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 市 规 划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1&A=23&rec=90&run=13

【概况】 1.统筹规划水平全面提升。完成市委重大课题“全面提升城市统筹规划水平”调研工作,
系统提出“统筹规划”的理念、原则和统筹区域与城乡、统筹空间拓展与功能完善、统筹新区开发与
老城提升等“八个统筹”的对策措施。
2.规划体系建设。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通过国务院部际联席会议审查,控制性详规整合工作全面启动。
城市综合体、教育、卫生等专项规划,城中村改造引导规划、镇村体系规划、长清山区保护与发展规
划方案等陆续完成,福利设施、城市色彩、园林绿地等规划取得阶段性成果。推进轨道交通、防洪供
热等规划编制,开展大明湖―小清河通航、石济客专、新东站等规划研究,配合有关部门编竣“十二
五”行业发展规划。
3.重点片区规划相继编竣。集中力量编制了100多项重点片区规划成果,完成老城区百花洲、苗家巷、
普利门等片区的规划设计,编制西部新区核心区、站前综合体、济西生态湿地等规划方案,开展东部
新区燕山文博、唐冶、汉峪等重点片区规划,编竣滨河新区功能定位与产业发展、核心区、华山片区
等规划成果。主动加强与各投融资管理中心的配合,组建滨河新区等规划策划平台,邀请国际规划建
筑大师保罗·安德鲁设计了“岱青海蓝”省会文化中心等标志性建筑,组织开展经十路东段、二环东
路沿线等十几项城市设计,重点片区、重点地段的规划设计水平大大提高。
4.管理体制优化。实施“重心下移、关口前移”,调整优化内设机构职能,新组建4个直属分局,分
别设立规划服务窗口,开展“驻区企业规划服务日”等活动,落实多项为辖区服务的具体措施。对已
出台的管理制度进行系统梳理,制定《城市规划区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审批规定》等规范性文件,完成
《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草案。落实城市规划委员会、专家论证、城乡规划督察制度,开展建设用
地性质容积率调整、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各项规划管理工作更加规范。
5.服务效能提升。优化规划决策、项目运转、督察督办机制,及时研究办理各类规划项目3000多件次。
畅通绿色通道,大力度推进“双百工程”等重点项目的实施。严格执行一次告知、限时办结、追踪问
效等制度,公布新的《服务指南》,优化完善提前介入、动态衔接、全程跟进的规划服务模式。注重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服务效能,“一张蓝图”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正式运行,被列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
息化示范项目,获得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金奖。
6. 阳光规划工作。 大力推行政务公开,通过各种渠道发布规划信息4000多条,举办规划公示近500次,
规划展馆、《泉城规划动态》、宣传栏和新闻媒体等宣传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规划局网站再次获评
优秀政务网站,政务信息工作得到市委、市政府表彰。做好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和规划
信访工作,办结热线转办事项800多件次。以“优化发展环境、规划美丽泉城”为主题,召开服务对
象恳谈会,组织参加“开放搞评议、广场听民声”等活动,市规划局在全市优化发展环境民主评议中
的位次提升到第五位。
7.测绘工作。组织编竣基础测绘“十二五”规划,实现中心城1:500地形图和市区建设区域1:2000地形
图全覆盖。主动加强与省国土厅等单位的衔接,及时启动基础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设,开展地理信息
市场专项检查工作。开展城市基础测绘,搞好规划验线、规划竣工测量的技术服务,为规划中心工作
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通过审查】 11月29日,国务院城市总体规划部际联席会议第
四十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审查通过了《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济南市新一轮城
市总体规划修编于2004年启动,2006年8月上报国务院。总规编制突出以人为本、城乡一体、生态保护、
规模适度、空间管制、资源节约,初步确定“东拓、西进、南控、北跨、中疏”的空间战略和“新区
开发、老城提升、两翼展开、整体推进”的发展思路,将济南市城市性质定位为山东省省会、著名的
泉城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环渤海地区南翼和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中心城市;在市域规划方面,提出加
快市域产业布局调整,积极引导传统产业向中心城周围县(市)转移,在全市形成布局合理、分工明
确、功能突出、优势互补的产业发展空间格局。市域产业发展规划实施两翼展开、跨河发展的总体战
略,形成主城区产业聚集区和沿交通走廊向东、向西、向北的3条产业聚集带;将构筑“一心三轴十
六群”的城镇空间组织结构,即以济南中心城市为核心,形成3条城镇聚合轴,组建16个城镇组群。
其中,3条城镇聚合轴是以中心城市为中心,与产业空间布局相适应,向东、向西、向北形成沿济青、
济郑和济盐产业聚集带的3条城镇聚合轴;16个城镇组群是规划形成16个城镇组群,每一组群以中心镇
或次中心城市为中心,带动组群内其他城镇的共同发展。部际联席会议认为该规划符合《中华人民共
和国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在编制过程中,加强对涉及城市发展全局性、综
合性、战略性问题的研究和论证,可操作性较强,符合济南市的实际发展需要。

【《轨道交通规划》编竣】 组织编制完成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初步方案,综合交通规划、公共交通规
划修编和《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衔接规划》《轨道交通建设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沿线土地
利用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委托日本中央复建工程咨询株式会社(南京希芙凯规划设计咨询
有限公司)和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对《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轨道交通建设对泉水
的影响研究报告》 等规划成果进行审核评价,8月形成《咨询报告(中间报告) 》 。邀请住建部、
同济大学、铁道部第三勘察设计院等部门的11位国内知名专家召开专家咨询会,对《济南市轨道交通
规划咨询报告(中间报告)》进行咨询论证,并根据专家意见组织承编单位对轨道交通规划方案进行
了修改完善。

【《济南市城市综合体规划》编竣】 8月,《济南市城市综合体规划》编竣。该规划依据城市的总体
发展目标和布局,突出产业发展,统筹设施配套和环境建设,注重体现文化元素和市民生活需求,对
城市综合体的价值、功能及相关规划建设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确定了齐鲁外包城、华强电子商城、万
达广场等16个城市综合体项目,总用地40平方公里,可开发建筑面积达到7000万平方米。

【《中心城城中村改造引导规划》编竣】 12月10日,《济南市中心城城中村改造引导规划》编竣,
并通过市规委专家委员会评审论证。规划以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规等上位规划为依据,按照“四
个转变、三个带动、五个统一”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提出将现有城中村整合为50个成片改造项目
和5个重点建设片区,建设106个集中居住社区,对于实现城中村在居住环境、经济发展、社会管理等
方面与城市发展更好地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四个转变”即以构建和谐社会、推动城乡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观念和思路上实现由单纯改造城中
村向推动城市化进程、单纯村(居)分散改造向推动区域整体协调发展、单纯的安置村民向推动综合
性社区建设、单纯房地产开发向推动城市功能产业统筹发展的转变。“三个带动”即突出重点区域和
重要功能片区的带动作用,突出城市综合体和重点工程的带动作用,突出铁路、轨道交通、主要道路
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带动作用。“五个统一”即统一思想,政府主导;统一组织,明确主体;统一
规划,成片改造;统一政策,保障民生;统一标准,整体配套。

【《省会文化艺术中心规划方案》编竣】 省会文化艺术中心是2013年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主场馆所在
地,为打造一流文化艺术中心,市规划局会同西区投融资管理中心等有关部门开展大量规划编研工作,
经综合考虑和多方论证,最终确定选址为西客站核心景观轴和腊山景观带两条城市发展带的重要节点
上。开展文化中心规划设计方案征集,经专家评审论证、向省市汇报,最终选定由国际著名建筑师安
德鲁设计的文化中心概念设计方案。组织相关规划设计、策划咨询单位对西客站核心区规划及城市设
计成果进行深化完善。
山东省会文化艺术中心位于山东省济南市西部新城的核心区,距京沪高铁济南西客站主站房1.3公里,
占地面积32公顷,总建筑面积62.5万平方米,总投资56.5亿元,包括大剧院、图书馆、美术馆、群众艺
术馆以及剧团、书城、影城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配套项目。大剧院综合体约7.5万平方米(含1500座
音乐厅、1800座歌剧厅、500座多功能厅及排练厅和其他辅助功能),以“岱青海蓝”为设计理念,坚
持环保、节能、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采用8大类、21项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

【规划局直属分局成立】 4月,市规划局在派出管理处的基础上,成立4个直属分局:直属第一、二
分局合署办公,主要负责市中、历下、槐荫、天桥四区建设项目的批后管理工作;直属第三、四分局
实行分块管理,分别负责受理和承办历城、长清辖区内建设用地、建设工程规划审查审批和批后管理
各类事项。6月,直属分局开始受理业务。

【基础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作正式启动】 6月26日,济南市正式启动基础地理信息公共服务
平台建设。平台建设约需3年时间,年内启动调研、招标、软硬件采购和数据管理平台建设,2011年完
成服务平台开发和资源整理建库工作,同时启动1~2个示范工程,2012完成运行维护和发布系统建设。
(市规划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