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工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a0&A=12&rec=24&run=13

【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领导班子换届和干部调整工作 完成了市级人大、
政府、政协领导班子换届选举工作任务。同时,根据部分市(区)、市直部门领
导班子建设实际和工作需要,结合年度考察及有关情况,及时做好干部调整和班
子充实配备工作。 2008年,调整干部398人次,其中改非、离岗59人,进一步优
化了班子结构,增强了整体功能。
干部监督工作 抓好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将任职满4年的市直部门主要
负责人纳入审计范围,并加强了国有企业主要负责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安排县
级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项目60个,其中任中审计项目11个,离任审计项目
48个, 国有企业负责人审计项目1个。认真抓好审计谈话、问题整改和审计结论
落实工作。 按机关、事业、医院、企业、学校等5个方面分别制定了经济责任审
计方案,建立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数据库,并随时进行更新调整。全面抓好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及有关法规的学习宣传和监督工作,组织开
展了“一报告两评议”,重新调整聘任了干部监督工作督查员和干部监督工作信
息联络员, 制定了干部监督信息沟通工作的意见,加强“12380”举报监督电话
受理,进一步拓宽干部监督信息渠道,增强了干部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年轻干部选拔培养工作 继续做好年轻干部双向挂职工作,从市直部门选派
37名年轻干部到基层,从市(区)选派22名干部到市直对口业务部门挂职,进一
步密切市直部门与基层的沟通与联系,增强了挂职干部服务基层、服务大局的意
识和干事创业、开拓创新的能力。认真做好全省公开选拔挂职干部的相关工作,
有2名干部分别挂任省经贸委副处长和乳山市市长助理。接收安排7批45名到威海
挂职干部。严把机关事业单位进人入口关,坚持“逢进必考”原则,完成了2008
年度省委组织部选调生和公务员、 事业人员的考选录用工作,录用324名工作人
员,提高了选人进人质量。
干部管理基础工作 汇总整理了干部任免工作流程、人代会选举工作流程等
一整套干部管理资料,干部管理规范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进一步严格了科级
干部预批管理,规范了事业单位县级职务名称和部分职务任免程序,维护了干部
管理的严肃性。严格执行上级政策规定,切实把好领导干部因公、因私出国(境)
审批关,审核审批干部工资3000多人次,完成了各级干部、领导班子配备情况统
计工作。 扎实开展了干部人事档案目标管理达标升级工作, 组织全市14家管档
500份以上的单位申报了目标管理一级标准,累计培训人员200多人次,集中审核
整理干部档案5万多件,进一步完善了有关制度,提高了服务干部工作的实效。
改进和完善县级职位竞争上岗办法 在系统总结经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
上,对竞争上岗办法作了修订和完善。适当扩大民主推荐和演讲评委的人员组成,
提高了群众的参与程度;调整优化了评分结构和赋分权重,实现了干部竞职演讲
与日常表现、考察情况的有机结合;实行竞岗成绩全面公开,更好地落实干部群
众的知情权,增加了竞争工作的透明度;完善目标管理,有效避免部分干部不兑
现竞职承诺。 已运用新办法组织进行了185个县级职位的公开竞争。结合环翠区
领导班子调整,采取常委扩大会议“两推一竞”(即两次书面推荐与差额人选竞
争演讲相结合)的方式,产生环翠区区长预备人选,这一做法反响良好,并得到
了省委组织部的肯定。
开展“两公开四差额”选任干部试点工作 按照省委组织部的部署,在各市
(区)全面开展“两公开四差额”选任干部试点工作。“两公开”即公开拟选任
的职位及职位要求、选任程序及选任方法,“四差额”指差额推荐、差额考察、
差额酝酿、差额表决。这一方法规范了初始提名主体和程序,把提名权交给全委
(扩大)会或领导干部会议;实行差额选任干部,真正做到好中选优;改进表决
方式,实行常委会差额票决、全委会等额票决,并将全委会的表决范围由下级党
政正职拓展到市(区)直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这些改革举措,为深化干部人
事制度改革积累了宝贵经验。全市采取“两公开四差额”的方式选任干部13名,
其中镇(街道办事处)党委书记5名,市、区直部门及单位主要负责人8名。
改进年度考察工作 结合市直部门县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2007年度考察,
围绕解决干部考察中听真话难、查实情难等问题,对考察工作进行了一些创新和
改进。实行了考察预告制度,增加了工作透明度;实行民主评议表由集中填写为
分散填写,保证干部群众有充裕的思考和填票时间,提高了民主评议工作的质量;
实行重点单位重点考察,有效增强了考察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大考察情况
反馈工作力度,运用考察结果促进了干部队伍建设。
开展干部选拔任用“两项”试点工作 按照省委组织部的部署,指导乳山市
开展了干部选拔任用全程记实试点和规范县(市)委书记用人行为试点工作。对
于干部选拔任用全程记实试点工作,指导乳山市编印了《干部选拔任用全程记实
操作规范》,集中出台了记实工作暂行办法、操作规程、责任追究等13个相关配
套文件,并在干部调整工作中进行了实践操作,形成了干部选任与监督相互协调、
相互制衡的内部运行机制,有效防止了用人失察失误,得到了省委组织部领导的
充分肯定。对于规范县(市)委书记用人行为试点工作,初步确立了试点工作思
路,制定了工作方案,已上报省委组织部进行审批。
军转干部安置和事业单位参照管理登记工作 继续采取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的
方式,按照安置办法公开、考试考核成绩公开、安置单位公开、安置结果公开的
“四公开” 要求,完成了222名军转干部计划安置任务,并组织进行了培训,得
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好评。做好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登记工作。指导各
级各部门严格按照上级政策规定,制定登记实施方案,严把登记范围和登记标准,
严控人员编制,做到范围不突破、标准不走样、程序不变通。已为1489名列入参
照管理范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办理登记手续并审批套改了工资,完成了全市事业
单位参照管理工作。

【基层组织建设】 “两新”组织党建工作 出台了《2008~2012年威海市“两
新”组织党的建设规划》,大力实施“安家”、“固本”、“红领”和“先锋”
工程, 新建党组织216个,50人以上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率达到100%,培养入党
积极分子4625名, 发展党员833名,进一步壮大了党员队伍。依托工业园区、商
贸市场建成了20多处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的区域性党员综合服务中心,为党组织
和党员开展活动创造了便利条件。选派党建指导员650多名,输送党务干部78名,
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建指导员选派率达到100%。在“两新”组织中广泛开展了企
业文化建设、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等主题实践活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
了较好发挥。大力实施“党群一体化”工程,实现了群团建设与党建互促共进。
进一步深化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在理顺管理体制、抓好党组织组建的基础上,
围绕发挥作用、规范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创新。《人民日报》、中组部《组
工信息》先后刊发了威海市的经验做法,周永康、吴爱英分别作出重要批示,省
委组织部以正式文件印发了威海市的经验材料。 7月24日,中组部和司法部联合
在威海市召开了全国律师行业党建工作会议,威海市作了典型发言,组织编写了
《新领域·新探索——新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在威海》 一书。9月,在全省律师行
业党建工作会议上威海市作了典型发言。威海市依托行业协会加强新社会组织党
建工作的做法被省委组织部评为2008年全省组织工作创新奖第一名。
农村党建工作 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全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座谈会、电
视电话会议精神,探索建立“书记抓、抓书记”长效机制。召开了全市镇党委作
风建设现场会,深入开展农村“两委”换届选举“回头看”活动,对全市新一届
农村“两委”班子运行情况和党员队伍建设情况进行检验和评判。进一步深化和
落实农村干部任期目标管理,实现了用目标管干部、促干部、促发展、促和谐。
深入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进一步深化民主公开, 实行财务逐笔、逐项、记
“流水账”式公开。探索推行“四会联动”机制,形成了权责明确、紧密衔接、
一体互动的农村基层民主政治运行机制。进一步深化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
活动,荣成市被评为第二批全省基层党建工作先进县(市、区)。扎实开展联系
村工作, 市直210个联村部门单位为联系村办实事1457件,结对帮扶2211户,投
入款物1538.7万元。大力推动水、路、沼气“三项工程”建设,完成水泥(柏油)
路425条、自来水165项、沼气池1.68万个,分别占计划数的100%、100%和104%。
积极构建统筹城乡发展的基层党建新格局。采取“支部+协会”、“支部+专业经
济合作组织” 和“村企、村居联建”等方式,先后建立联合党支部123个,带领
215个村踏上了富裕路。大力推进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规划了221个农村
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投入9900多万元,建成82个,在建79个,辐射周边606个村,
直接受益人口近40万人。
社区党建工作 按照“便于党员教育管理、易于活动的原则”,以一幢或相
邻几幢楼宇为单位,新建楼宇支部20个,进一步扩大了党在社区的工作覆盖面。
采取“协会+支部” 的形式,在社区志愿者协会组建党员义工支部,进一步扩大
了党在社区的组织工作覆盖。加大人员配备和工作经费、场所建设投入力度,通
过推选的方式产生支部成员135人, 市区、街道办事处财政每年为每个楼宇支部
拨付3000元的经费,采取部门帮、企业捐、财政拨、社区筹等办法建设活动场所,
较好地解决了社区党组织开展活动问题。搭建社区党员发挥作用有效载体,按照
在职党员、离退休党员、下岗失业党员、流动党员进行分类,组建特色党小组,
开展社区事务认领等活动, 有2760多名党员认领项目162个,为群众办实事5000
多件。
基层党建工作机制更加优化 建立分级述职制度,制定出台了《关于建立市
区党(工)委书记履行基层党建工作责任述职制度的意见》,进一步强化“一把
手”管党意识,有力推动了党建工作的落实。指导各市(区)制定出台了《关于
进一步健全完善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的实施办法》,将党建目标分解细化量化,
明确了抓基层党建工作的职责,并建立了“镇党委书记向市(区)委、分管副书
记和组织委员向镇党委、 村企干部向镇党委和党员群众” 三级述职制度。各市
(区)分别组织召开了镇(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履行基层党建工作责任
述职会议。建立基层党建工作问责制度。各市(区)党(工)委负责对镇(街道
办事处)党委书记问责,市(区)组织部门负责对镇(街道办事处)分管副书记
和组织委员问责,镇党委负责对所辖工作部门及村企干部进行问责。年内,先后
就发展党员、社会稳定等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对2个镇的4名干部进行了问责,下
发整改督办单6份, 促进了党建工作落实。严格党建工作考核,会同有关部门随
机检查部分镇、村(居)、“两新”组织及市直部门单位的党建工作情况,推进
了基层党建工作上档升级。
党员队伍建设创新显活力 着眼于保证党员队伍的生机与活力,从严格制度、
加强管理、构建载体等方面入手,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全面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切实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一是创新党员发展机制。认真落实“两个多数”
原则及“两推一公示”、票推票决等制度,不断增强发展党员工作的透明度。采
用分类比例控制法,向“两新”组织、外来务工人员、长年不发展党员的农村重
点倾斜, 改善了党员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全市发展党员39 00多名。加大工作检
查力度,对17个市直党(工)委发展党员工作情况进行抽查,与46名新发展党员
进行谈话, 切实保证党员发展质量。 二是创新党员管理方式。在农村、企业、
“两新”组织和机关中探索推行了党员目标管理,围绕共性目标、岗位目标和实
施目标三方面定诺、 承诺、践诺、考诺,使党员目标管理扎实有效。先后有6万
多名党员参与,主动承诺办实事10万多件,受到了党员群众的一致好评。在农村,
探索实行了党性考评积分制度、党员服务管理证、党员积分考核、流动党员“五
个一”等制度,进一步增强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了管理效率。三是创新
党员活动载体。 开展了支援四川灾区捐赠活动,全市3万多名党员主动交纳抗震
救灾“特殊党费”618.9万元,捐赠棉衣棉被5000多件(套),2个基层党组织和
6名党员受到省委表彰。组织召开了“七一”表彰会,全市100个先进基层党组织、
70名优秀共产党员和30名优秀党务工作者受到了表彰。举办了“建党87周年全市
基层党建工作成就摄影展”,4200多名党员观展。组织走访慰问老党员、困难党
员4000多人, 发放慰问金310万元,及时足额发放老党员补贴1509.4万元,一次
性生活补贴158.6万元。 同时,根据中央、省委统一部署,在文登市全面启动了
第一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试点活动,指导文登市强化组织领导,制定试点方案,
落实措施,深入扎实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制定了第二批学习实践科学
发展观活动计划,对党员干部基本信息进行了统计,对部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典型案例进行了收集整理,全面做好开展第二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各项
准备工作。四是创新拓宽党内民主渠道。按照省委组织部的要求,指导乳山市深
入开展党代表大会常任制试点活动,积极探索闭会期间党代表发挥作用的有效途
径和形式,召开了党代会年会。确定乳山市作为全省党员意愿表达机制试点单位,
指导乳山市成立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制定了试点工作方案,确定了7个试点单
位。初步建立起领导班子直选—重大决策票决—提案发表建议—质询监督落实—
评议领导班子及成员的“五位一体”的党员意愿表达机制,从扩大直选适用范围、
增加选举竞争程度、提高群众参与热情、改进候选人提名方式、强化民主监督等
五方面入手,大胆创新,切实保证党员的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以市直机关干部培训为重点,推动“学习型”机关建设
重点抓好MPA核心课程、 中青年干部、新任县处级干部培训班和学习中共十七大
精神培训班,加强对市直45岁以下县处级干部、中青年干部、新任县处级干部和
各市(区)副县级以上干部的培训,以及科级干部和新录用公务员的培训。依托
市委党校举办了中共十七大精神轮训班、新任县处级干部进修班、中青年干部培
训班、镇长(街道办事处主任)培训班、科级干部进修班、政工干部专题研讨班
等主体班次7个,培训干部445人。组织举办了全市领导干部公共危机应急处理专
题讲座,举办了行政执法人员、财政金融干部、组织纪检干部、政法干部等专题
培训班, 加强了对各领域专业干部的培训。继续抓好MPA核心课程培训,全年选
调88名45岁以下处级干部参加培训。同时,加强自主选学培训,并进一步优化培
训内容,丰富培训资源,科学安排培训时间,使之更加适应干部需要。全年确定
自主选学专题55个,报名参训干部8 000人次。
以镇村干部培训为重点,推动“学习型”基层组织建设 结合形势发展需要,
镇村干部的培训主要集中在财税、土地、镇村规划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
在抓好课堂培训的基础上,举办了镇长、街道办事处主任培训班,还组织学员到
省内和江苏等发达地区参观考察,以启发思路,拓宽视野,新闻媒体对此进行了
跟踪采访报道,为培训工作的深入开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同时,积极探索
打造“跟踪培训”平台,在集中培训期间,给每位学员布置实践课题。培训结束
后,召开座谈会,进行集中交流,相互提高。学员回到工作岗位半年后,再召开
座谈会,组织学员交流所学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心得体会,并布置新的实践课题。
通过这样一种形式,始终保持组织部门、培训机构与学员间的长期联系,以实现
“一次培训,长期跟踪,长期见效”。
以优秀企业家培训为重点,推动“学习型”企业建设 结合开展“自主创新
年”活动,重点围绕企业家素质提升、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和营
销管理五大专题,采取聘请专家授课、实地参观考察和研讨交流相结合的方式,
着力提高全市企业家队伍的整体素质。组织全市22家重点骨干企业负责人上海复
旦大学和浙江省委党校进行了集中综合培训,会同有关部门举办了企业高层管理
人员自主创新专题培训班,对全市86家企业155名高层管理人员进行了集中培训,
进一步强化了企业自主创新意识,增强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并通过培训搭建了
企业合作平台。定期聘请各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到威海市举办“专家讲座”,帮助
企业家进一步开阔眼界,更新经营理念,实现企业经营突破。探索将自主选学平
台向企业经营管理者开放,使他们能够及时得到所需要的培训,形成企业家“终
身学习平台”。同时,在全面抓好各类干部培训班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完善干
部培训考核管理长效机制,实行培训项目申报管理和主体班次跟班管理制度,落
实学分制管理暂行办法,改进完善考试考核制度,确保了培训实效。

【人才队伍建设】 为发展大局服务 围绕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和打造“高层次人
才聚集区”,制定出台了全市人才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并就22项主要工
作确定了责任单位。制定出台了“十百千科技创新人才工程”、科技创新团队培
养管理等具体实施办法,加大各类创新人才、创新团队培养选拔管理力度。发挥
各领域高层次人才作用,组成“专家咨询服务团”,定期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的重大问题、产业发展布局、重点项目论证等,开展座谈和调研,为市委、市政
府决策、重大项目论证和企业重大投资论证等提供参谋意见。创办了“威海发展
论坛”,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政府官员、企业家、市有关部门负责人
和有关社会人士,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举办专题讲
座, 进行沟通交流,谋划思路对策。已成功举办9期发展论坛,受到了会员和社
会各界人士的好评。
为专家学者服务 筹备成立了威海人才协会, 发展会员335个,其中,单位
会员22个,个人会员313人。以威海人才协会为平台,定期组织“企业家沙龙”、
“专业技术人才沙龙”、“宣传文化人才沙龙”、“律师沙龙”、“农林水专家
沙龙”和“博士沙龙”, 已举办3期沙龙活动,较好地促进了全市各类优秀人才
间的沟通、交流和合作。继续做好“泰山学者”的培养、选拔和申报工作,三角
集团已顺利通过“泰山学者”岗位的申报答辩,全市“泰山学者”岗位数量已达
3个。组织开展农村实用人才、优秀宣传文化人才、优秀创新团队推荐选拔活动,
从政策、资金上予以大力支持。建立并落实市级领导联系专家制度,定期组织专
家健康查体,休假考察,帮助专家解除生活和工作上的困难。开通了“威海人才
协会网”,创办了《威海人才工作通讯》,积极与各大新闻媒体合作,全方位宣
传人才工作情况、重要活动、先进典型,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
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
为基层群众服务 主要是组织开展了“专家下基层”系列服务活动。为全面
落实市委“重视民生,改善民生,为民办实事”的决策部署,结合组织系统开展
的“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围绕省委组织部“三服务两满意”的要求,
充分利用组织部门掌握各方面专家的优势,围绕基层人民群众生产和生活上的焦
点、热点和难点问题,组织有关专家深入农村、社区,广泛开展以“送健康、送
科技、送文化、送法律”为主要内容的“五送”活动。活动在各市(区)全面推
开,400余名专家深入基层,直接服务群众3万多人次,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
烈欢迎。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 站点运行质量全面提升 推广了远程教育设备
市场化运作工作机制,落实了站点维护维修经费,确保了站点正常运行。深入开
展新一轮远程教育市级示范站点评选活动,全市共建成2859个远程教育终端接收
站点,8处省级规范化站点,100处市级规范化站点,站点上网率基本达到100%,
实现了远程教育工作在镇(街道办事处)、村(居委会)、机关、企事业单位、
“两新”组织的整体推进。
教学辅导及站点管理员队伍成效显著 推行了管理员加协管员的“AB角”制
度,大力推进积分考核制度,有效地调动了工作积极性。抓好站点管理员“集中
培训月”工作,采取以会代训、以考代训、现场观摩、网络互动等方式,对站点
管理员进行培训指导,实现了管理员培训工作层级管理,评选出市级优秀站点管
理员100名。推行站点管理员资格等级考试,先后建成高级培训考试标准化考场4
处, 全市2800余名站点管理员和协管员全部达到初级任职资格,80%以上的管理
员达到中级任职资格, 30%以上管理员已基本达到高级任职资格。 同时, 采取
“专兼结合,以兼为主”的方式,以涉农专家、当地科技致富能手为主,选拔组
建了一支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的教学辅导队伍,建立了近1000人的教学辅导
人才库。建立了考核台账、业务评估、责任追究、津贴补助等奖惩措施,确保教
学辅导队伍的稳定性和参与教学辅导的积极性。
教学资源建设质量进一步提高 建成开通、改版整合了山东泰山网威海分站
及各市(区)分站、威海远教网、“威海远教”电视专栏等多个学用平台,制作
各类专题片60余部(集) ,播出“威海远教”节目39期,播出党建动态新闻100
多条,推出的农村党支部书记的先进典型高能权,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认可。
举办了全市第三届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课件观摩评比活动,评选出20部优秀课
件。 在全省优秀课件和优秀网站评选活动中,6部课件获奖,市电教中心被评为
全省教学资源建设先进单位,威海远教网被评为省级优秀网站。
教学组织工作扎实开展 在认真抓好“集中学习日”的同时,研制开发了远
程教育监控系统、远程教育多媒体互动平台及社区综合服务平台,拓展了站点功
能。组织实施“科技致富工程”和“文化共享工程”,开展了“网通杯·我与远
程教育”征文、选拔科技致富能手、远程教育专家村村行等活动,直接服务教育
群众10万多人次,进一步创新了学用模式,实现了教学组织工作的面对面互动和
典型示范教学。 先后涌现出“山东省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科技致富带头人”1
名, “山东省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科技致富能手”2名,“山东省党员干部现
代远程教育文化共享带头人”1名。
远程教育“终端入户”工作初见成效 利用有线电视网和互联网两个平台,
探索推行“专用频道” 入户、加装调制设备“一点落地”入户、互联网入户3种
模式,实现了终端站点由村向户的延伸,全市农村远程教育“终端入户”率接近
50%,农村党员干部学习受益面达到100%。积极探索提高终端站点使用率的途径,
与市农业局、科技局、交通局、计生委等单位实现了阵地共建、资源共享、成果
共用,把与“三农”有关的各项教育培训、信息发布等内容纳入了远教网络中,
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远程教育网络的综合效益。探索将远程教育工作与基层组织建
设、民主政治法制建设、新农村建设、和谐社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为发挥远程
教育作用搭建了有效载体和工作平台。召开了全市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会
议,总结表彰了一批先进典型,推广了先进经验。
(刘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