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 历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1&A=21&rec=6&run=13

【地理概况】 1. 位置面积。济南位于山东省中部,地理位置介于北纬36度01分至37度32分,东经
116度11分至117度44分,南依泰山,北跨黄河,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与鲁西北冲积平原的交接带上,地
势南高北低。地形可分为三带:北部临黄带,中部山前平原带,南部丘陵山区带。济南是中国东部沿
海经济大省——山东省的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和金融中心,重要的交通枢纽。
四周与德州、滨州、淄博、莱芜、泰安、聊城等市相邻。总面积8177平方公里,市区面积3257平方公里。
2. 自然条件。①地质。北部为济阳坳陷、淄博—茌平坳陷,南部为鲁中隆起。地层南老北新,
南部以古生界灰岩为主,北部以新生界黄土及砂砾沉积为主。岩层呈向北倾斜的单斜构造,三组断裂
切成块状,奠定了济南的构造基础。②地形。地势南高北低,依次为低山丘陵、山前倾斜平原和黄河
冲积平原。③气候。济南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日照充分,年平均气温13.6℃,1
月最冷,平均气温-1.9℃,7月气温最高,平均气温27.0℃。年平均降水量614.0毫米。 ④水文。济南市
河流分属黄河、小清河、海河三大水系。湖泊有大明湖、白云湖等。山区北麓有众多泉群出露,仅市
区就有趵突泉、黑虎泉、五龙潭、珍珠泉四大泉群。
3. 自然资源。①土地资源。全市土地资源总面积8154平方公里,山地丘陵3000多平方公里,平原
5000平方公里。全市有棕壤、褐土、潮土、沙姜黑土、水稻土、 风砂土6个土类。其中,以棕壤、褐
土两大土类为主。 ②矿产资源。 主要有煤、石油、天然气、铁、地热和建筑材料等。③当地水资源
15.9亿立方米,可利用量14.7亿立方米。 ④生物资源。有植物149科,1175种和变种。陆栖野生动物211
种。
(年鉴编辑部)

【年度气候概况】 2008年气温正常、降水正常、日照偏少;年内虽有灾害性天气发生,但没有造
成较重经济损失。干旱、寒潮、高温、冰雹、大风、雷电、大雾、暴雨、干热风等自然灾害均有发生。
综合分析2008年的气候年景为丰年。
1. 气温、降水、日照时数(见下表)。
2. 气候异常情况。①章丘1月中旬日照时数11.9小时,为该站1964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小值。 ②济
南1月日照时数86.8小时, 为该站1964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小值。 ③章丘5月上旬降水量91.6毫米,为该站
1964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大值。 ④5月中旬平均气温,商河17.3℃、济阳17.4℃、济南18.3℃,分别为三站
1964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小值。⑤平阴5月中旬降水量102.6毫米,为该站1964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大值。 ⑥
6月中旬日照时数,章丘28.8小时、平阴33.6小时、济阳30.0小时、济南24.6小时、 全市平均39.6小时,
均为1964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小值。⑦章丘7月中旬日照时数26.5小时, 为该站1964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小
值。 ⑧章丘8月中旬日照时数22.3小时, 为该站1964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小值。 ⑨6月日照时数, 章丘
124.9小时、 济阳151.5小时、全市平均169.8小时,均为1964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小值。
3.四季情况。按照气候学划分四季的标准,济南市2007年11月10日日平均气温降至10℃以下进入冬
季;2008年3月28日日平均气温回升到10℃以上进入春季;6月7日日平均气温回升到22℃以上进入夏季;
9月12日日平均气温降至22℃以下进入秋季;11月7日气温降至10℃以下进入冬季。冬季最长,为139天;
夏季次之,97天;春季为71天;秋季最短,为56天。体现了济南四季分明的特点。
(市气象台)
【主要气候事件及其影响】 干旱、寒潮、高温、冰雹、大风、雷电、大雾、暴雨(洪涝)、干热
风等自然灾害均有发生。造成灾害的主要有冰雹、大风、暴雨等,造成农作物减产甚至绝产、倒塌损
坏房屋,冲毁道路、桥涵,毁坏电力、通讯设施等。全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367.3万
元,总受灾人口近3万人。
1. 冰雹。受高空低涡和低层切变线的共同影响,5月17日傍晚前后到夜间济南市出现强对流天气,
18时10分至20时43分平阴县出现雷雨大风并伴随冰雹天气。据平阴国家气象观测站测定:17日18时10分
至23时57分降水量95.7毫米,冰雹最大直径8毫米,降雹时间18时57分至19时06分,极大风速19.9米/秒。
从受灾现场看,部分小麦穗子被砸断,有的麦粒被砸落。据平阴县气象局值班人员描述:降雹密度较
大,值班室的铁门被砸得“啪啪”响,在室内打电话都听不清楚。在现场看到值班室铁门上的油漆大
部分被砸得脱落、水泥路面上留有密密麻麻的痕迹。这次降雹主要造成平阴、玫瑰和安城三乡镇部分
村庄受灾。 受暴雨及冰雹影响, 平阴县农作物受灾较为严重。经初步统计,全县农作物受灾面积达
1070.8公顷。其中, 776.1公顷小麦倒伏,麦粒脱落,减产6成以上;棉花116公顷,油菜24公顷,花生58
公顷,西瓜96.7公顷。经济林果受灾面积192.1公顷,减产6成以上,部分绝产,其中,葡萄65公顷,苹
果54.1公顷,杏21.6公顷,核桃24.7公顷,玫瑰26.7公顷;倒塌房屋4间,损坏463间,损坏蚕棚60个,被
折断杨树2000余棵, 损坏生产道路20余米, 安城乡南栾村电器房设备被雷击。 全县直接经济损失
1127.3万元,其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1034万元。
2. 暴雨。7月29日16时35分至29日20时,受台风外围暖湿气流和弱冷空气影响, 章丘市宁家埠镇出
现了大暴雨天气过程。宁家埠降雨量103.0 毫米,同时并出现了大风。 章丘测站降水量达47.1毫米,
同时并出现了大风,达18.3米/秒。章丘市宁家埠镇受灾面积466.6公顷,玉米内涝倒伏400公顷,房屋倒
塌15间,鸡棚倒塌5个, 肉食鸡死亡14000只,大葱被淹66.6公顷,受灾人口2万余人,直接经济损失600
万元。
8月14日15时34分至14日19时35分, 受暖湿气流和高空槽共同影响, 章丘市高官寨、宁家埠、文祖、
白云湖等乡镇先后出现了强降雨天气过程。高官寨最大,降雨量108.0 毫米,同时并伴有雷电,章丘
测站降水量37.8毫米。玉米受灾总计约313.3公顷,大葱受损约86.7公顷,倒塌房屋30间,倒塌地堰200米,
雷击电视20台,受灾人数6000余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460万元。
3. 大风、冰雹。受高空低涡影响,8月26日11时06分,商河县有雷声,11时18分开始降雨,11时55分
至12时05分商河县贾庄镇出现雷雨大风并伴随冰雹天气,贾庄、胡集雨量站测定:26日11时至13时降水
量12.0毫米、11.0毫米,冰雹最大直径10毫米,目测阵风6~7级。受大风及冰雹影响,商河县贾庄镇农
作物受灾较重。受灾面积1267.3公顷,成灾633.6公顷,绝产66.7公顷,受灾农作物为玉米、棉花。农业
直接经济损失180.0万元。
4. 寒潮。12月3日至5日,强冷空气于3日傍晚开始自西向东影响济南市,北风逐渐增大, 气温明
显下降, 5日最低气温达-12.7℃,降温幅度超过15℃,出现在商河,最大风速6.6米/秒,极大风速12.8
米/秒,出现在长清。
12月20日至22日,受强冷空气影响,北风增大,气温明显下降,22日最低气温-16.4℃,出现在章丘,
降温幅度超过15℃。
5. 大雾。 按有一个观测站(及以上)出现大雾计为一个大雾日统计,1月3天、2月1天,春季出
现大雾天气3天;夏季6天,秋季各月均出现大雾天气, 9月2天, 10月4天,11月2天;进入12月以来未
出现大雾天气。大雾造成济南市境内高速公路封闭,进、出航班延误或被迫取消。
(市气象台)
【历史概况】 济南是国务院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因地处古四渎之一“济水”(故道为今黄河所
据) 之南而得名。据考古发掘资料,远在9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距今
4000~4500年前以磨光黑陶为特征的“龙山文化”,系因1928年首次发现于济南东郊龙山镇而被命名。
夏代,龙山镇城子崖一带建有较大规模的城市。商周时代,济南为古谭国地(谭国,东方方国,都城
在今城子崖、平陵城一带)。春秋战国时代,济南属齐国,称“泺”、“鞍”、“历下”等邑,为齐
国西南边陲重镇。秦代,地属济北郡(郡治博阳,即今泰安)。
西汉始置济南郡, 郡治东平陵(今济南市章丘平陵城) 。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设济南
国,首府东平陵。前154年,废济南国,复置济南郡。汉武帝时,济南郡辖东平陵、历城等14县,属青
州刺史部。东汉建武十七年(41年),济南郡复称济南国,辖14县,后改辖10县。
魏晋南北朝时期,朝代屡屡更替,济南先后为魏、西晋、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南燕、东晋、
刘宋、北魏、东魏、北齐、北周辖境,置郡置国,变化频繁。 其间,济南郡治于西晋永嘉末年(313
年前)从平陵(即东平陵)迁至历城。从此,今济南市区成为历代郡国、州府的行政中心。刘宋元嘉
九年(432年)在济南郡侨置冀州, 济南为州、郡两级治所。北魏皇兴三年(469年),改侨冀州为齐
州,辖济南郡、东魏郡、太原郡等6郡35县。
隋开皇三年(583年) 撤郡并县,齐州仍治济南,辖历城等10县。大业三年(607年)齐州改称齐
郡。唐朝建立后,复称齐州,辖历城、章丘、长清等6县。唐中叶天宝年间,齐州曾一度改称临淄郡、
济南郡。五代时期,仍称齐州,先后为梁、唐、晋、汉、周国的辖境。
北宋,齐州先后属京东路和京东东路。政和六年(1116年),齐州升为济南府, 辖历城、章丘、
长清等5县。建炎二年(1128年)后,被金朝所据,仍为济南府,辖7县,属山东东路。其间,曾一度
为原济南知府刘豫建立的伪齐辖境。元初, 改为济南路,直隶于中央中书省。至元二年(1265年),
辖棣州、滨州2州及历城、章丘、济阳、商河等11县。金元时期,济南先后为金山东东西路提刑司、
元山东东西道肃政廉访司治所,是山东地区的监察中心。
明初,复称济南府,辖泰安、德州、武定、滨州4州及历城、章丘、长清、济阳、商河等26县。
洪武九年(1376年),山东最高行政机关“承宣布政使司”由青州迁至济南,济南成为山东省会,全
省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全国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清初,沿明朝建置。雍正二年(1724年)、
十二年(1734年)调整区划,济南府改辖德州和历城、章丘、长清、济阳等1州15县。
民国初年,撤销济南府,置岱北道,辖27县。1914年岱北道改称济南道,辖县未变。 1925年改辖
历城、章丘、长清、济阳等10县。1929年7月,析历城县城厢及其四郊, 正式设立济南市。 时济南市
面积175平方公里, 人口40余万。1948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解放济南,设立济南特别市。
1949年5月复称济南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经历了漫长的原始、奴隶、封建社会的济南,开始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
1958年, 历城县划归济南市。其后,章丘、长清县于1978年,平阴县于1985年,济阳、商河县于1990年
陆续划归济南市管辖。1994年2月,济南市被正式确定为副省级城市,现辖6区4县(市)。
济南历史悠长,人才辈出。属今济南市籍的历史名人主要有:中国传统医学的杰出代表、战国时
代神医“扁鹊”(本名秦越人),中国古代阴阳五行学说的创始人、战国思想家邹衍,口授今文《尚
书》二十八篇于世的汉代学者伏生,请缨出使南越、为祖国统一事业作出贡献的汉代外交家终军,隋
末农民大起义的起义军领袖杜伏威、辅公祏,唐朝开国功臣、一代名相房玄龄、名将秦琼,中国古代
三大求法高僧之一的唐人义净(俗名张文明),中华词坛“婉约派”“豪放派”的杰出代表、宋代文
学家李清照、辛弃疾,金元散曲家张养浩、杜仁杰,宋、辽、金三部正史的总裁官张起岩,明代文坛
前后“七子”边贡、李攀龙,明《宝剑记》等剧的作者、戏曲家李开先,明万历年间文学为一时之冠
的内阁大学士于慎行,清经学家张尔岐,清《四库全书》的主要编纂人、藏书家周永年,古文献学家、
清《玉函山房辑佚书》 的纂辑人马国翰, 近代民族实业家、“祥“字号商业的代表人物孟洛川等。
(朱佩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