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工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a0&A=17&rec=22&run=13


【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坚持立体选拔  2014年,市委组织部门改进干部
选拔任用工作,完善了动议、推荐、考察等环节,强化领导班子和分管领导在干
部推荐考察中的权重和责任;加强对班子和干部的日常考察了解;对干部考核办
法在考核周期、 等次和项目设置、 考核序列划分等方面进行了改进完善;坚持
“人岗相适、用其所长”,综合分析岗位特点、干部专长和推荐考察情况,加大
交流轮岗力度,使一批专业干部“回归”熟悉领域,让干部用当其职、用当其位。
建立从源头抓起的选拔体系,进一步完善了市直部门科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实施
办法,并全面推行市直部门科级及以下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经常性、竞争
性考核制度,严格规范科级干部选拔任用、考核工作。印发《关于市委、市政府
派出机构科级及以下人员选配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对各国家级开发区科
级及以下人员选配管理的职责权限进行重新界定明确,加强干部信息档案管理。
加强国企领导班子建设,完成10家市管企业换届工作,对各企业党委会、董事会、
经营班子进行调整充实。市委成立国企工委,设立监事中心,强化对国有企业经
营的监管。拟定规范机关事业单位与市管企业间干部流动有关意见建议。加大年
轻干部培养选拔力度, 常态化开办“年轻干部周六学校”,培训学员367名,选
拔一批能力和实绩突出、具有培养前途和发展潜力的优秀年轻干部到重要岗位。
坚持重点培养  突出党政领导干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青年干部三大重点。强
化党性教育,提升理论素养。围绕学习贯彻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
系列讲话精神,举办7期集中培训班和2场专题报告会,轮训各级干部1760余名。
强化能力建设,实施重点培训。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举办重点骨干企业产
业拓展、中小企业海洋科技产业转型升级、金融创新发展与资本运营、现代服务
业发展等培训班12期,培训企业家77人、各类专业干部57 0余人次;举办“名家
论坛” “发展论坛”等5大讲堂102期,开展市级“名师送教”155次,培训基层
干部2万余人次。 强化学风建设,提高培训质量。严肃培训纪律,实行请销假通
报制度。积极推进市委党校教学改革创新,探索“参与式教学”“两段式教学”
模式,完善市级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加强学习培训结果运用,学员参训表现向
部门党委(党组)反馈。
坚持从严监管  围绕规范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干部管理,研究出台规范性文件,
初步形成严把“入口”、贯穿各层级干部队伍的管理机制。积极开展领导干部任
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对审计对象实行“三级谈话”。扎实开展领导干部个人有
关事项报告材料汇总综合和抽查核实、清理党政领导干部企业兼职等工作,加强
配偶已移居国(境)外国家工作人员的任职岗位管理,对超职数配备干部和干部
提前离岗进行认真整改。探索建立干部监督工作信息共享沟通制度,并与年度考
察、“一报告两评议”和经济责任审计等情况相互对照,进一步提高干部监督工
作的针对性和预见性。

【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基层组织和工作覆盖  狠抓“两新”组织(新经济
组织和新社会组织) 工作覆盖,采取“协会+党委”的模式,积极向注册税务师
行业、文化、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及文联十大文艺家协会等领域拓展;引导各
区(市)加大小微企业聚集区党组织组建力度,新建“两新”组织党组织70个。
组织全市38名党组织书记到复旦大学进行学习培训。狠抓结对帮扶服务覆盖,组
织开展第三批机关干部担任“第一书记”、第九轮市直单位联系村、党员干部联
系基层困难群众工作, 落实帮扶资金2489.1万元,帮助硬化整修村路280公里,
新建修缮村级活动场所264个。 狠抓远程教育学用覆盖,建设蔬菜、苹果、葡萄
及电子商务等创业富民产业特色站点16个。开展远程教育专家“村村行”活动。
摄制《为党旗添彩》《身边的榜样》《激活一池村水》等29集(部)系列专题片。
基层党组织服务保障  着眼“有人服务”,积极抓好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
换届前,结合教育实践活动,倒排确定284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进行集中整治。
召开全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会议,强化各级“书记抓、抓书记”的责任意识。
换届中,加大骨干培训力度,严格把握标准条件,组织各级对不得担任村党组织
成员和不宜提名为村委会成员候选人的情形进行细化量化,进一步改进完善目标
选人办法, 严格换届程序和纪律,一批“好人+能人”选进“两委”班子。着眼
“有场所服务” ,狠抓村级活动场所的升级改造,年内新建扩建496个,并落实
管理维护、村干部坐班、代办服务等制度,较好地解决了活动场所“重建设、轻
管理,有阵地、无活动”等问题。按照“不求所有、但为所用”的原则,推动驻
区单位活动阵地向社区免费开放。着眼“有钱服务”,严格落实《关于进一步提
高村级组织运转财政保障水平的实施办法》,2014年全市村级运转财政补助资金
村均达到5.7万元, 计划到2020年达到10万元以上。发布《关于落实非公有制企
业党建工作经费的通知》,为非公企业党组织提供稳定的经费来源。按照每个城
市社区每年20万元的标准, 落实166个城市社区为民服务专项经费3320万元,在
全省率先实现了“全覆盖”。
党员队伍建设  注重提高党员发展质量,探索实行发展党员全程纪实、票决、三
地公示、联审联查、责任追究等制度。对重点领域发展党员实行结构比例控制法,
对市直12个社会组织行业(协会) 党委和在岗职工2000人以上或年度缴税金额1
亿元以上的10家大型非公企业党委实行党员发展计划单列, 并要求各区 (市)
“两新” 组织发展党员不低于总数的30%。注重党员到社区服务,根据党员工作
特点、个人特长,开展“微心愿”认领、组团式服务,组织引导党员到社区直接
联系服务群众。注重强化党员队伍纯洁性,结合教育实践活动民主评议党员工作,
9月, 组织召开了全市党员队伍纯洁性机制建设工作会议,总结推广乳山市试点
经验做法,研究部署深化措施。中组部《关于做好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的通知》
发布后,各区(市)均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了指导意见,约谈民主评议为“差”的
党员149名,认定不合格党员60名,已处置21名。
党建制度改革  积极统筹推进党建制度改革,对党建制度改革的15项重点任务进
行了梳理,制定要点,落实责任,明确分工,并坚持每月一调度,确保各项工作
有序推进。广泛深入调研,结合承担的11项牵头任务,在组织系统开展了两级组
织部长“大调研”活动,特别是与省委组织部、省委党校组成联合调研组,承担
了中组部“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目标任务研究”重点调研课题。11月4日—5日,中
组部在威海市召开“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总体规划问题研究”成果交流研讨会,对
威海市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创新平台建设】  优化政策平台  市委出台《关于加强党管人才工作的实施意
见》,从资金投入、目标绩效考核、力量配备等方面,构建起科学高效的工作体
系。以实施威海英才计划为主旨,对人才政策集聚整合、创新完善,研究制定人
才工作综合性政策,形成具有明显区域竞争力的人才政策比较优势。加大人才经
费投入,设立市级人才工作专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理顺经费管理使用机制。
根据省人才发展指数考核,及时改进各区(市)人才工作的考核办法,将人才工
作纳入市直相关部门目标责任制考核,最大限度地激发各级“一把手抓第一资源”
的积极性。
构筑引才平台  突出人才工作服务产业发展,按照引领作用强、科技含量高、市
场潜力大的标准,大力引进一批领军人才和团队到威海创新创业。制定《威海市
蓝色产业领军人才团队支撑计划实施办法》(试行),开展首批高层次蓝色产业
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团队申报评选,给予每个团队100万~150万元的扶持资金;评
选威海市第三批“人才项目产业工程特聘专家”13名,进一步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做好后续跟踪、管理和服务工作,打造过硬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工程品牌。制定
《威海市海外引才工作站建设实施办法》,开展“海外高层次人才威海行”活动,
将高科技项目竞赛和现场洽谈相结合,组织40名海外博士与威海市企业、园区和
孵化器进行项目对接,搭建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直通车。
搭建服务平台  制定威海市高层次人才服务办法,开展2014年度专家健康查体和
休假考察活动,在出入境、居住落户、子女入学等方面搭建绿色通道,为人才发
展提供全程服务。大力营造鼓励和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的社会氛围,在威海广播电
视台开设《创业英才筑梦威海》栏目,在黄金时间集中宣传威海市15名高层次人
才的创新创业事迹;在《威海日报》开设《威海英才》栏目,报道威海各条战线
上的人才典型,在全市营造爱才惜才敬才的浓厚氛围。年内,全市新增省级以上
重点人才工程人选(团队) 16名,其中,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名,泰山学者
蓝色产业领军人才团队2个,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2名。
(吴  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