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隍城乡南隍城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2&rec=168&run=13

概况
唐朝贞观年间(约公元648年) ,南隍城岛已成为海上航运南北往来船只避风的锚
泊之地,至清代以来,始有南隍城之称谓。最早刘氏兄弟2人来岛定居。
南隍城村由西村(旧又称庙村) 和南村2个自然村组成,位于庙岛群岛北端,北距
辽宁省老铁山角43公里, 南距山东省蓬莱角63公里,西距小钦岛4.5公里,北邻北隍
城岛1.2公里。隶属长岛县南隍城乡管辖。岛形酷似一条冲锋枪,呈东南-西北向展布,
最宽1.6公里,面积1.83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12.09公里,最高海拔大顶山100.9米。
岛陆面积205.3公顷,其中耕地仅0.4公顷,该岛海域辽阔,水质好,风景独特,海域
总面积4666.6公顷,可实施养殖面积266.7公顷,已养面积为103.3公顷,潮间带和浅
海区生物量和生物密度较大,野生藻类丰富。南隍城村在发展渔业捕捞、海水养殖、
水产加工、旅游业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盛产海带、裙带菜、虾夷贝、海参、
鲍鱼、海胆和海水鱼类以及虾、蟹、海螺等;主要水道有隍城水道,每天在蓬莱至北
五岛航线都有客船对开。村办企业主要有南隍城渔业总公司、烟台海洋物产有限公司
等。
2000年, 全村共有260户,总人口860人,现有葛、史、肖、宋、唐、王、李等
20姓氏,均为汉族。
2000年,渔村经济总收入9320万元,人均分配8000元。第一、二、三产业占渔村
经济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5∶1∶4。 拥有固定资产7600万元,村级积累4560万元,全
村纯收入2000万元。
该村是长岛县经济强村之一。1995年,被省委、省政府、省军区授予“拥军优属
模范单位”,被省文明委授予“省级文明单位”;1997年被省文明委授予“全省文明
村(居)示范点”“省级文明单位”,被烟台市政府授予“全市个体私营经济先进村”;
1998年被省文明委授予“省级文明单位”,被省科委授予“全省科普工作先进村”;
1999年被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全省文明村示范点”“省级文明单位”,被省
海洋与水产厅授予“全省名优新水产养殖示范基地”,被省科学技术委员会授予“全
省科普先进村”,南隍城渔业总公司被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授予“省级重合同守信用企
业”,该村被烟台市委授予“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被市政府授予“全市十大专业
村工作先进集体”。

大事记
1905年,日本军舰50余艘侵占南、北隍城岛,以此作为战略基地和物资补给站,
侧翼攻击旅顺口。
1927年,南隍城的闫辉甫等渔民集资从大连购进一台潜水器,并雇用一名潜水员,
在岛上从事潜捕,开创了长岛县半机械潜猎的先河。
1942年,日伪军一个班驻南隍城岛,自带发电机,昼夜发电,窃取本岛及周边的
地理和军事情报。
1948年,国民党第八军一个班驻南隍城,实行“军管”,后由自卫队取代。
1949年8月12日, 长山列岛南部诸岛解放。因大风警报解放北五岛暂停。19日,
南隍城岛残敌乘船逃走, 岛上有老幼22人随之去台湾。8月20日,全岛解放。秋,解
放军长山大队一个班(后为一个排)进驻南隍城岛。
1957年, 青岛航运局长岛客运站成立。正式开通蓬莱与9个有居民岛的客运线。
南隍城自此有定期的客运班船。
1958年,长岛县成立海水养殖试验场,试养区选在南隍城岛。
1964年,南隍城村的风帆船始改造机动船。同时,购置20马力机动船一对。
1972年, 于石岛黄海造船厂营造一对135马力的“鲁长渔1013、1014号”木壳机
轮。
1976年,隍城公社实行公社一级核算。南隍城大队的人、船、网具和多年积累的
70余万元资金全部调入公社统一安排使用。
1980年,村里严格强调,移风易俗,严禁在办喜事时赠钱送礼。此举,得到村民
响应,并一直延续至今。
1985年,南隍城村首次进行渔业、养殖和工副业的承包。村里大部分财产被联合
体或个体承包。
1985年5月31日, 隍城乡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根据省、县有关文件
精神,南隍城与北隍城分别析出。建立南隍城乡,隶属长岛县。
1985年,成为全县第一个“万元户村”。
1988年,南隍城“鲁长渔”1303和1304号对船,全年总收入60万元,创全县同类
船产值之最。
1988年,投资150万元(乡村筹集110万,村民集资40万元)筹建安全港,于5月1日
破土动工。
1988年春,村委将海珍品的采捕、销售和保护权收归集体,严禁私捕、偷捕。
1990年,南隍城村成立长岛县南隍城渔业总公司,是集资源开发、生产、经营于
一身的实体组织,王成强任总经理。
1993年,乡村两委将全村23只渔船,竞价保值拍卖,渔民群众于当年收回成本。
1996年, 王成强被中华青年联合会、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等单位授予第七届
“全国十大杰出青年”称号,周举武被共青团山东省委记“青春立功”活动一等功,
授予“山东省新长征突击手”称号。
1997年10月,开通摩托罗拉模拟移动通信基站。
1998年,山东省海洋与水产厅组织全省、市地水产局长到南隍城参观考察,并命
名南隍城为“全省名优新水产养殖基地”。
1999年4月,南隍城村村委会换届,首次进行直接选举。全村选民568人。王成强
当选为村委主任,周举武当选为副主任,宋永波、宋云昌为委员。
1999年12月,《南隍城志》正式出版,为全县首部正式出版的乡村志。
2000年4月1日,因村原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王成强调任县外贸公司经理,村支
部做了调整,周举武任党支部书记,原支部委员李忠华、宋云昌任副书记。7月9日举
行了补选第六届村委会主任选举大会,周举武当选。
2000年9月,南隍城乡小学新教学楼举行落成典礼。
投资1000余万元的南隍城交通港码头2000年竣工。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 建国前,靠天吃饭,农业耕种是口粮的主要来源。农业合作化后,农
田最多达4公顷。 随着海岛生产力的发展,南隍城的经济转移到以渔业捕捞和海水养
殖为主,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立足海岛实际,走出一条“吃海-养海-护海-吃海”
的良性发展之路,农田逐步退耕还林或被辟为工业区、住宅区。山、水、林、路、宅
统一规划,村民仅在房前屋后或庭院内种花养草,种瓜种菜自用。随着粮油放开,村
民的粮食,蔬菜以外运得到满足供应。
建国前,主要以小舢舨从事近海网、钓作业,船具全部私有。新中国成立后,渔
船归集体,至1958年,全村有渔船28只,载重量为1吨至5吨。1964年实行木帆船装机
帆船,同年,村里又购置一对20马力机动船。1966年,捕捞船只由风帆向机械动力迈
进, 自造一对20马力“红卫1号”“红卫2号”。1972年,在黄海造船厂建造一对135
马力的木壳机轮。随着当年村船厂的兴建,渔具的更新、渔场的拓宽和通讯设备的配
备,渔业生产有了长足发展。1976年,隍城公社(辖北隍城岛、南隍城岛)实行公社一
级核算,南隍城几十只大小机帆船归公社所有,期间,公社分给一对185马力木壳船。
1992年,投资160万元购置270马力钢壳机轮1对。1993年,村两委将集体所有的8对40
马力以上渔船,以250万元竞价保值拍卖,当即收回260万元的抵价资金,承包的渔民
当年全部收回成本,并足额上交提留和各种税费。1994~1995年,村里出现空前的买
(造) 船热,应运而生的80-120马力渔轮,适于近海渔场作业,最高峰年达到110条。
全村从1995年起, 捕捞产量人均516吨,连续三年捕捞收入2800万元以上,是1993年
的7倍,初次创下全县小马力渔船生产收入之最,村两委针对个体渔船只增多的情况,
加强了海上生产领导和后方生产服务,1996年,创造性地在渔民党员中成立海上党小
组,村委主任宋云昌任组长,实行海编队生产,以勤促懒,以强帮弱,传递渔情信息,
互促共进,村里也相继建设了安全港、鱼粉厂和渔需供销部、渔业仓库36间以及加油
站等设施。 在海珍品的采捕中,村里先后添置5只潜水作业船,成立了由20多人组成
的轻潜采捕队,在岛屿周围海域,有计划地采捕鲍鱼、海参、海胆和虾夷贝等海珍品,
年收入达800万元。
1958年8月, 县海带试验场在南隍城育苗,1959年试养,1960年在全县推广。40
年来, 南隍城村海带养殖规模逐步扩大,养殖方法日趋科学,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1976年发展到20公顷, 1999年66.67公顷,全村11个养殖场全部实行承包责任制,计
划物资、 分配权在村,其生产管理权、人员安排在场,海带亩产7000多元,收入700
万元。1993年,村两委打破单一养殖模式,规模试养虾夷贝。1994年成立虾夷养殖队,
兼养海带。 1995年,第一个养殖周期就收入300万元。目前,全村11个养殖场均以海
带为主, 兼养虾夷贝。在鲍鱼的养殖上,1993年集资300万元进行筏养,后由于条件
制约未能形成规模,仅养殖试验一场进行筏养。1996年,引进虾夷马粪海胆试养成功,
1998年、1999年分别购入苗种30万、60万粒进行筏式养殖,在筏养的同时,大力实施
底播增殖。 2000年底播2.5公分以上鲍鱼苗50万个,3公分以上海参苗30万个,3公分
以上虾夷贝400万个, 有力地保证了海珍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育苗厂水体2200立方
米,主要培育鲍鱼、海胆、海参和虾夷贝苗种,1999年创收100万元,为历年最高。
第二产业 1972年, 投资32万元建成船厂,以修造船业务为主,船厂效益最好
的1993年, 实现利润30万元,1999年,村委会将船厂拍卖,村民宋培芳以91万元买
断。 1966年开始建设发电厂,功率为7KW,1986年迁至码头两侧,1996年因噪音再次
迁地, 投资200万元,建成占地300平方米,发电机组6组,总功率1000KW的发电厂,
1998年9月, 实现日发电量1KW,1999年7月,铺设海底电缆与大陆电网相连,发电厂
留作备用。1997年5月投资150万元建成厂房面积300平方米,2组日平均出水4方/时的
反渗透出水设备,水质达到国家规定的优质饮用水标准。
水产品加工业,以“南隍城”品牌为主。1990年投资78万元,建成村冷藏厂,库
容量100吨, 速冻能力20吨,并建有理鱼车间。从1996年8月开始,分两期工程投资
60万元建成鱼粉厂, 以解决渔民捕获的低值鱼类销路问题,高峰期日产量达20吨。
1997年投资60万元, 建成年产100吨的精制海带粉厂。1985年建成海珍品罐头厂,具
有冷藏、加工制罐双套功能,主要生产鲍鱼、海胆、贻贝、海螺和鱼罐头,由于市场
疲软于1995年关闭。
第三产业 1956年,南隍城供销分社,供应岛上生产与生活物资。
改革开放以来, 南隍城的日用百货由原来的独家发展到现在的小商店、小超市
30多家, 同时建设了菜市场,村委会于安全港附近建立了渔需门市部。由于交通和
经济的发展,来岛客流量的增加,促进了宾馆、饭店、理发、食品专卖等服务业的发
展,村委会也投资300多万元,相继建成了村服务楼和南隍城宾馆。
风帆时代,交通运输主要以渔船为主,1957年,开通至蓬莱运输航线。1994年底,
魏风义兄弟4人购买一只军转民用登陆艇, 后又有村民陆续购入。仅1994~1997年,
基本建设运输总量为8.8万吨, 运输条件的改善,为南隍城的经济发展和村庄建设插
上了翅膀。

社会进步
文教科技 建国前,群众文化科技落后,岛上缺医少药。建国后,逐步改善了办
学条件,完善了文化活动设施,改善了医疗卫生条件。1999年6月,投资200万元建设
南隍城小学教学楼。 1995年,投资180万元在县城建成南隍城学生公寓,建筑面积四
层1600平方米。 1997年,投资150万元,建成南隍城幼儿园,配套大型游乐玩具,儿
童入园率达100%。 1998年,建成南隍城文体活动中心。全村大力开展了“十星级文
明家庭” 和“塑造高素质南隍城人”活动。从1991年开始,村里先后投资120多万元
建设村卫生所, 年就诊量达6000人次,并于2000年创建“国家级卫生小城镇”。建
成2处名优新海水养殖示范场, 1998年、1999年连续两年获省科协“全省科学工作先
进村”称号。
人民生活 建国前,村民以鱼、山菜、海菜为主,粮食鲜见。建国后,村民口粮
实行国家供应,初步解决了温饱。1955年,南隍城开始按城镇人口定量标准供应口粮。
50~60年代住草房、海带房和草檐瓦脊房;80年代更新为瓦房;90年代住进别墅楼。
90年代, 户均存款达到了10万元,有十余户存款达上百万元。彩色电视机拥有率达
130%,闭路电视入户率100%,电话入户率95%。多数家庭进行了豪华装修。
村庄建设 建国前, 村内街道不整,破烂不堪,村民住房多以土石木结构为主。
60~70年代, 群众开始兴建瓦房。1988年,两户村民率先兴建楼房。如今,家家住
上了别墅楼。全村排污、电线、通讯线路、自来水管和闭路线全部地下化,绿化率58
%,人均草坪15平方米, 兴建住宅区公园5处,街道硬化率100%,总投资2万元,安
装了路灯, 使村里美起来、 亮起来、绿起来。1996年被省政府授予“省级村镇建设
‘十百千’活动新型乡镇”。
集体福利 90年代以来,随着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村民福利逐步提高,南隍城除
实行养老保险和小学到高中免费教育外, 对考入大学的学生一次性奖励1000元/年,
对义务兵每年发放优抚款1万元, 对残疾人都给予了相应安排照顾,全村没有一户困
难家庭。淡化水、液化气、用电与“十星级文明户”挂钩,给予定量供应或价格补贴,
全村免费安装闭路电视线路,为每户订阅了《烟台日报》《山东法制报》等报刊,购
书100元以上的,村里报销书费50%。春节给予一定的粮、油、煤,以减轻村民负担,
从1991年开始,每年都组织村民分期分批外出旅游。村里为每名村民入了各类保险,
为劳动力入了劳动保险,每年村里的福利开支200多万元。

组织建设
中共地方组织建设 1946年夏,长山岛特区区委工作组南隍城村发展首批中共党
员,建立了党支部,当时有顾延年、范保基、郑宝英、于金生、葛培良为地上单线党
员,党组织活动秘密进行, 党员身份不公开。1947年9月,实行战略转移,少数留守
坚持地下工作, 支部书记卢华甫。1950年,共有7人参加了支援解放舟山群岛。2000
年,村党支部已历经13届。1996年,个体渔业捕捞船只增多,针对这一情况,专门成
立了渔业党小组,村民习惯称“海上党支部”。1987年,南隍城村党支部经换届,组
成了由王成强任支部书记的支部委员会,在历经十五年的改革历程中,连续多年被市、
县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五好党支部”称号。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 1945年冬至1947年9月, 南隍城建立村公所,辖南村、西村,
隶属钦岛区公社, 第一任村长为宋延奎。1949年10月,村公所重建,赵金任村长。
1951年改称南城村政府, 后又历称“建国渔业生产合作社管理委员会”“南城大队
管理委员会”“南城生产大队革命委员会”“南隍城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于1984
年,始称为“南隍城村村民委员会”,宋传玉任主任。自1987年以来,村委会、村治
保会、妇代会、调解委员会等被多次授予荣誉称号。

人物简介
范保基 1927年生,高中文化,194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陕西省渭南地
区环保办公室主任。1947年入伍,历任班长、副指导员、指导员、教导员、团副政委、
政委等职。 1976年7月转业至渭南地区环保办公室。1984年任渭南地区建设局顾问。
曾立三等功3次,1987年12月离休。
顾延年 1929年生,初中文化,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国民党军进攻长
山列岛时,转移至大连,同年入伍。历任副班长、排长、连长、营职参谋。1970年转
业到大连粮食工业总厂任副部长, 1984年离休。立三等功1次,曾被营口军分区评为
机关先进工作者。
唐修本 1935年12月生,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高小文化。1960年参加工作。
建国后,任第四任村党支部书记,1976年,调任烟台市水产局副局长,1980年起任长
岛县水产局副局长、局长,党委副书记和纪检、政工书记。1993年退休。
冷桂英 女,1940年生。大专文化,196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10月入伍,
为解放军海军射击运动员。1959年为“八一”射击队运动员。1969年于新疆军区第七
师干部科任干事,1975年转业至北京国家体委射击场,为运动员,1978年任射击场副
主任。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射击比赛,获得优异成绩。在第七、八届亚运会上荣立二
等功两次, 获国家体育荣誉奖章1枚。1984年在山东省体育战线表彰大会上,荣获特
等荣誉奖杯。1982年被选为中共十二大代表。
王成强 1964年6月生, 198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专文化。1987年担任村
党支部书记,1994年11月兼任南隍城乡党委副书记、乡长,1998年11月被选为山东省
第七次党代会代表。 2000年4月调任县外贸公司总经理。先后被烟台市、山东省和全
国青联评为“十大杰出青年”,荣获山东省“新长征突击手”和“星火带头人”“劳
动模范”的称号,被选为第七届全国青联委员,烟台市青联副主席、山东省青联副主
席,1998年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全国优秀企业经理。

(梁科峰 刘坤 王国胜 林蔚)

责任编校:黄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