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年内,全市交通系统以构建文明和谐交通为目标,立足“三个服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坚持又好又快发展,全年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9.56亿元,交通事业保持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市交通局新设副县级全额事业单位--农村公路管理处;市第二运输公司、泰山交通发展有限公司与泰安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合并重组。年底,市交通局机关内设10个职能科室(含纪委、工会、团委),直属事业单位13个,行业监管企业1个,全系统在职职工9359人。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济(南)菏(泽)高速公路东平段9月底竣工通车,济菏高速公路至东平县城连接线全部完成。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32.7公里,增加24.3公里,基本实现“县县通高速”。组织实施干线路网改造项目5个,完成投资1.36亿元。实施“五大养护工程”(文明样板示范工程、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公路养护畅通工程、科学养路创新工程、养护管理信息工程),推广应用节约环保型养护管理技术,干线公路养护投资完成1.3亿元,综合好路率达到92.2%。改造重要县乡公路154.5公里,完成投资1.1亿元,县乡公路综合好路率达到81.1%。农村公路改建616.7公里,完成投资1.9亿元,全市新增受益行政村39个,行政村通油路率达到96%。完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全市所有公路工程质量合格率100%,重点工程优良品率达90%以上。年底,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30万公里,公路密度达166.9公里/百平方公里(按土地面积计算),居全省第3位。 交通依法行政 建立交通稽查牵头、执法主体统一的交通执法新机制,形成执法合力。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公开公示制和案卷评查制,强化执法责任。加强执法监督检查,畅通投诉渠道,加大行政复议和行政执法投诉案件查处力度,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依法加强运政管理,深入开展道路运输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加强危险品运输、客运出租、旅游客运、驾培、维修等市场专项治理;加强路政管理,查处路政事案7533起,有力地维护路产路权。加强航政管理,强化对东平湖旅游船、黄河浮桥的管理,取缔非法营运船舶132艘,水上运输秩序进一步好转。依法加强交通规费征收,严厉打击偷逃漏缴规费等违法行为,全市全年征收各项交通规费比上年提高21.7%。 交通运输经济 推进运输企业集团化、客运线路集约化、运输装备高档化,交通运输经济蓬勃发展。全市完成营业性客运量4902万人次、旅客周转量31.7万人公里,分别比上年提高6.4%和13.2%;完成营业性货运量6915万吨、货物周转量43.73亿吨公里,分别比上年提高13.7%和35.7%。 【全市中长期交通发展规划发布实施】 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32次会议审议批准《泰安市中长期交通发展规划》,并发布实施。该规划在“十一五”交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结合全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旅游发展规划和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对全市交通运输的需求等,对未来20年全市路网、场站、港航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全面系统规划。 公路网规划 干线公路网规划分为“一绕三横九射九纵”主干线公路网、“一环四横七纵”次干线公路网和一般干线公路三个层次,2619.1公里。按技术等级分,高速公路347.3公里,一级公路568.3公里,二级公路1432.7公里,二级及以上公路里程占干线公路总里程的89.7%。按建设里程分,新建388.1公里,改建1213公里,利用现有公路1018公里。建成后,全市形成“1小时生活圈”(即泰城到各县市所在地1小时内到达),泰城到各县(市)及各县(市、区)之间基本实现一级以上公路连接,县(市、区)到主要乡镇由二级以上公路、乡镇之间由三级及以上公路连接,泰城及各县(市、区)到主要旅游景点基本实现二级以上公路贯通。到2025年,全市不含村道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450公里,公路密度达到70.2公里/百平方公里;含村道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47万公里,公路密度达到189.4公里/百平方公里。 场站规划 公路客货场站规划布局为:以泰城为中心的客货运输站场枢纽,改扩建泰安老汽车站,建设小井转盘泰莱路入口处、光彩大市场2个客货兼营站;建立泰山国际保税物流中心、大白峪物流中心、南关货运站3个大型货运场站,使(北)京台(湾)、(北)京沪(上海)、青(岛)兰(州)高速公路形成真正3条呈“大”字形客货运输通道。在新泰、肥城、宁阳和东平4个县市分别布设9个客运中心站和9个物流中心。到2025年,全市5级及以上客运站达到96个,4级及以上货运站场达到26个。 港航规划 建设京杭运河东平湖至济宁段航道23.8公里,近期按3级航道设计,远期按2级航道设计。建设八里湾船闸,年单向通过能力达到2100万吨。打造东平湖港口,分为代屯港区和东金山港区两部分,年吞吐量达到400万吨。该项目已列入交通部、省交通厅“十一五”发展规划,概算投资5.9亿元。 【市直交通运输企业实现合并重组】 年内,为进一步整合交通运输资源,市交通局积极引导交通运输企业以资产为纽带,以市场为依托,实现集团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4月12日,泰安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与泰山交通发展有限公司实现联合。5月24日,泰安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与泰安市第二运输公司完成重组,原市二运公司客运公司更名为“泰安交运集团第二客运公司”,原二运公司货运公司更名为“泰安交运集团第二货运公司”。重组后,泰安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资产达到5.7亿元,在册员工5300余名,辖属32个二级经营单位;拥有营运客货车2700多辆,客运经营线路290余条,公司日始发客运班次1900多个。2007年公司营业收入达6.5亿元,实现利税1700万元。 【高等级公路建设养护管理】 高速公路建设管理 年底,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32.7公里,基本实现“县县通高速”。加强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健全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和快速反应机制,实现路政、养护、征收、服务区4位一体,配套联动,确保春运、黄金周和重大活动期间高速公路的安全畅通。 干线公路改造 全年续建项目4个、新开工项目1个,完成投资1.36亿元,改建90公里。其中,104国道附线驼凹至曲阜界路面翻修、205国道新泰城区改线大中桥路面工程和泰(安)商(老庄)线东平至州城段路面翻修全部竣工。济(南)临(沂)线后燕庄至化马湾改线段桥涵路面改建工程埠阳庄大桥至化马湾段完成15.3公里,后燕庄至埠阳庄段完成土路肩2091立方米,旧路面处理3万米,浆砌片石挡土墙750立方米。205国道高峪铺至新泰蒙阴界路面翻修工程沈家庄至蒙阴界段完成4.6公里。蒙(阴)馆(陶)路磁窑至宁阳段大中桥路面改造完工。市重点工程104国道泰安绕城西线建设项目环保评审、水土保持方案制定已经完成,压矿和地质灾害勘测顺利进行。 干线公路养护 “实施五大养护工程”,推广应用节约环保型养护管理技术,完成养护投资1.3亿元,对11条干线公路进行路面专项大、中修,新建文明样板示范路段73公里,加固、维修、改造危窄桥梁5座。开展“公路绿化年”活动,投资320余万元绿化改造干线公路280余公里。投资700万元购置中小型养护机具61台套,实现干线公路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年底,全市干线公路综合好路率达92.2%,其中,国、省道综合好路率分别达到100%、89.8%。 路政管理 4月,开展全市路政宣传月活动,集中进行以穿村路段和公路用地范围为重点的路域环境综合治理。全市8个路政服务大厅改造完成。全年查处路政事案7533起,清理非公路标志标牌8411块,收取路赔费930万元,维护了路产路权。 科技兴路 市公路局完成《沥青摊铺综合检测控制仪的研究与开发》《野生花卉在公路环境建设中的应用研究》《公路绿化植物病虫害防治专家系统的构建与开发》等3项科技成果,其中《沥青摊铺综合检测控制仪的研究与开发》项目中的高程与厚度检测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在全省公路系统工程测量比赛中,市公路局代表队取得较好成绩。 【济(南)菏(泽)高速公路东平段建成开通】 济(南)菏(泽)高速公路东平段(第9、第10合同段)完成投资2.25亿元,该高速公路途径东平二级湖区(全国最大生态稻屯洼湿地),全长15.96公里,其中建有大桥2座、中桥8座、分离式立交桥9座、互通立交1处、通道27道,动用路基土322万立方米,自2004年12开工以来累计完成投资8.3亿元。9月28日竣工通车,济菏高速公路至东平县城连接线全部完成。 【农村交通建设养护管理】 市交通部门把改善农村交通条件作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服务民生的重点,精心组织实施“村村通油路”、“村村通客车”工程,全面加快县乡公路改造,扎实推进农村客运网络化进程。 重要县乡公路改造 年内,改造泰城周边及县(市、区)重要县乡公路154.5公里,完成投资1.1亿元,全市累计改造重要县乡公路424.5公里,完成投资3.7亿元。年底,全市县乡公路综合好路率达81.1%,提高4个百分点。泰山区小(津口)水(泉)路、泰(安)新(泰)路,岱岳区下(港)姚(庄)路、泰(安)楼(德)路、涝(坡)华(丰)路,新泰市南(岙阳)涝(坡)路、沈(家庄)汶(南)路、西(营)禹(村)路,肥城市鱼(池)石(横)路,宁阳县辛(安店)周(家庄)路、万(家庄)乡(饮)路,东平县广(里)障(城)路、东平湖旅游路、220国道至土山公路等一批重要县乡公路竣工,优化了路网结构。 农村公路改造 全年累计改造农村公路616.7公里,完成投资1.9亿元。针对部分贫困村庄经济基础薄弱、通油路难度大的实际,对14个贫困村通油路27.6公里采取每公里补助10-15万元的方法建设,并在资金政策、方案制定、工程施工中给予重点指导,岱岳区夹河大桥、徐家汶大桥等直接由市交通局投资并组织施工,共投入资金898万元,年底已全部完工,全市新增受益行政村39个。自2003年启动“村村通油路”工程以来,累计改造农村公路7712.1公里、大中桥梁13座,完成投资19.3亿元,新增通油路行政村1229个,直接受益人口210万人,行政村通油路率达96%。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 市交通局新成立农村公路管理处,全面实施农村公路由以建为主向建养并重、以养为主转变,对550公里重要县道进行重点养护。各县(市、区)结合实际,对养护工作的组织机构、路政管理、经费来源、监督管理等做出明确规定,农村公路管养形势逐步好转。组织开展“样板示范路段”评选活动,建成农村公路样板示范路段132.6公里,全市示范样板路已达到280公里。加强农村公路路政管理,治理乱堆乱放、违章占道等行为,确保公路安全畅通。 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 大力推进城乡客运网络化进程,全年调整、延伸、开通农村客运线路16条,累计调整延伸农村客运线路100多条2000多公里,基本形成泰城通往各县、市及主要乡镇,各县、市通往各乡镇、贯串各行政村的客运网络,乡镇通客车率达100%,行政村通客车率达99.3%。宁阳县城乡客运实现网络化布局、公司化管理、公交化运营的新格局,其经验在全国道路运输管理工作会议作介绍,全省乡镇交管所规范化和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经验交流会到宁阳县参观学习。 乡镇交管所规范化建设 印发《泰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乡镇交管所规范化建设的意见》,把乡镇客运站改造和交管所规范化建设有机结合,按照乡镇交管所、农村客运站、农村公路管理站和乡镇治理超载点“四位一体”模式,全年改造完成13个,在建5个,完成投资1213万元。自2004年启动“村村通客车”工程以来,全市累计建设改造农村客运站56个,安装行政村站亭站牌1300多个,完成投资6300多万元,基本实现“乡镇有站、大村建亭、小村设牌”目标。 【运输场站建设】 投资9274万元完成泰城客货场站建设。其中,泰安汽车东站、光彩大市场泰安汽车西站建成,站级验收和启动前各项准备工作已实施;南关货运场站、大白峪物流中心一期工程完成;加油、加气、营业站房、停车场等设施投入使用;泰安老汽车站改扩建项目征地拆迁等前期工作进展顺利。4个县(市)驻地中心场站进行升级改造,全部实现封闭式发车。年内,泰安市被交通部列入国家级公路运输主枢纽规划。 【道路运输行业管理】 开展道路运输企业质量信誉考核,规范危险品运输市场管理和出租车管理,严把道路运输经营准入关,强化从业人员教育培训和服务质量监管。进行运输市场专项治理,系统内实行运政、稽查综合执法,系统外加强与公安部门联合执法,打击各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查处非法营运车辆383辆次,运输市场秩序进一步好转。 客运行业 强化驻站管理,全市三级以上客运站全部落实驻站管理制度。针对站外揽客、不按站点停靠等行为,与公安部门联合开展重点客运线路经营秩序整治、汽车客运站周边环境治理,站场秩序和经营行为明显好转。规范全市旅游包车、临时标志牌发放管理工作,编制管理软件,实现微机化管理。开展旅游客运企业整顿,顺利通过省交通厅道路运输局检查验收。 货运行业 落实《山东省道路货物运输源头管理办法》,印发《泰安市道路货物运输源头管理工作实施方案》《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安全标准化工作意见》,对全市20家重点货源单位实行进驻管理,实现执法机构名称、执法着装、执法证件、执法车辆、装载证明“五个统一”,从源头上遏制超限超载行为。加强危险品运输市场监管,开展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安全标准规范化活动,对全市危险品运输企业进行资质审查,取缔危险品运输企业3家。对交通物流发展进行调研,印发《泰安市推行道路货物甩挂运输的实施意见》,并在2家运输企业进行试点。 客运出租行业 通过开展“泰山文明号”创建、优质服务竞赛和月评“十佳车”等活动,对客运出租市场进行专项治理整顿,规范公司经营行为,维护行业稳定。利用市场化运作形式,在不增加业户负担的情况下,统一更换出租汽车标志灯和座套。9月27日落实燃油改革财政补贴政策,对泰城1292辆客运出租汽车发放第3次燃油补贴,每车补贴1285.15元,共发放补贴166万元。 【道路运输结构调整】 ①推进运力结构调整。严格执行客运车辆8年退出市场制度,89辆老旧客车退出营运市场。发展高速、豪华、旅游客运和集装箱运输、厢式货运和专用货运,全市新增中高档客运车辆103辆。年底,全市拥有营业性客车1776辆(不含出租汽车),其中,中高级客车达1117辆,占营运客车总量的62.9%,旅游客车135辆。客运营运线路586条,年平均日发班次3533班;全市拥有营业性货车4.85万辆(含农用车、拖拉机、三轮车)。②推进客运线路集约化。新增集约化车辆26辆,州城(东平)至北京,泰安至东平,新泰至济南,新湖(东平)、银山(东平)至泰安5条客运线路完成集约化改造,泰安(火车站)至东平、泰安至济南2条专线进行加密,全市集约化线路达24条、146辆车,东平县所有客运线路全部实现集约化经营。③推进运政管理信息化。全市运政专网升级、规费征收软件改版、运政数据字典规范和数据整合工作全面完成,交通运政专网实现与省及县三级联网、信息共享。全市所有2级以上汽车站使用电子检票、视频监控系统和安全检测信息发布设备。④强化营运车辆安全监管。推广GPS安装和应用,全市有1350辆营运客车和451辆危险品运输车辆安装使用GPS,其中,危险品运输车辆GPS安装率达100%。 【道路交通秩序整治】 坚持交通部门牵头、公安配合、依法严管的路面执法模式,严厉打击车辆绕行、偷逃规费、集结闯关、换牌换卡等违法行为,严格治理超限超载。组织开展春季、夏季整治及交通规费集中封闭检查等活动,始终保持路面执法检查的高压态势。强化货物运输源头管理,在20家源头单位派驻监管。规划建设治理超限超载检查站,国家级治超检测站泰安磁窑检测站开工建设,省级治超检测站岱岳区化马湾站、肥城市边院站、宁阳县城北站完成开工前期准备工作。年内,全市共出动交通执法人员11万人次,检查车辆140万辆次,其中,超限超载车辆1.2万辆次,卸货5万吨。自2004年开展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以来,全市累计出动执法人员40.7万人次,检查车辆495万辆次,其中,超限超载车辆8.05万辆次,卸货14.8万余吨。全市超限超载车辆比例由治理前的80%下降到5%以下,道路安全状况、车辆通行秩序进一步改观。 【机动车维修行业管理】 ①加强综合性能检测站规范化建设。机动车检测进行拆线重建1家,全市6家A级综合性能检测站全部取得省计量认证证书。全年上线检测车辆6.12万台,车辆大修和二级维护上线检测率达95%。②加强车辆技术管理工作。严格按照《营运车辆技术等级划分和评定要求》(JT/T198-2004)的规定,完成全市营运车辆技术等级评定、客车级型评定工作。根据《山东省道路运输企业车辆技术管理工作规范》要求,督导全市运输企业加强车辆技术管理,健全各种技术档案资料。③维修市场治理整顿。采取与法院等部门联合执法、处罚与疏导并举等方式,打击违法经营行为85起,清理无证经营及非法占道经营维修点18个。年底,全市拥有各类汽车维修业户644家,其中一类汽车维修业户19家,二类汽车维修业户172家,三类汽车维修业户453家,从业人员达到1.3万余人。按照省交通厅统一要求,对全市640家维修企业的许可证牌进行重新统计核发。④建立行业自律机制。4月24日,成立泰安市机动车维修行业协会,会员单位163个。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行业管理】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 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和《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规定》,以强化驾驶员培训学校和驾驶员培训管理为重点,深入开展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市场专项整治活动,重点查处经营许可、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等证照不全,超越许可范围经营、擅自设立培训点、擅自挂靠教练车、使用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教练车和脱离属地监管违规设立的招生派出机构、代理机构,以及采用虚假广告和虚假信息招揽学员、欺骗误导学员等违法违规行为。年内,查处违规设立的培训点18处,非法设立的招生机构、代理机构12家,查扣违规教练车9辆。对已许可发证的机动车驾驶培训机构资质进行查验并换发《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依法对新申报驾校3所、变更教练场地的驾校3所、变更培训资格级别的驾校1所进行验收,并向社会进行公示。督促各驾驶培训机构建立健全了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举办教练员培训班,有149名教练员考取《教练员证》。年底,全市共有驾校39所,其中,一级驾校4所,二级驾校33所,三级驾校2所。 营运驾驶员从业资格培训管理 贯彻落实山东省《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严把营运驾驶员从业资格培训报名、培训、考核关,规范培训行为,提高培训质量,共有1.4万人考取从业资格证书,全市共换发新版从业资格证件2万余个。10月1日开始,全市从业人员资格培训实行集中报名、培训、考试规范化管理,理论实行无纸化考试。 【水上运输行业管理】 ①加强航政和海事管理。加大巡航力度,出动海巡艇95次,巡航9750公里,纠正违规现象167起,现场取缔非法营运船舶29艘,清理、疏通航道21公里,新开辟湿地旅游航道12公里。开展“低质量船舶、渡口渡船、黄河浮桥”三个专项整治活动,对水运企业及船舶、浮桥检查4次、督查3次,检查单位16家,发现不安全问题58处,下发隐患整改通知书8份。青云湖、天平湖103条“三无”船舶全部被清退出航运市场。②加强船员管理。审验船员适任证书153份,换发新证书628个,组织长江航线船员全国统考3次,取得航行长江的资格208人。新发展三等船长、轮机长137名。购置船员安全培训教材,开发船员安全知识考试试题,培训船员260人。7月20日,泰安市地方海事局在东平湖成功举行了首次水上应急救援大演习,共有85人、18艘船舶参加演练,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③发展水路运输,全市新上水运公司2家,新发展船舶12艘,更新改造承压舟46对。年底,全市有船舶公司17个,各类船舶510艘,载重吨位10万,客位1500个,船员1200名。年内,完成货物运输量71万吨、货物周转量3.37亿万吨公里,分别增长42%、0.1%;浮桥通行量25万辆次,增长12%。。 【京杭运河济宁至东平湖段续建工程《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南四湖至东平湖段输水与航运结合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交通部和水利部行业审查】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南水北调东线南四湖至东平湖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的通知》(发改办农经〔2006〕2228号)“编制调水与航运相结合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要求,由省交通厅投资580万元,市交通局委托山东省水利勘察设计院,在《京杭运河续建工程济宁至东平湖段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基础上,编制《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南四湖至东平湖段输水与航运结合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该《报告》于9月19日、11月24日经水利部牵头组织召开的审查会和复审会审查通过,于11月19日经交通部牵头组织召开的行业审查会通过审查。 【平安交通建设】 交通综合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全市交通责任事故率、责任死亡率、责任受伤率、经济损失率均明显低于省交通厅、市政府下达的控制指标。加强施工、监理单位的资质资信管理、招投标管理、合同管理和工程质量监督,严格规范从业单位和参建人员的行为,健全完善“纵到底、横到边”的质量管理制度。全市公路工程质量合格率达100%,重点工程优良品率达90%以上,一般工程优良品率达85%以上。全面推行“一岗双责”,严格责任制考核,与检察机关联合开展预防职务犯罪活动,突出抓好交通基础设施、行业管理、收费站运营廉政建设,稳步推进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初步建立起具有交通特色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大治理公路“三乱”力度,建立治乱投诉快速反应和监督机制,全市未发生公路“三乱”问题。加强交通综合治理,妥善处理来信来访,保持行业稳定。市交通局被市综合治理委员会评为“平安泰安”建设先进单位。 【交通文明行业创建】 与市文明办联合开展“创优夺杯”竞赛活动,完善《创建考核标准》和《文明行业管理办法》,设立综合优胜杯7个、单项工作优胜杯33个,将交通各项业务工作全部纳入文明行业考核范畴,并严格进行考核评比。组织开展“服务旅游、党性闪光”、 创建“六型两满意”(学习型、创新型、和谐型、廉政型、文化型、服务型和让人民群众满意、让各级党委政府满意)机关活动。加强交通文化建设,组织实施交通文化“五个一”工程(一首歌、一本书、一本画册、一部电视专题片、一本文化手册)。年内,市交通局被交通部评为“全国交通行业文明单位”,被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命名为“省级文明机关”,被省委组织部确定为“山东省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市交通局、市公路局被省人事厅、交通厅联合授予“全省交通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全市交通系统继续保持“省级文明交通行业”和“全市十大文明行业”荣誉,新涌现出市级以上文明单位20个、“青年文明号”5个、“巾帼文明岗”4个、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状1个。 (周 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