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行业协会管理办法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a0&A=10&rec=304&run=13

(2006年10月27日 威政发〔2006〕81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行业协会管理,促使其依法开展活动、健康发展,根据《社
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山东省实施〈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办法》等有关
法律、规定、规章,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行业协会,是指依法成立的,由同业企业、其他经济组
织、相关单位及个人自愿组成的,实行自律管理的行业性社会团体,包括协会、
商会、同业公会等。
第三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行业协会的设立、活动及对其监督管理均适用本办
法。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条 行业协会的宗旨是为会员提供服务,维护行业、会员的合法权益和
公共经济利益,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加强与社会、政府的沟通和联系,促
进行业经济发展。
第五条 行业协会可以按行业、产品、经营方式、经营环节、服务功能等方
式设立,但在同一行政区域内同一行业或同一领域原则上只设立1个行业协会。
第六条 行业协会的名称应当表明其属性, 可以使用"行业协会"、"同业公
会"等名称,并冠以行政区域的名称。
第七条 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鼓励和支持同一行业不同所有制形式的
经济组织按照自主办会、自愿入会的原则组建行业协会,并依法保障行业协会独
立开展活动。
市政府每年安排一定数额资金用于扶持行业协会发展,具体办法另行规定。
第八条 市及各市区政府和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
开发区)管委会的有关部门是行业协会的业务主管单位,各级民政部门是行业协
会的登记管理机关。其中,市民政部门负责全市性行业协会的登记管理工作,各
市区、开发区民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行业协会的登记管理工作。
第九条 副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不得违反规定兼任行业协会的领导职务。
第二章 成立登记
第十条 成立行业协会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有50个以上的个人会员或者30个以上的单位会员;个人会员、单位会
员混合组成的,会员总数不得少于50个;
(二)会员分布应具有广泛性;
(三)有规范的名称和相应的组织机构;
(四)有固定的住所;
(五)有与其业务活动相适应的专职工作人员;
(六)有合法的资产和经费来源,有3万元以上的活动资金;
(七)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第十一条 成立行业协会,应经行业协会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由发起人
依法向同级登记管理机关申请筹备,并提交如下资料:
(一)筹备申请书;
(二)业务主管单位的批准文件;
(三)验资报告、场地使用权证明;
(四)发起人和拟任负责人的基本情况、身份证明;
(五)章程草案;
(六)登记管理机关要求提交的其他材料。
第十二条 筹备成立的行业协会应当自登记管理机关准予筹备之日起6个月
内召开成立大会。成立大会应当有半数以上在成立大会召开前已向发起人申请入
会的人员出席方能举行。成立大会的任务是:
(一)审议发起人关于协会筹办情况的报告;
(二)通过协会章程;
(三)选举产生协会的组织机构;
(四)对协会设立的费用进行审核;
(五)需要讨论决定的其他事项。
第十三条 行业协会章程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名称、住所;
(二)宗旨、业务范围和活动地域;
(三)会员资格及其权利义务;
(四)民主的组织管理制度,执行机构的产生程序;
(五)负责人的任职条件及产生、罢免程序;
(六)资产管理和使用原则;
(七)章程的修改程序;
(八)协会的终止程序和终止后资产的处理办法;
(九)应当由章程规定的其他事项。
第十四条 行业协会自登记之日起成立,并由登记管理机关予以公告。
第十五条 各市区、开发区行业协会可以作为团体会员自愿参加市同类行业
协会。
行业协会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立分支机构。
第三章 变更登记和注销登记
第十六条 行业协会的登记事项需要变更的,应当自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
之日起30日内,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行业协会修改章程,应当自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之日起30日内,报登记管
理机关核准。
第十七条 行业协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在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后,
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注销登记:
(一)完成行业协会宗旨的;
(二)分立、合并的;
(三)自行解散的;
(四)由于其他原因终止的。
第十八条 行业协会注销的,应当事先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清算组成员由
理事会确定。理事会不能确定的,由登记管理机关或业务主管单位指定。
清算组应制订清算方案,由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并报业务主
管单位批准。
清算期间,行业协会不得开展与清算无关的活动。
第十九条 清算组在清算期间行使下列职权:
(一)清理行业协会财产,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
(二)处理行业协会未了结的业务;
(三)清理债权、债务;
(四)处理行业协会清偿债务后的剩余财产;
(五)代表行业协会参与民事诉讼活动。
第二十条 行业协会财产应当先支付清算费用、工作人员工资和劳动保险费
用后,再清偿债务。
清算完结后的剩余财产,按协会章程处理。章程没有规定的,在登记管理机
关和业务主管单位监督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用于发展与本行业协会宗旨相关的
事业。
第二十一条 行业协会清算完结后,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注销登记,并由
登记管理机关予以公告。
第四章 会 员
第二十二条 凡依法设立的企业、个体生产经营者、其他经济组织,自愿提
出书面申请,承认协会章程,经批准可以成为行业协会会员。
第二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成为行业协会会员:
(一)企业处于破产整顿期内的;
(二)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
第二十四条 行业协会会员享有下列权利:
(一)表决权、选举权、被选举权、罢免权和监督权;
(二)出席会员大会,参加行业协会举办的各项活动;
(三)享有行业协会提供的各种服务;
(四)退会;
(五)参与制定行业协会的基本管理制度;
(六)章程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二十五条 行业协会会员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认真履行法定义务;
(二)遵守行业协会章程。
第五章 组织机构
第二十六条 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是行业协会的最高权力机构。会员大
会由全体会员组成;会员较多的,可推选代表组成会员代表大会。
第二十七条 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修改协会章程;
(二)选举或罢免会长、副会长、理事;
(三)审议批准行业协会财务预决算报告;
(四)审议批准行业协会工作计划;
(五)审议并通过理事会、会员提交的议案;
(六)决定会员的除名;
(七)决定行业协会的解散与清算;
(八)行业协会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
第二十八条 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和程序由行业协会章程规
定。
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应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会员或会员代表出席方可举行。
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作出的决议,应当经出席会议半数以上会员或会员代表
通过。
第二十九条 行业协会设理事会。理事会为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的执行
机构,闭会期间负责领导行业协会开展日常工作。
理事会会议每年至少召开1次。理事会应有三分之二以上理事出席方可举行。
理事会作出决议,应当经出席会议三分之二以上理事、常务理事通过。
理事会的具体职责由行业协会章程规定。
第三十条 行业协会设会长1名、 副会长若干名。会长是行业协会的法定代
表人,副会长协助会长工作。会长不能履行职权时,由其指定的副会长代行职权。
会长、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的任期由行业协会章程规定。
第三十一条 行业协会可设秘书长1名、 副秘书长若干名。秘书长由会长提
名,经理事会讨论通过。秘书长在理事会领导下负责处理行业协会的日常工作。
第三十二条 行业协会根据需要可以设立专业委员会。专业委员会的职责由
行业协会章程规定。
第六章 职能与经费
第三十三条 行业协会应当维护行业整体利益,发挥行业自
律、行业代表、行业服务和行业协调的基本职能,积极从事下列活动:
(一)建立行业自律机制,制订并组织实施本行业的行规行约,对违反协会
章程或者行规行约、损害行业整体利益的会员,采取相应的行业自律措施;
(二)代表本行业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涉及本行业利益的事项,提出有关经
济政策和立法的建议,参与有关行业发展规划和技术标准的制订;
(三)代表本行业经济组织提出反倾销、反垄断、反补贴调查或者采取保障
措施的申请,参与反倾销的应诉活动;
(四)组织市场拓展,发布市场信息,推介行业产品和服务,开展行业统计、
培训和咨询,出具行业证明文件,促进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
(五)协调会员之间、会员与非会员之间、会员与消费者之间涉及经营活动
的争议,以及本行业协会与其他社会团体的相关事宜;
(六)为相关政府机关制定政策、行业发展规划等提供意见;
(七)有偿接受政府委托的公共事务和授权的公共职责;
(八)其他行业自律、服务、协调等活动。
行业协会从事前款活动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及省、市有关规定。
第三十四条 行业协会不以营利为目的,但可以通过下列途径筹集活动经费:
(一)收取会费;
(二)接受捐赠、资助;
(三)依法开展有偿服务;
(四)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合法途径。
第三十五条 行业协会依据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工作成本等因素,合理制
定会费标准。
行业协会会费标准的制定或修改须召开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必须
有2/3以上会员或会员代表出席,并经出席会员或会员代表1/2以上表决通过。登
记管理机关应派人对会议召开和投票表决情况进行监督。
行业协会通过的会费标准决议,应在30日内分别报送业务主管单位、登记管
理机关和财政部门备案。
行业协会的经费应当用于为会员服务以及按照该行业协会宗旨开展的各项业
务活动等的支出。
第三十六条 行业协会会员退会或被除名,其已缴纳的会费或资助、捐赠的
财产不予退还。
第三十七条 行业协会应当与其专职工作人员签订劳动合同,行业协会专职
工作人员的工资和保险福利待遇,参照国家对事业单位的标准执行。
第七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八条 行业协会的业务主管单位应履行下列监督管理职责:
(一)负责行业协会筹备申请、成立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前的审查;
(二)监督、指导行业协会遵守宪法、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政策,依据
其章程开展活动;
(三)负责行业协会年度检查的初审;
(四)协助登记管理机关和其他有关部门查处行业协会的违法行为;
(五)会同有关机关指导行业协会的清算事宜。
第三十九条 行业协会的登记管理机关应履行下列监督管理职责:
(一)负责行业协会的成立、变更和注销登记;
(二)对行业协会实施年度检查;
(三)对行业协会违反有关社会团体登记管理规定的行为,依法给予行政处
罚;
(四)对行业协会的活动和规章制度进行监督管理。
第四十条 行业协会接受捐赠、资助,应当符合章程的规定,按照与捐赠人、
资助人约定的期限、方式和用途合法使用。行业协会应当向登记管理机关、业务
主管单位报告并向社会公布接受和使用捐赠、资助的情况。
第四十一条 行业协会应当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民间非营利
组织会计制度》,定期向会员公布会费的使用情况。登记管理机关、财政部门、
业务主管单位要对行业协会的账目进行经常性检查。财政部门、审计部门对财政
拨款或社会捐赠、资助的资产使用情况进行审计监督。行业协会在年度检查时向
登记管理机关和财政部门报告经费收支情况并提供会计账簿和财务年度审计报告。
行业协会在换届或者更换法定代表人之前,应进行财务审计。
第四十二条 行业协会应在每一会计年度制作财务预决算报告,提交会员大
会或会员代表大会审议通过,报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备案。
第四十三条 行业协会应当于每年3月31日前向业务主管单位报送上一年度
的工作报告, 经业务主管单位初审同意后,于5月31日前报送登记管理机关,接
受年度检查。
第八章 罚 则
第四十四条 行业协会在申请登记时弄虚作假, 骗取登记的, 或者自取得
《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 之日起1年内未开展活动的,由登记管理机关予以撤
销登记。
第四十五条 行业协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登记管理机关给予警告,责令
改正,可以限期停止活动,并可以责令撤换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情节严重的,
予以撤销登记;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涂改、出租、出借《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或者出租、出借行业
协会印章的;
(二)超出章程规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进行活动的;
(三)拒不接受或者不按照规定接受监督检查的;
(四)不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的;
(五)擅自设立分支机构、代表机构,或者对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疏于管理,
造成严重后果的;
(六)从事营利性的经营活动的;
(七)侵占、私分、挪用行业协会资产、所接受的捐赠和资助的;
(八)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筹集资金或者接受、使用捐赠、资助的。
前款规定的行为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可以并处违法经
营额1倍以上3倍以下或者违法所得3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六条 行业协会的活动违反其他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由有关国
家机关依法处理;有关国家机关认为应当撤销登记的,由登记管理机关依法撤销
登记。
第四十七条 未经批准,擅自开展行业协会筹备活动,或者未经登记,擅自
以行业协会名义进行活动,以及被撤销登记的行业协会继续以行业协会名义进行
活动的,由登记管理机关予以取缔,没收非法财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
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第四十八条 行业协会被责令限期停止活动的,由登记管理机关封存《社会
团体法人登记证书》、印章和财务凭证。
行业协会被撤销登记的,由登记管理机关收缴《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和
印章。
第四十九条 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
玩忽职守的,依法予以处理。
第九章 附 则
第五十条 本办法自2006年11月1日起施行。


#da007q2
 市民生活便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