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工作综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1&A=24&rec=61&run=13

【概况】1.“两型农业”发展方向基本确立。粮食生产实现“九连丰”,总产2958万吨、单产达
到423.5公斤, 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在确保粮食稳定增产的基础上,加快培育“都市型、城郊型”现代
农业产业体系,“一圈三带”的农业产业布局基本形成,蔬菜、畜牧、种苗、林果花卉四大产业体系基
本确立, 农业产业化经营深入推进。全市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410家,农业专业合作社3278家,重点
扶持80个都市农业园区和47个特色品牌基地建设, 带动标准化生产基地约133万公顷,休闲观光农业
蓬勃兴起,建成农业休闲观光项目200余处。
2.农民收入实现持续增长。2011年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0412元,同比增长169%,连续2年超过城
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其中,工资性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477%,成为收入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3.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落实水利投资272亿元,完成各类水利工程2186项,恢复和改善
灌溉面积427万公顷、 节水面积153万公顷。完成造林面积15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311%。
行政村内主次道路硬化率达到97%,通客车率达到998%,自来水入村率、入户率分别达到964%和90%。
50%的乡镇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60%的村实现生活垃圾集中处理。
4.农村民生持续改善。在全省率先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参保人数达到2131万人,
养老金发放率达到100%, 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不低于1800元,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
100%。 新建农房100094户,完成了全年任务的1819%。农村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城乡教育逐步向均
衡发展推进。
5.农村改革亮点纷呈。统筹城乡发展七大工程全面启动,特别是重点城镇提升和山区生态建设两大
重点工程迈出新步伐。出台水利改革发展实施意见,基本形成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出台推进县(市)
区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意见,积极推进乡镇畜牧兽医站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土地承包
经营权加快流转。
6.农村社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村“两委”换届工作顺利完成,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不
断加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管理创新迈出新步伐,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
建设深入推进,农村社会治安持续好转,呈现出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王树勇刘方洲)

【统筹城乡发展“七大工程”顺利启动】市委、市政府在总结“十一五”新农村建设“十大行动”
的基础上,经过深入调研,并经市委九届九次全会和市十届人大第四次会议研究,确定“十二五”期间
实施加快农民增收工程等统筹城乡发展“七大工程”。
1.加快农民增收工程。“十二五”时期,通过大力实施“3115”农民增收计划(靠加快推进工业化、
城镇化,加强劳动力培训,发展劳务经济,促进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3000元;靠转变农业发展,促进农
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增长1000元;靠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促进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1000元;靠落实支
农政策,促进农民转移性收入增长500元),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力争“十二五”末全市农民人均纯收
入达到14000元。在全市各级的共同努力下,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4118元,同比增长169%。
2.山区生态建设工程。围绕保护生态、富民惠民基本目标,实施“减人、兴业”战略。“减人”就
是山区农民向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转移,“兴业”就是发展生态休闲文化旅游产业。从规划建设历城区
柳埠、长清区五峰旅游综合体突破,逐步将南部山区建设成生态功能区和休闲宜居旅游区。每个镇(办)
900万的建设资金已全部拨付到位,进一步完善建设规划,筹划项目建设。
3. 重点城镇提升工程。在章丘市刁镇、济阳县崔寨镇、商河县玉皇庙镇、平阴县安城镇等4个重点
城镇实施“兴业、聚人”战略。“兴业”就是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实体经
济; “聚人”就是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引导农民向镇驻地集中,争取到“十二五”末,打造成1个
在全省、3个在全市有较大影响的强镇。每个镇800万的建设资金均已拨付到位,按照规划,实施项目建
设。
4. 新型社保覆盖工程。主要包括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农村医保、弱势群体保障和义务教育4个
方面,进一步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全覆盖;新型农村合作
医疗人均筹资标准已达到250元, 参合人数达到3254万,参合率达到100%;弱势群体保障力度进一步
加强,供养标准都有不同程度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累计投入校舍安全工程
资金434亿元,376万学生受益。
5. 基础设施强化工程。主要包括中小河流治理、森林城市创建和农村道路保通3个方面。年河道治
理完成投资21亿元,实施了腊山分洪、土马河治理、大寺河治理等工程;森林城市创建工作进展顺利,
新增造林155万公顷,新建完善农田林网08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311%;道路保通工作,完成
农村道路保通工程项目187个,236公里,新建大中桥(危桥改造)29座,农村道路状况不断改善。
6.产业体系振兴工程。主要包括蔬菜、畜牧、林果花卉、种苗四大产业,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
系,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年内,标准化蔬菜生产基地达到133万公顷、保供菜田达到333万公
顷、新建标准化畜牧小区46处、新发展优质果品生产基地043万公顷、新育花卉面积011万公顷、新
育苗012万公顷。
7.乡村文明创建工程。主要包括农村环卫、沼气、文化体育和乡村文明争创工作。通过工程的实施,
大力改善农村环境, 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提升乡村文明水平。生态文明村建设取得积极进展,800个生
态文明村庄建设全部完成;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得到较快发展,全市44个乡镇(办)基本完成城乡环卫
一体化建设,农村生活垃圾“村集、镇收、县(市)运输处理”的模式初步形成;农村能源建设不断加
快,户用沼气池达到19万户。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不断加强,1502个村建设了文化大院,占全市行政村总
数的37%。

2011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单位产品产量比上年±%
粮食万吨295.82.2
棉花万吨2.8-3.3
油料万吨5.5-6.7
水果万吨48.01.2
蔬菜万吨617.82.7
肉类万吨38.82.0
禽蛋万吨35.2-2.4
奶类万吨31.40.7
水产品万吨4.42.3

(王树勇刘方洲)

【“两型”农业建设】坚持都市型、城郊型“两型”农业建设发展方向,大力实施特色品牌战略,
着力推进省会农业发展基地园区化、基地园区建设集约化、集约经营可持续化。全市重点扶持基地和园
区127个, 比上年新增50个,建成核心区约173万公顷,带动标准化生产面积约133万公顷,涌现出
一批优势突出、 竞争力强、功能融合、效益明显的产业隆起带。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175个,累
计683个,各类农产品品牌140多个。特别是依托基地园区产业载体和产品主体功能,以“美丽乡村”创
建为引领,加快推进休闲农业发展,举办农业节庆活动60多次,接待游人超过1200万人次,实现综合收
入22亿元。(李建)

【都市农业园区建设】制定《关于抓好一批都市农业园区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2011年园区十大
重点建设内容。重点建设提升打造80处市级都市农业园区,形成一批有功能、有特色、有创意、有融合、
有潜力的园区,改善城郊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拓展农业功能。园区规模明显增大,80家园区总规
划面积1万公顷,实现土地流转面积047万公顷,完成年度投资56亿元。园区农业生产能力明显增强,
80个园区蔬菜、 水果、中药材等产品年产量3万吨,形成20余个农产品品牌。园区生态功能不断完善,
沼气池容量达到137万立方米,喷滴灌和防虫网等病虫害防控面积约013万公顷。园区休闲观光功能
明显拓展,园区年接待游客超过200万人次,经营收入近28亿元,是2010年的5倍。坚持把政策扶持与
工作绩效挂钩,根据中期和年终两次考评结果,对56个园区给予奖励扶持,扶持资金总额达1200万元。
(冯文军李建)

【特色品牌基地建设】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和既定工作目标,基地建设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主
导产业日益突出,基地功能不断提升,建设机制不断完善,运营模式丰富多样,品牌影响力日益提升。
全市品牌基地发展到47个, 较上年增加13个,基地建设面积、核心区面积分别达到8万公顷和04万公
顷,基地规模得到有效扩大。出台《济南市现代农业特色品牌基地认定管理办法(暂行)》与《济南市
现代农业特色品牌基地考核评价细则》,基地建设管理更加规范。依托品牌基地建设,配发了40辆“菜
篮子”直通车,完善了生产与消费的对接。(张建军李建)

【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培育壮大规模龙头企业为切入点,以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为基础,以建立农
民专业合作社为纽带,进一步完善带动农户的组织制度和利益联结机制,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
提升。新认定市级农业龙头企业6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100家,公布质量安全放心批发市场13家。
全市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07家,其中省级以上3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278家、新增542家,成功举办
了现代农业成果展,发放了40辆菜篮子工程配送车,开通了农产品网上产销平台,积极探索推进农超、
农社、农校等新型对接模式,有效拓宽了农产品市场。
(李建)

【农业科技推广能力建设】以组织实施农业科技推广能力建设“双三六”工程为抓手,突出聚集平
台、人才、项目和机制等科技要素,逐步构建起具有济南特色的农技推广“1234”模式,农业技术集成
化水平不断提升。农高区体制进行了调整理顺,为其更好发展创造了条件。依托市农科院,实施了十大
农业科技攻关项目,农科院的龙头作用逐步显现。组建百名农业科技专家团队,下达21个示范培训中心
建设项目, 实施25个农业“双推”项目,引进新品种156个、新技术98项,获省市农业科技项目奖励13
项。创新农民培训方式,初步建立起农民培训监管和远程管理系统,培训专业大户、农技辅导员等新型
农民14万人次。开发了农村首席信息员管理系统,向2万农户发送实用信息700余条,加快了农业生产
经营信息化进程。(李建)

【农产品质量监管】紧紧围绕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城市品牌,出台农业品牌化建设意见,制定
优质名牌农产品评选办法,突出抓好监管、标准化、监测和认证体系建设,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
平。 市县两级均成立了监管机构,73%的乡镇、街道成立监管办公室,并聘任200名协管员,市县乡村4
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络初步建成。 全面推行农药市场准入备案和高毒农药禁销制度,对126家农药
批发企业的4700个产品批准备案。新制定农业地方标准17项,农业标准化基地总数达到81个。以实施国
家县级质检站项目为抓手,着力提升县级农业质量检测中心建设,全年完成农(渔)药残留定量法检测
3000个、速测法检测4万个,合格率分别超过97%和99%。(李建)

【农业基础条件改善】大力推进农业基础设施改善和物质装备水平提升,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
力和抗风险能力。协调争取千亿斤粮食等10个重大项目落地建设,15个在建项目压茬推进,总投资超过
17亿元。 大力推进循环农业发展,建成高标准生态文明示范村30个、户用沼气池1万户、沼气工程22
处、 沼气服务组织100处,推广“三沼”综合利用技术约167万公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约424万公
顷, 秸秆综合利用率93%,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持续实施渔业标准化池塘整理工程,改造提升
池塘约127公顷。 着力健全农业病虫害防治体系,新建40个植保专业化防治队伍,为农业生产安全提供
了基础性保障。(李建)

【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建设】 全年落实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和购机补贴资金514亿
元,同比增长125%,围绕春季抗旱双保,及时发放浇水补贴和弱苗补贴4285万元,有效调动农民生产
积极性。政策性农业保险在3个试点县区实现了小麦、玉米、棉花全覆盖,承保面积达到155万公顷,
为农民协调理赔资金1088万元。 以扶持乡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为重点,加快健全市县乡村4级土地流转
服务网络,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到约289万公顷,增加约049万公顷。指导做好“一事一议”筹资筹
劳工作,筹得项目投资155亿元,47万人受益。落实扶贫资金3373万元,覆盖169个村、61万低收入
人口, 实现人均增收1300余元。不断强化农业综合执法,查获伪劣农资50余吨,妥善处置5起种子质量
纠纷案件,有效维护了农业生产经营秩序和农民合法权益。
(李建)

【农业机械化概况】全市农机总动力527万千瓦,农机总值302亿元,分别比2010年增长35%和4
5%。在农机补贴政策的推动下,农机装备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机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联合收获机达
到8608台, 增长138%,其中小麦联合收获机达到5683台,新增657台;玉米联合收获机达到2925台,
新增384台;玉米机收率812%,比上年提高84个百分点。机耕、机播、机收分别为7496%、9658
%、8643%,分别比上年提高11、19和53个百分点,全市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0%,提高2个
百分点。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196万台,免耕播种机1514台,深松机390台,农机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
全市农机合作社83家, 其中14个规范化农机合作社示范点, 成员超过1500人,拥有农机具超过2000台
(套) ,年作业服务面积8万公顷以上,承担全市农机作业量20%以上,年服务总收入20265万元,农
机服务体系日趋完善,服务功能不断增强。
1. 全市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召开。市政府于5月召开全市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出台《济南市人民
政府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 ,计划到2015年,全市农机总动力550万千瓦,农机总
值(原值)35亿元,农机服务总产值195亿元。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90%以上,重点经济
作物关键生产环节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66%, 设施农业、畜牧业、水产业、林果业和农产品初加工业机
械化得到全面发展。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2.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成效显著,秸秆综合利用长效机制进一步巩固。秸秆利用工作再上新台
阶。 年内共产生农作物秸秆约427万公顷,秸秆综合利用总量397万公顷,综合利用率93%,同比增
加2个百分点。 其中,机械化还田面积约278万公顷,秸秆青贮约595万公顷,通过发展秸秆养殖食
用菌、 秸秆压块等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消化秸秆约595万公顷。济南国际机场、主要高速公路两侧及
济南城市周边等重点区域,秸秆综合利用率965%,杜绝了秸秆焚烧现象。
3.完成购机补贴工作。中央、省共安排济南市购机补贴资金5860万元(含省财政直管县商河县1060
万元),市财政配套资金200万元。共补贴各种农机具10124台(套),受益农民6224户。其中,对大型
拖拉机、玉米联合收获机及小麦免耕播种机进行重点补贴,分别为1476台、340台和113台。通过购机补
贴,直接带动农民投资农业机械15亿元,拉动农机化装备的快速发展。
4. “三夏”“三秋”农机化作业顺利完成。共收获小麦2157万公顷,其中机械收获约209万公
顷,机收率97%,比上年提高04%,适宜机收小麦基本实现机械化。夏播玉米面积约1756万公顷,机
播率87%,比上年提高42%。秋季玉米机收面积约1714万公顷,机收率812%,比上年增长86%。
秋种小麦面积209万公顷,小麦机播率95%,其中免耕播种面积188万公顷。“三夏”“三秋”期间共
检修各类农机具941万台, 培训机手12435人,组织跨区机收服务队145个,在主要交通路口设立接机
服务站48个。 夏秋两季共投入各类农机具21246台(套),其中小麦、玉米联合收获机8146台,免耕播
种机1260台,深松机近400台,玉米机收率突破81%,为粮食产量九连丰打下坚实基础。
5. 保护性耕作、深松深耕等新型田间作业方式快速推广。经历年初的低温和持续干旱后,约127
万公顷保护性耕作小麦呈现出显著优势。市农机推广部门对8种保护性耕作机具11种模式进行对比试验,
组织市县两级农业、农机专家对实施保护性耕作的36个监测点和对比田进行实地测产,逐步探索适合济
南实际情况的发展模式。投入180万元,在历城、章丘、长清、平阴、济阳、商河各建立约667公顷深松
整地示范区,每亩作业补贴30元,全年完成深松整地面积近133万公顷。
6.农机监理工作有序开展。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及“农机专项打假”活动,继续深入开展“星
级文明农机维修网点” 创建活动,新确定3家单位为全市三星级文明农机维修网点,为促进农业机械维
修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高提供保障。共检验拖拉机、联合收割机6800余台;新车上户1915台;新考驾驶
员725人;查处各类违章780余人次,事故率控制在1‰以下;技术检验农机修配网点520个;发放农业机
械维修技术合格证310个;办理职业技能鉴定证书450个。
(吴岳李建)

【休闲农业】结合“山东省国民休闲汇活动”,在城市周边推出一批采摘、垂钓、养生、运动为主
题的乡村休闲休憩带。依托高科技企业、现代农业示范园项目以及林果、蔬菜等特色农业产业推出一批
现代农业休闲基地, 以旅游强县为重点推出“绿道” 漫游乡村线路活动。全年休闲农业接待游人超过
1200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22亿元以上。重点举办张而草莓节、王家峪樱桃节、书堂峪樱桃节、济阳圣
源梨花节、仁风富硒西瓜节、章丘黄河西瓜节、高官寨甜瓜节和黄河湾捕鱼节等农业节庆活动60多次。
重点评选推介章丘市明水街道办事处柳沟村、章丘市双山街道办事处马安村、历城区郭店街道办事处相
公庄村、历城区仲宫镇杨而村、长清区五峰山街道办事处石窝村、平阴县洪范池镇书院村、平阴县锦水
街道办事处毕海洋村、济阳县崔寨镇前街村、商河县龙桑寺镇刘集村和市中区陡沟街道办事处小庄村10
个“美丽乡村” (第二批)。重点培育打造历城区柳埠镇、长清区双泉镇2个休闲农业示范乡镇,临港
片区1个休闲农业重点片区。(段振锋李建)

【农村能源建设】全市各级农村能源系统认真组织实施农村能源及生态农业建设项目,积极推进农
村户用沼气、沼气服务体系、大中小型沼气工程、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全市共
完善生态文明示范村100个, 建成高标准生态文明示范村30个,新建户用沼气池12万户,安装太阳能
热水器6000余台,推动“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建设进程。全年共提升
完善农村沼气服务组织100余处,服务沼气用户超过15万户,沼气服务覆盖率达到79%,其中合同化服务
超过8万户。确定9处服务组织为区域化服务创新示范单位,积极探索区域化沼气服务运作模式,推动全
市沼气服务组织能力、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全年共建成大型沼气工程项目2处,中小型沼气工程20处。
全市单池容积在50立方米以上的各类沼气工程达465处, 总容积达3万立方米,年处理粪污300余万吨,
年产沼气200多万立方米, 有效促进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实现部分养殖场畜禽粪便等废弃物的资源化
利用,发挥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积极开展“三沼”综合利用试验示范,重点扶持15处循环
农业示范园区(基地)实施“三沼”综合利用项目,对生态循环农业开展较好的30处园区(基地)进行
了评优表彰。 “一棚一池”“三位一体”“畜—沼—果(菜)”等各种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推广面积达1
67万公顷,有效促进了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杨瑞李建)

【农村扶贫开发】2011年是“十二五”扶贫开发的开局之年,全市扶贫开发工作紧紧围绕“三个明
显” 的阶段性目标,在扩规模、上水平、增效益上下工夫,全面完成6万低收入农民受益增收的任务。
全市共安排市级财政扶贫专项资金3000万元, 重点扶持章丘、历城、长清、平阴、济阳、商河、市中7
个县(市) 区的37个乡镇。 累计发展优质林果基地1166公顷,中药材基地、茶园、蔬菜等特色种植约
127公顷, 新建大棚956个,养殖奶牛、獭兔、土鸡等40万只;新修硬化生产路11295千米,新打井、
蓄水池、水窖、提水站169处;铺设管道278千米,项目共覆盖169个村,33029户、113699人,其中低
收入人口14021户、 61121人。项目完成总投资133亿元,实现总收入23亿元,纯收入15亿元,低
收入人口人均增收1320元。(段振锋李建)

【第二届农民春晚】 1月24日晚,济南市第二届现代农业“百花奖”颁奖暨农民春节联欢晚会在济
南电视台举行。市委书记焉荣竹致信祝贺。晚会以现代农业发展为背景、以城乡统筹为主题,着重再现
全市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乐观情怀,商河鼓子秧歌和《绿动长清》《快乐乡村》《章丘大葱》《唱唱
俺唐王的大白菜》等节目展现了原汁原味的济南乡土特色。晚会现场还颁发了济南市最具影响力的十大
农业特色品牌基地、十大都市农业园区和十大特色农产品品牌、十大农业节庆、十大农业龙头企业、十
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十大现代农业文化创意、十大美丽乡村等奖项。(李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