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公司选介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1&A=24&rec=59&run=13

【济钢集团有限公司】济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济钢)截至2011年底,在册职工总数31797人。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038人、中级2494人、初级2350人。全公司设备总台数1354万台(套),装机
总容量11767万千瓦。资产总额48052亿元。主要生产设备有120吨转炉3座、210吨转炉1座,1750立
方米高炉3座、 3200立方米高炉1座。线材生产线小型材、中型材各1条。板材生产线宽厚板、中厚板、
中板、冷轧薄宽钢带、热轧中厚宽钢带、镀锌彩涂板(带) 生产线各1条。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
13套。钢铁主业产品以宽厚板、中厚板、中板、冷轧薄宽钢带、热轧中厚宽钢带为主。济钢全年生产钢
83438万吨、 铁87700万吨、钢材78924万吨;实现销售收入37537亿元、利润274亿元;出口
钢铁产品4904万吨,创汇434亿美元,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1820亿美元。
济钢持续推动成本管理,从堵塞漏洞、优化工艺阶段转向降低结构成本、采购成本和系统成本的阶
段。围绕降低采购成本,开发了铁矿石经济性评价模型,对炼铁成本分两线考核,实现生产单位与采购
部门工作目标同向、责任共担。山西焦煤集团煤炭采购量突破100万吨,降低采购成本1亿元左右。深化
阳光采购, 从8月起对人民币现货进口矿实施公开招标采购,通过采取紧跟市场、控制节奏等措施,进
口矿抓商机实现尝试性的突破。采购部门敏锐把握商机,保证矿石和煤炭采购的经济性。在备品备件采
购供应中积极推行“公开招标+反拍卖”法、无忧化供应等。围绕降低结构成本,实施“三低”炼铁,
低品位矿炼铁工艺和技术实现经济料配比从小高炉到大高炉的复制,低质煤配比炼焦实现成本与焦炭质
量兼得,低焦比炼铁向3200立方米高炉推广、提升。降低系统成本,一方面通过研究合金成分和性能,
采用合金替代降成本, 另一方面钢轧系统实施合金减量化,降低合金成本,炼钢厂3个转炉区域全年降
低合金成本1亿多元。强化资金管理,推行资金占用利息日结算、旬讲评、月考核制度,优化管控措施,
创建采购预算管理体系,使原燃料库存控制在下限合理位置运行;重点关注产品的交付质量、交付速度、
缩短产品交付周期,提高交付水平,实现产成品库存和资金占用降低的目标。经过全公司的共同努力,
与上年比,在消化掉高达16亿元增支减利因素的情况下,全年降本增益达到12亿元, 完成了山钢集团
下达的利润指标。
济钢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开展管理提升、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活动。本着“从严、从难、
从极端”的原则和要求,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和隐患排查与治理工作,实施安全标准化,全年
杜绝了重大生产事故、重大交通事故、重大设备事故、重大火灾事故和重大人身伤害事故,千人负伤率
和重伤率实现控制目标。全面加强计划管理,优化生产组织结构,保证高效产线满负荷生产;借助“市
场前线指挥部”信息和政策平台,加强结构调控,生产与销售协同创效益;全面系统优化检修时间及节
点,实现设备检修与生产运行的紧密衔接,与市场走势的紧密配合;整体优化、系统平衡原燃料进厂组
织,积极实施大物流管理;科学筹划,系统平衡,按时关停剩余4座小高炉,淘汰落后的任务圆满完成;
坚持采取铁腕抓质量、质量改进长效机制等措施,严抓进厂检验、细抓中间环节、狠抓出厂检查。全年
检验各类进厂物资23万批, 降低潜在采购成本45亿元,挽回质量损失225亿元。开展质量缺陷攻
关,组建8个质量改进课题组,从工艺技术角度进行深入研究、攻关,8月以后2500毫米轧机产线高强船
板杜绝了花斑质量问题; 4300毫米轧机产线探伤合格率达到99%;3500毫米轧机和4300毫米轧机产线裂
纹改判大幅降低。开展工艺技术创新和定期工艺纪律检查,使产品实物质量特别是性能合格率得到明显
提升; 强化热处理挽救、切边挽救及修磨工作,降低质量改判损失。全年月均质量损失同比降低了50%
多,实现质量损失减半的目标。加强工艺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积极组织“总经理质量与核心竞争力工
作日” 活动, 强化核心竞争力项目“核电用钢和商业模式开发”工作,ASME质量体系通过外审认证。
“炼焦煤气流调湿与分级一体化研发实验室” 通过国家级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建设项目验收;完成2项国
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的制定等任务;参加多项国家标准的修订,并将济钢研制的600兆帕级热轧带肋钢
筋纳入国标,有效提升了济钢的影响力。
济钢坚持依靠创新解决转型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以管理创新课题研究和机关创新创效为抓手,积极
推进创新驱动战略,先后辨识下达89项指令性管理创新课题,形成研究管理、研究创新的浓厚氛围,形
成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影响带动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提升的难题逐步得到解决。装备部负责组织的
《开展设备检修质的飞跃》课题,解决了过去设备低水平运行问题,探索形成了新型设备管理模式,设
备事故率降低,经济损失大幅度下降。营销部门围绕充分发挥贸易带动作用,全面推广“产品+服务”
的营销模式,形成以服务产线为特色的合作模式、以资金链为核心的产业链合作模式、济钢—现代重工
船板接单模式、出口产品预处理深加工模式等,提升了济钢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市场竞争能力。财务处
负责组织的《改善保险管理,降低保险费用》课题,打破传统思维定势,在投保财产大幅增加的情况下,
保费净支出同比减少2000多万元, 返还和减少保费比例达80%以上。组建的铁前可靠性工程小组、质量
攻坚战指挥部、成本翻身仗指挥部、市场前线指挥部、核心竞争力领导小组,都围绕生产经营中心任务,
集聚智慧,挖掘潜能,合力推进降本增效,解决产品质量问题,拓展高端市场,为提升核心竞争能力奠
定了坚实的基础。总部机关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成立创新创效工作推进组,加强过程督导,积极性和创
新潜能得到激发。全年机关创新创效实现25亿元,其中净增益完成7000万元,节支、避损、增益15亿元,
创间接效益95亿元。按照“打通薄板线、提升厚板线、延伸产业链”的发展思路,反复研究论证,慎
重决策,重点对轧钢各主要生产线进行高效求盈改造。围绕解决热连轧生产线存在的生产工艺及设备问
题,提高薄规格产品生产比例和产品质量,实施的1700毫米热连轧主线技术改造项目,投产后30毫米
以下薄规格产品比例达到43%, 产品表面及内部质量明显改善,冷轧供料能力及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
为释放双机架冷轧机产能,降低工序生产成本,解决镀锌原料卷供应问题,新增年产20万吨的单机架可
逆轧机,实现与现有双机架冷轧机组差异化分工,进一步提高冷轧产线扭亏能力。围绕尽快解决镀锌彩
涂产线连续亏损的局面,对影响产品质量的气刀进行改造。在3500毫米轧机产线,建设了蓄热步进梁式
加热炉和四辊粗轧机,形成轧制力7000吨的双四辊轧机装备优势,具备了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销
售价格钢板的生产能力。 在4300毫米轧机产线,配置两条引进德国先进技术的热处理线,具备年产100
万吨热处理钢板的装备技术水平;与澳大利亚合资成立贝斯济钢钢板公司,利用济钢先进热处理生产技
术,生产高质量、高性能热处理钢板产品。
济钢坚持把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建设与城市共生型钢厂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紧抓不放,大力
优化能源资源结构, 提高综合利用水平。年初成立节能减排指挥部,协调、调动各方面力量,争取1年
完成需要一个五年规划完成的任务。 创新管理模式,实现8台燃机并网发电的历史性突破,全年余热余
能发电35亿千瓦时, 比上年增加136%,自供电能力达到用电总量的57%。实施水资源结构优化,实现
生产、 生活用地下井水零提取,降低50%,年节约水资源费2000万元,为济南市“节水保泉”作出了突
出贡献。二降压电网重构工程全面竣工,年降低费用3300多万元。强化削峰填谷节电管理,峰谷平年创
节电效益4500万元, 同比增长1倍。强化动态平衡调整,高炉煤气放散率降低到289%,降低15个百
分点, 吨钢转炉煤气回收提高6立方米。将工艺中富余的副产能源输送到周边企业,全年实现销售收入
约7800万元, 增加50%,启动利用余热资源实现社会化供暖工程。坚持环境持续改进机制,实施污染物
资源化治理, 建设400平方米和2号120平方米烧结机脱硫工程、化工厂酚氰污水处理工程等污染减排项
目。废气排放达标率982%,废水达标率985%,环保设备同步正常运行率达到999%。全年减排化学
需氧量200吨、二氧化硫3500吨,全面完成全年节能减排目标。
坚持产线管理和市场导向,实施系统创新,按照“创利优先,系统效益最大”的原则,形成炼铁单
元、钢轧产线、模拟法人、费用单位等多种创利考核机制,构建形式多样、针对性强、能够充分反映市
场贡献的绩效管理体系,实现政策导向与企业目标相统一,各单位局部绩效与企业整体绩效相统一。实
施机制创新,先后对化工厂、气体公司、冷轧厂、彩板厂、职工医院、国贸公司,建立模拟法人经营运
作机制和创利考核机制,提高经营的灵活性、自主性与有效性,全年实现创利减亏15亿元。推行政策
创新,建立两级研发管理机制,形成产销研一体化管理机制和考核机制。一级研发产品累计占到资源量
的34%, 全年创毛利总额4600多万元, 吨材毛利达到常规产品的25倍; “万元钢”实现零突破,
“千元利”产品突破1万吨;核电用钢、无取向硅钢、9Ni钢等50余项高等级产品研发取得新突破。改革
职称聘任机制,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打破工龄、资历、身份界限,把创效数额作为职称聘任的
主要标准,鼓励有才能有才华的职工脱颖而出。
非钢产业运行质量和整体效益明显提升,各子公司的整体实力显著增强,经营业绩稳步提高,成为
济钢效益的重要来源。21个纳入绩效考核的子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20亿元、比上年提高39%,其中
实现社会市场收入59亿元、 提高91%;实现利润489亿元,同比提高2752%。出资人职能管理不断
完善,投资结构实现持续优化,对投资企业监控做到及时到位,投资收益趋于稳健向好。创新中外合作
经营管理模式,成立贝斯济钢钢板公司;推动、加快子公司上市工作,鲁新建材与鲁昂建材完成吸收合
并;英大信托公司、大连济连冶金机械成套设备公司等股权转让事宜稳步推进;对外投资收益管理得到
进一步规范,17家全资、控股、参股公司年度实现投资分红,有效维护了济钢作为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非钢产业转型发展项目实现提速和进步,冷弯型钢项目稳步推进,非晶合金母材基地项目承接订单试生
产,永磁铁氧体材料项目、活性铁项目承接实施;信息智能化产业编制《智慧泉城可行性报告》,智能
小区的试点开发建设基本完成。核心产业培育上,发挥核心竞争力培育管理的引导作用,进行钢结构房
屋的产业化、现代工业设计、资源类产业深加工培育及“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等领域和项目的有益
探索。进一步规范驻外投资公司的基础管理,创新管控模式,建立管控制度和目标绩效考核体系,基础
管理水平不断提升。驻外经贸公司和合资合作公司全年分别实现利润1181万元、6046万元,同比分别提
高3687%和202%。驻外经贸公司和合资合作公司以“产品+服务”营销模式为指导,依托贸易带动,
市场空间、营销渠道不断扩展,分别完成钢材销售量928万吨、665万吨,同比提高190%、622%,
逐步成为济钢产品的重要营销渠道。(陈双玲)

【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全年累计销售汽车16万辆,实现销售收入701亿元,实现利税总额
38亿元,实现利润总额25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63亿元。集团公司组织实施“二次创业”,全面提升企
业运行质量水平,企业效益和运行质量好于行业平均水平,主要表现在:排气量9L以上重卡继续保持国
内首位;出口整车超过21万辆,同比增长563%,再创历史新纪录;产品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迈出实
质性的一步,质量提升的成果开始有明显的市场正面反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升,继续保
持健康的运行态势。12月20日,中国重汽被中央授予“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1.全力提升营销网络水平。 出台经销商信用评级制度等一系列创新政策,筛选一批长期忠诚战略
合作单位,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初步形成新的激励模式,积极引导售后服务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
由原来的综合性经代销制向区域经销与品系经营相结合的营销网络体系转变,初步建立起网络成员单位
提高营销质量和管理水平的竞争机制,有效控制在途车辆和应收款,售后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积极探
索金融产品支持销售的途径,大力推行各种模式的消费信贷、保兑仓等业务,取得良好效果。从国际市
场来看,中国重汽出口量大幅增长,连续6年保持重卡行业出口首位。进出口系统的“6+1”模式基本确
立,开始凸显优势。进出口公司进行境内支撑和服务,境外设立机构,划分六大区域,财务独立运行,
常驻境外人员超过120人。 强化境外售后体系建设,取消带配件销售、买断售后服务的模式,建立长期
服务机制和模式。加强进出口系统内部管理力度,制定并严格贯彻落实进出口系统人员职级浮动管理办
法,进一步调动海外营销团队的工作积极性。国际国内营销网络规模和质量的有效提升、营销队伍建设
的不断加强,成为中国重汽强化市场优势的有力支撑。
2.大力优化产品结构, 不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坚持技术领先战略,产品开发能力和水平始终处
于行业前列。特别是通过实施“二次创业”工程,重卡产品得到全面优化提升,轻量化有新的突破,燃
油经济性更加适应区域市场需求。中重卡开始形成能力,轻卡实现金三角布局,客车、工程机械等形成
新的增长点。中国重汽在坚持重卡为主导、实现全系列商用车方面迈出关键性的一步。又将产品划分为
5个平台, 面向市场进行产品细分,同时对产品研发、销售的组织架构进行调整,使技术研发更加贴近
市场,更加有利于落实目标责任考核。
3.抓好质量水平的提升。中国重汽始终坚持高质量低成本战略,产品质量大幅提升,形成“用人品
打造精品,用精品奉献社会”的质量理念。通过“二次创业”,进一步强化全员质量意识,加大质量投
入,在工艺管理上下工夫,重卡产品的可靠性、用户满意度明显提高。同时加强对员工的技能、质量培
训, 提高全员的质量意识。 加大质量检测考核力度,形成人人关心质量、高度重视质量的良好氛围。
2011年中国重汽产品售后服务次数同比下降2688%,单车质量索赔额同比下降14%,被国家质量总局授
予“出入境检验质量信用管理AA级企业”称号。
4.全面提升企业精益管理水平。 各二级单位开展全员参与的持续改善活动,从身边做起,从每一
个员工自身做起,研究改善提升,解决流程科学的问题。全公司3800多项改进、改善措施固化,为提高
质量、提升效益发挥了良好作用。出台《物流优化改革工作指导意见》等一系列管理创新制度,有效控
制企业管理成本。严格执行比质比价招标采购管理流程,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开展全面预算管理,细
化资金管理流程,对资金、成本、效益进行分类预算,定期召开预算分析会,科学分析、合理安排,提
升财务管理水平。高度重视风险防范工作,进一步完善风险防范的制度流程,使企业内控管理更加科学,
确保实现企业最佳效益。
5.坚持机制创新, 使企业运行更加科学高效。取消车间工段的传统管理模式,推行现场分部制,
压缩机构层级,提升现场管理水平。组织机构优化调整工作全面铺开,努力减少法人单位,在制造单位
中全面推行扁平化管理,进一步提高集团管控能力。在认真总结前期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完善干部职级
浮动管理,持续推行绩效考核晋级制度、非领导职务晋升制度、干部公开选拔、竞聘上岗工作,为各类
人才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制定并严格落实分配制度改革意见,既解决“干多干少一个样”的问题,
更解决了“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从分配制度上保证企业实现由大到强的重要转变。(于庆军)

【力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集团整体规模首次突破百亿元,同比增长30%。人才培养计划得到全面
推行,基层员工及班组长的培训力度不断加大,基层管理人员的技能得到很大提升,核心骨干赴新加坡
开展高端培训, 为高管人员开办MBA核心课程教育。在国际化进程中,德国公司、北美基地开始运行,
南非公司完成注册, 满足了全球化条件下企业发展的需要。 品牌建设获得重大突破,“双虎涂料”及
“力诺瑞特” 先后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新获国家专利117项(含发明专
利19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再添新亮点。亲情文化进一步“落地”,员工待遇、工作环境、福利条件
有了显著改善,多个单位按照国家要求安排节假日,陆续实现每周双休制度。这些工作增强了集团的凝
聚力,提升了企业形象,彰显了社会责任,为集团更加稳健持续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有力保障。
2011年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集团新的“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为配合国家整体规
划与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集团对“四五”规划的区间进行微调,各二级集团实现新的增长。
1.力诺光伏集团优化运营模式,应对市场挑战。光伏集团积极应对市场挑战,及时调整发展战略,
组建新的管理架构,优化商业运营模式,不断加大国内电站建设运营和海外电站开发力度,日喀则10兆
瓦、 德令哈30兆瓦、力诺科技园区10兆瓦及20兆瓦的EPC光伏电站项目先后建成。结合光伏行业发展形
势,企业不断加大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力度,集团承担了国家光伏行业唯一的薄膜硅电池“863”计划。
国际化有了实质推进,分别在美洲、欧洲、非洲、澳洲设立分公司、子公司,并取得全球五大洲光伏行
业认证, 为产品走向全球打开了通道。基于战略定位,集团太阳能电力公司国内电站确保200兆瓦,争
取260兆瓦,力争在“四五”期间实现太阳能电站安装达到3000兆瓦,成为集团新的增长点。
2.力诺瑞特集团销售模式转变, 实现由量到质的飞跃。力诺瑞特集团通过销售管控模式转型,在
SAP-ERP成功运行的基础上,SAP-CRM提前上线应用,建立资源、财务一体化的高效快速运营模式。通过
实施价值链运营管理,实现经营由量向质的转变,力诺集团副总裁申文明被山东省政府授予“省长质量
奖” 。全球首创的CPC中温太阳能工业锅炉系统,突破太阳能由“热水”向“热能”升级的技术难题,
这项重大创新技术被列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聚光非跟踪式中温太阳能技术,被纳入国家“十二五”科
学支撑计划;钛金太阳集热管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的合作成果得到体现;
工业绿动力计划启动,节能服务公司通过国家发改委备案,引领太阳能热利用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经
过开展“阳光150”行动,协同镀膜管板块使资源得到优化,产业链协同效应更加凸显。
3.力诺玻璃集团强化技术创新,跃居行业龙头。企业强化技术创新,深化与JSJ合作,成功开发出
硼硅中性33玻管,填补国内空白;棕色安瓿玻管通过专家鉴定,走在市场与竞争对手的前列;济南力
诺跃居中国轻工业玻璃器皿行业十强首位。与飞利浦实现战略联盟,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深入推行“3+
5”管理,成为集团精益管理的典范。站在全局和未来发展的角度,协同高硼硅玻璃管板块共同发展。
4.力诺宏济堂集团品牌建设提升, 利润实现大幅增长。通过压缩库存和应收账款提升了现金流,
力诺宏济堂集团成功跻身中国中药工业50强,两个课题入选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通过“山东省
高新技术企业”复审。当选中国中药协会副会长单位,提升了行业地位;当选山东省阿胶行业协会副会
长单位,进一步确立宏济堂阿胶在行业中的历史地位,增强了话语权。中药产业园建设高质量推进并基
本竣工,这些重点工程承载了未来发展的基础。作为中华老字号企业,宏济堂集团不断提升研发能力,
把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企业发展的强力支撑,在山东乃至全国中药企业中有了一定的位置。
5.力诺药业集团面对市场挑战, 实现工商一体化运转。力诺药业集团产业链垂直整合基本完成,
初步实现工商一体化的运营模式。携手上海药源全力涉入制剂研发业务,实现从国际向国内、从原料向
制剂、从CRO向CMO并举、从定制开发向自主研发的转变。国际化定制生产赢得几十个国家高端市场外包
业务,找到新的盈利模式。聚焦研发,搭建起力诺药业研究院平台,通过与中国药科大学、山东大学合
作, 开发了25个产品,形成未来市场的竞争力。新上的100亿片项目一期45亿片固体制剂车间建成,并
通过新版GMP认证。
6.打造物流枢纽, 网络布局形成规模。通过内部积极调整,较好地完成了经营指标,山东力诺物
流公司被评为AAAA级物流企业。通过与国家交通部等单位合作,以邢村物流中心为基地,以山东力诺物
流公司为载体,打造济南特色低碳物流枢纽。物流业务加快从传统物流向第三方物流和现代物流的转变,
为配合集团区域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加快物流网络布局,作出了贡献。(高冠兴)

【中创软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创软件创立于1991年,现已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基础软件提供
商和信息化建设服务商。中创软件是国家“核高基”科技重大专项基础软件课题牵头承担单位、国家规
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国家863成果产业化基地、中国软件欧美出口工程A级示范企业、中国软件行业
企业信用评价AAA级信用企业、 中国十大创新软件企业、中国软件行业最佳技术创新企业、中国自主品
牌软件产品收入前十家企业。中创软件已经在基础软件开发和信息系统建设服务领域形成企业核心竞争
力, 在国家主管部门、IT行业专家的认同下,牵头承担了“十一五”核高基专项中6-1课题“国产中间
件参考实现及平台” 和6-2课题“集成化中间件套件产品研发及产业化”,其目标是追赶国际技术和产
业的迅速发展,攻克关键技术、研发战略核心产品。
1.中创软件基于“核高基”成果自主研发的Infors中创中间件产品,被中国软件行业协会评为“中
国软件二十年最具应用价值的软件产品”“中国十大创新软件产品”。Infors中创中间件产品的研发,
得到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各级政府部门的重点支持,得到国防科技大学、北京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科院软件所等高校、科研院所的多方面支撑。通过组建联合实验室,成立产业基
地与应用联盟,充分发挥“产学研”合作优势,联合攻关,整合资源,集成多方成果与智慧,通过创新
能量的高度聚集产生更大的创新力。产品遵循国际标准和“核高基”中间件标准体系,拥有自主知识产
权,可替代国际同类产品,在国民经济主行业广泛应用。
2.在金融领域,为国开行、进出口行、建行、交行、民生银行等众多银行、金融机构提供关键系统
的信息化支撑, 为我国166万亿信贷资产提供信息化管理支持,每天处理千万级海量数据信息,有效
防范金融风险,保护每个客户的利益。
3.中创中间件已在国家部委等29个机关单位,以及众多政府和大型企事业单位信息安全建设中应用。
已为全国人大网站主站和十几个子站成功服务6年,提供7×24小时安全防护,可以像一张过滤网一样,
识别所有属于“非法篡改”的信息,并迅速加以阻止,不间断保障全国两会信息的正确发布。
4.针对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中创软件发布了国内首款云计算中间件、物联网中间
件,以安全为建设核心,面向云计算中心、物联网传输特别提供各种安全防护服务,保证业务和数据应
用的安全可靠。强化基础软件中间件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运行、管理、服务等方面的融合,同时更加重
视应用中的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可信计算,确保安全可靠。
5.中创软件重视成果的市场应用,通过市场的广泛应用带动产业发展,研究如何更好地适应中国信
息化建设需求。中创软件组建并参与了“四方国件”中间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国产安全可控基础
和应用软硬件产业联盟、 中国可信软件生产技术创新联盟、OW2国际开源中间件软件联盟、海峡两岸融
泰软件联盟等国际、国内联盟,通过广泛联合实现产业的快速发展与共赢。
6.中创软件持续保持和增进与IBM、Oracle、HP、INTEL、Microsoft、Thales、UEL等国际知名企业
及OW2联盟、 OMG组织、Avaya实验室等国际机构在国际标准制订、前沿技术研究、软件工程管理和市场
开拓等方面的合作,研究和紧跟国际技术标准和发展趋势,为保证创新的领先性及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提供支撑。
(刘杰宜)

【山东佳宝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佳宝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6月,是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
企业和中国食品工业百强企业。 集团下设2个全资子公司——济南佳宝乳业有限公司、济南维尔康食品
有限公司及7个控股公司, 拥有员工8000余人,总资产20亿元,“佳宝”“维尔康”均为国家名牌。涉
及奶牛养殖、乳品加工、生猪屠宰、肉类加工、速冻食品、宠物食品出口、生化制药、批发市场、商业、
服务等行业。集团公司按照“集团化经营、规模化竞争、集约化发展”的总体发展战略和“创新发展、
和谐发展”的企业宗旨,发展空间和综合实力得到迅速扩展和增强,集团下属的佳宝、维尔康两公司先
后被国家、省认定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1月, 维尔康公司下属的维尔康肉类水产批发市场在国家商务部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即中国
农产品批发市场协会)举办的2010年度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百强排名活动中,获得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
综合百强排名第二名,全国水产品批发市场二十强第一名,全国肉禽蛋批发市场二十强第一名。维尔康
肉类水产批发市场,已成为国家农业部定点市场、国家商务部生活必需品重点监测市场。市场经营面积
20余万平方米,经营业户750余家,拥有冷库6座,总容量12万吨,冷藏能力居全国同行业首位,是全国
最大的肉类水产品集散地批发市场。
3月,佳宝集团所属济南佳宝乳业有限公司,通过山东省质监局组织的生产许可证的重新换证审核。
佳宝乳业作为山东省最大的液态乳生产企业,为保障众多消费者的饮食安全,让消费者喝上更安全放心
的牛奶,对企业软硬件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升级。按照GMP(良好作业规范)标准投资320万元进行包装间
净化10万级隔断安装, 车间更衣室改造,车间空气净化空调设备改造,车间风淋室建设,CIP吊顶,化
验室、 双氧水传递窗安装及维修等27项工程;投资410多万元先后购买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
计、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黄曲霉毒素检测仪、冰点仪以及前处理所配备的高速
离心机、微波消解仪、高压消解罐、氮吹仪、生物安全柜、超声波清洗器、涡旋混合器、恒温振荡仪等
仪器设备以及大量的辅助用试剂、玻璃仪器等。对检验人员进行全面培训,持证上岗检验员达60余人。
管理上进一步完善生产记录,建立电子追溯系统。
5月, 佳宝研发的欧赛庄园新产品上市,它在承袭欧洲经典发酵工艺基础上,严选高品质奶源,使
用特殊奶酪风味酸奶菌种发酵、并结合佳宝独有的现代创新工艺精制而成。在原料奶选择上,济南佳宝
乳业依托自有的现代化示范牧场,严选新鲜、蛋白质含量高的优质新鲜奶源,以保证欧赛庄园酸奶的新
鲜、营养;在制作工艺上,承袭欧洲经典发酵、制造工艺,使用少数厂家使用的奶酪风味酸奶菌种发酵,
从而有效地调节发酵奶的酸甜度和软硬度。
6月,在由中国肉类协会举办,国内800多家肉类食品行业规模企业参加的中国肉类食品行业强势企
业评定活动中,济南维尔康食品有限公司凭借生产经营规模、经济效益、出口创汇等综合指标,迈进中
国肉类食品行业十强行列。公司按照董事会制定的“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提高公司的发展质量与效率;
多业并举,国内与国外市场相结合,打造多元化大型企业”的战略方针,以创新、发展作为开展各项工
作的出发点,针对公司生猪屠宰、肉制品加工、冷藏物流、生化制药、国际贸易五大产业的不同特点开
展工作,销售收入、利税等主要经济指标,连续创出公司历史最好水平,实现公司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公司综合实力稳步提高。
(张巨恒)

【山东齐鲁电机制造有限公司】山东齐鲁电机制造有限公司地处济南高新技术开发区内,三大主导
产品为汽轮机、发电机和电动机,年生产能力分别达到157万千瓦、800万千瓦和60万千瓦,是全国发电
设备行业的骨干企业。公司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开发中心,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系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
2011年公司实现工业总产值125亿元、销售收入14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92%和3035%,实现了
销售收入年均增长20%的目标。
公司以“前瞻研究、 科技引领、基础推进、协调发展”为方针,强化分阶段目标引导,开展4次攻
坚战役,大力推进清洁高效汽轮机生产建设和发电机、电动机技改技措等重点项目,实现持续平稳发展。
①强化产品营销,市场开拓力度进一步加大。年内销售28台30万千瓦以上发电机产品,使大容量机组进
入五大电力公司, 全年累计新签生效发电机合同1527万千瓦,合同额199亿元;全年签订汽轮机机组
15台套, 合同额21亿元;销售电动机5317万千瓦,销售收入115亿元,在整个发电设备市场低迷
的形势下创造了奇迹。②加强调度管理,努力实现产销协调。加强过程控制,强化各项基础管理,全年
生产汽轮发电机822万千瓦、 交流电动机60万千瓦、汽轮机11万千瓦,均实现历史性突破。③积极推进
科技创新。顺利通过国家级技术中心复审。全年开发新产品85个,申请专利23项,“35万千瓦空内冷汽
轮发电机创新研制”项目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并入围2012年济南
市重大专项。(孙菁)

【济南卷烟厂】 济南卷烟厂全年实现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实现税金54亿元。先后获得“全国五
一劳动奖状”“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烟草行业企业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
状”“济南市五一劳动奖状”“济南市明星企业”等荣誉。
1.精益生产。坚持模块化生产和柔性加工相结合的运行模式,科学合理安排生产,生产计划执行率
100%。制定并实施《济南卷烟厂2011年度产品质量提升方案》,开展竞品比对暨合作生产卷烟质量一致
性评价。品牌合作生产顺利通过国家烟草专卖局合作加工质量保障现场评价。加强重点品牌和合作生产
品牌材料质量、安全跟踪、快速供应及对外协调联系工作,全年材料供应及时率为100%。
2.技术保障。烟叶醇化库项目通过验收具备使用条件。制定并实施《2011年能源考核实施细则》,
万支卷烟综合能耗由295千克标煤降低为292千克标煤。完成国家烟草专卖局“一号工程”系统的升
级,成功实施卷烟物流数据统计应用项目5100版本试点工作。加强信息的日常维护和管理,通过山东中
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保密与信息系统安全及年度信息化工作检查。信息化网络、物流系统正常运
行率均为100%。
3.市场营销。举办“百万泰山”下线仪式。策划开展临沂全国村长会、德州太阳能国际会议、泰安
国际登山节等会议营销活动、婚庆市场促销活动、大型企事业单位团购用烟活动。举办“泰山”品牌培
育重点零售户培训班130场,培训零售户12800余人。全年销售鲁产卷烟5561万箱。省内17区域综合排
名临沂区域第一,济南第二。
4.企业管理。①财务审计。推进“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深化模拟利润中心运行,有效加强内控
管理力度。通过财会基础规范化达标等各项检查工作。推进物资采购、宣传促销、工程投资、税收管理、
费用管理、资产管理、发票使用等内容的全面审计自查,通过公司复查。加强工程项目监管,出具工程
审计报告73项。②基础管理。完成全年创新成果、合理化建议评审奖励,121个创新成果、100条合理化
建议获表彰; 创新成果厂外评选再创佳绩,1项创新成果获“山东省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及应用优秀成
果”特等奖,5项创新成果分获“山东省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二等奖,6篇科技论文分获“山
东省技术创新优秀成果优秀论文”一、二、三等奖,企业被评为山东省首批“管理创新示范基地”。新
建和修改完善企业标准516个, 评审企业标准740余个,获取适用的公司标准280余个,确保文件的适宜
性和有效性。清洁生产顺利通过省环保厅审核验收,企业获“山东省清洁生产先进单位”称号。2003年
以来第四次通过山东省企业信誉最高等级AAA级优等信誉企业复审。 拟定并实施“六五”普法规划。完
成年度档案鉴别和整理归档,积极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建立科学实用的档案检索体系。③安全生产。全
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50份。不断强化烟叶熏蒸杀虫和基建技改项目的安全监管。
坚持重大节日安全检查和月度安全文明生产检查,积极落实隐患整改措施,年内企业被评为济南市安全
生产先进单位,并再次获得山东省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先进企业和山东省“安康杯”竞赛优胜单位称
号。(郭勇)

责任编校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