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风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1&A=6&rec=156&run=13

【救灾捐助】1993年7月底到8月初,山东省菏泽、临沂、济宁、枣庄、聊城等市
地先后遭受特大洪涝灾害。全市人民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主义高尚风
格,心系灾区,争献爱心。济南轻骑摩托车集团总公司,在几天内就捐助50万元。市
供销社系统不少企业在亏损的情况下,干部职工捐助款物10万多元。白马山五金加工
厂职工董秀兰是全市第一个捐献1000元的老工人,她说:“我是一个从穷日子中走过
来的人,受灾的滋味俺知道,支援灾区是俺应尽的责任”。千佛山兴国禅寺的僧侣,
把在清贫生活中积攒的12720元钱,送到市救灾办公室。济南市看守所的3名在押犯人,
也捐款370元, 表达他们“痛改前非,重新做人”的心愿。几位在济投资办企业的外
商、港澳台同胞,也伸出援助之手,捐款都在万元以上。全市共收到捐款300多万元,
捐物折价800多万元。按照省确定的对口支援的办法,济南市将价值800多万元的救灾
捐助物资,分5批先后送往临沂、济宁等地。(刘逢山)

【婚事新风】文明婚姻日渐成为人们的时尚,参加文明健康的婚庆典礼的人数越
来越多,1993年,济南市婚姻综合服务中心举行单对婚礼80对,集体婚礼31对;市涉
外婚姻登记处试行结婚登记发证仪式,仪式庄重、热烈,受到当事人的欢迎。 (刘逢
山)

【舍己救人好青年张明生】 7月13日晚,历城区华山镇刘某家中一小油罐不慎失
火爆炸,使经营轻油的营业室顿成火海,刘某的女儿被大火封在营业室内,情况万分
危急。路经此地的济南钢铁总厂青年工人张明生见状,奋不顾身冲进火海,将女孩救
出。张明生全身烧伤面积达92%以上。张明生1989年参加工作,他平时任劳任怨,埋
头苦干,乐于助人。张明生舍己救人的事迹在全社会产生极大的反响。团市委授予他
“济南市新长征突击手”称号。8月6日,团省委暨团市委在济钢召开表彰大会,团省
委授予张明生“舍己救人好青年”称号,并号召全省和全市团员青年向张明生学习。
(孙世会)

【刘朝明夫妇义务赡养老人受表彰】济阳县店子乡寺前刘村刘朝明、刘桂兰是一
对普通的农家夫妇。他们1965年结婚后的第二年;就把因在城里受“文革”冲击,致
使双目失明的刘桂兰的二伯父,及半身不遂的伯母接到家中赡养,再加上刘桂兰的养
母,三个老人在刘朝明夫妇悉心照料下,过着舒心的日子。1970年,又把寡居多年的
刘朝明的外祖母和刘桂兰80多岁的祖母接来 ……。时至今日已经28年,先后有11位
老人来到刘朝明夫妇家。老人中,有的一生无儿无女,而有的子孙绕膝,却执意要在
刘朝明夫妇家安度晚年。11位老人都有相同的嗜好,喝酒、饮茶、吸烟;同时又有不
同的脾性,有的爱静,有的爱热闹,有的爱吃咸,有的偏食淡。刘朝明夫妇无论做什
么事,总要先征求老人的意见。11位老人,又各有不同的病症,有的半身不遂,有的
双目失明, 有的长年卧床。有时一张大床上要躺3位老人。全得靠刘朝明夫妇服侍。
刘朝明家中有两多,生日多、出殡多。刘家平时少则有两三个老人,多则有五六位老
人。一年之内,给老人过四五个生日的场面已是常事。有时一年之内要为两位老人送
终。目前,家里还有二位老人。刘朝明夫妇28年如一日,无怨无悔地悉心赡养11位老
人。 1993年10月8日,《济南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报道了刘朝明夫妇的事迹,在社
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市老龄委、济阳县宣传部先后发出关于开展向刘朝明夫妇学习活
动的通知。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市老龄委主任王忠堂专程看望刘朝明夫妇,并赠
送“尊老敬老楷模”牌匾。10月24日,市精神文明委在刘朝明夫妇的家乡举行授匾仪
式,中共济南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牛洪恩代表市委、市政府把由市委书记、市长谢玉
堂题写的“美德在人间”牌匾和2000元奖金送到刘朝明夫妇手上。(刘怀安)责任编校:
郭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