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沂蒙民歌的发展、类型与艺术特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11&rec=117&run=13



    房兴华 王敬涛

    提 要:长久以来,沂蒙民歌在鲁南苏北历代相沿,久盛不衰,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五
十年代,达到极盛时期。
    关键词:沂蒙  民歌  发展  类型  特色

    一、沂蒙民歌的发展过程
    沂蒙民歌演唱内容丰富, 最引人瞩目的当属郯城东北部马陵山一带的农民群众。群众中
曾流传着这样的口头语:“要听姐儿妞,一溜山根到泉头。”这里的群众为啥爱唱,究其原
因,是生活所迫。他(她)们因战乱或灾荒,生计无着落,便纷纷外出乞讨,但难以启口讨要,
便用民歌小调“唱门子”,代替呼叫的讨饭方法,这样施主愿意施舍,比起呼婶子喊大娘的
方法既省力又要得多。开始多是姑娘、媳妇“唱门子”,后来有人手执金钱板,打着节拍唱。
因此可以说,沂蒙民歌是沂蒙贫苦人民的一种劳动创造。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沂蒙民歌从
内容到形式不断发展创新。创作者不单是民间艺人,一些文人学士也纷纷咏词弹唱,这就使
得沂蒙民歌唱腔通俗感人,歌词高雅隽永。随着现代文化娱乐活动的增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
不断提高,以及广播电视节目和大众化文娱活动的普及,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姐儿妞》
这种民间系列小曲便逐渐淡出当地人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不被人们传唱了。目前,会唱这种
小曲的群众大多是六七十岁以上的老人,且为数很少,平时也无人传唱,亟待发掘抢救。
    沂蒙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渊源, 有着极其丰富深厚的文化底蕴。有“拉魂腔”
美誉的沂蒙民歌,有自己的特点、特性与特色,也有他地的共性!既有着西北民歌的苍凉、
高亢、深沉;也有着西南民歌的奔放、明亮、幽默;更有着江南民歌的曼丽、轻柔、妩媚。
——这就是具有“拉魂腔”的沂蒙民歌的魅力之所在!
    沂蒙传统民歌, 大多没有词曲作者或找不到词曲作者,即兴编作,口头传唱。沂蒙民歌
反映了人民日常生活各个方面的内容,因沂蒙山区过去主要以农业为主,所以当时的民歌主
要是与农业生产生活方式有关系!它的主要表现形式:一类是短小精悍的民歌,现已挖掘的
有200多首。 如反映女子生活的《绣荷包》、《绣兜兜》、《大踏青》等;反映爱情生活的
《五只小船》等;反映风土人情的《摘菜调》、《摘豆角》、《王二听房爬墙头》等;反映
民风民俗的《大实话》等;反应农耕生活的《牛耕号子》等;反映孝敬父母老人的,如《报
母恩》、《王祥卧鱼》、《十大劝》等,还有秧歌调、本地花鼓调……另一类,是大型的套
曲, 如郯码五大调,即鲁南五大调,现保存下来的郯马五大调共有180首,已整理出版的作
品有《耕读渔樵》、《遇多情》、《大观园》、《轻轻来到葡萄架》、《华容道》、《情人
已去无其奈》 、 《天各一方》、《四盼》、《金乌西坠》、《葡萄架》、《坠落烟花》、
《梧桐叶落金风送》、《一匹绸》、《减芳容》、《水斗》。临沂是个艺术宝藏之地,沂蒙
民歌丰富多彩,搜集和整理沂蒙民歌是一个很大的文化工程,有待于沂蒙民歌的志者去考察、
挖掘、筛选、整理和传承。
    曾几何时,民间老歌旧曲被视为“四旧”遭破除,从此,便几乎销声匿迹再没人敢唱了。
现在,民歌仅成为老年人头脑里的记忆了,大多数中青年都不知晓民歌为何物?民间不少老
歌手大都相继谢世,现幸存会唱旧歌老调的人已经为数不多,且大都年事已高,体弱多病,
记忆力衰退,由于长期不唱歌而被遗忘的差不多了;由于民歌大都为口头传唱的歌谣,书面
资料极少;即使有一些手抄本,但也多是有头无尾、差七错八、支离破碎、残缺不全,误传
甚多。例如《英台闹五更》第一段里的“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大都被误传
为“此四方,应乎中”了,这就使得时空混淆错离本意了;更如第二段里“如负薪,如挂角;
身虽劳,犹苦卓”这四句三字经,就普遍被误传为“日当空,月挂阁;深水捞,难得捉”了。
一字之错,面目皆非。故搜集整理民歌,犹如挖掘失散破碎了的历史古陶文物一样艰难,要
到各个施工现场(歌场)和有关角落(民歌手家里)搜集、挖掘、考证、鉴别和加以修补,
尽力使其恢复原貌,不致误传。
    香花出生于沃土, 艺术起源于劳动。搜集、挖掘、抢救、整理民歌的过程,也是学习、
了解、认识民歌的一次难得的契机,因之而自得其乐。民歌不仅内容广泛,思想性强,知识
面广,教育意义大,而且趣味性、艺术性极其浓厚。让人涉猎了过去未曾涉足的诸多知识领
域,真是“翰林三年苦思不得,村妇一语随意脱出”啊!例一首歌原文是:“招兵学武艺,
藏在云蒙山,进了水帘洞,拜在王禅前”,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经过查史考证原来是:“孙
膑去学艺,上了云蒙山,进入鬼谷洞,拜在王禅前。”真所谓差之毫厘,缪之千里啊。又例
如孝歌里的“游十殿” ,笔者收集了9个版本,皆无一类同,无从为是;后查阅道佛两家经
典,才得以明确,原来传说里每一殿阎王的具体姓名、生日、经历以及座掌什么殿?司管什
么罪?使用什么刑?都十分的明确;由此,才得以将“游十殿”和“游阴记”进行了规范。
民歌展现了劳动人民群众的无限创造力,是知识、智慧、艺术的海洋!让人在其面前显得十
分的苍白与浅薄。如不身临其境,谁又能估量得到,在这旷野深山、荆丛泥土中,竟藏涵、
孕育、润养着这等样博大精深的文化艺术底蕴呢?谁又能亲自品尝得到这山珍佳肴和香花芳
草呢?
    代表人民群众心声的事物, 总是有着无限的生命力。表面看,民歌从“文革”后似乎是
销声匿迹了,但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神州大地的肥沃土壤孕育的优秀古朴、令人感
动、神往的原生态民歌,是不会自行消亡的。让人感触极深的是:还有着许多优秀的民间歌
手,在为民歌的传承和发扬光大而作出卓越努力与贡献。
    沂蒙山, 是革命老区之一,在地理上,属于泰沂山脉,位于鲁中山地东部。“沂蒙山”
的称谓,据《山东军区战史》记载,始于党中央、毛主席对八路军一一五师东进“要建立沂
蒙山抗日根据地”的指示。一一五师这支八路军三大主力之一的英雄部队,由于沂蒙山而凭
添了独有的风采。沂蒙山这个响亮的名字,也由于一一五师东进建立抗日根据地而闻名于全
国,成为著名的革命根据地。脍炙人口的《沂蒙山小调》、《谁不说俺家乡好》、《沂蒙颂》、
《摘石榴》、《绣荷包》等是风靡全国、唱响世界的沂蒙民歌。这里曾是中共中央山东分局、
山东军区、山东省政府、八路军一一五师、新四军军部、抗日军政大学一分校等党政军机关
驻地,刘少奇、徐向前、罗荣桓、陈毅、粟裕、罗炳辉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战
斗、生活过,留下了大量的革命遗迹,更是沂蒙人民的伟大骄傲。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 沂蒙山区这块红色革命根据地,120多万群众参军支前,6
万多名先烈埋下忠骨,村村有烈士,乡乡有红嫂,在那斗争形势极为残酷和艰辛、物质条件
极端匮乏的战争年代里,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中国革命的胜利,沂蒙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
领导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广大青年妇
女提出了“宁为抗日阵亡将士遗妇,不做怕死懦夫娇妻”、“宁为死难者孤女,不做活汉奸
的掌珠”的口号,老年妇女也发出了“宁愿儿孙当兵为国尽忠,不叫儿孙逃兵役膝下承孝”
的誓言, 沂蒙抗日根据地呈现出“父母送儿上战场, 妻子送郎打东洋”的感人场面。全区
5.5万余名妇女参加了瓦解日伪军的工作,瓦解敌人9.8万多人,15.5万余名妇女先后以不同
方式掩护了9.4万余名革命军人和抗日工作人员,4.2万余名妇女参加了救护八路军伤病员的
工作, 共救护伤员1.9万余人。当时编有《九子峰战斗歌》唱遍沂蒙山区,歌词有:“满山
的青草发了芽,老大娘前线来送茶,问一声八路同志辛苦了,打鬼子保家乡为了大家……”
    在解放战争中, 沂蒙人民积极响应“一切为了前线, 一切为了胜利” 的号召,提出了
“男女老少齐动员”、“能抬担架的上前线,留下来的搞生产,打败蒋军再团圆”的口号,
几乎承担了当地全部战争后勤任务。平邑县4000盘石碾昼夜不停,全县参加碾军粮的妇女达
20多万。莒南县十字路的妇女一夜剪裁了5万米布匹缝成1500条军粮口袋,不少妇女还用自
家的油篓、柜子、枕头套代替口袋装运军粮。车轮滚滚的支前队伍、送子送郎参军的动人场
面, 尤其是1947年5月那场闻名中外、震惊寰宇的惨烈战争——孟良崮战役,使沂蒙山的孟
良崮变成了一座人民战争的丰碑,足以惊天地,泣鬼神! “大军连营七百里,村村灯火到天
明”,当时一位记者所描述的这一动人场面,正是沂蒙人民全力支前的真实写照。人民共和
国开国元勋陈毅曾深情慨叹:“我就是躺在棺材里也忘不了沂蒙山人。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
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
    沂蒙山区旧时泛指现临沂市的兰山区、 罗庄区、河东区、沂南县、沂水县、郯城县、费
县、平邑县、苍山县、莒南县、蒙阴县、临沭县;日照市的莒县等绝大部分;淄博市的沂源
县;潍坊市的临朐县;济宁市的泗水县;枣庄市中区、峄城区、台儿庄区、山亭区部分;江
苏省连云港市的赣榆、东海;徐州市的邳州、新沂等县市的一部分地区等。沂蒙大地,既是
我国南北自然气候的分水岭,也是南北文化辐射的交汇处,自隋唐以至宋代,南北运河的开
凿,海上交通和一些内陆码头的建立,促进了文化交流,许多外地民歌小调传入沂蒙一带,
沂蒙区域的一些民歌小调也传入了外地,周边的赣榆、东海、宿迁、沭阳、新沂、邳州、枣
庄、滕州等县域更是影响颇深,为沂蒙民歌的发展与繁荣创造了重要条件。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民歌是苦中求乐,是生命心灵天籁之声。在过去,民歌
在沂蒙人民的生活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可以说唱歌就是劳动人民生活的一部分。那时,
老头儿下地干活要唱,赶车要唱,打场晒麦子要唱;老太太带孙子要唱,做针线活要唱;妇
女思念丈夫要唱,受到婆家虐待要唱,给孩子喂奶、哄孩子睡觉要唱;小孩子做游戏、过家
家也要唱;男女互相爱慕则要唱带有荤味的“水汤调”;市集上,卖小鸡的、卖针卖线的、
卖豆腐卖青菜的、锔锅打壶的、戗剪子磨菜刀的,都拖着长长的唱腔,似唱似吆喝地招徕客
人;还有推着小独轮车走街串巷的货郎,一边摇着拨浪鼓一边唱;要饭的会唱《打花相》、
《数来宝》、《莲花落》等等,唱词活泼押韵,讨人喜欢。沂蒙民歌的歌词内容多反映了劳
动人民的真实生活,体现了他们内心的真实情感,或表达相思,或痛斥罪恶,或倾诉痛苦,
或寄托希望。清乾隆、嘉庆时期,花鼓在沂蒙相当流行,尤其是到了清末民初,由于统治者
的腐败,沂、沭河长年失修,致使洪水经常泛滥,“开了江风口,水漫兰山走,淹了四大哨,
捎带二郎庙”,“东凫山、西凫山,天连水来水连天,多暂哭到洪水干,洪水干了立人烟。”
人们迫于生计,只好携儿带女远走他乡,身背花鼓以卖唱讨饭为生。为讨得一勺残汤剩饭,
便逐门挨户,随编随唱,这对丰富和繁荣沂蒙民歌起到了推动作用。勤劳淳朴的沂蒙人民在
这快热土上繁衍生息,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中创造了优美质朴、个
性鲜明的沂蒙民歌。它繁衍滋生于民间,发表传播于口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展演变,
成为沂蒙民间文艺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多少年来,沂蒙民歌以其顽强的生命力,伴随着历
史,伴随着劳动人民的斗争生活,世代相传,不断丰富提高。流行于沂蒙的民歌小调主要代
表作品有《放风筝》、《画扇面》、《寡妇上坟》、《采茶歌》、《掐蒜苔》、《绣荷包》、
《打秋千》、《沂蒙山小调》、《赶牛山》、《大踏青》、《赶集》、《跑旱船》、《绣花
针》、《绣针纹》、《对花》、《五只小船》、《大辫子甩三甩》、《拜新年》、《绣花灯》、
《裁单裤》、《听房》、《看姑娘》、《大实话》、《大瞎话》、《吹大气》等。抗战时期,
社会的动荡不安使得人们的生活水深火热,痛苦不堪,这样的情况下,唱歌带给人们力量和
希望。这一时期,沂蒙人民创作的大量抗日民歌、民谣,表现的正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
族精神。这类民歌有《反扫荡歌》、《十八集团军》、《抗日五更》、《劝郎参军》、《送
郎参军》、《拉大栓》(电视剧《小兵张嘎》片尾曲的原形)、《妇女当兵歌》、《夫妻去
抗日》 、 《兄弟四个去参军》、《抗战去》、《我有报仇心》、《王三姐赶集》等。其中
《打沂蒙》、《打临沂》等一首首描写八路军攻克沂蒙重镇的民歌,民歌《抗战六个月》、
《抗战十二个月》等则表达了人民群众的心声。民歌《抗战六个月》中的前五个月就是对日
军罪行的控诉。“正月里来,本是个正月正,好苦情哎咳!日本鬼子进中国你看多威风:汽
车呜呜叫,大炮响呼隆,坦克车跟着飞艇嘟嘟往前攻。”接下来的第二段又唱道:“二月里
本是个龙抬头,不自由哎咳!日本鬼子进中国到处垒炮楼。各处安公所,大树都不留,插木
寨解长板完全都没收。”《抗战十二个月》又唱道:“正月里来本是新年,好可叹呀啊,日
本鬼子进中国已经七八年,天天去纳税,月月去报捐,贼寇他压迫咱,黑暗不见天。”解放
战争时期, 沂蒙民歌成为宣传新思想、 提倡新文化的一种载体,如《石榴开花满院红》、
《一九四八年》、《北撤小调》;还有集中反映妇女解放的如《放足歌》、《姐妹们要翻身》。
全国解放后,唱民歌成为人们讴歌新社会的主要方式,这阶段的代表作品有《新社会真正好》、
《识字歌》、《歌唱大生产》。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一方人迷恋一方风情,解放前,痴男怨女用民歌小调的方式,发泄
胸中的郁闷,抒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基调是对封建婚姻制度的反叛,解放后青年男女获得
了自由,民歌的内容也有所改变,《廉大嫂翻身》等优秀民歌,真实地反映了沂蒙一带青年
男女的新生活,对于研究沂蒙历史文化和社会习俗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沂蒙民歌的类型
    沂蒙民歌主要概囊了劳动歌、 生活歌、时政歌、历史传说歌、情歌、杂歌、儿歌、仪式
歌和长篇叙事歌等几大类。劳动歌主要是在劳动时对天地社会的呐喊;生活歌多是社会底层
劳动者的呼唤,既有对统治阶级的抗议和讽刺,也有对人情道德的劝谏和规范,还有对自身
贫穷困苦、生离死别的关注和感受;时政歌是抗日战争以来各个不同时期的历史再现;历史
传说歌是民众认识历史的重要途径,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情歌表现的情感是多方面的,从
爱慕,到热恋,到相思,到别离,形式内容种种不一;儿歌是人们观察社会的一面真实镜子,
从母亲吟唱的摇篮曲, 到教幼儿传唱的“小巴狗上南山” ,乃至儿童游戏的“踢毽子”、
“拾玛哈”,可谓传授儿童的启蒙教材,这里既灌输传统的精神文明,也有对人世间种种不
平的呼唤;仪式歌着重表现人们对生存、婚嫁、驱病、修建、出行等基本生活的美好祈求;
长篇叙事歌《房四姐》更是情节曲奇,哦咏酣畅,语言质朴,散发着浓厚的乡土气息。
    粗略统计, 沂蒙区域内流行的曲调有几十种,较常使用的有单支和套曲两种,单支即每
首为一种曲调,本地称小调,单支有《姐儿调》、《小放牛》、《劝郎调》、《探妹调》、
《绣花灯》、《八段景》、《好风光》、《孟姜女》、《摘石榴》、《提蒜薹》、《手扶栏
杆》、《李玉莲》、《五更调》(包括《大五更》、《小五更》、《五更等郎》等)、《绣
麒麟》、《月儿渐渐高》、《调兵调》、《下盘棋》、《十杯酒》、《四季游春》、《四季
相思》 、《码头调》、《打新春》、《十写》、《上河调》、《下河调》、《泗周调 》、
《铺地锦》、《连哩罗》、《哭凄凄》、《梨膏糖调》等。套曲即运用若干不同曲牌连缀成
一组完整曲目的联唱,如套曲《刮地风》、《满江红》、《浪掏沙》、《瞧郎调》、《罗江
怨》、《莲花落》、《杨柳青》、《乱弹》、《剪靛花》、《京垛子》、《散板》、《铺地
锦》、《纽丝引》、《十杯酒》、《叠断桥》、《武松杀嫂》等16个曲牌组成,多种曲调交
替使用,大大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
    沂蒙民歌节奏明快, 富于生活情趣,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多样的演唱形式,唱词通俗
易懂,形象鲜明生动,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便于民间流传。沂蒙民歌内容丰富,多取材于
日常生活,以歌颂爱情和劳动为主,在鞭挞为富不仁的同时,也歌颂勤劳勇敢,以传统伦理
为主线,并劝醒人们“忘利重义”、“诚信为本”、“改恶从善”、“戒赌戒色”等等,淋
漓尽致,入木三分,给人以情的快感与美的享受。沂蒙民歌的演唱形式有独唱,有对唱,劳
动号子和儿童游戏歌多为众人合唱等。沂蒙民歌的韵律形式同诗歌一样,分章节,字句整齐,
压韵合辙,讲究对仗等等,但章节、字数、句数不一。
    三、沂蒙民歌的艺术特点
    沂蒙民歌的艺术特点, 是诗与乐的高度结合,她具有紧贴人民生活、主题明确、形象鲜
明、感情真挚的特点。歌词篇幅短小、通俗易懂,属歌谣体;一般句式整齐、押韵、平仄不
严;以七字句为多,兼有其他句式,在结构上以两句体、四句体为多。
    沂蒙民歌的艺术特色是多种多样的, 它继承了《诗经》的“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赋”于叙事民歌中最为常见,“比”于情歌中运用较出色,“兴”于儿歌中最为突出,还
有夸张、排比、反复、对比等手法运用的也都很成功。
    沂蒙民歌的调子起伏大, 花腔多,一首歌里面弹舌音、假声、颤音都有,花哨但并不杂
乱,有一种带着乡土气息的震撼力。其旋律优美动听,起伏小,音域窄,多在7至11度之间,
属五声徵调式和宫调式, 所采用的音乐旋律数目不多,很多时候是几首不同的民歌套用一首
调子,属“一瓶装多酒”。沂蒙民歌长于抒发人的内心世界,运用短小的结构、凝练的音乐
语言、极为经济的音乐素材来表达深刻的思想感情。歌词较多使用“依、呀、哎、咳、呦”
等衬字;其表现方式多用比喻、比兴、对比、夸张、叙事等手法,使主题思想得到鲜明突出
的体现。它还具有口头性、集体性、即兴性和变异性等艺术特色,劳动的人们多即兴编词,
见啥唱啥,想啥唱啥,当地的方言也融入到歌里,处处体现了地方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
    沂蒙民歌是沂蒙人民的精神财富, 也是民族文化的历史遗产。既有高雅粗俗之分,也有
精华和糟粕之别,既有神话人物故事,又有历史人物的逸闻,以其优美的曲调,浓郁的乡土
气息,成为沂蒙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作者单位:临沭县国土资源局、临沭县史志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