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管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a0&A=13&rec=73&run=13

【概况】 2010年,威海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成效显著,资源保护更趋合理,服
务保障更为完善,土地调控作用进一步发挥,土地和矿产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
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征地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被征地农民
权利得到维护和加强。地籍、储量、地勘、测绘等基础工作和法制建设进一步加
强,数字威海地理框架结构基本完成,土地、矿产、测绘各项事业实现了新的突
破。市国土资源局被评为全国国土资源管理系统先进集体。

【耕地保护】 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顺利完成2010年威海市耕地保护目标
任务。组织开展基本农田保护标志更新工作,完成设立基本农田保护标志91块。
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做好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全年共组织验收国家级、
省级、市级和县级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56个,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总规模4385.2
公顷, 增加耕地843.9公顷。严格耕地占用补偿制度,切实做到“占一补一”、
“先补后占” 。2010年各类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601.5公顷,全部使用耕地储
备库中的占补平衡指标进行了补充。 各市 (区) 易地购买耕地占补平衡指标
266.7公顷,有效地缓解了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的压力。

【国土资源集约利用】 闲置土地清理整治 深入开展闲置土地清查处理工作,
核实威海市区范围内闲置土地79宗230.8公顷。其中,市中心区8宗23.1公顷、环
翠区31宗89.5公顷、威海高技术产业开发区32宗92.1公顷、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
8宗26.1公顷。2010年底,已督促开工18宗58.6公顷。其中,市中心区6宗16公顷、
环翠区10宗39.9公顷、威海高技术产业开发区2宗2.7公顷。
批而未供土地处置 2007~2010年,全市经省政府批准建设用地5584.8公顷,
已完成供地3590.2公顷,尚有1994.6公顷建设用地未完成供应。其中,2007年度
已批建设用地全市未供土地总面积215.7公顷,供地率83.79%;2008年度已批建
设用地未供土地总面积361.4公顷,供地率79.74%;2009年度经省政府批回的建
设用地未供土地总面积308.9公顷,供地率72.10%。通过开展多次大规模清理处
置工作,供地率大幅度提高。
矿山整治 至2010年底,矿山总数已由2005年整合初期的739个减至283个,
缩减比例达到61.7%,超额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矿山资源整合工作目标。全面启
动废弃采石场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作, 至年底,累计投入资金1.9亿元,治理面
积159.73万平方米, 完成回填土石方70万立方米,植树80.53万棵,有效地保护
了生态地质环境。

【国土资源保障】 科学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统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
用和保护,促进社会经济发展。8月,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全部获省政府批复。
9月, 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全部由市政府批准实施。扎实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
减挂钩和建设用地置换复垦工作,把闲置、低效和粗放利用的建设用地复垦为农
用地,拓宽用地空间。年内,全市组织申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区13个,
挂钩周转总规模312.4公顷,申报建设用地置换复垦项目区7个,面积50.7公顷。
认真执行省里下达的2010年土地利用计划313.3公顷, 优先保障市区旧村改造、
城建重点工程和民生工程建设。通过置换、挂钩解决用地指标20.4公顷。

【国土资源市场建设】 规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程序,增加资源出让过程的透明
度,维护公开、公正、公平的资源市场秩序。全市供应土地总量2936公顷,总成
交价款178亿元;出让工业用地981公顷,经营性用地1722公顷,实现政府收益92
亿元; 其他用地233公顷。集中力量做好地热温泉市场秩序整治,制定了《威海
市地热资源管理办法》 。 强化石材资源开发管理,保护山体自然生态,制定了
《威海市石材资源开采与山体保护办法》。

【征地管理】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一步规范全市征地前预告知、征地听证及
“两公告一登记”制度的内容、方式与时限,切实维护被征地农民的知情权、参
与权和监督权。 全年组织上报用地项目102个批次,总面积1241.9公顷;已批准
80个批次, 面积845.7公顷。继续推进被征地农民保障机制,维护被征地农民合
法权益,保证农民的长远生计。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 2010年,申报了荣成市和文登市2个省级土地综合整治
示范项目,纳入土地综合整治面积6739.1公顷,预算总投资3.53亿元,规划新增
耕地692.9公顷,新增耕地率10.28%。

【城中村改造用地保障】 把被列入城中村改造计划村(居)所需占用农用地数
量进行统计,优先落实城中村改造所需用地指标。至2010年底,全市完成城中村
改造项目68个,供地面积1050.1公顷。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于2007年7月1日启动, 至
2010年底,农村土地调查及建库、基本农田调查上图、城镇地籍调查外业测量、
权属调查和城镇数据库等目标任务均已完成。农村土地调查部分,完成外业调查
总面积5796.98平方公里, “一张图”工程初具雏形。城镇地籍调查部分,权属
调查完成宗地18.5万宗, 细部测量953.84平方公里,埋设控制点496个,设立界
址点63万个,完成1∶500地籍图16764幅。

【执法监察】 土地执法 制止土地违法行为307宗,立案查处土地违法案件157
件、 涉及土地204.1公顷(耕地92.2公顷),拆除建筑物并复耕土地26.1公顷,
追究党纪政纪责任18人。
矿产执法 发现矿产违法案件75起,制止63起,立案查处12起,查封采砂船
15艘、采矿设备68台(件)。
测绘执法 开展了地理信息市场专项整治工作,维护地理信息市场秩序,杜
绝地理信息泄密、窃密事件,保护和优化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环境。对涉及地理信
息业务的网站和电子导航用品、地图产品进行专项检查,维护了测绘市场、地图
市场秩序的稳定。

【土地违法违规问题专项整治】 全年排查发现违法违规用地123宗,面积106.8
公顷(其中耕地57.5公顷),未发现违反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产业政策项目,清
查出的123宗违法用地全部进行了有效查处。

【“土地卫片”执法检查】 全市“土地卫片”有743个图斑,涉及土地641宗,
总面积1207.7公顷。 其中,合法用地277宗、685.9公顷(耕地346.1公顷),违
法用地91宗、95.9公顷(耕地45.9公顷,其中未供即用耕地21.7公顷),实地伪
变化土地273宗、 425.9公顷。通过严肃查处和整改,91宗土地违法案件中,4宗
由政府直接组织拆除整改, 87宗由国土资源部门立案查处和整改。 年内,罚款
498.81万元, 没收建筑物52.59万平方米,拆除违法建筑物11宗、4330平方米,
复耕土地7.6公顷,追究党纪政纪责任17人,移交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1人。通
过查处整改,违法占用耕地比例下降到4.32%。

【房地产项目治理整顿】 对威海市区范围内在建、在售以及2008年以来交付使
用的房地产开发项目进行了全面检查,排查在建、在售以及2008年以来交付使用
的房地产开发项目356宗、 面积1926.8公顷,无违反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产业政
策项目。

【地籍管理】 完成了2010年度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和地籍管理工作进度汇总,为
第六次人口普查提供了所需土地调查资料,为土地确权登记工作提供服务。加大
土地纠纷解决力度,解决纠纷10起。加快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至2010年
底, 农村土地发证率达到94.78%。其中,集体土地所用权登记发证5768本,集
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登记发证2.01万本,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82.51万本。

【深化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 制定了《威海市矿产资源整合方案》。
在实施整合的过程中,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开发与保护并重,引导矿山企业采
用先进的技术、工艺与设备,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推进资源利用方式从粗
放型向集约型、破坏型向保护型转变。坚持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相统一,实行小
矿整合与环境保护、社会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关闭布局不合理、浪费资源、破坏
环境、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矿山,走资源集约型、经营规模型、生态保护型
的“生态矿业”发展道路。坚持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按照“有序有偿、
供需平衡、结构优化、集约高效”的总体要求,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实行
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以矿山企业为主体,
逐步实现资源配置市场化。

【矿产资源储量管理】 对全市31处金属、78处非金属矿山占用储量进行了登记
统计审查,对全市20处生产的金属矿山储量年度报告进行逐一实地核查,摸清企
业动用储量的真实情况。加强建设项目压覆矿床管理工作,面向社会做好地质技
术信息服务。对全市各类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情况进行了全面认真的审查,先
后对22家重点投资项目用地压覆矿产资源情况进行了实地核查。至2010年底,全
市指定核查矿种7个(铁、铜、铅锌、金、银、石墨、硫铁矿),核查矿山31处。

【地质勘查】 年内,申请矿产资源补偿费项目5个,申请资金1485万元;申请
设立地方矿费项目2个,地方财政出资325万元。在基金项目管理中,严把项目筛
选关、 设计审查关、跟踪检查关、野外工作验收关、成果报告审查关。对2个矿
费项目成果报告和7个矿费项目设计进行了审查。

【矿山生态地质环境治理与保护】 年内,投入治理资金1.06亿元,治理损毁山
体18个,达到年度预期治理目标并取得了较好的治理效果。完善矿山地质环境保
护治理长效机制,全面实施矿山地质环境保证金收缴制度,把矿山地质环境治理
方案和责任书作为新申请采矿权必须条件,完成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
案备案172个,其中市级11个、县级161个。累计收缴各类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保证
金2946.78万元,其中2010年收缴1360.2万元。

【地质灾害防治】 开展了全市范围内的地质灾害野外实地调查监测工作,并在
重点矿区和易发区建立健全群防体系,保证汛期到来之前,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能够做到责任落实到人,措施落实到位。编写了《2010年威海市地质灾害防治方
案》,并发布实施。建立健全了汛期值班、巡查和实情速报制度和日报制度,公
开联系电话,发放“防灾明白卡”、“避险明白卡”2400多份,在汛期实行重点
矿区、隐患区、易发区专人把守、严格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在风雨天气中实行
地质灾害日报制度。下发了《关于开展建设项目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
通知》,完成建设项目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备案257宗。其中,市级备案5个、
县级备案252个。投资15万元,对各市(区)进行废弃矿井调查与规划。2010年,
确定地质灾害易发点20个,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点57个。

【基础测绘】 基础测绘成果得到广泛应用,全年为国土资源、农业、林业、环
保、城市规划、建设、水利、交通、民航建设、地震监测等领域和部门提供各等
级测量控制成果260余点次。 提供1∶200000、1∶100000、1∶50000和1∶10000
等各种比例尺基础地形图450余幅,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基础地理信息
保障。

【数字威海】 把数字威海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作为促进城市信息化的一项重要工
程,建成了一套资源丰富的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库,将电子地图、地理实体、地名
地址、航空及卫星影像、数字高程模型等数据进行集中管理,既解决了“信息孤
岛”问题,又解决了信息的安全保密难题,让政府信息化工作更加快捷。制定高
标准的政策规定,搭建全市统一的、权威的、通用的地理信息公共平台,保障了
平台的长期更新维护和运营。 依托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相继建成3个示范项目和
多个推广项目,在城市管理各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建立高效的工作机制,形成
国家、省、市三级共建共享模式,提高了地理信息资源利用效率。提供在线地图、
标准服务、二次开发、零码组装等应用模式和运维管理服务,全方位满足政府、
部门、企业和群众对地理信息产品服务的需求,提升了测绘公共服务水平。

【测绘行业管理】 开展全市各等级测绘单位测绘质量专项检查,考核测绘质量
保证体系和测绘成果档案管理体系。至2010年底,全市具备测绘资质的测绘单位
达到31家, 从业专业技术人员460余人。其中,高级技术职务45人,中级技术职
务165人。 拥有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电子全站仪、测距仪、水准仪、图形编辑工
作站、 电子绘图仪等先进测绘仪器设备370余台套。在全省优秀测绘成果评优活
动中, 威海市获得优秀测绘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市国土资
源局被山东省国土资源厅评为全省测绘工作先进单位。

【国土资源依法行政制度建设】 对四五依法行政、五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的文
件、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形成依法行政资料350份,普法资料177份,并对2006
年以来出台的依法行政文件进行汇总、编制《威海市国土资源局依法行政文件选
编(2006~2010)》。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新增建设用地预审、农用地转
用和土地征收、农村宅基地审批、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
建设用地使用权收回审批、测绘资质审批、土地登记,采矿权新立、变更、转让、
延续、注销登记,国土资源违法查处、土地权属争议调处等36项执法项目的执法
主体、执法依据、执法时限、办理条件等进行了规范,拟定了格式文本,编制了
行政执法手册,为规范具体行政行为提供了基础。

【国土资源队伍建设】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建立了以承诺、践诺、评诺为
核心的党员目标承诺制度,引领党组织和党员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立足国土资源行业特点,围绕“让服务对象受到有尊严的服务”的核心理念,打
造了“服务为群众,满意在国土”的机关服务品牌。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
四项监督制度及相关工作规定,积极探索干部选拔任用新机制,对国土资源系统
科级干部竞争上岗程序进行了改进和完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得到全面扎实
推进,全部人员按照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条件要求进行了聘任。深入开展创
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并注重在增强吸引力和实效性上下功夫,努力扩大学习型
党组织建设的覆盖面和参与度,全面提高国土资源系统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
(高明 毕宇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