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1981——1990)及第七个五年计划行情况概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1&A=3&rec=15&run=13

1981—1990年,济南市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密切联系实际,认真实
施“六五”、“七五”计划,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积极扩大对外
交流,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巨大成就。这十年,是全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最快,
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十年。十年来,济南市在全面完成“六五”计划的基础上,又胜
利地完成了“七五”计划,增强了全市整体经济实力和发展后劲。

1.经济结构得到改善, 主要比例关系趋向合理。199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
到130.8亿元(1990年不变价,下同),完成了“七五”计划的106.4%,比1980年增
长2倍,年均增长11.7%,提前三年实现了第一个翻番;国民收入达到100.5亿元,
完成“七五” 计划的102.8%,年均增长10.6%;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60.4亿元,
完成“七五” 计划的140.9%,年均增长13.4%;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901元,完成
“七五”计划的107.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2.38亿元,完成
“七五”计划的113.4%,年均增长10.2%。三大产业的比例关系由1980年的22.2:
53.8:24发展为12.6:58.2:29.2,农轻重的比例关系由14.4:46.6:39发展
为9.4:42.4:48.2,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

2.工业生产发展较快, 物质技术基础明显增强。十年间,通过技术改造、引进
技术、对外合作,对80%以上的主要工业企业进行了改造;并以名优产品为龙头,组
建了20个企业集团,使企业技术装备有了较大改善,产品质量显著提高,一批产品已
打入国际市场,整个工业生产能力逐年增强,基本形成了行业门类齐全、配套生产能
力较强的工业生产体系。1990年,全市工业总产值完成225.3亿元,完成“七五”计
划的147.4%,比1980年增长2.7倍,年均增长14.1%;其中乡镇以上工业产值174
.9亿元,年均增长11.4%。主要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发电量达到44.7亿千瓦时,
比1980年增长2.8倍; 钢产量87.7万吨,增长1.4倍;生铁139万吨,增长近1倍;
原油加工量157.6万吨, 增长1倍6棉纱6.4万吨,增长91%;棉布2.02亿米,增长
44.3%; 电视机、石英钟、啤酒、卷烟等日用消费品大幅度增长。全市独立核算工
业企业固定资产原值达到100.5亿元,比1980年增长3.2 倍。

3.农业生产稳定增长, 农村经济全面振兴。通过落实党的农村政策,推行家庭
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科技兴农方针,多渠道增加农业投入,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基本
建设,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农村经济出现了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业)、商(业)、
建(筑)、运(输)、服(务)综合经营的新局面。1990年全市农业总产值完成35.14亿元,
完成“七五”计划的100.8%,比1980年增长1.3倍,年均增长8.7%。其中,种植
业21.12亿元, 平均增长6.5%;林牧副渔业14.02亿元,平均增长13.9%。商品
粮、棉基地县和“菜篮子”基地建设有较大进展,粮食总产量创历史最高水平,达18
.15亿公斤;肉蛋奶菜鱼产量大幅度增长。养殖业、工商业、建筑业和运输业的专业
村、专业户越来越多。1990年,全市农村社会总产值达到118.6亿元,比1980年增长
6.6倍,年均增长22.6%;农副产品商品率达到60.7%。

4.对外贸易迅速增长, 外向型经济有重大进展。1990年,外贸出口供货值完成
11.3亿元,完成“七五”计划的194.5%,比1980年增长近5倍,平均增长19.4%,
比1985年增长2.3倍, 后五年平均增长27%。出口创汇企业发展到227家,出口商品
增加到22大类、 410个品种。出口商品结构不断改善,机电产品和深加工产品出口逐
年增长。出口渠道增多,走出了以省外贸公司出口为主和多渠道出口相结合的路子。
十年间,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济贸易关系,加强了与国际友好城市的往来,
与港澳台地区的经济联系更加密切,来济南投资合作、洽谈经贸的外商逐年增多,利
用外资和引进技术有较大发展。十年合同利用外资3.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7亿
美元;批准“三资”企业110家,已开业50家;完成引进项目300多个,引进生产线60
余条、关键设备4100多台(套),重点改造了200多家企业。1990年2月,国务院批准济
南市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后,使济南的外向型经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5.流通体系逐步健全, 城乡市场日趋繁荣。随着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
国营商业、供销社为主体的,服务网点比较配套的,多成份、多渠道、开放式的流通
网络初步形成。全市零售商业和饮食服务网点发展到5.66万个,从业人员18.7万人;
城乡集贸市场发展到464处。 市区建成了舜井街、顺河街、天成路等17条商业街,改
造扩建了百货大楼、人民商场、大观园商场等一批大型商店,县城和乡镇驻地的商业
设施也有明显的改善。商业企业与全国各地的1000多家工商企业建立了联营、联购、
联销关系。 来济经商的客户已达480家。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商品交流逐年扩大。
农副产品上市均衡,鲜活产品明显增多,工业消费品供应丰富,城乡市场繁荣兴旺。
1990年, 全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实现58.1亿元,完成“七五”计划的110.9%,比
1980年增长3.3倍,年均增长15.7%。

6.固定资产投资取得显著成效, 经济发展后劲增强。十年间,全社会固定资产
投资完成189亿元。“七五”期间完成投资135亿元,是“六五”时期的2.5倍,其中
全民所有制投资83亿元,是前三十五年的1.37倍,新增固定资产60亿元.一批能源、
重要原材料项目先后建成。黄台电厂两个30万千瓦机组、炼油厂80万吨催裂化装置等
项目已经投入生产,涤纶、硝酸磷肥等项目也已部分建成。同时,对一批工业企业进
行了技术改造,物质技术装备有较大改善。“七五”期间新增主要生产能力有:原煤
开采74万吨, 钢材55万吨,发电装机67万千瓦,原油加工180万吨,水泥76万吨,硫
酸4.5万吨,化肥3.5万吨,棉纺锭20万枚,啤酒8万吨。

7.城市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服务功能有较大提高。十年间,通过城市综合开发,
城区主要交通干道得到了拓宽改造;城郊结合地带公路“卡脖子”路段已经打通;张
庄机场扩建工程已竣工并投入运行;黄河公路大桥、八一立交桥、解放阁、体育中心、
济南海关、国际贸易中心等建筑相继建成。十年间,先后新建和改造了七里山、甸柳
庄、工人新村、东关、燕子山、乐山街、八里洼等居民小区;新增日供水能力30万吨,
程控电话1.5万门,管道煤气用户2万户;集中供热面积达到23l万平方米;城镇竣工
住宅面积813.5万平方米。同时还新建了环城公园、五龙潭公园、百花公园、植物园
等。工商河得到了综合治理,园林绿化、环境卫生继续保持全国先进水平,1990年进
入全国“十佳卫生城市”行列。各个县城的建设都有较大进展,仲宫、绣惠、埠村、
万德等一批乡镇的面貌也发生了新的变化。

8.科技教育成绩显著,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十年间,全市科研单位共取得科技
成果2095项,其中1348项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或填补了国内空白。科技成果推广
应用率提高到80%。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步增大。教育事业取得较大进展,
九年制义务教育开始实施。中等教育结构趋向合理。济南联合大学初具规模。市属普
通高校在校生(含电大普通班)达到2882人。计划生育取得好成绩,全市人口自然增长
率控制在计划以内。文化、卫生、体育、新闻出版等事业都取得了好成绩。社会事业
的基础设施有新的改善。十年新增中小学学生席位7.5万个(其中“七五”5.3万个),
新增病床5970张(其中“七五”3860张)。先后建成了济南图书馆、儿童医院、市广播
技术区、济南画院等社会事业项目。

9.居民收入不断增加, 人民生活逐步改善。全市农村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贫
困乡村的农民生活明显改善,部分群众开始向小康生活迈进。城镇职工工资收入有较
大增长。1990年,城镇职工平均工资达到2211元,比1980年增长1.8倍,年均增长11
%(扣除物价因素,平均增长3.85%);农民人均收入达到731元,比1980年增长3.3
倍,平均增长15.8%,市区人均居住面积由1980年的4.2平方米增加到7.5平方米,
农村居住条件也有明显改善。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51亿元,比1980年末增长17
.4倍。 十年累计安置劳动就业30万人,其中安置待业青年18.36万人,1990年末待
业率为2.21%。

10.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经济活力增强。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普遍
实行,统分结合的双层

经营体制逐步建立,服务体系不断完善,集体经济进一步壮大,商品生产日益发
展。在城市,普遍实行并完善和发展了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自主
权,给企业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所有制结构有
了较大发展。商品、物资、技术、劳务、房产等市场逐步发展完善。计划、财政、金
融、物资、价格、科技、教育、劳动等方面也都进行了相应的改革,调动了各方面的
积极性,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

到1990年,济南市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为:

1.农业基础不够稳固。 尽管农业投入有较大增加,但仍然不能适应农业生产发
展的需要。许多基础设施年久失修,抗灾能力薄弱,特别是务农利益偏低,农民自身
积累较少,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致使粮棉油生产增长缓馒。

2.工业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 一般加工业发展过快,深加工高精尖产品开发不
够,30%的生产能力不能正常发挥作用。专业化生产程度不高,多数企业设备落后,
技术水平较低,主要工业设备中,有60%以上属于一般水平和落后水平,达到国内先
进水平的约占30%,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仅占5%左右。

3.经济效益不理想。 企业素质不高,管理落后,质量差、效益低的状况比较普
遍。工业资金利税率、产值利税率和部分产品的消耗、质量等指标没有达到历史最好
水平,工商企业亏损增加,建设工程超支状况比较严重。

4.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商业服务网点布局不够合理,配套设施不完善,新兴服
务行业发展较慢,起点不高,与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不相适应。

5.财政困难。 地方财政收入没有达到计划要求,市财力比较分散,财政补站逐
年增长,财政负担越来越重,形势较为严峻。

(张延平 孟繁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