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工业概况] 1989年全省建材工业总产值完成116.35亿元, 比1988年增长 15.59%。 其中: 县以上企业完成16.3亿元, 比1988年增长13.41%。 水泥产量为 1941.52万吨,比上年增长4.13%,其中:县以上企业完成1248.72万吨,比上年增长 4.4%。平板玻璃产量为543.6万重量箱,与上年基本持平。列入省重点考核的24种主 要建材产品中,完成年度计划比上年增长的有17种产品,其中卫生陶瓷、石膏、滑石、 石棉制品等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1989年重要产品产量 ┌──────┬───────┬───────┬────────┐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 │水泥 │万吨 │1941.52 │4.13 │ ├──────┼───────┼───────┼────────┤ │水泥管 │公里/吨 │891.73/264739│49.37/84.91 │ ├──────┼───────┼───────┼────────┤ │水泥电杆 │根/吨 │583343/366419│-79.9/-68.2 │ ├──────┼───────┼───────┼────────┤ │石棉水泥瓦 │万平米/万张 │220.46/166.36│5.4/3 │ ├──────┼───────┼───────┼────────┤ │石棉水泥管 │标准米 │182342 │20.75 │ ├──────┼───────┼───────┼────────┤ │平板玻璃 │万重箱/万平米│543.59/3454.71│0.68/4.25 │ ├──────┼───────┼───────┼────────┤ │玻璃纤维纱 │吨 │925 │0.06 │ ├──────┼───────┼───────┼────────┤ │玻璃纤维布 │万米 │1645.49 │24.37 │ ├──────┼───────┼───────┼────────┤ │玻璃钢及制品│吨 │14275 │1139.9 │ └──────┴───────┴───────┴────────┘ ┌───────┬────┬──────┬───────┐ │玻璃纤维原料球│吨 │473 │-83.45 │ ├───────┼────┼──────┼───────┤ │卫生陶瓷 │万件/吨│276.1/18450 │97.56/3282.65│ ├───────┼────┼──────┼───────┤ │釉面砖 │万平米 │511.64 │-44.99 │ ├───────┼────┼──────┼───────┤ │墙地砖 │万平米 │453.32 │28.73 │ ├───────┼────┼──────┼───────┤ │石棉 │吨 │803 │-55.04 │ ├───────┼────┼──────┼───────┤ │石棉制品 │吨 │10073 │-12.56 │ ├───────┼────┼──────┼───────┤ │石墨 │吨 │119320 │56.49 │ ├───────┼────┼──────┼───────┤ │石膏 │万吨 │269 │5.5 │ ├───────┼────┼──────┼───────┤ │滑石 │吨 │213099 │-55.31 │ ├───────┼────┼──────┼───────┤ │金刚石 │克拉 │43585 │6.66 │ ├───────┼────┼──────┼───────┤ │铸石 │吨 │234 │ │ ├───────┼────┼──────┼───────┤ │砖 │万块 │5950900 │-2.41 │ ├───────┼────┼──────┼───────┤ │瓦 │万片 │347244 │-10.15 │ ├───────┼────┼──────┼───────┤ │建筑砌块 │立方米 │22490 │9.34 │ ├───────┼────┼──────┼───────┤ │加气混凝土 │立方米 │57488 │38.23 │ ├───────┼────┼──────┼───────┤ │油毡 │万卷 │272.56 │27.31 │ ├───────┼────┼──────┼───────┤ │大理石板材 │平方米 │1767176 │28.04 │ ├───────┼────┼──────┼───────┤ │花岗石板材 │平方米 │1453059 │38.38 │ ├───────┼────┼──────┼───────┤ │水磨石 │平方米 │698149 │22.84 │ ├───────┼────┼──────┼───────┤ │石灰 │万吨 │1255.55 │34.41 │ ├───────┼────┼──────┼───────┤ │建材机械 │吨 │6058 │12.94 │ └───────┴────┴──────┴───────┘ 1989年全省建材产品优质品率达到29%。有27种产品获省优,8种产品获部优, 首次有两种产品获得国家质量金奖。在年度水泥企业产品质量行业检查评比中,被评 为标兵企业(立窑)水泥厂全国有5个,其中山东省2个;被评为优胜企业(立窑)水 泥厂全国有50个,其中山东省有19个。万元产值能耗下降到17.02吨,比上年下降了 3.6%。全省立窑水泥企业平均吨熟料耗标准煤已降到138.42公斤,吨水泥综合电耗 降到88.83度,两项消耗均创全国同行业最好水平。全省有5个企业被评为国家一级节 能先进企业(全国同行业共7个);有13个县属以上企业被评为国家二级节能先进企 业;有52个企业被评为省级节能先进企业。 全年实现利税创历史最好水平。预算内国营建材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7.83亿 元,比上年增长26.34%;实现利税2.73亿元,比上年增长13.22%,其中实现利润 1.55亿元,比上年增长4.73%,上交税利1.71亿元,比上年增长19.58%。 1989年共安排基本建设项目16个,总投资为1.69亿元。全年实际完成投资额1.46 亿元,占总投资的86.73%。国家“七五”重点工程鲁南水泥厂的建设,在资金困难 的情况下,完成投资1.03亿元,占年计划的83%。全年安排技术改造项目4个,为上 年接转继建项目。这4个项目全部是新产品、新材料开发应用项目,总投资为2834万 元(包括外汇194万美元)。实际完成投资额为2584万元,占总投资的91.18%。 全年通过新产品、新技术省级鉴定项目30个,可新增产值4678万元,新增利税 1845万元。其中9个项目获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三等奖8项)。全年推广微电 子技术18项,其中3个项目被评为省级优秀项目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有8个 企业采用国际标准通过了省级检查验收;1个企业达到国家一级计量单位标准并通过 了国家级验收。 1989年省建材中专学校的建设达到了新的水平,专业设置配套基本完善。首批毕 业生已奔赴生产工作第一线。为搞好职工在职培训,组织完成了水泥技工培训教材, 得到了国家建材局、省劳动局的肯定,并作为通用教材在全国发行。其他行业如平板 玻璃、非金属矿、石棉制品等5个行业的技术培训教材已定稿,将陆续在全省发行。 职工队伍的技术状况改善,专业技术人才比例明显提高,具有初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专 业人员,已由1985年职工总数的2.8%提高到7.2%。 1989年新建两个中外合资企业,利用外资568万美元。目前,全行业已有50个企 业被定为出口产品质量达标单位;20个中外合资企业出口产品在50%以上。70个出口 产品骨干企业中,创汇超100万美元的有9个企业,超300万美元的有4个企业。1989年 建材产品出口创汇达575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7.84%。 1989年又有16个企业被定为省级先进企业;9个企业晋升为国家二级企业;27个 企业被评为省级设备管理优秀单位;29个企业被评为省建材系统设备管理优秀单位; 4个企业被评为设备管理省级先进单位;3个企业被评为全国安全文明生产单位;89个 企业被评为省建材行业精神文明先进(标兵)单位。 [散装水泥推广] 1989年全省推广散装水泥287.4万吨,比上年增长8.94%,完 成国家计划的143%。 推散量连续四年居全国第一位。散装率达到15.3%,比上年提 高了一个百分点。 推广287.4万吨散装水泥与同样数量的袋装水泥相比,可为国家节 约包装纸1.72万吨,折合木材9.5万立方米;减少水泥损失14.37万吨;节电344万度; 节省人工19.16万个。综合经济效益一亿多元。 [新型节能产品-GRT节能添加剂]山东南墅石墨矿和中国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兰州炼油厂联合研制成功了高级内燃机机油添加剂。该产品具有降低摩擦、减少磨损、 增大马力、节约燃油、润滑油、改善运行性能、延长机件寿命等综合效益。经过行车 试验证明,一台5吨位汽车每行1万公里,可获直接经济效益200元以上(节约燃油5- 7%,节约机油50%,延长大修期所节约费用之和,减去节能剂费用)。 该产品的作用机理是,将GRT节能添加剂添加到内燃机机油中,经与机油充分混 合(短时间发动机空载原地怠速运转),可以在各摩擦副表面形成一层由多种添加剂 和固体润滑剂协同构成的润滑膜。这层润滑膜具有修补已磨损机件表面的作用,增加 汽缸壁与活塞环磨擦副的气密性,对新的机件有磨合作用。润滑膜还可以防止摩擦部 表面直接接触,有效地防止咬伤、拉伤等严重摩损。而且,固体润滑膜可在润滑油膜 失效情况下,起到有效的润滑,保证内燃机正常工作。当内燃机使用该产品形成润滑 膜后,如再换用不含该产品的机油,则GRT节能添加剂可呈延续效应,保证润滑作用。 该产品性能稳定、可靠,使用简便,节能效果好,是国内首创的一项石墨型新技 术节能添加剂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其性能达到了国际80年代同类产品水平。 [莱芜市建材工业]1989年莱芜市建材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全年完成工业产值 1.12亿元, 实现利税2514.02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9.3%和29.9%。其中市直企业 完成产值674.5万元, 实现利税176.51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2.8%和30.3%。主要 产品水泥完成28.8万吨, 砖瓦完成6.9亿块,花岗石板材完成6000平方米,不论是增 长速度还是产量都创历史最好水平。 莱芜市建材工业有两个较突出的特点:一是发展速度较快,产品门类品种较多; 二是小型企业面广量大、隶属关系不一,企业素质参差不齐。市建材工业公司在市委、 市政府的领导下,不断改革完善建材工业的管理体制,丰富行业管理内涵,引导全市 建材业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首先,他们从改革、完善管理体制入手,恢复健全了 全市28个乡镇的建材管理站,配备了2至5名管理人员,并在部分村委会设专管建材的 人员。在全市形成了自上而下、脉络分明的管理体系,使行业管理有了可靠的组织保 证。在此基础上,运用政府授予的职权、政策、法规、经济等手段,一方面对全市建 材业实行宏观上的统筹规划;一方面实行扶优限劣,重点发展水泥、石材等主导产业, 限制耗能高、效益低的砖瓦等产品生产。对现有企业在其性质不变的前提下,做到 “五个统一”。即:统一下达计划,统一发放生产许可证,统一计量标准,统一质量 认评,统一主要产品的销售价格。同时,制定、实施了分级管理办法:市公司对市直 企业实行人、财、物、产、供、销一体化管理;对乡镇企业实行全面的生产管理、调 度统计和经济考核;村级以下企业由乡镇建材站负责管理,生产经营情况逐月上报公 司。这种多层次、全方位的管理模式,使莱芜市的建材生产,既可以有效地进行宏观 控制,在微观上也能成为活而不乱的“一盘棋”。第二,加强了建材矿产资源管理, 认真开展了矿产资源的开采登记发证工作。1989年,全市乡镇以上经营石材、粘土、 河沙开采的企业的发证工作已经全部结束,村办以下企业也基本完成,全年共登记发 证108个,从而将资源开采活动纳入以法管理的轨道。第三、按照市政府关于加强河 沙管理的规定,对河沙资源进行了统一规划、定点开采。全市建立沙场31个,由乡镇 建材管理站负责经营管理并依法收取资源费。从而杜绝了滥采乱挖、破坏河堤、良田、 树林的现象,解决了有些乡镇与乡镇、村与村之间的资源纠纷,初步建立起依法开采、 依法管理和依法维护河沙资源的新秩序,既保证了河沙资源的合理开采,又增加了国 家、集体和个人的收入。 (蒋玉华) [历城华山镇花岗石精加工技术经验收达标]济南市历城区华山镇具有丰富的优 质“济南青”花岗石资源。1987年底,该区和市、省三级科委向国家科委申报,将济 南青花岗石开发公司花岗石精加工技术的开发列入1988-1989年国家“星火计划” 项 目。 该公司围绕“工业平板”和“建筑石材”两个系列产品,经过认真研究,努力攻 关,终于掌握了高精度岩石平板的加工方法。其产品经样机鉴定符合“GB4987—85” 各项技术要求。 1989年11月29日,山东省科委受国家科委委托,在历城花岗石开发公司召开了 “花岗石精加工技术开发”项目验收工作会议,山东建材学院、山东工业大学、山东 省计量科学研究所、省农业银行等十几个单位的技术、经济专家,听取了项目承担单 位的汇报,审查了有关技术、经济、管理等方面的资料,视察了项目实施工作现场。 一致认为:①该星火计划项目在发挥资源优势,围绕“工业平板”和“建筑材料”两 个系列产品,经该公司近两年的研究和实践,现已具备了花岗石精加工技术、建筑石 材加工,以及批量生产能力。同时还形成了具有健全有效的规章制度,产、供、销协 调的生产经营系统。②工艺路线合理、可行,可指导规模生产。产品主要技术指标已 达到国标“零零”级指标,在国内处于先进水平。建筑石材达到国标光泽度115℃, 适应国际市场要求。③该星火项目技术起点较高,实施过程中培养出一批人才,提高 了企业科学管理水平,具备了一定创汇能力,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体 现了短、平、快的特点,具有较好的示范作用。 1989年,济南青花岗石开发公司生产的“卧牛牌”花岗石量具,规模已达24种, 年产能力为6000 。自1988年8月投入生产至1989年11月,已生产3234.8平方米,实 现利税166.59万元。 济南青花岗石产品已引起国内外重视,1988年在“全国星火成果展交会”上获银 奖,1989年在山东省星火成果展交会上获金奖。通过山东省五金矿产进出口公司出口 的花岗石建筑板材,火烧拉毛地面板材深受香港用户好评,已销往日本913块,产值 10.58万元,年底美国外商已订购平尺、方尺、角尺、高精度三座标底座和高精度的 异型量具基准器具,成交出口产值156.58万元。 (赵延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