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摘要)(上)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1&A=13&rec=2&run=13

——2001年2月27日济南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一、“九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九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和
市七次党代会精神,按照“增强省会意识、争创一流成绩”的总体思路和“团结、务
实、高效、进取”的工作要求,全力推进“科技、产业、制度、环境”四个创新〔注
1〕 ,克服了宏观环境变化带来的种种困难,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重大成
就。

——200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52.2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五年平均增长
14.7%;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7001元,年均增长13.8%,按现行汇率折合2050美元。

——地域财政收入完成169.8亿元,年均增长24.5%;地方财政收入完成49.05亿元
(新口径),年均增长23.6%,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5年的3.59%上升到5.1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1129亿元, 是“八五”时期的3倍,年均
增长24.1%。

——出口创汇达到5.7亿美元,年均增长9.2%;五年累计利用外资18.8亿美元,年
均增长4.8%。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54.7亿元,年均增长13.5%。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47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47元,年均分别增
长12.4%和10.9%。

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通过实施科教兴市、城乡一体、可持续发展、外向带动
等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和措施,实现了规模经济、外向型经济、县域经济、开发区经
济和个体私营经济五大领域的新突破,促进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市国内
生产总值1997年实现了第三个翻番〔注2〕 ,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国、全省平均
水平。高度重视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农业内
部结构进一步优化,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基础地位得到加强; 大力实施工业产品结构
战略性调整,电子信息、交通设备、家用电器、机械制造、生物工程等五大主导产业
〔注3〕初具规模,形成了一批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企业集团和名牌产品;以建设大市
场、发展大流通为突破口,传统三产稳定增长,新兴三产蓬勃发展,第三产业在国民
经济中的比重大幅度提高,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三次产业比例由1995年的
14.3∶46.5∶39.2调整为2000年的10∶43.9∶46.1,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显著提高。 围绕建设现代化省会城市的总目标, 组织实施了
“基础设施、形象、便民、管理”四大工程,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建设投资五年
累计完成390亿元,是“八五”时期的3.9倍,顺河高架路、绕城高速路、泉城广场、
引黄供水、济南机场跑道扩建、天然气引进、小清河干道治理等重大项目建成投入使
用。 房地产开发五年累计完成投资144亿元,住宅竣工面积1185万平方米,其中经济
适用房280万平方米, 蓝天工程、灯亮工程、造绿工程、容貌工程和旧城改造工程的
实施,极大地改善了城市环境,增添了现代化气息。邮电通信事业快速发展,城市信
息化建设步伐加快。农村电网改造任务基本完成,城市电网改造全面展开,2000年全
市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174万门、供电能力170万千瓦,分别比1995年增加124万门、
70万千瓦。供水、供气、供热、公共交通等能力大幅度提高,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显
著增强。

改革开放步伐进一步加快。农村新一轮土地承包顺利完成,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
体制得到巩固和发展。 围绕“三年两个目标”〔注4〕的实现,坚持“抓大放小、名
优膨胀、三改联动、管转并重”和“银企联手”、“两本管理”,国有大中型企业重
组改造的步伐明显加快,中小企业活力进一步增强。所有制结构调整成效明显,个体
私营经济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23%, 住房制度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住房商品
化程度大幅度提高。通过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对外开放水平明显提高,形成了一批出
口创汇型的优势行业和骨干企业,创汇能力进一步增强。利用外资领域不断拓宽,外
资投向已从老企业嫁接改造逐步扩大到农业、城市基础设施和商贸服务业,对外经济
技术合作不断推进,境外办企业取得实质性进展,与国际友好城市的交流进一步加强,
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基本形成。

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城乡居民收入明显增加,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高度重视社
会稳定,认真落实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三条社
会保障线,全面实施再就业工程,妥善安置失业、下岗人员,使低收入居民、困难企
业职工和特困人员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全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95%,失
业保险覆盖率达到80%, 分别比1995年提高19和21个百分点。大力实施增收减负等一
系列政策措施,促进了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通过实施安居工程、康居工程和小康村
建设, 城乡居民居住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2000年城市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
16.5平方米,农民人均住房面积28.6平方米,分别比1995年增加4平方米和3.9平方米,
人民生活在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

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三讲”教育,大力弘扬
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切实加强反腐倡廉,深入开展反邪教斗争,大
力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广泛开展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的群众性精神文
明创建活动,在全社会营造了积极向上的良好社会风尚。全市涌现出济南交警、济南
工行、济南民政等一批体现时代精神、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先进典型。连续四届荣获
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进入全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行列,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
步模范市”荣誉称号。全面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科技进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明
显增强。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全市提前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小学素质教育得到重
视,高等教育容量明显增大,成人教育得到加强,社会办学开始兴起。文化、卫生、
体育、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强化,人口年
均自然增长率为4.3‰,低于控制目标1.7个千分点。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地方法
规体系进一步健全,依法行政、依法治市、社会治安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九五”期间,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是: 经济运行整体素质不
高,企业创新能力和经营活力不足,产品竞争力不强,部分企业亏损、潜亏严重; 外
贸出口总量偏低,没有实现预期目标,利用外资规模较小,外向型经济对全市经济发
展的带动作用较弱; 居民收入特别是农民收入增长趋缓,城乡居民收入、社会消费品
零售总额没有实现计划要求; 人口城镇化率低于预期目标,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
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21世纪初期我市发展面临的环境和条件

(一)宏观环境

1.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国际经济的竞争与融合程度进一步提高。

2.知识经济迅速崛起,科技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3.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对我市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4.国内买方市场将长期存在,经济增长方式将发生实质性的变革。

5.经济运行的市场化进程加快推进,地区间的发展竞争将在更高层面上展开。

6.可持续发展成为新的发展模式,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任
务相当繁重。

(二)比较优势条件

在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济南的比较优势相对突出。

1.区位优势更加突出。济南地处环渤海经济区与长江经济区的过渡中心,建设跨
省域中心城市的地缘优势得天独厚。随着京沪高速铁路、京福高速公路和以济南为中
心的全省高速公路网络的建成,济南的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加强,有利于拓展发展空
间,方便经济联系,扩大经济辐射范围。

2.物质技术基础相对雄厚。计算机、彩电、洗衣机、摩托车、重型汽车、大型锻
压设备、数控机床、铬盐、钛白粉等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生产基地,第三产业的服务功
能得到强化,中央商务区的规划已经明确,中心商业区初步形成,五大商业中心和六
大专业批发市场的规模继续扩大。产业实力的壮大,为我市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3.跨省域金融中心地位得到确立。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和证监会济南证监办已跨省
开展监管工作,保监会济南保监办监管山东保险市场,济南已成为中央“一行两会”
一级分支机构驻地,为建设跨省域的金融中心提供了重要条件。全国性商业银行大都
在我市设立了一级分支机构。济南作为全省信贷资金调度结算中心的功能进一步强化。

4.科教资源基础条件较好。济南是全省的科教中心,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密集,
各类专业人才众多,人才优势明显。科技队伍和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不仅在省内占
有绝对优势,而且在晶体材料、微电子技术、机电一体化、生物制药等高科技领域,
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我市的人才智力技术优势,是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的重要基础。

5.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提高。近年来,我市坚持高起点、高标准、不停顿地推
进基础设施建设,城市道路、空港、信息港、口岸、供水、供电、供气、污水和垃圾
处理等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对城市正常运转的服务功能明显增强。特别
是绕城高速路的建成,为城市发展空间的进一步拓展奠定了基础。6.省会城市的综合
优势比较明显。济南作为省会城市,也是全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具有较强的聚集、生
产、管理、服务、创新等多种功能。近几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市城
市面貌有了较大改观,综合实力和服务功能得到明显增强。在全省加快推进现代化的
进程中,省委、省政府必将进一步发挥济南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全省加快发展。

(三)制约因素1.经济结构调整难度较大。产业内部结构层次不高,林牧渔业占
一产增加值的比重较低,由于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进展不快; 工业投
入不足,名牌产品规模优势不突出,大型企业集团的支撑能力不强,主导产业优势不
明显,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较低; 新兴三产规模较小,对第一、二产业
的服务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国有经济布局分散,创新能力不强,集聚度不高,个体
私营经济占全市经济的比重低于先进地区水平。

2.恢复泉水喷涌任务繁重。水源补给能力下降,地下水过量开采,泉水停喷时间
延长。节水和污水回用等综合配套措施滞后,水资源重复利用率低,浪费严重,加剧
了水的供求矛盾,我市已成为严重缺水的城市之一。在力争保证城市供水的基础上,
恢复和保持泉水喷涌,突出泉城特色,是“十五”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

3.城市调整改造任务艰巨。现有城市建成区和城市规划,难以适应城市化加快发
展的要求,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济南城市发展目标,要科学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建成区人口密度过大,环境自净能力差。工业、商贸、办公、居住、旅游景点等相互
交叉,功能分区不清晰。城市规划在局部地区难以实施,旧城改造任务十分繁重。

4.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在城市较为发达的同时,农村部分地区生产生活条件
仍然比较落后,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较大。全市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较高,导致
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缓慢,农民收入难以大幅度提高。特别是农村工业化进程不快,
小城镇规模过小,布局分散,制约了农村人口的转移,影响了全市城市化进程。

5.创新机制尚未完全形成。经济管理体制还不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科技成果产业化程度不高,产业发展创新能力不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特别
是软环境需要加快改善。

6.就业和再就业压力增大。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
高和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劳动力供过于求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在社会保障体系尚
未健全的条件下,就业和再就业的压力进一步加大。

三、“十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任务和奋斗目标

(一)总任务这一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任务是: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
旗帜,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充分发挥济
南现有优势,增创新的优势,全力实施“四个创新”,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
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
步,进一步增强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和服务功能; 努力建成全省政治、经济、文化、教
育、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和全国区域性金融中心,201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

实现上述总任务,要突出一个主题,紧扣一条主线,强化两大基础,推进四个创
新,实施五大战略。

——以加快发展为主题。动员组织全社会力量,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努力使全
市经济总量上一个新的更大的台阶,并实现在全国同等城市中的位次前移,为提高人
民生活水平、增强城市经济实力和服务功能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坚持在发展中调整,在调整中加快发展的方
针,以增量的优化带动存量的调整,努力优化产业结构,调整所有制结构,推进城乡
一体化进程,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全面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

——以突出泉城特色和提高城市竞争力为基础。恢复泉城特色,实现正常降水条
件下的泉水常年喷涌,有利于提升城市形象,增添泉城魅力,扩大济南知名度。围绕
恢复泉城特色和提高城市竞争力、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合理扩大城市规模,
科学安排产业布局,全面提高市民素质,确立我市在新一轮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以全力推进“四个创新”为动力。“科技、产业、制度、环境”四个创新,
是全市今后一段时期实现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根本性措施,要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加
快形成创新体系,并在制度和环境创新上率先突破,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事业。

——以实施“五大战略”为根本。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加快人才高地工程建设,
促进科技与经济的高效融合,使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尽快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
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和
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实施城市化战略,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发挥城市在经济社
会发展中的带动作用。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加快与国际经济接轨步伐,不断提高开
放型经济的拉动力。实施经济结构优化战略,尽快建立起富有竞争力的产业结构体系。

(二) “十五”预期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按2000年价格计算达
到1600亿元,比2000年净增648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达到125亿元。第
二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达到70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达到775亿
元。三次产业比例由2000年的10∶43.9∶46.1调整为8∶44∶48。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7100元, 比2000年增加10100元, 按现行汇率折合
3270美元。

——地域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1%,达到285亿元,比2000年净增115亿元;地方财政
收入年均增长13%,达到90亿元,净增41亿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达到2200亿元,比“九五”时期增加1071亿元,
五年平均增长12.4%,投资率为33%。

——出口创汇按省考核口径计算年均增长40%, 达到27亿美元,比2000年净增22
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五年累计达到27亿美元,比“九五”时期增长1.6倍。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达到570亿元,比2000年净增215亿元。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达到11880元,比2000年净增3400元;
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达到4150元,比2000年净增1320元。城镇登记失业
率控制在4%以内。

——城市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20平方米,比2000年增加3.5平方米;农民人
均住房面积达到32平方米,增加3.4平方米。城市燃气化率达到95%以上。

——全市林木覆盖率由2000年的19.7%提高到23%, 城市绿化覆盖率由36.1%提高
到38%。空气质量基本达到二级标准。污水集中处理率由30%提高到70%。

——人口年均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总人口达到590万人,人口城镇化率由
2000年的42%提高到55%。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4岁。

(三)2010年目标展望

在全面完成“十五”计划的基础上,再经过五年的努力,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
值达到2500亿元, 比2000年增长1.6倍,10年平均增长10%,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6∶
44∶50。全市总人口达到630万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按现行汇率计算达到4800美元。

四、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合理规划城市布局

(一)城市化发展的总体布局

根据省委七届四次全会关于适当扩大济南的城市规模,提高特大城市的综合效益,
增强辐射力和吸引力, 以及省政府第二十一次省长办公会提出的“济南市可按300万
人口规模进行统筹规划”的要求,合理扩大中心城市规模,拓展新的城市建设用地,
逐步形成特大型城市长期稳定的布局框架;加快卫星城和小城镇建设,完善配套设施,
增强综合服务功能,提高集聚、辐射带动能力。

根据有利于恢复泉水常年喷涌、突出泉城特色、合理安排产业布局、处理好城市
化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关系的原则,按照东西两翼展开、向北跨河发展的思路,济南
城区采用一城多点隔离式拓展模式,以“一城四团”作为主城区,跨越绕城高速路,
避开泉域主要补给区,建设长清、郭店、黄河北三个辅城,逐步形成“一个主城、三
个辅城”的Y字型布局形态;在实施“一主三辅”城市空间布局的同时,加快发展章丘、
平阴、济阳、商河四个卫星城,积极发展刁镇等13个中心镇,带动其他小城镇的发展,
形成主城—辅城—卫星城—中心镇—一般城镇的五级城镇体系。

(二)济南城区布局

主城区。 合理有效利用绕城高速路内的城市建设可用土地, 按照国务院批准的
《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加快旧城区的改造,努力形成王舍人、贤文、党家、大金
4个组团, 中心城区与组团之间,强化绿化隔离,防止蔓延式发展。围绕增强集聚力
和吸引力,着重改善城市环境,提高文化品位,突出泉城特色和现代化气息,保护好
历史文化名城风貌。合理控制人口总量,主城区常住人口控制在220万人左右。

强化中心城市的聚集、创新、管理和服务功能。主城区主要发展金融、信息、商
贸、文化、旅游、科教等高层次服务业。第二产业主要集聚大公司、大企业的决策指
挥系统、技术开发系统和产品营销系统,重点发展电脑软件、包装印刷、服装服饰、
食品加工等都市型工业; 对不适宜在主城区发展的工业企业,逐步实施外迁,优化城
市环境。

启动建设中央商务区。在顺河街、经七路、纬六路、经一路围合地区规划建设中
央商务区。重点建设魏家庄核心地区,严格控制该区域的用地性质,结合产业结构调
整,加快置换现有传统工商企业用地,发展现代商贸、金融、信息咨询、国际商务等
高层次服务业,集中建设一批规划合理、设计先进的高层建筑,形成体现现代气息的
标志性区域。

加快建设中心商业区。对泉城路和泉城广场周围地区,按照在保护中改造建设、
在发展中配套完善的原则,合理调整布局结构,搞好不夜城、解放阁商城等商业组团
建设。重点保护整治好芙蓉街和曲水亭街及其周围地区,在这一仅存的能够体现济南
地方传统特色的区域,努力恢复“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景观,扩建改造趵突泉、
大明湖、千佛山和环城公园,逐步形成泉城特色突出、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的泉城特色
标志区。加强泉湖山林和人文古迹的保护,禁止对千佛山、四里山等生态敏感区和其
他山体的过度开发,对其周围的违章建筑坚决拆除; 对有可能影响生态环境和景区风
貌的各类项目,停止规划建设。

建立南部山区生态保护区。妥善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坚持在保护中发展、
在发展中保护的原则,切实加强强渗漏地段和水源地的保护,强化污水治理,重点发
展旅游业和观光农业,合理布局高档住宅项目,适度建设无污染的加工业项目。以仲
宫镇为中心,搞好南部山区规划建设,逐步使南部山区成为山川秀美、生态环境优良、
居民生活富裕的城市后花园。

西辅城。以长清县城和济南经济开发区为依托,在强化生态保护、尽力避免对地
下水系影响的前提下,形成西部新城区。规划控制用地面积3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0
~40万人。该区供水可启用位于马山断裂带以西的长孝水源地。西辅城产业布局的重
点是,以济南经济开发区为基础,发展电子信息等高科技产业和轻工机械等加工制造
业。充分利用该区环境优美的自然条件,规划建设一批旅游设施、高档住宅和科教园
区。

东辅城。以位于市区泉域以外的郭店镇为基础,在胶济铁路以北、济青高速公路
以南,向东北方向发展,规划控制用地面积40平方公里,人口30~40万人。规划建设
东部引黄供水工程,供应东辅城和王舍人组团生产生活用水,同时可启用武家、虞山
水源。东辅城在改造提高现有企业的同时,主要承接发展济钢集团的非钢产业。规划
建设职工教育培训基地。为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利用外资渐趋扩大的趋势,依托
濒临航空港的优势,规划建设跨国公司工业园区。

北辅城。在黄河以北地区建设北辅城。规划控制用地面积30平方公里,人口20~
30万人。规划建设北辅城黄河大桥,进一步密切与主城区的交通联系。产业布局的重
点是,配合腾笼换业工程的实施,承接主城区部分企业的外迁,重点发展纺织、化工、
造纸、塑料制品等传统产业,逐步形成黄北工业区。

(三)卫星城布局

章丘、平阴、济阳、商河四个县市驻地,是在市域范围内承接济南城市辐射功能
的卫星城,也是带动本地区发展的区域性经济中心。“十五”期间,要进一步扩大县
市驻地规模,提高对人口的集聚吸纳能力,发挥好在推进全市城市化进程中的积极作
用。章丘市,依托现有基础,努力提高基础设施承载能力,高标准规划调整市区功能,
保护好百脉泉等景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壮大经济实力,力争到2010年或
更长一段时间,人口规模等主要指标达到中等城市水平。平阴县,充分发挥面向鲁西
南腹地广阔的优势,在县城建设上重点突出山、水、河特色,挖掘保护好历史人文景
观,改造提高医药、建材、食品、冶金等传统产业,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努力建设
成为辐射鲁西南地区的商贸中心。济阳县,发挥距离济南市区较近的优势,加快济北
工业区建设,配合济南城区发展的布局规划,争取建设济阳黄河大桥,沟通与东辅城
的交通联系,尽力承接济南城市的部分生产功能。商河县,继续加强交通、通信、供
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服务功能,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大力发展轻工、纺织
等加工业和农业龙头企业,加强商贸设施建设,努力发展成为辐射鲁北地区的商品集
散中心。力争到2010年,使平阴、济阳、商河三县进入小城市行列。

(四)小城镇布局

按照合理布局、突出重点、保护环境的原则,“十五”期间重点发展刁镇、普集、
埠村、仲宫、遥墙、大桥、万德、归德、东阿、孙耿、曲堤、玉皇庙、郑路等13个中
心镇, 力争城镇驻地人口达到3万人左右。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合理
布局工业小区、商贸小区、居住小区和公共服务小区,搞好环境绿化美化,完善城镇
功能,承接城市产业扩散和吸引外来投资,成为带动周围农村经济加快发展的中心,
并发挥其示范作用,促进孝直、孝里、枣园、龙桑寺、仁风等一批重点镇的发展,形
成吸引农业人口就地转移的集聚地。同时,对现有乡镇按照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
求进行适度合并调整,促进全市小城镇快速发展和区域经济合理布局。

(五)城市化发展的阶段性目标

“十五”期间主要搞好主城区建设,力争西辅城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并努力创
造条件,着手实施部分连接主辅城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东辅城、北辅城基本完成总
体规划, 卫星城和中心镇规模进一步扩大,到2005年,全市城镇人口达到325万人,
其中, 济南建成区人口230万人。到2010年,力争西辅城初具规模,东辅城框架基本
形成,北辅城建设开始启动,四个卫星城进入中小城市行列,中心镇达到规划规模,
基本建立起职能分工明确、空间布局合理、等级规模有序的城镇体系,人口城镇化率
达到65%左右。 到2030年,在全市总人口达到750万到800万人的情况下,城镇人口达
到600万人,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5%左右,接近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城市规模和布
局形态趋于稳定。

(六)强化城市化发展的基础条件

按照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的总体要求,强化城市化发展的产业支撑,大力发展城
镇经济,鼓励引导非农产业加快向小城镇集中,形成集聚效应,提高城镇吸纳就业的
能力; 结合大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引导城区部分外迁企业向卫星城和小
城镇集中发展,增强对人口的集聚功能。加快基础设施现代化步伐,搞好市域高等级
公路建设, 密切城镇之间的交通联系,形成主城区至各县(市)城的1小时交通圈。
改善城市能源结构,加快推广应用天然气等清洁型燃料,扩大集中供热和供气范围,
提高供电能力。以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中心,加快建立起以绿化、污水和垃圾处理、
大气治理为主的城市生态保护体系,改善环境质量。健全信息传输网络,完善教育、
卫生、文化、娱乐、体育等设施,提高综合服务功能,增强带动力和吸引力。

(七)建立有利于城市化发展的政策环境坚持环境创新,尽快形成有利于产业和
人口集聚的政策体系,为推进城市化进程提供保障。

实行多元化的融资政策。加大小城镇建设投入力度,建立以市场化筹融资为主、
上级政府扶持为辅的小城镇建设投入机制,采取以地生财、财政和信贷倾斜、鼓励单
位和个人投资、利用外资等形式,拓宽筹融资渠道。对有收益的基础设施,实行有偿
使用。完善小城镇财政管理体制,逐步建立稳定、规范、有利于小城镇长远发展的分
税制财政机制,增加镇级政府对镇区基础设施的财政投入。

实行积极的人口迁移政策。加快户籍管理制度改革,逐步建立以居住地划分城镇
和农村户口,以职业划分农业和非农业人口的户籍登记制度,实行城乡一体管理。完
善常住户口迁移政策,鼓励人口合理流动,加大吸引国内外高素质人才和我市急需短
缺人才来济落户的力度。完善投资移民和技术移民政策,继续实施购房入户政策。建
立完善县(市)城和重点建制镇吸纳周边地区农民进镇从事非农产业的入户政策。搞
好流动人口管理工作。

实行引导生产要素集聚的用地政策。坚持保护、节约用地原则,在规划布局上,
尽量少占耕地。同时,适应农业规模经营和城市化发展的要求,在不改变土地承包制
的前提下,采取倒包反租、旧村改造等措施,促进土地的流转和置换,鼓励和推动农
村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按规划适度集中村级建设用地,限制分散用地,鼓励引导农
民进镇购房或按规划集中建房。

加快理顺城区管理体制。积极推进城区管理体制改革,稳步调整城区乡镇管理体
制; 科学划分市、区、街道、居委会的事权界限,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建设管理好
城市,逐步形成责权利相统一、事权财权相统一的城区管理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