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翠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a0&A=10&rec=237&run=13

【概况】 环翠区辖6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190个村民委员会,71个居民委员
会, 总面积45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763公顷,人均耕地0.02公顷。2006年末,
全区总人口32.8万人,比上年增加3400人,增长1.04%。其中,农业人口11.05万
人, 非农业人口21.75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79‰。2006年,全区实现生产
总值142.5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7.1亿元,第二
产业增加值完成81.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43.7亿元,分别增长5.8%、17.4
%和17.2%, 三次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2%、57.3%和30.7%。全社会完成
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03.3亿元,增长20.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88亿元,
增长15.3%。 全年批准利用外资额1.34亿美元,下降63.5%,实际利用外资额2.2
亿美元, 增长20.2%。全年引进国内资金45.57亿元,增长20.2%。进出口贸易总
额13.47 亿美元,增长27.1%。其中,进口总额3.77亿美元,增长19.8%; 出口总
额9.7亿美元,增长30.2%。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2.76亿元,增长22.4%。城镇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13975元,增加152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366元,增加778元。
农业 全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201亿元,比上年增长20.3%。农林牧渔业总
产值32.01亿元,增长9.2%。其中,农业产值2.2亿元,增长0.3%; 林业产值0.01
亿元,下降45.2%;牧业产值1.94亿元,增长23.7%;渔业产值27.46亿元,增长9%。
粮食总产量3.9万吨, 下降0.4%。花生总产量1.07万吨,增长7.3%。果品总产量
3.87万吨,增长6.9%。蔬菜总产量6.19万吨,增长1.6%。肉类总产量5429吨,下
降28.2%。羊牛奶产量1.84万吨,增长1.1%。禽蛋总产量1.31万吨,增长101.8%。
水产品总产量42.01万吨,增长15.9%。全年造林335公顷,森林覆盖率达45.5%。
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27.22万千瓦, 增长0.2%。农田有效灌溉面积5876.3公顷,
下降1.7%。农村用电量4.01亿千瓦小时,增长14.2%。
工业 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76亿元, 比上年增长17.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实现工业增加值69.9亿元,增长23.3%。其中,轻工业完成增加值38.09亿元,增
长10.9%;重工业完成增加值31.81亿元,增长41.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
上工业总产值比重29.9%,提高2.2个百分点。主要产品产量稳步提高,在重点考
核的38种产品中,增产的有24种。其中,增幅前5名的产品分别是:铸造机械42.4
%、 布34.4%、塑料制品32.2%、灯具30.8%和气动元件21.2%。全年实现产品销售
收入244.71亿元,增长24.5%; 实现利税总额22.06亿元,增长18.3%;实现利润总
额13.55亿元,增长15.3%;产品销售率97.8%,下降0.12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
率12.67万元/人,增长28.1%;资本保值增值率108.6%,下降45.52个百分点;总资
产贡献率26.4%,下降0.1个百分点;流动资金周转率4.51次,加快0.82次。
第三产业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88亿元,比上年增长15.3%。批
发业实现零售额10.97亿元,增长12%;零售业实现零售额23.68亿元,增长14.1%;
住宿业实现零售额3.94亿元,增长32.1%;餐饮业实现零售额5.79亿元,增长21.6
%。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37.9亿元,增长16.5%。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79万人次,
增长18.5%;实现旅游总收入11.7亿元,增长19.4%。
城乡建设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新开工项目54个, 施工项目120个,竣工项目
46个,在建项目总投资规模175.2亿元。全年项目建成投产率38.5%,新增固定资
产27.2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15.5%。全年商品房屋施工面积100.2万平方米,
与上年持平; 竣工面积23.5万平方米,增长4%。商品房销售面积27万平方米,下
降10.9%。商品房销售额6.8亿元。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7.97亿元,增长14.1%。
社会事业 全区拥有普通初中12所, 在校生1.85万人。 小学19所,在校生
2.19万人, 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全区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10项。
其中,国家计划9项,省计划9项,市计划31项。取得市(地)级以上各类重要科
技成果10项。 其中,国家科技奖励1项,省科技奖励3项。专利申请量226件,授
权专利126件。有文化馆1个,档案馆1个,电视台1座。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均
达到100%。有电影放映单位1个,全年组织放映电影120场次。有卫生机构12所。
其中,医院、卫生院8所,妇幼保健机构1所,门诊部、所2个,专科防治所1个。
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床位660张,卫生技术人员629人。全年举办区级以上体育活动
4次。在市级以上体育比赛中,获团体第一名1个,获金牌37枚、银牌24枚、铜牌
28枚。
人民生活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05万元,比上年增长13.1%;农民人均
生活消费支出4788元, 下降3.6%。年末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18.31平方米,农
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34.47平方米。 全区有4.73万名职工和8249名离退休人员参
加基本养老保险,有5.17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有1627人领取了失业保险金,
有452名女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 农村养老保险参保农民2.03万人,基金结余
4066万元,有2846名农民领取了养老金。全区最低生活保障救助1157人, 其中城
市424人。农村低保和定期救济733人。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11个,床位1742张,
收养544人。社会福利企业13个,安置残疾人员435人。

【北竹岛居民委员会获“全国社区侨务工作示范单位”称号】 北竹岛居民委员
会地处威海市区中心, 有居民568户,人口1600人。其中,归侨有20多户,侨胞
眷属占90%以上;旅居海外的侨胞、港澳台胞约8700人,遍布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是中国江北重点的侨乡之一。几年来,居委会切实维护归侨、侨胞、侨眷属的利
益,建立了由分管领导、侨务干部和社区业主组成的侨务工作网络。居委会下设
3个社区,聘请了侨务工作联络员,设立了侨务信访办公室和侨政热线,对侨胞、
归侨、侨眷属反映的困难和问题跟踪落实,为侨眷属排忧解难。同时,按照国家
政策和新侨法的有关规定,积极宣传落实侨务政策,充分发挥侨眷属的作用,建
设和谐社区。侨胞在感受家乡热情的侨务工作的同时,也在回报着侨乡社区。几
年来,海外华侨华人向家乡捐款1620万元,修建教学楼3处、图书馆(室)4处、
公路2条。归侨侨眷为社区修路、绿化、社区幼儿园和老年公寓等捐款260余万元。
2006年,北竹岛居民委员会被评为全国社区侨务工作示范单位。

【“环卫进村” 在全省首开先河】 继2005年环翠区4个近郊镇镇区环境卫生纳
入城区一体化管理后,2006年,区环卫局的保洁清运队伍开进了羊亭镇于家夼村,
全面接管该村环境卫生。城市环卫服务进村进户,是环翠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的举措之一,在山东省尚属首例。区环卫局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按照“一
日一清、全日保洁”的做法,将城区卫生保洁延伸到村,有效地改善了垃圾围村
和路面不净的状况,让村民享受到了城里人的环境卫生日常服务。至年末,全区
有张村、 温泉、孙家疃、羊亭等5个镇的镇区和羊亭镇于家夼村等61个村纳入城
乡环境卫生一体化管理。

【教育工作获4项国家级殊荣】 一是积极开展区域特色、学校特色和学科特色
的创建研究和实践,进一步加大配套设施投入力度,创建了一批质量高、特色亮、
实力强的优质品牌学校。 8月,环翠区被授予“全国区域教育发展特色示范区”
称号。二是不断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环节,重点抓好校本教研、实
验教学、活动教学和信息技术教育等工作,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面向全体学生、
促进学生素质提高的主阵地。 9月,环翠区被命名为山东省第一个“全国青少年
科学教育师训计划”实验区,12所中小学校被命名为实验基地。三是大力实施德
育工程,逐步完善内容特色化、目标梯次化、手段现代化、渠道多元化的工作机
制,有力地促进了德育工作开展。10月,环翠区被评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
划国家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先进实验区,19
所学校被评为全国德育科研先进实验学校。四是以教育信息化建设为手段,充分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加快信息技术与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有机整合,进一步提
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进程。11月,环翠区被授予“全国
《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应用示范区”称号。

【和谐社区建设获4项省级殊荣】 环翠区突出社区的科学区划,逐步形成了科
学和谐的社区建设机制,有力推进了社区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至年末,鲸园街
道办事处的5个居民委员会与市区5家单位结成了“一帮一”的定点包居关系,有
效解决了社区发展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环翠楼街道办事处东北村居民委员会通
过电视、市民学校、培训班、图书馆和宣传栏等形式,进一步提高了社区居民素
质。竹岛街道办事处陶家夼居民委员会建立了居民自治组织,形成了社区物业、
卫生、治安、绿化、医疗和消费六大服务系统,全面优化了社区环境。2006年,
环翠区被山东省社区工作领导小组授予“山东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称号,鲸
园街道办事处被授予“山东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称号,东北村居民委员会
和陶家夼居民委员会被授予“山东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称号。

【镇级便民服务中心建成运行】 9月,环翠区所辖6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的镇
级便民服务中心全部建成并投入运行。 9个镇级便民服务中心总建筑面积近2000
平方米,进驻站所79个、行政服务项目199个、工作人员107人。建立镇级便民服
务中心,是环翠区委、区政府进一步强化镇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全面优
化服务环境的一项重大举措。为加强组织领导,实行规范管理,各镇、街道办事
处都确定1名领导兼任便民中心主任,具体负责中心的日常组织协调和监管服务。
选派了业务能力强、政治觉悟高的同志到中心窗口工作,并进行专门的上岗培训,
确保中心健康规范运行,真正把中心建设成“展示政府形象、突出便民服务”的
大窗口、大平台。

【张村镇开通警务监控系统】 2006年,威海市首家镇级警务监控系统在环翠区
张村镇投入使用。 该系统总投资120万元,主要分为视频远程监控系统和监控中
心两部分,在镇区的主要路口、工业园区和重要公共场所安装球形摄像机20多个,
并有专人负责24小时监控。同时,该镇有5个行政村、4个居民小区和10余家企业
建立了内部治安监控系统, 镇区监控可视覆盖率达到60%。监控系统的安装,优
化了辖区内安全稳定的大环境, 治安案件发生率比上年下降43%,交通事故发生
率下降62%。

【环翠区被列为国家2006年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试点区】 6月,环翠区被列为国
家2006年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试点区, 成为威海市惟一的试点区。 该项目总投资
216万元。 其中,国家无偿补助26万元,省级配套21万元。建有包括孙家疃镇远
遥村等3个一类工程及温泉镇温泉汤村等30个二类工程。 整个项目于年末竣工并
投入使用,新增农民体育健身场地9.79万平方米,为5.2万人提供了健身场地。

【在全区中小学推广垃圾分类收集】 6月29日,环翠区在威海市实验小学举行
了全区中小学垃圾分类收集启动仪式。环翠区积极探索垃圾分类收集工作新途径,
在全国率先推行“垃圾分类收集从娃娃抓起”的工作理念,教育引导广大中小学
生积极参与垃圾分类收集工作,通过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一所学校影响一个
社区,扩大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的覆盖面,改善威海市的人居环境。年内,环翠区
投资40多万元,购买了“四色垃圾箱”和“三色分类帆布袋”等,投放到环翠区
中小学的校园和教室里,希望从中小学生抓起,逐渐在全社会推广垃圾分类收集。

【环翠楼街道办事处率先开展社区义工活动】 6月28日,环翠楼街道办事处举
行社区义工活动启动仪式,标志着社区义工活动在全区范围内全面展开。为建立
义工服务的长效机制,该办事处成立了义工指导委员会,并在各居委会成立了义
工指导站。同时,统一制作了服装,印制了《义工服务记录手册》和《义工手册》,
建立健全了义工的服务方式和范围、义工的权利和义务等规章制度,确保了义工
活动有章可循、 规范操作。至年末,该办事处的义工队伍发展到600多人,义工
服务涉及助学帮困、医疗保健、治安巡逻、文明劝导等10多个项目40多个岗位。

【6个镇全部被评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 环翠区把镇、村环境卫生整治作为建
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 多措并举,扎实推进。2006年,投入资金2亿多
元,完善乡镇污水处理设施,配套污水收集管网,扩大集中供热范围。广泛开展
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确定了10个文明生态村创建计划,以点带面,大力推进。
积极开展节约型社区、 环保型社区和绿色学校的创建活动,创建绿色社区2个,
市级以上绿色学校4所。 结合旧村改造和工业企业搬迁,进一步优化城市布局,
改善环境质量和人居生态环境。 2006年,环翠区所辖6个镇全部被国家环保总局
授予“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