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a0&A=9&rec=15&run=13

第一章 “十五”回顾及“十一五”发展环境
“十五”期间,全市上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
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干事创业,加快发展,提前一年完成了“十五”
计划主要目标。
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十五”以来,我市经济
发展驶入快车道,2004年全市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大关,2005年达到1169.8亿元,
年均增长15.8%,增幅比“九五”时期提高2.5个百分点。人均GDP达到47000元,继
续在全省保持领先地位。 财政实力不断增强,财政总收入达到110亿元,其中地方
财政收入57.5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9.8%和33.1%。城市整体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城
市综合竞争力由全国第42位提升到第27位; 所辖三市全部进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
行列,并实现了位次前移。
二、经济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
的15∶53∶32调整为2005年的9.2∶62∶28.8。 “工业强市”战略成效显著,2005
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672.3亿元,年均增长22.1%,其中五大产业群所占
比重达到81.1%, 3家企业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由12.9%提
高到24.9%。中国名牌产品从无到有,总数达到8个;中国驰名商标由2个增加到7个。
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发展节水农业32万亩,新增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7个,粮食
总产稳定在95万吨左右,较大规模的畜牧养殖场由230家发展到681家,名优水产养
殖比重由35%提高到64%, 远洋渔船由28艘增加到185艘。旅游、信息、房地产等新
兴服务业增势强劲,服务业层次不断提升,创建了全国第一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群。2005年,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85.5亿元,年均增长1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达到284.8亿元,年均增长13.7%。
三、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重点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十五”期间,注重发
挥投资的拉动作用,形成了国资、民资、外资三轮驱动的新格局。全市规模以上固
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866亿元,是“九五”期间的4.7倍,年均增长48.9%,投资率
达到43.4%,比“九五”提高26.5个百分点;环海公路、桃威铁路改建、威海港三期、
威海机场改造、威乳高速公路、三角全钢子午胎、魏桥纺织等一批重点工程陆续建
成或取得重大进展。
四、经济国际化进程加快,对外开放再创新局面。“十五”期间,开通了石岛
港、龙眼港至韩国航线,实现了空港开放,成功举办了东北亚经济论坛、东亚投资
论坛等一系列重大涉外活动,组织了赴韩国、日本、香港、欧美及上海、温州、西
安、哈尔滨等一系列国内外招商促进活动,全方位开放实现了新的突破。实际利用
外资累计达到42.6亿美元,是“九五”期间的4倍,年均增长41.9%,来我市投资的
世界500强企业达到7家。实际利用内资累计达到580亿元,是“九五”期间的5倍多,
年均增长48%。 投资过千万美元的外资项目、 过亿元的内资项目分别达到320个和
136个。 2005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75.5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达到47.3亿
美元,分别是2000年的3.8倍和3.6倍,年均增长30.4%和29.3%; 外贸依存度由“九
五” 末的29.5%提高到52.3%。与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合作关系,完成对
外工程承包营业额4.5亿美元, 外派劳务2.1万人次,分别是“九五”时期的2.3倍
和1.7倍。
五、经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发展活力明显增强。企业改革向纵深推进,县以
上企业改制面达到99.2%,镇村企业改制面达到80.1%,比“九五”末分别提高44.2
和65.1个百分点。 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由36.8%提高到
57%。企业上市实现重大突破,先后有威高、好当家等5家公司成功在境内外上市,
融资14亿元,主业突出、业绩优良的“威海板块”逐步形成。农村税费改革稳步推
进,取消了农业特产税和农业税,停征了乡村公益事业金,实行了村干部工资财政
补贴制度,落实了粮食直补、良种、农机等补贴。财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在全省
率先推行了公务通讯补贴和公务用车货币化改革,推进了政府采购和国库集中支付
改革。投资、流通、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保障、行政审批等各项改革全面推
进。
六、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明显,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中心城区完成了世昌大
道、环山路、环海路、青岛路、机场路等城市干道工程,建成了海滨、海港等11个
开放式公园及一批社区花园,新建了国际商品展览中心、体育场等公益设施,新增
日供水能力7万吨、日污水处理能力4万吨,建成区面积由43.7平方公里扩大到82平
方公里,荣成、文登、乳山市也相继完成了一批城市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城市公共
服务功能有新的提高,支撑和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围绕建设一体化威海,启动了
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加快了市区对接步伐,建制镇由72个调减到50个,城市
化率由42%提高到53%。出台了《威海生态市总体规划》,实施了“碧海、蓝天、青
山、 宁静”行动,生态环境保护得到进一步加强,全市万元GDP能耗比2000年降低
20%,森林覆盖率达到36.8%,提高了8个百分点。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城市形象得到巩固和提升,成为全国第一个“国
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群、全省第一个“园林城市”群,荣获了联合国“人居奖”,
成功举办了两届中国威海国际人居节。
七、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生活质量持续提高。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
配收入达到1245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083元,年均分别增长10.7%和9.6%。
全市人均储蓄存款由1万元提高到1.8万元, 年均增长12.6%。强化了就业和社会保
障工作, 五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口22.5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9.4万人,城镇职工养
老、 医疗、失业、生育、工伤保险覆盖面均达到98%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覆盖面达到90.7%,农村养老保险覆盖面提高到6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零以下,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7%以内。
八、科教兴威战略有效实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科技事业成果丰硕,共取得
重要科技成果376项,其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以上62项,累计获授权专利2908件;建
设国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5个,拥有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和企业技
术中心91家,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133家;与驻威高校共建了哈工大国际微电子中心、
山大国际生物技术研发中心和宋健科学技术研究院; 设立了13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和工作企业, 引进各类人才2.2万人,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并被确定
为“全国信息化试点城市”。巩固和完善了“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调
整优化了中小学校布局, 义务教育质量稳步提高,高中段教育普及率稳定在90%以
上;推进了校地共建,高校全日制在校生由0.6万人增加到2.9万人;整合了职业技术
教育资源,搬迁扩建了威海职业(技术)学院、威海工程技术学院。健全完善了公
共卫生体系,新建了传染病医院、市疾控中心国家标准中心实验室,城乡预防、保
健、医疗网络进一步健全,成功防控了“非典”和禽流感疫情。实行了农村和城镇
失业(无业)人员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财政统一发放制度,开展了农村部分计划生
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试点。平安威海建设成效显著,跨入“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优秀地市”行列。文化事业不断发展,城市文化品位不断提高,创作了一批文化精
品。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大力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所辖市区在全
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县市区评选中连续五届实现“一片红”,广播电视、新闻出版、
民族、宗教、外事、侨务、人防、史志、档案、气象、地震、妇女儿童、老龄、残
疾人等事业都取得了很大成绩。
“十五”时期是我市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运行质量最好、城乡面貌变化最
大、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但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
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经济的结构性矛盾还比较突出,服务业发展还相对滞后,
财税“三个比重”仍然偏低,投资和消费关系尚待优化;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
根本转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 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不少问题亟待解决,农民
增收的长效机制还有待完善,收入分配中的矛盾还比较突出; 生态还比较脆弱,资
源利用效率有待提高;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还比较多,等等。
“十一五”时期及至2020年,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是承上启下、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平、发展、合
作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经济正走向较快发展轨道,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
区域经济加速整合,全球范围内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加快,国际贸易持续扩大,
国际投资继续活跃,为我们分享经济全球化成果、增创发展新优势、借助外力加快
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国内政治安定、社会和谐,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政府宏观调控手段更加成熟,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不断提高,
为我市加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
综合分析发展的现实基础和面临的宏观环境,“十一五”时期我市面临着加速
崛起的全新战略机遇。经济快速增长阶段。我市人均生产总值超过5000美元,已步
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经济发展迎来乘势而上、实现新跨越的重要时期,随着前期
投资效应的释放、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互动升级、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化、
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四力合聚,将强有力地推动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产业
加速转移阶段。世界经济正在进行全球性结构调整,发达国家特别是韩日、欧美向
中国产业转移速度加快,国内南资北上趋势明显,我市基础设施完善、电力供应充
足、环境优势突出、劳动力素质较高,具备了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产业基础、生
产要素和资源条件。开放全面深化阶段。全球范围内的市场重组、国际国内资本流
动和大规模的产业转移以及融入半岛城市群为我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力推进对
外开放和区域合作,构建全面开放型的经济格局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城市化进
程加速阶段。随着城镇产业竞争力和辐射力的进一步增强,综合服务功能快速提升,
园区建设和小城镇发展对资源、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吸纳集聚作用将更加突出,城
乡一体化进程将明显加快。
在看到发展机遇的同时,应充分认识到我市经济社会还面临着各种矛盾的挑战
和竞争的考验。
一是竞争日益加剧。随着WTO产业保护期结束,区域经济与国际市场全面接轨,
我市面临着更苛刻的规则约束和激烈的市场竞争,贸易摩擦日益增多,将对我市部
分产业发展造成一定冲击; 随着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中西部加速崛起,
东北振兴步伐加快,长三角、珠三角仍将保持领先地位,区域竞争日益激烈,周边
城市发展势头强劲,我市面临着更为广泛的激烈竞争。
二是要素制约更加严峻。我市土地、水资源、原材料等资源矛盾较为突出,人
才资源存在总量和结构性短缺,资本市场发育迟缓,企业融资渠道不够顺畅,将成
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突出因素。
三是社会矛盾趋于显性化。居民收入差距扩大、项目征地、城市建设拆迁、企
业改制等伴生的各类矛盾冲突逐步显现,贫困阶层存在相对贫困化的趋势,就业、
社会保障等问题愈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
发事件的任务艰巨。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
会发展全局,全面落实市委“一一六一”发展目标和思路,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
自主创新为支撑,以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为目标,突出抓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
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大力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旅游度假基地和以海产品为主的农
副产品出口加工基地,全面建设活力、平安、文明、民本、生态、精品威海,推进
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提前实现第二个翻番,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二、指导方针
(一)坚持解放思想,抢抓发展机遇。根据发展的要求和形势的需要,推进思
想解放的深度和广度,在解放思想中发现机遇、抢抓机遇、把握机遇,推动加快发
展。
(二)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全面发展。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更加关注就
业、社会保障、社会事业等方面的工作,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全面协调可持续
发展。
(三)坚持扩大开放,拓宽发展空间。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要
求,更加积极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努力提高开放的层次、质量和水
平。
(四)坚持深化改革,激发发展活力。围绕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障
碍,全面推进和深化各个领域的改革,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不断
激发发展活力。
(五)坚持科教兴市,强化自主创新。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加
大科技投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增强经济发展原动力。
上述指导思想和指导方针的核心在于围绕“一个目标”,打好“三张牌”,建
设“三大基地”,构建“四大体系”。
围绕“一个目标”,即到“十一五”末,全市生产总值在2000年的基础上提前
实现第二个翻番。
打好“三张牌”,即打好开放牌、环境牌、科技和人才牌。
建设“三大基地”,即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旅游度假基地和以海产品为主的
农副产品出口加工基地。
构建“四大体系”,即努力构建以产业项目为核心的发展体系、基础设施支撑
体系、和谐社会保障体系、科学考核评价体系。
三、总体目标
依据我市的发展基础以及面临的环境,“十一五”期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
主要目标初步确定为:
(一)经济综合实力跨上新台阶。到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年
均增长13%, 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3%,规模
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达到3000亿元。
(二) 经济结构进一步协调优化。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7∶61∶32,高新技术
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5%, 海洋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
重达到30%。
(三) 开放型经济体系初步形成。全市外贸出口年均增长15%,五年累计实际
利用外商直接投资50亿美元,实际利用内资1000亿元。
(四) 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全市城市化率达到60%,中心城市人口由82万人
增加到100万人,建成区面积由82平方公里扩大到125平方公里。
(五) 循环经济体系基本形成。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水耗分别降低20%,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10%,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
利用率达到95%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75%。
(六)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农民人
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人口自然增长率稳定在零以下,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7岁,千
人拥有医生数提高到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在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的基础上,经过努力,“十二五”期间提前基
本实现现代化; 到2020年, 全市生产总值再翻一番,突破4000亿元,人均GDP达到
1.5万美元,城市化水平达到70%,成为经济更加繁荣、科教更加发达、环境更加优
美、生活更加富足、社会更加和谐的现代化城市。
第三章 加快推进产业集群化 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围绕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调整优化产业布局,积极
培育五大产业群,加快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尽快形成一批支柱产业、一批大型
企业和一批知名品牌,努力把我市打造成为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重要板块。争取
“十一五”期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
一、搞好工业布局调整,规划建设“二区二带”。在重点抓好现有国家级和省
级开发区建设的同时,打破行政区划和城乡二元格局,把三市三区作为一个经济板
块统一调整生产力布局,抓好“二区二带”的规划建设。
(一)制造业聚集区。以威海市区、文登、荣成交接的“大三角”地区为腹地,
引导加工制造企业和新上项目向中部地区聚集,把“大三角”建设成为加工制造业
的聚集区。
(二)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依托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产业基础、科技资源和
人才优势,以科技新城为载体,以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等高
等院校为支撑,打造以威海市区、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
(三)临港工业产业带。依据《海岸带分区管制规划》,充分发挥我市的岸线
资源优势,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积极培育船舶修造、电力生产、海产品精深加工
等优势产业,加快推进以石岛新港为依托的石油储备及加工基地建设,尽快形成一
批新的产业隆起带,推动临港工业向规模化、集群化、高端化发展。
(四)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带。按照“建大龙头、带大基地、兴大产业、占大
市场”的战略思路,利用我市丰富的海产、畜产和农副产品资源,突出区域特色,
打造以海产品为主的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带。
二、强化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壮大产业集群。根据我市的资源条件、产业基础
以及产业发展方向,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
业步伐,重点发展运输设备、电子信息、机电工具、轻纺服装、食品医药五大产业
群,到2010年,五大产业群实现销售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89%。
(一)运输设备产业群。船舶修造业重点实施好“3111”工程,打造皂埠湾、
俚岛湾和石岛湾三大修造船业聚集区,培植山东新船重工有限公司、山东黄海造船
有限公司等十大重点造船企业,形成一条沿海造船工业带,培育一条船用电机、空
调、水泵、锚链等配套产品的产业链,推动船舶制造业向大型化、多品种、多功能、
高性能方向发展,把我市建设成为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修造船基地。到2010
年,全市造船能力达到160万载重吨,修船能力达到500艘次。汽车及零部件业重点
做大做强荣成华泰和东安黑豹两个汽车整车厂,加快发展轮胎、钢丝帘线、曲轴、
连杆、刹车片、齿轮箱等11个骨干零部件产品,把我市建设成为知名的轮胎生产基
地和重要的汽车零部件加工基地。到2010年,运输设备产业群销售收入达到1000亿
元。
(二)电子信息产业群。依托威海市电子信息产业园和软件产业园,重点引进
国内外知名大企业,实施一批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的大项目,开发一批技术先
进、有较高市场占有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依托计算机外部设备产品、光
纤光缆产品、传感器类产品、电池、微电子设计研发五个基地,重点发展扫描仪、
打印机、光纤光缆等产品,并在集成电路设计、相关数字电子产品开发上实现突破。
到2010年,电子信息产业群销售收入达到800亿元。
(三)机电工具产业群。加快与电子技术的融合,加大技术改造和内部挖潜的
投入力度,鼓励发展机电一体化的装备制造业,重点建设好印刷机械、建筑机械、
木工机械、航空地面专用设备制造基地,推动通用机械产品走大型化、成套化、系
列化之路。到2010年,机电工具产业群销售收入达到1000亿元。
(四)轻纺服装产业群。大力实施名、优、特、新产品开发战略,重点发展服
装、家用纺织品、棉纺织品、皮革及制品、渔具五大类产品,开发休闲装、高档时
装、碳素鱼竿等产品,努力打造全国最大的地毯生产制造基地、抽纱系列产品生产
集散地。到2010年,轻纺服装产业群销售收入达到700亿元。
(五)食品医药产业群。食品业重点发展蓝色海洋食品、绿色农业食品及其他
特色食品,突出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及海洋保健品生产,提高水果加工业、花生制
品业、蔬菜加工业和乳制品业的市场竞争力。医药业,充分发挥我市环境和资源优
势,广泛采用新技术、新成果,重点发展新型中成药、化学药制剂、医疗器械、海
洋药物和基因工程药物。到2010年,食品医药产业群销售收入达到1000亿元。
三、加快组织机构调整,做大做优企业集群。按照龙头骨干企业带动、中小企
业协作配套的要求,加快骨干企业膨胀规模,推动中小企业扩大总量,形成规模适
度、机制灵活、核心竞争能力强的产业组织结构。发展壮大一批大型骨干企业。认
真落实加快骨干企业膨胀促进制造业发展的各项政策,组织实施好“百企登峰攻坚
计划”和“银企互动工程”,集中力量扶持60家市级重点工业企业,培育一批拥有
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围绕五大产业群,
加强与世界500强、 中央企业以及上市公司的合作,努力培育一批新的龙头企业。
到2010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的企业达到50家,其中超过50亿元的企业达到20家。
按照“名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行业—品牌工业”的思路,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
略,建立完善名牌奖励基金,鼓励和引导企业争创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等
知名品牌,走“以人才兴科技、以科技上质量、以质量拓市场、以市场树品牌”的
发展路子。到2010年,中国名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分别达到15个以上。做优做特
中小企业。高度重视培育中小企业,建立完善贷款担保、行业协会、信息服务、信
用评价和人才培训等服务体系,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和条件。围绕为大企业、大集团
配套协作,加快培植一大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
第四章 强化自主创新 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围绕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加快科技创新
尤其是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一、大力推动自主创新。坚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和
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加快建立政府引导、以企业为主体、产
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力度,设立自主创新专项资金,打
造公共研发平台。抓好威海哈工大微电子中心、山大国际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宋健
科学技术研究院建设,完善以高校、科研院所为龙头的原始创新体系; 加强各类工
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技术开发中心建设,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强化各
类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创中心的服务功能,完善以中介机构为主体的科技成果推广
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国家级、省级开发区二次创业,落实相关配套政策,加强国家
“863” 成果转化基地、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科技园区建设,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
高新技术创新创业基地。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积极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
支持企业建立技术中心,集中力量对关键、共性和配套技术进行攻关,加快实施重
大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项目,努力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及引进消化吸收再创
新能力。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学习掌握具有国际竞争力的
重点先进技术,注重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尽快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的核心技术,提升我市相关产业的竞争力。“十一五”期间,全市专利申请量年增
长10%以上。 到2010年,基本形成完善的科技发展政策保障体系和投融资体系,市
级以上各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100家左右, 全社会研发经费占生产总值的比重
提高到2%以上。
二、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步伐。立足我市优势领域,加快生物技术、新材料、
电子信息、海洋技术四大领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培育区域竞争优势,形成特色鲜
明的骨干产业群体。到“十一五”末,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
家以上。
(一)生物技术领域。支持药品生产关键技术和新药品种研究,开发具有自主
知识产权和特色的新药。研究发酵新技术在酿造业、食品饮料业中的应用技术,搞
好发酵工程、食用菌工程等项目建设。开展转基因动植物育种技术攻关,开展农业
优良品种选育。
(二)新材料领域。大力发展新型复合材料、新型微粉材料、新型建筑材料和
光电子材料,加快碳纤维、二氧化碳共聚物、低辐射镀膜玻璃、铝镁合金等相关产
品的产业化进程,重点建设医用高分子材料基地、铝镁合金材料基地、碳纤维复合
材料基地等6大基地。
(三)电子信息领域。加大电子芯片及办公自动化、工业控制、企业管理等应
用软件和条码自动识别系统、数据传输系统的开发力度,形成以传真机打印机关键
件、液晶显示器、数字地震传感器、物位监测仪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品。大力开发
计算机应用和支撑软件系统,重点在激光排版制版印刷系统、语音系统、抽油机井
无线网络监控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等方面推进产业化,积极开发微电子技术及新
产品。
(四)海洋技术领域。依托海洋“863”基地和工程技术中心,集中建设培育2
个产学研相结合的海洋科技示范基地, 新建1个省级海洋高技术重点试验室。积极
引进高新技术,抓好海产品增养殖及精深加工等项目,大力发展海洋新兴产业和水
产业,大幅度提高海洋开发的整体效益,确保海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五章 繁荣发展服务业 提升综合服务功能
以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拓宽领域、培植财源、增加就业为主要任务,优化发
展环境,创新发展机制,突出发展现代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努力使服务
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
一、做大做强旅游业。围绕建设旅游度假基地,突出“海、山、岛、泉、城”
旅游特色资源,以福文化为主题,以千公里海岸线为依托,全面实施“幸福海岸专
项规划”,建设蓝色温泉城、福如东海园等七大旅游板块,打造千公里“东方幸福
海岸”,把我市建成集观光游览、度假休闲、温泉疗养、体育健身、商务会展、购
物娱乐为一体的旅游目的地。策划建设适合不同消费群体的多样化旅游项目,努力
创建特色旅游品牌,重点建设刘公岛空中快车、温泉度假村、乳山口福地养生园、
国际游艇俱乐部等项目,形成一批精品旅游项目群。坚持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
新开发旅游项目及景区点,必须符合规划并经专家论证。适度发展高档饭店,积极
引进国际知名度假酒店,鼓励饭店业加入国际分时度假体系。创新宣传促销方式,
将重点旅游景区点纳入山东省滨海旅游体系和韩日游客赴华观光旅游线路重要景区,
扩大高端客源市场份额。鼓励发展旅游纪念品、工艺美术品、海产品等旅游商品,
提高旅游购物占旅游收入的比重。积极发展中外合资、独资旅行社,加强旅行社与
客源地旅行社的合作, 增强旅行社外联与接待能力。 到2010年,旅游总收入突破
200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9%以上。
二、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一)现代物流业。以发展商贸物流、口岸物流为重点,以信息技术为支撑,
以多式联运为载体,加快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和企业内部物流建设,大
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培育现代化专业物流集团,建立并完善综合物流、生产资料、
生活资料、口岸进出口、农副产品五大物流体系,加快推进中韩“整车物流”项目。
到2010年,第三方物流市场占有率提高到20%。
(二) 信息服务业。 加快构建电子政务平台和人口、信用等七大数据库,到
2010年,市、县机关基本实现电子政务; 大力推进电子商务,建成覆盖主要生产、
销售行业及部分消费商、辐射全市主要城镇的电子商务平台。
(三)金融服务业。加快银行业和农村信用社发展,努力扩大经营规模,提高
经营效益。大力拓展信贷业务品种,积极创新个人理财、咨询评估、信息服务等中
间业务品种,努力增强金融服务功能。稳步发展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规范发展保
险、证券业,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建立和完善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健全社会信用
体系,努力防范金融风险,着力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着力引进国内外银行、证券、
保险机构,不断壮大金融业实力。
(四)会展业。大力发展会议经济,打造“会议城市”品牌,以会议带展览,
以节庆活动提升城市精神文化内涵,推动会展、旅游、商贸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以国际商品展览中心和国际会议中心为载体,积极承接区域中心城市辐射,培育国
际人居节等品牌展览和节会,通过会中会、展中展、联办等形式,加强与上海、青
岛等城市会展业的合作,发挥毗邻韩国的区位优势,借韩兴展,提高会展业的规模、
层次和水平。
(五)房地产业。加强对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规范发展房地产业,完善住房
供应体系,重点发展普通商品住宅,探索实行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货币化补贴,加
快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步伐。
(六)社区服务业。建立健全社区服务网络,大力发展面向社区居民的护理、
清洁、日托、维修、医疗等便民利民服务,完善物业管理市场体系。到2010年,城
市住宅物业管理覆盖面达到98%,非住宅物业管理覆盖面达到50%。
(七)中介服务业。积极发展会计、法律、咨询、科技服务等各类社会中介机
构,加强资质审查、信用评估、人才培养等工作,大力推广代理、代办、经纪、拍
卖等中介服务方式,培育人才、劳动力、物资等要素市场,促进中介服务业规范发
展。
三、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
(一)商贸流通业。按照控制设施总量、优化业态结构、调整商业布局、完善
商业功能的原则,优化整合中心商业区,有序发展和建设大型商业设施,形成地域
性、生态性、文化性及互补功能突出的商业中心。加强商品市场体系建设,大力发
展渔具、水产品、果蔬、小商品等产地特色优势专业市场和韩日货等产品中转型市
场,打造在国内有影响力的韩日货专业性批发零售集散地和北方区域性重要渔市,
加快建设石岛北方渔市、文登工艺家纺城、镆铘岛石油中转储备库等项目。到2010
年, 全市形成2处交易额过20亿元、3处交易额过5亿元的批发市场。鼓励大型商贸
企业发展配送中心、连锁经营、专卖店等现代流通业态,引导企业向农村延伸网点,
积极开拓农村市场。
(二)交通运输业。重点抓好运力结构优化及运输线路布局调整和加密,进一
步完善综合运输体系,加快发展海运业、民航业、铁路及公路运输业,鼓励运输企
业向集团化、连锁化方向发展。加快发展多式联运,扩大运输规模和辐射范围。
第六章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加
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推进公共财政向农村
倾斜、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不断调
整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农村城镇化和农
民非农化进程,力争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继续走在全省前列。
一、调整优化内部结构
(一)种植业。以“优、新、特、精”为方向,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的基础上,
大力发展以水果、 花生、蔬菜、药材为支柱的特色经济作物。到2010年,建成100
万亩水果、干杂果经济林基地,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比例调整到40∶60。
(二)畜牧业。以奶畜养殖和特种动物养殖为重点,加快发展规模化畜禽饲养
场和养殖小区。
(三)渔业。加快发展以名优养殖、精深加工和远洋渔业为重点的现代渔业,
实施渔业资源修复行动计划,改善优化近海海洋环境,加强名优特品种的培育和推
广,搞好病害防治研究,积极推广深水大流养殖、陆地工厂化养殖、网箱养殖等新
型技术,合理调节养殖密度。严格控制近海捕捞强度,稳妥做好近海捕捞渔船报废
和渔民转产转业工作,鼓励骨干企业增加现代化装备,积极开发北太平洋和西南大
西洋等远洋渔场。到2010年,全市名优特新产品占养殖产量的比重达到70%,远洋
渔船发展到250艘。
二、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重点扶持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鼓励其通
过资产重组、资本运营、兼并联合等方式迅速膨胀,提高辐射带动能力。到2010年,
全市销售收入过亿元的龙头企业发展到50家。着力打造花生、果品、蔬菜、中药材、
海珍品等10大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提高规模化水平。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
和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加快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步伐,
大力发展无公害、 绿色和有机食品。到2010年,标准化生产基地达到150万亩。实
施“出口农产品绿卡工程”,鼓励农产品出口基地和加工企业积极参与农产品国际
标准认证,努力扩大对韩、日农副产品出口,确保年均增长15%以上。
三、加强农业综合配套服务体系建设。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采
取多方面扶持措施,保护、引导、发挥好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
长期不变、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通过转包土地使用权、拍卖“四荒”使用
权等形式,促进土地合理流转,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全面落实农村税费改革政策,
加快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落实完善化解乡村债务政
策,建立防止农民负担反弹的有效机制。加大粮食、良种和农机“三补贴”力度,
积极探索农资直接补贴办法,调控农资价格。通过财政引导、农户参与、信贷支持
等多种渠道加大对农业投入力度,逐步建立稳定的农业投入增长机制。扶持发展各
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专业协会等中介服务组织,加快培育组建市级行业协会,
为农户提供承贷承还、贷款担保、市场开拓、技术信息等各类服务,提高农民的组
织化程度。规划建设、改造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进一步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建立
健全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体系,支持鼓励科研单位和相关企业开展农村科技培训及成
果推广应用,使更多农民接受科普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科技致富能力。
四、切实搞好农村建设。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不断提高农
村公共服务水平,重点抓好农村道路、农田水利、信息、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娱
乐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村村通”工程建设,
全面实现村村通油路、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以镇卫生院和计生服务站、中心卫
生室和计生服务室建设为重点,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网络。深
入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和文明创建活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
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积极推进农民生活社区化,实施
农村社区化建设试点工程,带动农村社区发展。加强镇村环境整治,开展“百村示
范、千村整治”行动,努力使农村基本实现道路硬化、庭院净化、街道亮化、村庄
绿化和环境美化。
五、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合理调整小城镇布局,大力
发展实力较强、辐射带动力大、特色鲜明的农业产业化主导型、工业主导型、流通
贸易型、旅游观光型以及海洋化工型等各具特色的小城镇,提高聚集效应,增强人
口吸纳能力。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壮大镇村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积极开展
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打破农民工与城镇职工的界限,促进农村富余劳
动力有序转移。“十一五”期间转移农村劳动力10万人。
第七章 深化体制改革 增创发展新优势
坚持把改革作为发展的动力,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把深化
改革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构建和谐社会结合起来,抓住影
响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创新体制机制,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
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一、深化企业改革。坚持以产权改革为核心,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因
企制宜,规范操作,通过资产并购、相互持股、股权转让、依法破产等形式,搞好
县以上困难企业的攻坚破难,大力推进镇村企业改制工作,全面完成企业改制任务。
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监督方式,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确保国有资产保
值增值。引导改制企业调整优化资本结构,鼓励股权流动重组。建立改制企业规范
运作监管体系,健全信息披露制度,建立责任追究和激励机制,切实保障股东特别
是中小股东合法权益。
二、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推动政府逐步实现由事
务性管理为主的微观管理,向规划管理为主的宏观管理转变,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
服务职能。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建设,健全三
级行政审批服务网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立完善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
督“三个体系”,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快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
廉洁高效的法治政府。
三、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完善税源监控体系,健全联动机制,加强社会综合治
税,加大税收征管力度,切实把经济发展成果反映到财政收入上来。加快建立公共
财政体系,确保新增财力重点向“三农”、社会事业、生态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倾斜。
认真做好增值税转型、个人所得税和资源税调整、推行物业税等工作。继续深化以
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收支两条线”、政府采购为主要内容的财政管理制度
改革,完善政府投资项目预算执行和实施监管办法,全面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四、加快事业单位改革。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的要求,以科学分类为基础,
以机制转换为重点,坚持管理体制、用人制度、分配制度改革统筹规划、配套进行。
规范精简行政支撑类事业单位,将其承担的行政管理职能交归行政机关; 放权搞活
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推进园林、路灯等单位的改制工作,鼓励和推动其拓展服务
领域,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对经营开发类事业单位实施改企转制,全部推向市场。
全面推行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
用人机制和分配激励机制。
五、加快投资体制改革。适时调整企业投资项目的核准范围,健全规范备案制。
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完善政府投资项目预算执行和实施监管机制,实行政府投资项
目“代建制”和公示、听证制度,建立严格的后评价制度和投资责任追究制度。加
强投资项目管理,从严控制新上高耗能、高耗水、高耗材、高污染和产能过剩项目,
坚决制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六、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
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制订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鼓励政策,消除
体制障碍,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进入金融服务、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等领域,
着力营造平等竞争的法制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加快建立和完善以政府投入
为引导,以商业性担保机构为主体,以企业互助性担保机构为补充的中小企业信用
担保体系,拓宽非公有制经济融资渠道。积极支持优势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组、
改制,鼓励民营企业创立自主知识产权和开展品牌经营,努力培育一批跨地区、跨
行业、跨所有制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到2010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提高到70
%。
第八章 全方位高水平扩大开放
加快经济国际化进程
抓住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和国内南资北上的战略机遇, 积极应对WTO过渡期结
束和人民币汇率变动等挑战,构建全方位、宽领域、高水平的开放新格局。
一、积极有效地利用国内外资金。坚持招商引资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结
合,扩大招商引资规模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相结合,引进技术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相结合,不断提高利用内外资的质量和综合经济效益。坚持“威海以外都是外”的
招商理念,对外招商继续实施“主攻韩日、扩大台港、拓展欧美”的招商战略,着
力引进全球500强企业;对内招商坚持引进项目、引进资金与引进智力、引进先进技
术相结合,面向长三角、珠三角、东北及京津冀等重点地区,突出引进大型企业集
团、高科技企业。积极引导国内外资金投向五大产业群,重点引进船舶制造、汽车
及零部件等项目,加快引进电子信息、新材料、海洋技术等高技术、高成长型产业
项目。扩大服务业领域利用内外资,积极引进新型服务业态,推进旅游会展、商贸
物流、中介服务和公用事业等领域引资步伐。加快建立政府为指导、企业为主体、
中介组织和专业队伍为依托的招商新机制,积极开展专业招商、网上招商、以商招
商、委托招商和产业链招商,提高招商成效。推动国内外投资银行、咨询机构与中
小企业的合作,争取在风险投资、产业投资基金、股权转让、特许经营等方面实现
新突破。加强投资软环境建设,健全全方位、高效率的投资服务体系,为招商引资
创造更优越、更宽松的投资环境。
二、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大力实施科技兴贸、市场多元化和品牌战略,促进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努力转变内外贸增长方式。加快调整出口商品结构,扩大高效
益、低能耗、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努力提高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比重,
实现由数量创汇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到2010年,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比
重分别达到30%和50%。引导和支持企业培育出口品牌,在境外注册商标、申请专利,
鼓励企业获得国际通行的质量管理、环境管理和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在巩固和发展
韩日美等传统出口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独联体、中东、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
抓住纺织品配额取消的机遇,支持纺织服装企业开拓欧美高端市场;抓住中国-东盟
自由贸易区建立的机遇,支持企业开拓东南亚市场。协助企业做好知识产权调查、
反倾销、反补贴和技术贸易壁垒的应对工作。大力发展现代加工贸易,推动加工贸
易向研发、销售和售后服务等环节延伸,逐步实现由代加工到代设计再到自创品牌
转变,努力提高加工贸易的档次和附加值。更加重视开拓国内市场,努力把产品优
势、产业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推动产业、产品结构升级。扩大重要资源、原材料
和先进技术、关键设备进口,推动产业、产品结构升级。
三、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信息指导,鼓励有实力的企业通过组成联
合体打捆投资或与当地企业合资等多种方式,跨地区建立生产基地和营销网络。对
东南亚、东欧等欠发达国家,突出发挥我市纺织、服装、木工机械等产业优势,开
展境外投资和承包工程业务; 对俄罗斯、澳大利亚等资源丰富国家,鼓励有条件的
企业开发矿产、森林、渔业等重要资源; 对韩日、欧美等发达国家,重点在产品研
发、销售网络、跨国并购等领域开展合作,争取到“十一五”末,境外投资企业突
破50家。加快培植外派劳务资源,努力打造出口劳务品牌,巩固发展日、韩、新等
传统市场,以外派海员、厨师、护士等为切入点,积极开拓欧洲、中东等发达国家
市场和新兴市场,争取到2010年全市外派劳务6万人次。
四、搞好经济园区建设。规范、整合各类经济园区,重点搞好省级以上开发区
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突出特色,优化布局,加强园区内企业的产业联系和功能
衔接。加强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联合共建,推进科技新城建设,
增强高新技术项目的承载功能。发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临港优势,规划建设临港工
业区,大力发展临港工业及物流产业。进一步完善出口加工区的功能,提升档次和
水平。加快威海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步伐,重点引进招商引资大项目和骨干企业搬
迁改造项目。按照集约开发、突出特色、错位竞争的原则,搞好其他各类园区建设,
形成群体优势和集聚效应。
第九章 加快城市化进程 努力建设世界精品城市
以建设生态威海、精品威海、人居威海为目标,结合半岛城市群建设和制造业
基地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加快城市现代化进程,努
力建设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环境优美、最适宜人类居住和创业的世界精品城市。
一、合理引导区域开发秩序。根据全市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明确各类区域的
总体功能和发展定位。
(一)调整优化区。对中心城区、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产业开发区建
成区、三市城区等开发密度已经较高而环境承载能力有所减弱的区域,应把提高发
展质量和效益放在首位,优化调整城市功能和空间布局,完善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
设施,提高集约化程度和吸纳流动人口的能力。
(二)加快发展区。对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区、威海工
业园区、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镇规划建设区等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集聚
经济和人口条件较好、开发密度较低的区域,应重点进行开发,鼓励生产要素向该
区域流动,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
(三)控制建设区。对农业用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内依法批准的允许
建设范围等生态环境脆弱区域,应从生态、环境等方面科学论证,杜绝各类违法建
设。
(四)生态保护区。对自然保护区、水源涵养区、饮用水源保护区、森林公园、
湿地、海岸线等区域,依法实施强制性保护,严禁从事不符合生态保护区功能区划
的开发建设活动。
二、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以打造一体化威海为目标,适应中心城市扩张和组团
式城市发展规律, 加快构建“A”字型城市发展框架,逐步形成“一个主中心、四
个副中心、十三个重点镇”的开放式城市发展格局。按照“南扩、西展、东进”的
思路,优化中心城市空间结构,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以威海市区为主中心,加快基
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和生态建设进程,强化地区综合竞争力的核心地
位,发挥主中心对整个市域的辐射带动作用。以荣成、文登、乳山、石岛为副中心,
加强与中心城市的联系与互动,加快形成与中心城市功能互补、产业协调的组群式
城区。建设俚岛镇、张村镇、宋村镇、白沙滩镇等13个重点镇,切实搞好小城镇的
规划和功能分区,加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镇承载能力,促进产业
和人口集聚。结合深化农村税费改革,配套推进乡镇撤并工作。
三、提高城市规划管理水平。按照规划先行的原则,高水平修编城市总体规划,
加快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提高规划编制的前瞻性、预见性
和可实施性,切实增强规划执行的权威性、严肃性。理顺城市建设管理体制和机制,
逐步做到城市建设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和统一管理,促进城市化的有序推进。加强
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抓好城市道路沿线、城市出入口、城乡结合部、城市山体、城
市河道和近海水域的环境卫生整治,加强各类市场的建设和管理。加强城市公共服
务体系建设,完善快速反应机制,切实解决好城市管理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城市
管理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推行城市管理行政处罚权相对集中,实行联合执法和综合
执法,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
四、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按照一次规划到位、分期分步实施的原则,建设
完善高效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增强城市的辐射和承载能力。
(一)交通。调整完善道路功能层次和路网空间形态,处理好各组团路网与市
区整体路网的关系,规划建设新威路南段拓宽工程,打通统一路、塔山中路,建设
市区环山快速路。加快交通枢纽建设,建成威海汽车西站、市汽车站二期工程; 完
善公共交通体系,公共线路覆盖全部城市主干道,在城市快速路及辅路设置公交专
用道,在重点地区、重点地段、住宅区和大型公共设施规划建设一批停车场,在交
通量大、过路人流多的地段建设天桥或地下通道。
(二)公益设施。开发、改造里口山森林公园和环翠楼公园。
(三)天然气。加快城市天然气的开发利用进程,铺设烟台至威海天然气长输
管线,完成中心城区、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威海工业园区天然气
管网的安装使用。
(四) 供热。加快发展城市集中供热,建设崮山、草庙子、羊亭、初村4个热
电联产项目,扩大供热范围和规模,加快单户改造进程,推广、实施热量计费,提
高供热普及率和城市集中供热率,争取到2010年市区集中供热率达到99%以上。
(五)供水。建设米山水库调水三期及威海工业园区等园区供水工程,提高城
市用水保障能力,2010年,城市供水处理能力达到27万吨/日。
第十章 着力推进生态市建设 努力建设节约型社会
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的转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
力度,实施资源节约战略,努力建设生态经济发达、生态环境优良、经济社会与资
源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市。“十一五”期间,全面达到生态市建设标准。
一、以循环经济为重点,积极发展生态产业。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
原则,大力推行清洁生产,重点抓好三角集团废旧轮胎翻新、蓝星在线镀低辐射膜
节能玻璃产业化和金洲矿业利用废弃尾矿砂生产加气混凝土砌块等15个资源节约综
合利用项目建设,实现环境管理由末端治理向过程控制转变。大力发展生态工业链
和生态产业园区,培育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循环生产示范企业,促进资源利用
方式由线性模式向循环模式转变。到2010年,实施清洁生产的企业比例达到100%,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比率达到20%。 加快发展生态
农业,搞好农作物秸秆等农业残留物综合利用,大力推广使用可降解地膜,逐步消
除农田白色污染。到“十一五”末,化肥折纯施用强度低于350千克/公顷,农药施
用强度低于2千克/公顷。
二、以污染防治为重点,切实保障生态安全。高标准实施“青山、碧海、蓝天、
宁静”四大行动,逐步淘汰落后技术、工艺和设备,严格控制和减少化工、造纸、
水泥等重污染行业的污染物排放; 加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抓好燃煤电厂脱硫、碳
氧化物控制和清洁能源技术的推广,严格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 严格控制船舶污染
物排放,提高船舶污染物接收处理能力,实现港口水域船舶污染物“零”排放。到
2010年,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强度分别控制在5千克/万元、1.8千克/万元以
下。加强城市噪声污染防治,对各类生产、生活、娱乐及交通噪声进行全面监控。
加大污水处理力度,完成威海市污水处理工程、第三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搞好各
市城区污水处理设施改造,新建刘公岛、孙家疃、石岛等18个小型污水处理厂,配
套建设排污管网。 到2010年,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以上。加强垃圾处理设
施建设,扩建改造艾山垃圾处理场,建设医疗废物集中处理中心、工业垃圾焚烧中
心, 扩大各市区垃圾处理能力。到2010年,全市垃圾处理能力达到30万吨/年,城
市垃圾分类收集范围达到7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100%。
三、以造林绿化为重点,大力优化生态环境。按照“以城带镇、以镇促城、城
镇联动、共同发展”的城镇绿化原则,大力实施造林绿化工程,重点实施沿海防护
林、绿色通道、经济林基地等六大生态工程。突出抓好绿色通道建设,完成通道绿
化2200公里。加大封山育林力度,抓好沿海防护林带、伟德山系、昆嵛山系、乳西
北、威海郊区五大重点封山育林区的管护。到“十一五”末,全市生态公益林达到
16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0%以上。以公共绿地和城市公园为重点、以道路绿化为
框架、以住宅小区和庭院绿化为基础,进一步完善城市绿化系统。大力实施“村在
绿中”工程,全市所有镇区、80%以上的村达到园林化标准。
四、以集约利用为重点,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大力推广节水技术和节水型用具,
积极发展替代水源,大力推行城市分质供水、循环用水、一水多用、重复利用和污
水处理回用。建立水资源综合调度机制,统筹安排城市用水、农业用水、生态用水,
鼓励企业建设中水回用设施,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鼓励开发利用海水资源,
抓好新力热电1万吨海水淡化、石岛水产集团万吨级反渗透海水淡化示范工程项目。
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搞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工程,推广渠道防渗、滴灌等节
水灌溉技术,新增节水灌溉面积50万亩。加强气象预报和人工增雨工作,提高空中
云水资源利用率。积极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推广秸秆气化技术。优
化土地资源供应,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通过调整、置换,盘活存量土地,合理
开发土地后备资源,适当提高建筑容积率,提高单位土地投资强度,国家级开发区
和威海工业园区投资强度不低于36亿元/平方公里, 其他省级开发区和环翠区不低
于30亿元/平方公里。 加强矿山资源开发的监督管理,适度控制矿山开采,采取生
态恢复、生态修复措施,抓好采矿塌陷地和已毁山体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大力倡导
绿色消费和节约理念,加大对节能降耗指标的考核力度,推进节约型社会向纵深发
展。
第十一章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
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加大财政对社会事业投入力度,建设完善社会公共
服务设施,重点抓好一批民心工程,加快发展教育事业,促进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
事业全面进步。
一、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强化义务教育的政府保障责任,不断巩固和提高普及
九年义务教育成果,全面实施免费义务教育,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以培养学生
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搞好教育资源整合、配置,加
快城区中小学建设步伐,调整优化农村中小学校布局,改造农村薄弱学校。积极推
进教育规范化建设, 到“十一五”末,全市80%的中小学达到市级以上规范化学校
标准。加快普及普通高中教育,推进普职分流从初中后向高中后过渡,到2010年,
普通高中招生比例达到90%,青年同龄人口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50%。以培养技
能型、实用型人才为导向,整合各类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资源,荣成、文登、乳山分
别重点建设好1处设施完善、 特色鲜明的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校,建立和完善与市场
和劳动就业相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相衔接,职业技术
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的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积极支持驻威高校的发展,
争取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迁址我市或设立分校,形成以山东大学威海分校为主的文
理综合性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为主的工程研究性大学和威海职业(技术)
学院为主的技术应用性大学为主体的办学定位明确、分工合理的高等教育布局。深
化办学体制改革,鼓励全社会参与发展民办教育,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公办学校
与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
二、加快发展卫生事业。以提高居民健康水平为目标,推进城乡医疗卫生体制
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改革,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离,规范医药市场,逐步降低不
合理的医疗费用,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完善重点疾病预防控制、传染病救治
和紧急救援体系,到2010年形成布局合理、运转高效的疾病预防体系、突发公共卫
生事件救治体系、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和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大
力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加快农村中心卫生室和医疗急救站建设,建立城市对口
支援县乡两级医院机制。逐步扩大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范围,提高新型合作医疗保险
的市县补贴标准和报销比例,制订大病补助办法,使其逐步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
险相衔接。到2010年,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口覆盖率达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
度覆盖全体农民。
三、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以创建文化旅游品牌为目标,精心打造具
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精品,逐步走出以产业养事业、事业产业化共同发展的路子。
建设市民文化中心、图书馆、艺术中心等公共设施,到2010年,市及各市区图书馆、
群众艺术馆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确保城市社区都有文化
中心,镇级都有文化站,农村都有文化大院。吸引、鼓励国内外资本参与我市文化
产业发展,形成一批大型文化企业集团。整合现有报刊资源,加快组建报业集团。
培植以新华书店为骨干的图书营销网络,在威海市区和三市分别建设一个综合性文
化书城。大力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广电光缆网实现全市联网,城乡有线电视网入
户率达到98%以上。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切实搞好流散文物征集和文物保护工作。
四、积极发展体育事业。以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为目标,广泛开展全
民健身活动,建设市全民健身中心、游泳中心、全国小球运动项目夏训基地等体育
设施,搞好居民小区的体育设施建设,鼓励引导机关、厂矿、学校、企事业单位的
体育设施向市民开放,提高体育运动场馆的利用水平,扩大市民体质监测的普及面。
积极组织参加第21届省运会、第11届全运会和2008年奥运会,争取承办部分体育项
目。努力办好国际钓鱼比赛、国际网球赛、中韩高尔夫球赛等国内外重要赛事。
五、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以稳定低生育水平为重点,坚持“三为主”方针,
推进人口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大力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逐步形成适度的人口规
模、优良的人口素质、合理的人口结构、科学的人口分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进一步完善人口目标管理责任制,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政策,加快人口和计划生
育利益导向机制建设。“十一五”期间,年人口出生率控制在9‰以内。
六、协调发展其它社会事业。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坚持“儿童优先”原则,
切实保障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健全国防教育和国防动员体制,加强国民经济动员、
人民武装、交通战备和人民防空工作,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发挥志书、年鉴、
地方文献的作用,完成《威海市志》编修工作。加强档案设施建设,推进档案数字
化、网络化。

第十二章 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促进协调发展
以建设平安威海、文明威海、民本威海为目标,协调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
和精神文明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民参与的社会管理体系,
全面提升城市文明水平和市民的整体素质,努力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
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和谐威海。
一、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完善基层民主管理制度,积极推进政务公开、
厂务公开和村务公开,保障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大力推行政府决策民主化,
进一步规范政府行政行为,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提高重大事项的透
明度,保障民众的知情权、参与决策权和监督权。以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
策、民主监督为重点,大力推进村民自治,争取“十一五”期间,全市省级村民自
治先进市(区)达到50%以上,先进镇(街道办事处)达到10%以上。全面贯彻党的
民族和宗教政策,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依法管理宗教事
务,促进全市民族团结、宗教和睦。深入开展普法工作,做好法律服务和援助工作。
二、加强平安威海建设。加强社会预警机制建设,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突发事
件应急机制和社会动员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性事件的能力。健全完
善社会调处、行政调处、司法调处相配套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认真做好信访
工作, 继续办好“12345”市长公开电话、市长信箱和行风热线,妥善处理涉及群
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面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大力推进社
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基层政法、综治、群防群治组织,深入开展“严
打”整治斗争,强化治安管理,优化治安环境。“十一五”期间,各市区、开发区
全部达到省规定的“平安县市区”标准。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全面实施安全生
产行政许可,强化行政执法监督,突出抓好道路交通、海上运输、危险化学品等重
点领域和重点项目的安全监管。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体系,
完善食物中毒、传染性疾病等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和实施机制。加强防震
减灾能力建设,完善大气、地球综合监测体系,提高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预报预
警能力,建立灾害防御、救助的应急指挥联动体系。
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范围,尽快覆盖城镇所有从业
人员,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企业年金; 建立失业保险个人缴费记录和预警制度,
全面实行市级统筹; 完善医疗保险制度体系,建立外来务工人员医疗保障办法,积
极探索职工家属和子女医疗保障解决方案,进一步提高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
险覆盖面。到2010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参保人数
分别达到46万人、48万人和45万人。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到2010年,适龄
农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82%。 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国有资产转让收益、社会
捐赠等措施,建立可靠、稳定、规范的社会保障资金筹措机制。
四、着力促进充分就业。认真落实税费减免、小额贷款担保、财政补贴等各项
扶持政策,重点解决“4050”失业人员、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问题,鼓励自谋职业和
自主创业。实施政府资助的就业再就业、创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三大培训工程,
力争城镇新增劳动力、失业人员和转移出来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都能得到职业技能培
训。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健全各市区及镇级就业信息网络。力争城
镇每年培训各类人员6万人, 新增就业4万人以上,3年内实现全市无“零就业”家
庭。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加强劳动合同管理,保持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五、切实维护社会公平。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推进依法行政,维护司法公正。
加强劳动监察和劳动争议仲裁,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
应的收入增长机制,合理调整和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推行最低小时工资制度,
督促企业在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增加职工工资,落实好工资指导线制度,依法查处拖
欠和克扣职工工资行为。严格执行建筑行业工资保证金制度、建筑企业工资发放备
案制度,建立清理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的长效机制。规范城镇拆迁行为,做到
依法拆迁,合理补偿。严格执行征地补偿标准,完善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
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以提高市民整体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目的,突出开
展诚信友爱、科学普及、文明养成等“十项行动”。大力弘扬“自强不息、创新创
业、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威海精神,使之成为全市人民干事创业的精神动力和
行动指南。以威海信用网为依托,健全完善公务员承诺制度、企业信用评价和个人
信用制度,加快推进“诚信威海”建设。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引导和鼓励创建
学习型机关、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会,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
普及现代科学知识,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全面提高全体市民
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七、加强社会福利事业建设。完善政府主导、部门牵头、社会参与的城乡救助
体系,完善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确保应保尽保,重点
实施低保对象的医疗、教育、住房“三项”救助。以老年人、残疾人、孤儿和弃婴
等特殊困难群体为重点,建立社区福利服务体系,推进福利事业社会化。积极应对
人口老龄化,建立健全社会化的老年人服务网络,加强公共养老设施建设,完成市
老年公寓建设。到2010年,荣成、文登、乳山三市各建成一处综合性、多功能的社
区老年福利服务中心,各街道办事处建成一处老年人综合福利服务设施。切实做好
农村五保供养工作, 对全市所有敬老院进行改扩建,确保全市五保对象应保尽保;
对自愿入住敬老院的五保对象,实现愿进全进。大力发展慈善事业,深入开展社会
捐助工作,坚持开展“慈心一日捐”等多种慈善救助活动,在全市所有镇(街道办
事处)建立慈善救助超市,解决部分困难群众的实际问题。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
实施残疾人“脱贫奔小康”、“城市无障碍”等六大工程和“光明行动”、“助听
行动”、“助行行动”三大行动,建设市残疾人康复中心。
第十三章 强化支撑体系建设 保障规划顺利实施
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千方百计筹措建设资金,努力保
障土地供给,建立完善工作保障机制,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一、加强基础设施体系建设
(一)交通建设。加快构建以高等级公路为主通道,公路、铁路、水路、航空
等多种运输方式衔接配套的全方位、立体化、开放型的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1.公
路。坚持规模扩张与等级提高并重、骨架工程与网络工程并重,重点配套完善国省
道主干线及“三纵三横一环”公路主框架,加快建设威乳高速公路及疏港连接线、
环海路环翠·荣成·乳山段、 成龙线成山头至牟平界段、长会口跨海大桥4个结转
项目,开工建设荣乌高速荣成至文登段、青威线江家寨至大孤山段、威石线威海至
大水泊段、威海至荣成线、牟乳线牟平至乳山口段、石烟线成厢至崖头段6个项目。
到2010年, 全市国省道干线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200公里,公路密度达到73公里/百
平方公里。2.港口。大力实施港口带动战略,科学规划港口布局,合理定位港口功
能,加大港口建设力度。“十一五”期间,全市港口建设计划投资48亿元,新建、
扩建码头泊位54个,重点建设威海港三、四期工程及石岛新港,逐步形成以威海港
为区域中心港,石岛港、龙眼港为地方重要港口,蜊江港区、张家埠港区、乳山港
区等为地方辅助港的分工合理、层次分明的港口群。到2010年,年完成旅客吞吐量
500万人次,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800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0万标准箱。3.铁
路。全面完成桃威铁路改建工程,搞好各站场客货运设施的扩建和改造; 配合搞好
青烟威荣城际轨道交通项目,争取“十一五”末建成投入运营。4.航空。改造机场
空管设备,扩建停机坪,争取开通至日本、香港及东南亚周边国家和地区航线,增
加国内旅游包机航线,巩固加密至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主要城市及韩国的航班。
争取到2010年开通新航线9条以上。
(二)水利建设。通过开源、节流、水资源统一管理、调价等多种措施,确保
经济和社会发展用水需求。搞好泊于、北黄水库前期工作,完成坤龙邢、院里、后
龙河等水库除险加固,完成米山水库除险加固及扩建,配合省里完成胶东调水工程。
(三)电力建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为核心,以合理布局和科学运
营为原则,以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为主线,以新能源、清洁能源发展为主体,以
大电源工程为重点,积极稳妥地推进重大电源项目建设。建成总投资12亿元的华能
威海风力发电、总投资21亿元的国华威海风力发电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61亿元的
昆嵛山抽水蓄能电站、总投资31亿元的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示范电站项目一期工
程, 争取开工建设总投资250亿元的乳山核电站一期工程、总投资50亿元的华能威
海电厂三期工程和总投资53.8亿元的国电寻山电厂一期工程等项目。根据电厂布局
和用电负荷情况, 着力加强骨架网络建设,优化现有网架,建设500千伏文登变电
站,建设改造环翠变电站等6项220千伏输变电工程,提高我市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和
稳定性。
(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现有传输网络为基础,采用先进技术加快通信网
络的升级、改造,逐步形成新一代宽带、高速、互联互通的基础网络,构筑具有国
内先进水平的信息基础设施平台。到2010年,基本建成集语音、数据、图像功能于
一体,以光纤通信为主,卫星通信、移动通信、微波通信为辅的天地一体宽带数据
信息网。加快建设改造干线网、宽带接入网、业务网,实现网络的综合化、宽带化、
智能化,网络技术水平及人均规模在全省位居前列。到2010年,全市电话普及率达
到100部/百人,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100%,因特网用户达到30万户。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紧紧围绕人才培养、人才引进和用好人才三个关键环
节,以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以完善的人才市场为载体,
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级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
队伍建设,健全人才评价、选任、激励、流动、保障机制,全面推进人才工作和人
才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为建设全
面小康和现代化的新威海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到2010年,全市受大专
及以上教育程度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10%, 高级技工及以上技能等级人员占技术
工人总数的20%以上。
三、强化资金支撑。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政府的引导作用和企业的投资
主体作用,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积极做好农业、水利、环保、高新技术以及能源
交通等基础设施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创造条件积极争取国家及省资金支持。加强
地方政府与银行的沟通合作,依托金融公共网络信息平台和项目推介会,健全项目
推介制度,稳定银企合作关系,引导金融机构调整优化信贷结构,保持基本建设贷
款和消费贷款较快增长,加大对“三农”、民营经济、县域经济和外向型经济等的
信贷投入。搞好上市资源培植,推动优势骨干企业到新加坡、香港、韩国、日本等
境内外证券市场融资和再融资。争取到“十一五”末,上市企业累计达到20家。加
强政府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强化财政调控经济的职能,采取政府贴息、税收优惠和
参股控股等形式,引导社会资金投向重点建设项目和重点发展领域。切实改善投资
环境,扩大利用内外资规模。
四、强化建设用地保障。坚持以严格保护耕地为前提,以严格控制建设用地为
重点,以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为核心,严格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深化土地使用
制度改革,完善土地市场体系,控制土地一级市场供应总量,放开搞活土地二级市
场。严格实行土地有偿使用,全面推行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拍、挂出让土地,严格
限制协议低价出让用地。完善地价体系,严格执行投资强度标准,提高土地的利用
率和产出率。“十一五”期间,全市新增建设用地控制在9万亩以内。
五、建立规划实施保障机制。加强专项规划、年度计划与总体规划的衔接,并
通过专项规划、年度计划加以落实。实行规划目标责任制,明确部门分工,落实部
门责任,并将其列入政府考核目标。建立和完善规划评估修订机制,总体规划由市
政府组织评估,重点专项规划由规划编制部门组织评估。
(市发改委提供)
责任编辑 戚可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