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治黄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1&A=9&rec=68&run=13

【水利事业概况】1996年,济南市水利事业又有较大发展。年内,济南出现了历
史上罕见的旱涝交替灾害。灾害面前,全市各类水利工程充分发挥了抗灾减灾作用。
农田灌溉。 年内,全市共完成各类水利工程11432项,完成土石方6740万立方米,工
日4480万个,投资2.53亿元,其工程项目、工程量、工日、投资4项指标分别比上年
增长59.51%、28.87%、43.82%、55.21%,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年内,新增灌
溉面积0.73万公顷,改善和恢复灌溉面积2.62万公顷;新增除涝面积0.4万公顷;
发展节水灌溉面积2.4万公顷,其中,微滴灌0.45公顷,低压管灌1.18万公顷,其
它节水灌溉0.77万公顷; 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87平方公里。抗旱防汛。年内,济
南市先旱后涝。l~5月份,全市平均降雨量仅为39毫米,是罕见的干旱年份。面对旱
情,全市水利部门科学调度水源,一方面早引多蓄黄河水,另一方面利用蓄水工程开
闸放水,最大限度地向受旱麦田供水,使受旱的19.33万公顷麦田基本浇上了返青水,
减轻了旱灾造成的损失。 进入汛期仅20天,全市平均降雨334毫米,降雨量比历史同
期最大的年份还多74毫米,致使水库暴涨,河道告急。在严峻涝灾面前,全市上下协
同作战,科学调度,加强人防,做到滞蓄结合,错峰下泄,保证了水库及河道安全,
保护农田10.53万公顷, 直接减灾效益3.66亿元。科教兴水。配合济南市“农业科
技推广年和水利部、省水利厅‘科教年’活动”,全市水利系统加大了科研投入,并
重点进行了节水灌溉、雨情遥测及洪水预报自动化、保泉试验、大坝变形及截渗研究、
玻璃钢材料在水工结构上的应用等试验研究和新技术推广应用,取得大批成果,其中
4项成果经专家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年内,市水利系统共获水利部、省水利厅和
市科技进步奖10项。依法治水。结合“二五”普法教育,组织了“96年世界水日暨中
国水周”水法宣传活动。在立法方面,进行了《水资源管理办法》出台的基础工作,
着手对《河道管理办法》进行调研工作。在执法过程中,与各县(市)、区水利部门配
合, 处理了一批水事纠纷,查处水事违法案件47起,追回款物15.3万元,结案率为
98%。 在水保监督执法上,对市区3个单位违反《水土保持管理办法》进行查处,并
责令交纳有关费用。 年内,全市共收取水保设施补偿费和水土流失防治费110万元。
在水行业管理上, 认真实施了《取水许可制度》,年内共完成981个取水单位的取水
许可年度审验工作。年内,水利经济稳步发展。全市共收取水费1600万元,征收水资
源费430万元,创多种经营产值3.2亿元,利税3200万元。多种经营产值、利税2项指
标分别比上年增长19%和30%。(刘基地)

【防汛调度自动化网络初具规模】年内,济南市防汛指挥部建立了微机控制防汛
调度自动化网络。过去,济南市的雨情、水情信息,主要靠人工观测,电话、电报传
递和人工汇总等,效率低、精度差、速度慢。为改变这种落后的传递方式,1996年,
市水利部门在各县(市)、区以及大型水库、河道上建立完善了45个雨情遥测点,形成
覆盖全市的雨情信息网络。同时在防汛指挥室建立起屏幕卫星云图显示系统。通过这
些网络和屏幕,站在防汛指挥室就可观察到全市大、中型水库和河道雨后的水位和流
量,及时指挥调度防汛工作。另外,通过开发水库综合调度软件,在洪峰未到之前,
就能预测出水库洪峰的流量、到达时间、洪水总量和可能出现的最高水位。这一网络
的使用,使全市汛期各种信息的传递速度,比电话、电报传递快了数10倍。(刘基地)

【小清河(济南段)干流治理工程全面开工】小清河起源于济南西郊睦里闸,流经
槐荫、天桥、历城3区和章丘市,流入邹平县。境内全长70.5公里。按照全省规划设
计,济南段治理工程,共分为腊山分洪、河道扩挖、堤防修筑、建筑物配套等。工程
分3期实施,共需动用土方1562万立方米,砌石55万立方米,建各类建筑物449座;永
久占地1120公顷, 临时占地200公顷,拆迁房屋86.2万平方米;静态总投资10.6亿
元。 一期工程从11月23日开始,至1997年6月底前完成,主要完成打通干流、市区段
拆迁和部分河段护砌;二期工程完成干流建筑物,并视财力情况完成2处分洪道工程;
三期为工程收尾。整个工程3年完成。治理后的小清河(济南段) ,将成为集排洪、灌
溉、航运、水产养殖、旅游为一体的河道。到2000年,流域内所有工业企业污水排放
标准都将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水质达五类标准,河水基本变清。市区防洪标准达到
50年一遇,其余河段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河道通航达六级标准。为按期完成上述
任务,市委于1996年11月18日召开常委会议,研究通过小清河治理方案和筹资措施,
确定工程总指挥部及其办事机构,并分别组成由市建委、市水利局牵头的城区河段指
挥部和城区外河段指挥部。22日,在八一礼堂召开全市小清河干流治理工程动员大会。
市委、市政府、济南军区、省军区的领导,各县(市)、区和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以及
社会各界1500人参加会议。随后,市六大班子领导带头向治理工程捐款,并于次日带
领市直机关干部到小清河槐荫南吴家堡段参加义务劳动,拉开了济南市小清河干流治
理工程序幕。在1996年冬季施工中,市、区(市)以及乡(镇)三级都成立了由政府一招
手任指挥的小清河干流治理工程指挥部,对工程实行责任制,把施工任务层层分解到
各区(市)、乡镇和施工单位。并采取“人机结合,以机为主”的总体施工方法,加快
了施工进度。至1997年2月底,全市共出动各类机械2600台(套) ,上工40万人(次),
完成水上土方900多万立方米,拆迁房屋68.3万平方米,砌石1.5万立方米,拆除改
建各种管网线路近20种,完成投资3.5亿元。(刘基地)

【百万农民吃上自来水】1990年以来,济南市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大力发展乡镇
社会化集中供水事业。至1996年,全市先后建成城乡社会化供水工程29处,日供水14
万立方米,有1743个村实现集中供水,供水到户25.2万个,近150万农民吃上符合卫
生标准的自来水,占全市农村人口的41%。(刘基地)

【平阴县跨人全国节水先进县行列】从1992年开始,平阴县引进各类节水灌溉先
进技术, 在全县范围内实施“节水灌溉工程”。为实施该项工程,4年来,全县县、
乡两级支农资金,农业发展资金和农业信贷投入,多集中用于节水工程建设,先后筹
集资金170万元。同时,县政府制订鼓励政策,规定每完成0.067公顷果园微灌工程,
经验收合格,补助30元;每完成0.067公顷低压管道灌溉工程补助20元。至1996年,
全县已形成不同地形、 不同水源地的3种节水灌溉模式:在引黄灌区重点兴建地面防
渗渠道,使渠系水利用系数比土渠提高20%;在沿黄滩区和平原井灌区重点发展低压
管道节水工程,使渠系水利用系数比串、漫灌提高50%;在山区重点引进喷滴灌技术,
每0.067公顷年节水390立方米,节水率达87%。1996年9月,平阴县被国务院批准为
全国节水增产重点县。(刘基地)

【黄河治理概况】1996年,黄河来水总量偏枯,来沙量偏少,且来水来沙过程分
布不均,属枯水少沙年。汛期(7~10月)泺口站来水量133.9亿立方米,输沙3.82亿
吨,分别比多年平均值偏少42.77%和49.86%。济南泺口水文站自2月14日至6月29
日有4次断流,累计断流时间长达67天,仅次于1995年,是自1990年以来的第7个连续
枯水年。 8月初,黄河中游有2次较大降雨过程,使花园口站在较短时间内连续发生2
次洪峰,在沿途运行中合并为一个洪峰,8月18日到达泺口,流量为4780立方米每秒,
属中常洪水,但水位表现异常,比1958年流量11900立方米每秒水位32.09米还高0.
15米, 超出警戒水位1.24米,为自1919年有水文记载以来最高水位。年内,为确保
黄河万无一失,济南市着重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一是针对黄河多年未来洪水而产生
的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进一步强化防汛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水患意识,树立做好
黄河保安全的紧迫感。 二是继续健全完善分级分部门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 建立了
“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具体、分工明确、灵活高效的防汛责任网络和指挥网
络, 使行政首长负责制的基础更加充实。全市共签订各类防汛责任书21.5万份。三
是加强防汛队伍的组织建设和抢险技术训练。 为加强人防,汛前对原37.5万人的防
汛队伍进行了整顿,按组织卡片逐人重新登记核实,并进行了吐故纳新,使防汛队伍
更富有战斗力。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济部队和山东省武警总队济南支队,对济南黄河地
段的防汛做了兵力部署。为提高防汛队伍的防汛抢险实战技术水平,采取多种形式对
沿黄乡(镇) 、村干部和一线防汛骨干近5万人进行技术培训。8月2日,市防指组织黄
河专业队伍和群众防汛队伍参加省防指统一指挥的黄河防汛模拟演习。演习洪水过程
模拟花园口站发生22300立方米每秒洪水,经东平湖分洪,济南河道满负荷10000立方
米每秒下泄。演习期间,国家防总、黄河防总和省防指的领导到现场进行指导。演习
达到检验各级防汛机构的防洪部署和指挥能力、防洪方案的实用性、通信保障能力、
预警反馈系统的可靠性、群众迁安救护情况及措施、防汛队伍和物资调度等的要求。
在演习结束后的总结阶段,花园口站相继发生2次洪峰,演习变成抗御洪水的热身练。
四是发动沿黄群众、社会团体和商业、供销部门筹备防汛物资,共备各类柳秸料7057
万公斤,木桩98.3万根,草麻袋70.7万条,棉衣被14.5万件,铅丝74.4吨。另外,
国家专备石料16.1万立方米, 铅丝43吨,麻袋9万条,麻料101吨,发电机组38台、
448.5千瓦。 五是查险灭险,抢修度汛工程。汛前对各类防洪工程进行了2次徒步拉
网式检查,处理各类隐患2981处,完成土石方14万立方米。六是认真做好滩区群众的
迁安救护工作,除就地安置外,需外迁人员制订了村对村、户对户的对口临时迁移安
置方案。 在滩区安装调试了洪水预警系统, 配发了部分抢救船只。迁安救护方案经
“96.8” 洪水验证是可行的,滩区群众无一伤亡。七是做好防洪预案。按照国家防
总、黄河防总的要求,对各类防洪预案进行重新修订完善,使方案更加全面、具体,
增强了方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并注重方案措施的落实。八是落实通讯保障措施,
将市河务局、济阳县和章丘市河务局的人工通讯设施改为微机程控通讯,极大地提高
了通话保障率。 年内,完成基本建设、防汛岁修、滩区水利等土石方147.63万立方
米,工日29.8l万个,总投资4219万元,比上年增长59%。济阳县沟杨新建引黄闸在
开工较晚的情况下,加快施工进度,严格质量管理,开工仅70天即吊装闸门,创造了
济南建闸史上的新纪录。工程管理。继续坚持“抓基础,促平衡,保先进,上水平”
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以防洪保安全为中心,强化工程的维修养护和日常管理,保持
了工程完整。继续开展河道目标管理考评和涵闸启闭设备管理等级评定工作,经水利
部专家组验收,济阳县河务局被确定为全国一级河道目标管理单位。积极开展争创工
程管理“红旗单位”、“红旗工程”和“十佳单位”、“双十佳工程”活动,取得新
成效。济阳县和槐荫区河务局被省河务局评为1996年度工程管理“红旗单位”;北店
子、泺口险工被评为“红旗”工程;天桥区河务局被评为“十佳单位”;葛店、吴家
堡两河务段堤防被评为“双十佳工程”。济阳、槐荫、天桥河务局被评为工程管理暨
河道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引黄供水。春季,济南市发生80年未遇的大旱。黄河断流时
间早、时段长、供需矛盾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市黄河河务局充分发挥黄河水行政主
管部门的作用, 积极主动地做好引黄供水工作。全年为济南市引取黄河水2.73亿立
方米,灌溉农田14万公顷,并向城市提供了一定数量的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为沿黄
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重大贡献。年内,济阳县在沟杨险工新建一座15立方
米每秒引黄涵闸, 设计灌溉面积1万公顷,该闸的建成将为济阳县的农业发展和经济
振兴发挥重要作用。(韩兆亭)

【战胜济南黄河“96.8”洪水】7月31日至8月1日,黄河中游降中大雨,局部暴
雨, 三门峡至花园口干流区间降大暴雨,黄河各支流相继涨水。3日,三门峡水库最
大出库流量为4130立方米每秒。 8月2~4日,三门峡至花园口区间再次降中到大雨,
局部暴雨到大暴雨。 洪水沿途汇集,5日14时,花园口站形成1996年第一号洪峰。洪
峰流量为7600立方米每秒, 水位94.73米,为历史最高洪水位。8月8~9日,黄河中
游山西、陕西两省间大部地区降中到大雨,局部暴雨,黄河干流龙门站10日13时形成
11200立方米每秒的洪峰,经三门峡水库调节后,13日4时花园口站出现第二号洪峰,
流量5520立方米每秒。黄河一、二号洪峰在孙口站附近汇合,形成单一洪峰向下推进,
于8月17日进入济南市河段, 18日晨到达泺口站,洪峰流量4780立方米每秒,水位32
.24米,超历史最高洪水位0.10米。这次洪水的特点是:第一,洪水位表现异常高。
这次洪水从流量和洪量看,均属中常洪水,但洪水位均超过或接近历史最高值,泺口
站创历史最高水位,艾山站为历史第二高水位年。第二,传播速度特别缓慢。这次洪
峰从花园口到利津传播时间长达369小时,约为正常传播时间的2倍,除艾山至泺口传
播较快之外,其余各区间的传播时间之慢均达到历史之最。第三,过程集中,两次洪
峰汇合快。 花园口站一、二号洪峰发生时间相隔近8天,但在孙口站附近河段很快汇
合,也属历史洪水所罕见。洪水期间,济南市176公里临黄大堤全部偎水,23处险工、
45处控导工程全线吃紧, 其中39处控导工程488段坝漫顶走溜,各类防洪工程共出现
险情557次。全市黄河滩区淹没耕地1.4万公顷,受灾村庄335个,受灾人口19.78万
人,有78个村庄进水或被水包围,损坏或倒塌房屋2.82万间,冲毁道路421公里,桥
梁88座,损坏电力、通讯线杆2473根,冲毁(淤塞)机井3892眼,扬水站67座,损失粮
食8.03万吨,直接经济损失6.33亿元。洪水期间,国家防总、黄河防总及省、市党
政领导亲临济南市指导抗洪救灾工作,及时部署抢险救灾,调集专、群、军、警防汛
队伍3.1万人, 动用石方6.97万立方米,土方6.5万立方米,麻袋、编织袋16.74
万条,铅丝53吨,柳料662.8吨,抢险用工27.18万个。在广大军民的共同努力下,
各类险情均及时得到控制,滩区群众得到了妥善安置,无一人伤亡,确保了堤防和群
众的生命安全,财产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夺取了抗洪斗争的全面胜利,谱写了人民
治黄50年伏秋大汛岁岁安澜的新篇章。洪水过后,各级政府抓紧组织群众抢修水毁工
程,开展生产自救。到10月底,滩区耕地积水基本排出,绝大部分已播种了冬小麦,
受灾群众都作了妥善安置。按照省政府规划要求,济阳县、章丘市和历城区滩区内的
37个行政村、5100户、23100人将在3年内全部迁移到黄河滩外定居。1996年,已完成
外迁总任务的40%。(韩兆亭)

【9年完成276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济南市黄河滩区涉及7个县(市) 区的25个乡
镇、421个自然村,共有耕地3.14万公顷。黄河滩区长期受洪、涝、旱、碱灾害威胁,
农业生产低而不稳。党中央、国务院对黄河滩区的治理非常重视,确定自1988年起,
利用国土开发基金对黄河滩区进行有计划的全面治理。到1996年,济南市黄河滩区连
续9年完成3期(每期3年) 276个水利工程建设项目,9年累计完成投资2766.76万元,
其中国家投资1400万元, 省、市、县配套资金1366.76万元;完成土方108.56万立
方米, 石方26.25万立方米,混凝土1.5万立方米;投入工日136万个。全部工程分
灌溉、排水、交通道路3大类。工程于1996年竣工,新增灌溉面积1.48万公顷,改善
0.67万公顷;新增和改善排水面积0.62万公顷;新修村镇级沙石、沥青交通道路34
条, 总长103.86公里。工程使黄河滩区的有灌溉涵面积达到70%。据统计分析,仅
水利效益每年每公顷可增产粮食225公斤。 加之村镇交通道路的建成,对改善滩区环
境,振兴经济将发挥重要作用。中央,省、市政府对黄河滩区治理非常重视,在总结
前3期滩区水利建设经验的同时, 将从1997年开始对黄河滩区再安排1期3年的水利建
设项目,以巩固原有成果,扩大滩区建设规模。(韩兆亭)

【人民治黄50年】从1946年冀鲁豫和渤海解放区成立治黄机构至1996年,人民治
黄事业已经走过50年的光辉历程。半个世纪以来,济南人民在治黄斗争中取得举世瞩
目的伟大成就。全国解放后,济南市与沿黄各省、市一样,在加强治黄机构建设和治
黄队伍建设的同时,突出加强防洪工程建设,分别在1952~1958年、1962~1965年、
1974~1985年进行了3次大复堤, 对全市176公里临黄大堤进行全面加高培厚,3次共
完成人工筑堤土石方2926万立方米、把过去低矮残破的大堤加高到10米左右,在河床
不断淤积抬高的情况下, 使现有堤防仍然保持防御花园口22000立方米每秒洪水的标
准。在人工筑堤的同时,济南市黄河职工发明研制了引黄淤背固堤新方法。该方法既
节省挖占土地,又降低治黄工程成本。济南市自1966年进行水力冲填试验至1996年,
共完成淤背固堤土方1.13亿立方米, 将大堤加宽到50~100米,加固堤防长度为130
.72公里, 节省劳力5512万个工日,减少挖地近1.33万公顷,收到十分显著的防洪
效益和经济效益。 为消除堤身隐患,对104公里重点堤防进行多次压力灌浆。累计灌
入土方12.58万立方米。对河道进行大规模整治,解放后,全市共改建和新建险工23
处,修建石坝941段,修做控导(护滩)工程45处,723段坝垛。险工、控导工程护砌长
度达到102.28公里,占全市河道总长的55.8%。这些工程相互配合,有效地控制了
河道的溜势,改变了历史上“十年河东、十年河西”的局面。修建了北展宽分滞洪工
程, 解决了济南窄河段的凌洪威胁和控制泺口站不超过10000立方米每秒洪水,确保
济南以下黄河安全。有了坚实的防洪工程,加之强大的“人防大军”战胜了历年来伏
秋大汛和严重凌洪,确保了50年黄河岁岁安澜,创造了治河史上的奇迹。据资料分析,
人民治黄以前,黄河花园口站洪峰流量大于10000立方米每秒时,下游年年决口泛滥;
洪峰流量在6000~10000立方米每秒的年份有一半决口成灾。 人民治黄以来,花园口
站洪峰流量大于10000立方米每秒的年份有12次,在6000~10000立方米每秒的年份有
12次,都没有决口。按此推算,人民治黄50年来黄河下游至少避免了18次决口,直接
防洪效益达3500亿元左右。在除害的同时,济南市充分利用黄河水沙资源,大搞放淤
改土和引黄灌溉。50年来,先后建成引黄涵闸10座,排涝闸5座,引黄虹吸7处,引黄
提水站60处, 累计设计引水能力261.66立方米每秒,有效灌溉面积17.11万公顷。
全市累计引水128亿立方米,为工农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韩兆亭)

责任编校:郭德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