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九个五年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二)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1&A=8&rec=3&run=13

四、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一)区域布局合理规划生产力布局,对于发挥区域优势,
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高经济整体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
按照“一、四、三”的总体框架展开布局,进一步发展壮大中心城区的综合实力,充
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以中心城市和主要交通干道为依托,加快产业聚集发展,形成
四条产业聚集带; 积极建设南部山区、中部城郊和北部平原3个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农
业经济区。依靠点线面结合、梯次开发推进,实现全市经济在更高层次上合理分工、
协调发展。 1.城市发展布局按照“九五”打好基础,后10年形成框架,下世纪中叶
基本建成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总体设想,合理调整城市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
快城市增容步伐;大力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的第二产业,形成产业优势;积极发展
现代化、高层次的第三产业,着力强化商品营销、对外贸易、金融、信息和技术开发
五大功能,搞活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建成全国重要的市场中心,带动周边
城市发展,形成以济南为中心的城市圈。适度扩大城市规模。按照“四周延伸扩展,
东西重点突破,统一科学规划,高标准建设”的思路,在搞好旧城改造的同时,加快
新城区的建设。以现有城区为依托,向东,重点建设济南开发区,临港外向型工业加
工区;向西,建设新工业园区;向南,建设生活、旅游、行政区;向北,建设黄河北
农副产品加工区和集散地。合理调整分区功能。现有城区,加快实施“腾笼换业”,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重点发展一批功能齐全、服务高效的大型综合商贸设施,进一步
搞活商品流通;发展多元化、证券化、国际化金融业务,发挥金融中心作用;利用大
专院校、科研机构和人才密集的有利条件,强化人才培养,技术开发和服务功能;发
挥全省“神经中枢”的优势,加快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新建城区,按照“两翼展开,
高新先导,名优膨胀,三改联动”的思路,重点发展现代工业。要结合实施“腾笼换
业”,加快“东区西园”的开发,吸引更多的企业进区建设。切实搞好企业的改制、
改组、改造,突出高新技术的先导作用,以名牌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为依托,实行集
约化投入、集团化经营、多元化发展,增强城市工业的竞争实力。要特别注意保护好
趵突泉、大明湖、千佛山等风景名胜和文物古迹,突出历史文化名城特色。高标准、
高起点规划建设具有“省会窗口”和“泉城象征”的城市广场,配套建设旅游、娱乐、
服务设施,使之与泉湖山林协调一致,要界定区域,建设高层建筑群体,规划建设中
央商务区、政务中心和大型展销中心,增强城市的现代化气势,逐步把济南建成泉城
特色突出、经济实力雄厚、科技文化发达、服务功能齐全、生产生活方便的现代化城
市。 2.四条产业聚集带以城区为中心,向四周延伸的主要交通干道两侧,是我市经
济发展基础较好、潜在优势明显的地带。要抓住机遇,率先发展,增强实力,尽快形
成4条产业聚集带。 向东,沿济王公路、济青高速公路、胶济铁路两侧,发展以高新
技术为依托的产业聚集带; 向西,沿220国道两侧,发展以机械、重型汽车为重点的
产业聚集带; 向南,沿104国道、京沪铁路两侧,发展以建材、旅游为主导的产业聚
集带;向北,沿滨郑、济盐公路两侧,发展以农副产品加工、纺织为重点的产业聚集
带。3.三大农业经济区南部山区、中部城郊和北部平原,要在城市和4条产业聚集带
的辐射带动下,发挥资源和区位优势,促进科技与农业的融合,建设各具特色的三大
农业经济区,加快全市农业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化进程。南部林果牧经济区。在做
到粮食自给的前提下,重点加强林果基地建设,增加干鲜果品产量,积极发展食草畜
禽,搞好产品加工;继续搞好大环境绿化,建立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保护市区
泉群的上水源地,维护生态平衡。中部城郊农业经济区。在保证粮食稳定增长的同时,
重点扩大蔬菜种植和畜牧业生产,搞好农副产品加工;利用城区科技实力雄厚的优势,
发挥农业高新技术的先导作用,推动科技向传统农业的渗透,加快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的发展,在全市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示范基地和龙头带动作用。北部粮棉牧菜经济
区。重点搞好农田水利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粮棉生产稳
定发展。加快“菜篮子”基地建设,大力发展蔬菜和畜牧生产,加快传统农业向集约
化、现代化农业的转变。按照中心城市―县级城市―重点乡镇―一般乡镇的结构模式,
逐步建立起等级规模合理、地域分布有序、职能分工明确的城镇体系。县城建设,要
进一步扩大规模,增强经济实力,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能力,逐步承担中心
城市部分功能,更好地发挥县域中心作用。加快章丘、长清、平阴的城市建设,以济
南城区为中心,形成城市群体长廊。加强济阳、商河县城的基础设施建设,形成新的
卫星城市。重点乡镇,要制定优惠政策,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交通、通讯条
件,发展商业服务业。同时,搞好其他乡镇和村庄的规划和建设,提高经济实力,进
一步促进农村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力争到本世纪末,初步形成大城市和新兴小
城镇功能互补、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群。(二)产业结构要把结构优化升级置于经济
和社会发展的突出地位,围绕全面提高经济素质和资源配置的整体效益,以最终需求
为导向,以技术进步为动力,以建立现代产业结构体系为目标,促进产业结构由适应
性调整转向战略性调整。总的调整思路是:大力加强第一产业,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调整提高第二产业,加快工业结构升级;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
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逐步形成基础稳固、主导明显、相互协调、运转高效的现
代产业结构体系,增强经济发展的整体优势。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工业。要实施名
牌集团化战略,以名牌产品带动骨干企业,以骨干企业带动主导产业,以主导产业带
动整个工业优化升级。 重点抓好4个方面:一是加快培植高新技术产业。要瞄准国际
先进水平,加强重点技术的开发研究,高标准引进与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加快
高新技术产业化;在全市经济发展中发挥先导和带动作用。二是加快传统工业的改造
步伐。坚持高起点新建与大规模改造相结合,以内涵挖潜为重点,突出抓好高新技术
向传统产业的渗透和扩散,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高产品的质量档次,增强竞争能力。
三是发展壮大主导工业。机械制造、汽车和摩托车、家用电器、化学工业是我市的优
势产业,具有较强的产业关联度和带动力,发展前景广阔。要采取倾斜政策,加快发
展步伐,确立主导地位,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走建立一个主导产业,在横向上带起区
域经济,纵向上带起系列产业的路子。四是积极推进企业集团化经营。按照社会化大
生产的要求,改组改造现有企业,以名牌产品和骨干企业为龙头,以资产为纽带,打
破所有制、地区和行业界限,通过联合、兼并、参股、控股等多种形式,加快组建一
批实力雄厚的企业集团。重点扶持发展重型汽车、摩托车、大屏幕彩电、啤酒、化纤
等15种名牌产品,加快发展轻骑、锻压、小鸭等15个大型企业集团,其中年销售收入
过l00亿元的4个,过50亿元的6个,过20亿元的5个,成为开拓国内外市场的主力军。

五、“九五”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一) 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全面振兴农村
经济坚持从城郊农业的实际出发,强化农业战略地位,以扩大农产品供给、提高农业
综合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继续深化改革,强化科技兴农,增加综合投入,加
快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尽快在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
化和城镇化上取得突破, 使农村经济上一个大的台阶。1.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合理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坚持“稳一块、活一块”
的原则,在切实保护耕地的前提下,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区,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扩大
棉花生产, 加快发展“菜篮子”工程。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要稳定在650万亩,棉花面
积恢复扩大到80万亩,蔬菜面积达到80万亩。进一步提高复种指数,推广优良品种,
主攻单产,确保粮棉菜总产量稳定增长。以畜牧业为突破口,加快林牧渔业发展,重
点发展规模养猪、节粮型畜禽和水产养殖业。扩大名优特新产品生产,搞好精深加工,
形成主导产品系列,不断提高产出效益。加快农业基地建设,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一是建设粮棉油基地,重点扶持济阳、商河等4个粮棉大县,争取章丘、历城、济阳、
平阴列入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加快建设100万亩优质高蛋白小麦基地、200万亩高产玉
米基地、沿黄20万亩优质水稻基地、山区40万亩优质地瓜和30万亩优质杂粮生产基地。
同时建设40万亩“百公斤皮棉田”基地和长清花生基地,推广优良品种、开发系列产
品,使粮棉油生产向多品种、系列化、高产优质方向发展。二是建设蔬菜基地,重点
抓好12万亩城市基本菜田、48万亩外销菜田、20万亩出口创汇田三大蔬菜基地建设,
优先发展章丘大葱、沿黄芦笋、白莲藕等名特产品,大力发展保护性栽培,扩大无公
害蔬菜生产,搞好蔬菜精深加工,健全批发销售网络,形成内供外销的蔬菜产业。三
是建设林业基地,重点建设山区、平原、城市绿化三大林业保护体系和经济林、用材
林两大基地,建设柳埠国家级森林公园;加快平原农田林网、防风固沙林、公路林带
建设,营建2万亩沿黄速生用材基地和平阴2万亩玫瑰基地;同时发展干鲜果品和名特
产品,搞好果品加工,提高林业经济效益。四是建设畜牧水产养殖基地。重点建设济
阳、商河养猪基地,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奶牛场,搞好10万亩宜渔水面的综合开发,
建立饲料、良种、育肥、加工、销售系列化生产服务体系。五是建设出口创汇基地。
重点抓好芦笋、药材、桑蚕等七大出口基地,按照国际市场需求,开发一批“鲜活优
精”的高附加值产品,适应出口创汇和对外开放的需要。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善农
业生产条件。坚持抗旱排涝并重、近期长远结合、开源节流兼顾、建设管理同步的方
针,集中建设完善农业灌溉、防洪排涝、水土保持和城乡供水四大体系。重点搞好邢
家渡、胡家岸等7处万亩以上引黄灌区,以及卧虎山、狼猫山等6个万亩以上水库灌区
的建设,抓好现有水库的除险加固,新建商河、济阳二大平原蓄水工程和章丘北水南
调工程,扩建武庄、朱各务水库,搞好石店、大站、崮头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集中治
理小清河、玉符河等10条河道,形成安全防洪排涝体系。全面推行节水型灌溉,新建
100万亩节水灌溉工程。 继续加强农业综合开发,改造中低产田,抓好南部山区流域
治理,控制水土流失。完成田山引黄供水和济阳县城供水工程,力争完成所有乡镇驻
地社会化供水任务。 到2000年,全市有效灌溉面积发展到400万亩,占耕地面积的75
%以上。 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提高集约水平。要改革土地流转制度,逐步推广
“双田制”,促进土地使用权合理流动和集中,支持发展种植、养殖大户;建立完善
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在耕、种、收等主要生产环节逐步实现机械化;加快农业技术
进步,稳定和健全农业科技队伍,增加农业科技投入,积极研究与推广应用优良品种
以及立体种植、节水灌溉等技术,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结合基地建设,扶持发展一
批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实行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科教一体化经营,一头
向市场延伸,一头向农户延伸,走以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发展路
子,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社会主义大市场联结起来,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2.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加快农村工业化进程继续把发展乡镇企业作为繁荣农村经济
的战略重点,立足当地基础条件,实施强乡强村带动战略,积极推行股份合作制和村
级企业化管理,在更高层次和更大范围内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提高农村工业化水平。
加快发展乡镇支柱产业和名牌产品。重点培植和发展建材、机械、化工、食品、通讯
器材等支柱产业。继续对有关乡镇企业实行政策、资金倾斜,加快技术改造,促进产
业、产品升级,形成一批名牌产品,发展规模经济。尽快完成清河豪华电梯、市中大
吨位压力容器、 历城移动式空调、槐荫红旗考格尔改装汽车、长清6万吨大麦芽、章
丘旭升60万吨水泥、平阴阿胶、商河地毯、济阳蔬菜加工等30个重点技术改造项目,
加快水泥、花岗石、矿泉水、改装汽车等18个重点产品的开发,争创一批具有全省乃
至全国一流水平的名牌产品。选择20家骨干龙头企业,按产业化组织要求,采取兼并、
联合等形式,加快发展大型企业集团。到2000年,争取10个企业集团的营业收入超过
10亿元, 30个企业的营业收入超过5亿元,100个村的企业收入超过1亿元。继续贯彻
“在发展中提高,在提高中发展”的方针,坚持增加总量和提高质量并重,积极转变
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技术进步,提高管理水平,加快由粗放型、数量型向集约型、
质量效益型和外向型转变,结合农村小城镇的规划建设,走布局相对集中、集团化发
展的路子,形成乡镇企业新优势。到2000年,乡镇企业从业人员占农村总劳力的比重
达到60%, 非农产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90%以上。3.搞好小城镇建
设,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小城镇是发展农村市场经济的重要载体,也是实现城乡一体
化的纽带。要改革长期延续的城乡隔离体制,把小城镇建设与农业和乡镇企业发展结
合起来,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加快发展。重点加强道路、供电、供水生活服务等基
础设施建设,增强市场交换和服务功能。坚持城镇建设与工业小区、商业小区建设密
切结合,发展城镇房地产业,提高小城镇的聚集效应,吸引私营企业、乡镇企业、个
体业户向小城镇集中。制定优惠政策,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鼓励农民带资进城、建
城、兴城,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重点建设仲宫、郭店、埠村、绣惠、万德、东阿、
孙耿、玉皇庙等30个城镇,成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中心。进一步搞好村庄的建设和
改造,在有条件的地方实行统一规划,集中建设,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到本世纪末,
建成以县城为区域中心, 以乡镇驻地为基础的城镇群体, 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到
2000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0%。(二)调整优化工业结构,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坚持以
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为重点,积极推进
技术进步,大力培植主导工业、新兴工业和名牌产品,发展壮大规模经济,全面提高
企业整体素质, 尽快建立起富有竞争力的现代工业体系。1.发展壮大主导工业发展
壮大主导工业,是提高工业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的关键。要以名牌产品和骨干企业为
龙头,实行政策倾斜和集约投入,支持发展大型企业集团,带动相关行业发展,尽快
形成“机、车、电、化”四大主导工业,推动全市工业跨入新的发展阶段。以机电仪
一体化为方向,加快发展数控机床、大型压力机、高速电梯等重点产品,形成机械制
造主导工业。要加快技术引进和开发,大力发展机电一体化产品、重要机械基础件和
专用配套产品,研制先进的生产线和成套设备。重点抓好机床一厂引进的德国马豪公
司加工中心生产线的消化、吸收,积极开发生产数控机床、机器人、柔性生产线等重
点产品,建成国内一流、外向型的数控机床基地;搞好机床二厂与法国公司的技术合
作,开发生产数控龙门镗铣床、龙门式五面体加工中心等大型金切机床;开发数控三
维多工位压力机、数控冷挤压机和冲压自动生产线等重点产品。加快发展循环流化床
锅炉和大型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开发煤气、电、热联产系统,积极发展大型变压器和
干式变压器。同时,搞好豪华电梯、材料试验机、基础机械、基础件、智能仪表、气
动元器件等产品生产,提高技术含量,培植新的生产增长点。以重型汽车、摩托车为
龙头,带动改装车、零部件及相关行业发展,形成运输机械主导工业。要以汽车总厂
为基地,进一步完善斯太尔产品系列,尽快形成8000辆整车生产能力;开发生产新一
代黄河系列汽车, 争取形成2万辆生产能力;加快与瑞典沃尔沃公司合资项目建设,
争取形成1.2万辆高档重型汽车生产能力。以轻骑集团为核心,加快技术引进与自主
开发, 不断调整产品结构,促进产品升级换代,重点开发8个系列21个品种,建立具
有轻骑特色的产品系列;抓好GSX系列产品合资、发动机总装厂改造等10个项目建设,
提高零部件国产化水平。同时,扩大警用摩托车生产。以济南考格尔集团和红旗考格
尔集团为重点,开发生产全塑冷藏车、飞机加油车、半挂车等产品。到2000年,各类
专用改装车生产能力达到2万辆。 围绕汽车、摩托车工业发展,扩大零部件生产,提
高专业化水平。以电视机、洗衣机为骨干,带动耐用消费品发展,形成家用电器主导
工业。要适应消费结构变化的需要,瞄准国内外消费新动向,以扩大批量、提高档次
和质量为重点,加快产品更新换代。重点搞好山东电视机厂与日本松下公司的合资合
作,开发生产新一代多制式、大屏幕彩色电视机;研制开发卫星直播电视接受装置、
数字电视机等电子产品。以小鸭集团为依托,搞好新产品开发和系列化发展,进一步
扩大全自动滚桶洗衣机生产规模,积极开发工业洗衣机、商业冰柜、新型全自动滚筒
洗衣机等新产品。同时,开发生产高档煤气灶、厨房用、清洁用、医疗保健等家电系
列产品。以精细化工、石油化工为重点,带动石油炼制及深加工、医药化工产品发展,
形成化学主导工业。要稳定发展传统精细化工产品,大力开发饲料添加剂、表面活性
剂、水处理剂等新产品,重点搞好1.5万吨金红钛白粉项目建设,继续完善万吨铬盐
工程,搞好有机氟精深加工,开发氟塑料合金,扩大聚四氟乙烯生产能力,争取建设
2万吨蛋氨酸项目。 石油化工,抓好济南炼油厂140万吨重油催裂化项目,建设7万吨
纤维型聚丙烯装置,开发系列化纤产品。建设石化二厂15万吨双效催裂化装置,发展
一碳化学,加快2万吨甲酸项目建设。医药生产,加快鲁药集团扑热息痛的扩产改造,
研制开发抗癌类、心脑血管类等新药,开发生产高效、低毒、缓释等新剂型,加快济
南中药厂人工麝香项目建设,争取早日投产发挥效益。基本化工,抓好市属两个企业
合成氨扩能和尿素改扩建工程;争取建设裕兴化工厂的10万吨硫酸项目和山东塑料试
验厂2万吨离子膜烧碱项目, 积极发展高档油漆、轿车用金属颜料等产品,争取在汽
车化工产品领域有新突破。2.改造提高传统工业坚持高起点新建和内涵挖潜相结合,
以增量资产的投入带动存量资产的优化,加快技术改造和产品更新换代,提高技术水
平和产品档次,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纺织工业,要走“棉纺压规模、化纤上品种、行
业搞配套、整体上水平”的路子,加快原料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提高精深加工产品
比重,强化企业管理,扩大出口创汇。化纤,尽快完善2.4万吨锦纶项目,前后延伸,
提高精深加工水平,建成全国最大的锦纶生产基地。开工建设涤纶二期工程,建成全
国重要的涤纶生产基地。重点研制开发细旦、超细旦、有色异型、复合型等多种功能
性差别化纤,发展仿真和深加工产品。棉纺织,要严格控制生产能力,提高非棉纤维
比重,发展无梭化织造,扩大高支、高密、宽幅织物生产,开发产业用布和装饰用布。
印染,重点发展化纤仿真印染、宽幅特宽幅印染生产,扩大起绒、砂洗、防缩、抗静
电等特种处理比重。服装,要向时装化、多样化、高档化发展,扩大名牌产品生产规
模,积极开发丝绸、刺绣时装等多种高档服装出口,提高创新水平。食品工业,要适
应消费需求变化趋势,积极开发名优适销产品。重点抓好啤酒集团、卷烟总厂、酒精
总厂扩产技改项目,以及百事可乐合资项目建设,扩大优质啤酒、安全疗效型卷烟、
高档饮料等产品生产,积极开发优质矿泉水、各类方便食品、营养保健食品、儿童系
列食品。造纸工业,要加快原材料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努力提高精制草浆技术,积
极采用多元化纤维原料,搞好草、木、棉浆的优选搭配,大力发展各种高档技术用纸、
文化用纸、办公自动化用纸和特种用纸。塑料、皮革、五金、日用化工等行业,重点
加快发展塑料异型材、地板革和各种装饰材料,积极开发无污染的多功能膜、无滴膜
等支农产品;以箱包、皮衣为重点,积极采用新材料、新工艺,开发系列产品;推行
锁具生产标准化、系列化、高档化,扩大衡器生产;抓好洗涤产品结构调整,更好地
满足人民生活需要。 3.稳定发展基础工业煤炭工业,坚持新建与改造并举,大力发
展综合经营,提高经济效益。重点抓好李福煤矿、东风矿新建井、琅沟矿延保工程的
投产达产,加快平阴30万吨矿井改建工程;搞好长清煤田综合开发项目的前期工作,
争取开工建设;加强对乡镇煤矿的引导、管理,使其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到2000年,
全市煤炭生产能力达到400万吨。 电力工业,重点抓好章丘电厂规划建设,争取建成
投产2台12.5万千瓦发电机组;继续推广热电联产,新建济钢、济阳、商河热电厂。
配套搞好输配电网建设,新建扩建220千伏变电站工程9项,110千伏变电站工程6项,
改善全市电网东强西弱的状况。冶金工业,要适度扩大济南钢铁总厂钢铁生产能力,
重点发展汽车大梁板、造船板、车辆用钢等新、特品种,加快发展球墨铸件和煤焦化
工产品深加工。同时,抓好历城铁厂优质铸造材料、济南轧钢厂煤矿支护钢、轻轨等
中型材生产, 进一步提高平阴铝厂的生产能力。 到2000年,主要产品产量达到:钢
250万吨、钢材220万吨、生铁280万吨、电解铝4万吨。建材工业,要在调整布局、巩
固发展优势产品的基础上,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新型建材和节能利废产品。水泥,
按照控制总量、增加品种的要求,积极开发道路水泥、粉煤灰水泥和其他特种水泥。
重点抓好山东水泥厂改扩建项目,加快济南水泥厂和东方红水泥厂搬迁改建,搞好县
区水泥厂的改造提高。加强石材资源的管理,大力发展大板、薄板、异型加工和高附
加值产品,提高档次,增加出口。积极开发新型建材,研制生产混凝土空心砌块、轻
质墙板等墙体材料和装饰装修材料,鼓励沿黄乡镇利用黄河淤泥制砖,搞好粉煤灰等
资源综合利用。到2000年,全市水泥总产量稳定在500万吨左右。4.努力培植先导工
业电子科学技术,特别是微电子技术和电子计算机,在新技术革命和现代化建设中具
有巨大的先导作用,是现代化社会的技术基础,是新技术革命的重要标志。根据国家
产业政策要求,结合我市发展实际,把电子信息产业摆在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
实行政策倾斜,加大资金投入,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以通讯整机、计算机开发生产
为主体,力争在多媒体、网络工程、专用集成电路、智能卡等新技术领域取得突破,
加快推广应用步伐,尽快形成产业规模。充分发挥浪潮集团、山通集团、山微集团等
企业的优势,加强重点技术的开发研究,集约投入,加快发展。重点研究生产三大类
产品:一是以计算机、显示器为代表的计算机类产品,主要是开发生产“浪潮”新一
代系列微机、通信寻呼机、现代化商用机具,系统集成和软件等产品。二是以传输机、
传真机为代表的通讯类产品,加快关键设备的引进、消化、吸收,重点发展微波系列
传输机、点对多点无线通信系统、码分多址通讯系统、无绳电话、立体电脑传真机、
光电端机等产品。三是以集成电路、新型电子元器件为代表的基础类产品,重点抓好
半导体总厂的引线框架、集成电路后封装、专用集成电路设计和制造等项目建设。要
跟踪世界高技术发展,在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同时,积极开发生物工程、新材料、新
能源等方面的高新技术, 逐步实现产业化。重点搞好三株口服液、白介素—2、人体
表皮生长因子、干扰素等产品的开发生产,尽快形成规模,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5.加快发展县域工业各县(市) 区要根据全市总体规划要求,结合全市主导产业发展
和腾笼换业工程的实施,发挥当地优势,搞好专业化协作和零部配套,大力发展各具
特色的工业群体,带动县(区)域经济全面发展。章丘市要发挥工业基础好、资源丰富
的优势,发展以机械加工、建工建材、能源动力、纺织服装等为重点的工业群体;历
城区要凭借驻区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大企业多和开发区的优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和为大工业配套的产品,发展以电子信息、机械、化工、冶金、食品等为重点的工业
群体;长清县要发挥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优势,发展建材、汽车、机械为重点的工
业群体;平阴县要发挥县属企业基础较好的优势,形成以机械加工、纺织服装、化工
医药、建筑建材为重点的工业群体;济阳县要发挥靠近市区的优势,搞好外引内联,
发展以生物制品、机械配件、塑料制品为重点的工业群体;商河县要发挥资源优势,
挖掘内在潜力,发展以农副产品加工、纺织、铁编为重点的工业群体。区街工业要充
分利用城区优势,依托城市大工业,走联合、配套、协作的路子,招商引资,搬迁改
造老企业,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合理规划建设工业园区,新上一批耗能少、无
污染、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项目,形成新的工业群体,培植壮大一批区街工业集
团。(三)加快发展建筑业,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生产部
门,担负着为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社会进步提供物质基础的建设任务。建
筑水平的高低,集中体现城市特色、人文景观、居住环境和地区风貌,已经成为衡量
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要以重点工程、城乡居民住宅、城镇公用设施建设为重点,
提高整体素质,全面完成工程建设任务,振兴建筑业。深化建筑企业改革,推行工程
项目管理。要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原承包经营的基础上,突出工程项目在企业
管理中的中心地位。要大力推行工程总承包制度,逐步形成工程总承包企业为龙头、
施工承包企业为主体、 专业和劳务分包企业为依托的3个层次相互结合、协调发展的
建筑企业组织结构。国有大中型建筑企业重点向工程总承包方向发展,通过项目管理,
使管理层与作业层分离,逐步过渡为智力密集型的管理经营型企业。力争“九五”期
间形成1~3个从设计、科研、施工到材料、设备供应一体化,总承包能力产值过10亿、
利税过5000万元的大型建筑企业集团。县(市)区建筑企业重点是提高施工承包能力,
乡镇以下建筑企业以专业分包、劳务承包为主,重点发展专业施工公司。全面实行质
量认证和质量管理制度,加大工程质量监督与管理的力度,建立健全“政府监督、社
会监理、企业内控”的质量保证体系。实行质量考核与企业资质和工程招投标选择挂
钩的动态管理办法,继续开展全市“双十佳”工程质量评比活动,坚持实行质量否决
权制度, 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水平。到2000年,工程质量合格率达到100%,优良率
达到40%以上,继续保持全国先进水平。大力推进科技进步,提高建筑业整体素质。
在全面推广商品混凝土和散装水泥应用技术的基础上,积极开发推广应用新的科技项
目,重点是研究软土、复杂地基处理技术,推广竖向钢盘焊接和冷连接技术,应用节
能、隔热、轻体的新型材料和防水新材料、新技术,尽快消除新建房屋的渗漏问题。
进一步加大技改投入,增添新型桩机、塔机、大容量混凝土搅拌机等先进设备,向专
业化机械化发展,适应高大建筑工程的施工需要。要加强建筑队伍建设,搞好人才的
培训与引进,加快发展集勘察设计、建筑安装、装饰装修于一体的大型建筑企业集团,
大力开拓省内外建筑市场,积极创造条件,开拓国际市场,承担更多的国外工程。积
极培育建筑市场。继续完善招标投标制度,开放建筑市场,搞好总量平衡,使建筑企
业从量的扩大转向质的提高。健全建筑市场管理法规体系,规范市场各方的交易行为,
加强工程承包合同的规范化管理,发挥合同仲裁职能,维护交易各方的平等地位和合
法权益,创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到2000年,建
筑业增加值达到55亿元,从业人数达到26万人,占国内生产总值和社会就业人员的比
重分别提高到7%和8%。(四)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提高综合服务水平要在加强交通运
输、邮电通信、科技教育的同时,继续发展商业和生活服务等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金
融保险、信息咨询、旅游和社会保障等新兴产业,建立健全市场体系、社会化综合服
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 形成第三产业发展的新格局。1.商品流通业加快商业区的
建设。重点建设一批规模大、档次高、功能全的商贸设施,带动周围群体商业服务业
的发展,形成六大商业区。重点是建设百货大楼、济南商城、五彩云商场等工程,形
成泉城路商业区;搞好建设大观园扩建工程和人民大厦等项目的建设,形成经四路商
业区;以第一百货商店为主体,对原商埠区进行全面改造,形成经二路商业区;以国
贸大厦为中心,新建华润大厦、供销大厦、新世界广场等大型服务设施,形成清河商
业区;以山东华联为主体,完善配套设施,发展商业服务群体,形成南部商业区;以
济南华联为主体,对周围服务设施改造完善,形成西市场商业区。要统一规划,合理
布局,搞好县(市)区、乡镇商业网点建设,形成与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相适应的分层
次的服务网络。发展完善消费品和生产资料市场,努力扩大交易规模和辐射面。建设
一批集散面广、知名度高的专业化区域性市场,合理规划与布局,逐步形成各具特色、
优势互补的市场群体。重点完善张庄路生产资料、北园路工业品等五大市场群体,新
建扩建泺口服装市场、堤口路果品批发市场和山东国际物资交易市场等十大专业市场;
培育发展重要的农副产品市场。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要采取灵活多样的经
营方式,积极发展连锁店和超级市场。在市内各区,与粮油专供连锁店相配套,建设
食物配送中心、蔬菜配送中心,形成网络式粮油、蔬菜供应格局。在居民居住集中区
域或人流密集区域,合理发展饮食服务业,增加早点、小吃、风味特色饮食店,方便
群众生活。积极推行工业生产资料代理、配送制,按国家政策要求,搞好农业生产资
料的供应。加强市场法规建设,规范市场行为,防止垄断,公平竞争,维护市场运行
秩序; 不断强化管理,改善服务质量,倡导文明经商,树立良好的商业信誉。2.金
融保险业积极培育和发展金融市场体系。继续强化中央银行的地位和作用,加快专业
银行向商业银行的转变,规范商业银行行为,完善政策性经营机制,建立完善城市合
作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扩展完善市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的业务,创造条件建立偿债基
金和融资担保公司,吸引国家金融机构、国外银行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继续办好并
扩大资金、证券、期货、产权交易市场,逐步建立以国有银行为主体,地方、集体和
外资银行并存的金融体系。全方位拓展金融业务。加快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形式
的融资机制,积极发展债券和股票融资,开展房地产投资、租赁、代保管、信托、涉
外保险等业务,进一步增强筹资融资能力。发挥专业保险公司的主导作用,努力扩大
业务范围, 开办新的险种,增加保险服务网点,更好地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3.信
息咨询业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大力开发信息资源,加快信息咨询机构企业化步
伐,推动信息服务产业化。重点以实施“金桥”工程为突破口,加快发展“金”字系
列信息工程,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递功能,建立现代
化的信息服务网络;大力发展科技服务、工程咨询、法律服务、会计审计等咨询服务
业, 尽快完善社会咨询服务体系,更好地为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服务。4
.旅游业坚持开发、保护、管理、运营为一体,采取多种形式,广开资金渠道,完善
旅游服务体系。重点是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加快景区景点建设。保护完善以四大泉群、
千佛山、大明湖为重点的古城旅游区,以四门塔、灵岩寺、龙洞、小娄峪为主体的南
部山区古迹、风光旅游区;开发建设以五峰山为主体的民俗文化旅游度假区,以龙山
文化为主体的古文化旅游区;开发黄河旅游资源,建设黄河旅游区。加快建设旅游景
区的接待服务设施,搞好舜耕山庄二期工程、亚洲大酒店等一批涉外星级宾馆的建设,
改造一批中低档次的旅游宾馆, 完善服务功能,适应旅游事业发展的需要。5.房地
产业继续按照土地有偿使用、使用权有偿转让和住房商品化要求,加快住房制度改革,
合理引导消费分流,实行规范、调控与发展相结合,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以安
居工程为重点,加快居民住宅建设,培育和发展房地产市场,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
合理的社会投资收益分配体系,使房地产业逐步成为我市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强化
政府调控下的地产一级市场,放开搞活二级房地产市场。积极吸引外资,结合旧城改
造,搞好成片开发,逐步形成房地产开发、使用、流通、增值的良性循环。(五)加强
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适当超前”的原则,
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加大投入,加强交通、通讯和公用设施建设,完善综合服务功
能, 为城市居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1.交通通信设施以建设大流量交通工
程为重点,逐步形成以市区为中心,以铁路、公路、航空为骨架的现代化、开放式的
交通网络。铁路,重点配合国家和省搞好济邯铁路、德烟铁路、济南铁路枢纽改造、
京沪线和胶济线电气化济南段等主要工程,配合做好京沪高速铁路的前期工作。公路,
重点提高技术等级,逐步形成高等级公路网络。主要搞好济德高速公路济南段、第二
黄河公路大桥、济青、济德高速公路连接线和绕城高速公路建设;同时,按一级公路
标准,拓宽改造济南至长清、仲宫等公路干线,加快县乡公路建设,逐步实现乡镇由
二级或三级公路与国、省道连接,行政村村村通公路。到2000年,公路通车里程达到
4180公里,公路密度提高到每百平方公里51公里。规划建设济南国际集装箱中转站、
市公路客运中心等工程,提高公路客货运输站场设施的现代化水平。民航,以建设现
代化国际机场为目标, 搞好济南机场二期工程, 新建5万平方米候机楼, 新建一条
3600米跑道,延长现有跑道,增加部分盲降、导航、储油设备。到2000年,年客运能
力达到400万人次, 货运能力10万吨。市区道路,按照改造内环、完善二环、规划建
设大流量交通的总体思路,逐步形成城市快速交通系统。“九五”期间,重点搞好内
环路及“三纵三横”道路的改造建设,打通纬六路与无影山路连接线,建设顺河街高
架路,完善大纬二路;拓宽延伸经一路至火车东站,改造经四路,完善经七路配套设
施;建设解放桥、北园大街、市立五院等互通式立交桥,形成便捷通畅的市内交通网
络。通信,围绕完善现代化通信网络,重点配合建设济南至太原、至郑州、至省内各
地市的光缆,建设省电信技术支援中心、电信技术网络监控系统、济南通信卫星地面
站、数字移动通信、长途自动交换机和城市电话交换机增容等工程。到2000年,全市
电话装机容量达到130万门,全部乡镇进入国际直拨和漫游性移动通信网。2.城市公
用设施供水,按照调整结构、多引少采的原则,由以地下水供水为主逐步过渡到以地
表水为主。重点抓好引黄供水工程建设,项目竣工后新增日供水能力60万立方米;加
强卧虎山水库、锦绣川水库的保护利用,扩建南郊水厂,新增日供水能力5万立方米;
加快建设泉水利用工程,新建中水道及干道水节水工程。搞好城市排水设施建设,实
现雨污分流,形成排水网络;加强防洪设施建设,完善城市防洪体系,增强市区护城
河、圩子壕、山水沟、东西泺河等设施的防洪能力,达到50年一遇排洪标准,部分设
施达到100年的标准。供电,继续完善以变电站建设为主的电网改造工程,建成长清、
平阴、济阳等220千伏变电站,以及各县区110、35千伏变电站,规划建设济南第二座
500千伏变电站, 加快市区低压区改造步伐,使全市供电能力稳步提高。供气,在市
区西部建设日供气60万立方米煤气工程。完善管道煤气三期工程,建设管道液化气供
气站,形成多气源供气格局,力争“九五”末气化率达到85%左右。供热,继续推广
集中供热和热电联产,搞好北郊、南郊热电厂扩建工程,在市区西部和南部规划建设
新的热电厂。到2000年,市区供热面积达到1500万平方米左右,集中供热率达到30%。
加快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提高全民的消防意识和素质,提高消防科技与装备水平,
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 保障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3.城市
规划和管理高起点、高标准制订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在市区道路、楼房
建筑、公用设施、环境绿化等方面,充分体现泉城特色和现代化城市气势。要把竞争
机制引入城市规划和建设,尤其是对重要永久性、标志性建筑群的建设,要实行公开
招标,择优确定方案,突出单体美和整体美,提高规划建设水平。努力保护历史文化
名城特色。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要求,精心保护泉湖山林和人
文古迹,合理开发风景资源,减少地下水开采,努力保持泉水喷涌的自然景观。搞好
大明湖、千佛山等风景名胜的修葺、治理,完善环城公园的配套服务设施,保持古城
区传统风貌。严格实施《城市规划法》,建立健全必要的管理条例和实施细则,使城
市建设管理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加强对城市建设的宏观调控和管理,解决
规划建设中的重大问题,不断提高城市规划管理水平。(六)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促进
国民经济发展1.科学技术坚持“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
向经济建设”的方针,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大力推进技术进步,突出发展高新
技术及其产业,加快高新技术向传统产业的扩散渗透,努力解决生产建设中的关键技
术问题,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先导和推
动作用。加快技术开发创新,提高经济增长的技术含量。重点是围绕产业结构优化升
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实施工业科技进步、农业科技开发、社会发展科技应用,
以及民营科技发展、科技人才培养等八大科技工程,集中搞好工业生产自动控制技术、
电子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节能和环保技术、现代农业技术的研究开发,
努力解决提高金属切削速度技术、数字化电路技术、超细旦纤维加工及应用技术等工
业技术难题,加快推广农作物优良品种提纯复壮、立体种植、农副产品系列深加工等
先进实用的农业技术,积极应用城市交通现代化管理技术、高层楼房建筑技术、环境
质量监测技术,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有机结合,提高经济发展的整体素质。大力发展高
新技术,加快产业化进程。重点搞好济南开发区的建设,吸引国内外大企业和科研机
构、高等院校,进区兴办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品,使其成为全市的高新技
术生长基地。认真实施“火炬计划”,搞好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提
高研究开发水平,加快培植一批高新技术生长点,支持发展技术开发能力强、经济效
益高的高新技术企业集团,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搞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的建设,积极引进技术和人才,实行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研究、试验、推广相
结合,逐步建成现代化农业的样板和农业科技成果引进、开发、推广的基地。健全科
技服务网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加强两大体系建设,尽快建立以科研机构、高等
院校和大中型企业为主体的技术研究开发体系,以企业科研机构和县乡科技机构为主
体的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积极培育和完善技术市场,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实现科
研机构与企业的双向选择,采取科技计划项目合同制、重点科技项目招标制、科技成
果专利拍卖制等方式,加快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使其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加强
科技普及工作,健全科普组织,普及科学知识和实用技术,增强人民群众的科技素质。
深化改革,加大投入,为科技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按照“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
要求,调整科技组织的结构,重点支持科技信息和环保、医学、农业技术等公益性科
研机构,进一步放开其他科研单位,采取联合、参股、转制等形式,尽快进入生产领
域,建立科研单位与企业密切结合的新机制。认真落实《科技进步法》,完善地方科
技法规条例,保护和促进科技发展。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在增加财政科技投入的同
时,注重发挥企业技术投入的主体作用,鼓励增加民营科技投入,建立政府、企业、
社会多元化投入的科技新体制。到2000年,科技三项经费要达到各级财政预算总支出
的1%, 全社会科技开发研究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5%以上。加强科技
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市科技活动中心、济南新世纪科技大厦,为开展科技活动、
国内外科技交流创造良好的条件。2.教育事业继续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坚持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认真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
《教师法》,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建立起结构合理、
专业较全的教育体系,培养造就一批跨世纪人才。基础教育,要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
的方针,加强对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训练,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提高
学生素质, 提前3年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到2000年,在城区和经济较发达的乡
镇基本普及高中教育, 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初中入学率达到98%。中等
职业教育,在继续办好普通高中的前提下,进一步办好职业中专、职业高中和农村职
业技术教育,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调整专业设置,强化教学实践,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积极探索发展高等职业技术
教育的路子,培养具有现代知识、掌握先进实用技术的高级技术人才。到2000年,各
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生达到9万人, 占高中阶段在校生总数的65%。高等教育,
按照上水平、争一流的要求,多渠道增加投入,改善教学设施和教学环境,扩大办学
规模,调整专业设置,提高教学水平,加快人才培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重点办好济南大学,以专科为主,适度发展本科,使其成为一所综合性强、有一定特
色的地方高等院校。进一步发挥驻济高校的优势,采取委托代培、自费走读等多种形
式,更多更好地为我市培养人才。到2000年,市属高校培训能力达到1.5万人,其中
普通高校0.6万人,成人高校0.9万人。成人教育,重点是扩建职工科技大学,扩大
成人中专的招生能力,加强职工继续教育、专业学历教育和农民技术教育,积极培养
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人才,鼓励自学成才,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提高劳动者的文化
素质和技术水平。到2000年,使全市管理、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普遍提高一个专业层
次,职工业务技能普遍提高一个技术等级,高级技工达到技工总数的30%左右。结合
农村科技推广,为每个行政村培养3~5名中专以上技术人才。加快教育体制改革,提
倡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逐步形成政府办学为主与社会各界参与办学相结合的新体制。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搞好师范教育和教师在职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进一
步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六、“九五”改革和开放的主要任务(一)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是今后15年的战略任务。要按照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要求,坚持以公有制为
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积极发展和
完善市场体系,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加强宏观调控,到2000年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1. 加大企业改革力度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的要求,着眼于搞活国有经济,实施“抓大放小,名优膨胀,三改连动管转并重”的
战略,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在本世纪末初步建立现代企业
制度,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
近期要集中力量抓好国家、 省和市3个层次的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在形成适应市场经
济要求的机制、建设善于经营管理的领导班子、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建立科学的经
营和管理制度上取得突破。继续规范和发展股份制,使股份制企业能依法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独立行使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建立规范的经营管理制度,切实承担
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建立国家所有、分级管理、分工监督、企业经营的新型国有资
产管理体制和营运体系。同时,要区别不同情况,采取股份合作制、联合、兼并、租
赁、承包经营和出售等形式,加快国有小企业改革步伐,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积极搞
好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改组。以市场和产业政策为导向,通过股份制及强强联合、强弱
兼并等形式,推动存量资产的流动和重组,形成兼并破产、减员增效机制,防止国有
资产流失。要按照规模大、高技术、机制新、外向型的要求,以优质名牌产品为龙头,
以优势企业为主体,组建一批大型企业集团;抓好已组建集团的公司制改造,进一步
理顺产权关系,建立以资产为纽带的母子公司体制,逐步实现国有资产的优化配置。
搞好企业内部改革。重点抓好企业三项制度改革。在分配制度方面,要以推行岗位技
能工资制为主,采用能够充分调动劳动者积极性的多种分配形式,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在劳动人事制度方面,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和各类管理人员的聘任制;在财务制度方
面,全面实行《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同时,要逐步对企业经营者实
行年薪制,建立一整套对企业主要管理人员的培训、选拔、任用、奖惩制度,加快企
业家队伍建设。减轻企业负担,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切实搞好国有企业清产
核资,调整企业资产负债结构,按规定处理各种亏损挂帐,尽快解脱企业包袱。采取
兴办三产、开展多种职业培训、调整扩大营销队伍等多种方式,多渠道安置企业富余
人员, 逐步解决企业办社会问题,为企业加快改革和发展创造条件。2.继续深化农
村改革要长期稳定和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积极稳
妥地推进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本着“强化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活化使用权”的原则,
实行土地依法有偿转让、股份合作、转包、租赁等形式,积极推行“双田制”,发展
种植大户、合作农场等,促进土地使用权合理流动和集中,实现农业的区域化布局,
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积极推行股份合作制。重点扩大股
份合作制的范围和领域,由乡镇企业向农林牧副渔各业扩展,由单一的资金股份制向
土地、技术等各种股份制扩展,由社区内股份合作制向跨社区的股份合作制扩展,特
别是要推进城乡产权的交叉延伸,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进一步健全完善以科技
服务为重点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搞好良种、化肥、农药等农资供应,提供产前、
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建立起多层次、规范化、跨区域、
开放式的流通体系。搞好农村供销合作社配套改革,围绕理顺组织体制、完善经营机
制、加强监督管理等环节,把农村各级供销合作社真正办成为农村、农业和农民服务
的合作经济组织。 3.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继续发展和完善商品市场。重点是建立主
要由市场形成商品价格的机制,完善重要商品的储备制度和风险基金,健全商品价格
调节机制;搞好大宗农产品、工业消费品和生产资料批发市场的建设,更好地为生产
和生活服务;充分发挥国有商业企业和供销合作社的主渠道作用,培育农工商、产供
销一体化的大型商贸集团,提高规模效益。积极培育和规范金融、土地、劳动力、技
术、信息等要素市场。重点是培育资金市场,建立济南证券交易中心,加快发展外汇
交易市场,不断完善产权交易市场;积极发展委托投资、租赁、贴现等多种融资形式,
规范同业拆借市场,增强融资能力,逐步形成同业拆借、股票债券流通、商业票据和
外汇交易相互配套的金融市场体系。积极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健全和完善就业服
务体系,逐步形成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实现劳动力在全社会的合
理流动和优化组合。加强市场管理和物价监督。要制定和完善市场规则,规范流通秩
序,加强蔬菜、猪肉等副食品市场的管理,搞好对蔬菜批零差率和市场价格的指导和
监督。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进一步理顺化肥、棉花、成品油等重要生产资料的流
通环节, 制止转手倒卖、层层加价的现象,保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4.加
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强化计划、财政、金融等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
国民经济计划要突出宏观性、战略性、政策性,合理确定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宏观
调控目标和产业政策,规划重大经济结构、生产力布局、国土整治和安排重点建设,
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宏观协调作用。强化财政管理职能,完善地方税收体
系,规范财政收支,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建立健全复式预算制度,适当增加建设性
财政支出比重。强化金融在地方经济结构调整和宏观调控中的参与能力,建立计划与
金融机构的协调机制,在重大项目选择、资金投放与回收方面,加强交流协作。努力
实现计划、财政、金融三大经济杠杆有机结合,集中力量办大事。为理顺部门关系,
搞好宏观调控,要建立市宏观调控委员会,由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挂帅,计委、财政、
金融等部门和有关专业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参加,建立综合协调机制,提高宏观调控
的有效性。(二)对外开放全面实施外向带动战略,以直接出口创汇和外商直接投资为
重点,全方位、多层次开拓国际市场,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促进外向型经
济向高层次、 宽领域、纵深化发展。1.发展多渠道多层次的出口创汇体系,增强出
口创汇能力加快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努力提高产品质量。继续发展纺织、服装、化工、
医药、抽纱、仪器等传统商品的出口,提高加工深度、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着力扶持
摩托车、数控机床、重型汽车、电视机等机电产品出口,大力开发高技术、高创汇产
品出口,加快发展精深加工的农副产品,形成高效益的出口产业体系,促进我市出口
产品结构由粗加工、低附加值为主向精加工、高附加值为主转变,由轻纺产品为主向
重化工业和高技术产品为主转变。拓宽出口渠道,搞活外贸流通。重点是努力扩大自
营出口企业和三资企业出口创汇,支持外贸企业收购出口,形成多功能、综合性的外
贸出口体系。根据生产经营国际化的趋势,支持发展出口企业集团,争取实现跨国生
产经营,增强群体出口实力。重点发展轻骑集团、白马集团、钢铁集团、市进出口公
司等十大出口集团公司。到2000年,每个集团公司的出口创汇额都达到2000万美元以
上。继续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多渠道开拓国际市场。要实行进出结合,以进养出,
开展加工贸易、服务贸易、投资贸易、技术贸易等灵活多样的形式,积极开拓国际市
场。重点是巩固港澳台地区和美国、西欧、日本、东南亚市场,加快开拓俄罗斯和韩
国市场,积极发展与南美和澳大利亚的贸易,打开中东石油输出国市场,提高济南产
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 2.拓宽利用外资渠道,提高利用外资的规模和效益要调动各
方面的积极性,采取多种形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利用资源比较丰富、劳动力成本
相对低廉的优势,重点扩大外商直接投资;积极争取国外政府贷款和国际金融组织贷
款,进一步扩大利用国际商业贷款;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和重点项目,采取招标、拍卖、
发行B种股票, 以及争取到国外上市等方式,转让产权,吸收外资,努力扩大利用外
资规模。要合理引导外资投向,优化外商投资结构,积极吸引国外大财团、大商社、
大公司来我市设立分支机构,兴办高技术、高附加值项目。重点是强化大中型企业招
商引资,加快嫁接改造步伐;引导外商投资兴办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农副产品深加工
和乡镇企业项目,提高农村经济的外向度;支持外商参与开发区建设,加快发展高新
技术产业;鼓励外商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兴办旅游服务、医疗卫生、科技教育、房地
产开发项目。切实抓好大屏幕彩电、考格尔改装汽车、金红石钛白粉、锦纶长丝以及
市区道路网改造、城市煤气化工程、热电厂改造等项目,努力提高资金到位率、开工
投产率和出口创汇率,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改善外商投资环境。在加
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搞好软环境建设。加快涉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对外经
贸队伍的素质。完善涉外法规、政策,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加强对利用外资项目的
指导和管理,建立外债偿债基金制度,增强综合还款能力,按期偿还债务,维护对外
形象和信誉。支持办好三资企业,提高三资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使其更好地发挥示
范作用, 吸引更多的外商来济投资。3.加强国际经济交流,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强
与国外友好城市的往来,积极发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充分运用我市的劳务输出和海
外工程承包的对外签约权,进一步扩大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技术输出。对已经签约
的国际承包工程,要尽快落实合同,抓好工程实施,按期交付使用,提高信誉。积极
创造条件兴建海外企业。以机械、纺织、建材、轻工等行业为依托,尽快发展一批集
生产加工、信息服务、贸易推销、筹资融资于一体的综合性海外企业和跨国公司,直
接参与国际经营。同时,要发挥“窗口”作用,积极扩大对外宣传,联系组织经贸活
动,及时提供信息服务,促进对外开放向更高层次发展。

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政策措施制定和实施经济社会发展政策,是政府转变
职能,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对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生产力发展具有重
要作用。“九五”期间,必须在产业结构、生产力布局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建立与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政策体系。(一)市级专项资金筹集政策为实现经济和社会发
展的任务目标,必须抓好交通、供电、供水、供热、供气等方面重点项目建设,改善
基础设施条件,提高综合服务功能,增强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根据投资体制改革和
中央、省、市事权划分的原则,这部分公益性、基础性项目主要由地方政府投资建设。
经平衡测算,“九五”期间,在扩大利用外资、争取银行贷款的同时,需要筹集专项
建设基金60亿元左右。按现有的渠道和措施,可筹措20亿元左右,尚有40亿元需要制
定新的政策,积极筹措落实。按照项目与筹资政策对应,筹资政策必须在限定期间保
证完成项目建设的原则,适时出台部分筹资政策。主要是征收机动车辆道路建设费、
公路设施增容费,用于城市交通项目建设;征收供水增容费、污水处理费,适当提高
水价,用于引黄供水工程和污水处理厂的建设;继续执行现有电力筹资政策,严格征
收用电增容费,用于章丘电厂一期工程及热电等电源项目建设。(二)农业及城镇化政
策建立稳定的农业投入渠道。多渠道增加农业投入,建立国家投资为导向,集体和农
民投入为主体,信贷投入为支柱,利用外资为补充的农业投入新机制。重点是建立农
业基金制度,搞好农业水利建设资金的筹集;财政预算内安排的农业支出要逐年增加;
金融部门要积极增加农业贷款,确保农业贷款高于各项贷款的平均增长;调动农民个
人投入的积极性,用足用好农民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增加资金、物资和劳务投入。
积极吸引外资从事农业开发和建设。建立健全农业保护和扶持政策。按国家要求建立
粮棉油肉专项储备制度和风险基金,以平抑市场,支持保护收购。在生产环节,建立
重要农产品收购最低保护价,农业生产资料最高限价,广泛推行农业保险制度,减少
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加快支农工业的发展,在资金上给予倾斜,
在政策上给予优惠。进一步清理规范农村提留和收费标准,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强化
小城镇发展政策。要放活城镇劳动力流动,逐步赋予农民自由择业、自由迁居的权力,
改革现有的城镇户口、农村户口的二元户籍制度,逐步形成统一的居民身份证一元户
籍制度。创造条件使进城农民与现有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以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
转移的步伐。(三)主导产业政策围绕培植主导产业和名牌产品,制定实施优惠政策。
财政要在资金上给予扶持,银行优先安排贷款,支持利用股票、债券等形式进行直接
融资。引导外商投资兴办主导产业项目。同时,限制低水平延伸、重复生产的一般加
工工业发展,禁止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项目建设。进一步扩大集团公司经营管理
决策。对重点企业集团实行市计划单列,对条件具备的,积极推荐实行省计划单列。
在资产评估、产权界定、产权清晰的基础上,可以将紧密层企业国有资产统一授权给
核心企业经营和管理。在项目安排、银行信贷、出口配额、生产要素供应等方面,实
行倾斜支持。鼓励集团兼并中小企业,进行跨地区、跨行业的联合,积极参与国际竞
争,不断扩大企业规模。(四)资源节约政策完善能源节约政策。制定先进合理的节能
降耗标准,实行间接节能与直接节能相结合,继续支持发展低耗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努力扩大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知识密集型产业比重,以结构优化促进能耗降低;
强化冶金、化工、能源、建材等重点行业的节能工作,提高设备节能效率,确保单位
能源消耗逐年下降。健全节水、节材政策。对高耗水、高耗材行业,实行设备加速折
旧,支持企业采用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降低消耗;强化企业节约意识,挖掘内
部潜力,搞好资源综合利用、重复利用;支持资源节约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大力
开发替代材料、新型材料;制定奖罚措施,对用水大户、耗材大户,进行重点监测,
鼓励节约,制裁浪费。加强资源节约法规建设。强化执法监督,合理开发资源,提高
资源使用率,延长资源开采寿命,对矿山开采、煤炭开采等企业,实行统一的资格认
证制度,对达不到技术标准、资源开采浪费严重的企业,工商部门不予注册,土地管
理部门不予征地,金融部门不予贷款。(五)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政策建立健全支持政
策。鼓励个体私营企业跨地区、跨行业经营;鼓励发展各种形式的经济联合协作,参
与承包、租赁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参股入股投资兴办股份制企业。按照效益优先的
原则,支持个体私营企业与国有集体企业,在资本市场平等融资。放宽个体私营企业
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限制,对实力强、素质高的企业赋予自营进出口权,支持与外商兴
办三资企业,允许向境外投资或发展边境贸易。制定实施优惠政策,鼓励发展民营科
技企业,集中建设民营科技产业园。完善保护政策。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坚持
平等竞争的原则,对个体私营经济在登记注册、生产经营、供水供电、人才招聘等方
面,实行与国有企业同等政策。规范税费征管,增加税费透明度。严禁对个体私营企
业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依法保护好个体私营企业的财产,维护其合法权益。加
强对个体私营经济的引导。要实行边发展、边引导、边规范、边服务,强化对个体私
营企业经营行为、管理知识或法律知识的培训,使其树立遵纪守法、诚实致富、自觉
纳税的经营观念。切实搞好对“窗口”行业的管理,逐步使流动摊贩转变为固定店铺,
实行持证上岗,便于消费者监督,惩罚制售假冒伪劣、欺行霸市等违法行为。对守法
经营、照章纳税、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的个体私营企业,及时给予表彰鼓励。(六)人才
政策人才使用政策。提高知识分子待遇,改善工作、生活条件,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改革人事管理制度,建立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
用人机制,推动人才脱颖而出。要重奖有突出贡献的各类人才,破格提拔有突出才能
的专业人才,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社会氛围,充分发挥人才在科教兴市中的主
力军作用。人才引进政策。制定更加优惠灵活的政策,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人才来济南
工作。在工作条件、生活环境和家属安排等方面给予特殊照顾。积极开展各类人才交
流、学术交流活动,提高人才素质,引进更多的专业人才。人才培养政策。充分发挥
驻济大专院校的优势,多渠道、多形式培养人才。抓紧对中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造
就一批跨世纪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和科技型实业家。尽量多接收一些大学毕业生,搞
好人才储备,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力量。(七)城乡一体化发展政策按照“以城
带乡、以乡促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思路,在鼓励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同时,
对欠发达乡镇实行政策倾斜和项目扶持,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促进全市城乡一体化进程。在扶持发展城郊农业生产,增加农副产品有效供给的同时,
积极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和扩散作用,结合腾笼换业工程的实施,组织市区的劳动密
集型工业企业向欠发达乡镇转移,鼓励其他企业采取技术转让、兼并联合等多种形式,
与有条件的乡镇联合发展。继续对济阳、商河两县采取倾斜政策,搞好交通通讯、农
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内在活力,增强发展后劲。大力开展横向经济联合,继
续实施“强县强乡”战略,支持强弱联合,以强带弱,促进县(市)区之间、乡镇之间
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进一步搞好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与欠发达乡镇的科技开发、人
才培养合作,鼓励更多的科技人才到农村基层和乡镇企业工作。大力扶持发展少数民
族经济。要采取有力措施,帮助少数民族加快经济发展。制定和实施优惠政策,对回
族乡、民族企业和主要为少数民族服务的企业,在项目立项、产品扩散、技术改造、
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优先安排,促其加快发展,不断壮大少数民族经济实力。(八)
人口、土地和环境政策要持之以恒地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继续实行人口控制目标责任
制,增加必要的经费投入,提高计划生育的技术服务水平,逐步把计划生育工作纳入
法制轨道。进一步搞好优生、优育、优教,努力提高人口素质。切实保护和合理开发
利用土地资源。强化全民国土意识,坚持统一规划,按计划审批建设用地。加强房地
产开发管理,严格执行土地批租制度,对建设用地采取总量和建设项目用地双重指标
控制,实行“建设用地许可证”制度。建立土地复垦制度和开发复垦基金,坚持“占
一亩补一亩”的原则,有计划地开垦荒地。加强矿产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严禁乱采乱
挖,严格征收矿产开采资源费,开征矿山开采修复整治费,恢复植被,重新绿化,不
断提高绿色植被覆盖率。加强环境保护,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增长。严
格执行《环境保护法》,推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把环境保护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
重要内容。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调动各方面的力量,搞好污染源的防治。
管好用好环保资金,有计划、有重点地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力争“九五”期间我市
的环境质量有新的改善。实现我市“九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对于促进经济和
社会发展,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全市人民
要在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振奋精神,埋头苦干,开拓创新,为使济南以新的姿态
跨入21世纪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