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2&rec=84&run=13

〔农业机械化概况〕 1987年,全省农业机械总值达到87.38亿元,比1986年增加9.32
亿元, 增长11.94%。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2735.63万千瓦,比1986年增加197.2万千
瓦, 增长7.77%。其中农用拖拉机51.62万台、699.03万千瓦,分别增加5.93万台和
52.93万千瓦, 增长12.97%和8.19%;柴油机99.3万台,增加10.2万台,增长11.45
%;电动机85.21万台,增加10.07万台,增长13.4%;农用汽车4.38万辆,增长9%。
机引田间作业机械52.75万台(件),比1986年增长16.03%。场间作业机械、农副产品
加工机械等也都有较大幅度增长。1987年全省农业机械发展的主要特点是:(1) 向小
型和大型机械“两头” 发展。1987年全省小型拖拉机达到38.24万台,比1986年增加
6.13万台,增长19.1%;大型拖拉机达到5.8万台,增加1928台,增长3.4%;中型拖
拉机比1986年减少3999台, 下降5%。在经济比较发达地区,一些大型机械如联合收
获机、链轨拖拉机、推土机、深耕犁、玉米秸秆还田机等需求量显著增加。(2) 配套
机具增长速度加快。1987年全省拖拉机机引田间作业机械比1986年增加7.29万台(件),
增长16.04%。其中机引犁增加3.72万台,增长14.15%;播种机增加0.66万台,增长
11.73%;收割(割晒) 机增加0.84万台,增长33%。全省拖拉机配套比(不含拖车)由
1986年的1∶0.99提高到1∶1.02。(3) 农民个体(独产)所有的农业机械稳步增加,集
体所有的机械有回升,联户机械继续减少。1987年,全省农民个体(独户)所有的农业
机械总值达到46.57亿元, 比1986年增加9.62亿元,增长26.1%;集体所有的农业机
械总值28.3亿元, 增长3.66%;联户所有的11.01亿元,比1986年减少1.22亿元,下
降10%。(4) 农业机械的经济效益有较大提高。1987年全省134.29万个农机经营单位
经营总收入(不含供应系统和纯修理单位) 达38.33亿元,比1986年增加5.02亿元,增
长15.05%,创历史最高水平。
1987年,山东省有26个县(市区) 的农业机械总值超过1亿元,其中胶州、寿光、
平度、掖县、荣成、寒亭、临沂7个县(市区)超过1.5亿元。拖拉机拥有量超过5000台
的县(市区) 达到38个,比1986年增加7个。新增的县(市区)是历城、即墨、牟平、龙
口、嘉祥、沂水和莒县。

〔全省农机作业获重大突破〕 1987年, 全省农机作业有突破性进展, 共完成机耕
7141.86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68.8%,比1986年增加248.87万亩,增长3.6%。其中
小麦机耕5295.09万亩, 增长2.55%。 机收面积达到1014.68万亩, 比1986年增加
228.78万亩, 增长29.11%。其中小麦机收1003.33万亩,增长29.17%。机耕、机收
面积均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机播完成2561.33万亩,比1986年增加378.58万亩,增长
17.34%。其中小麦机播2520.89万亩,增长18.34%。机械铺膜22.64万亩,比1986年
增加3.77万亩,增长19.98%。机械植保597.34万亩,增加68.9万亩,增长13.04%。
其他作业项目的机械作业面积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耕作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对于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速劳动力转移,促进粮食稳定增产起了积极作用。

〔农机化先行一步试点〕本着分类指导、重点突破的原则,1987年省、地(市)、县三
级首批确立了4县1镇和46个村为农机化先行一步试点单位,以探索经济发达地区和单
位实现农业机械化的路子。其中省直接抓的试点是:掖县、龙口市、张店区、兖州县,
滕县东郭镇和高密县北大王庄村、嘉祥县黄岗村、招远县东良村、诸城县丘家七吉村、
章丘县相公三村。
农机化先行一步试点工作,把解决工副业同农业争劳力这一矛盾和提高农业劳动
生产率、保证粮食增产放在首位,重点提高小麦和玉米生产的机械化程度。各试点单
位普遍从研究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建立相应的服务体系入手,进行了一系列试验、探
索。其主要做法是:(1) 将分散在各户的责任田(有的也包括口粮田)集中起来,由农
业专业队、农场、农业车间或种粮大户承包经营。平均经营土地20亩左右。(2) 制订
了适合规模经营和机械作业的农艺措施,引进了小麦、玉米联合收获机、精量播种机、
麦秸拣拾打捆机、秸秆还田机、除草剂喷洒器及各种动力机械,由专业队、农场、农
业车间统一经营,或专门成立农机服务组织,为承包者提供服务。(3)加强科学管理。
专业队、农场或农业车间内部大都划分了若干个专业组,计划指标分解到组,组内实
行统一耕作,管理责任到人。
经过一年的实践,农机化先行一步试点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高密县北大
王庄村投资62万元建立机械化农场, 35名劳力承包经营全村700亩耕地。农场主要粮
食作物的耕、种、耙、灌、收、运、脱等生产工序都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综合机械化
程度达到90%以上。腾出96%的劳力办起了20多个工副业项目。1987年,全村工副业
收入达1175万元;粮食单产1014公斤,农场人均生产粮食20.8吨,人均纯收入 (含其
他收入)7143元。此外,农机化先行一步试点还具有较强的辐射力,对周围起着示范、
启迪和表率作用。如掖县沙河镇国家村的农机化先行一步试点取得初步成效后,1987
年该镇又有7个村主动提出调整土地,创造条件逐步实行规模经营。

〔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组织建设〕1987年底,全省已有2402个乡镇建立了农机管理服务
组织,占乡镇总数的96.8%。其中:有614个乡镇建立了农机管理服务站,743个乡镇
既有农机管理站,又有拖拉机站,1014个乡镇单设农机管理站,31个乡镇只有拖拉机
站。
全省在乡镇农机组织建设中,注意区别不同情况,分类指导,逐步引导其向管理、
服务、经营一体化发展。一是要求现有的农机管理服务站进一步扩大服务范围,强化
服务手段,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二是提倡农机管理站和拖拉机站实行“两站合
一”,使农机管理和服务相互结合、相互促进。三是协助只有农机管理站的乡镇因陋
就简兴办站办企业,增设服务项目,开展有偿服务。1987年,全省乡镇农机组织服务
经营总收入1.55亿元,比1986年增长22%。

〔农机教育培训初步实现四个转变〕1987年,全省农机教育培训工作,通过不断深化
教育体制改革,出现了四个新的转变。一是转变了主管部门对农机学校统得过死、管
得过细的局面,扩大了学校的自主权。1987年全省实行校长负责制的农机学校发展到
52个,占总数的44%;二是转变了传统的单一校内培训方式,逐步走上了校内校外相
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面授与函授相结合、长训与短训相结合、培训与技术咨询
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开放式办学的新路子;三是变单一培训为综合培训。全
省有30%的农机学校在继续搞好拖拉机驾驶员和农机手培训的基础上,根据农村商品
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增设了汽车驾驶员、乡镇企业技术员及财会、制图人员等近20
个培训项目;四是转变了过去完全依赖国家补贴办培训的老做法,大力开展有偿服务。
1987年,全省118所县级农机学校有偿服务总收入达514.67万元,比1986年增长1倍多。
通过开展有偿服务, 加强了学校的自身建设。全省自费修建校舍2万平方米,添置教
学器材、设备165台(件),总投资170多万元。
1987年,全省共培训各类农机人员23.4万人,其中农机管理人员2052人,新训拖
拉机驾驶员5.3万人、 复训5.5万人,各类农机手9.6万人,汽车驾驶员1196人,修理
工3432人,军地两用人材1278人。

〔农用柴油计划分配管理〕全省农机管理部门在认真执行《山东省农用柴油管理办法》
的基础上,1987年又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农用柴油分配管理的5项措施:(1)全年计划指
标一次性分配到用户、分季供应。对实行统一作业的村,原则上分配到村,统一使用。
尚未实行统一作业的,由乡镇直接分配、供应到户。分配到村到户的部分不得低于年
度计划的80%。(2) 坚持省、地、县、乡逐级分配的原则,分级负责,不越级申请或
戴帽下达油料指标。分配油料计划包括增拨计划一律用正式文件下达。(3) 严格农用
柴油的使用范围,确保种植业机械作业和无电区口粮、饲料加工用油。对上级临时增
拨的指标,要按其性质专油专用。(4)省以下除县按规定留2%的机动油用于生产、救
灾急需外,其他一律不留机动油或变相留用机动油。并且严格使用审批手续,杜绝乱
批乱供的错误做法。(5)实行上级分配数量、本级分配原则、对下分配方案“三公开”,
自觉接受政府有关部门和群众的监督。
1987年,国家专项下达山东的农用柴油计划指标53.6万吨(不含渔业用油),增拨
救灾柴油2.99万吨。

〔农机供应购销两旺〕 1987年,全省农机供应系统完成商品购进总值13.68亿元,比
1986年增长24.3%,其中纯购进11.38亿元,增长25.5%;完成销售总值14.54亿元,
其中纯销售12.38亿元, 分别比1986年增长22.3%和23%,均创历史最高水平。纯销
售占全国销售总额的10.45%;实现利润3396万多元,其中省属企业697.9万元,县公
司2698.5万元。全省119个县(市区)农机公司,盈利100万元以上的2个,50~100万元
的9个,10~50万元的76个,10万元以下的31个,亏损单位1个。
1987年, 全省农机纯销售额的构成是: 机械化农机具4.96亿元,占纯销售额的
40.1%;农用动力、排灌机械2.88亿元,占23.3%;农副产品加工机械0.23亿元,占
1.8%;半机械化农具1.14亿元,占9.2%;维修配件2.31亿元,占22.7%;其他农机
商品0.86亿元,占2.9%。

〔农机科技推广新成果选介〕小麦机械半精量播种技术:小麦机械半精量播种就是在
小麦高产区,利用特制的机械进行播种,减少亩播量,提高种子分布均匀度,促进个
体发育,实现小麦精播高产的一种栽培技术。据测,小麦机械半精量播种亩播量一般
为3~6公斤, 每亩可比普通机械播种节省种子3~4公斤,增产5~15%。1987年,全
省小麦半精量播种机拥有量(包括改制部分)1.98万台,机械半精量播种面积298万亩,
比1986年增加200万亩,增长2倍多。山东是全国唯一大面积推广应用这项技术的省份。
玉米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玉米秸秆还田机械化就是将已经摘除果穗的玉米秸秆,
用机械直接粉碎撒于地面,随即耕翻入土。实验证明,1台铁牛-55拖拉机带1台秸秆
还田机, 1天可还田120亩;1台泰山-12拖拉机带1台秸秆还田机,1天可还田40亩,
生产效率分别为人工的120倍和40倍,亩成本分别比人工还田低3.84元和3.67元。1亩
玉米秸秆直接就地还田以后,能增加土壤有机质0.2%左右,相当施入硝酸铁9公斤、
过磷酸钙7.75公斤、 硫酸钾23.75公斤。玉米秸秆还田对粮食作物还有显著的增产效
果。据淄博市测定,一般可使小麦增产12%,玉米增产10%左右。1987年,全省共完
成机械秸秆还田面积66万亩,比1986年增长40%,其中淄博市完成42万亩。全省当年
新增玉米秸秆还田机699台。

〔山东省农机试验鉴定站〕该站始建于1964年,到1987年已初具规模。全站共有人员
36名,固定资产260多万元,主要仪器设备344台(件),其中高精度仪器94台(件)。农
业机械的田间试验基本实现了数据采集、信号输入、采样处理、结果输出全过程自动
化。可承担省内部分农业机械的科研、生产、推广、专项鉴定和农机具的产品质量监
督检验等工作。 1987年,全站共完成各种鉴定项目174个。其中:推广鉴定17项,专
项鉴定85项, 委托鉴定8项,质量监督检验64项。并受农牧渔业部委托向11个生产厂
家的11个产品颁发了《推广许可证》。随着信誉的不断提高和业务范围的逐步扩大,
省农机试验鉴定站又被省标准局正式确认为“山东省农机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
〔农机维修网点审定和修理工考核〕 1987年,山东省农机维修网点发展到11915个,
其中:国营192个,集体4191个,个体7532个。经审定发证的维修网点10840个,占总
数的91%。 其中:综合维修点5840个,专项维修点5000个。农机修理工发展到25716
人, 已考核定级的21466人,占总数的84%。1987年,山东农机维修网点审定和修理
工考核进度居全国之首。

〔农机作业合同制〕农机作业合同制是在土地和机械大都分散经营的情况下,通过合
同方式把“有机”和“用机”双方结合起来,开展农机作业的一种新的组织办法。合
同一般都明确了作业的数量、质量、供油和收费标准,以及双方应承担的责任。合同
的签订方式大致有两种:一是由农机服务组织或农机手与村民委员会统一签订、统一
结算。二是农机组织或农机手与各农户直接签订、分户结算。合同一般由乡镇农机管
理服务组织负责监督管理。1987年,全省实行农机作业合同制的县(市区)达到60个,
签订机械作业面积约占总作业面积的65%以上。合同制的实行较好地解决了无机户找
机难、用机难、招待难和有机户找活难、收费难的问题。

〔掖县西由镇试行农机服务股份制〕掖县西由镇农机管理站为进一步适应农业机械面
广量大的新形势,搞好农机供应和维修服务,1987年在全镇试行了农机服务股份制,
创出了一条镇、村和农民共同兴办农机服务事业的新路子。西由镇农机服务股份制试
行办法规定,凡是本镇的农用拖拉机,不论其所有权属于集体还是个人,都可自愿入
股。按机型分股:泰山-12拖拉机为1股,泰山-25拖拉机为2股,泰山-50、上海-
50拖拉机为3股, 链轨拖拉机为4股,每股200元。股金作为镇农机管理站供应和维修
两个服务部的库存基金和流动资金。凡入股者,发一张信用卡,凭卡和行驶证到服务
部购件或维修,并享受1%的回扣。每5年农机管理站向入股者分红一次,分红比例占
供应、维修两个服务部纯利润的10%。1987年,全镇315台拖拉机已有298台入了股,
占总数的94.6%。农机服务股份制作为一种新的尝试,试行一年来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一是解决了村村设配件库,户户存件的问题,减少了占用资金。二是方便了群众,农
民购件、维修有了保证。三是有利于加强农机管理。农机管理站可根据每台拖拉机的
换件、维修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技术指导,帮助基层和群众管好用好农业机械。

〔大张乡率先实行农机保修制〕在聊城市大张乡,农机户手里都有一张“保修证”。
机械出了故障,只要持有“保修证”,都可随时送交乡农机管理服务站或送交设在各
管区的修理点进行保修。其具体做法是,由乡农机管理服务站与农机户签订机械保修
合同,农机户每年按机型向管理服务站交纳一定数量的保修费(195柴油机25元,泰山
-12拖拉机15元,泰山-25拖拉机25元,上海-50拖拉机50元) ,管理服务站承担其机
械的维修任务,并负责对机手进行技术指导。管理服务站对参加保修的机械逐台建立
档案,发放印有修理时间、修理部位、换件名称等内容的“保修证”,农机户凭证到
管理服务站或所属修理点免费修理。另外,对机械技术状况常年保持良好的农机户,
管理服务站年终还从收取的保修费中拿出20%给予奖励,以鼓励其管好用好农业机械。
农机保修制的实行,方便了群众,改善了农业机械的技术状态,该乡拖拉机、柴油机
的完好率分别由原来的81.3%和83.2%提高到94%和95.3%。大张乡首创的农机保修
制得到省农机管理部门的充分肯定,并在全省进行了宣传和推广。

〔东郭镇农机站职工参加养老保险〕省农机系统先进单位滕县东郭镇农机站有职工41
人,全是农村户口。为解除职工的后顾之忧,稳定职工队伍,该站对全体职工实行了
养老保险制度。具体是按月向保险公司交纳相当于投保职工工资总额20%的养老保险
金,站和职工分别承担保险金的70%和30%。职工退休后,每月由保险公司发给养老
金60元;在站连续5年被评为优秀职工的,退休后每月加发30元。
1987年,安丘和沾化县都在全县范围内实行了农机站职工养老保险制度。

〔莘县申官目村机井浇灌“五固定、一统一”〕申官目村有土地1808亩,柴油机65台,
机井27眼。 1987年2月,该村27眼机井全部实行了“五固定、一统一”的浇灌办法,
即每眼机井固定承包给两名有一定技术专长、热心农机工作的机手;固定一部经检测
技术状态符合甲乙级标准的机械;固定机井浇灌的地块;固定农户浇地顺序;固定机
井承包者的报酬;统一购买、保管油料。实行固定浇灌后,显示了许多优越性。1986
年全村1150亩小麦浇灌一遍水需要25天,1987年只用了15天。上阵作业的机械也由原
来的65台减少到27台。农户争井、抢水、争机的现象基本消除。

(范竹韩山盛 韩永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