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1&A=18&rec=48&run=13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概况

2005年,全市安全生产工作围绕省下达的全市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以建设“标本
兼治、重在治本”的安全生产防范体系为总抓手,落实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业的安全
生产责任,加强安全生产的基层和基础工作,深化专项整治,抓好安全生产监管,构
筑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减少了各类事故的发生,实现了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的平稳。全
市共发生各类安全事故2024起, 死亡472人,重伤780人,经济损失622.7万元,与上
年同比起数减少231起,下降10.2%;死亡人数减少24人,下降4.8%;重伤人数减少
113人,下降12.7%;经济损失减少231万元,下降27.1%。没有发生特大事故。完成
了省里下达的各类死亡人数比上年下降3%的安全生产控制指标。
1.落实安全生产责任。①强化指标控制,落实政府责任。2005年初,市政府专门
召开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与55个部门、单位签订责任书;各县(市)区、各行业
及相关部门也逐级签订责任状,将安全生产与经济和社会稳定工作同时部署、同时检
查、同时考核,层层分解控制指标,形成了逐级负责、层层落实、齐抓共管的目标责
任体系,有效地落实了各级政府的领导责任。②强化娱乐场所安全管理,落实部门管
理责任。以市政府办公厅名义下发了娱乐场所、商场超市、餐饮服务、营业性演出场
所、电影放映单位、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公园风景名胜区、中小学校、体育场
和会展中心等10个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管理规定,进一步明确了部门的安全监管责任,
规范了娱乐场所、人员聚集场所的安全行为。③强化市管企业和省以上驻济企业管理,
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在对全市400多家工商贸企业和重点行业
进行调查摸底的基础上,落实省以上驻济监管企业133家,市属监管企业244家。通过
明确监管,加大了县(市)区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管责任,加大了企业事故隐
患限期整改的力度,强化了企业的主体责任,有效地防范了事故的发生。
2.加强监察执法队伍建设。①加强机构建设。为解决基层安全生产监管力量薄弱
的问题, 经市政府批准, 组建了20人编制的济南市安全生产监察支队。全市10个县
(市)区也分别成立了安全生产监察大队,编制总计98人,做到了编制、人员、经费、
设备、设施五到位。②提高监察执法队伍素质。通过采取专家授课、业务指导、组织
参加执法培训班、编写《安全生产监察实用手册》、开展执法交流、案例分析、执法
文书评比等方式,加强对安全监管人员法律法规、行政执法、专业理论、新知识新技
术的培训,确保执法人员行为规范、本领过硬、精干高效。③完善执法程序,规范执
法行为。 制定下发了《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程序规定(试行)》等4个规范性文件,成
立市安监局案件审理委员会,使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步入了依法监管的轨道。2005年,
全年处理结案事故28起,处理责任人32人,其中给予行政处分14人,经济处罚8人。
3.加强安全生产基础性工作。①制定《关于开展非公有制企业安全监管试点工作
的意见》和《非公有制企业安全生产评估工作暂行办法》,加强了对非公有制企业的
法律约束和政策引导,使企业的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召开全市非公有制
企业安全生产试点工作会议,及时总结推广试点单位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促进了企业
各环节和岗位安全行为的规范化,提高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为建立非公有制企
业安全监管长效机制,扭转非公有制企业安全生产状况,打牢了安全监管的工作基础。
②召开了全市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工作会议,制定下发了济南市《关于在机械、电力
等行业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的意见》,并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和检查验收标准,
推进了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体系建设。③制定下发《济南市安全生产考核工作方案》
和《2005年全市安全生产培训计划》,按照“规范培训、培考分离”的原则,加强对
安全生产培训工作的管理,提高培训考核质量,进一步规范安全生产培训考核程序,
打牢了特种作业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从业的素质基础。全市共组织培训特种作业人员
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498班次,共计21000人,与2004年相比增加10%。④在全市范围
开展了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活动,有效检验《济南市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
急救援预案》及11个分预案的有效性,最大限度减少了生产安全事故的人员伤亡和经
济损失。2005年,共进行各类专项应急演练30余次,有80多个部门、行业和企事业单
位开展了演练,共计4000多人参与。同时,对《预案》及11个安全事故应急分预案进
行了再次修订,打牢了应对突发性重特大事故发生的实战基础。⑤制定了县(市)区
政府、安委会成员单位、生产经营单位三个层面的安全生产评价标准和事故评价标准。
半年进行一次综合评价,年终组织专门力量逐一进行全面综合评价。通过听汇报、查
资料、现场检查等形式,采取定性与定量、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的方法,量化考核,评
价分级,全面了解掌握被评价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状况,打牢了完成全年安全生产任
务目标的基础。通过综合评价,年终的考核评优更加合理,安全生产监管纳入了科学
化监管的轨道。
4.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按照市政府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的部署和要求,集
中开展了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道路和水上交通、公众聚集场所的消防安全、
烟花爆竹、建筑施工、城市燃气和特种设备等方面的专项整治。①煤矿专项整治。重
点对煤矿的“一通三防”和受水害灾害严重、顶板管理薄弱和机电运输环节薄弱的煤
矿进行大检查, 共排查出A级隐患6条、B级321条。其中,A级隐患的整改,全部做到
了资金、 时间、责任、人员、措施五到位;B级隐患全部做到了及时整改。认真贯彻
落实《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和《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坚
决整顿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非法煤矿的紧急通知》,立即停产整顿不具备安全
生产条件的煤矿,关闭取缔整顿仍不达标及非法生产的矿井14处。按照中央纪委、监
察部、国资委、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联合通知的要求,及时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国有
企业负责人投资入股煤矿的问题进行认真清理纠正,杜绝了投资入股煤矿现象的发生。
②非煤矿山专项整治。对全市非煤矿山企业实行整合整治,全面强化非煤矿山企业安
全监管,严把非煤矿山行业市场准入关,严格执行安全生产“三同时”制度。通过实
施整合整治, 全市非煤矿山企业由整合整治前的778家减少至520家,4个县区达到了
整合整治合格要求, 426家取得了《安全生产许可证》,基本上实现了非煤矿山企业
开采的规模化、规范化、机械化的整治目标。进一步加大了对非煤矿山企业联合执法
查处力度和整顿关闭力度, 对无证非法开采的47家小铁矿、1家小煤矿进行了集中清
理整顿, 填平夯实矿井39眼,爆破小矿井3眼,确保了整合整治取得了新成效。③危
险化学品专项整治。对全市所有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化学品的从业单
位,特别是剧毒危化品生产、储存企业,进行拉网式的严格排查治理,将危险性大、
容易发生重特大事故的企业,全部纳入重点监控视线,逐一落实监管责任和监控措施。
市安委6次派出督查组, 共检查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571家次, 检查出各类事故隐患
3452个, 整改率达90%以上,责令停产整顿企业18家,责令关2家。同时,结合安全
生产许可证的发放工作,进一步强化危险化学品企业“五整顿、两关闭”工作的落实。
全市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169家, 受理生产许可证申请168家,上报发证142家,完成
了省下达的工作任务。④烟花爆竹专项整治。针对2005年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由“禁放”
改“限放”的新情况,加大了对烟花爆竹领域的安全监管力度。通过实行销售许可证
制度、限制销售区域、品种规格制度、批发企业公告制度、限放区设立办事处制度、
设立效能投诉电话制度等, 保证烟花爆竹销售安全有序。全市累计检查600余次,下
达整改指令书76份,吊销销售许可证21份;查处、取缔非法经营销售点94家;教育训
诫从业人员350余人次。 同时,认真做好零售商剩余烟花爆竹的回收代存工作。全市
烟花爆竹生产、 销售、 储存、运输、燃放等各环节安全管理措施落实到位,确保了
2005年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燃放禁改限的安全无事故。⑤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公安
交警、交通等部门开展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共出动5241人次,查处各类交通违法
行为2万余起,查处超载700起,超员61起,超速193起,拘留无证驾驶2人,注销报废
车7958辆,监督销毁报废车33辆,从而有效避免了因车辆、路况等原因引发的安全事
故。⑥公共聚集场所消防整治。针对济南市承办全国糖酒会、煤炭会等大型活动比较
多的实际情况,消防、文化、旅游等部门在重大节日、重要时期开展安全大检查,发
现和整改大量火灾隐患,将火灾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共成立检查组2132个,检查单
位15800余家, 发现火灾隐患21000余条,当场整改19000余条,其余限期改正。⑦水
上交通专项整治。 交通、 黄河河务局等部门结合专项整治活动,组织水上安全检查
119次, 查处码头坡度大、游艇乘客不着救生衣等安全隐患74处,先后取消了30艘客
渡船的经营资格, 拆解“三无”船舶26艘,已连续3年未发生内河交通死亡事故。⑧
城市燃气专项整治。市政公用局牵头,开展燃气安全大检查,共治理违法经营、销售、
代罐燃气站(点) 30多个,清理了省督察违章占压地点2处,有效地保证了全市燃气
安全。⑨建筑施工专项整治。建委、安监等部门,对省以上驻济建筑企业和市属重点
建筑企业进行了抽查,重点开展了各县(市)区旧村改造工程的专项检查,发现安全
隐患740余处, 全部得到整改。⑩特种设备专项整治。市质监局认真贯彻落实《特种
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认真开展了起重机械安全专项检查整治,共检查生产单位44家,
使用单位366家, 起重设备1853台,下发安全监察指令书55份,查处起重机械非法制
造、非法安装案件22起。加强了特种设备安装使用环节的安全监察,共办理特种设备
告知手续2647份,为1366台特种设备办理了使用注册登记证,减少了特种设备安全隐
患。
5.安全生产大检查。针对重要时期、敏感时期等不同时期特点,分别开展了“百
日安全集中整治”、“一查二严”、冬季安全生产集中整治等活动。通过开展“百日
安全集中整治”活动,在全市矿山、危险化学品、道路和水上交通、消防、烟花爆竹、
建筑施工、 城市燃气、特种设备八个领域,派出90多个督查组,确定167个重点监控
企业, 查出各类隐患569条,确保了全市2005年春节、“两会”期间的安全生产形势
平稳。通过3月20日至6月20日在全市开展的以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为重
点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查出各类隐患467条,当场整改442条,限时整改25条,
确保了全市春季和“五一”期间安全生产形势平稳。通过冬季安全生产集中整治活动,
以危化品、煤矿和非煤矿山、道路交通、水上交通、特种设备、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
全、学校安全、烟花爆竹等八个重点行业和领域为重点,共计查出2162条隐患,下达
整改指令264份, 确保了入冬以来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的平稳,为顺利完成全年控制指
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来震 马金阁)

构建安全生产防范体系

年内,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全市安全生产防范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利用
三年时间,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监管组织、科技支撑、信息网络、重大危险源监控
和应急救援、宣传教育、中介服务、标准化和评估评价、责任考核和社会化监督等十
个方面入手,在全市、县(市)、区、乡镇(街办)逐步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综合防范
体系”的目标要求。①加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以贯彻实施《安全生产法》
为契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安全监管、监察工作的需要,加快安全生产法制建设。
根据《安全生产法》的立法精神和有关规定,研究制定新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以
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抓紧研究制定《安全生产法》的实施细则和各项配套法规、
规章,建立健全“一岗双责”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目标管理考核制度和行政责任追究
制度,建立并不断完善监督检查、危险源和事故隐患监控整改、高危行业企业市场准
入、生产行政许可、风险抵押和安全费用提取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度,将安全生产
监督管理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②加强安全生产监管组织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安全
生产“三级政府机构,四级监管网络”,健全各级安监机构,尤其是基层安监机构和
执法队伍。创新监管方式和手段,提高安全生产监管执法装备水平和执法能力。充分
发挥各级安委会的作用,协调解决安全生产中的重大问题,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
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监督参与、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
③加强安全生产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加强安全生产基础理论和应用科学技术的研究,
加快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的开发和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应用,促进安全生产技术装备
的更新换代。提高安全监管、监察的科技含量。借鉴发达国家在安全监管、监察方面
的先进经验和技术手段,积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经验式的管理方式,
采用计算机网络建立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等的跟踪、监控管理系统等。通过构
建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支撑体系,从而提升全社会整体本质安全水平,实现安全生产状
况的更趋稳定。④加强安全生产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充分利用现代通信、信息网络等
高新技术,加快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步伐,建立高效灵敏、反应快捷、运行可靠的信
息网络体系,及时掌握安全生产综合信息,把安全生产系统管理和事故统计、事故分
析、模拟预测、预警报告、辅助决策结合起来,为各级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提高
安全生产监管水平。⑤加强重大危险源监控和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在加快重大危险源
监控和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使重大危险源处于受控状态,最大限度地减少重特大事故
的发生的基础上,首先搞好重大危险源的普查登记,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相应辩识、评
价、分级、监控,对重大危险源采取“企业重点监控、政府分级监管”的模式,通过
政府建立监控平台,部门加强安全监管的方式,加强企业对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监控
和治理。利用政府建立的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着手整合区域内现有的救援资源,建立
相互联动的工作机制,落实救援责任、救援物资、救援装备和救援队伍,定期组织应
急救援演练,切实提高救援水平和能力。⑥加强安全生产培训和宣传教育体系建设。
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和监察部门的工作人员执法能力培训。加强安全生产培训教
育机构建设,抓好企业法人及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工作。逐步建立由学校专业教
育、职业教育、企业教育和社会化宣传教育构成的全方位安全生产培训和教育体系,
实现安全生产培训和宣传教育的社会化、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通过培训和宣传
教育,逐步建立安全生产的理念和意识,促进安全文化建设,提升从业人员安全素质,
提高企业安全生产保障能力。⑦加强安全生产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安全生产
中介服务的作用,加快安全评价、评估、咨询、认证、培训、检验、检测等安全生产
中介机构建设,提高安全生产中介服务水平,同时要加强对安全生产中介机构的监督
管理,促进中介服务的专业化、社会化、规范化,从而推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提高水
平,实现企业的本质安全。⑧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和评估评价体系建设。按照国家制
定颁布的重点行业、领域安全技术规范、安全质量标准和省政府要求,首先在非煤矿
山和危险化学品行业进行试点,并进一步在工矿、商贸、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等企业
普遍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建立起完整详细的安全生产台账和各生产环节、各岗
位安全质量责任制。进一步建立完善安全评估体系。从严、从细,认真对照评估细则
进行评价、评估。对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采取停产整顿措施,经整顿后仍然
不合格的,依法予以关闭。通过推行安全评价、评估体系的建设,促进企业加强安全
生产基础管理,巩固安全生产标准化成果。⑨加强安全生产责任考核体系建设。一是
强化各级政府的领导责任。各级政府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本
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总体战略布局,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同时安排、同
时部署、同时总结、同时考核。以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落实完成安全生产控制指标
为抓手,严格执行“一岗双责”和“一票否决”制度。二是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
任。通过全面落实企业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将安全生产纳入企业发
展的总体布局上来,逐级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各车间和各岗位,形成严密的责任体系。
三是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考核奖惩机制。进一步建立完善市、县(市)区安委会成员单
位、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综合评价标准,把安全生产作为干部政绩考核的重
要内容。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302号令,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对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
坚决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查处,凡因安全责任制不落实,管理措施不到位造
成重大事故的,要严格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决不姑息迁就。⑩加强安全生产社会化
监督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社会团体和广播、电视、报纸、杂志、
互联网等新闻媒体,以及学校、社区等组织的作用,营造“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
社会氛围,形成社会各界齐抓共管的“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的长效安全机制。

(来震 马金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