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防疫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1&A=1&rec=160&run=13

【医疗技术新进展】

1988年,济南市医疗技术又有令人瞩目的进展。市属综合医院于1985年确立的整
形、 烧伤、免疫、眼科、创伤显微外科、消化、心血管、泌尿外科等8个重点专科,
已基本形成优势。 一年中,市卫生系统鉴定的35个项目中有9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即:市中心医院的显微手术治疗老年性未成熟白内障、葡萄胎恶性趋势的探讨、营养
醒酒饮料的研制; 市二院的眼压计测微仪、眼弓形体病的研究;市四院的Y型套管式
腹膜透析装置; 市卫生防疫站的应用乙型肝炎特异性转移因子治疗慢性HBsAg携带者
的研究;市医科所的新型免疫吸附剂血清蛋白成分凝胶珠的研究等。另外,市中心医
院的脂肪抽吸术、市一院的小脑移植术、市三院的断肢再植术,都取得可喜成果。中
央、省属及驻济部队医院进一步发挥其人才、设备的优势,医疗技术又有许多突破性
进展。山医大附院以气囊导管治疗肺动脉瓣狭窄,与心脏直视手术相比,既缩短了疗
程, 又降低了费用;省干佛山医院高压氧舱启用后,9个月即收治病人万余人次,济
南军区总医院神经科发展为全军神经专科中心,年内又新建省内首家血液净化研究中
心; 省立医院降低围产儿发病及死亡率的措施、解放军106中心医院治疗布加氏综合
征的方法,分别在济南召开的国际性学术交流会上介绍,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关注。许
多区、县及厂企系统医院进行了心脏直视、外科整形、人工晶体植入等难度较大的手
术并获得成功。

(徐晨 孙希九)

【疟疾、麻风病基本消灭】

疟疾是危害人民健康最常见的寄生虫病之一,本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初期,济南
曾发生两次大面积暴发流行,年发病率高达42/万以上。为控制该病的发生和流行,
济南市从60年代起有组织地开展了疟防工作。各区、县成立了疟防领导小组,建立健
全了县、乡、村三级防疟网,培训了专业防治队伍。全市城乡广泛宣传防治常识,大
力开展防蚊灭蚊的活动;疟防人员在查清疟原虫种类、传播媒介、流行因素及其规律
的同时,采取以消灭传染源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收到良好效果。经过20多年的不懈
努力, 疟疾被控制在低流行状态。1982年,全市疟疾发病率降到1/万以下。1986年
11月,山东省疟疾考核验收团鉴定,济南市疟防工作主要指标均已达到卫生部规定的
标准,基本消灭了疟疾。1988年全市仅发生一例疟疾病人,发病率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同年l0月,卫生部疟疾考核组宣布:山东省在全国率先基本消灭了疟疾。

麻风在济南已有2000多年的发病史。建国前,济南虽有麻风病防治机构,但从未
进行过有组织、有计划的防治工作。解放后,济南市对麻风病人给予妥善安排,普遍
隔离施治。特别是1955年以来,开展了大规模防治。各级专业防治机构坚持普查和线
索调查,力争最大限度的发现病人,治疗方面也逐步走向系统化和正规化。在早发现、
早治疗、防复发等关键环节上,形成一整套有效的对策。1979年,市区患病率已低于
1/10万(达到基本消灭麻风病的标准)。1987年,章丘县麻风病患病率为0.6/10万,
成为全省第一个基本消灭麻风病的达标县。至1988年,济南市尚有38名现症病人,患
病率已降到1/10万以下。

(徐晨 孙希九)

【妇幼保健实行程序化管理】

济南市自1986年起陆续开展妇幼保健程序化管理工作,内容包括婚前检查、早孕、
中孕、晚孕、产时、产褥期、新生儿、婴儿、幼儿、学龄前共10个时期的系统管理。
每一环节都有相应的管理标准。由于各级领导重视,全市逐步形成以区县妇幼保健站
为中心,以驻区各医院妇产科及小儿科为后盾,以地段(乡镇)和乡村医生为骨干的管
理网络,并把管理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在重点做好孕产期保健、科学育儿、定
期查体和儿童免疫接种的同时,全市推广使用了《母子保健手册》。1988年,除婚前
检查尚未全面展开外,全市已基本实行了妇幼保健程序化管理。《母子保健手册》建
册率达70%以上,新法接生率达99.7%,科学接生率达72.6%,住院分娩率74.96
%,产后访视率67.74%,孕产妇及婴儿死亡率达到或接近国家要求的水平。济南市
的妇幼保健工作初步实现了工作制度化、技术操作常规化、设施规范化和资料管理档
案化。

(徐 晨 孙希九)

【儿童计划免疫达标居全省首位】

济南市自1985年起开展达标活动。各级政府和卫生防疫部门统筹安排人、财、物
力,组织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保证计划免疫工作的顺利开展。全市进行了广泛宣传,
建立健全了计划免疫机构,组织了技术培训,推动这项工作步步走向深入。至1987年,
全市已形成完整的计划免疫网络。各区县相继装备、使用了冷链设备,市区与县城驻
地开设了常 年接种门诊,提前3年达到普及儿童计划免疫的目标。1988年,济南市12
个月龄内的儿童“四苗”(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卡介苗、百白破混合制剂)接
种率和覆盖率,以区县为单位分别达到96%和92%,在全省计划免疫工作中名列第一,
进入全国儿童全面免疫先进行列,受到省政府的表彰。

【优生保护法可行性调查】

1988年,济南市承担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优生保护法(草案)》可行性调查的任
务。 8月,成立了由市卫生局、市计生委、市妇联、市民政局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领
导小组,并从各有关部门抽调专人组成调查小组,在市卫生局设立办公室,开始进行
典型调查。 调查组根据省卫生厅等单位拟定的方案,在全市设立5个调查点,将22个
乡镇、 12个街道办事处的120万人口列为调查范围。通过实地考察、听汇报、开座谈
会、发问卷等方式,基本掌握了济南市优生工作的现状、社会需求、群众对婚育指导
的接受能力和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等第一手资料。 这次调查历时9天,为进一步充实、
完善《优生保护法(草案)》,使之更加符合我国国情、更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提供
了较为可靠的依据。

(徐 晨 孙希九)

【急救无线电话通讯网络建成】

济南市第一个急救无线电话传呼通讯网络于1988年11月建成并正式启用。该网络
共有主机2台、车载机7台、手持机30部。主台设在市第五人民医院,市卫生局及市属
14个医疗单位等都有分机并入通讯网络。这套专用陆地移动正频全双特高频无线电话
设备,具有通讯距离远、通话清晰、呼叫迅速等特点。车载台的通话半径达50公里,
手持对讲机可达8~10公里。 一旦遇有危重病人或重大事故,即可利用通讯网络就近
求救。

10月25日,通讯网络正在调试之际,接收到长清县卫生局紧急呼救信号,报告该
县境内发生一起恶性交通事故。 市卫生局立即开通急救通讯网络,仅5分钟就沟通了
与市内各综合医院、 市急救站等单位的联系。半小时后,驻济省市级7家医院的40多
名医护人员组成的5个医疗小分队,分乘8辆救护车赶到出事现场,协同当地70多名医
护人员投入紧张的抢救,减少了伤亡。

(徐晨 孙希九)

【性病死灰复燃】

解放前,性病曾在济南广泛流行,成为社会一大公害。解放后,在全市范围内开
展了性病防治工作, 至1959年共查出性病患者11697人,其中市区有4256人,经过积
极治疗等综合措施,有效地控制了性病的传播与蔓延。1963年,济南市宣布消灭了性
病。 近年来,性病又有所抬头。1987年,济南市成立了性病咨询委员会。1988年9~
11月,以市卫生局为主、有关部门配合,组织了对重点人群的抽样调查。调查对象以
服务行业为主,共计3000余人。通过询问病史、涂片化验等,查出可疑性病思者99人,
其中男性35人,女性64人。病种主要为淋病(占71%),其次是梅毒与尖锐湿疣。为加
强防治,尽快控制疫情,又成立了性病防治协调领导小组。在全市举办性病防治学习
班,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开展门诊及线索调查,进行性病监测与防治。卫生部于1988
年发出《关于加强性病防治宣传工作的通知》后,市卫生局在继续抓好调查和治疗的
同时, 又与市卫生防疫站联合举办了“性与性病知识展览”。展览自8月底开始,至
年末已接待观众3万余人。

(徐 晨 孙希九)

【历下区医院成功抢救触电少年张柱】

1988年8月3日12时40分,历下区十亩园小学毕业生张柱(男,13岁)在家中调谐电
视机时,不慎触电倒地,不省人事,家人将其送到历下区人民医院急诊室时已过去15
分钟了。经检查:血压为零,神志丧失,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口唇紫绀,皮肤
苍白, 没有呼吸,听不到心音,左手中 、食指Ⅱ゜灼伤。确诊为“电击伤引耀急性
心跳呼吸骤停”。

时间就是生命。医生、护士分秒必争,检查、诊断、给病人进行心脏挤压、人工
呼吸、输氧等心肺复苏术。与此同时,院领导、科主任、内外科医生、麻醉师,以及
药房、后勤人员相继赶到急诊室,组成了一支30多人的临时抢救班子,并得到了区卫
生局、防疫站和市交通一中队的帮助,冰块、药品、器械及时送到。半小时后,病人
已停止跳动45分钟的心脏又恢复了跳动,血压开始回升,生命有了转机。然而,严重
的脑缺氧使病人不断抽搐,处于深昏迷状态,若不及时解决,一则给脑复苏造成障碍,
二则会再次危及患考的生命。 现场会诊决定高压氧治疗,院长亲自带领6名医护人员
及时将病人转入干佛山医院, 送到高压氧舱继续进行抢救,直到晚8点出舱后转入急
诊观察室。深夜,张柱病情又一度恶化,院长急忙带领两名科主任赶往干佛山医院探
望, 并进舱为患者进行了第二次高压氧治疗,直至翌日凌晨4点。在千佛山医院医护
人员的积极治疗下,患者48小时后恢复了神志,5天后下床活动,8月19日痊愈出院。
经过社会各界的共同配合和努力,这位普通工人的孩子获得了第二次生命。

(王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