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建设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2&rec=98&run=13

〔村镇建设概况〕1987年,全省村镇建设工作坚持“以集镇建设为重点,带动整个乡
村建设”的工作方针,取得了新的成绩。1年中,有90.25万户农民建了新房,占村镇
总户数的5%; 新增公共建筑面积932万平方米,生产建筑面积691万平方米,分别比
1986年增长8%和7%;有21%的集镇、10%的村庄进一步修订、提高、补充、完善了
规划。
全省村镇建设工作有三个特点:一是农村住宅在保持与1986年相同发展速度的情
况下,开始向设计新颖、经济适用的方向发展,使农村住宅设计呆板、单调,“新房
子、老样子”的状况和四合院的单一模式有了很大改变。各级政府和城乡建设部门把
积极引导农民建好房作为为农民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省城乡建设委员会编印了《农
村住宅设计施工图集》,为农民建房提供了不同类型的通用设计。各地还推广了一批
适合本地特点、式样新颖的样板住宅。全省新建村镇住宅建筑面积7087万平方米,其
中楼房207.6万平方米,占3%。东部地区一些农村还建起了别墅式新居。
二是村镇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有了很大发展,改变了过去忽视基础设施建设
的状况。全年村镇建设累计投资57亿元,用于公共建筑和基础设施的资金达9.7亿元,
占总投资的17%; 新建公共建筑932万平方米,占全年新建各类建筑总面积的11%;
有163个集镇、2240个村庄的173万农民吃上了自来水,使全省村镇饮用自来水的总人
数达到1183万人, 占村镇总人口的17%;又有83个集镇、45533个村庄通了电,使全
省通电集镇和村庄分别达到98%和76%。
三是不少集镇积极探索了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新路子,以改变分散投资、分散
建设的旧体制。栖霞县桃村镇成立了村镇建设综合开发公司,并制定了综合开发管理
办法, 已建成商品房6500平方米。济南市仲宫镇和烟台市芝罘区的6个村庄,用综合
开发的方式建设商品房,吸引了很多外来客户,有力地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有效
地提高了村镇建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1987年山东省村镇建设情况表

┌──┬────────────┬─────────────────────┬──────────┐
│ │新建房户 │新增建筑面积(万平方米) │已修订提高规划数(个)│
│ ├─────┬──────┼───┬──┬────┬────┬────┼──┬───────┤
│ │户数(万户)│占总农户(%)│合计 │住宅│其中楼房│公共建筑│生产建筑│集镇│村庄 │
├──┼─────┼──────┼───┼──┼────┼────┼────┼──┼───────┤
│合计│90.2 │5.12 │8708.9│7085│207.7 │932.7 │691.2 │494 │10221 │
├──┼─────┼──────┼───┼──┼────┼────┼────┼──┼───────┤
│济南│3.1 │5.0 │346.4 │231 │5.3 │53.3 │62.1 │15 │108 │
├──┼─────┼──────┼───┼──┼────┼────┼────┼──┼───────┤
│青岛│7.1 │3 │1128.7│972 │86.7 │62.5 │94.2 │95 │898 │
├──┼─────┼──────┼───┼──┼────┼────┼────┼──┼───────┤
│淄博│1.9 │3.7 │238 │169 │12.1 │14.5 │54.5 │7 │191 │
├──┼─────┼──────┼───┼──┼────┼────┼────┼──┼───────┤
│枣庄│2.5 │3.8 │235.9 │197 │12.1 │21.5 │17.4 │12 │61 │
├──┼─────┼──────┼───┼──┼────┼────┼────┼──┼───────┤
│东营│1.9 │6 │87.2 │82 │- │4.2 │1 │- │- │
├──┼─────┼──────┼───┼──┼────┼────┼────┼──┼───────┤
│烟台│5.3 │3.6 │467.1 │330 │15.2 │63.2 │73.9 │13 │300 │
├──┼─────┼──────┼───┼──┼────┼────┼────┼──┼───────┤
│潍坊│9.9 │5.7 │1130.3│960 │4.6 │80.8 │89.5 │72 │1037 │
├──┼─────┼──────┼───┼──┼────┼────┼────┼──┼───────┤
│济宁│7.2 │6 │648.5 │552 │41.5 │61 │35.5 │15 │174 │
├──┼─────┼──────┼───┼──┼────┼────┼────┼──┼───────┤
│泰安│4.9 │3.5 │576.7 │440 │7.9 │79.3 │57.4 │60 │144 │
├──┼─────┼──────┼───┼──┼────┼────┼────┼──┼───────┤
│惠民│6.1 │7.3 │548.1 │483 │2.6 │52.2 │12.9 │4 │904 │
├──┼─────┼──────┼───┼──┼────┼────┼────┼──┼───────┤
│德州│8.1 │8 │664.5 │610 │0.7 │35.9 │18.6 │10 │8 │
├──┼─────┼──────┼───┼──┼────┼────┼────┼──┼───────┤
│聊城│5.9 │5.4 │489.9 │431 │3.7 │35.9 │23 │48 │3122 │
├──┼─────┼──────┼───┼──┼────┼────┼────┼──┼───────┤
│临沂│12.2 │4.2 │1212.1│837 │7.1 │264.9 │110.2 │26 │1037 │
├──┼─────┼──────┼───┼──┼────┼────┼────┼──┼───────┤
│菏泽│11.5 │7.3 │692.5 │593 │3.7 │82.2 │17.5 │117 │2237 │
├──┼─────┼──────┼───┼──┼────┼────┼────┼──┼───────┤
│威海│2.7 │4.2 │242.8 │198 │4.5 │21.3 │23.5 │- │- │
└──┴─────┴──────┴───┴──┴────┴────┴────┴──┴───────┘

〔全省村镇建设工作座谈会〕 1987年5月26~29日,山东省城乡建设委员会在济南召
开了“山东省村镇建设工作座谈会”,传达贯彻了全国集镇建设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
议精神, 听取了济南市等9个单位关于搞好村镇建设经验的介绍,总结了1986年全省
村镇建设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部署了1987年村镇建设工作的主要任务,参加会议
的有各市、地建委主任、乡村建设科长,省试点集镇镇长及所在县建委主任,以及有
关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负责同志和工程技术人员。副省长谭庆琏参加会议并讲了话。
会议认为,1986年是实施“七五”计划的第一年,全省村镇建设工作坚持改革、
开放的方针,取得了较好成绩。1987年,要认真贯彻“以集镇建设为重点,带动整个
乡村建设”的工作方针,坚持把提高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的质量、水平、效益放到
突出位置,进一步搞好村镇规划建设,为农村商品经济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主
要任务是:认真搞好村镇规划调整完善工作,努力提高规划和建筑设计水平;抓好集
镇建设试点,带动乡村建设,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行“统一规划,综合开发,配套
建设”;进一步加强领导,切实搞好村镇建设管理。
谭庆琏副省长在讲话中强调,农民积攒一点建房资金不容易,各级政府和城乡建
设部门的重要职责就是引导农民建好房,使农民新建的房屋既经济实用又美观大方。
必须下功夫提高村镇规划设计水平,打破“排排房”、“兵营式”的布局,改变建筑
设计单调、呆板的老样子。要坚持勤俭节约,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不搞豪
华的“门面”工程,不盲目地大拆大建。村镇规划一经制定,必须坚决执行,千万不
能搞劳民伤财的“穷折腾”。
〔村镇建设工作调查〕1987年6月15日至7月15日,遵照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的
指示,由省城乡建设委员会,省委调研室,省人民政府调研室、法规处和省农业厅、
土地管理局、乡镇企业局、工商局、环保局8个部门的14名同志组成联合调查组,分3
片到烟台、 惠民、德州、青岛、淄博、泰安、潍坊、济宁、临沂等9个市地、30个县
(市、区)、48个乡镇、60多个村庄,就全省村镇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从对9个市地调查的情况看, 近几年来,村镇建设无论在速度、规模和建筑质量
等方面,都超过以往任何时期。经济发达地区农民的居住条件大有改观,脱贫地区的
农民住房条件也有了很大改善。从调查组所到的60多个村庄情况看,大部分村庄已初
步改变了过去那种布局松散、村舍零落、住房低暗、泥井土路、设施简陋的状况。但
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村镇建设人才缺乏,村镇规划深度不够,建筑设计跟不
上,施工质量比较差,有些地方村镇环境污染严重等。其原因是,有关部门对农村商
品经济迅速发展给村镇建设带来的新问题预见性不足,指导不够及时有力和政策法规
不完备。
通过这次调查,摸清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省村镇建设的情况和存在的
主要问题,进一步明确了村镇建设工作的指导方针。调查结束后,省村镇建设工作联
合调查组写出了调查报告, 于1987年9月17日上报省委、省政府,并在这次调查研究
的基础上,由省城乡建设委员会草拟了《关于加强集镇和村庄建设工作的暂行规定》。

〔全省村镇中小学校建筑设计竞赛〕1987年,省城乡建设委员会、省教育厅、山东建
筑学会联合开展了村镇(乡)中、小学校建筑设计竞赛评比活动。11月24~30日在淄博
市博山区召开了评选会。经评委会评审,从各市地推荐的37个参赛方案中(中学21个、
小学16个),评选出了19个中奖方案,其中二等奖9个,三等奖10个。
竞赛评选委员会是由建筑和教育部门的专家、教授、学者及工程技术人员组成。
大家一致认为19个中奖方案的总体布置紧凑合理,功能分区明确,造型新颖,具有时
代感。并注意了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打破了传统式“排排房”
的格局。省建委、省教育厅、山东建筑学会拟将中奖方案编印成图纸目录,供各地选
用。

〔蓬莱县政府对农村房屋进行确权发证〕蓬莱县政府为了加强农房建设的审批制度,
刹住乱抢、滥建的歪风,使村镇建设走上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的轨道,从1985年
8月开始对全县农村房屋进行产权登记, 发放《房产所有证》。到1987年底,全县已
有90%的房屋确权发证。
通过房屋的确权发证,较好地解决了以下问题:一是对全县村镇所有房屋(私房、
公房) 的占地面积进行了全面丈量、造册登记,清查了超面积和不按规划、不按规定
审批的违章建房,并逐个进行了处理;二是解决了长期以来解决不了的农房建设中的
“老大难”问题及某些民事纠纷;三是理顺了土地管理和村镇建设管理的关系;四是
解决了村镇建设管理费用问题;五是贯彻了《土地法》,节约了耕地,加强了村镇建
设管理。
蓬莱县还规定, 今后每年3月份以前对上一年新建、改建、翻建、迁建的房屋,
进行一次丈量、登记,颁发《房产所有证》,使群众的房产及时得到法律的保护。

〔济南市仲宫镇试行村镇建设综合开发〕济南市仲宫镇位于济南市南部山区,是济南
市的南大门,也是工农业产品和其他商品的集散地。1985年前,进镇经商办店农民达
200余户, 他们或租房、借房,或临时搭盖,给集镇规划建设带来一系列问题。为解
决上述问题, 创出一条村镇建设的新路子,从1986年4月开始,济南市、历城区和仲
宫镇的村镇建设服务中心(站),发挥各自的优势,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拆
迁、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的方式,联合开发建设仲宫镇。到1987年12月,建成占地21
亩,建筑总面积1.1万平方米的上宅下店式多功能房屋100余套,建房全部资金靠售房
预付款解决,房屋建成后全部售出,积累配套建设资金40多万元,不仅解决了农民进
镇经商办店的各类用房,而且克服了村镇建设资金缺乏的困难,实现了配套建设,改
善了环境条件,改变了镇容镇貌。

〔栖霞县桃村镇〕桃村镇位于山东省胶东半岛中心,是栖霞县东部的重要集镇,也是
烟台市域的重镇之一。 全镇所辖49个自然村, 总面积为112.5平方公里, 总人口为
4.25万人。
该镇地理位置优越,物产、水资源丰富,集市贸易繁荣。但镇容破旧脏乱,街道
狭窄,排水不畅,电力不足,直接影响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1985年省建委把该镇确定为省试点镇,经该镇人大批准,他们成立了由21人组成
的“城镇规划建设委员会”,制定了规划建设桃村镇的各项规章制度,确定将桃村镇
建为烟台市域腹地的交通集散中心,物资转运和商品流通基地,成为工业发达的小城
镇。集镇规划由济南城建学校承担设计,明确划分了工业区、商业区、居住区和娱乐
风景区, 按城市化的进程建设桃村镇。 从1985~1987年,镇驻地新增各类建筑面积
96.52万平方米。 投资140万元,开通拓宽了4条主干道、4条次干道,总长5.8华里,
铺装沥青路面10.11万平方米,架设路灯124盏。投资13.5万元,建设了经茂路商业街,
建筑面积1.18万平方米。投资69万元,建成了日供水6000立方米的自来水工程,铺设
输水管道6000米,可供5万人用水。镇火车站扩建工程、223万伏变电站和自动化邮电
通讯工程也已开工建设。
桃村镇的规划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至1987年底,吸引外地进镇
务工经商者达200多户, 合资联营企业17个。 1987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由1978年的
1085万元增长到10990万元,增长了10倍,突破亿元大关;人均收入由1978年的143元
增长到719元,增长了5倍。

〔威海市黄泥沟新村建设〕 威海市黄泥沟村位于威海市近郊,是个仅有92户,228人
的小山村,经济落后,居民居住条件很差,村容村貌破烂不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以后,他们以改革为动力,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加强横向联合,扩大工副业生产,促
进了经济的腾飞。1987年全村工副业产值达450万元,人均收入1200多元。
1985年底,黄泥沟村开始规划建设新村。村民委员会首先聘请了工程技术人员为
他们编制了依山就势的新村建设规划,制作了沙盘,将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村,
形象化地展现在村民眼前。到1987年底,全村大部分农户都按新村规划翻建、改建了
新房,有40户村民盖了“别墅式”的楼房,占总户数的44%。
黄泥沟的新村建设,选用了造型多样,建筑面积不等(最大120平方米,最小80平
方米) 的楼房、平房设计图纸。房屋建筑高低错落,因城就势,室内有木板地面,水
磨地面;并配有绿化环境,将整个山村妆扮得多姿多彩。

〔博山区柳杭村文体中心〕柳杭村地处博山城郊,全村230户,650口人。1987年,工
农业总收入1106万元,公共积累900万元,上交税金87万元,人均分配达2230元。
他们在新村建设中,始终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1984年到1987年底,
共投资120万元, 先后修建了800平方米的旱冰场、8泳道的标准游泳池、1500平方米
的人工湖(配有25只游船)、儿童乐园(设有登月火箭)、图书室(藏书3000余册)及村史
展览馆,形成了初具规模的文化体育中心,既活跃和满足了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又增加了经济收入。
文体中心建成后,每天游人川流不息。1987年日游客旱冰场最高达3000多人次;
游泳池最高达2000多人次。 1986年8月份,举办了有全国74家新闻单位参加的“全国
新闻系统‘柳杭杯’游泳锦标赛”和“山东省广播电视系统首届‘柳杭杯’游泳比赛”
活动。 1987年8月又举办了“山东省老年人体育游泳比赛”。驻博山地区各大厂矿、
企事业单位每年都在此举办游泳比赛活动。据统计,每年门票收入达4万余元。

〔五莲县魏家乡创建文明村镇〕五莲县魏家乡在村镇建设中,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
不但村容镇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
主义乡民创造了良好条件。
1987年底,全乡20个行政村,全部按村镇规划进行了改造、新建,有4179户村民
住上了新房, 占全乡总户数的97%。村民建房节约土地300多亩。全乡修建乡村道路
30条,治理了4座山,改造了2条河,建设了12处水利设施,有7个村庄吃上了自来水,
栽了102万棵树,架高压线路40华里,电话线路、广播线路40华里,达到了村村通车、
通电、通广播、通电话。全乡还建成花园式街道34条,花坛64个,村村建起了花园式
庭院和花园式学校,为农民提供了安全、舒适、卫生的生活环境,为创建文明村乡打
下了基础。
在文明乡的建设中,他们还开展了“四户” (守法户、卫生户、文明户、双文明
户) 评选活动。几年来,共有3685户被评选为“四户”,占全乡总户数的87%;评选
出文明村庄14个, 占全乡总村数的70%,其中市级文明村3个。1987年被潍坊市委、
市政府命名为文明乡。 8月份,潍坊市委在五莲县召开了精神文明建设现场会,在全
市推广了魏家乡创建文明乡的经验。1987年12月被山东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
乡。魏家乡通过开展创建文明乡的活动,在40岁以下的农民中扫除了文盲、科盲、法
盲;没有1人超计划生育;从1985年以来,没有刑事犯罪案件;民事调解率达100%,
人均收入也由1978年的80多元增加到600多元。

(黄福娥 曲凤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