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3&rec=155&run=13


〔广播电视事业概况〕1988年山东广播电视宣传和事业建设,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
取得较好的成绩。
    1988年,山东广播电视宣传,坚持以中共十三大精神和十三大三中全会确定的治
理整顿,深化改革的方针为中心,坚持把形势任务教育,正确引导舆论,振奋民族精
神,为维护安定团结和改革开放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放在第一位。除了较好的完成中
共山东省第六次代表大会、山东省第七次人民代表大会、政协山东省第六次代表大会
和全国城市运动会等重大活动的宣传外,主要抓了以下几点:一是突出宣传了我省改
革十年各条战线的巨大变化、成就和在从产品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过程中出现的新事
物,新经验和先进典型模范人物,并实事求是地讲清改革中遇到的困难,使人们消除
了一些模糊认识,增强了团结奋斗,深化改革,共度难关的信心;二是紧跟山东省委
部署,为实施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富民兴鲁、科技兴鲁、东部开放、西部开发和治理、
整顿的重大决策,做了大量及时的报道;三是重点宣传了以农业为基础“和任何时候
都不能放松粮食生产”的思想,报道了乡镇工业的发展;四是针对社会上的不正之风
和党内的腐败现象,加强了法制宣传,连续报道了郯城、昌邑县为政清廉的典型事迹,
并有选择地抓了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事件进行了批评性报道。另外,还注意抓了群众
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的报道,组织了有关问题的民主协商对话。
    1988年省广播电视厅撤消了原新闻中心,使新闻宣传回归两台。据统计,省电台
全年发新闻稿2.78万件, 比1987年增加7000多件,电视新闻发稿1.5万件,比1987年
增加1000多件,两台新闻中,大约有30%以上是当日或昨日新闻。省电视台还较好地
完成了向全国宣传山东的任务, 有444条新闻片被中央电视台采用,数量在全国居第
二位(与辽宁省并列),济南市两台推出的新闻节目整体改革方案,特别是主持人和板
块形式的《七色阳光》、《泉城之声》和《改革与交流》、《市场漫步》等专题节目,
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威海台新增办的《千家万户》菏泽台的《今晚七点半》、安丘
台的《饭时一刻钟》和沂水等台站的科技知识、服务节目,也受到广大听众欢迎,尤
其是科技知识和服务性节目,为农村听众最多的节目之一。
    1988年,山东广播电视事业建设除省广播电视中心大楼工程外,主要搞了围绕提
高传输质量和扩大人口覆盖率的一些建设项目。省广播电视中心大楼内外装修工作目
前已完成总工作量的80%以上,可望1989年10月份交付使用;厅属各高山转播台全部
建成了电视卫星地面接收站,使微波电路可以全天传送省电视台的节目供各地收转;
省电台完成了发射台高低压开关柜的安装调试,保证了广播发射机供电线路的安全运
行。 另外,还更新了泰山至沂山的1.4吉赫分米波设备,调整了大泽山经即墨至青岛
的微波信号,完成了昆嵛山至威海的微波电路电测和天馈线安装工作,全省有10个市
地开通了微波新闻回传电路。
    1988年,各市、地、县的广播电视事业也有新的发展,据德州、济南、惠民、聊
城、临沂五个市的统计,全年投入广播电视建设的自筹资金达2142万多元。德州地、
县两级集资1200万元, 自4月开始搞了从德州到全区12个县的专用微波联网工程,到
1988年底地区微波总站、自动电话交换机房和平原、禹城、济河、宁津、陵县、临邑、
商河7个县微波站、 自动电话先后建成投入运行。临沂地区广播局自筹资金新建了一
座180米高广播电视发射塔、十一座电视转播台、2座卫星地面接收站。
    1988年,全省又有滨州菏泽等8座地县电视台,聊城曲阜2座中波广播电台建成开
播。有21个县级广播站改建为广播电台,全省正式开播的电视台已发展到31座,中波
广播电台13座、站改台57个(调频台47个)。另外,还有计划地在40个县推广了有线广
播线路的一线三用,使广播专线在巩固完善中又有了新的提高。

〔1987-1988年山东广播电视作品获奖情况〕 近两年来,省电台、电视台和各市地县
广播电视台站,在全省和全国性评选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获奖作品明显增加 (见附
表)。1988年山东电视台摄制的电视片《农家春节》在芝加哥荣获“美国电影电视节”
文化演出类优秀创作奖,新闻片《台湾同胞回青岛探亲》、电视系列片《改革在您身
边》 (与中央台、烟台台合拍) 在全国评选中获特等奖;济南电台录制的广播连续剧
《辛弃疾》 、 省电台录制的广播连续剧《石翠小传》、青岛电台录制的广播连续剧
《破土》、广播小品《故乡晨》、创作歌曲《翠鸟和她的娇宝宝》在全国同类作品评
选中获特别奖。

      附表:1987-1988年山东广播电视作品在省以上评选中获奖统计
┌──────┬─────┬─────┬─────┬─────┬──┐
│等级数目年份│1987年    │1987年    │1988年    │1988年    │合计│
│            │全省评选  │全国性评选│全省评选  │全国性评选│    │
│            ├──┬──┼──┬──┼──┬──┼──┬──┤    │
│            │广播│电视│广播│电视│广播│电视│广播│电视│    │
├──────┼──┼──┼──┼──┼──┼──┼──┼──┼──┤
│特等奖      │    │    │1   │1   │    │    │4   │2   │8   │
├──────┼──┼──┼──┼──┼──┼──┼──┼──┼──┤
│一等奖      │13  │10  │4   │4   │14  │10  │5   │4   │54  │
├──────┼──┼──┼──┼──┼──┼──┼──┼──┼──┤
│二等奖      │18  │12  │8   │5   │22  │13  │14  │21  │113 │
├──────┼──┼──┼──┼──┼──┼──┼──┼──┼──┤
│三等奖      │24  │16  │7   │2   │24  │17  │13  │14  │117 │
├──────┼──┼──┼──┼──┼──┼──┼──┼──┼──┤
│其他奖      │    │    │4   │7   │9   │11  │8   │9   │48  │
├──────┼──┼──┼──┼──┼──┼──┼──┼──┼──┤
│小计        │55  │38  │24  │19  │69  │51  │44  │50  │349 │
├──────┼──┴──┼──┴──┼──┴──┼──┴──┤    │
│共计        │93        │42        │120       │94        │    │
└──────┴─────┴─────┴─────┴─────┴──┘

〔山东广播电视受众抽样调查〕山东省广播电视学会、山东广播电视新闻研究所,于
1987年9月起, 对全省12岁以上城乡居民收听广播、收看电视的情况进行了一次大规
模的抽样调查。这次调查,在12岁以上人口中进行,共确定调查对象2235人,分布在
42个市县区。调查结果如下:
    一、广播听众、电视观众及分布情况
    (一) 在全省12岁以上人口中,广播听众为5009万,占总人口的64.41%,占12岁
以上人口的83.21%;其中较稳定的听众4038万,占12岁以上人口的80.62%。
    (二) 在全省12岁以上人口中,电视观众为4910万,占总人口的63.14%,占12岁
以上人口的81.57%;其中较稳定的观众3980万,占12岁以上人口的81.6%。
    (三)听众观众分布
    城乡分布:
    (1)广播听众:市区28.27%、县镇14.30%、乡村57.43%。
    (2)电视观众:市区34.45%、县镇14.98%、乡村50.57%。
    职业分布:
    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办事员:广播3.6%、电视7.33%,
    科技人员
广播5.01%,电视7.17%,
    商业服务人员
广播3.76%,电视7.73%,
    农林牧劳动者
广播41.41%,电视26.81%,
    工矿企业工人
广播16.67%,电视23.31%,
    离退休人员
广播11.66%,电视8.23%,
    学生
广播9.40%,电视10.25%,
    二、收听工具和电视机拥有量:
    (一)广播听众:靠收音机57.88%,广播喇叭21.84%,高音喇叭1.36%,收录机
18.93%。
    (二)电视机全省约888.85万台,百户中有45.72台。
    其中: 市区有46.65万台, 百户中有83.63台; 县镇有113.93万台, 百户中有
37.10台,乡村有308.37万台,百户中有28.58台。
    三、收看省电台、电视台节目的时间及内容选择
    (一) 在全省听众中,听省电台节目的为88.84%,约4450万人。收听时间:早晨
34.60%、,中午21.26%,下午2.19%,晚上41.95%。
    (二) 在全省观众中,看省电视台节目的为82.20%,约4036万人。收看时间:12
点至14点半13.52%,19点至20点54.64%,20点至21点68.99%,21点至22点49.47%。
    (三)对省广播电视、内容的选择,时事政治:广播10.33%,电视59.85%;改革
与开放: 广播13.59%,电视2.92%;法制与道德:广播10.51%,电视35.56%;群
众呼声: 广播7.43%; 批评性报道: 广播6.32%,电视26.18%;科技成果:广播
2.13%;电视29.21%;会议消息:广播1.59%,电视6.18%;工农生产活动:广播2.
12%,电视6.65%。
    四、对省电台、电视台新闻与专题节目主要意见:
    (一)报道面窄,信息量少,反映群众呼声少,重大批评新闻少,一般会议报道多,
广告多。
    (二)针对性差,特别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和社会问题及政务活动,
缺乏透明度。
    (三)内容平淡,抓现象不抓本质,缺乏深度,不吸引人。
    (四)形式呆板,创新精神差,语言文字粗,宣传味浓,可听性差。
    另外,约有10%多的听众认为省台的广播不可信,原因:一是有片面性,报喜不
报忧;二是言过其实;三是添枝加叶,合理想象。

〔山东广播电视科学研究所〕 山东广播电视科学研究所,是1978年5月在原省广播事
业局技术处装机组的基础上成立的,到1988年共有44人,其中高级工程师11人、工程
师14人,助理工程师11人,技术员4人,其它4人。
    山东广播电视科学研究所下设:第一、第二研究室、科技情报室、科技应用科、
科技管理科及金工车间。主要任务:研究探索广播电视技术发展的新动向、新体系;
推广应用已有的科研成果和引进新技术的消化工作;研究解决广播电视建设和维护工
作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同时担负省广播电视厅的科技管理和情报工作。
    该所成立10年来,紧密围绕山东广播电视技术中的一些课题进行了研究,并取得
了较好的成果,主要有:
    (一)“小功率中波发射台自动化”,1978年获省科学大会奖;
    (二)“高山调频发射台自动化”,1979年通过省厅鉴定;
    (三)“脉码调频遥控开关机设备”,1980年通过省厅鉴定;
    (四)ZOT-1型直读式混响计”,1982年获省科研成果三等奖;
    (五) “1.4吉赫电视节目传输”,1982年获中央广播事业局科技改进一等奖,19
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六)“TBJL中波同步广播激励器”,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七)“460兆赫中继通讯试验”,1985年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八) “1.4吉赫分米传输实验的成果推广”,1985年获广播电影电视部科技进步
四等奖;
    (九)“26键《形音编码》汉字输入方案”,1985年获全国微机协会年会软件应用
成果奖、1986年获广播电影电视部成绩优良奖和科技进步四等奖;
    (十)“计算机在新闻编辑和事务处理方面的应用研究”,1987年获省科技进步三
等奖;
    (十一)“1.4吉赫微波设备与分米波电视频率分配参数的研究”。

〔山东广播电视新闻研究所〕 山东广播电视新闻研究所,建于1983年7月,主要任务
是:紧密联系山东广播电视宣传工作实际,开展广播电视新闻业务研究和法规研究;
调查了解听众观众对广播电视台站节目设置、宣传内容等方面的意见、要求,为节目
改革提供依据;搜集本省广播电视、史料、研究编纂《年鉴》资料和史志;编辑出版
学术业务刊物《山东视听》月刊,促进本系统从业人员的业务研究和思想业务素质不
断提高。
    新闻研究所成立近六年来,出版专著一部,撰写业务论文20多篇,编辑业务刊物
58期,搜集整理了80多万字的史料,并在全省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听众观众抽样调查。
    至1988年底新闻研究所共有14人,其中,高级编辑1人,主任编辑6人,编辑3人,
其他4人。

                                                                    (常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