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报道荟萃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a0&A=12&rec=256&run=13

改革开放大潮中的新威海

威海市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三面环海,一面接陆,风景秀丽,气候宜人。
总面积5698平方公里, 总人口251万人。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升为地级市,是
一座在改革开放中起步、成长并走向成熟的新兴城市。建市20年来,威海发生了
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由13平方公里扩大到92平方公里,人口由
7.1万人扩大到60万人,城市化率由9.2%提高到57%。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7.4
%,由34.2亿元增加到1583.5亿元,三次产业结构由49∶35∶16调整为8∶62∶30,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由7%提高到30.1%。外资企业由8家增
加到3565家, 经济外向度由0.35%提高到51.1%。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26.6%,由
2.4亿元增加到156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013元提高到16285元,农
民人均纯收入由739元提高到7737元。 在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社科院等权威机构发
布的报告中,威海的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第23位,城市综合竞争力位居全国第31位。
创建了全国第一个“国家卫生城市”、第一个“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群,第
一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群,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
市”、“中国人居环境奖”、“联合国人居奖”、“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
全国文明城市先进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等20多项荣誉称
号。
短短的20年,威海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关键是我们坚持把解放思想作为万
事之先,把转换观念作为激发活力的切入点,根据不同时期干部群众的思想问题,
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不断破除旧的思想禁锢,在全社会大力弘扬“自强不
息、创新创业、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威海精神,激发了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
激情,形成了一系列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工作思路,走出了一条错位竞争、特色发
展的路子。
一、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第一战略。作为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建市20年来,
无论形势怎么变化,我们都坚持把开放作为经济工作的龙头来抓,以开放促改革、
促调整、促发展、促和谐。依托毗邻韩日的区位优势,我们大力实施“借韩兴威”
战略,使威海成为韩国在华投资的重要聚集区和韩国商品集散地。在打开突破口
的基础上,我们又提出了“巩固韩国、扩大日港台、拓展欧美”的开放战略,拉
开了全方位开放的大格局。目前,全市设有威海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产
业开发区、出口加工区3个国家级开发区和威海工业园等6个省级开发区,吸引了
包括13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内的众多企业落户, 累计实际利用外资87亿美元,
2007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110.8亿美元, 其中韩国分别占到67.7%和40.7%,主
要开放指标连续多年位居山东省前3位。 对外开放不仅拉动了经济增长,也促进
了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全市1050家国有集体企业通过合资合作实现了改组改制,
占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59.5%,县以上企业改制面达到99.6%,非公有制经济增加
值占GDP的比重达到65.5%。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齐头并进,极大地激发了经济发
展的活力。
二、坚持把又好又快作为第一要求。威海作为新兴城市,加快发展的要求始
终十分迫切,但是我们坚持辨证地处理发展、节约和效益的关系,既要速度,也
要质量。特别是近年来,我们立足区位、海洋、物候等自然禀赋优势和产业基础
条件,坚持把大项目建设和骨干企业培植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加快推
进造船、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食品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海
洋经济、服务业等产业发展,努力打造更具竞争力的特色产业体系。2007年,几
大工业行业创造了全市53.6%的销售收入和52.7%的利税, 海洋经济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达到26.9%,服务业也以17.8%的增幅快速增长,高出GDP增幅2.5个百分点。
全市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工业企业达到800家, 其中过10亿元的53家,12家企业成
功上市,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工业利税增幅高出工业增加值增幅11.2
个百分点,地方税收增幅高出GDP增幅6.6个百分点,体现了又好又快的要求。
三、坚持把保护环境作为第一导向。优美环境是威海城市品牌的基础。建市
以来,我们不断强化“没有生态化就没有现代化”的理念,成功地走出了一条经
济发展与生态建设有机结合的双赢路子。在项目审批上,我们严格执行环保一票
否决权,凡是高排放、高消耗的项目坚决不上,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
经济增长。 建市以来,因环境因素累计拒绝了20多亿美元的外资和200多亿元的
内资项目,有效地避免了“先污染后治理”的问题。在经济建设上,突出节能、
节水、 节材、节地、节约矿产资源5个重点,推进资源能源的合理开发和集约利
用,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全市万元GDP能耗降为0.92吨标准煤,比全国平均
水平低23.4%。围绕建设国家生态市,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坚持不懈地实施碧海、
蓝天、 青山、净土“四大行动”。“十五”以来,全社会环保投入累计达到110
亿元, 占GDP的比重由“九五”期间的1.68%提高到2.24%。全市饮用水源、近岸
海域水质全部达到和优于相应功能区标准, 空气环境优良率达到100%,86%的镇
达到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标准, “十五”以来森林覆盖率平均每年增加2个百分
点。
四、坚持把自主创新作为第一动力。积极实施“科教兴威”和“人才强市”
战略,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先后出台了建设创新型城市、科技奖励办法等一系
列扶持政策,加强了与驻威大学的共建,与山东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海
洋大学建立了产学研合作联盟。“十五”以来,全社会科技投入年均增长26.6%,
2007年达到33.4亿元。建立了5个国家“863”计划产业化基地、10个公共创新平
台、 6家生产力促进中心、7家科技孵化器、5个博士后工作站、83家工程技术研
究中心和88家企业技术中心,承担了50多项国家研发任务,居全国地级市前列。
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到162家和65家,发展高新技术产品300多
种,心脏支架、人造血浆、热转印打印机等一大批高科技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
三角集团巨型工程子午线轮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
材料、 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产业初具规模,近5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
45%。威海人才总量已超过18万人,是建市初的4倍。科技和人才对经济发展的支
撑作用不断增强,威海市也多次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荣获“2007年
中国优秀创新型城市”称号。
五、坚持把促进和谐作为第一追求。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威海的各项社
会事业也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近年来,在科技、教育、医疗卫生、劳动保障
等方面,威海都担负着全国全省试点城市的任务,不仅让人民群众享受到了更多
的发展成果, 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教育方面,财政5年投入67.8亿元,年均
增长21.2%,免除了城乡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新增学生班车400多辆,规范化
学校建成率达到90%, 义务教育学龄人口入学率达到100%,普通高考本科上线率
和人口万人比连续14年居山东省首位。 在医疗卫生方面,财政5年投入10亿元,
年均增长21.5%, 在农村推广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达到96.9%,126万人
次享受到了医疗救助;在城市推行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全覆盖,社区卫生服务人
口覆盖率达到80%。在社会就业方面,以扩大再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为重点,5
年新增城镇就业25.6万人, 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10.4万人,帮助1万多名困难群
众实现就业,城镇零就业家庭全部清零,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6%。在社会保障方
面,着力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全市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工伤等
保险覆盖率均保持在98%以上, 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达到10万人,企业离退休
人员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100%,各项指标均居全省前列。在住房保障方面,新
开发普通商品房按不低于10%的比例配建廉租房、 经济适用房,推进了49个城中
村改造, 建设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84.9万平方米,为1万多户低收入家庭解决了
住房问题,市区人均居住面积由14.7平方米增加到18.8平方米。
六、坚持把优化服务作为第一保障。为打造服务型政府,我们坚持“企业创
造财富,政府营造环境”的理念,全面深化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地减
少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程序,压缩审批时间。“十五”以来,市级共精减审批事
项331项,审批时限平均缩短80%,成为全省审批事项最少的城市。在为企业和基
层服务方面,我们提出要强化主动服务意识,变坐等服务为登门服务、跟踪服务。
对企业做大做强、大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采取现场办公的方式及时解
决,努力使企业得到最快捷、最周到、最满意的服务。同时,完善了以服务为核
心的绩效管理考核机制,建立了行政效能监察制度,开通了“行风热线”、“市
长公开电话”。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威海市委、市政府确立了争当全省“三个
发展”排头兵、实现富民强市新跨越的奋斗目标。到2012年力争实现人均生产总
值比2000年翻两番,到2020年翻三番,全面建设经济繁荣发达、政治昌明公平、
文化特色鲜明、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幸福殷实的新威海。目前,全市上下正以高
昂的热情和旺盛的斗志,团结一心,努力拼搏,有信心、有决心在党中央、国务
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把规划目标和蓝图变成现实。我们热忱欢迎海
内外朋友到威海观光旅游、居住休闲、投资兴业,我们将以最真挚的感情、最优
良的环境、最完善的服务,与大家一道共享幸福,共同收获!
(王培廷 2008年3月8日
《人民日报》海外版)

充分利用区位比较优势
以对外开放总揽发展全局

(高举旗帜 科学发展——改革开放30年系列调研报告(7))
——山东省威海市经济社会发展调查

编者按:改革开放30年来,山东省威海市充分利用区位比较优势,向解放思想要
出路,坚持把开放作为一切工作的总抓手,以对外开放促改革、促调整、促发展、
促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如今,在沿海开放城市中,曾被称为“小弟弟”的威海,
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值得欣喜的是,威海的发展并非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
通过大力发展对韩贸易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充分培育特色产业以及不断促进机
制创新,威海成功将区位优势、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强势和发展强势,走上了一
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良性互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发展之路。威海的实
践鲜活地证明,只有秉承改革的精神、科学的态度、开放的胸怀、创新的思路、
发展的方法,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改革开放30年来发生的主要
变化和取得的巨大成绩
山东威海在地级市成立之前,国家投资很少,经济基础比较薄弱。1978年,
威海地区生产总值9.54亿元、 财政收入1.0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0
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9元,城乡居民人均储蓄余额只有53.1元。到1987年
建市时,威海地区生产总值增加到34.24亿元,财政收入2.4亿元。改革开放特别
是地级威海市成立以来,全市各项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突出表现在以下
几个方面:
(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07年与1987年相比,地区生产总值在山东的位
次由第十三位上升到第九位;财政收入增长64.2倍,由第九位上升到第七位;人
均地区生产总值、 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达到6.3万元和3267元,在山东省的位
次均由第五位上升到第二位。城市综合实力列全国百强城市第二十三位。
(二)产业层次显著提升。2007年与1987年相比,三次产业结构由49∶35∶
16调整为8∶62∶3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净值增长41.7倍,达到518亿元,
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10倍, 达到16.7万元/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在规模以
上工业产值中的比重由7%提高到30%;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由39%提高到84%。
(三)开放型经济发展显著加快。2007年与1987年相比,实际利用外资增长
283倍,达到13.4亿美元;外资企业增长508倍,发展到3565家;年进出口总额增
长3411倍,达到110.8亿美元;经济外向度由0.35%提高到51.1%。
(四) 城乡面貌显著改观。2007年与1987年相比,城市人口增长9.6倍,城
市化率由9.2%提高到57%; 中心市区建成区面积增长7.3倍,达到109平方公里;
干线公路达到2633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36%;2541个行政村基本实现了自来水、
柏油路、 远程教育、 闭路电视、 宽带网、公共客车、低高压电、电话邮政8个
“村村通”。
(五) 社会事业显著进步。2007年与1987年相比,幼儿入学率由70.3%提高
到96.4%,小学和初中入学率分别由99.4%、91.6%提高到100%;城镇职工5项社会
保障覆盖率平均达到75.4%; 农村养老保险适龄参保率和新型合作医疗覆盖面分
别达到46%、96.9%。2005年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在2007
年首届中国661个城市安全排行榜中,威海名列第十位。
(六)人民生活显著改善。2007年与1987年相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增长了15.1倍,达到1628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9.5倍,达到7737元;
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和农村居民住房面积分别增长了1.3倍和0.9倍,达到19平
方米和34平方米; 城乡居民人均储蓄余额增长39.6倍,达到2.3万元;城市和农
村恩格尔系数分别由47.5%、46.6%降到28.9%和36.7%。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电脑
66台、私家轿车11辆。
(七)城市知名度显著提高。经过建市20年的发展,威海已由一个人口不足
10万人的小城,发展成为一个人口超过60万人的中等现代化城市,先后荣获“国
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绿
化模范城市”、“联合国人居奖”、“中国人居环境奖”等20多项国家级以上荣
誉称号。

二、改革开放30年来的成功经验
(一)向解放思想要出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富口袋先富脑袋”。威
海市把解放思想作为万事之先,把转换观念作为释放发展潜能和活力的切入点,
根据不同时期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问题,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不断破除旧
的思想禁锢,树立和强化符合时代要求的新思想、新观念,向解放思想要信心、
要办法、要干劲。
通过解放思想坚定前进方向。1987年建市之初,威海地处青岛、烟台、大连
的夹缝中,是沿海开放城市的“小弟弟”。通过考察学习,他们提出了“经济要
外向,思想先解放”的口号,把培养强烈的开放意识作为敲开世界大门的突破口。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以后,他们提出“按经济特区模式办、照经济特区
样子干”。2002年以后,通过解放思想大讨论,在全市形成了加快发展的浓厚氛
围。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形势下,他们引导各级算好结构账、资源账、环
境账、效益账,增强了转变发展方式的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坚定了“在好
的问题上不含糊、在快的问题上不动摇”的发展理念。
通过解放思想抢抓发展机遇。 建市之初,威海市就把区划调整和3年治理整
顿作为重大机遇,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坚持有效益的速度能搞多快就搞多快,经
济发展迅速实现突破,由建市时山东省第十三位前移到第九位,1992年地区生产
总值突破百亿大关。1997年下半年,抓住亚洲金融危机造成韩资急于寻找新的投
资方向的机遇,争取到了13个韩资项目,相当于前两年的总和。面对日本、韩国
产业加快转移、环黄渤海经济圈迅速崛起、山东省“两个半岛”战略加速推进的
重大机遇,威海加大了结构调整力度,重点发展了“五大产业群”。
通过解放思想创新方式方法。面对改革开放的艰巨任务,他们提出“只要改
革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只为成功找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积极引
导和鼓励干部群众用改革的精神、创新的思路、发展的方法,解决前进中的各种
矛盾和问题。一是注重向市场要办法。如针对资金紧张的问题,加大国内外资金
引进力度,采取上市以及用资产、土地、股权、冠名权、经营权等换资金的方式,
拓宽融资渠道。二是注重向竞争对手和学赶对象要办法。如农业产业化是向山东
诸城、寿光学来的,搞慈善基金是向江苏常州学来的。三是注重向基层和群众要
办法,如总结推广了基层群众创造的搬山、挖坑、钻洞等方法,较好地解决了建
设用石材与山体生态保护的矛盾。
党的十七大以来,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威海开展了以“理念创新、环境创
优、机制创活、企业创效、人民创业”为主题的新一轮解放思想活动,进一步激
发了全市上下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把对外开放放在最突出的位置上,以开放总揽发展全局。威海市位于
陆域末梢,但同韩国、日本隔海相望,地处开放前沿,具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
因此,威海的优势在开放、潜力在开放、出路在开放、希望在开放。建市20年来,
无论形势怎么变,他们都坚持把开放作为一切工作的总抓手,以开放促改革、促
调整、促发展、促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一是大力实施“借韩兴威”战略。威海与
韩国贸易往来历史悠久。解放前石岛港就是当时全国唯一的对韩民间自由贸易口
岸,目前已累计开通至韩国的海空航线23条。韩国已经成为威海最重要的经贸合
作伙伴, 实际利用韩资累计48亿美元,占利用外资总额的60%以上。二是不断扩
大开放广度和深度。在迅速打开对韩开放局面的基础上,提出“巩固韩国、扩大
日港台、拓展欧美”的开放战略,近几年又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加快推进
“三个转变”:由注重利用国内外资金向利用国内外资源、技术、管理和智力并
重转变; 由扩大出口规模向追求出口质量、 品牌转变;由以“引进来”为主向
“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转变,开放的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20年来,全市
外贸出口年均递增50.1%; 累计实际利用外资80.6亿美元;3000多家外资企业包
括13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威海。
对外开放有力地促进了威海的改革与发展。一是促进了公有制企业改组改制,
合资、独资企业的大量引进,带动了国有集体企业产权制度、经营机制、管理方
式的改革与创新。目前已有1050家规模以上国有集体企业通过合资合作实现了改
组改制,占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59.5%。县及县以上国有集体企业改制面达99.6%,
上市企业10家。二是促进了全民创业。随着中韩“金桥轮”的开通,出现了一大
批随班轮往返的“商贩”,在韩国仁川建起了以威海人为主的中国商业街,威海
也成为全国闻名的“韩货城”。开放促进了威海创业氛围的形成,带动了民营经
济的快速崛起,目前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到65.5
%。 三是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随着外资的大量涌入,威海产业结构得到不断
优化升级。通过引进三进船业、新泰源船业、成东造船,形成了以皂埠湾、俚岛
湾和石岛湾三大造船基地为龙头的造船产业链条。韩资企业三星电子的进入,带
动了30多家配套企业,形成规模较大的打印机产业,去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9.3
亿元。
(三)把区域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大力培育特色产业体系。威海的竞争力
最根本地体现在区域特色经济上。他们立足区位、海洋等自然禀赋优势和产业基
础、条件,及时调整产业发展重点,努力打造优势得到较好发挥、与周边城市错
位发展、区域特色明显的新型产业体系。建市初,大力发展“一工两水”(乡镇
工业、水产、水果)为支撑的特色产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现代产业基础的
形成,他们着眼于从更高层次上打好优势牌,加快建设现代制造业、旅游度假、
以海产品为主的农副产品出口加工“三大基地”,推动了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为
主向第二、第三产业为主的跨越,初步形成了体现自身特色的新型产业体系:一
是发挥地处东北亚的区位优势,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积极承接韩日产业转移,
加快培植运输设备制造与维修、电子信息、机电工具、食品医药、轻工纺织“五
大产业群”。同时,注重与周边城市的产业衔接与错位发展,如在运输设备产业
上,烟台以轿车、客车为主,青岛以轿车、轻重卡车为主,威海则重点发展越野
车、电动汽车和汽车零部件,同时充分发挥其海岸线优势,大力发展造船业;在
电子信息产业上,青岛以电子家电为主,烟台以手机、软件开发为主,威海重点
发展光纤光缆、计算机外围设备和微电子设计。目前,五大产业群占规模以上工
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83.7%,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工业企业759家。二是发挥生态环
境和旅游资源优势,建设旅游度假基地。以海岸线为依托,以福文化为主题,以
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对区域内旅游资源实行统一规划建设,先后投入300多亿元,
建设了950项旅游设施和近百处景区景点,其中国家4A级景区4处。20年来,旅游
接待量增长10.4倍,旅游总收入增长126.5倍,年均递增28%。三是发挥海洋资源
优势,建设以海产品为主的农副产品出口加工基地。梯次推进从近海捕捞向远洋
捕捞、从单一捕捞向捕捞养殖并举、从简单加工到精深出口加工、从渔业生产加
工到全面发展海洋一二三产业的“四次转变”,促进了从渔业大市向海洋经济强
市的跨越。 与1987年相比,全市水产品总量增长了5.6倍,海洋经济总收入增长
42倍,海洋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7.1%提高到26.9%。
(四)走经济与环境双赢、人与自然和谐的路子。优美的环境是威海城市品
牌的基础。地级市成立以来,威海不断强化“没有生态化就没有现代化”的理念,
成功地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有机结合的双赢路子。一是不断强化生态
责任意识。20年来,每一届市委和市政府领导班子都反复强调“既要金山银山、
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他们都把保护和改善好这片绿水青山
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发展理念由“保护环境”到“保护环境与涵养生态”并重,
逐步提升到“生态立市、环境优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二是高度重视资
源节约利用。 突出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节约矿产资源5个重点,万元地区
生产总值能耗降低到0.87吨标准煤, 国家级开发区投资强度超过36亿元/平方公
里,高技术产业开发区被确定为全国ISO14001环境管理示范区。三是坚持不懈地
实施碧海、蓝天、青山、净土“四大行动”。建市以来,先后关停污染企业50多
家, 清理近海养殖3万多亩,拆除小锅炉1500多座。饮用水源、近岸海域水质全
部达到和优于相应标准, 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100%,86%的镇达到国家级环境优
美乡镇标准, “十五”以来森林覆盖率平均每年增加2个百分点。四是建立完善
生态建设的保障机制。严格执行环保一票否决权,建市以来因环境因素累计拒绝
了20多亿美元的外资和200多亿元人民币的内资项目。 “十五”以来,全市环保
投入累计达到110亿元, 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九五” 期间的1.68%提高到
2.24%。 推进生态教育进课堂、进企业、进社区,建立了环保市民听证会、生态
绿化包山头、园林绿化认养、环保义务监督员等制度。
(五)建立多方联动的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威海市积极
实施“科教兴威”和“人才强威”战略,自主创新能力快速提升,创新型城市建
设取得初步成效。一是突出企业主体地位。2000年以前市级以上企业技术开发中
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只有18家, 近7年新增174家,其中国家级5家。高新技术
企业从无到有发展到162家。 近5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45%,占全部工业
的比重提高了15个百分点。心脏支架、人造血浆、热转印打印机等一大批高科技
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三角集团巨型工程子午线轮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拓
展纤维有限公司承担了3个国家863计划项目,在碳化原丝及制品生产技术方面取
得重大突破,打破了国际技术垄断,对我国航天事业意义重大。二是加快产学研
结合步伐。 先后与10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共建了国际微
电子技术中心、生物技术研发中心和宋健科学技术研究院;建成了5个国家863计
划成果产业化基地、 1个国家863计划海水养殖种子基地,实施国家863计划项目
50多项; 有95%的规模以上企业与大院大所建立了合作关系,“十五”以来实施
合作项目3500多个, 其中600多项列入国家、省部级技术创新计划。三是加大引
才借智力度。探索建立了“不求所有,不求所在,但求所用”的柔性引才策略。
目前威海人才总量已超过17万人, 是建市初的4倍。有34名院士和一大批不在威
海的科研院所和科技人才通过不同方式与威海合作。
(六)用时代精神提升区域文化,激发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他们坚
持把齐鲁文化、海洋文化、红色文化与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相互融合,提炼形成
了“自强不息、创新创业、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威海精神,使之成为凝聚人
心、激励创造的重要力量,并将其不断转化为全市人民干事创业的动力。一是自
强不息。引导全市人民在前人没有经验、别人没有干过的事情面前,始终保持一
股“闯” 劲,敢为人先,敢想敢干。1990年9月,在中韩尚未建交的情况下,他
们争取开通了中韩第一条海上航线,此后相继争取设立了2个国家级开发区、1个
出口加工区、 3个国家一类开放港口。引导威海人民在挫折面前,始终保持一股
“韧”劲,百折不挠,持之以恒,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为了实现空港开放,他们
从1998年开始多次申报,特别是2003年春天以来,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几十次向国
家有关部委汇报,各种申报材料累计上百万字,终于在2004年获得国务院的批准。
二是创新创业。从政府管理到企业发展,都把创新放在突出位置,以新的观念、
理论、思路、方法和机制,调动一切力量,掀起全民创业热潮。三是海纳百川。
威海市对所有外来的企业,都平等对待,亲商、安商、富商的气氛越来越浓。目
前已有2万多名韩国人和20多万名全国其他地区的人在威海生活工作, 与当地人
和谐相处。四是追求卓越。始终坚持“有红旗就扛,是第一就争”,赢得了众多
国家级的荣誉称号。 连续6年开展“外部对口学,内部结对赛”;基数大的比速
度,基数小的比增量;人口多的比人均,人口少的比总量,形成了你追我赶、竞
相发展的生动局面。
(七)在推进市场化的进程中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服务的作用。威海在尊重
市场规律的同时,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调控和推动作用,使“看得见的手”和
“看不见的手”有机结合。一是把规划作为第一资源。坚持规划的超前性、科学
性和严肃性,统筹考虑城市与农村、中心城市与非中心城市的整体发展,建立了
严格的专家论证、公众参与、领导决策的规划编制审批程序,坚持做到一张蓝图
管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任何人非经法定程序不准改变。二是大力支持基础设
施建设。通过财政投入、市场融资等多种渠道,实施了“公路升级、铁路提速、
港口扩建、 机场开放”工程,威海高等级公路密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港口
成为半岛对外开放的重点口岸, 空港开放后3年客流量翻了三番,为经济社会发
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三是强力推动重大项目。在开放工作上,每年各级政府都牵
头组织几项重点招商和贸易洽谈活动;在五大产业群发展上,每个产业都由市领
导牵头,成立了项目推进小组;在重点项目建设上,建立了领导干部分包责任制,
负责协调解决项目运作中的具体问题。四是在资源整合上发挥导向作用。通过出
台政策法规,引导资源向各类工业园区集中,资本向优势产业、优质企业和优秀
企业家集中。市区内28家工业企业全部搬迁到工业园区,取得了企业快速成长、
园区快速发展、城市环境进一步优化的“三赢”结果。五是优化政策环境。及时
为达到市场准入条件或经营标准的申请者办理许可手续;凡是市场能办的,政府
坚决退出;市场可以办、政府也可以办的,实行产权多元化。目前威海城市规划、
项目建设、土地转让等全部建立了招投标制度。六是优化服务环境。提出“企业
创造财富,政府营造环境”、“院内的事企业干,院外的事政府办”,引导政府
部门增强服务意识。完善了以服务为核心的绩效管理考核机制,建立了行政效能
监察制度。 对行政审批许可项目严格清理,市级共精减审批事项331项,审批时
限平均缩短80%。 在世界银行的“中国城市投资环境评价报告”中,威海市的政
府效率指标在120个城市中名列第十一位。

三、今后发展的战略目标
到2012年,威海力争实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到2020年翻三
番,年均递增12%。围绕实现上述目标,今后威海将坚持以自主创新为第一动力,
以打造高层次人才聚集区、产学研结合密集区、科技成果转化汇集区为主攻方向,
更好地发挥开放、生态、海洋优势,以自主创新促进结构调整、对外开放、海洋
经济、生态环境改善、发展方式转变和社会全面进步,加快建设创新、开放、宜
居、幸福的现代化新威海。重点打好4张牌:
(一)打好科技牌,把威海建成以产学研结合为特色的创新型城市。充分发
挥威海的生态人居优势和中日韩、青烟威大小两个“金三角”重要节点的区位优
势,重点建设“三区”。一是打造高层次人才聚集区。继续坚持柔性引才策略,
争取用5年时间,在威海工作的硕士以上学历人才由目前的2100人增加到6000人,
其中博士由253人增加到500人以上,与威海合作的院士增加到50名以上。二是打
造产学研结合密集区。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
术创新体系, 争取5年内,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开发中心增加到
10家左右,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技术开发机构50家以上,再与10家以上国内知名
大学签订合作协议。三是打造科技成果转化汇集区。利用“集成转化、重点转化、
提升转化、嫁接转化、资金转化、联动转化”等转化形式,加快中科院技术转移
中心建设,力争未来5年新实施1100多个产学研合作项目、800项成果进入产业化
应用。
(二)打好开放牌,把威海建成中国对韩开放的桥头堡。今后一个时期,威
海将围绕建设中国对韩开放的桥头堡,把对外开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一是抓紧
做好海底隧道项目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二是坚持引资与引智并重,积极引进国
际先进的管理技术、经营理念和优秀人才,加快企业组织结构、管理机制、经营
模式与国际接轨。三是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加大口岸、信息等物流基础设施建
设力度,增强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的项目的吸引力,2020年
实际利用外资达到38亿美元以上。
(三)打好环境牌,把威海建成具有全球性影响力的人居福地。瞄准世界先
进水平,建设功能完备、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新威海。一是按照适度超前、求
精求美、突出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的要求,加大交通、旅游、物流等基础设施投
入力度,不断增强城市功能、改善人居条件、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二是以创建生
态市为目标,加快建立以造林绿化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争取到2012年森林覆
盖率达到42%。 三是进一步完善以污染防治为重点的环保体系、以改善民生为重
点的保障体系和以建设平安威海为重点的社会稳定体系,把威海建设得天更蓝、
水更清、人与自然更和谐。
(四)打好海洋牌,把威海建成全国海洋经济基地。发挥海洋海岸优势,重
点培育壮大五大产业。一是能源产业。在现有的火电提档升级的基础上,加快推
进核电、风电、潮汐发电,把威海建设成为华北、华东地区的重要能源生产基地。
二是石化产业。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加快与中石油总公司合作建设1000万吨大型
石化基地的步伐。三是船舶修造业。抓住日韩船舶工业转移的机遇,加快形成船
舶产业链和配套产业集群, 力争到2012年造船能力达到300万载重吨。四是港口
物流业。 以3个一类开放港口为重点,进一步强化与周边港口的合作,加快海陆
物流对接,力争到2012年港口货物吞吐能力达到1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突破150
万标箱。五是海产品加工业。重点发展海洋食品、药品和保健品加工业,力争到
2012年海洋食品精深加工产量比重达到80%以上。
(中国特色发展之路课题赴山东省威海市调研组2008年11月3日《人民日报》)

威海:把文明城市建在人文本位上

在街头漫步,因为心中有爱,路过献血车的时候主动挽起袖管;到银行汇款,
因为有了等待呼叫服务,再也不受排队之苦;到医院看病,因为医护人员体贴入
微,心情变得格外舒畅……
在山东威海,自2004年开始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让普通市民实实在在
成为了活动的参与者和受益者,也让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因文明而更加美丽,因
和谐而更加动人。

遵从民意——人人是参与者
夏日里的威海市区各个活动场所,人如海,歌如潮。面向基层培育群众文化
团体是威海市因势力导的一项举措,仅中心城区——环翠区的群众文化团体就已
发展到200多个。 夏季广场纳凉晚会、文艺汇演等群众性文化活动遍地开花。持
续整整一个夏季的街头歌咏和文娱活动,在每年的5月23日这一天正式拉开帷幕,
民众都自发成立合唱团,组织演唱。
放歌威海,放飞工作。“十星级文明户”、“环境文明小区”、“绿色家庭”、
“绿色学校”、“阳光机关”、“服务名牌”等系列创建活动和“感动威海十佳
人物”、“十大孝星”、“道德模范”等评选活动陆续展开。“从群众中来、到
群众中去是我们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原则”一位负责人说。
姚洪波是一名普通出租车司机。 他开出租车10年,行程200多万公里,一路播撒
爱心和文明。市交通局以此开展了“客运出租业创文明示范窗口”活动。现在,
“拥军车”、“敬老车”、“雷锋车”、“高考服务车”已遍及全市各大出租车
公司,仅今年高考期间,市区就有8家出租车公司的185辆出租车为高考考生免费
服务,成为展示“文明威海”的一个靓丽窗口。
遵从民意、人人参与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带来的是市民素质的不断提高。在去
年威海遭受的五十年一遇的特大风暴潮中,公安消防官兵顶着滔天巨浪抢救遇险
群众,2名战士因此献出了宝贵生命。今年汶川大地震后,威海人主动捐钱捐物,
有的捐出10万元不肯留下姓名, 有的卖掉轿车支援地震灾区……截至6月20日12
时,威海各界已向地震灾区累计捐款捐物1.71亿元。

满足民需——人人是受益者
富民是强市之本。为此,威海市开展了以理论创新、环境创优、机制创活、
企业创效、人民创业为主要内容的新一轮解放思想活动。全市个体私营企业发展
到7.4万家, 非公有制经济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0.5%;城镇每年新增就业5万
多人, 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近2万人;城镇登记零就业家庭实现了动态清零,失
业率多年控制在1.6%以内; 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今年提高到760元。2007年,
全市城镇居民人均支配收入达16285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7737元,其中工资性收
入占一半。
社会保障是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大事。威海市立足于民,不断完善社会保
障体系。 城镇职工五大保险覆盖率平均达到75.4%;五保老人全部得到供养,集
中供养率70%; 100%的行政村、96.9%的人口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今年起推行
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参保人数已达12万多人,其中中心市区8万多人,覆
盖率60%。
为了走出环境困扰,近年来威海先后拒绝了有污染的外资项目20多亿美元、
内资项目200多亿元,关停小造纸、小化工等污染企业50多家,对500多个工业污
染源进行了治理, 清理近海养殖3万多亩,拆除燃煤小锅炉1500多座,全市饮用
水源、近岸海域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相应功能区标准,空气环境优良率100%,城
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总分连续10年居山东省首位。
在群众中普及文化活动,自然少不了文体设施建设。体育场馆、健身中心、
图书馆、公园等一批群众文体活动、休闲场所拔地而起;全市多数社区建有文化
广场,每个镇都有文化站,一半的村建有文化大院。

汇聚民力——人人是监督者
每天上午7点半, 众多的威海市民会习惯性地打开收音机, 收听市电台的
《行风热线》直播节目。在这条热线上,44个政府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轮流走进
直播间, 为市民解疑释惑、 排忧解难。 栏目开播6年来,市民已打进热线电话
16834个,98%的问题得到有效处理。
在威海, 像《行风热线》这样的市民投诉渠道还有市长信箱、12345市长热
线和市建委、环保、工商等部门的固定热线电话。不仅如此,58个政府部门还依
次亮相市直各大新闻媒体,围绕服务谈措施,全面接受群众监督。
“创城是一项全民工程,理应充分汇聚民力、依靠民智,从这个角度上说,广大
民众理所当然是创城的监督者。”威海市文明委的同志说。
市民有监督,工作有动力。对民众反映的问题,威海市下大气力整改,有效
解决了一些“热点”、“难点”问题。针对土地出让中的违法违规问题,在全省
率先全面推行了经营性用地、工业用地招拍挂出让制度。针对公车私用、公款消
费等问题,在全省率先推行了市级机关公务用车货币化改革和政府集中采购制度。
2005年以来, 又先后将市直238个单位纳入国库集中支付,实现了“收入一个筐
子、支出一个口子、管理一条渠道”。行政集中审批、“阳光审批”都在积极推
行中。
(赵秋丽 胡禄太 王警卫
2008年7月15日《光明日报》)

海美 城美 人美
——山东威海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纪实

虬曲曼妙的海岸,错落起伏的峰峦,红瓦、绿树、碧海、金滩……七月盛夏,
沿山东威海市滨海公路,一路走来,不由得醉心于这里梦幻般的景色。
自强不息,创新创业,海纳百川,追求卓越。1987年组建地级市,短短21年,当
年的边陲小城,业已变成一座现代化的海滨城市。
“遵从民意,满足民需,汇聚民力,威海人是创建文明城市的推动者,也是
创建文明城市的受益者,威海因文明更加美丽,因和谐更加动人。”威海市委书
记王培廷说。

生态之乡
仲夏初夜,威海港公园海风习习,灯光点点。人们在健身器材区锻炼,在特
色小吃店品海鲜,身在其间,精神怡然。
在高新技术开发区工作的张浩田,一下班就赶到这里,穿鱼饵,甩鱼竿,静
待海鱼。
“一天钓几条?都有什么鱼?”记者问。
“运气好,能钓六七条。黄鱼、鳕鱼,有时候还有石斑鱼。”
张浩田已有六七年的钓龄,在他眼里,大海虽是天然的赐予者,却要时刻珍惜。
“以前,有人在近海种海菜,养海鱼,密度过大,海水都要臭了。幸亏市里及时
清理,不然,早没这么多鱼了。”张浩田说。
将自然融入城市, 让城市归于自然。4年文明城市创建,威海市不断优化海
域环境,共清理近海养殖3万多亩,治理500多个工业污染源,先后拒绝有污染的
内外资项目投资额220多亿元。 现在,全市饮用水源、近岸海域水质全部达到或
优于相应功能区标准,大气质量与自然风景区的标准持平,威海成为全国大气质
量和海水质量最好的地区之一。
4年文明城市创建,威海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6.3%,人均占有绿地23.8平方
米, 86%的乡镇被评为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城市先后两次被联合国评为“迪拜
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并荣获联合国“人居奖”。

活力之园
高速是威海的节奏。这里建有两个国家级开发区,1个出口加工区,6个省级
开发区,现代制造业、海产品加工业居全国之先。
创新是威海人的追求。这里的年轻人,每5人中就有1人接受过高等教育,每
3名职工就有1人拥有专业技术职称。5个国家863计划产业化基地、一大批科技示
范园区,构成强劲的创新载体。
走进威高集团的展厅,各式各样的医用高分子制品吸引着人们的目光。输液
器、注射器、留置针、采血针等各种医用器械琳琅满目,一应俱全。“公司的产
品有150多种,产品规格超过5000种。”威高集团董事长陈学利指着展台介绍说,
“这种心脏支架,原来被外国厂家垄断,进口一个要几万元。现在,威高生产的
同样产品只卖1万元。
依靠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产业化结合的自主创新运作模式,威高持有的专
利达141项,专有技术3项,高端产品占比达到70%以上。
2006年2月, 威海华东数控中标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中国民族机床业在外国
人面前挺直了腰板。在没有引进任何人才和技术的前提下,华东数控依靠自主创
新,成功研制了令世人惊叹的先进设备。
一个个成功的创新案例,彰显了体制、机制的优势。
2005年以来, 全市推行行政集中审批、阳光审批。4年来,共精简行政审批
事项242项,取消收费项目87项,行政效率不断提高。

爱心之城
汶川强震突如其来,威海同胞爱心如潮……大地震后,威海各界为灾区同胞
捐款捐物,总额超过1.72亿元。
杨正权一次拿出13万元捐给灾区。 5次捐献,个人捐款额达到16万余元。就
是这位“捐款专业户”,当年“下海”时,仅有200元本钱,且背着9万多元的债
务。 20多年来,他诚信经营,乐于奉献,不但上缴税金400余万元,还累计捐献
各种公益善款超400万元。
文登市一对年轻夫妇, 卖掉结婚时父母赠送的桑塔纳轿车,把所得45000元
钱全部捐给了灾区。市慈善总会多方打探,找到在威海机场工作的周军,这才得
知,他的收入并不高,妻子还是一名临时工。
爱心在危难时刻充分显现,威海人对团结与友善有了更深的思索:从现在开
始,从我开始,每天给我们周围的陌生人一个善意的微笑,给我们身边的邻居、
同学、同事、朋友、亲人一声亲切的问候,给我们身边需要帮助的人一点力所能
及的帮助。
(马跃峰 2008年8月6日《人民日报 》)

威海打造“梦海”文化品牌

“我们已与青岛一家旅游公司签订了演出协议, 明年将在青岛演出7个月。
届时,我们将借奥运会搭建的平台,把‘梦海’品牌推向全世界。”去年12月10
日,梦海演艺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徐勤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徐经理透露,12
月16日,公司将到青岛进行一场演出,算是对2008年的全面合作打个前站。
作为威海文化产业发展的龙头项目,“梦海”向国内外观众成功演绎了人居
城市的特色和魅力,提升了威海的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成为一张靓丽的城市文
化名片,也为全省文化体制改革提供了一个成功范本。
为了打造城市文化品牌,探索文化产业发展之路,2004年上半年,威海多次
组织专业人员在全国范围内考察学习,经过认真研究和反复论证,最终达成共识:
威海城市文化品牌构建必须围绕市委提出的“建设融鲜明海韵、浓郁民俗、厚重
历史和现代气息为一体的威海文化”来做“海文化”文章。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
文化部门决定创作推出一台面向旅游市场,高起点、高水准,既富时代气息,又
具威海地域特色的大型情景演艺——《梦海》。
打造文化品牌,关键在于文化品质。
该市组织专门力量深入沿海渔村和民俗特色村收集素材, 挖掘了胶东地区
“祭海”、“渔家秧歌”、“庆丰收”等具有浓郁特色的传统节目并加以提炼,
增添了演艺的海文化韵味和地方特色。他们请来名家高手,先后七次对整台节目
进行研讨论证,反复锤炼,追求最佳演出效果。为了市场化运作、推介《梦海》,
2005年9月, 梦海演艺有限责任公司成立。除公司领导层,所有演职人员均为企
业编制,全面实行演出签约制和人员聘用制,形成了全员聘任、市场运作、团中
有团、分合自如的机构创新机制。
为了充分开发旅游市场,演艺公司积极参加省内外旅游推介活动,并同全国
200余家旅行社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针对威海多数游客从青岛转道而来的特点,
主攻青岛市场,成功开拓了客源。他们还合理调配演出档期,适时推出“梦海特
色婚庆”、“梦海圣诞狂欢夜”、“梦海新年民族音乐会”等新型经营项目,并
加强节日期间对企业、农村市场的营销,主动送戏下乡、送戏上门。梦海公司还
外派演出小分队走出国门,积极拓展海外演出市场,已在法国、英国、以色列、
韩国等地成功演出。
截至目前,《梦海》演艺共演出400余场次,综艺晚会演出500余场次。去年
以来,共接待游客3万多人次,其中国外游客5000多人次,真正实现了市场赢利。
(任松高 彭辉 王警卫 杨智铭 2008年1月13日《大众日报》)

威海发展成旅游产业城市,吸引韩国人

虽然乳山市拥有比中国其他地方都丰富的旅游资源,却不太出名。为了吸引
游客,最近以韩国、日本、美国等为对象,迅速采取行动。山、海、岛等和谐,
正好符合游客的口味。
被称为天下第一滩的乳山市是首屈一指的。乳山市具有天然的美,日出和日
落时候的自然美,是和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黄金渔场等都是最好的旅游地。尤
其是乳山市地理位置优越, 离烟台和威海机场只有70公里,距青岛120公里。走
高速公路的话,一个小时以内就能到达旅游地。不仅有可以购物的购物中心,而
且到处都能吃到不同风味、不同价位的各种小吃。
乳山市主要是吸引制造业等各种产业。 这里有300多个韩国企业投资,实际
利用外资6亿美元。 乳山市重点强化和韩国53个工业城市的贸易信息交流,通过
每年召开投资环境说明会来强化经济贸易联系。乳山与首尔、釜山、安山等30多
个韩国城市和以安山商工会议所为首的富川、城南等50多个工业园区建立了合作
关系,积极进行交流。
中国政府用距离韩国最近的威海市来吸引韩国企业,并给予各种最优惠的待
遇。 威海市指定荣成市、 文登市、乳山市等为开发区和出口区。威海市总面积
5698平方公里, 人口249万。威海因明朝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为阻止倭寇
侵略,派驻官兵,取“威震东海”之义而得名。
威海距离韩国仅有93海里,以仁川为中心的韩国—威海海上航路开设了6条。
因此最近韩国人经常来威海旅游消费、打高尔夫球等。
威海有着优美的居住环境,受海洋气候的影响,冬天不冷,夏天凉爽,虽然
春天有点冷, 但是秋天暖和。年平均气温12℃,年降雨量800毫米,空气干燥,
适合休闲、旅游、居住、海上运动。
特别是,威海作为中国国家级卫生城市和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当选联合
国居住环境改善的世界模范城市,并被授予联合国人居奖。与其他城市相比,市
区等都很整洁。
现在威海市和世界140多个国家建立经济贸易关系,和7个外国城市建立姊妹
关系。 韩国、日本、美国等50多个国家在威海投资。2004年6月末批准的外国人
投资企业4000多个,合同外资利用额80多亿美元,威海正发展成为中国的新兴国
际贸易城市。
威海有长达1000公里的海岸线, 各种港口和码头有100多个,大中型机动船
1000多艘,远洋渔船5艘。
作为以海产品为中心的农水产品生产出口基地,销往日本、俄罗斯地区,并
发展海产品、水果、花卉等产业。
威海作为进出口的一流港口,同韩国有着频繁的交易。威海将作为未来的一
流港口城市而备受瞩目。
(2008年6月27日《韩国仁川日报》)

30词印记30年

改革开放30年,威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些巨变
和成就有时候很难用语言去表达,或者说我们一时还找不到贴切的词汇去形容,
还不能用历史的眼光去定位和衡量。 但是, 这30年里,我们的生活中有诸多的
“热词”成为标签,永久地标识着我们的时代,激励着我们深刻总结改革开放的
伟大历程和宝贵经验,继往开来,团结奋斗,为建设创新、开放、宜居、幸福的
现代化新威海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1979年:知青返城
关联词:就业个 体户 股份制
从1979年初开始,无数知青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从抛洒下过青春、汗水
和泪水的各地农村,又回到了他们原来出发的地方。截至1979年底,回城知青约
达1700万人。
1978年10月召开的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决定停止上山下乡运动,
要求妥善安置知青的回城和就业问题。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万里接受了经济学家
厉以宁的建议,表示可以用股份制解决北京知识青年的失业问题。在某种意义上,
知识青年返城带来的就业问题,让厉以宁在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时提出了股份制。
在返城后,大批不能就业的知青通过努力当上了个体户。
不过,当年威海的情况有点特殊。由于人数较少,威海的知青返城后几乎都安排
了工作,不必为就业发愁。在威海,一部分来自北京、大连的知青由于返城就业
压力较大便留在了威海。

1980年:经济特区
关联词:试验田 深圳速度
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史上,有一个关键词影响深远,那就是“经济特区”。作
为改革的突破口、试验田,作为开放的窗口,经济特区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史上书
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979年7月, 党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建立出口特区。1980
年8月26日, 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决定,批准国务院提出的决定在
广东省的深圳、 珠海、汕头和福建省厦门建立经济特区。这4个特区实行不同于
内地的管理体制和以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为主,多种经济并
存的综合企业、综合体制。
特区“摸着石头过河”,但“探索者”也备受争议。1984年,邓小平决定到
特区去看一看。看到深圳由过去“水草寮棚”的渔村变成“家家万元户、户户小
洋楼”,看到企业开发的计算机软件,看到“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邓
小平欣然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珠海经济特区好”。在厦门,他又要求“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
“特区”渐渐成为许多城市学习的榜样。同样,富有改革创新精神的威海人也将
目光瞄向了“特区”,1992年,威海人民又响亮地提出了“按照特区模式办,照
着特区样子干”的口号。

1981年:国企办“三产”
关联词:停薪留职 自救式商业行动
这一年,被寄予厚望的国营企业改革首战即遇“胶着”,中央财政吃紧。在
这种情况下,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次宏观调控开始,国务院两次发文“打击投
机倒把”,并鼓励国营企业搞“三产”和“停薪留职”,很快,这两个词成为当
时报纸上的“高频词”。通过“三产”和“停薪留职”所带来的人员分流,使国
营企业冗员难题得到暂时的缓解,活跃了经济。
同年,全国各地掀起了大力发展由集体和个体商业、服务业参与其中的工贸市场。
从此,包括消费品综合市场、农副产品市场、工业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等
各类商品市场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建立。

1982年:大包干
关联词:联墩计酬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在遭遇了连续几年的干旱后,1980年,文登县张皮村偷偷搞起了联墩计酬—
—将土地田间管理承包到个人。第二年春天,时任文登县长的姜成玺召集县、公
社有关部门干部及各大队书记在张皮村召开现场会推广“张皮经验”。此后,全
县879个大队有287个当年就搞起了联墩计酬。
然而由于观念上的冲突,文登县在烟台地区率先推行的“大包干”却受到上级批
评。为此,姜成玺直接上书中央。中央调查组很快进驻文登,肯定了文登的经验,
联墩计酬得以顺利开展。
农民的积极性很快调动起来。1981年秋季,文登县的农业收成格外令人瞩目,
烟台地区16个县区当年花生总共增收1亿斤,而仅文登县就增收6000万斤。
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正式确立了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从根本上打破了农业生产经营和分配上的“大锅饭”,
使农民有了真正的自主权,也使广大农村地区迅速摘掉贫困落后的帽子。在我市
农村,大部分村庄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在此基础上先后推行了土地租
赁、流转等新型生产方式。

1983年: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关联词:勤劳致富 万元户 老板
“农村、城市都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勤劳致富是正当的。”1983年
1月12日,邓小平同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和农业部门负责同志谈话时提出这句话,
日后成为中国改革的格言之一。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被理解为打破平均主义,制造一批经济改革的既
得利益者以推动改革。它极大地激发了威海人被压制多年的致富冲动,发财再也
不是耻于或不敢谈起的话题。从乡村到城市,一批批不甘贫穷的人开始实践它的
意义。
得益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在威海的城市农村,大批农民和城市居
民走上了贩运、办工厂的路子,他们成为威海首批“个体户”,靠着勤劳和汗水,
他们中的许多人成为“万元户”和“老板”。在这些致富典型的带动下,越来越
多的威海人开始了致富路上的摸索,最终脱贫致富。

1984年:时间就是金钱
关联词:“姓社姓资” 竞争 效率
重温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有一句口号不得不提——“时间就是金钱,效率
就是生命”。这是深圳蛇口工业区创始人袁庚首先提出来的。这句在今天看来平
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口号,在当时却引起了轩然大波。
1984年1月,邓小平视察蛇口时肯定了这个口号。同年10月1日,共和国35周年国
庆,挂着醒目标语“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彩车出现在天安门广场游
行队伍中,这个口号迅速传遍全国。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同样深刻影响着威海的每个人每个行业。
威海人第一次触摸到市场经济的脉搏,学到了竞争的诀窍。
而“时间就是金钱”的提出,大胆承认金钱的价值,承认追求金钱是人的合
法权利,让威海人追求经济效益逐步成为了名正言顺的现象。
由此,这句口号被誉为“冲破思想禁锢的第一声春雷”,成为改革开放初期最催
人奋进的号角。至今,我市部分企业仍把这句口号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座右铭。

1985年:价格双轨制
关联词:倒爷
价格双轨制是国家为解决资源短缺而采取的政策措施。1985年初,国家宣布
取消对企业计划外自销产品价格的限制,宣告生产资料的“价格双轨制”正式形
成。
同一城市,同一商品存在两种价格,一种是国家掌控的“计划内价格”,一种是
市场化的“计划外价格”,而后者的成本远远大于前者。这种扭曲的价格体制,
其目的是为了保护国营企业在原材料采购上的优势。
然而,高额差价却催生了一个新的阶层——“倒爷”。他们大搞权钱交易,
钻双轨制价格的空子,以计划价格买进,然后再按市场价格卖出,从中渔利,成
为暴发户。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十亿人民九亿倒,还有一亿在寻找。
双轨制价格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威海当时的经济发展,让部分非国有经济得到
了出售产品、投资发展的机会。
后来,随着价格双轨制的消失,“倒爷”这个词也逐渐从人们生活中消失。

1986年:乡镇企业
关联词:离土不离乡 亦工亦农
改革开放后,农村各种联营企业、合伙企业、个体私营企业迅速发展。根据
这一情况, 1984年,中央4号文件将社队企业正式改称为“乡镇企业”,对家庭
办和联户办企业及时给予了充分肯定。到1986年,乡镇企业成了气候。到这年年
底,全国乡镇企业的总数已经发展到1515万家,劳动力近8000万,向国家缴纳税
金170亿元,实现总产值3300亿元,占全国总值的20%,“五分天下有其一”的格
局悄然出现。
人们用“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形容当年乡镇企业的繁盛。乡镇企业不仅活
跃了一方经济,而且为周边农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一些农民洗脚上田,离
土不离乡,“亦工亦农”地在家门口进厂当了工人。
后来,乡镇企业通过买断、股份制和租赁等多种方式进行了改制,目前仍为
我市工业的中坚力量。如赤山集团、好当家集团、威高集团、光威渔具等大企业
都脱胎于当年的乡镇企业。

1987年:建市
关联词:撤县改市
1987年9月27日, 年轻的环翠区北竹岛村带头人李文琛满心欢喜地来到“大
操场”(现威海剧院门前)。此时,“大操场”上已经聚满了人,每个人脸上都
洋溢着喜悦。这一天,地级威海市成立大会举行。
此前,威海只是烟台市下属的一个县级市,1987年6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
威海升级为地级市,原属烟台市的荣成、文登、乳山3县划归威海市管辖。10月1
日,地级威海市直机关正式对外办公。
在其后的几年里,荣成、文登、乳山相继撤县改市:1988年10月,文登县改为省
辖县级市; 1988年11月,荣成县改为省辖县级市;1993年7月,乳山县改为省辖
县级市。
1987年,作为一个新的历史起点,注定将载入威海的发展史册。新成立的地
级威海市,以决心与信心克服种种困难,以胆识与勇气抓住机遇,开启了发展的
新征程。

1988年:沿海对外开放城市
关联词:外商投资 减税政策
“威海要像深圳、珠海那样全方位地实行对外开放,有望成为中国北方最开放的
地区之一。”从建市起,这一说法便鼓舞着威海人。然而实际的情况却是,在国
务院即将签发的批文中,威海只享受烟台老市区的优惠政策,并不是一个独立存
在的沿海对外开放城市。
1988年,在一次重要工作会议上,市领导明确提出,要努力争取威海市的全
面对外开放。 时任副市长的张锦超、市外经贸委主任隋贵廷等一行3人,带着威
海广大干部群众的厚望前往北京。
他们敲开了时任副总理的谷牧同志的家门,并大胆提出“威海市继续享受作
为原烟台市老市区的一切优惠政策,但不准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不给扩权外汇”
的规定不合理,如果不批准威海成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必将影响威海今后的发
展。
经过艰苦的争取,威海最终“改”了即将签发的国务院批文,成为第15个沿海对
外开放城市,享受外商投资企业实施减税政策;外商投资企业为生产出口产品所
实际耗用的进口原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料等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
增值税……
成为第15个沿海对外开放城市,带给威海的除政策上的优惠外,还有威海人
“眼界”的大开。从那一年起,威海对外开放“大门常打开”,也是从那一年起,
威海陆续有了外资和合资企业。

1989年:清理“三角债”
关联词:“倒春寒”宏观紧缩
1989年是我国经济形势比较严峻的一年。明显的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幅度过
大等使中国经济发展遭遇1978年以来的“倒春寒”。
这一年,中央政府采取严厉的宏观紧缩政策,一面清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压缩社会集团购买力,一面严格控制贷款规模等。然而,由于政策的变动,企业
之间原本正常的货物和资金往来瞬间紊乱,资金拖欠构成了一个有始无终的怪圈,
一个新名词很快成为当时经济界的头号难题:“三角债”。
当时,全省“三角债”高达43亿元。在威海,“三角债”也成为阻碍经济发
展的一大难题,一些国营和私营企业陷入“三角债”怪圈之中,不少企业都设了
专门的“讨债”队伍。
1989年5月, 国务院宣布,在人民银行的牵头下,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
设银行、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联合起来,在全国范围内有组织地清理“三角债”。
威海也积极进行了清理“三角债”工作。
到1993年,全国经济再次复苏后,“三角债”问题才基本解决。

1990年:第一个国家卫生城
关联词:环境立市 城市名片
1989年10月,全国爱卫会发出《关于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的通知》,
首次在全国组织卫生城市评选。市委、市政府确定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目
标。
1990年初,全国爱卫会通过对珠海、三明、烟台等几个申报城市的考察比较,初
步将威海确定为国家卫生城重点对象。
1990年6月17日至19日,全国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现场经验交流会在威海召开。
会上,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全国爱卫会主任的李铁映,亲手把
“国家卫生城市”的牌匾授予全国第一个也是唯一获得城市——威海。
此后,威海成了全国各地创建卫生城市的楷模和样板,前来学习、观摩的考察团
络绎不绝,世界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威海的知名度和城市形象得到极大提升。
时至今日,人们提起威海,首先想到的还是“国家卫生城市”这张响亮的城市名
片,它是威海以环境立市战略的第一块牢固基石。在市区西门外矗立着的“国家
卫生城市”纪念碑,见证着威海环境立市战略取得的辉煌成就。

1991年:开发区
关联词:高技区 经技区
1991年3月6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威海火
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由国家科技部、山东省政
府和威海市政府共同创办,是全国三个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
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诞生,紧紧扣住了时代的脉搏。
1984年,随着邓小平同志的南巡,“科技的春天”真正到来,“火炬计划”
萌芽, 国家科委希望内地的科研成果在改革开放的土壤里“发芽” ,使之成为
“嫁接”海外高新科技的基地,并“反哺”内地,形成科技燎原之势。
1988年8月23日, 时任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的宋健来威海考察时提出:“要
把高技术、新技术作为威海的一个战略方向,不惜一切代价来发展一点高新技术
产业。”
1990年10月5日, 在文化西路北侧摇曳的芦苇荡中,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
的建设启动,并从一开始就明确了项目定位:非高科技项目不要。
1991年3月6日,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1992年10月21日,威海经
济技术开发区诞生。
到目前,我市拥有2个国家级开发区、9个省级开发区,这些开发区成为我市
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

1992年:借韩兴威
关联词:金桥轮 韩流 区位优势
1990年9月16日, 在历经艰难谈判、磋商以及长达两年多的准备后,“金桥
轮”从韩国仁川港驶进威海港,中国威海与韩国仁川间首条航线开通。
“金桥轮” 的开通, 打开了威海对外开放的大门,架起了中韩友谊的海上
“金桥”,威韩之间的民间交往频繁起来,大批韩国华侨和客商在丽园酒店临时
改成的店铺里做起韩货生意,“韩流”由威海风靡全国。
为了进一步利用区位优势实现更快发展, 1992年10月, 威海确立全面实施
“借韩兴威”战略,把对韩开放作为威海对外开放的重点,充分发挥与韩国地缘
相近、文脉相通、互补性强的优势,积极开展对韩经贸交流合作:韩资项目大量
落户威海,造船、汽车、电子、机械、服装、轻工等行业的大量韩资企业拉动了
经济增长,带动了本地就业;韩国成为第一大贸易伙伴,在威海的进出口中都占
有重要比重;“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输韩劳务始终走在全省前列,企业赴韩
投资成绩斐然。
“借韩兴威”拉开了对韩开放的序曲,此后,按照“威海以外都是外”的开
放思路,威海形成以开放促改革、以开放促调整、以开放促发展、以开放促跨越
的新格局。

1993年:中韩经贸洽谈会
关联词:对韩桥头堡 招商引资
1993年,威海市委市政府积极争取国家批准,获得了中韩经贸洽谈会的举办
权。 从1993年至2000年,连续8届中韩经贸洽谈会在威海成功举办,规模越来越
大。2001年7月又在汉城举办威海投资贸易洽谈会。
1994年9月3日至6日, 在威海举行的中韩(威海)经济贸易洽谈会上,来自
15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和国内13个省、市、自治区代表4300多人,共签订利用外
资合同、 协议393项,项目总投资14.9亿美元,外资额9.61亿美元,出口成交额
2.27亿美元。
这是继1993年首届中韩(威海)经贸洽谈会之后的第二届洽谈会,其成功奠
定了威海对韩经贸“桥头堡”的地位。
中韩(威海)经贸洽谈会的举办,不但对威海招商引资起到了巨大的推动和促进
作用,也为威海以后主办各类论坛、洽谈会积累了丰富经验。此后几年,威海高
新技术合作洽谈会、东北亚经济论坛等大型论坛相继在威举办,全面提升了威海
的对外开放层次。

1994年:现代企业制度
关联词:公司法 企业改制重组
1994年7月1日,酝酿已久的《公司法》正式颁布实施,中国企业终于步入与
国际惯例接轨的规范化管理时期,现代企业制度开始在国有企业推行。其核心内
容就是要求厂长、经理按照《公司法》来管理企业和建立新的管理制度。
威海也由此进入企业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时期。各级、各部门从机关
抽调了200多名业务骨干组成了企业改革工作组和服务队,深入企业指导改制。
随后几年,围绕搞好资本运营,把企业做活、做大、做强这一主题,采取了控股、
参股、挂靠、兼并、转让出售、租赁等多种形式,推动企业改制重组。通过重组,
威海蓝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将公有股3129万股(占总股本53.94%)无偿划转
给经济实力雄厚的国家大型骨干企业——中国海洋航空集团公司,实现了强强联
合。 通过重组,荣成东方啤酒厂被青啤兼并,生产能力迅速扩大到5万吨,相当
于改制前8年的总和。 威海糖酒站改制后,以并购扩张规模,以租赁扩张连锁经
营,以投资改造增强实力,成为国内知名的连锁企业集团。
到2000年底,全市6258家应改制企业有5406家实行了不同形式的改制,改制率达
88.2%。

1995:住房改革
关联词:市场化 公积金 经适房
1995年7月,市民王涛向单位交了2万余元钱,一套60多平方米的公有住房就
成为自己的房产。当年,威海市民印象最深的词莫过于“房改”了,很多市民通
过一次性付款成为所住房屋的主人。
1991年11月,国务院在全国推行房改,住房从实物分配逐步改变为货币分配。
威海在住房改革上稍稍保守, 1994年7月市政府出台了具体房改措施,1995年住
房改革全面开展。
住房市场化,进一步推动了威海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
高。之后,威海市陆续出台了《威海市住房公积金管理暂行规定》、《威海市经
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等与住房制度改革相关的重要举措。

1996:抓大放小
关联词:深化改革 黑豹上市
1996年秋天,原国家经贸委宣布,国家实施抓大放小战略,未来几年将重点
扶持宝钢等6家公司,力争它们在2010年进入“世界500强”。由此也拉开了新一
轮国企改革的大潮。
威海市贯彻抓大放小方针,按照“先易后难、抓点带面”的原则,紧紧围绕
发展壮大支柱产业、优势企业和拳头产品,有针对性地选择了一部分规模大、效
益好、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给予大力扶持,推动企业上市。
几年内,按《公司法》的要求进行了严格的规范,全市改造为股份有限公司
的企业达47家,其中实行募集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24家。当年有12家在地方柜台
挂牌交易;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23家,为企业上市培植了资源。
当年,山东黑豹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交所正式上市挂牌交易,成为威海市
第一家上市公司, 1997年经批准又以10∶3的比例进行了配股,发行和配股两次
募集资金近4亿元,给企业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金猴集团有限公司等第一批10家企业在“抓大放小”战略中深化企业改革,
企业迸发出无限生机和活力。销售收入、利税、利润和上交税金的增幅分别都在
20%以上,职工收入明显增加。

1997:亚洲金融危机
关联词:三个转变
1997年7月2日,亚洲金融风暴席卷泰国,不久,这场风暴扫过马来西亚、新
加坡、日本和韩国等地,打破了亚洲经济的急速发展。
这次金融危机影响极其深远,暴露了部分亚洲国家经济高速发展背后的一些深层
次问题,但这同时也为推动亚洲发展中国家深化改革,调整产业结构,健全宏观
管理提供了一个契机。
作为改革开放前沿城市的威海,在经受金融危机冲击中,也确定了进一步解
放思想扩大开放的发展方向。1997年,威海市抓住亚洲金融危机后韩资急于寻找
新投资方向的机遇,引进的韩资项目数量大幅增加。
随后几年,威海始终以开放总揽发展全局。韩国逐渐成为威海最重要的经贸合作
伙伴,实际利用韩资占利用外资总额的60%以上。此后,加快推进“三个转变”,
即由利用国内外资金向利用国内外资源、技术、管理和智力并重转变,由追求出
口规模向追求出口质量和品牌转变,由“引进来”向“引进来”和“走出去”并
重转变,将开放的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

1998年:房地产热
关联词:住房货币化分配 按揭贷款
1998年,被称为房地产市场的一个转折年。这一年,随着取消福利分房以及
允许按揭贷款等一系列配套政策的出台,催热了房地产市场。
当年5月,央行颁布了《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紧接着,国务院于7月又
颁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明确了“将现
在的实物分配逐步改变为货币分配,使住房这个大商品进入消费市场”。也是从
那时起,普通老百姓开始自己购买住房。
1998年,我市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继续深化。省政府于当年批准了《威海市深
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标志着全市的城镇住房分配制度由实物分配
向货币化分配转变。至年末,我市住房的实物分配和有工龄折扣、现住房折扣、
一次付款折扣的售房全部停止。
一系列配套政策的出台,包括威海人在内的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加入了“购房大军”,
中国由此开始了房地产热。

1999年:公有企业股份制改革
关联词:经营层持大股
1999年9月, 背着1217万元的债务,威海机床厂改制成为威海机床厂有限公
司。在公司总经理汤世贤的带领下,威海机床厂有限公司很快就研发出了世界上
最先进的六轴五联动数控系统,一举闯进国内同行业“三甲”。
1999年,我市深入推行公有企业改革,不少企业都像威海机床厂一样实行了
改制。其中,国有企业改制975家,集体企业改制4431家。
其间, 市委、市政府对市直企业实行领导包干责任制,从市直9个部门中抽
调了17名县处级干部,进行分片包点,落实责任。在股权设置上,坚持经营集团
或经营者持大股、控股和职工自愿入股相结合。在产权转让上,大都采取了两种
方式,一是对有一定净资产的企业,将净资产作为转让价格进行一次性转让,部
分采取竞价或溢价转让的办法;二是对资债相抵为零或为负数的企业,在经营者
和职工愿意接收原企业债权债务的前提下,实行零价转让。

2000年:三个大搞
关联词:人人当老板 干部下海
2000年秋天,一个场内场外有数万人参加的“三个大搞”(大搞民营经济、
大搞招商引资、大搞加工贸易)动员会,再次激活了威海人干事创业的热情。
在大搞民营经济方面,鼓励家家办厂、人人当老板;在招商引资方面,提出“外
商赚钱我赚钱,外企发展我发展”的口号,邀请外商来威投资兴业;在大搞加工
贸易方面,鼓励市县镇村一齐上,国有集体私营个体一齐上,周边远洋一齐上,
高中低档项目一齐上……一时间,全市形成了一股千家万户奔富裕,千军万马搞
项目的热潮。
截至2001年11月份,全市工商正式注册的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达到了5.23
万户,从业人员15.17万人,分别比前一年增长7.7%、7.9%。
与此同时,市委、市政府还鼓励机关干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科技人员、教师
及医务人员离职、辞职搞个体,在政策上给予很大优惠。这期间,一批干部相继
“下海”,有的后来成长为企业家。

2001年:入世
关联词:超常规跳跃式发展
2001年11月10日,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
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上,与会代表以全体协商一致的方式,审议并通过了中国
加入世贸组织的决定。
入世后,随着出入境限制条件的逐步放宽,不少威海人选择走出国门,到国
外打工;渐渐地,市民发现出国旅游就像“串门儿”一样方便;进口关税的不断
降低,也使汽车、彩电、数码相机等消费品价格一路下降,逐渐走进了普通百姓
家……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扎堆威海安居乐业。
加入WTO,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的战略机遇期。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
提出了经济社会超常规跳跃式发展的总体思路,加快推进了经济国际化、工业集
群化、城市精品化、环境生态化,使全市经济驶上了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快车道。

2002年:住在威海
关联词:房产峰会 城市品牌
200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威海日报社策划实施了“住在威海”
大型系列宣传活动,拉开了推介威海城市品牌的序幕。
10月,“住在威海”大型系列宣传活动颁奖晚会隆重举行,12月,以“环境
与人居的完美结合” 为主题的2002“住在威海” 房地产峰会成功举办……围绕
“住在威海”的主题,多项大型宣传活动在我市遍地开花。13家中央媒体的记者
集体来威采访,使得“居住在威海,创业在威海,成功在威海”这一城市品牌迅
速在全国范围内叫响。
实施推介城市品牌战略,不仅要在墙内开花,还要积极走出去。为此,我市
主动出击,可谓好戏连台。2003年,威海日报社策划实施了“美丽的威海大庆行”
活动, 这是威海第一次以美丽的名义出行, 实现了成功推介城市品牌的效应。
2004年,威海日报社再度出手,实施“美丽的威海十城市行”活动启动,叫响城
市品牌的同时,也为在威海举办的首届国际人居节造势。
“住在威海”大型系列宣传活动,在全国掀起了一股“威海旋风”,也掀起人居
热潮。它进一步擦亮了威海的人居品牌,使威海城市品牌在更大范围内引起共鸣。
同时,也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有力地推动了整个城市的发展。

2003年:联合国人居奖
关联词:迪拜 最佳范例城市
国际人居节
2003年,注定是威海历史上不平凡的一年。全市上下同心协力,经受住非典
的严峻考验过后,在当年的世界人居日庆典暨联合国人居奖颁发仪式上,我市由
于在“改善人居和城市环境方面的突出贡献”,荣获2003年度“联合国人居奖”。
联合国人居奖是全球人居环境领域最高规格的奖项,我市是当年中国唯一获
奖的城市。此前,由于在人居方面的突出成绩,我市还曾两度荣获联合国“迪拜
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城市” 。 此番捧回“联合国人居奖”,让威海这个
“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声名远扬。
“联合国人居奖”花落威海,推动了我市人居事业的发展,更大大提升了威
海在国内外的知名度。此后,威海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吸引了更多人到威
海观光、居住、创业,也激励着威海既保持经济持续发展,使自然环境、人居环
境、投资环境在原来的基础上更上一个台阶。

2004年:企业上市
关联词:资本市场 威海板块
企业上市可以带来财富效应,上市公司被人们形象地称为“亿万富翁的生产
线”。然而,在2004年以前,我市企业对这个名词还很陌生。
直到2004年,威海企业以“爆发”的态势开启了资本市场的大门。2月27日,
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在香港创业板挂牌上市,开创了威海
企业境外上市的先河;4月5日,好当家集团成功抢滩沪市;紧随其后,中鲁果汁、
威达机械、东方食品也先后在沪市、深圳中小企业板和新加坡创业板上市。在当
年山东成功上市的企业中,威海板块占据一半,风光无限。
企业上市进一步拓宽了融资渠道,为企业走进国际资本市场、实现快速膨胀
发展搭起了坚实的平台,也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企业上市更是我
市利用外资由“请进来”到“走出去”、直接到国际资本市场融资的突破性跨越,
它为我市经济开启了高速发展的新“引擎”。

2005年:威海精神
关联词:海洋文化 解放思想
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不
怕困难怕落后,团结拼搏争一流”、“只为成功找办法,不为失败找借口”等等,
都集中展现了不同时期威海人民的精神风貌。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威海人豪爽豁达、大气包容的地域民风,战风斗浪、
勇立潮头的海洋文化, 坚韧不拔、 百折不挠的革命传统不断得到发扬和升华。
2005年1月26日, 我市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鲜明的时代特征相结合,凝炼形成了
“自强不息、创新创业、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威海精神。
一座城市有什么样的精神,决定着这座城市未来的发展走向。在新一轮解放
思想活动热潮中,威海精神激励着人们“破满、破难、破低、破慢”,更加坚定
了实现新发展的信心;在“麦莎”突袭滨城,在50年一遇的暴风雪令交通受阻、
人员被困、大棚压垮的危急时刻,威海精神不但引领我市各级各部门积极行动,
滨城广大市民也万众一心,与灾害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取得了胜利。在
未来,威海精神将继续激励着广大干部群众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克服一个又一
个困难,激励着人们在推进改革开放新的征程中夺取新的更大胜利!

2006年:又好又快
关联词:农村学生免缴学费
社情民意调查中心
2006年,“十一五”精彩开局之年。这一年,“又好又快”成为威海发展指
针。
在过去的20多年里,我们“快”字当头,因为不“快”难以迎头赶上去。虽然经
济保持了迅猛的增长,但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却存在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问
题。当经济有了长足发展时,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科学运筹,将发展的质量
和效益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提出了决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
表明了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决心。
在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思想的指引下,我市经济社会“好”字领先,转而
切入又好又快的发展轨道: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
展;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一学年可免除杂费3600余万元,极大地减
轻了农民的负担,让农民实实在在享受到了经济发展带来的各项实惠;成立全省
首个地级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在经济发展中兼顾民声民意;全面创建劳动关系
和谐企业……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中,威海又好又快发展的承载能力越来越强,环境友
好型社会正在形成,全国绿化模范城、中国人居环境奖、中国十佳宜居城市等一
系列桂冠也相继花落滨城。

2007年:人居福地
关联词:东方幸福海岸
2007年,我市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加快科学发展,打造人居福地”的
战略目标,城市发展方向有了最为准确的定位——将威海打造成富裕福地、生态
福地、文明福地、和谐福地、安宁福地的“五福”之地。
提到“人居福地”,很多人会马上联想到威海的“人居节”,想到威海致力于打
造的千公里“东方幸福海岸”。事实上,增强人民的幸福感一直以来都是城市发
展的目标。作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威海这个以蓝天碧海闻名、中国海
岸线最长的地级市, 正在以“福文化” 为主题,以千公里海岸线为依托,突出
“海、山、岛、泉、城”旅游特色资源,全力打造集观光游览、度假休闲、温泉
疗养、体育健身、商务会展、购物娱乐为一体的旅游目的地,将传统的“福”文
化赋予了全新的时代内涵。
经济繁荣发达、政治昌明公平、文化特色鲜明、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幸福殷
实……威海“人居福地”的美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2008年:自主创新年
关联词:三区建设 科学发展观
威海市委市政府把2008年确定为“自主创新年” ,并于2月18日召开了全市
自主创新年动员大会。会上,三角集团因“巨型工程子午胎成套生产技术与设备
开发项目”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被市委、市政府通报表彰,并获得100万
元奖金。
“重奖”向大家传达了这样一个重要的信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并积极
倡导自主创新活动,要在全社会营造崇尚科技进步、注重自主创新、加快科学发
展的浓厚氛围。在随后拉开的新一轮解放思想活动动员大会上,我市又明确提出
今后一段时期发展的总体目标思路:坚持以自主创新为第一动力,以打造高层次
人才聚集区、产学研结合密集区、科技成果转化汇集区为主攻方向,更好地发挥
开放、生态、海洋优势,加快建设创新、开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新威海。
我市一直重视创新工作,早在建市之初我市就确立了“科教兴威”、“人才
强威”战略,并加大自主创新的资金投入,逐步建立完善了“政、企、才、联、
金”相结合的创新体系,营造了浓厚的自主创新氛围。设立“自主创新年”,提
出打造“三区”,既是对过去创新战略的沿续,更是对新形势下创新战略的升级。
(立 勇 2008年12月19日威海新闻网)
责任编辑 闫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