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城济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1&A=1&rec=12&run=13

济南是一座著名的历史古城,素有“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美称。其历史文化
源远流长,中华民族灿烂的古代文明在这里留下了很多文物遗迹。从明代起,她一直
是山东省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1986年12月,国务院公布济南为第二批国家历史
文化名城。

古城的悠久历史

济南因处于古济水之南而得名。1964年秋在济南西郊田家庄发现的古文化遗址—
—北辛文化遗址,表明了远在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先民活动;1928年
在章丘龙山镇城子崖首次发现的以黑陶为代表的龙山文化遗址,无可辩驳地肯定了济
南先民存在的史实。传说东夷族的首领舜,曾躬耕于济南历山(今千佛山)之下。

殷商时期,城子崖一带曾建有谭国,是隶属于商朝的东方方国之一。现今市区的
大辛庄和刘家庄,长清县的小屯村等地,都发现有早商或晚商的文化遗存。

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济南属齐国。《春秋左氏传·桓公十八年》(前694年) 有
“公会齐侯于泺”的记载。“泺”指泺水,发源于趵突泉。济南地处齐国西南部,为
齐国西南之锁钥要地,千里齐长城(西段)即首建于济南,今长清、历城、章丘等地仍
有齐长城的遗迹。 据《春秋左氏传》及《史记》载,公元前589年,晋与鲁、卫、曹
联合伐齐,在济南爆发了春秋时期的著名大战——鞌之战。

秦王嬴政一统天下之后,建立郡县制,平陵、历下等邑隶属济北郡。

济南最早见于史册记载的名称是“泺”、“鞌”、“历下”等。“济南”之名,出现
在汉代初年。汉时,今济南市区为齐国所辖,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 以济南为国,
封齐悼王之子刘辟光为王,后取消,改为济南郡,领有历城等14县。东汉初,复设济
南国,曹操曾被委为济南相。

魏晋南北朝时期, 战乱不息,济南行政区划虽然变更频繁,但自晋永嘉 (307~
312年)以后,历城一直作为济南郡治所在地,成为地方行政中心。

隋朝统一南北方后,开皇三年(583年)改济南郡为齐州,后改称齐郡,辖10县。

李渊建唐,济南称齐州,隶属河南道。天宝元年(742年) 齐州改称临淄郡,五年
又改为济南郡。乾元元年(758年) 复称齐州,下辖6县。贞观十七年(643年)齐王李祐
谋反,齐州属县平陵县属民不从。事息后,唐太宗诏令将平陵县改为全节县,直到元
和十五年(820年)才将其并入历城县。

五代时,济南仍按唐制称齐州。

宋朝开国后,今济南地区仍沿称齐州,属京东路。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齐
州划归以兖州为首府的京东西路。元丰元年(1078年),齐州又划入以青州为路治的京
东东路。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年) ,齐州升为府,改称济南府,仍属京东东路,辖5
县:历城、章丘、长清、禹城、临邑。

金灭北宋后, 济南仍为府,属山东东路,领有7县。初在济南设兴德军节度使,
后升尹,置山东东西路提刑按察使司,于是济南又成为路级司法机关的所在。

元时,济南置济南路总管府,直属大都(今北京)的中书省管领,称为“腹里”地
区。 元代济南路所属州县屡有变动,曾辖2州11县,领有整个大清河下游各县,直至
利津海口。这样调整有利于对大清河航运(主要是盐运)的管理,促进生产的发展和济
南城市商业的繁荣。

明洪武元年(1368年)置山东行省,济南为山东省首府,是三司所在重地。济南府
辖有4州26县, 其范围大大超过前代。从此,济南作一省之省会,历明、清、民国而
延至今。

清代,仍沿用明制。济南为山东省治和济南府治。辖区初与明代同,雍正年间多
次变化,后来济南府所辖州县定为1州15县。

民国成立后,省城未变,改府为道。济南初属岱北道,后改济南道,辖27县。1929年
7月,济南设市并成立了市政府。经与历城和长清划界,辖地700平方里,人口近40万。
至1948年济南解放,政区无改。

济南是一座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清末义和团的反帝爱国运动,较早兴起于
济南附近的长清、齐河、平阴一带。辛亥革命时,济南的革命党人积极响应,迫使山
东巡抚孙宝琦宣布山东独立。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济南人民曾集会要求收复
山东主权,严惩卖国贼。济南还是建立中国共产党组织最早的城市之一,王尽美、邓
恩铭代表济南党组织于1921年7月出席了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
会。济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国内外反动派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为中
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1948年9月24日济南解放,建立了人民政权,从此,人民成为古城济南的主人。

人文荟萃 经济繁荣

济南地当水陆要冲,交通方便,经济发达,早在汉代就是产铁要地、盐运通道。
唐宋以来,济南除了在政治、经济上的地位逐渐上升,还以其优美的自然景色闻名于
世,成为著名的游览胜地,吸引了众多的骚人墨客。历代祖居、官居、旅居济南的政
治家、军事家、文苑名士、学者多如云集,秀丽的湖光山色,甘冽清澈的泉水,熏陶
滋润着这里的土地和儿女,可谓人杰地灵。唐代大诗人杜甫曾以“海右此亭古,济南
名士多”的佳句赞誉这座文化古城。

作为中华文明史序幕的龙山文化,1928年首次在济南发现并命名,而山东龙山文
化的渊源——大汶口文化,在济南境内的分布,也是相当密集的。当时的种植业、畜
牧业、缝纫和纺织,特别是制陶业都已有相当程度的发展。殷周之际,济南地属谭国,
各种用途不同的青铜工具的出现,有力地证明了这个时期济南地区生产技术的进步和
发展。谭国的一位大夫因周室利用周道频繁地增加赋敛而不满,写了一篇讽刺诗《大
东》,该诗以辛辣的讽刺、鲜明的比喻,大胆抨击了西周王朝对东方人民的政治压迫
和经济掠夺。此诗被选入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这是现存最早的一篇反映济
南的文献。

春秋至秦统一时期,济南的经济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铁器的推广和使用,是济南
地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战国时齐国著名的民间医生扁鹊,姓秦名越人,
相传为“卢人”,被称为“卢医”。“卢”即今长清县之古名。扁鹊创立了“望、闻、
问、切”的系统化诊断方法,是一位划时代的医学代表。秦始皇焚书坑儒,图书典籍
遭到空前的劫难,汉初的济南学者伏生传下今文《尚书》,为挽救古文献发挥了重要
作用。汉代受命出使南越、曾令唐之王勃感叹“无路请缨”的终军,也出生于济南,
即今之仲宫。汉代的济南,不仅是产铁要地,还是盐运集散地和丝织品的盛产地,所
谓“齐冠带衣履天下”。因此,汉代济南曾分别设立过铁官和工官。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仍,但以庄园坞壁为特点的济南经济仍有所发展。唐代
盛期,济南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丝织业和冶铁业名闻全国。这一时期,全国佛教盛
行,济南地区也留存了许多佛教史迹,如柳埠神通寺、长清灵岩寺以及南部山区的若
干石刻佛像。名僧有朗公、义净等。

宋初,济南已是比较富庶的地区,水运物资集散和商业都比较发达,并出现了我
国最早的北宋广告商标。金代,济南曾有几十年的稳定时期,城市建设有所发展。元
时,济南的商业、手工业都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贸易量是山东各地最高的。意大利
旅行家马可·波罗曾在他的游记里描述了济南“适于生活之百物皆丰饶,满园大果,
产丝之饶竟至不可思议”的状况。宋金元时期的济南,有着相当可观的文化成就。宋
初历城人田诰,讲学嵩山,名重一时,著有《禹元经》三卷,讲求治河之道。开宝五
年(972年) ,宋太祖曾召见他,询以治河方略。仁宗时,济南范讽有诗名,是“东州
逸党”的领袖。北宋后期,李格非、李清照父女相继蜚声文坛。李格非明通精学,长
于散文,受知于大文豪苏轼,是苏门后四学士之一。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是我国古
代最杰出的女词人;辛弃疾,字幼安,二人并称“济南二安”。清王渔洋曾论二人词:
“仆谓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唯幼安为首,皆吾济南人。难乎为继矣。” (《花草蒙
拾》) 李清照的词清新、婉丽,有独特的风格,人称“易安体”。辛弃疾还是抗金名
将,当代文豪郭沫若曾手书楹联于大明湖辛稼轩纪念祠:“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
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上联是对辛弃疾词作风格的概括,下联综述
了辛弃疾的政治主张和抱负。 金末长清人杜仁杰, 是著名的诗人兼散曲作家,所著
《庄家不识勾栏》套曲是研究我国金元院本杂剧史的重要资料。南宋著名词人、笔记
大家周密, 祖籍济南历城而四世飘流在外,著名书画家赵孟兆页 为解其思乡之情,
作《鹊华秋色图》相赠。此画生动地再现了美丽的济南风光,是我国传统绘画中的精
品。元时,济南出现了武汉臣、康进之等剧作家,刘敏中、张养浩等词人和散曲家,
以及《河源记》的作者潘昂霄,主编《宋史》、《辽史》、《金史》的名学者张起岩
等。

明清两代,济南经济仍有发展,已是具有一定规模的工商城市。城北洛口镇成为
以盐运为主的一大口岸。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门户被列强打开,清政府曾在济南开
设商埠,德、英、日等国相继在济南设立领事馆,并开办了银行、商店、学校、医院、
教会等。民国建立后,济南的民族工商业曾一度得到发展,全市出现了电力、砖瓦、
造纸、面粉、纺纱、火柴、印刷等近代工业。明清时期,济南又相继出现了一些著名
文人学者。 明代李开先是有名的戏剧词曲作家, 其万卷楼专门收藏通俗作品,号称
“词山曲海”。清代历城人周永年参与了《四库全书》的编纂。马国翰的《玉函山房
辑佚书》,保存散佚古籍六百种,在收辑散佚书籍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聊斋志异》
的作者蒲松龄(淄川人,当时为济南属县),被誉为“短篇之王”,享有世界声誉。

自《诗经·大东》之后,济南诗人辈出,蜚声全国者就有唐之崔融、员半千,宋
之范讽、李清照、辛弃疾,金元之杜仁杰、张养浩,明代前七子之一的边贡、后七子
领袖李攀龙以及殷士儋、王象春,清之王士祯、田雯等。一座城市著名诗人代代出现,
而又如此众多,为古今中外所少有,故济南又有“诗城”之雅称。

济南的戏剧、曲艺向有深厚的基础。吕剧是地方戏中的佼佼者,其代表剧目《逼
婚记》、《李二嫂改嫁》均搬上银幕。曲艺种类很多,山东大鼓、山东快书、山东琴
书等早已闻名中外。济南市杂技团的《蹬板凳》节目,在国际比赛中夺得金奖。

济南还是鲁菜的发源地之一, 具有地方风味的名菜名吃不下200余种,菜系类以
湯菜最为著名。风味小吃有清油盘丝饼、鸡丝馄饨、五仁包、开花馒头、什锦素包等。
济南土特产很多,较有名气的有黄河鲤鱼、白莲藕、龙山小米、明水香稻、章丘大葱、
北园蒲菜、平阴玫瑰、阿胶等。

农历九月初九千佛山会是保留至今的地方民俗。每逢这一天,赶山会者人流如潮。
时逢重阳佳节,秋高气爽,亲朋相邀,登高畅游,热闹非凡。

济南潇洒似江南

济南风景名胜众多。南眺烟峦千迭,连绵逶迤,拱卫着巍峨的泰山;北望孤峰点
点,依傍着奔腾的黄河。其间,文物古迹比比皆是。或存石窟造像,阅历千载;或藏
洞观幽寺,岿立百代;古木葱笼,栉风沐雨;碑碣林立,可辨龙蛇。市区内分布有趵
突泉群、黑虎泉群、五龙潭泉群及珍珠泉群,有七十二名泉之美称(实为100多处) ,
更有大明湖、千佛山与之呼应,形成“一城山色半城湖”的风景视廊。济南琳琅缤纷
的文化遗迹和奇伟秀雅的山川湖河,以它浓郁的历史文化芳香和大自然的美,陶醉了
古往今来的几多游客。

1200多年前,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多次漫游济南。优美的湖光山色,使诗人写下了
同样优美的诗篇。他把兀立在鹊山湖畔的华不注山喻为绿翠芙蓉,形象逼肖,跃然纸
上,令后人为之搁笔。元代以前华山道院尚有这首诗的刻石:

昔我游齐都,登华不注峰。

兹山何峻秀,绿翠如芙蓉。

萧飒古仙人,了知是赤松。

借余一白鹿,自挟两青龙。

含笑凌倒景,欣然愿相从。

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任齐州掌书记的苏辙,出州城南行,循着山中崎岖的
道路游灵岩寺,直抵泰山北麓。重峦叠嶂,幽谷深涧,使他产生了幻觉,仿佛回到了
故乡蜀地的峰壑之中,那游宦异乡,坎坷仕途的郁闷心情为之一舒。三年之后,其兄
苏轼途经济南,与齐州太守李常策马游龙山,这位大诗人欣然写下了绝句:

济南春好雪初晴,

行到龙山马足轻。

使君莫忘霅溪女,

时作阳关断肠声。

“使君”指的是李常。离开明媚秀丽的江南到北方,他并没有失望,正如其甥江
西诗派的开山大师黄庭坚所说“济南潇洒似江南”,济南的青山绿水,使他流连忘返
了。

同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也曾驻守济南。为纪念他而建的南丰祠,就坐落在
明媚的大明湖畔。 被誉为“泉城明珠” 的大明湖,由众多的泉水汇流而成,湖水有
“淫雨不涨,久旱不涸”的特点,民间则有“蛇不见,蛙不鸣”的传说。湖南岸有遐
园、辛稼轩纪念祠,北岸有北极阁、小沧浪、铁公祠等,湖中小岛上有历下亭。唐天
宝四年(745年) ,诗人杜甫在济南与号称“北海三绝”的李邕相会,留下了《陪李北
海宴历下亭》的传世佳作。历下亭大门楹联上有清代书法家何绍基书杜甫诗“海右此
亭古,济南名士多”,恣肆中见秀逸的墨迹。小沧浪西门两侧,刻有清人刘凤诰所咏、
铁保手书的“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之名句。大明湖景色迷人,沿岸柳
绿,湖内荷红,画舫荡游,楼台亭榭点缀其间,恰似一幅天然风景画。十三世纪意大
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曾有“园林美丽,堪悦心目,山色湖光,应接不暇”的赞誉之词。

济南名泉知多少? 著名者七十二。市区有四大泉群,章丘明水又有百脉泉群。趵
突泉三窟并发,声如隐雷,“泉源上奋,水涌若轮”(郦道元《水经注》)。泉北泺源
堂楹联上刻有元代赵孟頫所作“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的诗句,形象地
展现了涌泉的声态气势。昔日乾隆皇帝下江南路过济南时,曾携趵突泉水沿途饮用,
并封之为“天下第一泉”。黑虎泉深居崖下,水色苍苍,“深处浑如黑虎藏”,水从
洞中经暗道由石兽头口中冲出,喷射入池,颇有“口内悬河”之意,泉对岸有解放阁,
阁名为陈毅元帅手书,与环城公园融为一体,风景秀丽宜人。珍珠泉池面,串串水泡
涌出池底,忽聚忽散,状如串珠,别有情致。五龙潭常年水涌,久旱不涸,为唐代开
国元勋秦琼的府第,传说是“一夕雷雨,潰而为渊”形成此潭,是济南最深的泉池。

距旧城南约2.5公里的千佛山, 海拔284米,为东岳泰山之余脉,是济南的天然
屏障。山虽不峻,幽秀有余,随山势凿窟,镌佛多尊,故名千佛山。传说大舜耕稼于
此,又称舜耕山。山腰有“齐烟九点”坊,由此向北俯视,可遥望市区北部的九座小
山,山姿各异,上有云雾缭绕,济南古称齐州,故曰“齐烟九点”,正可借用唐代诗
人李贺《梦天》诗中“遥看齐州九点烟”的诗句来描绘这一景色。登极远眺,黄河如
带,横亘古城北境,众多泉水汇入大明湖,经东西泺河转入小清河,大自然的美与古
城风貌浑然一体的景色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清刘鹗《老残游记》一书曾对千佛
山倒映在大明湖中的美景做了细致的描述。

长清县与平阴县交界处有座孝堂山,景致无奇,因山上有东汉郭氏墓石祠而闻名遐迩。
据考证,石祠大约为公元一世纪东汉初修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地上房屋建筑。祠内
石壁和三角石梁上刻有精美壁画,反映了内容广泛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刻画了日
月星辰和王公出巡、迎宾、田猎、战争、庖厨、百戏等场面,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是研究汉代政治、经济、文化、建筑、服饰乃至民风民俗的第一手宝贵资料。

沿济微公路南行约45公里,便到了深藏幽寺的灵岩胜境。相传前秦永兴年问,竺
僧朗来此说法,“猛兽归伏,岩石点头”,故称灵岩,又名方山,亦称玉符山。这里
的灵岩古寺创建于北魏正光元年(520年) ,唐宋时期香火最盛。唐代李吉甫在《十道
图》中将该寺与江苏南京栖霞寺、浙江天台国清寺、湖北江陵玉泉寺合称“域内四绝”,
灵岩寺则号称“四绝第一”。寺内主要建筑有千佛殿、大雄宝殿、御书阁、钟鼓楼、
辟支塔等。千佛殿内置有40尊泥塑罗汉,各具形貌,栩栩如生,无一雷同,被艺术大
师刘海粟誉为“灵岩泥塑,天下第一,有血有肉,活灵活现”,与60年前著名学者梁
启超“海内第一名塑”的评价不分轩轾。千佛殿西有唐天宝始建的辟支塔,塔身砖砌,
八角九级十二檐,通高54米,与山色风光构成了一幅美丽而和谐的图画。从辟支塔西
行可至墓塔林, 它保存了自唐至清寺内历代住持僧墓塔167座,另有志铭古碑81通,
造型古朴优美,形制多样,为古寺增添了肃穆圣洁的气氛。最早的慧崇塔为唐代所建。
元至正元年(1341年)建造的《息庵禅师道行碑》系日本和尚邵元撰书,是中日两国自
古友好往来的珍贵史料。寺内外的汉柏、摩顶松、朗公石、可公床、一线天、对松桥
以及“五步三泉”、“镜池春晓”、“方山积翠”、“明孔晴雪”等胜景,都饶有情
趣。寺内至山巓,沿途有李邕、苏辙、党怀英、乾隆皇帝等历代名人题刻手迹423块,
实属珍贵文物。明“后七子”之一的王世贞誉之为:灵岩是泰山背最幽绝处,游泰山
而不至灵岩,不成游也。

济南南部山区锦阳川畔古镇柳埠,风景秀丽,苍山幽谷间散存着众多的古塔、摩
崖造像和碑刻,堪称露天佛教史迹博物馆。魏晋南北朝以来,随着佛教的传播,此地
先后出现了神通寺、涌泉庵、九塔寺等,现存遗迹著名的有四门塔、龙虎塔、九顶塔
和千佛崖。

四门塔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古石塔,隋大业七年(611年) 建。它是一座方形单层石
塔, 高15.04米, 全部用当地出产的大块青石砌成。四面各有一半圆形拱门,故名
“四门塔”。古塔的轮廓简洁、浑厚朴实。塔后有古柏一株,名“九顶柏”,古树塔
影相映成趣。

龙虎塔因塔身雕有龙虎而得名。 塔高10.8米,砖石结构,塔身各面刻着火焰状
纹样的券门,周身有刻工精细的浮雕,气势飞动,华丽壮观,是民族建筑形式与精湛
的石刻艺术相结合的优秀作品。它位于白虎山东麓神通寺“祖师林”的南面,与四门
塔隔谷相望,其形体之优美与四门塔古朴的风貌形成鲜明的对照。

九顶塔位于柳埠东南灵鹫山的西麓。 塔为单层八角,高13.3米,顶有九座三层
小塔,皆有小门,构思奇特,别具一格,是我国古塔建筑中的杰作。

千佛崖石窟造像是山东地区唐代石刻造像艺术的主要遗存,位于白虎山东侧山腰
崖壁间, 南北总长65米,现存大小造像210尊。从有纪年的造像题记和造像分布情况
看,千佛崖大约是唐武德年间(618~626年)开凿的,唐高宗时(650~683年)达到了最
盛时期,到唐文明元年(684年) 已近尾声。因此,千佛崖可以说是唐代初期佛教石刻
造像艺术的一部编年史。加之其刻工精美,又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济南是座好客的城市,其“风物之美,游观之富”使金代著名诗人、大学问家元
好问漫游济南之后,发出了“有心常做济南人”的感慨。今天,勤劳的济南人民,将
会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把泉城济南装点得更加秀丽。

(阎利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