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综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1&A=5&rec=11&run=13

1992年,济南市认真贯彻邓小平南巡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加快改革开放
和经济发展步伐,整个经济建设出现了多年未有的好形势,实现了速度与效益、第二
产业与第三产业、外向型与内向型经济、城市和农村经济同步增长,并进入了全国城
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综合实力“50强”的行列。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94.37亿元(当
年价,下同) ,比上年增长24.9%,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62.5亿元,增长22%;地
方财政收入15.23亿元,增长13.25%,实现了当年收支平衡。一、工业生产高速增
长,经济效益大幅度回升。通过认真贯彻《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
加快企业三项制度改革和经营机制的转换,促进了工业生产的高速增长。全市完成工
业总产值358.5亿元,比上年增长35.7%,其中乡镇以上工业249.24亿元,增长21
.74%。 工业增加值达到86.6亿元,增长23.8%。其中:轻工业35.8亿元,增长
20.6%,重工业50.8亿元,增长26%;国有工业增长15.4%,集体工业增长30.3
%, 个体和私营工业增长51.9%。乡镇村户工业发展明显加快,全年完成工业总产
值145.9亿元, 增长75.5%;工业增加值29.3亿元,增长54.4%。产品结构得到
调整,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的机制正在形成,主要产品产量持续增长,能源、原材
料产品,投资类产品和适销对路产品增幅较大。发电量增长8.9%,钢增长7.5%,
机床增长39.6%, 摩托车增长72.4%,彩色电视机和化学纤维等增长1倍以上。产
品销售明显好转, 经济效益大幅度回升。乡镇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增长
24.2%;实现利税24.2亿元,增长31.1%。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93%,提高9个
百分点。其中资金利税率10.59%,提高0.5个百分点;成本利润率4.74%,提高1
.3个百分点。 扭亏工作取得好成绩,企业亏损面比上年减少5.2个百分点,亏损额
减少29.4%。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全面增长。全年完成客运周转量104亿人公里,
比上年增长8.2%;货运周转量358.4亿吨公里,增长6%。邮电业务总量达到20360
万元(1990年不变价) ,增长55%。其中,邮政业务总量4329万元,增长27.4%;电
信业务总量16031万元,增长64.7%。二、林牧渔业稳定增长,农村经济迅速发展。
1992年,济南市遇到了多年未有的严重干旱,尽管种植业受灾减产,但通过采取抗灾
措施,发展多种经营和乡村企业,农业生产仍保持了稳定增长,整个农村经济出现了
迅速发展的好形势。 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45.1亿元,比上年增长6.4%;农业增加
值26.5亿元, 增长4.4%。主要农副产品产量,除粮、棉、油受灾减产以外,其余
产品均有较大增长。全市果品总产量达到9.04万吨,增长14%;蔬菜总产量170.61
万吨,增长16.2%;肉类总产量15.3万吨,增长13%;蛋类总产量13.27万吨,增
长12.5%;奶类总产量2.28万吨,增长10.1%;淡水产品总产量1.32万吨,增长
18.9%。 农业投入继续增加, 生产条件逐步改善。 地方财政安排的支农支出达到
4664万元,农业贷款年末余额7.6l亿元,比年初增长29.4%。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
项目、吨粮田、百公斤皮棉田和中低产田改造、小流域治理等取得新进展,农业生产
的后劲正在增强。农村经济高速发展,全年完成农村社会总产值210亿元(1990年不变
价),比上年增加69.5亿元。其中,农村建筑业、运输业、商业与农村工业等非农产
业产值168.8亿元, 增长66.9%,所占比重由上年的70.7%提高到79.8%。三、
外向型经济发展加快,利用外资有突破性进展。全市出口商品供货值完成21.5亿元,
比上年增长33.3%。其中,交省外贸出口14.6亿元,增长30.1%;多渠道出口6.
9亿元, 增长36%。出口商品结构有所改善,工业产品出口收购值达到19.67亿元,
所占比重提高到91.5%。 主要出口商品大幅度增长,粮油、纺织、食品、医药、机
床、烟草等10大类产品增长30%以上。微型计算机、轻骑摩托车等30多种产品开始批
量出口,新增出口供货值5000多万元。利用外资再创历史最好水平。全年批准合同利
用外资2.62亿美元, 增长3.6倍。外商投资领域进一步拓宽,商业服务业和房地产
业的利用外资有新的突破,外商投资的大项目明显增多。“三资”企业蓬勃发展,全
年新批“三资”企业415家。其中农村“三资”企业150家,合同利用外资近1亿美元,
超过了前12年的总和。 全市生产性“三资”企业完成产值8.62亿元,比上年增长89
.8%; 实现利税5560万元,增长67.6%;创汇4731万美元,增长56.5%。四、城
乡市场繁荣兴旺,商业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全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实现80亿元,比上
年增长21.7%, 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1.3%。其中,居民消费品零售额64.9亿
元,增长22.6%;社会集团消费品零售额8.4亿元,增长21.9%;农业生产资料零
售额6.7亿元, 增长13.3%。主要商品销售持续增长,用的商品销售增幅较大。空
调器、热水器、录像机、电冰箱等新兴家电成倍增长,高档变速自行车、摩托车、吸
尘器、室内装饰材料等增长30%以上。生产资料购销较旺,市物资系统销售增长85%。
物价改革进展顺利,先后调整了煤炭、煤气、粮食、成品油、运输和房租、浴池、理
发等商品和收费的价格,商业企业经营的商品价格基本上已经放开,市场调节已经成
为价格变动的主导因素。全年零售物价指数比上年上升9.3%。商业服务设施建设迈
出较大步伐,全市新建、改造专业批发市场30多处,新增商业服务网点7900多个。各
类市场发展到497处, 服务网点达到7.1万个。国际精品大世界、纬十一路市场改造
等一批网点交付使用。五、固定资产投资明显增加,重点工程建设进度较快。市属全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8.7亿元,比上年增长43.6%。其中,全民单位36.2亿元,
增长41.5%; 集体单位2.5亿元,增长84.5%;个体6亿元,增长7.9%。在全民
单位完成投资中, 基本建设13.8亿元,增长13.9%;更新改造11.3亿元,增长51
.2%;房地产综合开发10.5亿元,增长86.8%;其他5300万元,增长68.4%。投
资结构得到调整,生产性建设投资比重有所下降,非生产性建设投资比重明显上升。
在全市集体以上单位完成投资中,生产性建设投资比重由上年的61.9%下降到52.1
%,非生产性投资比重由38.1%提高到47.9%。第三产业投资大幅度增长,全年共
投资21.4亿元, 增长76.5%,占全部投资的比重提高到55.2%。重点项目建设得
到加强, 涤纶工程基本竣工,北郊热电厂3号机组具备了试车条件,济南纸浆厂棉浆
工程、 裕兴化工总厂万吨铬盐、纺织器材厂平皮带、石化工厂l 0万吨丙烷脱沥青、
山东酒精总厂万吨溶剂、济南啤酒厂鲜啤酒罐装线等项目已经建成或基本建成。新增
主要生产能力:蒸馏设备150万吨、炼钢5万吨、水泥36万吨、化学药制剂1600万吨。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 济南国际机场按期通航,6万门市内程控电话和济南至
济阳、商河县的微波通讯已经开通使用,长途汽车总站投入运行,经七路西段、明湖
路东段拓宽工程和济青高速公路第一合同段提前竣工通车。外环路、胶济铁路北环线、
污水处理厂等工程取得新进展,供水、供热、煤气和园林绿化、环境卫生、环境保护
取得好成绩,济南市再次评为“全国十佳卫生城市”。六、“科教兴市”取得明显成
效,各项社会事业有新的发展。市属单位完成科技成果325项,比上年增加l 0项,其
中, 达到国际水平的有43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或填补国内空白的有220项。全年实
施“火炬” 计划99项、 “星火”计划83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设步伐加快,
“科技城”建设实现了“七通一平”,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6家,累计达到48家;核
准高新技术产品41项, 累计达到74项。 高新技术企业完成产值4.7亿元,实现利税
3653万元, 节创汇783万美元。教育事业稳定发展,人才培养受到重视。九年制义务
教育正在按标准实施,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持续发展。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在校生达到6
.5万人,占整个高中阶段在校生总数的52.09%。委托代培、自费走读、定向招生、
社会办学等多形式、 多渠道培养人才的格局初步形成。全年大中专招生3.21万人,
其中招收自费生0.95万人,占招生人数的29.6%。文化、卫生、体育等有新的发展。
计划生育工作得到加强, 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37‰。社会事业的基础设施有所
改善。市属教育、卫生等部门完成建设投资2.24亿元,比上年增长34.5%。中小学
校舍改造进展顺利, 全年竣工校舍面积16.5万平方米,新增和改善学生席位2.5万
个,平阴、长清、历城、济阳四个县区的中小学校舍通过了省级达标验收。卫生事业
的设施条件继续改善,市立三院、五院和传染病医院的病房楼及市妇幼保健中心等项
目已经投入使用或基本建成, 新增医疗床位375张。七、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生
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职工工资总额26.7亿元,比上年增长16.4%;职工人均货
币工资27l0元,增长14.4%。农民人均收入865元,增长6.8%。城乡居民金融投资
意识增强,各类债券、股票购买量明显增加,储蓄存款持续增长。全市居民储蓄存款
年末余额79.5亿元, 比年初增长22.8%。其中,城镇存款64.36亿元,增长24.2
%; 农村存款15.14亿元,增长17.3%。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迅速增长,居
住条件有新的改善。城市人均居住面积7.7平方米,比上年略有增加。农村人均居住
面积由上年的21平方米增加到21.1平方米。 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种植
业受灾减产。由于干旱严重,农业抗灾能力不强,粮棉油减产幅度较大。全年粮食总
产量198.29万吨, 比上年减产4.5%;棉花产量3.81万吨,减产32.7%。这不仅
影响了农民的收入,而且对农村经济和纺织工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二是工业竞
争能力不强。主导产业优势不明显,骨干产品的带动作用不强,许多产品的质量和档
次较低,有些企业管理不善,三项资金占用较高。主要指标尽管增幅较大,但仍属于
恢复性质,整个效益还未达到历史最好水平。三是第三产业发展滞后。近两年,第三
产业有了较大发展,但是仍处在起步阶段。功能完备、档次较高的服务设施太少,市
场发育不够完善,不适应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四是能源、资金、原材料供应
趋紧。油品、钢材、部分有色金属和棉花供应紧张,价格明显上涨。资金供应特别是
利用外资的配套资金趋紧,水资源也面临供应紧张的矛盾。(张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