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1&A=1&rec=70&run=13

【农村经济概况】

济南的农业生产, 解放前规模狭小, 工具落后,长期停留在小生产的水平上。
1949年, 全市农业总产值仅13227万元,粮食总产31311.5万公斤,单产仅88公斤。
解放后,济南的农村经济经过40年的发展,发生了巨大变化。1949年至1957年经济恢
复和“一五”时期,全市农村进行土地改革,实现了农业合作化,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1957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21654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下同),粮食总产达48985
万公斤,单产120公斤,分别比1949年增长63.7%、56.4%、36.4%,产值年递增
6.36%。 尔后,由于受三年自然灾害和“左”的思想影响,农村经济出现了倒退,
1962年全市农业总产值、粮食总产和单产分别比1957年下降21.77%、24.7%和5.
8%。 1962年以后贯彻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对人民公社
的体制进行了调整,1965年农业总产值达到25391万元,粮食总产达54600万公斤,单
产165.5公斤,分别比1962年增长49.88%、64.91%和60.67%。“文革”时期,
虽然受“左”的错误影响,但仍有一定进展。1975年,全市农业总产值为39582万元,
粮食总产量为74942.5万公斤,单产253.5公斤,分别比1965年增长55.9%、37.2
%和53.2%。1978年以后,农村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
全市农村经济进入了发展最快的时期。1987年,农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36.05亿元,
比1978年增长5.6倍;粮食总产达到11.2亿公斤,比1987年增长30%;单产452公斤,
比1978年增长40.8%。 由于注重了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林、牧、副、渔各业发展更
快。 1987年林地面积发展到204.93万亩, 比1978年增长1.17倍; 畜牧业产值达
20307万元,比1978年增长3.1倍;副业产值达到28514万元,比1978年增长1.3倍;
乡镇企业工业产值达24.5亿元,比1978年增长9.4倍。

1988年,全市农村经济又有新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林、牧、副、渔协调发展,经济结构进一步趋向合理。1988年全市农村
社会总产值达到69.85亿元,比1987年增长24.1%;林、牧、副、渔四业产值达4.
284亿元,比1987年增长13.5%,四业产值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87年的37.
17%,增加到1988年的40%。农产品商品率略有提高,由1987年的6l.51%,增加到
1988年的62%。农业商品产值达14.53亿元。

粮棉生产,在战胜了严重自然灾害的基础上,粮食产量再次夺得丰收,粮食总产
量达114.93万吨,比1987年增产2.6%;单产47l公斤,比1987年增长4.2%,总产
和单产均创历史最高水平。棉花生产,因自然灾害影响较大,比1987年减产23.6%。
林业生产, 1988年营林面积20.13万亩,新建和改善农田林网219万亩,封山育林24
.5万亩。年末实有林地面积达到2ll万亩,比1987年增长4.5%;林果面积达到5l万
亩,比1987年增长1万亩;干鲜果品产量达到6.3l万吨,与上年持平。1988年开始实
施为期10年的保泉绿化工程, 当年已完成全部造林任务的28.5%,造林面积达到11
.6万亩。 畜牧业生产,增长幅度较大,主要畜产品和大牲畜头数显著增加。渔业生
产, 1988年淡水鱼养殖面积4.2万亩,比1987年增长16.6%;产量4181吨,比1987
年增长34.1%。 已建成亩产250公斤以上的渔塘1万亩,白云湖万亩水产基地已完成
9355亩。 蔬菜生产,1988年全市菜田达到34.l万亩,其中基地菜田为15.65万亩。
菜田比1987年增长23.9%,产量达96.77万吨,比1987年增长23.3%。

1988年主要畜产品产量和牲畜年末存栏数

二、 乡镇企业成为济南农村经济的重要文柱。 1988年全市乡镇企业的总数达到
84400处, 比1987年增加l2469处;从业人数553851人,比1987年增加47393人;总产
值达到459748万元, 比1987年增长142132万元,增长44.7%。其中:村办工业产值
达35.5亿元, 比1987年增长29.8%,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51.1%。建筑、运输、
商业、服务业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1988年全市乡镇企业总产值过1000万元的乡镇已达64个,其中过亿元的有12个;
全市过l00万元的村共有511个, 比上年增加120个,其中过1000万元的共有21个,比
上年增加5个;总产值过100万元的企业已达496个,比上年增加281个,其中过1000万
元的共有10个,比上年增加6个。

1988年农、林、牧、渔、各业产值统计表

三、农业生产条件有所改善。1988年全市共完成水利建设项目2719个,比上年增
长36%。其中,新打机井1882眼,配套2016眼,扩大和改善灌溉面积16.79万亩。同
时解决了37个自然村、 2.54万人、3000头牲畜的吃水问题。胡家岸引黄东干渠加固
防渗工程和土城子引黄闸改建工程均已竣工,小清河三座阻水桥改建工程也已基本完
成。1988年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29.1万千瓦,比上年增长8.2%。其中,大中型
拖拉机0.39万台,比上年下降10.5%;载重汽车3225辆,比上年增长4.5%;排灌
动力机械36.4万千瓦,比上年下降1.6%。全市有效灌溉面积达179.75万亩,比上
年略有下降; 全市年化肥施用量为56863吨, 比上年增长29.7%; 农村用电量为
39094万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15.2%。据抽样调查,农民对农业的投入,1988年较
1987年略有减少,农业生产后劲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农药、农膜、柴油等部分农业
生产资料仍有缺口。

1988年农村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服务业一览表

四、 农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有一定提高。1988年济南农民人均收入705元,比
上年增长12.4%,扣除物价因素仍提高1.3%。收入最高的县(区) 是天桥区,全区
农业人口为4.66万人, 人均收又为1011元;最高的乡镇是历城区洪家楼镇,人均收
入为1014元;最高的村是天桥区北国镇北闸子村,人均收入为1565元。1988年全市农
业人口粮食人均分配为173.5公斤, 比1987年增长2.94%;农村“五保”老人得到
妥善安置,全市农村建敬老院164处,五保老人入院率达44.5%;农村储蓄增加,全
市农村储蓄达5.52亿元,比1987年增长18.9%;农民与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差距进
一步缩小,农民与城市居民人均实际收入比例由1987年的1:1.59变为1:1.56。

五、 专业户、联合体等有新的发展。1988年全市农村各类专业户达35765户,占
全市总农户的5.5%, 比1987年增加11170户,增长45%;新经济联合体达1661个,
从业人数18141人,固定资产原值达2419万元,分别比l987年增长24.6%、5.9%和
8.5%。1988年农村出口交货值达8000万元,比1987年增长30%,其中乡镇企业出口
交货值5000万元,比1987年翻了一番。农村各级党委、政府按照市委、市政府“提高
县一级,完善乡一级,强化村一级”的要求,从本地实际出发,进一步加强了社会化
服务体系的建设,1988年全市农村各级服务组织已发展到3647个,覆盖率达80%。

六、农村能源、农业区划等项事业也都取得一定成效。农村能源,1988年主要抓
了沼气的综合利用和沼气渣养鱼试点工作,同时积极推广了沼液养猪技术。1988年全
市存有沼气池8502个/74621立方米,其中1988年新建445个/387l立方米。太阳能热水
器也已开始在部分地区使用,至1988年底全市存有1212个。

1988年, 农业区划工作围绕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开展了“生态农业”、
“山区旱作蔬菜”等项研究。完成了《济南市综合农业区划》、《济南市生物资源及
农牧业品种资源》 等的编写印刷工作。同年8月,市区划办公室与曲阜师范大学运筹
学研究所组成“中国农业系统工程代表团”赴丹麦王国,与丹方有关专家就1987年中
丹科技合作协议16号项目(系统科学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进行了合作研究,还访问考
察了丹麦皇家农业大学,全国农业咨询中心,及有关院校、科研机构、农场、畜牧场、
肉食加工厂等20多个单位。

中央农业广播学校济南分校自1981年建校以来, 共招收5批学员,计8935人,其
中1988年招收881人。 共分农学、农业经济管理、畜牧、淡水养鱼四个专业。已毕业
两届共2239人。这些学员毕业后主要从事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现已基本达到每个行政
村一个毕业生。

中央农业电视学校济南市会计分校于1985年建立,下设4个县级分校、1个县级指
导站,共62个教学班。学员主要来自农村企业和乡村专业会计,先后招收三届学员,
计2437名。85届615名学员于1988年1月毕业,投入到农村经济建设中。

(张礼轩)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根据中发[1985] l号文件和全国45个大中城市农牧渔业工作会议精神,1985年济
南市结合本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1985—1990年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规划。(一)调整种植
业内部产业结构。围绕土地转产、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坚持“决不放松粮食生产,
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发展名优特产。在确保粮食总产稳定增长的基础上,计划三五
年内将250万亩粮田压缩到200万亩。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发展章丘大葱、龙山小
米、明水香稻、平阴玫瑰、北园莲藕等名优特产,使种植业内部适应本市市场需求。
(二)调整农、林、牧、副、渔大农业结构,围绕粮食转化,大力发展畜牧业、水产养
殖业和林果业。计划三五年内发展到:奶牛7000头,肉鸡500万只,蛋鸡700万只,瘦
肉型猪70万头, 淡水养鱼7.4万亩、产鱼600万公斤,迅速改变畜牧业、水产养殖业
的短腿局面; 林果业1990年果树种植面积达到50万亩, 产量l亿公斤, 并注重发展
“绣水”、“玫瑰红”、“红富士”苹果和红玉杏、玉龙雪桃等名优特产,使林、牧、
副、渔产值有较大提高。(三)调整整个农村产业结构。围绕劳力转移,积极开拓新的
生产领域,因地制宜地发展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依靠农民自己的经济实力,重点从
农副产品加工业,采矿和建材业,机械、锻造、化工、轻纺工业三个方面突破。计划
到1990年,农村工业产值达24亿元,使近60%的农村劳力离土不离乡,从事乡村工业
和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和建筑业的劳力由目前的22万人增加到30万人,收入达7.35
亿元。

经过三年的努力,至1988年,全市农村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商品农业取得很大的
进展。

一、种植业内部结构逐渐趋向合理。由于乡镇企业的发展,加之农民建房占用耕
地, 农村侵占耕地的现象严重,据调查,1984~1987年全市耕地面积每年以接近3万
亩的速度减少,加上畜牧业的发展、人口自然增长等因素,稳定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势
在必行。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由削减粮田面积改为稳定粮田面积,1988年粮食作物
种植面积保持在244.02万亩,仍然稳定在250万亩左右。在保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不
至下降的前提下,广大农村通过开垦荒山、荒滩,增加复种指数,使经济作物种植面
积不断增加, 1988年全市经济作物面积达83.2万亩。主要经济作物播种面积比1985
年有一定提高。棉花播种面积达19.21万亩,比1985年增长2.2万亩;蔬菜面积达34
.1万亩,比1985年增长7.7万亩;果用瓜类达6.68万亩,比1985年增长1.2万亩。
名、优、特产均有一定发展,1988年章丘大葱达3.3万亩,龙山小米达0.5万亩,明
水香稻达0.45万亩,北园莲藕达1.1万亩。名、优、特产种植总面积由1985年的5.
25万亩, 增加1988年的6.65万亩。随着经济作物播种面积的增加,种植业产值也随
之上升,1988年达6.4亿元,比1985年增长0.3亿元。

二、大农业结构调整取得进展,农、林、牧、副、渔各业的比例关系比较合理。
1988年全市奶牛存养量达4763头,完成调整计划的68%;瘦肉型猪达40万头,完成计
划的57.1%;蛋鸡982万只,完成计划的163.7%;淡水鱼达4.2万亩,完成计划的
56.8%;果树种植面积5l万亩,完成计划的102%,名优特果品果树种植面积发展到
7.3万亩。林、牧、副、渔四业产值不断增加,1988年达到4.274亿元,比1985年增
长31.3%,四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85年的33.59%增长到1988年的40%。
其中: 林业产值0.46亿元,比1985年增长2%;牧业产值2.45亿元,比1985年增长
35%;副业产值1.3044亿元,比1985年增长62.36%;渔业产值达641万元,比1985
年增长169%。

三、乡镇企业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使整个农村产业结构发生了急剧变化。
1988年, 全市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45.97亿元,比1985年的10.7亿元增长3.3倍。
乡镇企业总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 由1985年的52.6%,上升到1988年的65
.8%。 乡镇企业的总收入达43.8039亿元,比1985年的12.36亿元增长2.5倍。占
社会总收入的比重由1985年的53.3%,上升到1988年的82.4%。乡镇企业中的工业
企业发展更快,l988年全市乡镇工业总产值达35.56亿元,比1985年的8.7亿元增长
3倍。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由1985年的36.8%,上升到1988年的51%。乡、村两
级工业产值达24.23亿元, 占乡镇工业总产值的68.2%。特别是农副产品加工业,
采矿和建材业,机械和锻造工业,成为乡村两级工业的三大支柱。其中,农副产品加
工业产值达5.0232亿元,占两级工业产值的20.7%;冶金、机械、电器工业产值达
8.679亿元,占两级工业产值的35.8%;采矿和建材业产值达7.3328亿元,占两级
工业产值的30.3%。三项产值占两级工业产值的86.8%。乡镇企业中的商业饮食服
务业在整个农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加,1988年的总收入达12.42亿元,占农村经济
总收入的比重由1985年的14.9%,提高到1988年的23%。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的劳力在各业的分布亦发生很大变化。从事第一
产业的劳力由1985年的71.27万人,减少到1988年的69.25万人,占农村总劳力的比
重也由1985年的62%减少到1988年的57%。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劳力由1985年的43.
35万人,增加到1988年的52.15万人,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劳力占农村总劳力的比重
由1985年的37.8%,增加到1988年的43%。

1988年农村劳力构成表

乡镇企业的几项调整计划均提前完成。其中:工业产值提前完成24亿元计划,第
三产业提前完成7.35亿元收入计划, 第三产业和建筑业的劳力总数达30.58万人,
提前完成30万劳力的转移计划。

(张礼轩)

【副食品基地建设】

为了满足城市居民对副食品的需求, 济南市计划于“七五”期间,逐步建成八个
副食品基地。 (一) 肉食生产基地:以东郊养猪场为中心,在历城区的柳埠、董家、
唐王、王舍人、华山,长清县的归德、城关,章丘县的刁镇、绣惠、枣园、埠村、普
集等12个乡镇,各建成一处瘦肉型猪繁育场(点),形成基地。到1990年,肉猪的社会
存养量达70万头,肉牛3万头,肉羊13万只。(二) 家禽生产基地:1986年开始筹建拥
有2万只种鸡、 100万只肉食鸡和500万只肉食鸡加工能力的现代化综合饲养加工厂,
同时发展饲养大户, 1990年达到向市场提供550万只肉食鸡的能力;利用东平湖2.5
万亩水面,建成20万只鸭鹅生产基地。(三)鲜蛋生产基地:市建成两个20万只蛋鸡的
机械化养鸡场。在养鸡专业户的基础上,在章丘县的绣惠、宁家埠、平陵、刁镇,长
清县的平安店、崮山、城关、归德、孝里,平阴县的平阴及历城区十六里河等乡镇,
迅速建成蛋鸡生产基地。 1990年社会蛋鸡存养量达700万只,年产鲜蛋5000万公斤。
(四)鲜奶生产基地:1990年建成拥有1500头奶牛和1.5万亩草牧场的综合饲养基地。
在长清县的崮山、章丘县的埠村、历城区的港沟、平阴县的平阴等乡镇发展100~500
头的集体奶牛场和4000个养羊专业户。1990年奶牛社会存养量达7000头。其中,成母
牛4000头, 年产鲜奶2000万公斤。并在柳埠、高而、五峰山、埠村和张夏5个乡镇发
展奶山羊3万只,年产羊奶750万公斤。(五)淡水鱼养殖基地:1990年建成7.4万亩淡
水鱼养殖基地。 其中,白云湖精养鱼池1万亩;卧虎山、东阿等11个大中型水库主要
发展网箱养鱼;在华山、西郊、吴家堡、归德、孝里洼、平阴镇城西洼、东阿洼、贵
平洼、 旧县洼等沿黄涝洼建成精养商品鱼塘3万亩,同时充分利用其他湖泊水面大力
发展淡水养鱼。近期抓好万亩坑塘、万亩湖、万亩水库的建设。1990年鲜鱼总产量达
600万公斤。 并在章丘县百脉泉、平阴县洪范池开辟虹鳟鱼养殖基地,同时利用工厂
余热、地热发展温水养鱼。(六)蔬菜生产基地:在巩固近郊4.5万亩常年计划菜田的
基础上,1990年前在历城区的董家、唐王、仲宫,长清县的平安店、城关、归德,章
丘县的明水、 绣惠、刁镇9个乡镇分别建立3000—5000亩的商品菜生产基地,重点发
展简易塑料大棚,做到鲜菜均衡上市。(七)干鲜果品生产基地:1990年在南部山区建
成30万亩干鲜果品生产基地,中郊区平原新建10万亩果园。全市建成50万亩干鲜果品
生产基地,干鲜果品产量达l亿公斤。并抓好名、优、特品种的开发。(八) 花卉生产
基地:在抓好城市园林部门花卉苗圃的基础上,农村重点抓好平阴玫瑰的生产,1990
年玫瑰种植面积达4万亩。

经过三年努力,至1988年,八大副食品基地建设已初见成效。

肉食生产基地:以东郊养猪场为中心,在12个重点乡镇已初步形成瘦肉型猪繁育
基地。1988年全市生猪存养量达40万头。其中,基地存养量达16.81万头,占全市存
养量的42%。社会存养量完成“七五”计划的57%。肉牛存养量达1729头,肉羊存养
量达83294只,分别完成“七五”计划的5.8%和64%。

家禽生产基地: 肉食鸡综合加工厂饲养2万只种鸡的目标已经达到,鸡舍和加工
部分正在建设。 东平湖鸭鹅生产基地,已养鸭鹅5万只,完成计划的25%。槐荫区吴
家堡镇利用沿黄优势养鸭鹅6万只, 形成新的生产基地。1988年全市基地养鸭鹅11万
只,完成“七五”基地生产计划的55%。存养肉食鸡63万只,完成“七五”计划的12
%。

鲜蛋生产基地:市第一、第二机械化养鸡场先后建成投产,均达到20万只蛋鸡的
生产能力。各县(区)蛋鸡生产基地已经形成。1988年底全市蛋鸡存养量已达982万只,
年产鲜蛋5.42万吨,提前两年超额完成“七五”计划。其中各县(区) 基地存养量达
644万只,占全市社会存养量的65%。

鲜奶生产基地:1988年济南市组织了以牧工商公司为龙头的奶业集团。牧工商公
司分别在郑家、刘志远、港沟、王舍人建立了4个不同形式的场村联营奶牛生产基地,
并与章丘县的曹范乡、历城县的仲宫乡联营建设了奶山羊生产基地。1988年底,全市
奶牛存养量达到4763头,其中成母牛3193头,年产鲜奶1.36万吨,分别完成“七五”
计划的68.1%、79.8%和68%。全市奶牛存养量中,国营牧场存养2413头,集体存
养1263头, 个体存养1087头, 分别占年末存养量的50.7%、 26.5%和22.8%。
1988年底全市奶山羊存养量达1万只,完成“七五”计划的33.3%,主要集中在五峰
山、仲宫、曹范3个乡镇。

淡水养殖基地:1988年底全市淡水养殖面积达4.2万亩,完成了“七五”计划的
56.8%。 近期抓的“万亩坑塘、万亩湖面、万亩水库”的目标已基本达到。其中:
亩产250公斤以上的亩池已达l万亩,1.6万亩水库已全部养鱼,万亩白云湖养殖基地
已建成9355亩, 并且投放鱼苗。1988年产鲜鱼4181吨,完成“七五”计划的的69.7
%。 另外,章丘县百脉泉5亩虹鳟鱼基地已建成1.4亩;鸭旺口利用地热水建成2.5
亩保种鱼池和40亩成鱼池,并引进了“加州鲈鱼”、“胡子鲶鱼”。

干鲜果品生产基地:1988年全市干鲜果品生产基地已建成5l万亩,干鲜果品产量
达6.31万吨(其中:干果0.3万吨、鲜果6.0l万吨) ,分别完成“七五”计划的102
%和63.1%。 名、 优、特品种得到较快发展。其中:苹果“玫瑰红”达到2万亩,
“绣水国光”1.5万亩,“红富士”2万亩;玉龙雪桃0.3万亩;红玉杏l万亩,红荷
包杏0.5万亩。

蔬菜生产基地: 1988年全市菜田面积已达34.l万亩。其中,计划内莱田8.6万
亩, 非计划内菜田25.5万亩。1988年全市蔬菜产量达96.77万吨。其中,计划内菜
田产量34.4万吨, 占全市总产量的35.5%。“七五”计划中的9个乡镇基本形成生
产基地, 1988年蔬菜种植面积达到5.55万亩。 名优品种也有一定发展, 章丘大葱
1988年种植面积达3.3万亩,北园莲藕已超过万亩。

花卉生产基地:农村花卉生产主要是平阴玫瑰生产基地,1988年种植面积达1.3
万亩,比1985年增长0.45万亩,完成“七五”计划的33%。

(张礼轩)

【联合国粮食计划署济南开发项目】

1985年联合国粮食计划署开始立项,计划援助济南市开发白云湖低洼盐碱地,发
展济南的淡水养殖业。 整个项目,粮食计划署共无偿援助小麦22051吨,折合人民币
1000万元。 该项工程于1987年4月开工,计划工日为678.5万个。该项目的主体工程
为建成精养鱼池666.6公顷。其中,成鱼池533.3公顷,鱼种池133.3公顷。辅助工
程为建成进水渠、排水渠共长120公里,围堤12.9公里,鱼池进出水口2400个,节制
闸、分水闸160个,道路桥、人行桥57座,渡槽1座,泵站4座。另建畜棚、仔猪棚各1
处,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饲料加工厂1个,3500平方米,管理中心600平方米;修筑
道路20公里,架设输电线路30公里。该项工程建成五年后,可稳定产鱼1990吨,并改
善自然环境,恢复湖区生态面貌。

工程于1987年动工,至1988年已建成鱼池623.6公顷,完成进湖水渠道105.2公
里, 鱼池进出水口1799个,节制分水闸119座,桥50座,渡糟5座,泵站3座,种猪场
360平方米,输电线路23.6公里。1988年市水利工程质量检查站对已竣工的鱼池进行
验收,认为达到了设计要求。1988年共向湖区放水2700万立方米,湖区水位达到18.
3米。湖内533.3公顷鱼池,水深达l米以上。至1988年底,已有473.3公顷鱼池投产,
投入鱼种400万尾。

(张礼轩)

【15个贫困乡镇基本脱贫】

1985年,济南市人民政府确定对南部山区15个贫困乡镇实施脱贫计划。这15个乡
镇是:平阴县的栾湾、安城、洪范、旧县、李沟,长清县的双泉、五峰山、武家庄,
历城区的高而、彩石、西营、锦绣川,章丘县的垛庄、曹范、阎家峪。共计9.6万户
38.9万人, 496个行政村,总面积1113.33平方公里,耕地47.6万亩。这些乡镇人
均收入300元以下,其中,近三分之一的村人均收入不足200元,贫困户占该地区总户
数的28.8%。

为了使上述地区尽快脱贫致富,市政府成立了以副市长庄庆臣、封居尚为首的支
山扶贫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制定了局包乡、厂企包村的责任制,组织15个局、公
司和240个厂矿企业分别包15个贫困乡镇和240个人均分配200元以下的贫困村, 并组
织计委、财政、税务、民政、交通、农电、农行、教育、卫生和农、林、水各局,按
照自己的业务范围帮助贫困乡镇上工业企业项目,解决通路、通电、人畜吃水困难。
经过三年的努力,15个乡镇已基本实现了脱贫。

1.经济发展速度加快, 经济实力增强。1988年与1984年相比,工农业总产值增
长1.2倍,年均递增25.3%,其中工业产值增长5倍。乡镇村户企业发展到2000多处,
一半以上的村有了工业企业,12个贫困乡镇有了年产值过百万的骨干企业,其中,彩
石、 双泉、五峰山、栾湾、曹范5个乡镇年工业产值超过2000万元。商业、交通运输
业、服务业已经起步,30%的劳力实现了向非农业产业的转移。

2.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88年,该地区农民人均收入达500
元,比1985年增加200元,超过了省市提出的脱贫标准 。120个贫困村,2万余贫困户,
人均收入达300元以上。 贫困户占总农户的比重,由原来的28.8%,下降到7%,基
本实现了脱贫目标。

3.基础设施得到加强,生产条件有所改善。该地区三年累计修筑公路250公里,
架设高低压供电线路296.7公里, 完成水利工程3000余项,综合治理小流域面积100
多平方公里, 使乡乡通公路,93.5%的村通了汽车或拖拉机,96%的村通了电,81
%的村人畜吃水困难得到解决。

4.文教、卫生事业日益得到重视。1988年,该区中小学校舍基本达到“六配套”,
适龄儿童入学率保持在97%左右。每个乡镇都建起卫生院和敬老院,有的还建起了青
年民兵之家、文化技术学校、图书室、文化室、体育场等文化娱乐设施。

(张礼轩)

【天桥区清河村年收入突破亿元】

清河村辖刘家桥、西侯家场两个自然村,共1152户3836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以来,清河村党支部、村委会带领全村人民以空前未有的热情和干劲,大力发展商品
经济,突破了单一务农的旧格局,农工贸全面发展,形成了较大的经济规模。目前,
工商企业已发展到58家, 拥有固定资产1.2亿元,聘请专家教授和工程技术人员200
多名,形成了经济实力雄厚、技术力量较强的清河企业集团。全村95%的劳动力从事
二、三产业。所属58家工商企业中,年收入百万元以上的25家。1988年,各业总收入
1.03亿元, 是1978年的76倍,成为山东省第一个总收入过亿元的村;向国家上缴税
金330多万元,是1978年的126倍;人均收入1934元,是1978年的9.2倍。

随着经济的发展,村民的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目前,村民住上了别墅楼,基
本普及了彩电、冰箱,村里统一安装了闭路电视,成立了乐队、篮球队及摄影协会,
建立了老幼乐园,实行了退休制度,清河村民开始向小康水平迈进。

随着经济的发展,清河村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党和国家领导人乔石、田纪云、
吴学谦、宋平、江泽民、余秋里、胡乔木以及省市领导亲临清河村视察指导工作,充
分肯定和表扬了清河村走农工贸全面发展的新路子以及取得的显著成绩。

(李兴明)

【济南市农民企业家协会成立】

1988年3月3日济南市在天桥区北园镇标山宾馆召开首届农民企业家座谈会。来自
三县五区的43名农民企业家和3名特邀代表参加了会议。市领导同志贺国强、翟永浡、
孟云、 房立、李元荣、刘耀华、赵传明等到会与农民企业家座谈对话。4日,济南市
农民企业家协会宣告成立。

参加济南市首届农民企业家座谈会的代表一致通过《济南市农民企业家协会章程》。
章程指出,济南市农民企业家协会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由市经委、农委、乡镇
企业局具体组织指导,是松散型民间企业团体。协会是繁荣农村经济,团结全市农民
企业家和经营者,带动广大农民共同富裕的组织机构,并负责传递国内外市场技术信
息,组织出口考察,对外贸易谈判,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等活动,同时及时向上级
反映农民企业家的建议和要求,保护农民企业家的合法权益,保障人身和财产权利不
受侵犯。协会理事单位如遇到不可抗拒的天灾人祸,协会将帮助渡过难关。

经充分酝酿,选举产生了协会领导机构。聘请山东省顾问委员会常委魏坚毅、济
南市人大主任李元荣、济南市政协主席刘耀华等省、市领导为顾问,副市长赵传明为
名誉会长。 选举北园镇清河村明湖总行董事长兼总经理李春圃为会长,选出副会长5
人,常务理事23人,理事25人。

(黄顺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