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庄镇韩庄二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2&rec=200&run=13

概况
明朝洪武年间(1368~1398年),韩氏族人迁此定居,韩庄因此而得名。后有刘氏、
李氏、张氏等迁此定居。1950年,韩庄建镇。全镇划分为一街、二街、三街(西刘庄)、
四街(郑庄) 、五街、六街、七街、八街、九街(新河头)9个村庄。韩庄二街系镇政府
驻地。
韩庄二街位于韩庄中段,微山湖畔,大运河东岸,北与徐州韩庄发电厂为邻,东
与枣庄市峄城区曹庄乡接壤, 南接江苏省铜山县利国镇。全村占地面积525公顷,其
中耕地面积48公顷。
全村地处微山湖畔,地势平坦,水源极为丰富,发展种植业、渔业具有得天独厚
的条件。境内盛产小麦、水稻。经济作物主要有大豆、芝麻。
境内交通便利。京福(104) 国道、京沪铁路、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微山湖对台
儿庄泄水口--韩庄节制闸,飞跨在运河之上,雄伟壮观。公路日夜车水马龙,日车流
量高达8000多车次。
2000年,韩庄二街共有550户,总人口为2086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现有李、
刘、邓、段、张、孙等59个姓氏,其中李姓最多。
建国初期,全村国民生产总值5.9万元,1978年340万元,2000年9004万元。一、
二、三产业比为9∶49∶42。2000年全村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10万元,全村人
均纯收入3700元。
该村是济宁市明星村之一,1999年名列全市第37名。1999年,该村党支部被山东
省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1992年被济宁市委、市政府授予“市级文明单位”
称号。1999年被济宁市委、市政府授予“明星村”称号。

大事记
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河(大运河微山湖段)自昭阳三孔桥经彭口闸、韩庄、
台儿庄至邳州直河口130公里竣工,韩庄始为漕运线上的一个码头。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韩庄设信柜。
1952年秋,韩传义、孙贵生组织16户村民成立了农业生产互助组。
1955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陈玉珍任社长,韩传义任副社长。
是年,兴建韩庄发电厂。
1956年10月,成立中共韩庄二街党支部委员会,刘存厚任支部书记。
1958年4月, 韩庄一、二、三、四街联合党支部改为总支部委员会,刘存厚任党
总支书记。
1977年,投资1.1万元兴建塑料加工厂。该厂占地1.4公顷,是该村第一个集体副
业项目。
1978年12月,全年副业收入8万元,按工分值0.1元全部兑现给社员。
1979年3月,安装50千伏变压器1台,全村95%农户用上电灯。
1980年8月,购进5台手扶拖拉机。
1985年, 投资80万元,建成白天鹅水泥厂,年产普通硅酸盐水泥2.5万吨,产值
600余万元。刘德科无偿投资30余万元。
1986年8月,建成汇源浴池。
1989年,为治理韩庄发电厂粉尘灰污染,经国家、省有关部门批复,补偿该村污
染湖田费45万元。
是年,投资20余万元,兴建高标准幼儿园。投资35万元,为本村小学兴建二层教
学楼。
1992年,投资40余万元,把村内街道修成8米宽的水泥路,全长3公里。
1995年,投资120万元兴建微山县艾尼德生化有限公司。
1997年3月, 成立微山县建筑公司第三工程处,后更名为“海天建筑安装工程公
司”。
是年9月,成立韩庄二街党总支,刘德科任党总支书记,共有党员51人。
1998年,成立联运公司,负责韩庄站铁路联运业务。
1999年12月,投资70万元,表彰奖励“十星级文明户”,每户奖“荣事达”牌洗
衣机1台。
2000年3月,投资80万元兴建加油城1处;4月,投资240万元对水泥厂进行技术改
造,由年产2.5万吨提高到年产10万吨,产值达到1800万元。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 新中国建立前,粮食亩产不足80公斤。建国初期粮食平均亩产100公斤,
总产5.9万公斤。 1952年秋,韩传义、孙贵生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带领16户农民成立
了生产互助组,继而又办起了初级社。1955年,成立了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全村农
业总产值达到3.54万元。 1973年,粮食单产达到515公斤,突破千斤大关,受到中共
微山县委、县政府的表彰。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村民的生产
积极性。 1978年平均亩产400公斤,总产28.8万公斤,突破了历史最高纪录。为进一
步提高粮食产量, 全村推行种植水稻,并推广优良品种。2000年全村粮食平均亩产1
500公斤, 总产120万公斤。2000年农业总产值为820万元,比1999年增加30万元。20
00年全村经济作物总收入190万元,林业收入70万元,畜牧业收入220万元,渔业收入
240万元。
第二产业 工业:该村工业始于1978年,时有塑料厂1处,从业人员近100人,收入
8万余元。 1985年投资80万元建成年产2.5万吨的白天鹅水泥厂,年产值600余万元。
1986年组建白天鹅实业总公司, 下辖塑料厂、水泥厂、汇源浴池等6家企业,刘德科
任总经理兼董事长。1986年以来,先后建起了艾尼德生化有限公司、铁路联运公司、
加油城等10家企业。 2000年全村工业从业人员1200人,实现产值4430万元,利税306
万元。
建筑业: 1997年3月,投资350万元,成立了微山县建筑公司第三工程处,下设1
2个工程队。 该公司为国家二级企业。2000年底,建筑业从业人员6300人,实现产值
1500万元,实现利税180万元。
第三产业 该村地处韩庄镇10里长街中心地段,店铺林立,货物琳琅满目。1949年
之后, 办起了汤馆、磨坊、挂面坊、粉坊、豆腐坊、羊汤馆、饭店等大小店铺100余
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收入。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村党支部为加快集体经济发展和村民致富的步伐,大
力发展第三产业。充分利用交通发达的有利条件,把沿公路、沿运河开发作为发展第
三产业的重点。 1997年,投资150万元在104国道路西,建起35间商业用房。租赁给3
0户村民经商,开展药店、餐饮、理发、粮油站、维修、铝合金加工、日用百货零售、
渔具销售、木器加工等业务,年创收50余万元,为广大村民奔小康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社会进步
文教科技 建国前,湖区群众文化科技极为落后,学龄儿童入学率仅为15%。建国
后,逐步改善办学条件。1976年投资18万元建起韩庄二街小学。1989年,投资35万元,
为本村小学建起二层教学楼,建筑面积为1600平方米。村小学告别了黑屋子、土台子
的历史,达到了校舍、课桌凳、操场、院墙、大门、厕所六配套。投资20余万元,兴
建高标准幼儿园1处。该幼儿园被济宁市评为一类幼儿园。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先后有26名学生考入大中专院校,其中大学3名,大专8名。1996年投资10万余元办起
文化大院, 配备了卡拉OK等设施。1978年1月办起《韩庄二街简讯》,不定期出版,
报道国内外重要新闻、国家重要政策、本村各项制度、村内好人好事。每户一份,宣
传鼓舞群众。 至今已印发120余期。重视对文化科技的投入,有2人获高级职称,1 5
人获中级职称。
人民生活 建国前,绝大部分村民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微山湖经常发生蝗灾,使
湖畔人民的生活雪上加霜,常常靠吃草度日,苦不堪言。建国后,随着农村经济的
发展,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仍然未能摆脱贫穷,大多数村民依靠拣拾发电厂
的煤渣维持生计。 1977年,村里投资兴建塑料加工厂后,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1
978年每个工分分值为0.1元。2000年人均纯收入3700元,人均年末存款余额5200元。
全村拥有各种机动车辆120辆,其中个人拥有115辆。程控电话460余部,洗衣机300余
台,彩色电视机500余台,并全部实行了闭路化。
村庄建设建 国前,村庄坐落在大运河堤岸上,街道既狭窄又弯曲,破烂不堪。村
民住房多以草房为主, 人均不足4平方米。还有一些村民以船为家。建国后,村民住
房逐渐被砖泥结构代替。70年代后期,大多利用砖石、钢筋、水泥预制件为主建房。
80年代起, 多建独门独院平楼式建筑。1992年至1993年,投资40余万元,把村内5条
大街修成8米宽的水泥路, 全长3000米。1994年投资80万元建起高标准的村委办公大
楼。 2000年人均住房面积由1978年的31平方米增加到48平方米。1997年投资150余万
元, 在104国道西侧建楼房70余间,美化了村容,繁荣了经济。1999年被微山县委、
县政府命名为“城乡建设明星村”。
集体福利 随着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村民福利逐步提高。1979年全村用上电灯。8
0年代初村民用上自来水。 90年代初幼儿全部入园,小学免交学费,并对教师实行奖
励工资。同时盖起教师宿舍,保证了公办教师的住宿。对考入大学的学生奖励1000元,
考入中专的学生奖励500元。 1977年以来村民免交村提留和部分镇统筹。对全村70岁
以上的老人实行了养老补贴金制度, 每人每年补800元生活费。对因天灾人祸造成困
难的村民实行救济制度。为在村办企业就业的村民全部办理了养老保险,解除了他们
的后顾之忧。

组织建设
中共地方组织建设 1950年刘宜环加入中国共产党, 他是该村第一名中共党员。1
956年10月, 成立第一个村党支部,刘存厚任支部书记。1997年成立了中共韩庄二街
党总支,刘德科任党总支书记。多年来,党总支认真贯彻党中央方针政策,始终牢记
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1999年被山东省委
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00年党总支委员会下设水泥厂、艾尼德公司、海天
公司、加油城及农业5个党支部,10个党小组,全村共有党员56名。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 1939年4月, 成立沛滕边联合办事处,实质为沛滕边县抗日民
主政府,建立韩庄二街农民协会。之后,村农救会、自卫队、青救会、妇救会相继建
立。解放战争时期,村政权带领群众积极参军参战,发展生产支援前线。特别是淮海
战役中,在通往徐州的大木桥被炸断后,村政权组织群众配合人民解放军搭造新桥或
用木船运输,往前线运送了大批部队和枪支弹药,接运了许多伤员。1955年成立高级
农业生产合作社, 陈玉珍任社长。1958年8月,成立人民公社,设立韩庄二街生产大
队, 韩传义任大队长,下设5个生产小队。1968年成立韩庄二街革命委员会,刘存厚
任主任。 1983年9月建立韩庄二街村民委员会,设委员5人,张建法任主任,下设5个
村民小组。 2000年韩庄二街村民委员会由6人组成。主任刘德科,副主任张建法、邓
连厚,委员曹文长、张玉兰、陈洪起。民兵连长邓连厚 (兼) ,治保调解主任张建法
(兼),妇女主任吕瑞霞。1991年被评为济宁市“奔小康带头村”。1992年以来,连续
被评为济宁市、微山县“文明村”“先进村”。1995年被评为“模范村民委员会”。

(董学军)

责任编辑:管士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