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河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1&A=3&rec=167&run=13

[概 况]

商河县位于济南市东北部,总面积115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2.54万亩。辖6镇
15乡; 960个行政村,1018个自然村。总人口555428人,其中农业人口517134人,非
农业人口38294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478人。境内有汉、回、壮、朝鲜、满、瑶、
锡伯、维吾尔8个民族,其中汉族占总人口的98.26%。社会总产值(1980年不变价,
下同)92825万元,国民收入35433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76%和下降9.5%。工农
业总产值81219万元,比上年下降2.4%。

中共县委

书 记 孙洪祥

副书记 张守忠 董文利 马跃功* 苏光武

县人大常委会

主 任 冯士祥* 宋清芳

副主任 宋清芳* 赵谦武* 潘万祥* 张宗元* 李春华 徐 捷 金玉声 刘志清常
兰和 张士清

县人民政府

县 长 张守忠

副县长 刘法森 杨丕舜 张世福 李继翠(女) 刘新吉

政协县委员会

主 席 赵佳福* 马跃功

副主席 高宝乾* 孙桂兰 黄好学 王秀智 曾文仲 叶楚才 崔本义

中共县纪委书 记 邱希贵 县人民法院院 长 尹庆吉* 王业鸿

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苏化谋 县人民武装部部 长 赵同禄 政 委 郑志玉

农业 1990年农业生产战胜特大涝灾取得较好收成。 全县农业总产值完成26771
万元,比上年下降22.2%。粮食总产量291105吨,比上年下降18.8%。小麦播种面
积63.02万亩, 总产204000吨,比上年增长12.4%,创历史最高纪录。植棉59.73
万亩,总产20000吨,比上年下降31.1%。农业机械化水平有一定提高,全县农业机
械总动力达到256907千瓦,比上年增加4l 436千瓦,全年实现机耕面积81.10万亩,
机播面积24.56万亩。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有较大发展,防旱抗涝能力进一步增强。林
业生产取得好成绩。 全年造林10000亩,其中用材林1900亩,防护林5600亩,经济林
2500亩。 农田林网改善面积35万亩。四旁植树155万株。年末,森林覆盖率达到8.7
%。 水果总产量5353吨,比上年下降49.1%。大牲畜存栏15.67万头,生猪存栏19
.39万头, 羊存栏21.39万只,家禽存养214万只。肉类总产量2.07万吨,禽蛋0.
91万吨。鱼类总产量1161吨,比上年增长25.7%。

工业 1990年全县工业企业4808个。其中县属48个,职工10896人;乡镇属123个,
职工9170人; 村办企业138个,职工3792人;农村合作经营及农村个体工业4499个。
工业生产实现稳定增长,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54448万元,比上年增长11.5%。其中
县属工业总产值16574万元,比上年下降8.2%;乡及乡以下工业总产值37874万元,
比上年增长23.1%。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合成氨3719吨,水泥25000吨,白酒4186吨,
棉纱3905吨。产品结构趋向合理,全年开发新产品18个,重点支持了21种产品的生产。
其中县曲酒厂的玉米淀粉被评为轻工部优质产品,县酒厂的“封王御液”、“龙桑泉”
酒被评为省厅优质产品。 企业管理明显加强,全县有29处企业实现了431项单项管理
升级,6处企业晋升为市级先进企业。技术改造又上新台阶,全年新上技改项目16个,
总投资1656万元, 完成技改投资686万元;占41.4%,竣工或基本竣工的项目6个。
全年完成供电量7497万千瓦时, 比上年下降3.04%,线损率4.84%,比上年降低1
.2%。

交通邮电 全县共有公路18条,通车里程254.5公里,21个乡镇全部晴雨通车。
公路技术状况有所改善,大修了商河展家公路11.61公里。交通、运输工具增加,客
货运输基本完成生产计划。全县拥有大客车9辆,比上年增加4辆,日发班车99班次,
比上年增加12班次, 年客运量25.4万人次,旅客周转量2458万人公里。各类货运车
辆3062辆,其中载重汽车668辆,挂车149辆,拖拉机2245台。交通运输部门全年完成
货动量5.2万吨, 比上年增长13%;货物周转量710.4万吨公里,比上年下降13.6
%。 全县邮电局所21个,邮路总长191公里,保持村村通邮。农话线路37条,长话线
路17条, 电报1路。电话容量市话600门、农话1040门。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66.5
万元,比上年增加4. 6万元,增长7.4%。

商业·财税·金融 全县商业零售网点2954处, 从业人员8149人。其中国营10l
处,916人;集体经营425处,2536人;个体经营2428处,4697人。全年完成社会商品
零售总额29334万元, 比上年增长26.9%。其中,对居民消费品零售18639万元,比
上年增长33.7%;社会集团消费品零售1233万元,比上年增长17.1%;农业生产资
料零售9462万元, 比上年增长16.6%。城乡市场活跃,全县城乡共有集市42个,集
市贸易成交额5302万元, 比上年增长1.3%。农副产品收购总额19208万元,比上年
下降8.5%。 外贸商品收购总值1540万元,比上年下降16.4%,主要出口创汇产品
有金属丝网、棉花及地毯等。物价基本平稳,零售物价总指数上升0.8%,比上年回
落12.8个百分点。

1990年豺政实现收支平衡, 略有节余。全年财政收入1407.5万元,比市分配任
务超收28.5万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2.7%。实现税收1354万元,比上年增长6
.5%。 财政支出4117万元,比上年增长20%,其中灶内财政支出2661万元,增长14
.3%。

银行各项存款、 贷款稳定增长。 年末, 各项存款余额23878万元,比年初增加
4941万元,增长26.1%;各项贷款余额40102万元,比年初增加3145万元,增长8.5
%。保险业务收入340万元,比上年增长32.8%。

城乡建设 1990年县城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成绩。全年市政基础建设投资240万元,
完成青年路西段、青年中路、东关路西段、滨河路4条城区道路沥青路面的施工任务,
总面积6.04万平方米。 铺设硬化人行道1.14万平方米,新修下水道3.63公里,封
闭式双向排水沟1728米。绿化了4条主要街道,植树1400棵,栽配花卉800多株。环卫
工作取得进展,组建了环卫所,沿街生活垃圾箱由16个增到44个,设果皮箱40个,新
建垃圾处理场l处。街道卫生改为整日守岗保洁,道路保洁面积14.5万平方米,清扫
面积1.2万平方米,垃圾基本达到日产日清。县城供水紧张状况有所缓解,投资30万
元新打深水井1眼,日增供水能力500立方米。全县城镇竣工住房面积9350平方米,农
村竣工房屋面积也较上年有所增长。

教育·科技 全县共有各类学校930处。其中小学892处,普通中学36处,农业职
业中学2处。教师5770人,其中民办教师2791人。在校学生79289人,适龄儿童入学率
为98.3%, 在校学生巩固率为97.7%。小学毕业率98.5%,初中毕业率99%,高
中毕业率100%。 1990年向国家输送大中专学生609名,比上年增加229名,创历史最
高纪录。公办学校校改取得成绩,县六中、实验小学两座教学楼交付使用,使用面积
6000平方米。全年办学集资240万元,新增“六配套”的农村中小学22处,6个乡镇完
成教育技术装备任务。

全县引进各类人才241人,引进先进技术72项。筹集科技发展基金3.56万元。县
拨科技经费8.5万元, 比上年增长1.3倍。完善科技培训基地5处、培训网点30个,
举办各种类型培训班31期。通过聘请大专院校专家教授到各乡镇巡回讲课,培训乡村
干部、农民技术员、科技示范带头户等各类人员6.5万人次。全年完成各类科技成果
45项,其中获市科技成果进步奖9项,实施“星火项目”5项。对农村科技人员进行了
职称评定。共评定农村专业技术人员442名,其中:文化系列159名;计划生育系列74
名;乡镇企业经济系列209名。年末,全县技术人员达到10335人,其中高级59人,中
级1438人,初级8838人。全县申请专利9项,有2项获得国家专利权。

文化·卫生·体育 全县有文化馆1处,乡镇文化站13处,100个村建有文化活动
场所。全年举办全县性文艺活动75场次,演出文艺节目35个,参加职工2000人次,观
众14万人次。 春节期间举办的大型鼓子秧歌汇演,全县350个村组织了秧歌队,表演
4250场次,直接观众达30万人次。另外,县鼓子秧歌队赴京协助香港拍摄了贺年影片
《吉庆有余》 。县图书馆藏书19891册,订阅报刊60份,全年阅览读者2.3万人次。
县新华书店发行图书249万册。县京剧团在县内演出154场,观众247000人次。全县电
影放映单位66个,其中城镇电影院4个,全年全县电影放映12000场次,观众1163万人
次。 县广播电台自办节目7组,全天自办节目时间占年均日播时间的50%,广播通村
率达到100%。 县电视转播台转播中央台第1、2套节目,并利用汽车传送录像带的方
法开始播出市电视台节目(播出时间比市台晚一日) ,电视差转台覆盖率100%。文学
创作、 通讯报道取得成绩,在省市级以上报刊发表文学作品10件,比上年增加4件;
通讯报道采用513件,比上年增加183件,其中被全国性报刊采用24件。

县、乡、村三级医疗保健网在继续完善中得到加强。全县卫生医疗机构55个,其
中县医院1个,县医院分院6个,乡镇卫生院15个,门诊部所30个,卫生防疫站、保健
站、药检所各1个,病床共601张。基层行政村卫生室793个,占行政村总数82.69%,
乡村医生933人。疾病防治全年门诊量92万人次,收住病人1.24万人次。完成计划免
疫1.09万人次, “四苗”接种率85%。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分别被控制在5.1/万
和16.56‰以内。 全县先后三次开展计划生育集中活动,计划生育率78.4%。人口
自然增长率11‰,高于济南市其他区县。

全县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6.5万人, 1万人参加了迎亚运火炬传递活动。全县拥
有田径场39个,篮球场215个(内灯光球场5个),乒乓球室31个,排球场12个。

人民生活 全县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17326人,工资总额28051千元,人均1687元,
比上年增长3%;集体所有制单位职工7757人,工资总额10545干元,人均1426元,比
上年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492元,人均占有粮食574公斤。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
末余额15670万元,人均280元,分别比年初增长16.5%和15.7%。据农村抽样调查,
每百户平均拥有黑白电视机55台, 彩色电视机10台,收音机88台,手表149只,自行
车169辆,摩托车2辆,缝纫机79架,电风扇39台,洗衣机1台,大型家具196件。社会
保障事业得到发展,全县入院供养“五保老人”328人,占总数的26.8%。社会福利
厂发展到24个,安置残疾人91名。1990年安置待业人员1492人。

(王笃国 王新华)

[乡 镇]

商河镇 位于县境中部, 面积57.48平方公里。辖56个行政村,62个自然村。总
人口49881人, 其中非农业人口20777人。全镇有耕地4.39万亩,1990年,农业总产
值1424万元,粮食产量14512吨,棉花总产1171吨,蔬菜上市量2万吨。镇、村办工业
企业22个,工业总产值3419万元。小学46处,中学2处,在校学生5044人。文化站1处。
卫生院1处, 医护人员45人,病床30张。村办卫生室46个,村医47人。计划生育率77
.6%,人口自然增长率12.5‰。敬老院l处,入院供养“五保老人”8人。镇政府驻
县城。

殷巷镇 位于县城以北9公里处。面积54.54平方公里。辖58个行政村,64个自然
村。总人口3100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58人。有耕地5.17万亩,1990年,农业总产
值1507万元, 粮食总产16544吨,棉花总产1341吨。镇、村办工业企业10个,工业总
产值1006万元。 小学51处,中学2处,在校学生4431人。文化站1处,影剧院1处。县
医院分院1处, 医护人员28人,病床30张。村卫生室56个,村医58人。计划生育率64
.6%, 人口自然增长率10.0‰。敬老院1处,供养“五保老人”44人。镇政府驻殷
巷村。

怀仁镇 位于县城西北15公里处。 面积59.27平方公里。辖57个行政村,59个自
然村。总人口3251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82人。有耕地5.30万亩。1990年,农业总
产值1829万元, 粮食总产15105吨,棉花总产2128吨。镇村办工业企业19个,工业总
产值2637万元。小学46处,中学2处,在校学生4771人。文化站1处。县医院分院1处,
医护人员25人, 病床25张。村卫生室50个,村医53名。计划生育率75.7%,人口自
然增长率9.1‰。敬老院1处,入院供养“五保老人”28人。镇政府驻怀仁村。

龙桑寺镇 位于县城东北17.5公里处, 面积32.81平方公里。辖35个行政村,
39个自然村。总人口1668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02人。有耕地3.27万亩,1990年,农
业总产值761万元,粮食总产8637吨,棉花总产462吨。镇、村办工业企业12个,工业
总产值775万元。小学32处,中学1处,在校学生2113人。文化站1处。县医院分院1处,
医护人员33人,病床35张。村卫生室20个,村医20人。计划生育率74.2%,人口自然
增长率8.2‰。敬老院1处,入院供养“五保老人”6人。镇政府驻龙桑寺村。

郑路镇 位于县城以东15公里处,面积77.94平方公里 (含郑路农场6.74平方公
里) 。辖56个行政村(自然村)。总人口3518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366人。耕地6.08
万亩, 1990年农业总产值1775万元,粮食总产21203吨,棉花总产1066吨。镇、村办
工业企业9个,工业总产值536万元。小学49处,中学3处,在校学生4253人。文化站1
处;影剧院1处。县医院分院1处,医护人员38人,病床36张。村卫生室49个,村医76
人。 计划生育率86%,人口自然增长率13.1‰。敬老院1处,入院供养“五保老人”
31人。镇政府驻郑家村。

玉皇庙镇 位于县城西南17.5公里处。面积99.66平方公里(含大岭农场5.93平
方公里)。辖58个行政村(自然村)。总人口3755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289人。有耕地
8.49万亩。1990年,农业总产值2000万元,粮食总产23361吨,棉花总产1454吨。镇、
村办工业企业20个,工业总产值804万元。小学61处,中学3处,在校学生5223人。影
剧院1处。县医院分院1处,医护人员33人,病床26张。村卫生室55个,村医56人。计
划生育率85.6%,人口自然增长率1 0.5‰。敬老院1处,入院供养“五保老人”8人。
镇政府驻玉皇庙村。

牛铺乡 位于县城东北6公里处, 面积45.23平方公里。辖42个行政村,48个自
然村。 总人口1859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13人。有耕地3.76万亩,1990年,农业总
产值721万元,粮食总产8586吨,棉花总产553吨。乡、村办工业企业13个,工业总产
值641万元。 小学42处,中学1处、在校学生2447人。文化站l处,“鼓子秧歌”是本
乡传统的民间艺术。卫生院1处,医护人员7人,病床15张。村卫生室20个,村医28人。
计划生育率64.8%,人口自然增长率8.5‰。敬老院1处;入院供养“五保老人”5人。
乡政府驻牛铺村。

孙集乡 位于县城以东12公里处; 面积60.3平方公里。辖53个行政村,60个自
然村。 总人口3027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69人。有耕地5.39万亩。1990年,农业总
产值1361万元, 粮食总产13288吨,棉花总产873吨。乡、村办工业企业8个,工业总
产值539万元。 本乡是“商河铁编”的发源地之一,乡拔丝编织厂生产的方眼网销往
国内外。 小学50处,中学1处,在校学生3668人。文化站1处。卫生院1处,医护人员
12人。村卫生室47个,村医53人。计划生育率85.7%,人口自然增长率10.5‰;敬
老院1处,入院供养“五保老人”5人。乡政府驻孙集村。

常庄乡 位于县城东北24公里处,面积59.24平方公里。辖59个行政村,65个自
然村。 总人口2542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04人。有耕地5.95万亩。1990年,农业总
产值1094万元, 粮食总产11935吨,棉花总产681吨。乡、村办工业企业8个,工业总
产值249万元。 小学48处,中学1处,有三层教学楼一幢。在校学生3041人。文化站1
处,影剧院1处;卫生院1处、医护人员16人,病床10张。村卫生室30个,村医33人。
计划生育率81.5%,人口自然增长率31.6‰.敬老院1处,入院供养“五保老人”6
人。乡政府驻常庄、三合庄之间。

燕家乡 位于县城东北12.5公里处,面积41.02平方公里;辖42个行政村,44个自
然村。总人口2044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72人。有耕地3.42万亩,1990年,农业总产
值914万元,粮食总产10270吨,棉花633吨。村办工业企业14个,工业总产值899万元。
小学41处,中学1处,在校学生2500人。卫生院1处,医护人员13人,病床12张。村卫
生室42个,村医44人。计划生育率88.3%,人口自然增长率9.9‰;敬老院1处,入
院供养“五保老人”7人。乡政府驻燕家村。 ’

沙河乡 位于县城东北20公里处。面积45.44平方公里。辖24个行政村(自然村)。
总人口1910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72人。有耕地3.06万亩,1990年,农业总产值673
万元,粮食总产6479吨,棉花总产318吨;乡、村办工业企业10个,工业总产值312万
元, 其中锉刀厂生产的锉刀畅销国内外。小学25处,中学1处,在校学生2692人。卫
生院l处,医护人员15人,病床l0张。村卫生室21个,村医24人。计划生育率78.8%,
人口自然增长率8.2‰。敬老院1处,入院供养“五保老人”9人。乡政府驻沙河村。

韩庙乡 位于县城东北28公里处,面积67.78平方公里。辖45个行政村,43个自
然村。 总人口2966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32人。有耕地6.82万亩。1990年,农业总
产值1237万元, 粮食总产15531吨,棉花总产553吨。乡、村办工业企业9个,工业总
产值730万元。 小学44处,中学2处,在校学生3533人。卫生院l处,医护人员22人,
病床20张。村卫生室44个,村医82人。计划生育率78.2%,人口自然增长率5.8‰。
敬老院1处,入院供养“五保老人”9人。乡政府驻韩庙村南。

赵奎元乡 位于县城以北13公里处, 面积67.87平方公里。辖46个行政村,47个
自然村。总人口2897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74人。有耕地5.71万亩。1990年, 农业总
产值1167万元, 粮食总产13548吨;棉花总产875吨。乡村办工业企业8个,工业总产
值470万元。小学46处;中学2处,在校学生4211人。文化站1处。卫生院1处;医护人
员20人, 病床10张。村卫生室40个,村医42人。计划生育率81%,人口自然增长率5
‰。敬老院1处;入院供养“五保老人”32人。乡政府驻赵奎元村。

张坊乡 位于县城西北7公里处,面积37.38平方公里。辖42个行政村,49个自然
村。总人口2201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61人。有耕地3.55万亩。1990年,农业总产值
1067万元, 粮食总产9534吨,棉花总产979吨。乡、村办工业企业14个;工业总产值
4401万元。小学38处,中学1处,在校学生2925人。卫生院1处,医护人员15人,病床
10张。村卫生室17个,村医30人。计划生育率59.9%,人口自然增长率11.4‰。敬
老院l处,入院供养“五保老人”14人。乡政府驻张坊村。

胡集乡 位于县城以西7.5公里处, 面积58.96平方公里。辖59个行政村,61个
自然村。 总人口3016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83人。有耕地5.73万亩。1990年,农业
总产值2101万元, 粮食总产18725吨,棉花总产2121吨。乡、村办工业企业15个,工
业总产值789万元。 小学54处,中学2处,在校学生4629人。县医院分院1处,医护人
员23人, 病床30张。村卫生室56个,村医60人。计划生育率89.8%,人口自然增长
率9.16‰。敬老院1处,入院供养“五保老人”38人。乡政府驻胡集村。

贾庄乡 位于县城以西9公里处,面积49.4平方公里。辖32个行政村,31个自然
村。总人口1924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251人。有耕地3.76万亩。1990年,农业总产
值945万元, 粮食总产9801吨, 棉花总产732吨。乡、村办工业企业15个,工业产值
1916万元。商河新华衬衫厂是北京新华衬衫厂第一分厂,产品畅销国内外,为免检产
品。小学28处,中学1处,在校学生3056人。文化站1处。卫生院1处,医护人员16人,
病床10张。村卫生室31个,村医35人。计划生育率86.0%,人口自然增长率6.5‰。
敬老院1处,入院供养“五保老人”28人。乡政府驻贾庄村。

杨庄铺乡 位于县城南18.5公里处, 面积53.24平方公里。辖37个行政村,38
个自然村。总人口2077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21人。有耕地4.66万亩;1990年,农业
总产值1596万元, 粮食总产18658吨,棉花总产1014吨。乡、村办工业企业19个,工
业总产值679万元。 小学36处,中学1处,在校学生2618人,卫生院1处,医护人员21
人,病床10张。村卫生室35个,村医35人。计划生育率66.8%,人口自然增长率9.3
‰。敬老院1处,入院供养“五保老人”6人。乡政府驻杨庄铺村。

钱铺乡 位于县城以南7.5公里处,面积56.52平方公里。辖38个行政村,39个
自然村。 总人口2001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33人。耕地4.4l万亩。1990年,农业总
产值1209万元, 粮食总产15300吨,棉花总产800吨。乡、村办工业企业6个,工业总
产值500万元。 小学39处,中学1处,在校学生2661人。卫生院l处,医护人员13人,
病床10张。村卫生室36个,村医38人。计划生育率91.7%,人口自然增长率8.1‰。
敬老院l处,入院供养“五保老人”8人。乡政府驻钱铺村。

岳桥乡 位于县城东南15公里处,面积35.12平方公里。辖36个行政村,38个自
然村。 总人口1876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41人。有耕地3.17万亩。1990年,农业总
产值922万元,粮食产量10746吨,棉花总产587吨。乡、村办工业企业9个,工业总产
值412万元。 小学33处,中学1处,在校学生2283人。卫生院1处,医护人员20人,病
床11张。 村卫生室34个,村医41人。计划生育率67.0%,人口自然增长率13‰。敬
老院1处,入院供养“五保老人”10人。乡政府驻岳桥村。

白桥乡 位于县城东南25公里处,面积47.79平方公里。辖44个行政村(自然村)。
总人口2602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70人。有耕地4.37万亩;1990年,农业总产值1192
万元,粮食总产12455吨,棉花总产835吨,大蒜总产2000吨。乡、村办工业企业8个,
工业总产值509万元。小学39处,中学l处,在校学生3093人。文化站1处,卫生院1处,
医护人员12人;病床10张。村卫生室34个,村医43人。计划生育率61.2%,人口自然
增长率13.8‰。敬老院1处,入院供养“五保老人”l1人。乡政府驻白桥村。

展家乡 位于县城东22公里处,面积50.0l平方公里。辖41个行政村,49个自然
村。 总人口23120人, 其中非农业人口524人。 耕地4.69万亩。1990年农业总产值
1116万元,粮食总产14985吨,棉花总产646吨。乡、村办工业企业13个;工业总产值
548万元。小学42处,中学1处,在校学生2509人。文化站1处。卫生院1处,医护人员
13人,病床10张。村卫生室30个,村医35人。计划生育率75.7%, 人口自然增长率9.9
‰。敬老院1处,入院供养“五保老人”15人。乡政府驻展家村。

(王笃国 王新华)

[夏粮生产创历史最高水平]

商河县是全国小麦生产基地县。 1990年小麦播种面积63.02万亩,总产20.4万
吨,比1989年增加2.25万吨,增长12.4%,创历史最高纪录。

为夺取小麦丰收,商河县委、县府重点实施和加强了以下生产措施:①坚持改革
种植制度, 大搞麦棉套种。组织有关部门,抽调500多名干部、农业技术人员深入基
层,利用召开现场会、举办培训班、发放技术指导资料等多种形式,宣传麦棉套种的
优点,解决麦棉套种存在的实际问题和技术难点,保证了麦棉套种面积的落实,播种
质量也好于往年。 全县麦棉套种面积达到41万亩, 在不减少棉田面积的情况下,比
1989年增加麦田面积5.44万亩。 ②推广吨粮田开发丰产经验。制定了从财政、信贷
优先扶持,农业技术部门加强服务,到良种、农药、柴油等生产资料倾斜供应及保障
灌溉用水等一系列配套政策和措施,做到政策、技术、服务三到位。小麦生产的技术
措施主要是普遍推广了鲁麦7号、鲁麦8号、鲁麦12号及7951—25等高产良种,并做到
适期播种、严格播种量,施足底肥、实行机耕机播及加强后期管理等。③加强对病虫
害的防治。1990年由于阴雨天多,空气湿度大,外来菌源多等原因;全县麦田小麦锈
病、白粉病及麦蚜有大发生的潜在趋势。县委、县政府组织人力物力加强了对小麦病
虫害的防治。全县累计组织7万人次参加病虫防治,喷施各类农药65.6吨,基本控制
了病情、虫情,把小麦因病虫害造成的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

(孙有胜 王笃国)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成绩显著]

商河县水利条件较好,但近几年来,由于引黄灌溉带来大量泥沙,许多河道、沟
渠淤积严重,同时一些新修工程尚需进行配套建设。1990年初县委、县政府作出了大
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决定。秋种前,县政府召开全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会议,研究
部署了工作任务。秋种结束后,全县迅速开展了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县成立
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指挥部,各乡镇均成立领导小组。在资金投入上,坚持国家投入
为辅,乡镇自筹为主,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落实了劳动积累工制度。对工程质量实
行县水利部门、施工单位双向监督,做到工程不合格施工单位不上报,水利部门不验
收。在工期上实行奖先罚后制度。1990年,商河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由于领导重视,
动手早,注重实效,措施得力,加之群众积极性高,取得显著成绩。全年全县水利工
程建设总投资达539.64万元, 组织民工13.4万人。新建、维修桥涵闸183座,扬水
站17处,沉沙池1个,穿道涵859个,疏浚骨干河沟23条,开挖斗、农、毛沟4073条,
总长197.11万米, 累计动土711.58万立方米。全县扩大灌溉面积3.26万亩,改善
灌溉面积6.8万亩,增加除涝面积1.09万亩,为农业的稳产、高产打下了坚实基础。

(董学文 王笃国)

[玉皇庙镇林果生产成绩辉煌]

玉皇庙镇本着“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原则,把林果业当作繁荣全镇经济的产业
来抓。该镇1986年制定了发展林果业的短、中、长期规划,成立了镇林果科技推广服
务中心,负责全镇林果生产的技术指导及检查,督促各项管理措施的实施。实行倾斜
政策,专项供应柴油、化肥等生产物资。在林果生产中坚持不断完善承包责任制,先
后制定落实了从树木栽植到施肥浇水、防治病虫及管护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建立林果
生产技术保证体系, 为解决缺乏林果技术人才的问题, 镇成立了林果技校,还选送
150名优秀青年到县职业中专学习,培养了镇村技术人员600多名,初步形成镇村户三
级技术网,保证了各项林先进生产技术在全镇的推广应用。1990年,全镇林地面积发
展到22900亩,林木覆盖率达16.3%。其中带、网、间、片、点五位一体的多树种、
多效益、 多层次的高标准综合防护林达到10900亩。以苹果、山楂为主的8000亩果园
产果量达3000吨,收入270万元。全年林果业产值456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 2.8%。

(袁龙彬 王笃国)

[济南市第九针织厂产品质优创汇多]

济南市第九针织厂是商河镇的镇办企业,建于1988年,主要生产汗布文化衫和棉
毛衬裤。1990年,该厂围绕开拓外贸市场这个目标,调整产品结构,本着“产品质量
是企业生命”的经营指导方针,以提高产品质量为突破口,不断强化企业内部管理。
在对职工进行产品质量意识教育,加强技术培训提高职工技术素质的基础上,建立质
量管理点,并实行质量责任制,落实产品质量奖惩制度。同时,加强成本控制,实行
目标管理,在分配制度上推行计效工资制,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取得明显经济效益。
全年加工生产优质汗布文化衫70万件, 棉毛衬裤16万件,完成工业产值246万元,实
现利税22万元,比1989年分别增长117.8%和120.1%,产品销往美国、芬兰、香港、
台湾等地,创汇210万元。

(王笃国)

[商河县地毯厂产品全部出口]

商河县地毯厂建于1988年, 是山东省畜产公司仿波斯地毯的定点厂, 现有职工
550人, 18处半成品加工点。1990年该厂生产的3000多平方米160—200道仿波斯地毯
以图案新颖、做工精细、质量可靠受到外商青睐,产品全部出口,畅销美国、日本等
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创汇280万美元。该厂的主要做法有三条:①注重市场调查,及
时掌握信息,生产图案、款式适合国际市场需要的产品。②注重出口产品质量,在厂
内部加强质量管理,提高全员质量意识,生产中企管、技术、质量等科室充分发挥组
织、监督、检查等职能,主动配合车间、班组进行全面质量管理,严把质量关。对厂
外半成品加工点,则实行以质论价,并免费提供技术服务,及时帮助解决技术、质量、
生产等问题,产品质量稳步提高。③广泛开展产品创优活动,提出了“上下齐努力、
全年创全优”的目标,全厂上下始终保持了人人争创优质品的良好气氛。

(王笃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