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a0&A=13&rec=128&run=13

【概况】 2010年末,全市环境保护系统有环境监测站4个,地表水集中式饮用
水源保护区12个, 面积1406平方公里。 年内,完成污染减排项目38个,投资额
4.2亿元。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47天,良好率达到95.1%,其中144天为优。
《生态省建设市长目标责任书》年度考核、中心城市和荣成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定量考核、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省控重点监管企业和城市污水处理厂综合达标
率等均为全省第一,在全省污染物总量减排、重点企业和城市污水处理厂有效监
管、重点河流水质改善、建成区空气质量改善4项考核中获得3个一等奖,在全省、
全国首届环境监测技术大比武中获得全省团体一等奖、 全省个人第1名和全国个
人一等奖,在省考评委组织的2010年度科学发展综合考核群众满意度电话访问中
得分全省第一,是开展群众满意度调查以来得分最高的一年。

【污染减排】 坚持工程、结构和管理三大减排措施同步落实,全市新改扩建城
镇污水处理设施12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2.1万吨/日;新建5个电厂脱硫工程,
全市13家电厂全部完成脱硫设施建设任务,并对11家电厂的35个烟气旁路挡板实
施了铅封, 对11家电厂安装了脱硫设施DCS控制系统,对华能威海发电有限公司
安装了脱硫设施工况在线监测分析系统。 淘汰落后水泥生产线2条,“十一五”
累计淘汰落后水泥生产线14条, 比省政府下达的淘汰计划多2条。严格执行环评
制度,否决“两高一资”(高污染、高能耗和资源性行业)项目17个,涉及投资
近30亿元。全市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比上年分别削减了5.66%和2.18%,
“十一五” 期间累计削减率分别达到18%和6%,圆满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十
一五”减排任务。

【污染防治】 完善了治污长效机制,制定实施了河流水质改善、近岸海域水质
改善、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改善4个考核办法,全面实
行市区空气质量分区公告制度和新建项目扬尘污染防治措施书面承诺制度。加快
市区河道污染治理步伐,9条河道完成治理任务,新建改造沿河排污管道208公里,
并网封堵沿河沿海排污口1016个,市区20条河道化学需氧量、氨氮平均浓度分别
比上年下降12.8%和53.2%。 推动新建7条机动车尾气检测线,建成了全省功能
最为完备的机动车尾气检测监控信息管理系统并率先通过省环保厅验收,3500多
辆在用机动车进行了以旧换新,近100辆尾气超标的小公共汽车实施了集中退市,
市区1526辆出租车全部进行了更新并实施了双燃料改造,市区天然气公交车总数
达到108辆。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0.41%,大气中二氧化硫浓度年均值比上
年下降13.8%。

【环境安全防控与环境监管】 全面实行新建项目环境风险评估制度,加大对环
境敏感区域、高危行业的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和危险废物、废旧放射源、集中
式饮用水水源地的环境安全监管力度,在全市50家产生危险废物的重点企业全面
推行了规范化管理,及时送贮11枚废旧放射源,全面完成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
标志牌设置工作,搬迁取缔水源地保护区内5处采砂点、4个违规项目,对城市污
水处理厂进水口、市区14家重金属污染企业分别落实了剧毒物质和特征污染物预
警监测措施, 环境安全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 加大对企业的监管力度,对全市
198家企业的排污口进行统一规范, 对77家企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对市
区存在突出问题的65家企业分解落实到各区(开发区)政府(管委)跟踪督办解
决; 首次开展排污许可证管理试点工作,105家企业实现了持证排污。继续实行
“一企一策一人监管”模式和超标企业日通报制度,进一步完善环境自动监控系
统, 在米山水库和所前泊水库建成了水质自动监测站,新建改造6个空气自动监
测站,督导41家企业安装了在线自动监测设备、20家企业安装了视频监控设备、
19家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废水排放企业建成了生物指示池,监管效能得到进一步提
高。严格落实重点监管企业日查旬查制度,限期治理和处罚超标排污企业34家,
在市区建立了污水处理厂出水达标率与污水处理费拨付挂钩制度,对超标的污水
处理厂扣减污水处理费,增强企业守法治污的自觉性。省控重点监管企业和城市
污水处理厂综合达标率达到99.5%, 比上年提高了0.5个百分点,是自2008年省
环保厅开展监管考核以来达标率最高的一年。

【生态市创建】 市政府召开了全市迎接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查工作会议,中心
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顺利通过省环保厅的预评估。把加强镇村环境保护作为争
创国家生态市的着力点,突出加大对镇村污水、垃圾处理的推进力度,全市新建
镇级污水处理厂6座,垃圾转运站17座,镇驻地污水得到集中处理的镇达到70%,
生活垃圾实现“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和纳入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管理的镇
达到60%。 建成国家级生态村2个,占全省总数的1/3。文登、乳山生态市创建
分别通过国家验收和技术评估。省环保厅在威海市召开了全省农村环保工作现场
会, 对威海市加强农村环保工作的经验做法进行了推广, 威海市被省政府授予
“生态省建设先进市”称号。

【环境宣传教育】 在《威海日报》、《威海晚报》、威海广播电台、威海电视
台等媒体上开辟了环保宣传专栏, 新闻媒体发稿量达到900多篇,比上年增长17
%,威海市齐鲁环保世纪行网站采稿量和获得“齐鲁环保世纪行好新闻奖”的稿
件数量均居全省第一。评选表彰了14名“绿色”年度人物。绿色创建活动蓬勃开
展,全市新增市级绿色学校18所、绿色社区35个,市级绿色学校总数达到92所,
绿色社区总数达到85个。全市建成省市级绿色社区100个、绿色学校128所。
(张金胜)

附:2010年威海市环境质量公报

2010年,全市环保工作围绕“改善环境质量、确保环境安全、服务科学发展”
三条主线,切实加大治污减排力度,着力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生态文明建设取得
较大成绩。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省控重点监管企业和城市污水处理厂综合达标
率均居全省第一,环境质量在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同时继续保
持优良状态,部分区域、流域和海域得到改善。

一、环境空气

威海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5.1%, 空气质量为优的天数达144天,均居
全省第一。大气中主要污染物二氧化氮年均值达到国家一级标准;二氧化硫和可
吸入颗粒物年均值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环境空气污染指数年均值为59。
全市城市降水pH年均值范围在5.98至6.71之间,未出现酸雨。
全市二氧化硫排放量5.21万吨,比上年削减了2.18%。

二、水环境

在全市3条主要河流母猪河、乳山河和黄垒河布设12个监测断面,其中,5个
断面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二类标准, 5个断面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三类
标准, 2个断面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四类标准。所有断面水质均达到相应功
能区标准要求。河流水质有所改善。
全市主要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保持优良状态。崮山水库和所前泊水库水质符合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三类标准,水质为良;米山水库、龙角山水库、后龙河水库、
逍遥水库和湾头水库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二类标准,水质为优。
全市近岸海域水质处于优良状态。其中,达到国家海水水质一类标准的海域
占8.7%, 达到国家海水水质二类标准的海域占91.3%;近岸海域功能区达标率
为100%。
全市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1.43万吨,比上年削减了5.66%。

三、声环境

全市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昼、夜平均等效声级分别为52.4分贝~54.1分贝和
42.1分贝~45.0分贝,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为二级,处于较好水平。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稳定在68分贝以下,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强度
为一级,处于好的水平。
城市○类至四类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昼、 夜平均等效声级分别为46.1分贝~
38.9分贝、50.3分贝~41.1分贝、55.3分贝~45.5分贝、57.2分贝~47.5分贝、
62.2分贝~52.3分贝,均达到相应功能区标准。
通过卫星遥感测定和实地核查得出,全市生态环境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
指数、水网密度指数、土地退化指数、环境质量指数分别为85、81、67、34和93,
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为78,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优级水平。
(威海市环境保护监测站提供)
责任编辑 李洪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