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阴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1&A=10&rec=140&run=13

【概 况】 平阴县位于济南市西南部,面积827平方公里。辖7镇4乡、345个行政
村、396个自然村,353482人。有汉、满、回、蒙古、朝鲜、苗、壮、彝、藏等民族。
人口自然增长率4.46‰。国内生产总值36.4亿元(现价,下同),比上年增长25.5%。
中共县委 县 长 王义来 书 记 王京元书 记 郭作贵 副县长 李清水 王敬
德 于 沂 县人民法院副书记 王义来 郭泗金 刘传智 赵绪潭 张树振 院
长 刘德水县人大常委会 政协县委员会 县人民检察院主 任 张庆泉 主 席 孔
繁祯 检察长 刘振江副主任 张承芬 (女) 刘宝印 副主席 李明泉 孟繁珍
县人民武装部尹燕彬 贾传玉 王其仑 曲桂秀(女) 王雪庭 部 长 郑建军
张恩芳 孙文丽(女) 孔祥存 政 委 张树金县人民政府 中共县纪委

农业 耕地面积27680公顷,其中有效灌溉面积16233公顷。投资8316万元,投工
日434.3万个,共完成各类水利工程1000项。扩大改善灌溉面积7333公顷,治理水土
流失面积18平方公里,完成涝洼治理面积1333公顷,发展微灌面积2000公顷,又有32
个村通了自来水。 第三期黄淮海开发项目通过验收, 并被评为省、市优秀项目。在
“良种年” 活动中,重点抓了小麦“1、2、5”和玉米杂交“统繁、县制、联供”体
系建设,小麦、玉米统一供种率达95%以上。推广种子包衣新技术,小麦、玉米种子
包衣率60%以上。地瓜基本实现脱毒秧苗栽培,被省农科院确定为万亩脱毒地瓜栽培
示范基地。建立了32处黄牛冷配站点和40个黄牛改良示范村,畜牧专业村、专业户分
别达82个和8200户。蔬菜引进6个名优新品种,推广6项新技术,新建大棚1568个,保
护性栽培面积2300公顷。 农机总动力22.1万千瓦。粮食总产量21.24万吨,比上年
增长-12.9%,农业总产值17.9亿元,增长12.6%。共造林1213.3公顷,年末实
有林地13704公顷,森林覆盖率22.8%。果园面积9246.7公顷,果品总产量90806吨。
桑园106.7公顷, 产茧48吨。玫瑰花266.7公顷,产花614吨。蔬菜面积4833公顷,
总产41.7万吨,产值2.9亿元。年末大牲畜存栏12.6万头、猪18.5万头、羊38.5
万只、禽300万只,肉类总产量44256吨,禽蛋总产量26986吨,水产品总产量2100吨。
工业 县及县以上工业企业38家,职工18064人;乡镇办工业企业64家,职工9772人;
合资工业企业6家,利用外资183万美元。工业总产值43.7亿元,比上年增长25.7%。
在深化企业改革中,大地集团整体划转鲁西化工集团,平阴标件厂整体划转轻骑集团,
鲁平药厂和沈阳民营企业裕腾实业公司合作成立了裕腾鲁平制药公司,珠光家具公司
被山东比昂实业公司整体收购,东阿东方阿胶制品工业公司被山东福胶集团兼并,洪
范矿泉水厂被山东泰脉集团兼并。 通过兼并、重组盘活近3亿元的资产,使2500人获
得重新就业。 在“两本”管理活动中,取得现代化管理成果11项,获管理效益400万
元。 共完成技术开发项目29项,累计投资809万元。乡镇企业中22家骨干企业实行了
股份合作制,出售25家,兼并7家,租赁5家。进行技改项目58项,完成投资4800万元。
乡镇村工业企业完成产值28.4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7亿元。投资176万元,改造10千
伏线路15条, 新架10千伏输电线路30公里,改造低压电网线路76公里。完成购电量1
.99亿千瓦时,售电量2.14亿千瓦时。生产原煤45.5万吨、水泥11万吨、玛钢管件
2.6万吨、空压机914台、铝锭2.6万吨、碳酸氢氨(折实) 1.81万吨、棉布1726.7
万米、 服装34.9万件。交通·邮电 有公路24条,385.5公里。养护工程质量全部
合格。 巩固了国道220线文明样板路的成果。保养修补路面7646平方米,维修桥涵26
座。53个村新通了沥青路,累计331个。新增运输业户656户。完成货运量118.8万吨,
货运周转量9168万吨公里,客运量116万人次,客运周转量l0840万人公里。营运总收
入7380.7万元。邮电局、支局13处,新增村级邮电所200处。市内电话交换机总容量
13312门,市内电话机9433部。农村自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1520门,乡镇、村电话机
4738部。架通了孝直到洪范的20多公里光缆,实现了传输网由星形网向环形网的过渡。
建设了孔村、 东阿、孝直、洪范、刁山坡、栾湾6个移动通信基站。10处支局在全市
各县率先实现微机联网。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836万元。商业·财税·金融 国合流通
企业深化改革。东阿供销社建成贸、工、农一体化的龙头企业,被国家人事部、全国
总社授予先进单位;县粮油集团有限公司,采取深购远销,完成粮油经营量15万吨,
被国家储运局授予先进单位;龙泉集团公司发展成为集农机、修配、石油、百货、餐
饮于一体的商贸集团,成为商流企业的龙头。县商业局连续11年获省级文明单位。年
内新建市场4处, 建成各类市场63处,成交额7亿元。新增商业网点400个,累计9723
个。 营业面积56.8万平方米。市场和商业网点建设工作被评为全市先单位。个体私
营工商户21462户, 私营企业350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5亿元,比上年增长29
.2%。 外贸出口2302万美元,其中三资企业出口1587万美元。财政收入16168万元,
比上年增长25.8%;财政支出19140万元,增长20.4%。年末各项存款余额11.9亿
元, 各项贷款余额11.7亿元。财产保险收入766.7万元,赔付418.8万元;人寿保
险收入1043万元, 赔付87.1万元。城乡建设 按照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的总体目标,
批建工程面积13万平方米。拓宽改造了黄河路、青龙路南段,并打通了锦水河街和财
源街, 计翻新路面20万平方米。安装路灯200盏,改造路灯400盏。新增绿化带2.15
万米,绿篱9800米。年清运垃圾1.8万立方米,新增保洁面积15万平方米,累计83万
平方米。黄河滩区村庄搬迁补助资金到位1601万元,78个迁建村已有35个完成任务,
累计建成4315户,安置17358人。2个乡镇被省政府授予村镇建设新型乡镇称号,25个
村成为全省村镇建设明星村。设计工程项目250个15万平方米;投标96个,面积17.3
万平方米; 监理工程22个,4个获省安全文明卫生工地。建筑从业人员1.5万人,完
成产值2.2亿元。县城烟尘控制区达标率80%。办理房地产交易1020起,建筑面积25
.2万平方米,交易额9800万元。出售公有住房4万平方米。投资16万元,新上变频调
速设备, 铺设改造供水管道1720米,发展用户18个,年完成供水396万立方米。铺设
煤气管道2500米, 新增用户1500户,生产煤气250万立方米。教育·科技 有各类学
校220所,在校生48391人,其中普通高中3所,普通初中18所,小学187所,农业初中
8所,聋哑学校、教师进修学校、职业高中、职业中专各1所。全县基本普及学前一年
教育,城镇3岁以上幼儿入园率90%,农村3岁以上幼儿入园率78%。小学适龄儿童入
学率、巩固率100%,初中入学率、巩固率99%,盲聋弱智儿童入学率98.5%;义务
教育被市政府授予先进县称号。 高中会考合格率96.1%,被省教委授予全省普通高
中毕业会考先进单位。实验小学被国家教委确定为小学语文“四结合”教改试验学校。
有312名学生在市级以上学科竞赛中获奖,有162名高考本科上线。成人教育,各系统
培训职工8159人次, 培训率50%,职业道德教育培训14992人次,培训率90%。有科
技学会、 协会、研究会280个。民办科技企业15家,厂办科研所16家。有高级专业技
术职务的495人,中级3829人。科技投入1079万元,全面启动“8大科技形象工程”,
店子乡科技兴农示范基地建设工程被市政府命名为科技兴农示范基地。实施了市级立
体高效农业综合技术开发技术项目,进行了蔬菜、畜牧、林果3大示范基地建设。8个
科技示范村, 420个科技示范户,推广科技成果25项,作物、畜禽良种34个。东阿镇
包膜复合肥厂专利产品开发被市命名为实施国家级重点科技成果推广项目示范企业。
已开发的粮食、蔬菜、林果、花卉等8大类10几个品种的专用肥,远销国内5省区及美
国、澳大利亚等地。实施各类科技计划67项,科技攻关项目34项,星火、火炬项目10
项,成果推广23项。共完成各类科技计划20项,取得各类科技成果19项,其中12项达
省内先进水平。 办专利申请2件,总数达15件。传递科技信息1500条。文化·卫生·
体育 投资130万元购买了27频道电视发射机等一批新设备, 提高了播出质量。全天
播出时间10小时。 有文化馆、工人文化宫、新华书店各l处,乡镇文化站11处,电影
放映单位11个。 放映百部爱国主义教育及其它电影3000场,义务放映610场,观众60
万人次。举办文学、美术、舞蹈、音乐培训班7次,培训396人。在市以上报刊发表文
艺作品326件,获省级创作二等奖3个。举办迎回归、庆国庆等文艺演出、书法、摄影
展等6次。 有28个团队参加演出。有各类卫生医疗机构49个,医务工作者1479人,其
中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197人。有病床728张。诊疗350823人次,收住院病人11694人次。
以乡镇为单位,初级卫生达标100%,11个乡镇普遍实行合作医疗,总人数21.8万人。
实现一体化管理的卫生室已达90%以上。县卫生局被省人事厅、卫生厅命名为农村卫
生工作先进单位。全县新生儿3953人全部接种乙肝疫苗。监测盐样4896份,有碘合格
率95.8%。 灭鼠投饵2万公斤,大环境灭蝇用药6次。验发《食品卫生许可证》1618
个, 监督户次11840户,销毁变质食品667.5公斤、假酒980瓶。有体育活动场地671
处, 25572人参与全民健身运动,举办单项比赛36项次。中小学生全部参加《国家体
育锻炼标准》达标活动,普及率100%,总达标率93.5%。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和体
育骨干691人。新建平阴县全民体质监测站,并在16个单位851人中实施体质监测。县
体育中学发展到12个教学班, 在校生300人。参加市以上运动会和单项比赛10项次,
夺得奖牌74枚, 其中市级金牌34枚、银牌20枚、铜牌8枚;省级金牌3枚、银牌1枚、
铜牌1枚;团体金牌5枚、银牌1枚、铜牌l枚。全年向省市输送人才43名。县自行车队
代表市参加在深圳举行的第二届“全国百市国际奥委会主席杯” 自行车总决赛, 获
“国际奥委会主席杯”。平阴获国家体委授予的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称号。人民生
活 职工年人均工资5256元,比上年增长6.7%。农民人均纯收入2554元,增长13.
6%。城乡居民储蓄存款93836万元,比上年增长11.1%。农村人均住房面积24.5平
方米。每百户有电冰箱5台、摩托车19辆、电视机94台。

(鹿传铎)

【实现农村电气化县】“八五”以来,平阴县为提高电网供电能力,实现农村电
气化县的目标, 先后投资2400万元,完成35千伏的孔村、孝直、刁山坡3处变电站工
程; 完成热电厂二期工程;建成35千伏大用户变电站3处,新装主变8台,24100千伏
安。完成110千伏平阴变电站及35千伏旧县变电站主变增容工程,增装主变容量19500
千伏安。到1996年全县共有35千伏以上变电站38座,变压器38台、162980千伏安,35
千伏以上输电路141.17公里。 有6~10千伏高压线路900.4公里,0.22~0.4千伏
低压线路1577.4公里,配电变压器1086台,125251千伏安。全网l千余公里输配电线
路每回线路的供电半径均在合理范围之内。年购电2.04亿千瓦时,售电1.97亿千瓦
时。高低压电网的综合线损率分别为5.4%、11.1%。全县人均年用电量568千瓦时,
农业人口年均用电量287千瓦时;乡、村、户通电率均达100%,农村排灌用电保证率
100%,乡村居民生活用电率99.9%,电网电压合格率90%以上。县热电厂主设备完
好率100%, 10~110千伏发配、输、变电设备完好率100%,农电380/220伏低压配
电装置完好率100%。 实现了安全经济可靠供电,确保经济发展的需要。经按规定的
15项指标验收,于1997年5月被电力部授予农村电气化县。(鹿传铎)

【获全省农业综合开发先进县称号】县委、县政府按照“四高八化”的建设标准,
以治水为中心,调整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培植主导产业,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1988~1997年共完成中低产田改造6666.6公顷,涝洼地治理333公顷,建设方田林网
6000公顷, 整地改土5333公顷, 发展低压管灌、渗灌、喷灌等形式的节水灌溉面积
1200公顷; 累计增产粮食2.25亿公斤,油料3750万公斤,肉、蛋、奶3000万公斤,
蔬菜1.57亿公斤,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100元。坚持“科教兴农”战略,在全县建
成了县、 乡、 村、 户4级农业科技服务网络。全县《绿色证书》持有者达3300人。
1996年起,全县开展以节水灌溉为主要内容的“水利年”活动,至1997年已投资6800
万元, 完成节水灌溉1.2万公顷,建成方塘300座、水窖3000多个,总容量30万立方
米。 在黄河断流长达6个月的情况下,项目区发展“三作三收”、“四作四收”立体
种植800公顷, 粮食单产增加150公斤,亩增经济收入150元。通过综合开发,全县基
本形成田成方、林成网、沟渠路桥涵闸、井泵房、机电综合配套、农林牧副渔全面发
展的新格局。1997年平阴县被列为全国高效节水示范县。12月被省政府授予全省农业
综合开发先进县称号。(于瑞东)

【建成万亩脱毒地瓜栽培示范基地】平阴县被省农科院确定为万亩脱毒地瓜高产
栽培示范基地, 重点推广展示脱毒鲁薯7号、徐薯18号等地瓜品种的增产增收成果和
地膜覆盖、配方施肥、化学调控等高产栽培技术。近几年。平阴县充分利用地瓜资源,
大力发展地瓜加工业,推动了地瓜种植向产业化方向发展。1996年脱毒地瓜栽培面积
已达1356公顷,平均单产4000公斤。最高单产5500公斤。1997年平阴被确定为脱毒地
瓜高产栽培示范基地后, 重点推广展示一批新品种、新技术,示范面积达1万亩。鲜
薯标准产量3000公斤/亩,比当地地瓜增产30%以上。1997年全县8000公顷地瓜基本
实现脱毒,比不脱毒的亩增鲜地瓜719.1公斤。(鹿传铎)

【刁山坡镇获全国殡葬改革先进单位称号】刁山坡镇积极推进丧葬改革。1988年,
在镇党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镇村普遍建立白事理事会,并制定了章程,规定不
披麻戴孝、不陪灵、不请乐队、不磕头、不摆灵堂、不烧纸等10不准。一律火化、埋
葬或保存骨灰。1992年,各村建立了骨灰堂和公墓,改变了过去骨灰埋葬乱占耕地的
现象。建立殡葬服务站,后又把服务站办成经济实体,开展有偿服务和无偿服务,经
营花圈、黑纱、白花、瓷器、桌凳租赁和出售寿衣、骨灰盒等。1995年镇服务站又配
备了运尸车,建立了镇级殡仪馆,把吊唁仪式、招待亲朋从家中搬了出来,实现了综
合型、系列化、高标准的服务。1997年5月,被授予全国殡葬改革先进单位。

(鹿传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