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沂南民政续志 促红色文化建设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11&rec=115&run=13

张建国
提 要 沂南县民政续志主要记录了1986年至2005年民政工作的全面资料, 重点突出了
精神文明建设、双拥工作和英模人物的事迹,对促进红色文化建设起了一定作用。沂南县民
政局在鲁中革命烈士陵园建了鲁中革命斗争史展,界湖街道南村社区在马牧池乡常山庄红色
影视拍摄基地建了中国红嫂革命纪念馆、人民子弟兵将帅纪念馆和永远跟着共产党走纪念馆,
具体落实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决议做了一些工作。

关键词 沂南县民政续志 突出精神文明建、 双拥工作和英模人物的事迹 促进了红色
文化建设

2008年1月22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讲话说:“加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
设,对内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对外增强国家亲和力和影响力,是全面增强我国综合国
力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之举。”编好社会主义新志书,是文化软实力
建设的重要内容, 其“存史、 资治、 教化” 作用非常明显。笔者参加了《沂南县民政志
(1986-2005年) 》(以下简称民政续志)编纂工作,现简要作以回顾总结,并民政续志对
红色文化建设的有益启示,概括如下,望大家指教。
一、编纂过程
2006年8日,根据沂南县史志办续修县志提供资料的要求,县民政局成立民政志续修委员
会和编纂小组,并向各科室下发了民政续志资料征集通知、提纲,统一编纂方法,续志工作
全面展开。 编纂小组多次到县档案局提取档案和摘抄工作,先后阅卷500余卷,复印资料上
万张,摘抄20余万字。同年11月,编纂小组对各科室进行指导。
为续志资料准确翔实, 编纂小组走访了20多位民政战线的老领导、老同志,还先后到济
南、章丘、济宁、临沂、临沭等市县民政局进行了学习和资料采集工作,至2007年上半年,
共收集到百万余字的资料和数百幅图片。然后进行了分类整理、编辑。至2007年底,续志初
稿基本完成, 共40余万字。随后请局领导、老干部审阅,提出修改意见。2008年5月,编纂
小组综合大家的意见, 先后对初稿进行四次大的修正补充。同年8月,局领导听取汇报并作
指示,编纂小组再次对初稿进行梳理校正,然后印出评议文稿,发送上级业务部门、专家及
局领导审核。10月底,组织召开了志稿评议会。会后,根据评议意见,全体编纂人员通力合
作,对志稿逐章节、逐句、逐字进行了修正。年底,正式付梓出版,有正式书号,精装彩印
1000册。
二、志书的主要内容和突出章节
续志共22章78节30余万字。 大事记前排100余幅照片、全县行政区域地图及城区图各一
张。正文二十二章依次是:行政机构、党群组织、精神文明建设、历届县人民代表大会、行
政区域、基层政权建设、地名管理、双拥工作、优扶与信访、复退和离退休军人的接收与安
置、烈士褒扬、救灾救济、社会福利事业、残疾人事业、婚姻收养登记管理、殡葬管理、社
会团体管理、民政事业经费、人物、荣誉、人民生活、民风民俗。附录殿后,主要为前志简
述和国务院、民政部、山东省有关民政工作的条例、办法及本县文件等。
(一) 不同时期民政工作有着不同的工作重点。民政工作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
与国家的经济建设、政治教化和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工作
重点。
战争年代, 主要从事战争动员、筹款征粮、战场救护、拥军支前等工作。据统计,沂南
县在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时期,先后动员了16663名青壮年参加了人民军队。解
放战争时期组织192503人次踊跃支前。全国解放后,县民政局主管土地征用,户政整管理、
社团登记、社会救济、抗灾救灾、优待抚恤及复退军人的接收与安置等工作,1985年编修的
沂南县民政志对此已作了全面记述。
1986年至2005年, 我国进入了以改革开放和稳定大局为主的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时期,
社会不断出现新情况和新问题。 为此,从管理方式、工作手段及思想作风和方法上都 必须
有一个大的转变,或者说大的改革。民政部门作为政府职能部门,其全部工作也随着社会的
变化而变化。从以维护社会稳定为主,向促进社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方向迈进。一改过
去相对成熟的农村民政工作,改革创新,开拓新的事业,逐步适应城镇发展的要求。因此,
新增加的业务中,有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民间组织管理、地名管理、慈善事业、社会捐助
救肋、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 福利彩票销售管理、精神文明建设、双拥工作
等。
续志对以上内容均作了全面的记述。
(二)突出记述的章节
与红色文化建设有关的主要内容是:
1、 精神文明建设。1986年9月,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提出《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指导方针的决议》 后,国家民政部和省、地(市)民政部门都 提出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
具体要求,制订了民政系统职业道德规范。从此,民政工作成为与精神文明建设密切相关的
一项事业,民政部门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部门。民政工作人员都要做好本职工
作,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从1990年开始, 县民政局根据形势需要采取一个时期一个阶段突出一个重点,开展一项
专题活动的做法,使创建活动既踏踏实实,又丰富多彩;既突出了精神文明建设,又促进了
各项工作的开展。主要是结合加强党的建设开展“学党章、正党风”、“思想、工作、纪律
三整顿”、“反腐防变”、“清政廉洁”等系列活动,还先后开展“安全文明创建”“政务
公开和服务承诺”等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1990年被县精神文明委员会评为全县文明单位,
1991年被确定为一类县级文明单位,1996年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2005年被省精神文明建设
委员会评为“省级文明机关”。精神文明建设真正成为统揽全局推进各项工作的基础建设,
成为改革创新,做好民政工作,为群众搞好服务的强大精神支柱。
2、双拥工作,即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沂南地处革命老区,双拥工作有着光荣的传
统。 从1938年8月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进驻岸堤,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一纵队进驻建立沂
蒙抗日根据地,抗击日军“扫荡“以来,人民子弟兵同敌人浴血奋战,人民群众则积极拥军
支前,双拥工作成为军政、军民鱼水情深的纽带。直到全国解放后,双拥工作一直是地方各
级党委、政府和驻军的重要任务。
进入新时期, 双拥工作更加深入全面。1991年,国务院、中央军委、山东省先后成立双
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双拥法规政策,从而使双拥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沂南县随之调整
成立了双拥领导小组,对争创工作做出了具体规划,先后开展了“爱心献功臣”、“争创双
拥模范县”向前线将士写一封慰问信“、”支持配合部队开展争创先进连队和争当优秀士兵”
等活动。
优属方面,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党和政府对广大优抚对象更加关怀照顾。在政
治方面, 给他们挂光荣牌扁,春节挂光荣灯,敲锣打鼓贴春联等;经济方面,从1986年1月
起,县政府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每年都拔出相当数量的拥军优属和社会救济款,尤其注意
解决烈军属逢年过节期间的生活困难,对义务兵家属的优待标准也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提高。
军队离退休干部和复员退伍义务兵的安置也做了大量工作, 也取得了显著成绩, 1986年至
2005年, 全县先后安置复员退伍军人10650人,其中城镇安置2416人。因此,沂南县先后被
评为“全国爱心献功臣先进县”、“省级双拥模范县”。
做好对革命烈士褒扬工作, 也是双拥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沂南县位于沂蒙革命根据地
的中心,战争年代在这块热土上殉国的外国友人、外地烈士、加上战争年代及和平建设时期
沂南县壮烈牺牲的优秀儿女3356名,均已收入《烈士英名录》,全部编入前志中。为缅怀先
烈业绩,激励后人,在沂南县境内先后建有3处烈士陵园、一处烈士公墓及许多散葬烈士墓。
墓碑上镌刻着2408位烈士英名。近20年来,经常对烈士陵园进行整修和扩建。其中万松山和
大青山烈士陵园1988年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万松山烈士
陵园1991年被省政府批准更名为“鲁中革命烈士陵园”,“沂东烈士陵园”于1986年进行整
修,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铜井八角革命公墓于2006年进行了搬迁。这些烈士陵园已
成为青少年、党团员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每年清明节和重大节日,都有成千上万人前往举行
纪念活动,接受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
3、英模人物,续志以传略形式记述英模人物主要有:前志遗漏的烈士和新批准的烈士有
刘震西、 高元泉等11人;老红军千里征战落户沂南的有庞烈寿等7人;老首长铁骨铮铮魂归
沂蒙,在沂南安放骨灰的有罗舜初、刘希泌、沙洪(著名歌曲《跟着共产党走》的词作者)
共3人;老英模赤胆忠心无私奉献,生平传略有徐敏山、杨次章、王换于、金维三、明德英、
胡玉萍等14名,其中王换于被誉为“沂蒙母亲“、明德英为”沂蒙红嫂第一人“,胡玉萍为
“爱国拥军好妈妈”;对在世的英模人物作事迹简介的有李桂芳、李秀莲等8人。
以上共43名英模人物。
三、编沂南民政续志对红色文化建设的做法及启示
(一)在鲁中烈士陵园建鲁中革命历史纪念馆。
2008年6月,为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经省、市、县政府批准,沂南县投资500多万元,由
县民政局和党史委联合在鲁中革命烈士陵园内建立“鲁中革命历史纪念馆” ,2009年9月全
部竣工,建筑面积800平方米,悼念活动场地1200平方米。馆内设有4个展厅:以《马列主义
在鲁中的传播》为开篇,展出了王尽美、邓恩铭等山东共产主义小组创始人在鲁中开展党的
组织活动情况。《鲁中抗日根据地的创立》展厅,是纪念馆的重点部分,通过大量史料照片,
展示了党中央、山东分局创建鲁中抗日根据地的英明决策,以及鲁中党政军民在党中央的坚
强领导下,同敌、伪、顽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使鲁中革命根据地成为山东的政治、军事、
经济和文化中心。《鲁中解放战争》展厅。突出展示了鲁中军民在鲁南、莱芜、泰蒙、孟良
崮等战役战斗中表现出的大智大勇和敢打必胜的信心和决心。同时还展示了鲁中军民识大局、
顾大体,不惜牺牲,车轮滚滚,全力支援济南、淮海、渡江等战役的战斗场面和献身精神。
《高级将领和高级干部》 展厅,展出了当年在鲁中战斗过的中将以上的将帅50名、少将210
名和45名党政高级领导干部。 《英烈英模》展厅,展出了29名先烈的英雄事迹、140位著名
烈士名录和40名拥军支前模范的感人事迹。 全部展出画面以当年鲁中革命斗争的400多幅老
照片为主,资料翔实,图文并茂。人们从这里可以看到鲁中军民在十几年的战争中,所表现
出来的大爱如歌,感人至深的革命意志和无私奉献精神。
鲁中革命历史纪念馆的建立,使鲁中革命烈士陵园更为壮观,更具教育意义。展出以来,
已有数百个单位和团体前来观展,一些曾经在鲁中战斗过的将士家人也千里迢迢来此观展。
(二) 在《沂蒙》红色影视拍摄基地搞大型展览。为迎接建国60周年,主编杨桂柱同志
具体组织、亲自动手,在马牧池乡常山庄沂蒙红色影视拍摄基地建起了以“沂蒙母亲”王换
于、 “沂蒙红嫂” 明德英、“沂蒙大姐”李桂芳、“爱国拥军好妈妈”胡玉萍等为主线的
《中国革命红嫂纪念馆》、《人民子弟兵将帅纪念馆》、《“跟着共产党走”纪念馆》,共
12部分、24个展览室,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内部以文、图、照片、荧屏、声像、光电、雕
塑、碑林和景物相结合的形式展示。其中《人民子弟兵将帅纪念馆》展示了当年在沂蒙革命
根据地工作和战斗的200多位将帅和近百位高级干部 (1955年至1988年授衔的十位元帅和
1500多名将军中, 在沂蒙山区战斗过的就有400多位)。展馆前为徐向前、罗荣恒、陈毅三
位元帅和粟裕大将建有雕像。
《中国红嫂革命纪念馆》 展示了百位红嫂群像,重点介绍了“沂蒙红嫂”明德英,虽是
哑吧,但在日本鬼子大扫荡时,她毅然用乳汁救护伤员,做出了大爱壮举。“沂蒙母亲”王
换于,1938年底入党,后被选为村长、乡长,党政军高级干部徐向前、黎玉、朱瑞、郭洪涛
等都曾在她家住过。她创办战时托儿所,缜密收藏山东省联合大会会刊,深情救护白铁华,
含泪厚葬陈若克等事迹传遍山东、传遍国内外。这充分说明,哪里有党的领导,哪里就有红
色保垒户。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不仅动员了全国各族人民,而且深入到家家户户。
在沂蒙山区, 一个农家妇女就是一个战斗员,一个家庭就是一个战斗集体。“沂蒙大姐 ”
李桂芳带领32名妇女在齐腰深的水里架起火线桥,使急赴孟良崮战役前线的将士赢得了决战
胜利的宝贵时间,也充分说明沂蒙山区的女人用双肩托起胜利路,沂蒙山区的女人是革命战
争的铜墙铁壁。
《“跟着共产党走”纪念馆》主要展示了1940年6月,在徐向前元帅的领导下,沂蒙山区
革命根据地发展壮大时期,为迎接建党十九周年和抗战三周年,受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委托,
驻东高庄抗大一分校学员沙洪和王久鸣以饱满的抗战热情和坚决跟共产党走的信念,创作了
《跟着共产党走》的经典歌曲,表达了沂蒙根据地抗日军民的心声和信念。此后,歌曲唱响
根据地,唱遍全国,许多进步青年就是唱着这首歌走向了抗日前线。这首歌曲作者在根据地
同老百姓同甘苦共患难,看到了群众的无限力量,看到了党的伟大,看到了前途的光明。因
为感动,所以心动,激情迸发出来。他们饱含着对党无限热爱和无限尊敬的激情,说出了老
百姓包藏在心里的话,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所以虽然历经70多年,《跟着共产党走》这首
歌旋律依然那么优美,那么令人激动,那么催人奋进。
展馆建立起来后,参观者络绎不绝,非常轰动,引起了各级领导的关注和重视。2011年5
月, 被中共山东省委确定为全省党员领导干部党性教育基地。同年1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
局委员、中组部长李源潮同志在省市领导陪同下亲临基地视察,对《沂蒙》拍摄基地内的党
性教育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要求全国的领导干部都要来此接受党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
随后部队、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纷纷挂牌确立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德育实践基地》、
《教育实践基地》。2012年2月8日,全国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宋秀岩来
基地举行了“全国妇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挂牌仪式。
至2012年4月底,来此参观考察、接受教育的各级领导和群众络绎不绝,赞不绝口。现已
接待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培训班230批,共计2.6万人。
最近,中共沂南县委、县政府组织扩建纪念馆,争取在 短时间内把教育基地做大做强,
坚持长久办好。
(三)几点启示
1、丰富的史志资料是搞好红色文化建设的基础。资料性是志书最基本的属性。资料的翔
实、准确和系统,能够科学地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给人以启迪教育作用。通过编修民政续
志,详细记述沂南人民爱党拥军、无私奉献的突出事迹事例,揭示了沂蒙精神产生根源及其
强大威力。
2、搞红色文化建设需必要的物质支持。县民政局和沂蒙影视基地为搞展览提供了直接的
场地、经费扶持,在40多天时间就能办起展览,并引起轰动效益明显。这说明,有了物质支
持,文化建设即能突飞猛进。
3、热心人的执着是搞好红色文化建设的成功要素。主编杨桂柱同志是转业军官,曾任县
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报社社长兼总编,是文化战线上的拼命三郎。在退休之后继续发挥余热,
为史志编辑、红色文化建设不遗余力,拼命苦干。他为建纪念馆组织有关人员,在炎夏酷暑,
夜以继日,挥汗如雨,大干40余天,体重瘦了10多公斤,国庆60周年前如期开馆,这充分说
明搞经济建设要出大力、 流大汗,搞红色文化建设更要大拼大干 ,才能干出水平,干出样
子。

(作者单位:沂南县史志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