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1&A=24&rec=52&run=13

【工业概况】全市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以下称规模以上企业)1650个。规模以上企
业按隶属关系分, 中央企业33个,省属企业48个,市属企业99个,县(市)区属企业132个,乡镇属企
业12个, 其他企业1326个;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企业490个,重工业企业1160个;按企业登记注册类
型分,国有企业54个,集体企业57个,股份合作企业13个,股份制企业1093个,外商及港、澳、台商投
资企业184个,其他企业249个;按企业规模分,大型企业11个,中型企业56个。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资产合计392397亿元,同比增长918%;负债合计242601亿元,同比增长913%;工业流动资产合
计226148亿元,同比增长1004%。
1.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全年完成生产总值440629亿元,同比增长106%;全部工业增加值1507
9亿元,同比增长122%。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3552亿元,同比增长131%。社会物流总额
106657亿元,同比增长163%。工业用电量161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91%。
2.工业效益保持稳定。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50231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实现利税517
1亿元,比上年增长73%;实现利润2515亿元,比上年增长49%。
3.工业经济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发生变化,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由上年55∶419∶526调整为
54∶415∶531。经济外向度1504%,比上年提高244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比增速高出
规模以上工业67个百分点。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
现主营业务收入23108亿元, 增长106%,其中新信息增长274%、新能源增长215%、生物医药增
长428%、 高端装备增长53%。六大高耗能行业完成工业增加值4822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增
幅低于全市17个百分点。
4. 技术进步成效显著。全市技术中心企业新产品销售比率44%。新认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0家、市
级企业技术中心23家,全市各级企业技术中心数量达224家。413个项目列入2011年山东省技术创新项目
计划。 全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9797亿元,增长122%,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3866%,提高1
01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14个百分点。
5. 工业投资继续扩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343亿元,增长181%。工业投资5767亿元、增
长180%, 其中技术改造投资4088亿元、增长91%。高新技术产业投资2262亿元、增长368%,
比上年提高123个百分点。在建工业投资项目1443个,其中新开工工业投资项目1085个,增加108个;
在新开工工业投资项目中,亿元及以上项目45个,增加4个。
6.重点行业保持较快发展。全市机械装备、石化及新材料、食品药品业、电子信息、新能源及节能
环保产业等重点行业增势较好。 其中,机械装备业实现营业收入11248亿元、增长228%,石化及新
材料实现营业收入8019亿元、增长345%。
7. 工业品产销衔接良好。全市工业销售产值比上年增长171%;工业产销率达982%,同比提高0
5个百分点。全市生产的129种大类产品中,有86种产品呈增长态势,占667%,提高66个百分点。
8. 信息产业跨越式发展。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实现业务收入830亿元,同比增长36%。全市移动电话用
户931.1万户,增长18%;互联网宽带用户133万户,增长11%。信息化对企业效益增长贡献率超过35%。
9园区承载能力提高。 济南高新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等10家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有规模以
上工业企业732家, 全年工业增加值60719亿元、 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448%,实现利税总额
20127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45%。
10. 节能减排和环保力度加大。全年全市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3.78%,规模以上工业增长单位能耗
同比下降4.48%。完成省政府下达的万元GDP能耗、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分别下降37%和389
%目标任务。 完成6座350立方米炼铁高炉、180台75KA预焙铝生产设备、18万千瓦发电机组的关停淘
汰工作, 分别淘汰炼铁、电解铝产能280万吨和4万吨。列入全省重点考核的4条主要河流,均达到恢复
鱼类生长的水质目标。

【技术创新】1.创新环境不断优化。①贯彻落实省经信委等部门技术创新政策及配套措施,鼓励技
术中心企业尤其是县属企业不断加大科技投入。调整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管理办法,在同等条件下享
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企业优先考虑设立技术中心。进一步修改补充《济南市“十二五”技术创新
规划》和《济南市“十二五”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在征求各县(市)区意见基础上印发。引导企业
申报省技术创新项目,有113个项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开发济南市技术中心信息管理系统。7月,对全
市2010年度省级技术创新项目承担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情况进行调度, 共调度125家企业。开展市级
以上技术中心企业培训班,宣传技术创新优惠政策。②千万亿次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揭牌启用,济南
市成为第三个拥有国家超级计算中心的城市,中国科学院量子技术与应用研究中心暨济南量子技术研究
院建成山东省首家“云计算中心” 。中国石油集团济柴动力总厂、山东华凌电缆有限公司等2家企业被
新认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达15家。山东三箭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建八局
第二建设有限公司、保利民爆济南科技有限公司、齐鲁宏业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百脉泉酒业有限公
司、济南巨能液压机电工程有限公司、山东泰华电讯有限责任公司、济南晶恒电子有限责任公司、山东
绿霸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华民钢球股份有限公司10家企业入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
心达56家。 新认定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3家。年末,全市国家、省及市三级企业技术中心数量达224家,
技术中心企业全年销售收入3235亿元,同比增长11%;新产品销售收入1425亿元,同比增长766%,企业
技术中心对全市工业经济贡献率逐年提高。③2月19日,召开全市科技进步暨创新型城市建设表彰大会,
兑现奖励资金5379万元、277项。全年共减免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658亿元、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
除188亿元, 对7家上年认定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拨付补助资金700万元,企业享受财政专项扶持资金
1100万余元。法因数控、章丘炊具、商河宏业入选省工业设计中心建设项目,玫德铸造、力诺集团入选
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项目, 力诺瑞特、浪潮集团2家企业入选2011年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强化资金引导作用,市经信委组织专家对各县(市)区申报资金项目进行择优比较、定性和定量评价,
7个项目(第一批)获得技术创新专项资金扶持,资金总额175万元;发挥省财政扶持资金杠杆作用,19
家企业32个新产品项目申报山东省财政专项扶持资金,经省经信委和省财政厅审查,23个新产品项目列
入《2011年山东省享受财政专项资金扶持的新产品项目名单》,占全省总数的162%。全年企业技术中
心科技活动经费支出13091亿元,比上年增长1486%,去除中心数量增加因素,平均单个中心科技活
动经费支出增加36344万元。技术中心企业研发仪器设备原值4622亿元,比上年增长2008%。
2.创新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围绕电子信息、新医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突出重大
专项实施。 413个项目列入省技术创新项目计划,同比增加116%。安排市级重大专项22项、专项资金
4000万元,引导企业科技投入超过10亿元。33个项目列入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产业高端化趋势进
一步显现。争取省部级各类科技计划200余项、资金45亿元。全市出口额605亿美元,其中机电产品、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66%。 浪潮、中创两个项目列入“核高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二机床集团中标
福特冲压成套项目,6个项目列入“数控机床”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个项目成为省重点领域首台(套)技
术装备项目。11月16日,由省科技厅主持召开的“山东红帆直线电机轮轨交通集成系统产业化项目”论
证会在舜耕山庄举行,红帆规划建设的直线电机列车多功能综合实验线为国内首条,填补了国内现有城
市轨道交通试验条件空白。 12月29日,济南二机床获得福特汽车美国2家工厂全部5条大型快速智能冲
压生产线订货合同,标志着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冲压装备制造技术实现重大突破。我国首条高
端集成电路存储器封装测试生产线在浪潮产业园投产,将进一步加快济南集成电路产业化进程。
3.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扎实推进。出台《济南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创
新型城市建设目标和任务, 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新批准国家级企业研发机构5家、省级企业研发机构
34家;新认定中国驰名商标7个、省著名商标42个、山东名牌产品26个;制定国际标准1项,实现零的突
破; 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14项。取得重要科技成果415项,济南二机床集团研制的大型快速智能
冲压装备等一大批科研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认定自主创新产品128个,累计达379项。年末,市级以
上创新型企业总数145家,其中省级以上40家,省级创新联盟33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科技
进步奖43项。 专利申请量18564件、增长196%,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5125件、增长493%;专利授权
量11329件、 增长181%,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1623件、增长288%。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87家,总数
达353家。新增国家级创新型企业1家、省级创新型企业19家、市级创新型企业30家。实现技术合同交易
额274亿元。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济南)示范基地正式启动,遴选成果174项,开展对接转化28项。
新增19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建成国家级科技园区5个、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8个、“863”成果
转化基地2个、 国际科技合作基地4个。高新区实现生产总值38031亿元,增长206%;其中,第二产
业增加值23926亿元、增长209%,第三产业增加值14105亿元、增长20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0
0亿元,增长527%。固定资产投资2425亿元,增长221%。出口639亿美元, 增长336%。新签
合同利用外资项目35项, 实际使用外资213亿美元, 增长13%。 企业科技项目立项159项,新认定
“双软”企业43家,累计达168家,6家企业入选全国软件收入百强企业;新引进服务外包企业26家,累
计达87家;高新技术产业投资2262亿元,增长368%,比上年提高123个百分点。
4.市场开拓取得实效。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专利、品牌、商标、标准”战略,专利品牌意识日益
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共申请专利4560件、同比增加1118件,其中发
明专利受理数1701件、同比增加627件,发明专利数量1001件、同比增加377件。开展“市场营销年”活
动,组建“济南环保产业营销联盟”,成立由山东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山东轻工业学院、山东省环境
工程所和山东省环保设计院等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专家教授组成的联盟专家委员会,有25家环保企业入
盟。 举办“2011第五届中国山东(国际)糖酒食品交易会”,参展企业600余家,规划展位1300余个,
参展代理商、经销商、投资商等14万人,成交总额22亿元,刷新了山东糖酒会历史纪录;举办“2011中
国(济南) 国际纺织服装博览会暨中韩时尚产品展览会”,参展企业85家,国际标准展位260个,展会
期间实际成交额8000万元,意向成交额15亿元;组织企业参加第一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引
进并协助武汉市举办“武汉名优特新产品(济南)展销会”。组织召开全市智能工业创新发展与应用大
会,推进第六届信博会筹备工作。
5. 产学研合作结硕果。金钟衡器牵头制定国家标准,9家企业被省政府认定为产学研合作创新突出
贡献单位。第四届全国衡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济南成立。组织企业参加山东省产学研展洽会,浪潮集
团有限公司、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等21家企业参加展洽会成果展示。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和山
东大学签署“大型精密复合冲压成型机床创新能力平台建设”项目合作协议。山东浪潮华光光电子有限
公司被省经信委认定为首批“山东省新材料深加工示范企业”,山东法因数控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和章丘
炊具机械总厂被认定为2011年山东省工业设计中心。济南金钟电子衡器股份有限公司“网络化远程计量
控制系统—GAM系统”获2011年山东省产学研展洽会参展产品金奖,山东康巴丝实业有限公司等2家企业
2个产品获银奖,九阳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3个产品获铜奖,山东力诺瑞特新能源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
5个产品获创新奖。 市经信委被评为省产学研合作创新突出贡献先进集体,山东齐鲁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等9家企业被省政府评为产学研合作创新突出贡献单位。
6.着力打造“人才特区”。编制出台全市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宣传文化人才、农村实用人才、
社会工作人才、 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等6个中长期专项人才发展规划,初步建立人才强市规划体
系。加快“5150引才计划”和“百千万引才工程”实施步伐,引进各类人才3000余人,其中列入“5150”
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4批163人,提前完成5年引进150人目标。支持以领军人物为核心的人才创新团队建
设, 发挥20家济南市优秀创新团队持续创新和示范带动作用, 提升攻克创新前沿阵地综合能力。出台
《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齐鲁人才特区”的意见》(济发〔2011〕13号),依托济南高新区,面向全市,
辐射全省,建设“齐鲁人才特区”,打造人才体制机制改革试验区和创新创业人才特别集聚区。11月,
济南高新区被中组部授予第三批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结构调整】1.调结构保增长成效显著。围绕“转方式、调结构、促增长、惠民生、保稳定”中心
工作,编制“十二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通过实施重点工业和信息化投资项目,推进产业、产品
结构调整。 累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固定资产投资5767亿元, 同比增长18%, 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9343亿元)的298%。其中,中央及省属企业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411亿元、占总投资额的24
5%,市属及市属以下企业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4357亿元、占总投资额的755%。增值税累计抵扣
287亿元(不含省电力公司在本市以外投资抵扣金额1534亿元) ,抵扣企业8278户。落实技术改造
投资核准、备案制度,引导社会投资向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现有工业企业累计完成技术改
造投资4088亿元,同比增长91%,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709%,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11%,
绝对值位列全省第九,占全省(80544亿元)51%。高新技术产业完成投资2262亿元,同比增长36
8%,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392%。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的387%, 比年初提高1个百
分点;“双高”行业投资同比下降314%。制造业完成投资5172亿元,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897%。
六大支柱产业完成投资4257亿元, 同比增长21%,占全市工业投资的738%,其中机械制造和石油
化工行业同比分别增长229%和70%。
2.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全市在建工业投资项目1443个,同比增加8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12个、同
比减少34个。 新开工项目1085个、同比增加108个,完成投资3633亿元、占工业投资的630%。新开
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45个, 同比增加4个, 完成投资715亿元,占工业投资124%。竣工项目1053个
(亿元以上30个) ,完成投资3399亿元。年初确定的2011年度工业和信息化10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
952亿元(其中储备项目10项、总投资451亿元),已开工项目78项,总投资552亿元。力诺集团股份有限
公司300MW光伏电池片项目(总投资138亿元、 累计完成投资123亿元),济南吉利汽车零部件有限
公司零部件生产项目等27个项目均已竣工, 年新增销售收入1581亿元、利润174亿元、税金97亿
元。争取国家和省级专项资金23亿元,安排市财政资金22亿元,带动社会资金投入60亿元。推进山
水垃圾焚烧、济钢循环经济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建设。黄台发电有限公司黄台电厂2台300MW上大压小热电
联产工程,总投资29亿元,累计完成投资28亿元,第一台机组2010年12月15日投产,第二台机组2010年
12月31日投产。
3.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全市工业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979
7亿元, 同比增长122%,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的3866%,比年初提高101个百分点,高新
比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135个百分点,在17地市中位列第三位。全市新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高
端装备等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743家, 其中过亿元企业361家、 同比增加66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23108亿元、 增长106%,其中新信息增长274%、新能源增长215%、生物医药增长428%、高端
装备增长53%。②中小企业活力不断增强。市政府1号文件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意见》,
优化中小企业发展政策环境。完善服务平台建设,成立中小企业法律咨询服务中心,开通中小企业政策
咨询热线, 免费为中小企业提供法律和政策咨询服务。 开展企业实训基地建设, 102家企业成为省级
“企业实习实训基地”,全年中小型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9620亿元,增长213%,拉动工业增加值增
长145个百分点。 中小型企业效益大幅提升,全年实现利税2985亿元、增长188%,利润1800亿
元、增长200%;利税、利润分别达到全市的577%和716%,增幅分别高于全市115个、151个百
分点。 全市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完成增加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70%,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
撑力量。③民营非公有制经济增势较好。力诺集团、吉利汽车、福胶集团、松下电子、青年汽车等新老
骨干非公有制企业生产和效益均实现较快增长。非公有制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6927亿元,占规模以上
工业的511%,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同比增长208%,增幅高于全市平均77个百分点;实现利
税2870亿元, 增长200%,其中实现利润1854亿元、增长202%,增幅分别高于全市127个、15
2个百分点。 ④轻工业增长快速,高耗能行业增速放缓。医药、烟草、纺织服装、农副食品加工、家
具制造等轻工行业增长快速。全年轻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299亿元,增长167%,增幅分别高于全市
平均和重工业36个、47个百分点;轻工业占全市的243%,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其中,医药制
造业增长205%,烟草制品业增长335%,纺织、服装业增长192%,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182%,家
具制造业增长672%。钢铁、有色、建材、石油加工及炼焦、化工、电力六大高耗能行业完成工业增加
值4822亿元,增长114%,增幅低于全市17个百分点,占全市的356%,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
“双高”行业投资1134亿元,同比下降343%。⑤加强产业载体建设。明确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功能定
位和县(市)区工业发展方向,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集聚集约发展。省级以上园区规模以
上工业增加值突破600亿元,同比增长35%。明水经济开发区被认定为国家汽车产业示范基地,济北经济
开发区被认定为全国食品饮料产业基地和省级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⑥制定实施“十二五”规划。编制
印发工业和信息化“十二五”规划及20个专项规划。到2015年,全市工业、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现代物
流业增加值达到3360亿元, 年均增长131%,占全市GDP的50%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达14400亿元,年均
增长131%。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5000亿元,年均增长15%。
4.拓宽融资渠道支持技术改造。技术改造利用国家预算资金116亿元,国内贷款316亿元,同比
分别增长117%、515%。会同中国银行济南分行及金融担保机构等单位搭建互动平台,推荐急需流动
资金企业56户, 申请贷款1213亿元。设立6000万元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和1亿元过桥资金。提高市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注册资金,提升担保机构规范化服务水平,12家规范化担保公司累计为中小企业
提供担保融资超过200亿元。加强银企对接,与建设银行山东分行合作搭建中小企业贷款“绿色通道”,
新增贷款117亿元,为全市产业集群提供30亿元信贷额度支持。有3家企业实现上市融资,其中章鼓上
市结束了济南市县域经济没有上市公司的历史。 区域内上市公司达29家、股票31只,累计融资总额502
7亿元。上市后备资源培育工作取得较大发展,有9家企业已报山东证监局备案辅导,20家企业与中介
机构签订协议,4家企业推进境外上市。有40余家企业引入战略投资者,引入投资资金约21亿元。

【节能降耗】1.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成效。全年全市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3.78%,规模以上工业增长
单位能耗同比下降4.48%。完成省政府下达的万元GDP能耗、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分别下降37
%和389%目标任务。 完成6座350立方米炼铁高炉、180台75KA预焙铝生产设备、18万千瓦发电机组
关停淘汰工作。200辆新能源公交车投入运营。4月26日,在省政府召开的全省节能考核奖励电视会议上,
市政府被省政府授予山东省节能突出贡献单位称号,记集体一等功;市经信委被省人社厅、经信委授予
山东省节能先进单位称号,记集体二等功;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被省政府授予山东省节能突出贡
献企业称号。
2.推进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推广山水集团、圣泉集团、埠村煤矿、琦泉
热电等4家企业典型经验。 济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被列入省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企业名单,复强动力被
列入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循环经济教育基地。认定资源综合利用企业46户,为企业减免税金8000余万元。
按照“节能、 降耗、减污、增效”要求和清洁生产标准,签订清洁生产技术服务合同企业65家。6项节
能技术和产品入选全省第二批重点节能推广目录。长清区被认定为省级节能环保产业基地,14家企业被
授予山东省节能环保示范企业称号,节能环保示范企业数量居全省首位。
3.强化节能监察管理。 印发 《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落实2011年节能目标任务的通知》 (济政字
〔2011〕20号),以市政府名义与21个政府部门签订责任书。印发《2011年济南市节能降耗预警调控方
案》,加强对重点用能单位能耗监测,对机床二厂等51家工业重点用能单位、妇幼保健院等55家非生产
用能单位进行日常节能监察。 下达节能监察建议书11份,节能监察意见书8份,限期整改通知书16份。
对44家重点用能单位上年度主要产品执行能耗限额标准情况, 7户交通重点用能企业、工业固定资产投
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执行情况进行专项监察。开展商场、超市等大型公共建筑节约用电情况,机
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公共机构节约用电情况,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情况专项检查。
对济钢、日月化工等用能单位实行高耗能行业节能产品政府优先采购执行情况等开展专项检查。对38家
重点用能企业和35家非生产用能单位节能管理人员进行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填报、重点用能单位月度数据
上报等业务培训; 按省节能办要求,组织575名节能管理人员参加济南片区能源管理师培训和考试,全
市39名节能监管人员分3批参加全省能源管理师资格培训。
4.淘汰落后产能,推进节能环保。严控“两高”项目建设,对符合条件的6个技改项目和43个新建
项目组织节能评估和审查。 停产拆除济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6座350立方米炼铁高炉(产能280万吨)、
平阴铝业有限公司180台75KA预焙铝电解槽及辅助生产设备(产能4万吨),关停章丘市琅沟热电厂、康
桥投资有限公司共计18万千瓦机组。在全省节能环保产业示范基地和示范企业申报中,长清区被评为
山东省节能环保产业基地,桑乐太阳能等14家企业被评为山东省节能环保示范企业,节能环保示范企业
数居全省第一。
5.加强重点领域节能。县级以上城市规划区新建建筑全面执行居住建筑节能65%、公共建筑节能50%
设计标准, 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100%;新建建筑中新型墙体材料应用率100%。已建成节能建筑约300多
万平方米, 启动实施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实施太阳能一体化工程
119万平方米。 严格贯彻实施营运车辆燃料消耗量准入制度,推广应用节油型车辆,限制、淘汰高油耗
车辆, 已购进200辆新能源客车投入运营。在全市公共机构能源消耗监测管理平台的基础上建成济南市
公共机构节能监控中心,出台《济南市公共机构节能监督考核办法(试行)》,初步形成用能有标准、
计量有手段、考核有办法的闭环式公共机构节能管理体系。
6. 争取政策支持, 强化示范带动。上报省环境保护与节能节水项目7个,4个项目获得审批,享受
“三免三减半”所得税优惠政策。为宝世达LED示范项目、西客站LED路灯项目、丞华建材干混砂浆项目、
天玉建材项目争取资金2960万元。 上报12个省节能技术产业化项目(含商河2个),其中节能产业化项
目9个、 节能技术改造项目3个,获奖励资金400万元。组织2011年学校太阳能集热项目申报和审核验收
工作,上报23个学校太阳能集热项目,13个审核验收合格,合计集热总面积6900平方米,年实现节能量
800吨标准煤, 获省补贴资金24351万元。组织2010年度企业节能节水设备购置使用确认工作,全市8
家企业购置使用的价值2亿多元的设备符合国家《节能节水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2008年版)》
要求,通过省市审核,获得税收优惠。将拟开工或正在实施的68项节能减排项目,充实到节能减排项目
库,68个项目计划总投资565亿元,完成后可实现现实节能量18万吨标准煤,社会节能量110万吨标准
煤。 加大市级节能资金扶持力度。第一批市节能资金支持项目17个,支持资金370万元;第二批市节能
资金支持项目41个,支持资金100995万元。建立中小企业节能减排融资平台,帮助企业解决节能减排
投入资金问题。
7.加强节能宣传。组织开展节能宣传周活动,下发《关于组织开展2011年济南市节能宣传周活动的
通知》 。6月11日,市经信委会同省节能办、省妇联、市妇联举办低碳家庭健康万里行活动暨节能宣传
周启动仪式。印刷500套节能宣传画、500本节能小册子,发放到机关、企业、医院、学校、社区,宣传
节能减排意义,提高全民节能意识。对节能先进典型进行宣传,在《济南日报》、济南电视台和电台等
新闻媒体开设专栏,对部门、企业在节能降耗方面好做法等进行宣传。发送节能短信1000多万条。按照
建设“节能、低碳、和谐、宜居”社区理念,通过政府引导、媒体宣传、全民参与,节能型社区建设全
面推进,济南市成为全省3个居民生活用电下降城市之一。
(范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