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竹岛”看沧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11&rec=109&run=13


    李仁海

    提要  本文着重对竹岛这一地名的由来与含义进行了探讨、 考证,认为明代以前在今威
海市区曾经存在一个名为“竹岛”的地理实体,当时的竹岛寨就是以它命名的。文章在近百
年来人们关于威海的一些记述中找到了竹岛的 “影子” ,认为现在的金线顶是一个连岛沙
洲,以前曾经是一个岛屿,就是竹岛。并从滨海道路的变迁情况,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旁证。
    关键词  竹岛寨  竹岛  竹岛角  金线顶  连岛沙洲
    莫衷一是话村名
    在威海市区的竹岛街道办事处境内, 有两个南北相对的居民区,名叫北竹岛、南竹岛,
所属居民委员会的名称与其相同。在近30年以前,这里是北竹岛、南竹岛两个生产大队暨自
然村。办事处、居民区、居民委员会、生产大队的名称皆来源于自然村的名称,而自然村的
名称则应与竹岛相关。对于竹岛这个名称的由来、含义,当时我曾多次走访调查过,村中几
个老人告诉我:竹,是指竹子,村周围过去曾经有竹子生长;岛,是指村东北的金线顶,这
座山三面濒海,是个小半岛。应该说这个解释也合乎情理,有些地名的由来就是如此。其实
不然,不久“竹岛寨”名称的出现,就发现这种说法属于望文生义,并不准确。
    据清光绪《文登县志》记载:“竹岛在(文登)城东北八十里,旧名竹岛寨,寨址犹存。”
其位置就在现在的竹岛街道办事处境内。根据这个记载,附近应该有个“竹岛”的存在。但
是,现在这一带的海域除刘公岛、日岛外,再没有岛屿,更没有一个名谓“竹岛”的岛屿。
那么,历史上南、北竹岛村与竹岛寨的名称孰先孰后?是竹岛村这个名称源于竹岛寨,还是
竹岛寨这个名称源于竹岛村?附近是否曾经有过一个名谓“竹岛”的岛屿?或者说竹岛寨是
不是竹岛?
    史上确曾有竹岛
    经过考证, 我认为,在历史上南、北竹岛村附近确曾存在过一个名谓“竹岛”的岛屿。
竹岛寨并不是竹岛,竹岛寨的名称来源于竹岛。南、北竹岛村的名称晚于竹岛寨,可能来源
于竹岛寨。
    竹岛寨设立于明代初期。 据光绪《文登县志》记载:“洪武十七年(1384),汤和筑沿
海诸城。二十三年,建五总寨于宁海卫,共辖小寨四十八。盖其时未立卫所,防海之兵皆屯
于土寨。今南北海滨尚有存者。”民间相传,大约在明代后期,有徐、李、陶、姜等姓居民
先后来此定居,形成东、西、南三个村,分别名东竹岛(亦名北竹岛东村)、西竹岛(亦名
北竹岛西村)、南竹岛。新中国建立后才合并成南、北竹岛二村。在建村的诸姓中,李、陶
两姓系威海卫指挥佥事的后裔,其祖上都是明永乐年间(1403~1422)以后来威海卫任职的。
因此,在南、北竹岛村立村之前,竹岛寨这个名称就已经存在,南、北竹岛村的历史明显地
晚于竹岛寨。村中老人关于南、北竹岛村名称的解释,明显地相悖于竹岛寨得名于先,南、
北竹岛村立村于后的这个事实,不能由此得出历史上不存在竹岛的结论。
    但是, 《文登县志》对竹岛的记述也是不准确的。它说,竹岛“旧名竹岛寨”,好象竹
岛寨就是竹岛,两者是同一个地理实体。其实不然。竹岛寨旧址在塔山东南坡的一个小山包
上,与今天的金线顶东西相对,是塔山的一部分,并不是一个岛屿。名谓竹岛寨,不过是借
岛的名称来给兵寨命名,寨在此而岛并不在此。所以,竹岛寨并非竹岛,竹岛寨这个名称的
存在,说明附近存在有一个名谓“竹岛”的岛屿。旧志的编修者没有实地考察,以致误将竹
岛与竹岛寨混为一个实体。
    竹岛就是金线顶
    那么,历史上的这个竹岛是否有迹可寻,它在哪里?
    在前人对威海的一些记述中, 可以找到竹岛的影子。它就在今天的金线顶附近,或者说
今天的金线顶就是当年的竹岛。
    在1930年收回威海卫前后, 有一些关于威海卫的记述,从中我查到有三处记述涉及到竹
岛的位置:
    在30年代, 有一篇专门记述威海的《威海卫游记》。作者是在中英进行交收威海卫谈判
时任中方全权代表、并出任过南京国民政府的外交部长的王正廷。他在游览威海卫周围的风
景后,写下这篇游记,其中写道:“至东南(指威海卫市区东南)各小山,其脉势将尽处,
乃缩而为细长形,东驶于海。忽又成峰,是为金线顶。再东下而陡断,再突起而以岛终焉,
是为竹岛。探海家置灯其上,轮船入口者见塔灯迎面来,则威海全境尽在目前矣。”文中说
的竹岛,指的是金线顶东部的那个岬角,曾名竹岛角,今名旗杆咀。
    1933年出版的《威海卫指南》 一书,在谈到威海卫的地理交通时写道:“刘公岛……西
南隔海之竹岛角亦设有灯塔,为西口船只进出之指南。”这个竹岛角,还是指金线顶东端的
那个岬角,1891年在上面设立航标,名旗杆咀灯桩。如今,这个航标依然存在,1977年出版
的《中国沿海航标表》仍有“旗杆咀灯桩,在竹岛角上”的记载。
    还是这本《威海卫指南》 ,书中刊有《新威海八景》诗。在八景之一的“温泉快浴”诗
序中写道:“一为温泉,在卫城东五十步,竹岛之阴。”这个温泉就是今天威海市区宝泉路
上的温泉,它恰好处在金线顶的西北。所以,此处说的竹岛,还是在金线顶附近,不过没有
明确说明是金线顶还是竹岛角。
    根据以上记述, 可以证实在金线顶一带,历史上确曾存在过一个名曰“竹岛”的地理实
体。这个竹岛应该是指金线顶而不是那个岬角。试想,如果金线顶就是竹岛,其岬角名叫竹
岛角,岂不顺理成章,名正言顺?
    此外, 我曾见到一幅《最新山东明细地图》。该图的一角附有威海卫地图。图中没有标
注金线顶,在金线顶的位置上却画有一个岛屿,并标注为竹岛。这幅地图是上海江山书局出
版的,具体出版年代不详(图上没有出版时间)。根据图中标注的威海卫尚为英国租界这一
情况推断,此图应该是1930年威海卫收回以前出版的。
    此地原本是岛屿
    金线顶周围的地貌特征,也可以说明它曾经是一个岛屿。
    今天的金线顶是一座孤山, 它北、东、南三面临海,西部与塔山之间有一片沙滩相连。
这片沙滩的中部较高,海拔高程在7米左右,南北两端较低,海拔在2~5米之间。明清时代,
沙滩的北部(在今威海二中校园北部)有一个泊船的海口,名火燎场口;沙滩的南部(在原
渔轮厂、渔港路一带)也有一个泊船的海口,名辽东濩口。这种沙滩属于连岛沙洲,就是由
于它的连接作用,将过去的竹岛由一个海岛变成陆连岛,变成了今天的金线顶。连岛沙洲与
陆连岛是自然地理学科中的两个名词。连岛沙洲是指连接岛屿与大陆间的沙洲,这种沙洲是
在沿岸流的作用下由泥沙逐渐堆积形成的。由沙洲与陆地连成一体的岛屿便是陆连岛。连岛
沙洲与陆连岛在我市沿海多有发现。金线顶就是一个陆连岛。
    1960年, 我曾在金线顶西面居住过。  至今记得源于戚家夼村的小河在金线顶西北入海
(当年的河道如今仍在),河东是二中校园,河西有二中的操场,操场西有一片农田。金线
顶的西南则基本是一片沙滩,有一条小路直通山顶。
    金线顶的位置可谓重要, 除火燎场和辽东濩两个海口外,还有一个三官庙海口,在其东
部,旧志称其为石门,《威海市志》记曰:“海口参差如门,古号石门。刘岛穿出往往傍石
门湾泊。明季设墩炮其上,以备不虞。”
    我认为, 明初设立竹岛寨时,金线顶尚未成为陆连岛,否则,将竹岛寨设在竹岛上岂不
更好?
    道路变迁为旁证
    明清时代,从威海卫至文登县之间道路位置的变迁,也可证明金线顶曾经是一个岛屿。
    明代, 威海卫城建立以后,由威海卫向南去文登县的主路(当时称官道),并不在今天
的新威路与青岛路,更不在海滨路。根据旧志的零星记载,明、清两代由威海卫去文登县,
出卫城南门后,向东转南经樵子埠、三里店、杨家炕桥等处到接官亭进入文登界。康熙《威
海卫志》记曰:樵子埠“在卫治东南(现市区塔山中路东侧)一里,往来通衢,贸易少而樵
采多,冬暮春初,喜得此辈络绎,若专门设者”。三里店、杨家炕桥在原北竹岛西南,接官
亭旧址在戚家庄南山上,这条官道的位置与现在的塔山中路大体一致。
    此外, 当时还有一条由卫城南门向东南的小路。这条小路的位置是由今塔山中路北端沿
着塔山东北麓向东南,经原玻璃厂院内通向今新威附路,再由新威附路向西南到三里店。
    为什么当时的官道不修建在这条比较平坦的小路上, 而要修在地势高的山上?唯一的解
释就是当年的小路处在濒海的沙滩上,不具备修路的条件。直到清光绪年间在城南河修建绥
军大桥(即原南大桥)后,由卫城东门可以直接向南经今新威附路南去,这条道路才逐渐成
为南去的主路。当时,这条道路以东的区域仍然是一片海滩,英国强租威海卫时这里才开始
出现建筑物,成为爱德华商埠区的一部分。
    英租威海卫时这里修建了两条马路。一条是经绥军大桥向南的主路,当时名霍克哈特路,
1930年以后名四登楼西,后并入中山路,现在一部分属新威路,一部分为新威附路。一条在
原玻璃厂院内(即早前的小路),当时名图逊路,1930年后名和平路,1950年后并入新大路,
“文化大革命期间”圈入玻璃厂内,现已成为尚城国际居民区的一部分。由北竹岛村向北直
通的道路,是1960年前后开始修建的。60年代初,这段新路修到原马车店(现同心路东端北)
时,新威路便一分为二,一条向南通青岛路,一条成为现在的新威附路。
    综上所述, 今天的金线顶就是明代初期的竹岛,是竹岛寨与南、北竹岛村名称的渊源。
至于竹岛这个名称的由来、含义,则可能与前面所提村中老人的说法有关。
                        (作者单位:威海市民政局地名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