967年投资1万元建起孙家庄小学。1970年投资2.5万元,对小学进行扩建
改造,告别了土台子、黑屋子的历史,达到了校舍、课桌凳、操场、院墙、大门、厕
所六配套。 1990年投资120万元,建起了高标准教学楼。2000年投资32万元购置了微
机等先进教学设备11台(套) 。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先后有50多名学生考入大
中专院校, 其中大本15名,大专12名。1990年投资100万元办起了文化大院,配备了
各项文体娱乐设施,成立了老年人太极剑表演队,并多次参加全市体育比赛。1992年
文化大院被泰安市评为“市级文化大院”。1994年被泰安市人民政府命名为“村民文
化科技学校” “市级示范学校”。多年来,对文化科技事业不断投入,先后派100多
人到泰安、 济南等院校、科研部门参加培训,有1人获高级职称,10人获中级职称,
70人获初级职称。
人民生活 建国前,大多数村民过着半年糠菜半年粮的生活,年人均粮食仅60公斤,
人均纯收入不足30元。 建国后,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
957年全村人均粮食270公斤, 人均纯收入41元。1978年人均纯收入200多元。1982年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2000年人均纯收入3850元,人
均年末存款余额4000元。 多数村民已住上小康楼。全村拥有各种机动车辆243辆,程
控电话400余部,彩色电视机570余台,并全部实现闭路化。
村庄建设 建国前,村内街道不整,破烂不堪,村民住房多以土石木结构为主,人
均居住面积不足3平方米。建国后,逐渐以砖石结构代替。70年代后,大多利用钢筋、
水泥预制件为主建房。1982年至1986年间,村民在新规划区建起100户标准房。19 90
年至1992年,为适应经济发展把标准房改建为小康楼。1992年至1994年,制定了优惠
政策, 鼓励村民拆旧房建楼房。先后开通了村内7条大街3000多米,并逐步实现了硬
化、 美化和绿化,安装了路灯,有9名专职环卫人员负责街道卫生。1994年投资12 0
万元在长山街北端建起了高标准的村委办公楼。 2000年人均住房面积60平方米。 19
96年投资270万元在济微路西建三层、 四层商品楼39间和37间平房,实行租赁经营。
1998年在村内建2幢6层居民住宅楼, 安排120户迁进新居。2000年为加快个体经济发
展,规划建设了个体私营园区,投入120万元使区内实现了“三通”(通电、通水、通
路)。1992年被泰安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村镇建设明星村”。
集体福利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村民福利逐步提高。80年代初
村民用上自来水,幼儿免费入园,小学生免交书费、学费。对考入高中的学生一次性
奖励600元, 考入大学的学生奖励1000元。鼓励村民拆旧房建楼房,视具体情况一般
每户补助2000元左右。实行粮食代储制,凭粮本交粮领面粉免交一半加工费。1996年
以来,村民的“三提五统”费全部由集体负担。对全村65岁以上的老人实行了养老补
助金制度。对在村办企业就业的村民实行养老返本保险,对原退职干部实行最低保障
金制度。村卫生室设有高压消毒锅、诊断床等设施,做到小病不出村,大病能急诊。
全村村民均享受合作医疗补助。

组织建设
中共地方组织建设 1938年4月, 孙泊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名中共党员。
1938年1月日军侵占肥城, 全村处在白色恐怖下,党组织的活动只能秘密进行。1946
年春,成立了第一届村党支部,刁传余任书记。解放战争时期,在党支部的领导下,
全村有20多名青年参军参战, 100多名民工参加了汶上、肥城、济南、淮海等战斗、
战役的支前队伍。 1950年中共地方组织全部公开,全村共有党员16名。1988年11月2
6日成立中共孙家庄村党总支, 孙远河任党总支书记。多年来,党总支重视加强自身
建设,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连年被评为泰安市、肥城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连续10年被授予肥城市“文明村” “红旗村”称号,连续4年被山东省政府授予“文
明村”“精神文明单位”称号。1994年被评为肥城市小康示范村。2000年党总支委员
会下属建筑公司、运输公司及农业3个党支部,11个党小组,全村共有党员80名。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 1939年3月, 二区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后,建立孙家庄村农民协
会。之后,村农救会、自卫队、青救会、妇救会相继建立。解放战争时期,村政权带
领群众积极参军参战,发展生产支援前线。1956年建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孙常业
任社长。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设立孙家庄生产大队,张桂堂任大队长,下设8
个生产小队。 1968年9月成立孙家庄大队革命委员会,孙远昌、李怀珠、李洪圣先后
任主任。1983年12月建立孙庄村民委员会,设委员7人,李怀珠任主任,下设8个村民
小组。 2000年孙家庄村民委员会由7人组成。主任李怀珠,副主任孙衍海、李孟存,
委员李俊业、孙远海、孙远忠、石金珍。民兵连长孙远池,治保、调解主任李孟存,
妇女主任石金珍。自1980年以来,村民委员会连续10年被评为泰安市、肥城市模范村
民委员会,两次被评为山东省模范村民委员会。

人物简介
孙常业(1923~1969) 1949年,他响应毛泽东主席关于组织起来,发展农业生产的
号召, 组织6户村民建立肥城县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任组长。是年,他作为农业
劳动模范代表赴北京参加了国庆观礼, 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52年3月,组
织成立了全县第一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被选举为社长。1956年春,发展成为由9
个自然村组成的高级农业合作社,任社长。1969年病故。
孙泊 1923年生, 1937年10月参加抗日游击队。193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
班长、指导员、政治处主任、团政委、县委书记等职。带领部队转战南北,参加了著
名的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解放大西南战役。后历任南京军事学院教研室主任、基本
系代副政委、组织部长,北京军政大学训练部政委、副校长,政治学院政治部副主任
等职。
孙远河 1943年6月28日生, 大专文化,二等乙级残废退伍军人,高级政工师。19
61年8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7年从部队病退回乡,
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带领村民走企业强村富民的路子,先
后建起了塑料编织厂、装卸运输服务公司、建安公司、万通节能设备厂等10个村办企
业,并组建了肥城第一家村级企业集团--通利达集团公司。到200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
达到1.85亿元,集体固定资产3250万元。1996年,被泰安市委、市政府授予劳动模范、
泰安市优秀企业家、泰安市致富状元称号。1998年4月当选为中共肥城市委候补委员,
并被推选为党代表,出席了中共山东省第七届党代会。是年,被山东省委、省政府授
予省劳动模范等称号。

(谭玉德 丁道才 李怀河 孙传海)

责任编辑:张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