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修志成绩斐然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10&rec=74&run=13

王明义臧先锋
“志乃一方之信史”。当今修志,恰逢盛世,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崂山
区按照上级的指示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时代
发展的要求出发,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行政推动,扎实有效
崂山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修志工作,修志伊始,为扎实有效的做好全区的修志
工作,联合下发《崂山区编修志工作方案的通知》,迅速组建修志机构,召开了《崂
山区志》编篡委员会会议,全面启动全区的编修工作;全区各部门、各单位按照“一
纳入、五到位”的要求,相继成立了修志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班子,制定工作规划,
积极开展工作。为进一步推动全区的修志工作,区委、区政府把编修地方志工作纳入
了全区重点工作绩效考核,赋予相应分值,年底与奖惩挂钩,从而为区史志部门履行
工作职能,促进全区编修志工作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抓手”。
区人大非常重视区志的编修工作,列入常委会会议议程,召开区人大常委会会议
专门听取审议《崂山区志》编纂委员会副主任、区史志办公室主任辛兆山受区政府委
托所作的《关于〈崂山区志〉编纂工作情况的报告》,并作出《青岛市崂山区人大常
委会关于加强地方志工作的决议》。全区的修志工作有规划、有计划、有督查、有考
核、有监督,形成了良好的氛围,保证了全区修志工作的顺利开展。
目前,区志资料收集1000余万字、图片1000余幅,已开始了初稿的编写,今年年
底将完成80余万字《崂山区志》初稿的编写任务;各单位部门志,已进入初稿合成阶
段,《水利志》已经付梓,《崂山社团志》进入总纂合成阶段,《城市管理志》《环
境保护志》《电信志》等20余部部门志已基本完成初稿;各街道志已完成送审稿,形
成街街修志局面,今年将相继出版;为真实地记录全区农村向街道、农民向市民、村
庄向社区转变的历程, 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份宝贵的财富,各个街道分别选定了2-3个
基础条件好、修志积极性高的村庄,作为试点开展村志编修工作。中韩街道的《大麦
岛村志》已正式出版发行。

二、基础建设,初具规模
基础建设工作是做好史志工作的前提,也是开展修志工作的必要的条件。几年来,
崂山区委、区政府非常重视史志部门的基础建设,加大投入,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确立了“硬件设施现代化、资源管理数字化、信息传输网络化、对外服务在线化”的
目标。一是配备了现代化设施。购置服务器、刻录机、扫描仪、投影仪、录像机、计
算机等一整套信息采集、编辑设备,建立了功能齐全的局域网、连通了政府金宏网和
国际互联网,实现了三网连通,构建综合数字信息管理与利用平台,增强了服务功能。
二是高标准建起了面积为100多平方米的方志馆。 收录地情、方志、年鉴、文献、典
藉、工具书、艺文资料等9大门类、2600余卷(册) ,配备两台计算机,实现了管理目
录微机检索。对外开放以来,已经接待社会各界查阅上百人次。三是建立了功能齐全
的地情资料中心。按照“强化收集、简化整理、细化检索、深化利用”的原则,科学
设置专题栏目,突出时代、地域特色,安装专门软件,做到了随时征集、随时编写、
随时整理、 随时电子化、随时入库,不断扩充信息容量,库容资料量达560余万字。
同时,利用扫描、刻录技术,对收集1000多张珍贵照片进行整理建库。实现了与山东
省情网、青岛市情网的联接,为社会提供了一个内容丰富、详实可靠的地情资料查询
平台。

三、修志队伍,素质提高
志书质量是修志工作的生命,而决定志书质量的关健在于“人”的质量。为此,
崂山区史办始终把加强史志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常抓不懈。一是分阶段、有
重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培训。2001年下半年,修志工作启动后,重点层层落实人员,
健全修志网络,制定规划,打好基础;2002年则以分志篇目设置和资料搜集为培训重
点,提高基层修志人员的业务技能;2003年则以资料的编写优化、审核为重点,突出
提高主编人员业务素质;2004年培训的重点是志稿总纂合成,主要是全面提高主编人
员的综合素质,争取多出成果。二是采取上门指导、专题讲座、召开研讨会、组织人
员分期分批参加省市培训等形式,提高修志人员的理论和业务水平。两年来,共印发
学习材料1000余份,分发书籍600余册,先后组织了9次培训班,对180多个单位300余
人进行培训,为修志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资政服务,效果显著
史志工作只有围绕大局,服务现实,才能充分发挥资政的功能,才能呈现出勃勃
生机和强大的活力。崂山区史志办把围绕大局,服务现实当作主要任务,积极探索史
志工作的长效机制,建立年年有专题研究、年年有阶段性成果、始终保持有所作为的
工作局面, 不断拓展服务领域。一是适应社会需求,开展读志用志工作。将139.5万
字的《崂山县志》缩减精编30万字的《崂山简志》,发行2400余册。编印了《崂山古
志丛书》,出版了明朝黄宗昌撰写的《崂山志》校点本,结集出版了《山东强镇名村
志》,广泛为社会各界应用。二是发挥政府第二研究室作用,为领导决策服务。2000
年,全面征集国内外各种报刊媒介宣传报导崂山的各种信息,每月编印《崂山讯息》,
提供给区领导及相关单位,及时了解掌握崂山的发展动态;2003年又深度挖掘崂山文
化资源,创办了《崂山春秋》季刊;2004年针对崂山行政区变化复杂、国家级政策区
四位一体的区情,理清思路,从源头整理,汇编了《崂山区、高新区、风景区、度假
区1984-2002年重要文件汇编》 ,供领导参阅;三是贴紧中心工作,服务现实社会。
针对北宅街道凉泉村搬迁面临的一些问题,撰写了《崂山水库的兴建及移民》,从历
史的源头上分析,提出解决措施;针对全区农村向城市、农民向市民、村庄向社区转
变,“三农”问题日益重要的情况,完成了《结合崂山实际,建设农村小康的》的调
研文章,先后刊登在省、市、区刊物上;针对崂山建区十周年,撰写了《崂山建区始
末》《崂山区历史沿革概述》;围绕该区未成年人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基地较少,撰写
了《增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思考》,引起了区委领导的高度重视,市委常委、区委
书记李增勇,区委副书记邓云峰都作了重要批示。同时,先后编纂出版了20多万字的
《崂山概况》 、20万字的《崂山区1994-2002年度大事记》、15万字的《崂山区2003
年大事记》、20万字的《中共崂山历史大事记》。2003年实施了“崂山记忆工程”,
对全区139个行政村以图片和文字相结合的形式, 记录城乡面貌、自然地貌、居民生
活、民俗文化、文物古迹等。为庆祝青岛高新区建区10周年和崂山新区成立10周年,
分别于2002年、2004年举办两期大型图片展,集中展现了高新区、崂山区社会发展经
济腾飞的伟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