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 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1&A=23&rec=89&run=13

【城乡建设概况】 1.建筑业。加大建筑业结构调整、建筑市场管理、市场准入清出机制建立、有形
建筑市场和诚信体系建立、装饰市场监管、工程监理工作管理、工程造价市场管理等工作力度,全年
完成建筑业总产值893.3亿元, 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85.1亿元, 实现利税4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5%、
17.7%和14%。截至年底,全市建筑施工企业共有1393家(含外地进济企业272家),其中注册地在济的
特级资质企业3家,年产值过10亿的企业25家。
2.房地产业。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增加住房有效供给。调整住房供应结构,重点发展中低价位商
品房和保障房,形成住房资源的合理配置。严格落实国家、省、市调控政策,强化房地产市场监管,
下发《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开展房地产企业经营行为专项检查和在建在售商
品房清理工作,出台规范预售商品房合同变更的规定,进一步完善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全年房地产
开发完成投资480亿元,施工面积2230万平方米,新开工面积920万平方米,销售面积485万平方米,分
别增长44.3%、4.8%、82.3%和10.3%。继续加快推进住宅产业化工作,成立济南住宅产业基地。
3.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工作。通过调研和破除项目制约瓶颈、实施审批大提速、加大督查和考核
力度、吸纳社会资金等措施,农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实现由慢到快的赶超。全年完成农房建设开、竣工
数达到94791户,超额完成全年任务的18.6%。因地制宜定位城镇发展思路,在“城镇建设行动”中,
精心策划组织,严格招投标与质量安全监管,第四批8个镇顺利实施37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约1.2亿
元。
4.建筑节能工作。全年全市新建节能建筑880万平方米,实行项目设计施工验收全过程把关,加快太阳
能光热系统推广应用,全年建筑工程可再生能源应用276.01万平方米。实施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
节能改造,累计完成改造面积240.07万平方米。推动和完善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管体
系,初步建成济南市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平台。严格执行新型墙体材料和建筑节能
产品生产标准认定,关停、取缔29家不符合要求的企业。建设科技成果转化成绩明显。
5.城市征收拆迁工作。研究征收拆迁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完善政策措施,配合棚户区改造
等重点工程,并按照“四合法、两到位”(拆迁项目、程序、主体、补偿标准合法,安置房源和补偿
资金到位)的标准严格拆迁项目审查,规范年度拆迁安置计划、拆迁数据统计和档案管理、拆迁信息
公开,建立最低套型面积保障查询系统,全面提高拆迁管理水平。全年共搬迁居民和单位22000户(个),
拆除各类房屋516万平方米,其中动迁城市居民户数16156户,拆迁面积91万平方米。
6.安全稳定工作。创新质量安全监管机制,完善安全生产目标考核体系,开展“住宅工程质量通病再
治理”“安全生产年”安全文明工地创建等活动,加强对重点环节、重点部位、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
的监督检查。全年全市较大及以上级别生产安全事故得到有效控制。加强建筑企业养老保障金收缴和
拨付,落实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制度、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开展竣工项目拖欠梳理工作,依法惩治
拖欠民工工资的各类不良行为。开展“信访积案化解年”活动,落实领导干部信访接待日制度,全年
共接待来访群众284批、1833人次,其中集体访55批、1117人次,收到并处理群众来信90件,受理济南
建设网及省市网上信访215件。
7.对口支援北川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完成。配合对口支援北川工作,济南市对口支援北川灾后恢复重建
工作全面完成。擂鼓镇和北川新县城项目援建任务完成,援建项目13个,完成总投资8.9亿元。其中,
援建擂鼓镇项目8个,实际完成投资2.8亿元;援建新县城建设项目5个,实际完成投资总额6.1亿元。
产业园区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引入8家企业投资建厂。农村永久性住房建设顺利完成,安置擂鼓镇受
灾农民总户数2846户。人力智力支持工作效果良好,为北川提供了多方面技术支持。
8.行政审批工作。按照“把济南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审批环节最少、服务意识最强、办事效率最高的
城市之一”的目标要求,将工程招标受理、质量监督注册、工程施工安全监督备案等12项行政审批事
项办理时限全面提速并向社会公开承诺。
9.创建全国无障碍建设城市工作。精心组织城市道路、公共建筑、交通设施、特殊设施、居住小区、
居住建筑、信息交流无障碍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得到国家四部委验收组
的充分肯定。 (杨 阳)

【勘察设计管理】 规范勘察设计市场和施工图审查行为,提高设计质量和水平,打造诚信行业,特
别是在勘察和建筑工程设计招标投标、市政设计招标投标、施工图审查和审后监管、初步设计审查管
理以及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等方面建立运转高效的管理体制。
开展市政工程设计招投标工作。出台规范性文件《关于市政工程设计招、投标的通知》,制定招投标
实施方案、监管程序和相关工作措施。
依法开展工程初步设计审查工作。依据9月份省人大修订的《山东省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
重点解决多年来与市发改委在工程初步设计及概算审查上的审批职能交叉问题。组织完成玉兴路、文
化路改造和旅游北路、张庄路道路工程等10余项重点工程初步设计的审查、审批。
加大建筑工程设计招投标监管力度。重点加强对国有投资建设项目设计招投标的监管力度,年内开始
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公开招标。全年组织实施80余项重点项目的设计招标,依法处罚招标违规项目
50项。
强化施工图审查和审后监管。根据全市施工图审查工作的总体需要,优化调整技术性审查和联审工作
程序,强化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施工图审查的监管职能;建立完善对审图机构的检查考核办法;强化
对城市建设配套费的严格把关。截至年底,办理施工图审查备案294项,审查建筑面积1804万平方米。
配套费严格把关,当年实现配套费收缴额18.4亿元,创历史新高。全年移送处罚违反施工图审查规定
项目25项。
改革现行施工图联审制度。严格实行政企分开,依法区分行政性审查和施工图技术性审查,通过调整,
联审工作效率大幅提高。主动协调消防、市政等部门,将消防和中水设施的技术性审查统一纳入施工
图技术性审查。全年施工图联审共受理各类建筑工程201项,总建筑面积为1310.6万平方米。年底前,
联审改由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牵头实施。
加强勘察设计执业注册师管理。组织全市4173人参加2010年全国一、二级注册建筑师和其他注册师的
考试。加强对注册师的执业注册管理,建立全市勘察设计各类执业注册师信息档案。
加强资质审批和市场管理。开展全市勘察设计市场专项检查和资质证书换发工作。通过检查,92家单
位合格, 9家单位被记有不良记录, 11家单位资质延续未通过。办理勘察设计单位进、出市备案手续
400余件。严把资质初审关,受理各行业设计资质申报58项。勘察设计资质初审由原20个工作日缩短至
10个工作日。
开展行业争优创优工作。开展2010年度济南市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评选工作,共评出一等奖12项、二等
奖19项、三等奖27项。 (邵志敏)

【村镇建设】 全市列入村镇统计范围的乡镇57个(其中建制镇51个,乡6个),共有行政村4429个,
村镇人口579.59万人,全市全年镇(乡)建设总投资479619万元,其中住宅325714万元,公共建筑53702
万元,生产性建筑100203万元, 市政公用设施229874万元(含供水14437万元、道路桥梁179790万元、排
水7053万元、防洪5986万元、园林绿化10649万元、环卫7006万元、燃气2788万元、集中供热2165万元)。
建管并重,完成“城镇建设行动”。严格建设程序,加强一线指导,规范基础档案整理,强化舆论宣
传,各项城镇建设工作进展顺利,第四批8个镇的建设任务已完成。截至年底,硬化道路面积约18万
平方米,铺设花砖约19万平方米,安装路灯1059盏,铺设排水管道约30公里,整修镇区河道2700余米,
种植行道树9100余株,新增绿地面积约33万平方米,建设广场(公园)6个。
推进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工作。下发《关于加快推进农房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实行限时审批
模式,加快审批工作速度。市财政在每年安排1亿元农房建设专项资金的基础上,又筹集5亿元扶持资
金。各县(市)区投入配套资金约合10余亿元。向社会推介农房建设项目,共推出项目87个,涉及39
个乡(镇、街道办)、223个村、24万余人。组织23家中央和省驻济及市属新闻媒体集中采访农房建设
工作,共刊登稿件100余篇,编发工作简报51期。全市农房建设开、竣工数达到94791户,超额完成全
年任务的18.6%。其中,启动整村迁建项目185个,涉及村庄258个,开、竣工已达80803户,占全年整村
迁建任务的120.4%,总投资达140余亿元;分散建房已达13988户,完成全年计划的109%;改造危房15582
户,完成全年计划的107.1%。各县(市)区农房建设开、竣工数均已完成或超额完成全年任务。
城乡携手互帮互助工作。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在城乡携手共建帮扶村历城区金刚纂村设立现场工作办公
室,制定帮扶工作计划,提出共建工作目标,完成本年度帮扶共建任务。年内修筑护坡300米,修建
上山路径50米,进行山体绿化和道路整修,村庄面貌进一步改善。帮助村里扩建茶树菇种植大棚,建
起2个冬暖大棚,种植规模达到70万袋,提高茶树菇种植产量和质量,创出品牌。帮助村里成立建筑
劳务分包公司,免费对村民进行建筑技能培训。
做好城镇化监测评价工作。按照省建设厅、省统计局《关于开展2010年度全省城镇化统计监测工作的
通知》要求,和市统计局共同牵头,开展基础调研,统计收集城镇化发展基础数据,完成2010年全市
城镇化发展监测评价工作任务。
截至年底,全市乡镇实有住宅建筑面积12975.88万平方米,本年竣工建筑面积418万平方米,人均住宅
建筑面积35.18平方米;公共建筑年末实有建筑面积1627.64万平方米,本年竣工建筑面积52.9万平方米;
生产性建筑年末实有建筑面积1726.53万平方米, 本年竣工建筑面积108.46万平方米。 乡镇道路长度
7809.85公里(面积10669.97万平方米),新增道路长度559.68公里,人均道路面积22.77平方米;道路照
明灯17522盏,桥梁983座,防洪堤299.12公里;供水管道11061.45公里,新增1028.66公里,公共供水设施
152个,年供水总量12613.7万立方米,人均日生活用水量80.52升,用水普及率85.06%; 排水管道3812.21
公里, 新增排水管道246.23公里;年污水处理总量168.1万吨;绿化覆盖面积3011万平方米,绿化覆盖
率22.93%, 绿地面积1574万平方米, 绿地率11.64%,公园绿地面积527.9万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7.6平方米;生活垃圾年处理量2.863万吨,生活垃圾处理率为79.63%,环卫专用车辆设备248辆,公共
厕所273座。 (贾晓剑)

【建筑业管理】 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893.3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85.1亿元,
比上年增长17.7%。截至年底,全市建筑施工企业共有1393家(含外地进济企业272家),其中施工总
承包企业有377家,占27.1%;专业承包企业779家,占55.9%;劳务分包企业237家,占17%,逐步形成结
构合理、协调发展、优势互补的行业组织结构。企业素质进一步提升,注册地在济南的特级资质企业
有3家,年产值超过10亿元的企业有25家,其中超过30亿元的有6家,超过50亿元的有3家,市场竞争力
和产业集中度大幅提高。
1.建筑市场监管。改革完善评标办法,加大“诚信标”权重,注重对投标单位“管理容量和履约能力”
的考核,遏制部分施工企业不顾自身实力、盲目无序承接工程的行为。加强对政府投资工程招投标监
管,规范招标代理机构市场行为,试点启动电子辅助评标工作。开展外地进济企业清理整顿专项行动,
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外地企业和注册人员加大查处力度,清理一批经营行为不规范、管理人员不到
位、社会信誉差的企业。
2.工程造价监管和建筑企业养老保障金管理。完善人工工资定额、消耗标准、工程价格动态调整机制,
优化竣工结算备案管理工作,明确建筑工程“优质优价”实施标准。创新收缴机制,加大收缴、追缴
和拨付力度, 建筑企业养老保障金管理再上新台阶。 全年累计收缴建筑企业养老保障金7.92亿元,
同比增长80%; 累计拨付建筑企业养老保障金3.59亿元,同比增长50%。
3.有形建筑市场服务和装饰市场监管。完成电子辅助评标系统升级改造,健全交易服务平台功能和内
部监督机制。进驻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实现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招投标依法监管与公共资源交易中
心统一服务平台的有效对接。全年全市进场交易项目达1223项,工程造价约400亿元,建筑面积达2630
余万平方米。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改建扩建及二次装修工程监督管理的通知》,规范装饰装修活动
基本建设程序,严把公共建筑装饰装修招投标、审图、防火消防、施工安全和材料检测关。联合综合
执法部门,查处装饰装修活动中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
4.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建筑业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工作的通知》,落实农民
工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建设单位劳务工资保证金制度和外地进济企业农民工工资预储制度,保证农民
工工资按月足额支付。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排查活动,加大对重点监管对象的监管力度。全
年共受理拖欠民工工资投诉案件140起,涉案人数6631人,涉案金额1819.7万元,同比分别下降55%、59
%、50%;解决拖欠金额达1689.3万元,占全部投诉金额的93%。大力推广工地探亲房建设,严格落实
高温限时停工制度,建立农民工健康档案,全面推行农民工意外伤害保险,丰富农民工业余文化生活,
改善农民工生产、生活环境。
5.监理市场监管和项目管理行业。印发《济南市外地工程监理企业进济监理管理办法》,实行单项工
程备案和分支机构备案两种管理模式,推行标前资质资格核验制度,强力规范外地企业在济的从业行
为。出台《济南市地方监理工程师从业能力管理办法》,在全市行政区域内建立监理从业人员“地方
粮票”管理制度,缓解全国注册监理工程师数量与工程建设项目严重不相协调的矛盾。落实项目管理
企业资格认定标准,严格资料审查和注册人员社保核查以及企业驻地实地核查制度,强化批前公示,
资格认定工作进一步公开、公正、公平、规范。截至年底,全市已有20家项目管理企业通过资格认定。
6.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创新质量安全监管机制,落实工程各方主体责任。强化对工程建设各方
责任主体质量安全行为监管,建立完善施工现场各方责任主体不良行为记录档案。深化施工图审后、
竣工验收、质量保修等工程质量监督制度,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制度
和起重机械登记备案管理制度,完善特种作业岗位工作制度和安全事故约谈以及质量安全责任追究制
度。落实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质量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各负其责、齐抓共
管的工程质量安全责任约束机制。全年全市共发生建筑施工生产安全事故5起,死亡7人,全市建筑业
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008,远远低于全市0.08的平均水平。
7.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监管。开展“住宅工程质量通病再治理”活动,以保证工程结构、使用安全和环
境质量为重点,狠抓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不断提高住宅工程社会满意度。规范检测市场秩序,严
格落实见证取样制度,加强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监督管理。继续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加强日常
安全生产动态监管和考核,对重点环节、重点部位、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加强监督检查,特别加大对
高大模板、深基坑等重大危险源的监管力度,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组织开展全市建筑工程安全生
产专项整治工作,督促施工现场各方主体对安全生产常抓不懈。
8.优质工程和安全文明工地创建活动。全年共创建省“泰山杯”奖工程33项(含装饰工程14项),全
国建筑工程装饰奖6项,全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大奖”1项,国家优质工程奖2项,全国建筑工程“鲁
班奖”6项,获奖工程数量居全省之首;成功创建省、市各类安全文明工地175个,再创历史新高。
(高树金)
【建筑节能与建设科技】 全市县以上城市规划区内新建建筑全面执行居住建筑节能65%、公共建筑节
能50%的标准,新建成节能建筑约880万平方米。截至年底,全市累计建成节能建筑3800余万平方米。
落实国家墙材革新政策,建设工程禁止使用实心黏土砖。新型墙体材料得到普遍应用,全市新型墙材
和建筑节能企业达154家,品种34个,年生产能力30亿块标砖。 太阳能、 浅表土壤源等可再生能源建
筑应用取得新进展。市经信委、市城乡建设委等七部门制定《关于加快太阳能光热系统推广应用的实
施意见》,规定12层以下新建住宅建筑和集中供应热水的公共建筑,必须统一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
并与建筑工程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截至年底,全市共实施太阳能热水系统与
建筑一体化建设721万平方米,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34万平方米,浅层地热能应用52万平方米。全市有
3个项目列入国家级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1个项目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志,1个项目列入全省绿
色建筑示范项目。
组织实施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在已颁布的《济南市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
改造实施方案》基础上,又编制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项目管理工作指南》,指导节能改造工作
的有序开展;联合市财政局印发《济南市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
明确改造资金使用的具体条件、标准和程序,保障节能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通过采用各种形式进行
宣传,根据建筑的不同年代、不同的墙体结构和采暖系统形式,在节能诊断基础上,指导业主合理确
定改造方案,使通过改造的旧住宅保温性和采暖效果普遍得到提高。截至年底,全市累计完成改造面
积240.07万平方米,超额完成省里下达的“十一五”改造任务。
推动和完善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管体系。开展全市民用建筑能耗统计工作,逐步建立
健全全市建筑能耗统计管理体系, 完成1887栋建筑的基础信息调查及能耗统计工作,其中对1220栋居
住建筑、120栋大型公共建筑、430栋中小型公共建筑及117栋政府办公建筑进行全面的能耗统计;全面推
动全市大型公共建筑能源审计工作,已完成审计34栋,占全市大型公共建筑统计总量的29%。初步建
成济南市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平台,龙奥大厦等22栋大型建筑已经纳入第一批建筑
能耗监测试点。鼓励实施建筑用能运行节能改造,采用合同能源管理等模式,完成山东大厦等22栋大
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节能效果均在20%以上。
建设科技工作取得新进展。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我市建设科技创新工作的意见》。组织申报并列入山
东省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37项,全市获省级工法46项,省建筑业创新奖36项,推荐获得山东建
设技术创新奖15项, 获山东省建筑节能优秀示范工程1项、山东省计算机应用优秀成果1项。
(李桂珍)

【房屋拆迁工作】 全年全市共搬迁居民和单位22000户(个),拆除各类房屋516万平方米。其中城市
居民房屋拆迁冻结42项, 颁发拆迁许可证25个, 动迁居民户数16156户, 拆迁面积91万平方米,确认
4500余户居民享受最低套型面积标准保障资格,处理房屋拆迁应急案件20余起,保证了城市建设项目
的顺利进行。
依法规范审批拆迁项目。通过召开理论研讨会、形势分析会等多种形式的会议,邀请相关专家和拆迁
一线的工作人员,对房屋拆迁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对策研究。对每月超期临时安置补助费标准、
无证房屋处理、被拆迁房屋面积认定、享受最低套型面积标准差价结算等问题进行明确规定,进一步
完善和补充拆迁政策。针对一些省市重点工程、棚户区改造项目拆迁过程遇到的特殊问题,及时制订
政策措施,保证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严格按照《行政许可法》、市《拆迁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
规定进行拆迁管理,每个项目都通过公示或座谈的方式,听取被拆迁群众对拆迁补偿安置方案的意见,
并按照拆迁项目合法、程序合法、主体合法、补偿标准合法,安置房源和补偿资金到位的标准严格审
查拆迁项目。特别是在拆迁资金和安置房源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方面进行严格审查,保证拆迁资金到
位和安置房源落实,确保每个被拆迁居户依法得到补偿安置。
落实各项管理制度。以省市重点工程、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棚户区项目改造为主,优先保证城市棚
户区改造项目的思路,科学编报拆迁计划,并按规定的程序、内容、时间上报。落实政府信息公开制
度,拆迁法律法规、拆迁冻结、拆迁许可、拆迁单位和拆迁评估单位资格、拆迁评估专家委员会等情
况,都通过通知、公告等形式予以公布,拆迁工作公开透明。建立最低套型面积保障查询系统,每完
成一个工程,都能及时把拆迁工程中享受最低套型面积标准保障的拆迁户录入数据库,使各有关单位
共享拆迁信息资源,提高工作效率。落实拆迁数据统计和拆迁档案管理制度,全市房屋拆迁数据统计
报表工作小组运转有效,拆迁数据填报准确、规范、及时。拆迁档案管理规范统一,档案的收集、登
记、保管、利用符合要求,共整理各种拆迁档案450余卷宗,部分已移交至市城建档案馆管理。
化解各类拆迁纠纷。坚持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明确市管理部门和各拆迁单位的责任,建
立“区级答复、市级复查”的拆迁案件处理机制。做好12345热线办理工作,共办理12345热线250余件,
全部予以答复解决。
加强岗位培训。针对拆迁大项目多、零星项目多、区街办参与人多、人员分散等情况,按项目、分批
次、视情况举办多期拆迁工作培训班,对参训人员进行拆迁法规、基本理论、疑难问题处理等方面的
教育培训。 (李明亮)

【房地产业概况】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480亿元,同比增长44.3%;新开工面积920万平方米,同
比增长82.3%;销售面积48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3%。出台全市房地产市场调控意见。出台《关于转
发山东省人民政府保持全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的通知》,就增加商品住房供应、加快保
障房建设、完善市场监管机制、加强房地产用地管理、抑制投机性住房需求等5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
明确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
开展在建在售商品房清理工作。针对部分开发企业未取得预售许可、变相收取定金、捂盘惜售、囤积
房源、哄抬房价等违规问题,开展房地产开发企业经营行为专项检查和在建在售商品住房清理工作,
对辖区内房地产开发项目进行全面清理。
适时出台楼市“禁炒令”。为有效遏制“假退房真转让”等变相炒房行为,出台《关于规范预售商品
房买卖合同撤销及信息变更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除8类情形外,商品房在取得房产证前不得擅自
转让。
严格市场信息披露制度。开展市区以及周边县(市)房地产投资情况的专题调研,每月对全市市场交
易情况进行调度和分析,每季度编写济南市房地产市场形势分析报告。全年编制《济南市房地产市场
信息》月报12期、《济南市房地产市场运行报告》4期,与新华社山东分社合作编制《房地产动态》5
期。
健全市场预警处置机制。畅通群众举报渠道,主动公开2部电话接受群众投诉,同时完善市场巡查机
制, 做到隐患问题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理。全年受理投诉举报400余起,现场解决问题185个,约谈
21家企业主要负责人。
创新开发项目审批模式。坚持“网上审批”和“并联审批”相结合,实施专题会议审批制度和责任追
究制度,做到每个项目层层把关,杜绝审批中出现违规现象。在此基础上,对涉及房地产业的审批事
项全面提速,开发项目经营权的审批时限缩短2个工作日,预售许可的审批缩短3个工作日,资质的审
批缩短10个工作日,对暂定资质的审批权下放到县(市)区,大大减少企业办事环节。
完善市场舆论监督机制。通过开展房地产开发管理年活动,启动群众放心购房工程,对于开发企业不
良经营行为、部分违规楼盘进行曝光。同时,就市民关注的“如何放心购房”问题在省城各大媒体进
行解答,提醒市民遵循“查看房源、验明五证、网上签约”三个基本步骤,防止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引导居民理性住房消费。完成济南市房地产中长期规划研究报告、济南房地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济南市住房建设规划(2010~2012年),对未来楼市的蓝图进行规划,让市民了解近期、中期商品房开
发的片区和分布,引导居民树立合理的住房消费观念,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与监督权,形成有
利于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社会氛围。(王大港

【棚户区改造】 棚户区改造是济南市2010年继续承诺为民办的12件实事之一,工作目标任务是“完成
全市二环路以内集中连片棚户区拆迁,加快零星片区改造步伐。全年完成拆迁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
安置房建设竣工70万平方米、 新开工80万平方米”。全年实际动迁官扎营、北大槐树、中山公园东等
15个项目,拆迁建筑面积约86万平方米,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8%;中大槐树、经八纬一、北刘等9个
项目,约83万平方米安置房已经开工建设,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4%; 经一纬九、汽车厂东路、历
山路文华园等8个项目,约79万平方米安置房建设竣工,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13%,圆满完成各项年
度工作任务。
截至年底,全市已启动38个集中片区和34个零星片区的旧城棚户区改造工作,动迁居民约6万户、18.3
万人,拆迁建筑面积430万平方米,安置房开工建设290万平方米、竣工130万平方米,约1.7万户居民具
备回迁入住条件,累计完成投资120亿元。
1.加大拆迁工作力度。以集中片区为重点,充分发挥各区的责任主体作用,坚持原则政策,依法依例
补偿,尽最大努力解决群众的合法合理诉求,加快推进拆迁和收尾工作。按照市政府5月19日棚改专
题会议精神要求,会同各区研究措施办法,加快解决已启动项目遗留问题。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
题排查工作,组织对顺河等16个自建安置房项目进行自查排查、复查整改等工作,加快办理完善项目
手续。落实优惠政策,组织各区对享受43平方米优惠政策的被拆迁户进行审查复核和整改工作,严防
弄虚作假、隐报瞒报,纠偏改错,堵塞漏洞,确保将优惠政策真正落实到住房困难群众身上。
2.高标准建设安置房。把加强质量管理贯穿工程建设始终,严格监督检查,加强对项目管理、监理和
施工单位的评比考核,做好工程招投标、材料采购验收、建设施工等工作,确保工程质量。加强对重
点环节和节点的控制,开展“工程综合考评”活动,每月考核评比,奖罚分明。推进相关城市规划道
路、市政管网等配套设施建设,确保功能齐全完善,与安置房同步竣工交付使用。引导督促企业以加
强现场管理为重点,对各参建单位的防汛措施、雨季施工计划进行重点检查,开展现场演练,冒雨夜
查工地防汛情况,保障了安置房建设汛期顺利实施。全年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在已完成主
体验收的73个单位工程中,质量合格率100%。聚贤、茂新项目部分单位工程获得“省级安全文明示范
工地”等称号。中大槐树等项目18个单位工程获得“市级安全文明示范工地”称号,汽车厂东路项目
获得“市级渣土处理文明示范工地”称号。
3.打造棚改精品工程。以聚贤项目为试点,加大资金投入,优化提升功能品质,使棚户区改造实现由
居住条件改善到居住环境改善、由安置到安居、由居住社区到和谐家园的提升。自5月1日至年底,聚
贤片区已有1622户居民办理回迁入住手续,约占应回迁户数的85%,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在总结试点
经验基础上,制定出台《棚户区改造回迁安置工作程序(试行)》。根据“政策扶持、属地管理、专
业服务”原则,现场集中办公,最大程度方便群众,让回迁居民顺利入住棚改新区。
4.解决困难群众回迁难题。充分考虑低收入家庭的实际困难,按照切实照顾低收入家庭和确保政策严
肃性、连续性的原则,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市旧城改造投融资管理中心等4部门于8月20日联
合出台《关于解决棚户区改造低收入家庭差价款缴纳问题的意见》,提出了分期缴纳和租住房屋方式,
有效解决了困难群众先行回迁入住问题。会同有关部门,严格程序条件,严格审核把关,确保优惠政
策落实到困难群众身上。
5.资金保障和审计工作。按照“银行贷款为主、多种形式并存”的融资模式,争取金融机构支持。通
过“借长还短、借新还旧”“解包还原、贷款自查”等办法合理调整融资结构,提高贷款质量。按照
“审查、参与、控制”要求,完善内审内控制度。制定印发《安置房建设项目竣工结算复审暂行办法》
等,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预防预警作用,对资金使用实行跟踪审计和全程监控,确保支出合规、使用
安全。
6.信访稳定工作。随着回迁安置工作的逐步展开,前期拆迁、后期管理等问题矛盾集中显现。就此,
进一步充实信访工作力量,开设信访专网。为民排忧解难办实事,及时处理包括12345热线在内的群众
函电和来访等事宜,做到教育疏导到位、问题解决到位、责任落实到位、依法处理到位。全年接复办
理12345热线来电和转办件1160余件(次),接待群众来访430余批(次),办理信访(转办)件114件。
7.促进现代产业建设发展。发展金融商务、总部楼宇经济和贸易流通等要素性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
度,努力形成多元化投资格局。年内,普利门、中大槐树等12个项目实现挂牌出让。振兴街银座商贸、
魏家庄金融商务、普利门现代服务业等一批城市综合体的规划建设,使区域结构得到优化提升,功能
特色更加突出,有力促进了相关区域商业、金融、三产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魏 鑫)
【西区开发建设】 济南市西区投融资管理中心于2005年10月批准成立,为市政府直属的全额预算管理
正局级事业单位,下设综合处、规划发展处、财务审计处、土地整理开发处、工程处、资产经营管理
处6个职能处室。市西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于2005年12月注册成立,注册资本金1亿元,性质为国有独
资公司,与西区投融资管理中心一套机构、两块牌子,作为西区开发建设工作的投融资平台。中心的
主要职责是负责编制并组织实施西区建设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组织实施西区规划、建设
和管理;负责建设资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按照市政府批准的建设项目进行项目投资、合作和开发
经营;受市国土主管部门的委托,负责西区建设用地的整理、储备和前期土地熟化;从事政府授权范
围内的国有资产运营、管理,承担保值增值责任;按照上级政策规定,负责西区规划范围内相关费用
的收缴和管理等。
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先后承担了大学科技园、西客站、第七届园博会、全民健身中心、新体校
等重点片区和重点项目建设任务。其中,第七届园博会、全民健身中心和新体校作为全市承办园博会
和全运会的重点工程已完成建设任务。
2010年,西部新城开发建设工作全力推进,完成投资100多亿元,各项工作都取得显著成绩。①省会文
化艺术中心工程。 10月份开工, 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大剧院桩基工程、基础工程全部完成,已进入
地下结构施工,完成工程投资1.94亿元。②西客站场站一体化工程。高架桥已完成80%箱梁浇筑;地
铁6号线已完成负2层结构;东广场南、北综合体已完成东广场垫层、部分区域的防水、底板和负2层
结构施工;全年完成投资2.43亿元。③安置区建设。西客站片区一期工程110万平方米,已有86万平方
米竣工验收,工程质量优良率70%以上,超额完成质量目标,剩余工程全部主体封顶;西客站片区安
置三区、安置一区二期工程和公共租赁住房约120万平方米进行开工前的准备工作;大学科技园三期
工程进行拆迁工作。安置工程全年完成投资11.5亿元。④市政道路建设。开工西客站片区一期道路工
程25公里,完成总工程量的80%;刘长山路西延长线部分路段开工建设;大学科技园7号路慢行一体化
工程全部完成。全年完成投资3.5亿元。⑤河道整治。腊山河河道整治工程完成30%,拦河闸完成土方
7000立方,部分园林景观、桥梁工程开工建设。全年完成投资1900万元。⑥厂源建设。日处理能力3万
吨的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已建成;热源厂一期工程基本建成;水、电、气等专业管线施工进展顺利。
⑦济西湿地公园工程。项目被国家环保部初步确定为全民生态环保教育基地,已批准为省级湿地公园
和国家级湿地公园,一期工程河道土方开挖已全部完成。全年完成投资400万元。
(潘齐齐)

【城建投融资管理】 市城建投融资管理中心(市城建投资公司)提升奥体文博片区建设水平、推进
雪山片区城市综合体建设、打造古城改造新亮点、高标准实施地块开发和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完成年
度目标任务。全年实现各项收入80亿元,支出资金75亿元,其中工程建设支出45亿元,偿还到期贷款
本息30.49亿元。中心被市总工会授予“济南市五一劳动奖状”,被市直机关工委评为“机关党员先锋
号”先进集体。
1.推进重点工程建设。奥体文博片区建设。加强土地的策划运作,实现土地出让总收入50亿元,超额
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场馆政务区全部建成投入使用,消防站、供气加压站、市政道路等配套设施完成。
A地块已进驻省高院、省军区、省武警边防、省立医院等14家单位。龙洞片区中水站工程于12月8日全
面完工,并启动运行,日处理污水能力1.3万立方,是全市规模最大的中水处理站。成城大厦项目5月
完成主体结构封顶,12月中旬顺利竣工,为被拆迁单位早日入住创造了条件,大大降低了拆迁成本。
姚家安置房项目进行主体工程施工,四栋楼完成主体封顶;丁家安置房项目完成征地并实施地上物拆
除。龙泉湖水库工程全部完成,并经受住了汛期的严峻考验。加快奥体场馆的竣工结算、资料收集和
奖项申报工作。奥体中心“一场三馆”同时获中国建筑工程和土木工程最高奖鲁班奖、詹天佑奖两大
奖项,为济南市首次。
雪山片区项目。片区核心区城市规划、片区用地规划研究及控制性规划等设计方案修改完毕,片区冻
结及调查摸底工作结束,对地上附着物进行丈量、统计、核准,并予以公示,完成数据汇总,并组织
历城区指挥部、唐冶办事处、各村委会等相关单位对摸底调查结果进行现场核实。走访调查片区现状,
及时形成影像资料,并以此为依据分析测算补偿,同时根据地上附着物统计明细,结合相关文件初步
做出片区调查摸底汇总,测算出土地征收补偿成本。11月3日,与历城区及章灵、安家四村签订《土
地征收与旧村整合协议》,全面启动片区建设工作。分析投入和产出,精心策划,提出2011年土地出
让计划及土地利用计划。
明府城片区古城改造。涉及的苗家巷地块完成搬迁任务,百花洲地块已签订补偿协议278户。会同有
关部门就全面启动明府城保护改造工程进行研究,提出建设意见。会同市规划局进行百花洲、苗家巷
地块修建性详规的设计方案征集,组织专家对5个设计方案进行评审,在其基础上进行完善深化,基
本确定规划设计方案和建筑单体设计方案。成立明府城片区项目部并进驻现场开展工作,会同市土地
部门对将军庙、芙蓉街两个历史文化街区进行冻结和调查摸底。全面启动县西巷武岳庙地块建设,完
成县西巷遗留问题中保护性搬迁工作,完成武岳庙地块规划设计方案并经专家论证,完成环境影响评
价和项目可行性研究、立项,组织专家对节水保泉方案进行论证,完成监理、造价咨询单位的招标工
作。
市委党校新校区建设。拟定市委党校新校区建设代建合同,与市委党校共同组建工作班子,委托市测
绘院完成对新校址的地形勘测,按照市国土局的要求,配合市、区两级土地部门做好土地征用前期工
作,完成对新校址的地形勘测和规划总评,完成单体设计方案、项目管理、地质勘探、造价咨询单位
的招标工作。12月3日,举行项目奠基仪式。
西蒋峪片区公租房建设。完成规划策划工作,地块规划指标已批复;公租房项目及市政配套项目已申
请立项,环评、可行性研究及规划设计的合同审核完毕;开始施工板房搭建及场平工作,2012年7月竣
工并交付使用。
2.筹措建设资金。根据国家出台的规范政府融资平台的融资行为、防范政府债务风险的措施要求,规
范前期融资行为,补办各项项目审批手续,对照规定逐笔排查,逐个项目梳理,落实实物抵押等贷款
增信措施。拓宽渠道,盘活资产。全年出让土地81.0667公顷,实现土地出让收入50亿元。新增贷款4.4
亿元,盘活资产经营性收入2.4亿元。把握企业债券发行审批政策的有利时机,对发债项目、债券市
场、融资成本、发债数额、期限等讨论研究后,采用无担保方式发行18亿元债券直接融资,各项工作
进展顺利。吸收社会资金投入前期土地熟化,同时探讨BT方式,吸收有实力的企业垫资建设,缓解政
府资金困难。加强安置房和资产的管理,加快推进安置房相关手续的办理。全年融资80亿元,支出资
金75亿元,较好地保障了各项重点工程的资金需求。 (陈朝晖)

【小清河综合治理】 小清河综合治理二期工程于年初开工建设,已开工河道12公里,主要治理内容
为河道拓宽工程、桥梁工程、道路工程、景观绿化工程四部分。其中河道工程包括清淤、扩挖,主河
道由原来的20~30米拓宽至50~60米, 工程总土方量约300万立方米;道路桥梁工程新建改建跨河桥梁
11座、支流桥4座,新建道路总长32.2公里,面积51.4万平方米;管线迁建工程迁移并新建供水、燃气、
电力等9种管线总计约150公里;景观绿化工程新建河道景观绿化193.2万平方米,打造京福高速至洪园
节制闸23公里的水上旅游观光河道。
截至年底,二期工程共征收国有、集体土地189.736公顷,拆除建筑面积29.17万平方米;累计扩挖河道
土方86.2万立方米,清挖淤泥43.3万立方米,砌筑岸墙6.3公里;滨河南路及滨河北路除部分受拆迁及
南水北调施工影响外,基本实现通车,大金路桥、腊山河西路桥等6座桥梁主体结构全部完成,无影
山北路桥实现临时通车;自来水、热力、燃气管线迁建全部完成,电力、污水、雨水管线迁建完成一
半以上,清河北路综合管线完成31.4公里;累计建成70万平方米绿化地,形成13.1公里的园林景观长廊,
五柳岛、板桥广场、盐仓旧址等主要景观节点逐步完善;优化完善沿河灯光亮化工程,全年安装庭院
灯387个。
推进滨河新区规划策划研究及片区开发工作。完善滨河新区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及中心区概念性规划、
旅游规划和生态景观规划,基本完成“十二五”小清河地区发展规划、滨河新区功能定位与产业发展
策划以及天桥区段村居安置区整合选址规划,对东沙、泺口片区安置房、公租房规划平面布局设计和
户型设计进行深入研究;完成泺口、徐李、东沙等片区约500公顷土地的规划设计方案及规划指标的
调整工作,开展板桥东地块、板桥南地块、新徐片区、大魏片区、王炉北辛、崔庙田庄等片区约300
公顷土地的规划策划工作。完成北湖、泺口、华山、黄岗兴济河、赵庄5个片区的熟化立项、规划许
可、拆迁冻结等手续办理及延期。完成标山片区的立项及大魏、新徐、小鲁庄和张马等片区的规划范
围申请工作。推进泺口、华山等重点片区开发。泺口片区与上海绿地地产集团签订开发合作协议,东
沙片区与当地区政府、村居签订合作协议,徐李片区与北大资源签订《徐李片区改造项目用地意向协
议》,北湖片区已与北京龙湖置业有限公司签订《济南市滨河新区北湖南片区项目用地意向协议》和
《济南市滨河新区北湖片区项目用地意向协议》。
(奚 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