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综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21&rec=5&run=13


    2006年,是“十一五”发展实现良好开局的一年。全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
确领导下,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决贯
彻执行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全面落实省委“一二三四五六”的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
坚持统筹发展,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城乡面貌进一步改善,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实现了经济
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综合

    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初步核算,全省实现生产总值(GDP)21846.7亿元,按可比
价格计算, 比上年增长14.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38.9亿元,增长5.2%;第
二产业增加值12729.0亿元,增长16.8%,其中工业增加值11556.0亿元,增长17.8%;
第三产业增加值6978.8亿元, 增长14.2%。三次产业比例为9.8∶58.2∶32.0。人均
生产总值23546元,增长13.9%。
    就业再就业形势良好。认真落实积极就业政策,城乡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已连续
3年实现城乡就业双过百万。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07.3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59.2万
人;失业人员再就业51.4万人,其中“4050”等特困人员再就业10.4万人。城镇登记
失业率为3.3%。 首批在25个县(市、区)启动城乡统筹就业试点。就业投入进一步
加大,支出资金10.1亿元,比上年增长25.0%。发放再就业优惠证13.4万个,减免各
项税费4.9亿元,使31.6万人次受益。
    价格总水平保持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0%,涨幅较上年回落0.7个百
分点。 其中, 城市、农村均上涨1.0%;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8%,消费品价格上涨
0.8%。 食品和居住价格涨幅较大,分别上涨2.1%和4.4%,是推动居民消费价格上
涨的两大主动力。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2.3%,回落1.4个百分点。原材料燃料动力购
进价格上涨4.3%,回落1.7个百分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3.0%,回落3.2个百分
点; 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3.4%。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1.8%,回落1.1个百分点。
房屋销售价格上涨5.0%,其中商品住宅销售价格上涨5.1%,分别回落3.5个和3.9个
百分点。
    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增强。继续实施“一个龙头”“三个突破”和“双30”政策。
山东半岛城市群生产总值占全省的64.1%,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3.6%,以青
岛、烟台、威海三市为主体的胶东半岛制造业实现增加值占全省制造业的36.9%。继
续加大对菏泽的扶持和对口帮扶力度,累计开工建设项目184个,完成投资84.3亿元。
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县级地方财政收入平均增幅达到27.6%,全省有22个县(市)进
入全国百强县, 比上年增加2个。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规
划编制完成。
    海洋经济发展加快。主要海洋产业实现总产值3002.6亿元,比上年增长20.6%。
海洋渔业、海洋油气等产业保持稳定增长,实现产值1260.3亿元和67.9亿元,分别增
长10.8%和17.4%。 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成效显著。 海洋石油、原盐和烧碱产量达到
215.8万吨、1726.1万吨和304.2万吨,分别增长1.8%、22.4%和12.2%。海洋制药、
海水综合利用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进一步加强,新建2个海洋特
别保护区、7个渔业资源保护区,面积101.2千公顷。
    各项改革继续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全部取消了农业税。企业改革
继续深化,省管企业中60%的辅业单位完成了分离改制,74家上市公司全部完成或进
入股权分置改革程序。非公有经济发展壮大,实现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升至
52.0%。财税体制改革继续深化,积极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政府采购完成额比上
年增长23.3%; 加强基层财政管理,对下转移支付144.1亿元。地方金融机构改革重
组积极推进,全省城市信用社组建城市商业银行改革基本完成,农村信用社组织形式
改革完成,邮政储蓄银行改革顺利启动。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顺利完成。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依然比较突出,
新兴服务业发展缓慢;节能降耗、环境保护的任务十分艰巨;就业再就业压力比较大;
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善,保障能力不强,等等。

    二、农林牧渔业

    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 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2138.9亿元,比上年增长5.2%。
其中, 农业增加值1260.6亿元,增长5.1%,对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60.0%; 林业增加值45.9亿元,增长8.3%;牧业增加值466.4亿元,增长4.8%;渔
业增加值322.0亿元,增长3.6%;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44.0亿元,增长22.2%。
    主要农牧产品产量稳步增长。粮食总产量达到4048.8万吨,创2000年以来最高水
平,比上年增长3.4%;棉花产量突破100万吨,增长20.9%。

            主要农牧业产品产量
┏━━━━━━┯━━┯━━━┯━━━━━━━┓
┃指标        │单位│绝对值│比上年增长(%) ┃
┠──────┼──┼───┼───────┨
┃粮食        │万吨│4048.8│         3.4  ┃
┠──────┼──┼───┼───────┨
┃夏粮        │万吨│1890.1│         4.9  ┃
┠──────┼──┼───┼───────┨
┃秋粮        │万吨│2158.7│         2.0  ┃
┠──────┼──┼───┼───────┨
┃棉花        │万吨│ 102.3│        20.9  ┃
┠──────┼──┼───┼───────┨
┃油料        │万吨│ 358.2│       -1.5  ┃
┠──────┼──┼───┼───────┨
┃蔬菜        │万吨│8309.3│       -3.5  ┃
┠──────┼──┼───┼───────┨
┃园林水果    │万吨│1258.8│         4.8  ┃
┠──────┼──┼───┼───────┨
┃生猪年末存栏│万头│2778.5│       -9.5  ┃
┠──────┼──┼───┼───────┨
┃牛年末存栏  │万头│ 818.2│      -15.7  ┃
┠──────┼──┼───┼───────┨
┃羊年末存栏  │万只│2918.1│      -10.5  ┃
┠──────┼──┼───┼───────┨
┃肉类        │万吨│ 759.0│         3.0  ┃
┠──────┼──┼───┼───────┨
┃猪牛羊肉    │万吨│ 494.5│         2.9  ┃
┠──────┼──┼───┼───────┨
┃禽肉        │万吨│ 254.8│         4.0  ┃
┠──────┼──┼───┼───────┨
┃禽蛋        │万吨│ 430.5│       -2.6  ┃
┠──────┼──┼───┼───────┨
┃奶类        │万吨│ 238.6│         8.0  ┃
┗━━━━━━┷━━┷━━━┷━━━━━━━┛

    林业生态建设稳步展开。进一步加大荒山植树造林力度,生态公益林建设成效显
著, 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全省完成造林面积134.5千公顷,其中,荒山造林47.8
千公顷, 是近年来荒山造林最多的一年。新增国家级生态公益林240.0千公顷,省级
生态公益林66.7千公顷,全省已有1106.7千公顷林地纳入国家级、省级公益林管理。
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02‰以内,  森林火灾次数和受害森林面积分别比上年下降
60.0%和71.1%。
    渔业生产建设得到加强。水产品总产量757.0万吨,比上年增长2.8%。其中,海
水产品产量642.0万吨,增长2.5%;淡水产品产量115.0万吨,增长4.5%。优质水产
品发展加快,海参、对虾等水产品产量分别达到5.3万吨和9.6万吨,分别增长15.7%
和10.2%。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高,无公害养殖面积达到130千公顷,162个水产品
获农业部无公害水产品称号。加大渔业资源修复工作,建设完成12个海珍品底播增殖
区、7处渔业资源保护区和6处人工鱼礁示范区。出口水产品106.4万吨,增长6.6%。
    新农村建设取得新进展。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进一步加大,省统筹安排用于“三
农” 方面的财政性投入187.7亿元,比上年增长25.8%。农业机械化装备及服务能力
提高。 农机总值达到521.0亿元,增长6.3%;联合收获机保有量达到9.7万台,增长
19.2%。农机服务产值达到350.1亿元,增长2.9%;完成机耕作业面积7495.6千公顷,
机播面积5706.6千公顷,机收面积3821千公顷。农田水利建设得到加强,有效灌溉面
积4818.2千公顷,增长0.6%,其中,节水灌溉面积1959.3千公顷,增长4.2%。农村
“路水电医学” 工程进展较快,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农村用电量376.2亿千
瓦时, 增长8.5%;在村村通电、通电话的基础上,通汽车行政村数比重上升到99.6
%,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71.5%,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120万平方米,88个新型农
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农民参合率达到88.6%。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国有和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
元及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 达到31331家,比上年增加4464家,增长16.6%。实现
增加值11122.8亿元, 增长23.6%;其中,非公有工业增加值7254.3亿元,增长30.0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                      │绝对值(亿元)│比上年增长(%) ┃
┠───────────┼──────┼───────┨
┃全省                  │     11122.8│          23.6┃
┠───────────┼──────┼───────┨
┃#轻工业               │      3791.1│          21.9┃
┠───────────┼──────┼───────┨
┃重工业                │      7331.7│          24.5┃
┠───────────┼──────┼───────┨
┃#国有企业             │       901.4│          15.4┃
┠───────────┼──────┼───────┨
┃集体企业              │       636.6│          14.5┃
┠───────────┼──────┼───────┨
┃股份合作企业          │       160.6│          17.6┃
┠───────────┼──────┼───────┨
┃股份制企业            │      6290.3│          23.2┃
┠───────────┼──────┼───────┨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2023.5│          27.2┃
┠───────────┼──────┼───────┨
┃其他经济类型企业      │      1110.3│          33.8┃
┗━━━━━━━━━━━┷━━━━━━┷━━━━━━━┛

    工业经济效益不断提升。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8430.5亿元,比上年
增长29.4%;实现利润2634.0亿元,增长26.3%;实现利税4283.6亿元,增长28.2%。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31.5, 比上年提高17.2点,继续呈稳步提高态势。产销衔
接状况进一步向好,产品销售率为98.5%,提高0.3个百分点。企业亏损面为7.3%,
减少1.1个百分点。
    制造业盈利能力增强。规模以上制造业实现增加值9278.6亿元,比上年增长26.3
%,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3.4%,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93.0%。实现
利润1909.8亿元,增长30.9%。制造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
上工业的比重由上年的22.1%提升到23.9%, 实现利润500.1亿元,增长34.2%,比
全省制造业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幅分别高3.3个和7.9个百分点。
    主要工业产品结构优化。120种重点调度的工业产品中,产量比上年增长的有100
种,占83.3%,有31种产品产量增幅超过30%。环保专用设备产量增长41.9%,电子
产品增长较快, 微型电子计算机增长1.7倍,手机、半导体分立器件、集成电路产量
分别增长70.8%、40.6%和93.5%。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
┃产品          │单位    │绝对值  │比上年增长(%) ┃
┠───────┼────┼────┼───────┨
┃原煤          │万吨    │ 14058.9│           3.6┃
┠───────┼────┼────┼───────┨
┃天然原油      │万吨    │  2755.1│           2.9┃
┠───────┼────┼────┼───────┨
┃发电量        │亿千瓦时│  2314.4│          14.7┃
┠───────┼────┼────┼───────┨
┃水泥          │万吨    │ 16575.9│          20.6┃
┠───────┼────┼────┼───────┨
┃平板玻璃      │万重量箱│  5214.6│          10.8┃
┠───────┼────┼────┼───────┨
┃粗钢          │万吨    │  3714.9│          14.1┃
┠───────┼────┼────┼───────┨
┃钢材          │万吨    │  4088.4│          33.9┃
┠───────┼────┼────┼───────┨
┃纱            │万吨    │   476.7│          25.7┃
┠───────┼────┼────┼───────┨
┃布            │亿米    │   104.3│          18.6┃
┠───────┼────┼────┼───────┨
┃机制纸及纸板  │万吨    │  1382.3│          12.6┃
┠───────┼────┼────┼───────┨
┃塑料制品      │万吨    │   228.8│          36.7┃
┠───────┼────┼────┼───────┨
┃合成氨        │万吨    │   727.7│          11.2┃
┠───────┼────┼────┼───────┨
┃啤酒          │万千升  │   365.2│           9.2┃
┠───────┼────┼────┼───────┨
┃汽车          │万辆    │    49.6│          26.0┃
┠───────┼────┼────┼───────┨
┃摩托车        │万辆    │   113.6│           7.3┃
┠───────┼────┼────┼───────┨
┃家用电冰箱    │万台    │  1074.2│          54.7┃
┠───────┼────┼────┼───────┨
┃房间空调器    │万台    │   553.6│         -6.3┃
┠───────┼────┼────┼───────┨
┃微型电子计算机│万台    │   104.3│         168.8┃
┠───────┼────┼────┼───────┨
┃彩色电视机    │万台    │  1059.2│         -7.1┃
┗━━━━━━━┷━━━━┷━━━━┷━━━━━━━┛

    建筑业生产稳步增长。在全部三级及以上(新资质)建筑企业中,有施工任务的
5719家, 比上年增加47家, 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788.6亿元,增长11.1%;实现利税
200.2亿元,增长20.6%。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839.5亿元,
增长7.3%;实现利税46.2亿元,增长4.7%;非国有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949.1亿
元,增长12.9%;实现利税154.0亿元,增长26.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减缓。全面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严把土地信贷两个闸门和
市场准入门槛,全面清理新开工项目,投资快速增长势头得到有效抑制。全社会固定
资产投资完成11134.6亿元, 比上年增长19.6%,增幅回落13.9个百分点。其中,城
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714.9亿元,增长19.8%,回落14.5个百分点;农村固定资产投
资完成2419.8亿元,增长19.1%,回落11.8个百分点。
    投资结构渐趋优化。 第一、 二、三产业投资分别比上年增长20.8%、20.1%和
18.7%。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投资加强,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投资增长82.9%,环境
管理业投资增长37.0%,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增长41.1%,高新技术和信息产业
投资分别增长31.5%和38.7%。国家重点调控行业的投资下降或增速回落,煤炭行业
投资下降31.5%, 冶金行业投资下降10.3%;纺织和电力行业投资分别增长0.4%和
12.6%,增幅分别回落31.7个和32.0个百分点。
    房地产开发建设趋缓。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178.7亿元,比上年增长20.6%,增
幅回落7.2个百分点。 从房屋建设用途看,住宅投资增长27.8%,占全部房地产开发
投资的75.7%;商业营业用房投资增长13.3%,占12.3%;办公楼投资增长22.1%,
占3.0%。 土地利用情况好转, 购置土地面积减少16.6%, 完成开发土地面积增长
45.7%。
    建设资金供应充足。全部建设项目到位资金11517.9亿元,比投资完成额多383.3
亿元, 增长20.5%。 支撑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主要是自筹资金,占全部资金来源的
72.1%。省外资金进入加快,利用国内省外建设资金增长52.5%。
    商品房建设和销售平稳增长。 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12182.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
长17.6%; 房屋竣工面积3383.2万平方米,增长7.0%;房屋销售面积3797.2万平方
米, 增长5.2%,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占商品房销售的91.2%,在住宅销售总量中,
普通商品住宅占75.1%。住宅空置面积比上年下降7.5%。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继续保持活跃。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22.5亿元, 比上年增长
16.3%,为“十五”以来最高增幅。其中,个体、私营经济实现零售额5219.3亿元,
增长16.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3.3%。城乡市场协调发展,城市市场带动作
用更为突出。城市实现零售额5322.4亿元,增长17.0%,农村实现零售额1800.2亿元,
增长14.1%,城市零售额增幅较农村高2.9个百分点。
    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发展良好。批发零售业规模日益扩大,优势日渐显现,
实现零售额6000.1亿元,比上年增长16.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4.2%。住宿
餐饮业成为消费市场中发展速度最快的行业,实现零售额887.2亿元,增长17.7%。
    市场规模经营更具竞争力。限额以上企业实力进一步增强,实现零售额1948.4亿
元,比上年增长27.2%,增幅比限额以下企业高14.4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批发
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814.1亿元, 增长27.2%;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34.3
亿元,增长26.7%。
    消费升级带动相关商品全面热销。以汽车、住房、娱乐为主的发展型、休闲型消
费已逐渐形成新一轮消费热点。据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统计,与消费升级
密切相关的商品均保持强势增长, 汽车类实现零售额367.5亿元,增长29.0%;建筑
及装潢材料类实现零售额12.4亿元,增长40.9%;家具类实现零售额31.6亿元,增长
27.4%;体育及娱乐用品类实现零售额8.8亿元,增长30.5%。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增长较快。 实现进出口总额952.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9%。其中,
出口586.5亿美元,增长26.8%;进口366.4亿美元,增长19.6%。美国仍是我省第一
大出口市场, 对美国出口113.4亿美元,占全省出口的19.3%。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
优化,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分别提高2.3和1.9个百分点。
    实际外商直接投资过百亿美元。 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00亿美元,比上年
增长11.5%; 总投资过亿美元的项目7个。服务业成为外商投资热点,实际外商直接
投资额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4.4个百分点, 外商在房地产业投资比重最大,占服务业
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额的51.5%。韩国、中国香港投资仍居前两位,占全省的57.9%。
新批世界500强投资项目26个,其中美国国际纸业、法国标致等首次投资山东。
    “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新批境外企业(机构)188家,协议投资总额5.6亿美
元, 其中中方协议投资4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15.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35.2%;对外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7.0亿美元,增长18.8%。外派人员4.1万人次,增
长9.5%;期末在外人数8.4万人,增长17.3%。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生产稳步增长。年末高速公路通车里程3280公里,比上年增加117公里。
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4.7亿吨,增长22.4%。航空客运量1255.7万人次,增长18.9%;
货邮量16.9万吨,增长15.7%。铁路、公路、水运共完成旅客运量14.7亿人次,增长
11.4%;完成货运量16.5亿吨,增长13.0%。

交通运输情况
┏━━┯━━━━━━━━━━━━━━━━━━━━┯━━━━━━━━━━━━━━━━━━━┓
┃    │旅客                                    │   货物                               ┃
┠──┼────┬────┬─────┬────┼───┬────┬─────┬────┨
┃    │ 运输量 │增长(%) │  周转量  │增长(%) │运输量│增长(%) │  周转量  │增长(%) ┃
┃    │(亿人次)│        │(亿人公里)│        │(亿吨)│        │(亿吨公里)│        ┃
┠──┼────┼────┼─────┼────┼───┼────┼─────┼────┨
┃合计│    14.7│  11.4  │    1063.6│  12.4  │  16.5│  13.0  │    6611.8│    14.2┃
┠──┼────┼────┼─────┼────┼───┼────┼─────┼────┨
┃公路│    14.0│  11.1  │     645.7│  11.6  │  13.7│  13.5  │     845.1│    18.7┃
┠──┼────┼────┼─────┼────┼───┼────┼─────┼────┨
┃铁路│     0.6│  16.8  │     411.3│  14.0  │   1.7│   2.8  │    1468.2│     3.1┃
┠──┼────┼────┼─────┼────┼───┼────┼─────┼────┨
┃水路│     0.1│   4.6  │       6.6│  10.5  │   1.2│  26.4  │    4298.5│    17.7┃
┗━━┷━━━━┷━━━━┷━━━━━┷━━━━┷━━━┷━━━━┷━━━━━┷━━━━┛

    邮电通信业持续快速增长。 完成邮电业务总量978.3亿元,比上年增长34.3%。
其中, 电信业务总量为928.3亿元,增长36.5%;邮政业务总量50.0亿元,增长11.9
%。年末长途电话电路1.9万个2兆,长途自动交换机容量74.6万路端。年末固定电话
用户达到2689.0万户, 减少2.9%;移动电话用户2950.8万户,增长27.4%。电话普
及率达到61.7部/百人。
    旅游业发展形势喜人。 接待入境游客193.1万人次,增长24.5%,入境旅游收入
10.1亿美元, 增长29.9%; 接待国内游客1.7亿人次, 增长18.9%,国内旅游收入
1214.8亿元,增长24.7%;旅游总收入1295.6亿元,增长24.7%。

    八、财政、金融、证券和保险

    财政实力进一步增强。境内财政总收入突破4000亿元,达到4110.2亿元,比上年
增长22.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55.3亿元,增长26.3%。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
优化,财力分配向技术创新和社会事业领域倾斜。地方财政支出达到1832.6亿元,增
长25.0%。企业挖潜改造、科技支出分别增长28.3%、35.4%。支农支出、城市维护
费、卫生事业费支出分别增长20.3%、23.9%、34.0%。
    金融运行健康平稳。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9634.0亿元,比年初增加2764.8亿元,
其中,储蓄存款余额为10358.0亿元,增加1323.7亿元。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5709.6
亿元,增加2505.7亿元,同比多增500.3亿元,连续两年多增贷款超过500亿元。信贷
投放重点突出。服务业贷款增势良好,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批零贸易业、水利环境
和公共设施管理、 房地产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五项合计占全部新增贷款的比重达
36.6%; 农业贷款增加296.4亿元,多增74.1亿元;中小企业贷款稳定增长,贷款增
加1130.6亿元,多增499.2亿元。金融机构效益显著改善,实现盈利217.9亿元,增盈
52.3亿元。
    证券期货市场呈现生机。共有境内外上市公司120家,股票128只,其中境内上市
公司84家, 股票88只,境外上市公司40家(境内境外同时上市公司4家)。拥有证券
公司2家,证券营业部142家,证券服务部34家;期货经纪公司8家,期货营业部13家。
证券交易金额大幅增长, 证券营业部经营状况良好,142家证券营业部股票基金交易
金额为5857.9亿元,增长1.6倍。129家营业部实现盈利,盈利面达90.9%。期货市场
持续较快发展,期货交易额9982.7亿元,增长31.6%。
    保险业稳步发展。 实现保费收入396.2亿元,增长16.3%。其中,财产险保费收
入106.2亿元,增长20.7%;人身险保费收入290.0亿元,增长14.7%。资本实力明显
增强,保险业总资产达995.9亿元,增长17.7%。支付各项赔款与给付120.9亿元,增
长57.8%。有6家外资公司在我省设立营业机构。

    九、科学技术

    科技事业进一步发展。星火计划实施顺利,省级以上项目221项,比上年增加2项;
其中国家级123项,增加5项。专利工作成绩突出。专利申请量38284件,增长32.8%;
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7237件, 增长50.7%。授权专利15937件,增长48.3%;其中发
明专利授权量1092件,增长20.9%。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加强,共有住鲁两院院
士33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22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00人,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570人。
    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含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业)企
业1665家, 比上年增加407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960.8亿元,增长37.2%;实现利
润、利税122.4亿元和203.6亿元,分别增长30.2%和32.7%。互联网应用更加普及。
网站3.7万个, 增长32.1%;上网人数1126万人,增长14.0%;建成门户网站的省直
部门、 市级政府、县级政府分别达到93%、100%和95.4%,上网企业超过10万家。
14个重点电子政务系统全部启动建设,5个基础政务信息资源库中有4个已经进入应用
阶段。 国家信息通讯国际创新园落户济南,有3市被国家批准为农村信息化试点市。
银行卡的发放量达到3506万张。
    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制定实施了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以企业为
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逐步建立。新增省级以上企业技术
中心58家。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26.2%,比年初提高
2.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64.8亿美元,增长52.5%。
    名牌战略和标准化建设取得新进展。 全省已经有世界名牌产品2个;中国名牌产
品187个, 其中新增68个;山东名牌产品1182个;山东省服务名牌94个。全国驰名商
标68个,其中新增14个。共批准发布山东省地方标准657项,其中农业395项,资源节
约与综合41项。主要工业产品采用国际标准的达到85%以上。
    气象地震等领域技术水平逐步提高。新建区域气象观测站1176个,上传资料站点
达到80%以上, 基本达到了城市5~10公里、农村10~20公里的密度。人工增雨防雹
作业影响面积32.7万平方公里, 增加降水8.5亿立方米。数字强震观测水平提高,内
陆地震监测能力达到ML2.0级,近海地震监测能力达到ML3.0级。进一步健全地质灾害
防治预案预警等制度,建成42个监测点,有效防治了地质灾害的发生。启动了“数字
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和“数字国土”地理信息平台建设试点,提供各类地理信息产品
2万多件。

    十、教育、文化、卫生、体育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基础教育进一步巩固提高,小学、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保持
在99%以上, 辍学率在2%以内,共发放“两免一补”资金3.7亿元,资助学生234万
人次。职业教育发展步伐加快,已有高等职业院校62所,在校生38.9万人。普通高等
教育规模继续扩大, 全年招生44.5万人,在校学生达到133.8万人,分别增长11.1%
和14.2%。技工学校、普通中小学、特殊教育学校、幼儿园等发展趋于合理。

各类教育基本情况
┏━━━━━━┯━━━━━━━━┯━━━━━━━━┯━━━━━━━━┓
┃            │学校数(所)      │   招生数(万人) │在校学生数(万人)┃
┃            ├───┬────┼───┬────┼───┬────┨
┃            │数量  │增减(所)│人数  │增减(%) │人数  │增减(%) ┃
┠──────┼───┼────┼───┼────┼───┼────┨
┃研究生教育  │    31│       0│   1.5│     5.8│   4.2│    13.3┃
┠──────┼───┼────┼───┼────┼───┼────┨
┃普通高等教育│   109│       5│  44.5│    11.1│ 133.8│    14.2┃
┠──────┼───┼────┼───┼────┼───┼────┨
┃中等职业学校│   769│    -37│  42.5│     8.5│ 114.3│     4.5┃
┠──────┼───┼────┼───┼────┼───┼────┨
┃技工学校    │   197│    -32│  14.9│     7.2│  35.8│     9.8┃
┠──────┼───┼────┼───┼────┼───┼────┨
┃普通中学    │  4175│   -229│ 164.6│   -8.4│ 554.0│   -6.5┃
┠──────┼───┼────┼───┼────┼───┼────┨
┃小学        │ 14611│  -1260│ 107.2│     2.8│ 623.0│     1.2┃
┠──────┼───┼────┼───┼────┼───┼────┨
┃特殊教育学校│   140│       1│   0.2│    14.6│   1.7│     6.7┃
┠──────┼───┼────┼───┼────┼───┼────┨
┃幼儿园      │ 15829│     111│  63.4│   -6.9│ 135.1│   -4.2┃
┗━━━━━━┷━━━┷━━━━┷━━━┷━━━━┷━━━┷━━━━┛

    文化出版广电事业取得新成就。大力加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基层服务
点覆盖8万多个村庄。 文化产业发展加快,成功举办了首届文化产业博览会。拥有各
种艺术表演团体117个,艺术表演场馆94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58个,博物馆75个。
拥有各级各类档案馆200个,其中国家综合档案馆162个;馆藏档案1018.3万卷,馆藏
资料310.2万册,开放档案291.5万卷。拥有公共图书馆145个,出版各类图书6521种、
报纸133种、杂志262种。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5.9%和96.3%。
    卫生保健服务网络不断完善。 拥有卫生机构1.7万所,其中,医院1178所,卫生
院1756所,卫生防疫机构177所,妇幼保健机构149所。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床位25万张,
卫生技术人员32.6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14.2万人、注册护士10.0万人。
公共卫生“两个体系” 已有219个项目竣工,乡镇卫生院建设“360工程”已有255个
主体竣工。
    体育事业成绩突出。在全国高水平比赛中夺得24枚金牌。在第15届亚运会上夺得
21枚金牌、 10枚银牌和7枚铜牌,创历史最好成绩。山东鲁能泰山足球队荣获2006赛
季中超联赛冠军和足协杯冠军,在职业联赛中取得了两获“双冠王”、四夺足协杯的
优异成绩。成功举办了第二十一届省运会,第十一届全运会和青岛奥帆赛筹备进展顺
利。

    十一、城乡建设

    城市化进程加快,区域规划编制工作进展顺利。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6.1%,比上
年提高1.1个百分点。 省政府研究通过了《山东半岛城市群总体规划》和《山东省海
岸带规划》 。全省108个市县的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基本完成。村镇规划编制进一步加
强,60%的乡镇和40%的村庄完成了新一轮规划修编。
    安康居住工程积极推进。经济适用房建设方式和廉租住房制度逐步完善,货币补
贴试点稳步推进。开工建设经济适用房873万平方米,竣工412万平方米;17个设区城
市、 37个县(市)已建立廉租住房制度,累计为1.5万户最低收入家庭提供了廉租住
房保障。住宅产业化工作快速推进,42个项目开展了住宅性能认定,18个项目被列入
国家康居示范工程。
    城市承载服务能力提升。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565亿元,增长18.7%。新
建成污水处理厂20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90万吨/日,全省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
55%;新建和改造自来水供水能力40万吨/日;新增供热面积1500万平方米,用气人
口200万人; 新增公交营运车辆4000标台,新建、扩建城市道路面积2000万平方米;
新增无害化垃圾处理能力2000吨/日;新增城市公园绿地4000公顷。
    城乡综合整治深入展开。全省整治旧住宅小区337个、改造城中村396个、硬化背
街小巷3465条,6个城市被评为全国水环境治理优秀范例城市,6个项目获中国人居环
境范例奖。 加强城市管理,拆除违法建筑354万平方米,规范广告牌匾28.4万块。村
镇建设得到加强, 完成投资560亿元,增长12.4%,村镇道路硬化率37.0%。重点扶
持的6000个村庄整治取得明显成效。

    十二、能源、资源、环境保护

    工业节能降耗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全省重点考核的千户重点用能工业企业主要产
品生产实现节能334.1万吨标准煤。 在千户企业填报的49项单位产品能耗指标中,下
降的占91.8%。在千户企业填报的1306个能耗指标数据中,下降的占89.3%。
    建设领域资源节约效果明显。全面实施新建居住建筑节能65%、公共建筑节能50
%的设计标准,35个城市和17个县城规划区全面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新型墙材生产
和应用比例分别达到69%和75%,建成节能建筑2100万平方米。大力推进供水管网和
“一户一表”改造,推行阶梯式水价,全年城市节水4亿立方米,新增5个国家节水型
城市。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全面推进。积极开展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
钩试点工作, 全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7.3千公顷。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整理、复
垦和开发新增土地面积12.1千公顷,新增农用地面积3.9千公顷,新增耕地面积3.4千
公顷,连续6年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加强基本农田规范化建设,设立了5个国家
级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进一步规范了土地市场,完善交易规则。
    矿产资源利用与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 共投入勘查资金6.2亿元,新发现和探明
了金、铁、铜、煤等一批重要矿产地,缓解了资源压力。实施招标拍卖挂牌等方式出
让矿业权,转让出让矿业总价款比上年增长45.3%,实现矿业产值1338.8亿元。全省
治理矿山地质环境的投入增大, 恢复治理土地2760公顷。新建世界地质公园1处、省
级地质公园3处。
    生态省建设进展顺利。环保创建成效突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增至17个,其中新
增2个; 获得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命名的市县8个;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
个;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46个。
    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加快脱硫工程建设进度,共建成重点燃煤发电机组脱硫设
施形成减排能力20.7万吨/年。17城市空气质量良好率达到94.2%,其中15个城市空
气质量符合国家二级标准, 2个城市符合国家三级标准。 全省河流断面COD均值下降
13.1%,氨氮均值下降4.2%。全省17城市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在“较好”以上。

    十三、人口、居民生活、社会保障

    人口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据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推算,年末全省总人口9309万
人,人口出生率为11.6‰,死亡率6.1‰,自然增长率5.5‰。
    城镇居民生活质量提高。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192元,比上年增长13.5
%。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8468元, 增长13.6%,其中食品支出2712元,增长
7.9%。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2.0%,下降1.7个百分点。全省城镇居民人均现住房
建筑面积29.3平方米。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8856元,增长13.5%。

城镇每百户居民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
┃消费品名称│单位│数量  │消费品名称│单位│数量  ┃
┠─────┼──┼───┼─────┼──┼───┨
┃饮水机    │台  │  68.4│组合音响  │套  │  24.2┃
┠─────┼──┼───┼─────┼──┼───┨
┃微波炉    │台  │  46.3│照相机    │架  │  58.3┃
┠─────┼──┼───┼─────┼──┼───┨
┃电冰箱    │台  │  92.1│空调器    │台  │  82.0┃
┠─────┼──┼───┼─────┼──┼───┨
┃排油烟机  │台  │  88.9│固定电话  │部  │  90.8┃
┠─────┼──┼───┼─────┼──┼───┨
┃淋浴热水器│台  │  74.0│移动电话  │部  │ 164.3┃
┠─────┼──┼───┼─────┼──┼───┨
┃洗衣机    │台  │  95.1│健身器材  │套  │   6.6┃
┠─────┼──┼───┼─────┼──┼───┨
┃彩色电视机│台  │ 120.4│助力车    │辆  │  25.1┃
┠─────┼──┼───┼─────┼──┼───┨
┃影碟机    │台  │  67.0│摩托车    │辆  │  46.6┃
┠─────┼──┼───┼─────┼──┼───┨
┃家用电脑  │台  │  52.7│家用汽车  │辆  │   6.2┃
┗━━━━━┷━━┷━━━┷━━━━━┷━━┷━━━┛

    农村居民生活继续改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368元,比上年增长11.1%。人均
生活消费支出3144元, 增长14.9%。其中,食品支出1191元,增长9.5%;用于文教
娱乐方面的支出409元, 增长8.4%。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7.9%,降低1.9个百分
点。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0.7平方米。

农村每百户居民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
┃消费品名称│单位│数量│消费品名称  │单位│数量┃
┠─────┼──┼──┼──────┼──┼──┨
┃微波炉    │台  │ 2.6│家用电脑    │台  │ 2.4┃
┠─────┼──┼──┼──────┼──┼──┨
┃电冰箱    │台  │33.6│组合音响    │台  │18.4┃
┠─────┼──┼──┼──────┼──┼──┨
┃排油烟机  │台  │ 6.7│照相机      │架  │ 6.9┃
┠─────┼──┼──┼──────┼──┼──┨
┃热水器    │台  │19.2│空调器      │台  │ 5.1┃
┠─────┼──┼──┼──────┼──┼──┨
┃洗衣机    │台  │49.6│固定电话    │部  │85.9┃
┠─────┼──┼──┼──────┼──┼──┨
┃黑白电视机│台  │15.1│移动电话    │部  │60.7┃
┠─────┼──┼──┼──────┼──┼──┨
┃彩色电视机│台  │98.4│摩托车      │辆  │69.0┃
┠─────┼──┼──┼──────┼──┼──┨
┃影碟机    │台  │55.8│汽车(生活用)│辆  │ 1.2┃
┗━━━━━┷━━┷━━┷━━━━━━┷━━┷━━┛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全省城镇基本养老、医疗和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
保人数分别达到1106.3万人、996.1万人、789.7万人、647.3万人、488.8万人,比上
年底增加52.5万人、134.5万人、18.6万人、68.6万人、27.5万人。全省养老、医疗、
失业、工伤、生育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573亿元,增长19.6%;支出468亿元,增
长21.2%。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与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初见成效,全省参保农民达到1067
万人,领取养老金的农民68万人;当年收缴保费12.9亿元,基金累计结余69亿元;参
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4067.7万人。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进一步完善,被征地
农民参保59万人,增长59%。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扎实推进,
共培训失业人员26.9万人,组织创业培训4.4万人,培训农村劳动力47.5万人。
    城乡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 普遍建立了城乡低保制度, 最低生活保障救助
119万人。其中,城镇低保62.2万人,农村低保48.0万人,农村特困救济8.8万人。农
村五保供养工作有了新进展,新建、改建和扩建1152处敬老院,供养五保对象27.7万
人。 城乡医疗救助工作稳步推进。有113个县(市、区)建立了城市医疗救助制度,
132个县(市、区)建立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救助和资助居民50.3万人。接收捐款6亿
元, 其中“慈心一日捐” 5.6亿元。 福利彩票销售46.8亿元。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
1962个, 增加47个;收养19.5万人,增长1倍。社会福利企业1842个,安置残疾人员
4.3万人。
    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分别比上年下降17.1%和
10.4%, 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分别下降14.7%和10.5%。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
死亡人数下降25.6%。

    注:1.本文所列各项数字均为初步统计或核算数字。
    2.全省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
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