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综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1&A=18&rec=9&run=13

2005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876.5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其中第一产业
增加值完成132.4亿元, 增长6%;第二产业增加值864亿元,增长17.4%;第三产业
增加值880.1亿元,增长15.4%。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7.1:46:46.9。人均生产总值
31604元,可比增长14.2%。
1.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步伐加快,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全市粮食播种面积增加
4.9%, 总产量260.1万吨,比上年增长7.2%。棉花总产3.5万吨,下降9.8%;蔬菜
总产701.3万吨,增长2.7%;肉类总产量42.1万吨,增长7.3%;奶类总产量23万吨,
增长27.1%。禽蛋、水产品等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农业产业化取得新进展。 2005年底,全市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农业龙头企业
达到170个,比上年增加19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16家,市级龙
头企业41家。 全年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面积220万亩,比上年增加40万亩。认定无公
害、 绿色、有机农产品130个。各类畜牧小区达到1058处,比上年末增加80余处,规
模饲养户2.1万户, 增长12.1%。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到90个,资产总额2.74亿
元;过亿元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40个,年成交额23.3亿元。
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年末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426.8万千瓦,增长
1.98%; 农用排灌机械动力110.5万千瓦,增加0.36%。农用拖拉机和拖拉机田间作
业配套机械拥有量分别为5.94万台和8.76万台,农用运输车11.3万辆。农业投入进一
步加大,全年完成各类水利工程3262项,各类投资4.4亿元,新增灌溉面积3.6万亩,
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7.9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3平方公
里,解决了358个村、24万人的引水困难。
2. 工交生产持续快速发展,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全年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734亿
元, 增长19.3%。其中全部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
(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实现增加值722.1亿元,增长28.9%。其中中央企业
增长4%, 省属企业48.2%,市及市以下19.5%。非公有制经济增长31.4%,占规模
以上比重45.6%。产品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在重点统计的219种主要工业产品中,
增长的达124种, 占56.6%。其中,钢增长51.7%、水泥22.5%、发电量22%、摩托
车18%。“2133”工程顺利实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品销售收入2075.6亿
元, 增长27.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352.3亿元,增长35.2%;规模以
上工业企业数量达到1670家, 净增加160家。经济效益大幅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实现利税213.5亿元, 增长24.6%;产品销售率达到97.74%,较上年提高0.3个百分
点。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17.1%,同比提高16.4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119.5
%, 资产负债率66.3%。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177886元/人。支柱产业和大型企业集
团支撑作用显著。济钢集团、重汽集团、中石化济南分公司、浪潮四大过百亿集团,
实现销售收入722.3亿元,对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贡献率达38.7%。黑色金属冶炼、
交通运输设备、 电子计算机及通信设备三大传统支柱行业销售收入达845亿元,贡献
率达47.8%,提高8.2个百分点。
能源、 交通、 邮电建设取得新进展。2005年,全社会综合能源消费总量折标煤
2940万吨,工业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2.65吨标准煤,降低0.11吨标准煤,下降3.9%。
电力,全年全社会用电量152.9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5.6%。其中工业用电量101.2
亿千瓦时,增长13.8%。城乡电网建设改造步伐加快,全年完成投资12.5亿元,一批
输变电工程竣工投入使用。 公路, 全年客、 货运周转量分别达到7288.5万人和
15695.2万吨,分别增长5.8%和4.4%。全年航空旅客发送量20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
30%。开通了新加坡、汉城、曼谷、大阪和俄罗斯等国际航线。完成了一批国道和省
道的改造任务,建设改造农村公路1850公里。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收入51.8亿元,比
上年增长8%。 年末电话交换机总容量254万门(含接入网设备),增长7.9%;年末
全市电话用户258.9万户,增长2.7%;互联网宽带网用户43.1万户,增长25%。
3.消费品市场保持活跃,市场物价平稳运行。2005年,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
总额807.9亿元,增长15.7%。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657.6亿元,增长15.5%;
餐饮业零售额115.1亿元,增长15.3%。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实现增加值768.5亿
元,增长22.8%,占GDP的比重达到41%,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个体私营经济实
现零售额539.5亿元,增长17.1%。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41个,成交额212.3亿元。
限额以上连锁商店商品销售总额672.4亿元,增长30.9%。
市场物价趋于平稳。 2005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1.1%。从影响居民
消费价格指数的主要因素看,居住类上涨3.6%;食品类价格上涨2.7%;烟酒及用品
类上涨1.2%;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类上涨1.1%;医疗保健和个人服务类上涨0.5%;
衣着类上涨0.3%。 交通和通信类下降1%,娱乐教育用品及服务类下降0.9%。原材
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升幅减缓,累计上涨11.3%,同比回落5.1个百分点。
4.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快速增长,重点工程建设成效显著。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
资完成856.9亿元, 比上年增长31.6%,投资率达45.7%。其中城镇及以上单位投资
724.4亿元, 增长32.3%。投资结构继续改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用于第一产业
38.3亿元, 第二产业362亿元,第三产业456.7亿元,分别占总投资的4.5%、42.2%
和53.3%。
重点工程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2005年,全市城市建设投资达260亿元。经七路、
纬五路道路改造工程竣工投入使用,舜耕路南段、济微路、经一路延长线等工程进展
顺利。全年完成新建、改造、整修市区道路46条;长清大学新校区主要道路和部分校
舍竣工使用,农民转市民安置房44栋楼全部交付使用。工业投入力度继续加大。全年
共完成工业投资352.3亿元, 增长35.2%,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41.1%。济钢薄
板坯连铸连轧、炼油厂鲁皖成品油管道、轻骑铃木二期扩建、重汽特种车工业园等项
目投入生产,济南卷烟厂异地搬迁、鲁能康桥工业园、温州工业园等一批项目建设进
展顺利。
5. 外贸出口稳定增长,招商引资成果显著。全市进出口总额37.62亿美元,比上
年增长23.5%。 其中出口17.78亿美元,增长29.5%。机电产品出口增势强劲,实现
出口6.63亿美元, 增长39.8%,占出口总额的37.3%,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内资
企业出口13.6亿美元,增长33.3%;外资企业出口4.18亿美元,增长18.5%。一般贸
易方式出口13.3亿美元,增长28.1%;加工贸易方式出口4.1亿美元,增长67.4%。
招商引资取得新进展。 2005年,全市共完成招商引资449.8亿元,增长61.9%,
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52.5%。 其中到位内资409.1亿元,增长62.4%。利
用外资方面, 全年新批外资项目148项,合同利用外资11.2亿美元,增长63.6%。实
际利用外资5.4亿美元, 增长21.5%,其中外商直接投资3.51亿美元,增长91.9%。
利用外资以独资企业为主, 在实际利用外资中,独资企业到位外资2.3亿美元,占直
接投资的66%。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取得新进展。全市共完成对外承包劳务合同额2.34亿美元,完
成营业额3.23亿美元。
6. 财政收入平稳增长,金融运行保持平稳。全市地域财政收入380.8亿元,比上
年增长20.7%。 其中地方一般预算内财政收入106亿元,可比增长20.7%。财政支出
得到控制,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20.67亿元,增长18.7%。其中农业支出增长34.1
%,教育事业费增长18.9%。金融业稳定发展。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483.3亿
元,比年初增长17.1%,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024.4亿元,比年初增长17.7%;
各项贷款余额3259.9亿元,增长17.1%。贷款结构发生变化,短期贷款增加较多,中
长期贷款持续增长,票据融资大幅增长。保险业。全年各类保险承保额达5089.2亿元,
下降1.1%。保险业务收入41.1亿元,增长4.8%,保险业务支出14.1亿元,增长38.6
%。
7.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继续得到改善。科技事业取得新进展,全年
科技三项经费支出4800万元, 实施市级重大科技计划264项。全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
业174家,累计达到625家;全年授权专利2130件,增长24.3%。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
快速发展,全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663亿元,增长33.7%;工业增加值162亿元,增长
34.6%。新引进项目817项,项目总投资146.2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亿元,新开
工项目70项, 新竣工建筑面积101万平方米。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73项,其中国家
级火炬计划项目12项。
教育事业健康稳步发展。基础教育继续加强,教育资源得到优化升级和规模扩充。
全市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全部完工, 284个危改项目竣工投入使用。全市普通高中招
生3.63万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89.3%,普通高考录取率达到83.2%。大力开展
各级各类教育培训和继续教育活动,社会力量办学逐步规范发展,全市人口计划管理
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人口总量维持均衡发展。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8‰,年末
户籍总人口为597.4万人。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10元,
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4812元,增长14.6%。
劳动就业工作得到加强。全市进一步加大下岗失业职工就业再就业工作力度,落
实各项促进就业再就业优惠扶持政策,建立和完善管理服务体系。全年通过各种渠道
安置城镇就业再就业12.7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6%。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职工99.5万人,增长6.4%。
其中企业参保职工81.67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66.12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
员达64.95万人, 工伤、 生育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农民
174.4万人,参保率达86%。截至年底,全市有6.8万城镇人口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
有3.3万农村人口享受农村低保,发放低保金1264.9万元。
卫生、旅游、体育事业取得了新的成绩。卫生事业,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医
疗卫生体制、药品生产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
全市12个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建设项目全部开工。公共卫生信息与疫情报告、
疾病监测预报系统进一步完善,艾滋病网络直报信息系统正式启动。旅游事业,济南
战役红色旅游景区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名录》和《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名
录》 。全年共接待游客1463.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22.1亿元,分别增长20.1%
和29.8%。坚持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共同发展,积极组织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在洲际
比赛中获金牌6枚,在全国比赛中获金牌10枚,在全省比赛中获金牌169.5枚。
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事业稳步发展。全市文化艺术创作精品不断推出,杂
技《转台叠椅》 获第十七届蒙特卡洛国际杂技节“金K奖”第一名和杂技节最高荣誉
“蒙特卡洛公主杯”。文化体制改革逐步深入,第三届泉城文化社会办项目洽谈会成
功举办。新闻出版的市场监管和扫黄打非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广播电视的数字化、网
络化、信息化步伐加快。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全市上下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
十六大、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积极开展反邪教活动,净化文化、音像、图书
出版物市场。社会救助工作全面升级,优抚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
深入开展,《济南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2005~2007年总体规划》颁布实施,“文明社
区”、“和谐社区”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历下区被国家民政部授予“全国社区服务创
建和谐社区示范区”称号。市民精神文明素质和民主法制意识逐步增强。民族宗教、
妇女儿童、老龄、慈善、残疾人等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了新的进展。
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市广播电视技术中心、市传染病医院、市疾
控中心迁扩建、历下区社区综合服务平台等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奥体中心等建设项目
的前期工作正在进行。

(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