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村镇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2&rec=122&run=13

概况
沿革 桑村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形成村落,明正统年间,为安乐乡,清初称乾镇集。
清末, 此地大兴养蚕,遍植桑树,被人称桑村,沿用至今。1949年10月至1958年3月
属滕县三区(即桑村区) ,辖七个乡。1958年10月建桑村人民公社,1966年5月建桑村
区,1967年建革命委员会。1968年属济宁地委滕县桑村人民公社,1983年11月划归新
设立的山亭区,1984年5月建乡,1992年3月撤乡建镇。
地理位置 位于东经117°16′至117°23′,北纬35°03′至35°06′之间。面
积7800公顷,地处沂蒙山区西南部,属淮河流域,位于山亭区、滕州市接壤处。
自然状况 桑村镇处江淮平原,东部沂蒙重山峻岭,青山绿水,北、南部郭河环
绕,西与微山湖贯通,“一面青山三面水,一袭杨柳一畦田”。适合种植的农作物主
要有小麦、玉米、地瓜等。经济作物主要有花生、大豆、黄烟和蔬菜。
全镇辖53个行政村,总人口5.4万人。全镇少数民族有回族、彝族、壮族等16个,
少数民族人口数为64人。
主要经济状况 1977年全镇集体分配口粮为人均200斤,工业总产值为32.2万元。
2000年,人均粮食1352斤,工业总产值为29143万元。2000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805.5
万元, 年末社会金融各项存款余额0.8亿元。该镇立足资源优势、传统优势,逐步发
展了农村工业。1978年镇内除石料厂、化工厂、农具厂外,基本上没有其它工业。改
革开放以来,镇党委政府大力发展镇办企业,1984年,镇党委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将
工交办更名为经委,同年建设了桑村镇砖厂。农机修造厂的轧钢车间也发展成为一个
独立的经济实体--桑村镇轧钢厂,成为全镇企业发展的龙头。1988年,成立了庄裕羊
皮制革有限公司; 1989年,成立羊皮服装制革厂;1993年成立了华兴羊毛衫厂;199
5年成立了枣庄泰昌玉米淀粉厂。 镇办企业的带动作用大为增强,推动了农村工业化
和产业化。
强镇由来 该镇科技农业、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特别发达。为枣庄市“小
麦千斤市” 整建制镇,每年5000万斤反季节蔬菜远销全国各地。年产编织袋5亿条,
为全国江北最大的塑编基地,中央电视台专门作过报道。乡镇企业49个,其中枣庄市
亨元公司年生产变性淀粉3万吨,普通淀粉1万吨,为华东地区最大的变性淀粉生产厂
家。全镇获得的荣誉主要有:全国五百家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山东省百新工程试点镇、
山东省小城镇建设新型乡镇、省级文明乡镇示范镇、全市个体私营经济工作先进乡镇、
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市文明乡镇、突出贡献单位。2000年被省政府批准为中心镇。

大事记
1953年11月5日,为落实山东分局关于粮食计划供应的指示,滕县县委研究决定,
从8日开始在城区执行粮食计划供应。翌年1月扩大供应范围,以桑村等集镇为重点,
实行细粮30%的计划供应,供应手续简化易行、方便。
1956年3月15日,滕县县委决定,进行区划调整,调整后,城头并入桑村。
1958年10月,桑村人民公社成立。
1968年11月,区内第一批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在桑村等公社插队落户。
1983年11月15日,为了加强对山、老、边、穷地区的领导和扶持,经山东省政府
批准,中共枣庄市委决定,将齐村区改为山亭区。滕县的桑村等八处公社的行政区域
组建为山亭区。
1992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山东省委书记姜春云带领省委常委、省委秘
书长韩喜凯和省直有关部门的负责人一行12人来山亭视察工作。姜春云视察了桑村镇
庄裕皮革公司。
1993年4月20日至22日, 国家计生协考察组由国内工作部部长李宝忠和经济项目
处处长徐幼军带领,对桑村镇计生工作进行考察。
1995年,桑村镇被省政府定为“百新工程”试点镇。
1995年12月,桑村镇被市委、市政府授予“突出贡献单位”、“文明单位”称号。
1996年6月28日, 镇党委书记王桂河出席全省优秀党委书记命名表彰会,受到省
委表彰。
1996年12月,桑村镇被枣庄市委、市政府授予“突出贡献单位”称号。
1997年1月,桑村镇被枣庄市建委表彰为“小城镇建设先进单位”。
1999年,桑村镇蔬菜批发市场建成,面积6000平方米。
2000年1月,山亭区桑村镇塑编行业商会成立,会员企业达到246家。
2000年年初,桑村镇被省政府批准为“中心镇”。
2000年9月13日, 桑村镇在全省民营经济工作会议上,作了“立足山区实际,发
动千家万户,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典型发言。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 近年来,该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先导,按
照稳粮扩菜大上畜禽的思路, 用宣传、 示范引导、服务的方法促进农民自觉调整。
200 0年, 种植业内部粮经比为6∶4, 冬暖大棚菜为6400亩, 其中冬暖大棚红椒为
5000亩;在低山丘陵区,大力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在平原地,进行林、田、路综合
治理。大力发展名优稀特林果,提高林业的产值比重,大棚果成为农民增收新的亮点。
畜牧业发展迅速,2000年生猪存栏1.9万头,羊7.4万只,兔9.2万只,家禽130万只,
养殖大棚553个, 养殖专业户531个,肉鸡孵化厂2处,肉鸭孵化厂2处,肉鸡屠宰厂1
处,初步形成畜牧业的产业化。
2000年, 全镇粮食亩产676公斤,总产达到3650万公斤。实现农业总产值7900万
元。其中种植业5785万元,林业32万元,畜牧业2083万元。
第二产业 建国前,仅有少数红炉作坊等零星私营手工业。建国初,手工业作坊
大部分停办。1978年,镇主要有石料厂、化工厂、农具厂、砖厂等社办企业。改革开
放以来,围绕当地资源优势大上乡镇企业,先后建起庄裕制革集团公司、保温瓶厂、
羊绒衫厂、泰昌玉米淀粉厂,上述企业对推进农村工业化起到了积极作用。其中庄裕
制革集团公司是1988年与台湾华裕有限公司合资的外向型企业,以生产羊、猪皮革为
主,1995年公司承担省科委下达的洗涤型山羊绒面服装革研制技术,取得成功,被国
家科委等五部委列为“星火计划”扶持项目,产品有服装革、鞋面革、绒面革、烫化
革、 水洗革, 年产系列羊皮革300万平方尺, 产品远销俄国、韩国、意大利等地,
1998年销售收入6500万元,获省政府颁发的“先进三资企业”称号。依托原料和劳动
力等优势,1995年镇集资1248万,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合作,建泰昌玉米淀粉厂,主
导产品为玉米淀粉,建厂后,受市场影响,效益没有充分发挥。2000年,企业进行改
制,泰昌玉米淀粉厂被亨元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买断,投入技改资金,年产酸化、氧化
系列变性淀粉3万吨、普通玉米淀粉1万吨,产品涉及造纸、纺织、食品、制药、钻井、
粘合剂、日用化工等领域,生产能力居全国同行业第三位,2000年实现利税667万元,
获利314万元。 最近几年,立足山区实际,发动千家万户,靠优势项目牵动,靠城镇
建设拉动,靠产业推动,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2000年,全镇个体业户达到5600家,
私营企业387家,注册资金1.1亿元,营业收入3.16亿元。全镇初步形成了塑编、淀粉、
皮革、劳保用品、建材等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格局。
第三产业 依托小城镇,发挥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的辐射带动作用,
镇区内第三产业获得较快发展。 镇区内实现社会化供水,建立了自来水服务中心,3
万多人吃上自来水。2001年,又打深井1眼,可解决1万多人的饮水问题。辖区内修建
公路67公里,其中北留线(桑村段)、冯木线硬化公路26公里,桑黄线、蒋黄线油化公
路41公里,形成了“两纵两横”的运输干线格局,实现了村村通公路。运输业有了快
速发展,辖区内有各类运营车辆700多辆,总吨位600吨。1984年4月9日,桑村邮电局
成立, 主要经营函件、包裹、汇兑等邮政业务。当年底,出口信函3万多件,出口包
裹580多件,出口汇票825张,报刊发行量51万份。1988年5月1日,开设邮政储蓄业务,
1998年邮电分营时达到400多万元。 1998年10月以后,邮电实现分营,业务量不断上
升。 至2000年底,全镇邮政业务总量完成38万元,信函4.2万件,包裹720件,汇票2
760张,揽收特快专递200件,邮政储蓄余额首次实现了千万元。发挥了为山区发展提
供信息流通、商品流通、货币流通服务的功能。
特色产业 1994年,位于镇东部山区的玉子山村,利用能人振兴经济,从温州引
进人才、技术和资金,建起塑料编织袋厂。镇党委、政府因势利导,帮助打井、修路、
整改电路,使其迅速膨胀。2000年塑料颗粒加工厂达到201家,塑料编袋厂达到46家,
年产编织袋5亿条, 形成废旧塑料编织袋回收、颗粒加工、编织袋生产、印刷封口、
机械制造等相关产业链,年吃掉“白色垃圾”12万吨,安置农村劳力6000人,年销售
额近3亿元。
辣椒种植的规模化和产业化是农民增收的又一强项。通过宣传、示范引导、服务,
发动农民进行连片规模种植,镇里在全国媒体上宣传其特有的品质,设立了专门批发
市场,现在种植面积达到3000亩。为使农民增收,又与台商达成建天然色素厂的意向,
年生产10吨辣椒红色素,50公斤辣椒碱,消化鲜辣椒2700吨,将促进万亩红椒基地的
形成。
淀粉及粉条是桑村镇的又一特产。由于桑村镇地处鲁南低山丘陵区,地瓜栽培历
史悠久, 每年100万吨的地瓜淀粉和30多万斤粉条、粉皮销往全国各地。近年,又引
进高淀粉玉米,依托亨元精细化工公司,发展订单农业,公司与农户互惠互利,桑村
镇已成为全国性的玉米淀粉产地。

社会进步
文教科技 解放初期,全镇只有一处完全小学,其余则为1~4年级初级小学,教
学班89个,在校生2897人,入学率达60%。到1991年,全镇教育进行调整,村小合并
到附近完小, 合并后的完小仍为22处,中学合并为2处,教学班203个,在校生11400
人, 教职工485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到2000年,全镇中小学共有203个教学
班, 在校生11206人,教职工502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师资力量也不断扩大增
强,学历达标率100%,教学环境和条件有了很大改观,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全镇现有行政村卫生室63个,其中甲级卫生室25个;乡村卫生专业技术人员83人,
其中乡村主治医师45人, 医师15人,医士7人,卫生员16人。桑村镇中心卫生院座落
于桑村镇驻地, 始建于50年代后期, 几经变革,1986年划归桑村镇人民政府管理。
1988年卫生院进行了扩建,建门诊楼一幢,面积达3000平方米,业务用房300平方米。
现医院占地面积11000平方米, 有职工94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93人,其中中级专业
技术职务10人,初级71人。设有内科、外科、儿科、中医科、口腔科、妇产科、放射
科、 化验室、治疗室、中西药房、B超室、心电图室、防疫股等20多个科室。病房里
设有50张病床, 卫生院年门诊量25000人次,年业务收入90万元左右。积极开展初级
卫生保健工作,中小学学生健康教育和居民健康教育得到普及,95%的居民饮用自来
水,实行卫生厕所的改造与家庭住宅同步规划,儿童的“四苗”接种率达到85%,传
染病发病率达到了历史最低水平。
桑村镇农村有线广播,开始于1958年,1964年滕县广播站开始实验“远距离送电”,
在桑村搞试点。 到1968年底桑村已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有线广播, 广播喇叭也发展到
3000多只。1999年6月1日停止播音。
1998年4月, 桑村镇有线电视开始建设,开辟了16个电视频道,到2000年底共接
通了13个自然村,电视用户1100多户,总投资已达到40多万元。
镇村建设 1994年, 村聘请了冶金测绘局实施1∶2000的地形图测量,1995年请
中国科学院地理所和市、区建委专家学者编制了1995-2010年桑村镇小城镇近远期规
划,通过了专家论证,规划了五大区域,即工业小区、商贸区、行政文教区、居住小
区、游乐区。《规划》经镇人民代表大会一致通过,形成了决议,报区人民政府审批
通过。 全镇多方筹资,累计投入8000多万元,集中力量建设小城镇。驻地拓宽道路4
条, 总长4000余米,把原有主线由9米加宽到44米,硬化路面17万平方米,架设路灯
13 8盏。加快电力通讯建设,小城镇通电率达100%,4层电信大楼实现了通讯数字光
缆传输,建起了两座移动通讯基站铁塔,消灭了移动通讯盲区。自来水厂日供水能力
4 000吨,小城镇内居民全部用上了清洁卫生的自来水。铺设排水管道500米,高标准
砌垒排水渠5000米。 驻地幼儿园、小学、初级中学、完全中学、成教中心共7处,学
生不出镇可完成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全部学业。镇卫生院达到一级甲卫生院,现有医务
人员102人, 病床50张。投资40万元建成了文化中心站,20万元建成了汽车站。栽植
花草树木3万株, 三季有花,四季长青。建设市场三处,改善了交易环境,扩大了交
易市场,拆掉旧房2100间,建起上宅下店、经商居住为一体的楼房3800间。目前城区
规模已发展到2平方公里,完成城镇各类建设总投资0.8亿元,小城镇设施配套,功能
齐全,环境整洁,秩序安定,有力地推动了全镇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桑村镇被评
为省级文明乡镇示范点,被列为建设部小城镇建设试点镇,省“育新工程”示范镇,
2 000年被省政府批准为“中心镇”。

组织建设
中共地方组织建设 1938年,西坦村程子显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桑村镇最早的
党员。1943年5月,中共滕东县委辖三区委员会(桑村) 。至解放时,全镇共有共产党
员64名。1996年6月,党委书记王桂河被评为省级优秀乡镇党委书记。1998年8月,贾
庄村党支部在农村基层组织三年集中整顿建设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受到山东省委表
彰。2000年底,全镇农村党支部53个,企事业党支部25个,其中民营企业党支部4个。
党员1350人。2000年度,镇党委被枣庄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基层政权建设 建国后,桑村属滕县人民政府管辖。1950年12月,改为第三区,
1 955年9月又改称为桑村区。1958年10月,由桑村、城头、岗上等乡合并成立桑村人
民公社,又称先锋人民公社。1962年6月,从中分出城头人民公社。1963年6月,桑村
公社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在桑村召开,选出了社长、副社长。1966年5月至1969年2月
设桑村区,1969年至1981年11月,设立桑村公社革委会。1983年11月15日,划为枣庄
市山亭区。 1984年4月,进行机构改革,桑村公社管委会改称桑村乡人民政府。1984
年4月, 桑村乡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在桑村召开,大会选举产生了乡政府成员,乡长
王桂河。自1984年以来,分别于1984年、1987年、1990年、1993年、1996年和1999年
举行了6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1992年3月撤乡建镇。
中共领导下的群众组织:1950年12月,桑村区团工委和民主妇联改称为第三区工
委和民主妇联。 1955年5月改称第三区团委和桑村妇联。1997年,桑村镇团委被团省
委授予“全省五四红旗团委”。1999年,桑村镇团委被团中央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
委创建单位”。
现任镇党委书记:金亚南
现任镇长:丁道峰

人物简介
程子显(1907~1945) 桑村镇西坦村人,1907年生于贫苦农家,幼年胸怀读书报
国之志,1938年组建联庄会抗击日军。是年,参加了中国共产党。1940年抗日民主政
府三区办事处成立,任山亭乡乡长,翌年秋被叛徒告密,身陷囹圄,受尽酷刑,但坚
贞不屈,被押送鞍山服苦役,旋经党的营救,1943年秋逃脱,重返故里。党又设法命
程子显以伪三乡办事处主任职,打入敌人内部,获取情报,屡建奇功。
程子亮(1911~1945) 程子显之胞弟,生于1911年,与其兄程子显志同道合,矢
志报国。1940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常入敌巢,散传单贴标语,搞地下联络,历尽艰险。
1945年夏历五月八日,由于奸细告密,兄弟俩被日伪逮捕,敌人先用严刑,后施软计,
二人坚贞不渝,视死如归,始终未泄露党的机密,壮烈牺牲。
张岳琦 1938年3月生, 大专文化, 中共党员,吉林省政协主席。1955年8月~
195 8年9月在铁道部济南铁路运输机械学校学习;1958年9月~1966年5月任牡丹江机
车厂技术员、 党委干事;1966年5月~1967年4月任牡丹江市委工业部干事;1967年4
月~1969年8月任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革委会、地区革委会干事;1969年8月~1979年10
月任黑龙江省革委会、省委办公室干事、秘书;1979年10月~1980年11月任辽宁省委
办公厅副主任; 1980年11月~1982年10月任广东省委办公厅副主任; 1982年10月~
1985年6月任广东省委副秘书长; 1985年6月~1986年5月任广东省委常委、秘书长;
1987年11月~1989年7月任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1990年8月~1993年10月任吉林省
副省长;1993年10月~1994年2月任中共吉林省委副书记、副省长;1994年2月~1997
年12月任中共吉林省委副书记; 1998年1月以后任吉林省政协主席、中共政协吉林省
委员会党组书记。
李朝忠 1943年1月出生于桑村镇任庄村。 1968年毕业于山东大学数学系,分配
到第一机械工业部第四设计院从事计算机研究,196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转到国防
科工委从事计算测量,再到通讯总体研究所从事计算机软件研究,参与计算机航天卫
星的应用, 为研究员。 现为总装备部计算机软件专家组成员,曾被国防科工委荣记
“三等功”。

(张显水)

责任编辑:王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