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管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2&rec=63&run=13

〔物价管理及价格管理体制改革〕 1987年1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强物价管理,
保持市场物价基本稳定的通知》(国发[1987]4号文件) ,提出物价工作总的要求是
“坚持改革,稳步前进,保持基本稳定”。强调各地要加强粮食市场管理,稳定市场
粮价;大中城市要认真安排好副食品的生产和供应,保持零售价格基本稳定;加强生
产资料价格管理;为鼓励出口创汇,控制和降低出口成本,对大宗紧缺的出口商品,
要认真执行国家规定的价格和指导价格,必要时有的要规定最高限价。不准抬价争购;
切实加强物价管理,严格控制放开价格的品种和范围;严格禁止乱收费,乱涨价;加
强物价检查与监督。为此,从2月到7月国务院及省政府又多次下通知,要求各地做好
对物价的管理, 确保市场物价稳定。9月,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管理条
例》;国务院和省政府还分别发出《关于开展1987年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的通知》。
在物价管理中,各地加强了对放开商品价格的间接控制。对电冰箱等少数紧缺的耐用
消费品实行了提价申报制度;对苹果、对虾等少数农产品加强了价格指导和协调;开
展了对司法、工商、民政、教育、卫生、广播电视、劳动、档案、测绘、地质矿产、
专利管理11个系统、219项、720个收费标准的清理整顿。
此外,省内在价格管理体制改革方面,还对省以上管价的商品中,放开了毛巾、
锦纶袜子的价格;对超产尿素实行了优惠出厂价格;对从省外购进的尿素等化肥实行
了新的作价办法;对部分钢材实行了指导价格;对小化肥和部分化工、有色金属、钢
材等产品实行了优质加价;对部分轻纺和化工原料制订了临时出厂价格;对纺织行业
内部调拨的棉纱等采取了灵活的价格措施。
为配合对外开放,企业承包租赁和计划、外贸等经济体制改革,对部分适销对路
的紧俏商品、出口创汇产品和对粮食、生猪、蔬菜等主要食品和副食品的生产和供应
采取了不同的优惠政策。
〔价格调整〕1987年山东省内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价格调整:
一、农产品收购价格。提高了部分农产品的合同定购价格,缩小了粮食定购基数,
扩大了议价收购。 玉米每百公斤由31.20元提为33.20元,稻谷由38.40元提为41.9 0
元,谷子由31.20元提为33.20元;花生仁的合同定购价格从“倒四六”比例提到超购
加价水平, 即每百公斤由124.80元提为144.00元, 花生油每百公斤由299.00元提为
345.00元; 棉籽购价从“正四六”比例提到超购加价水平,每百公斤由25.20元提为
31.50元,精炼棉油每百公斤由201.60元提为252.00元;棉花的购价比例由“倒四六”
改为“倒三七”,标准级皮棉购价每百公斤由344.08元提为352.84元;拉开了烤烟的
质量差价,中等以上各等级烤烟购价提高,低等级烤烟的购价降低,升降平衡后,烤
烟的实际购价总水平提高49.24%; 上浮了生猪、鲜蛋、红麻、绵羊毛和部分中药材
的议购指导价格;粮食合同定购基数由1986年的61.2亿斤调减为56.2亿斤。包括议购
价格上升比重扩大,全省全部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总水平比1986年提高8.9%,是19 80
年以来上升幅度最大的一年,按当年收购总额计算,提价额为11亿元。其中,国家定
价(合同定购部分)的农产品提价总额为3.6亿元,平均提价幅度为5.5%,使农产品收
购价格总水平提高2.64%; 国家指导价格的农产品提价总额为3.3亿元,平均提价幅
度为11.3%,使农产品收购价格总水平提高2.46%;市场调节价的农产品涨价总额为
4.1亿元, 平均价格上升幅度为12.6%,使农产品收购价格总水平提高3.06%。全部
农产品收购总额中,国家定价、国家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的比重由1986年的51.6%、
14.3%和31.4%变为48.0%、21.8%和30.2%。
二、工业品出厂价格。提高了部分西药、凸版纸、肥皂、保温瓶胆、搪瓷制品、
油漆、维棉纱、维棉布、农药、农用薄膜、农机、煤炭、电力和部分钢材等355种轻、
重工业产品的出厂价格。全部调价总额按全年产量计算(下同)为11.4亿元,其中,中
央调价额为5.4亿元,占47.37%;省调价额为2.6亿元,占22.81%;市、地、县调价
额为3.4亿元, 占29.82%。调价范围集中在燃料动力、轻纺和化工产品3类,调价额
占80.7%。加上各项扶持生产的优惠措施和企业自行定价商品价格上涨,全部独立核
算工业企业因涨价获得收入约50多亿元, 出厂价格总水平比1986年提高了约6.7%。
其中,轻工业提高了5.7%,重工业提高了7.6%(其中,采掘工业提高了35.4%)。
三、市场零售价格。实行国家定价的商品,调整了农村返销粮、返销油、丝绸、
部分药品、肥皂、油漆、部分农药等价格;实行国家指导价格的商品,上浮了猪肉、
民用电度表、搪瓷制品、保温瓶胆、农用薄膜、地膜、部分农机、维棉布等商品的中
准价格或扩大了浮动幅度。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商品,随着成本和供求变化自动浮动。
全部涨价总额,按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计算为27.4亿元,影响零售物价总水平上升8%。
其中,国家定价商品有计划调整提价净额为1.54亿元 (其中:中央0.71亿元,占46.1
%;省0.54亿元,占35.1%;市、地、县0.29亿元,占18.8%) ,加上1986年调价的
滞后影响,使零售物价总水平上升1.3%(以下指数中均含上年调价滞后影响) ;国家
指导价调价额为2.11亿元,影响物价总水平上升1.7%;企业定价商品涨价额为21.48
亿元,占全部涨价额的77.66%,影响零售物价总水平上升4.1%;集市贸易涨价额为
2.27亿元(农产品对非农产品) ,影响物价总水平上升0.9%。市场价格体系中,国家
定价、国家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3种形式的比重(按商品零售总额计算) ,由1986年的
34.5%、28.7%和36.8%,改变为33.9%、27.7%和38.4%。
四、非商品收费调整了邮电发行费率、长途电话近距离资费、市内电话月租费、
市内电话初装费、民航国内客票、山区和支线汽车客货运价等收费标准,调价总额为
3105万元。
〔工农业商品综合比价情况〕 1987年,全省农村工业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上升4.9
%,农产品收购价格总水平上升8.9%,工农业商品交换差价比1986年缩小了3.7%,
比1 978年缩小了40%。 从单项商品交换来看, 1987年农民出售100公斤小麦换食盐
188公斤,比1986年多换9公斤,比1978年多换85公斤;换化肥(国家定价) 181公斤,
比198 6年多换8公斤,比1978年多换80公斤。出售100公斤皮棉换棉布430尺,比1986
年多换10.7尺,比1978年多换22尺。农产品内部比价关系发生了较大变化。猪粮 (市
场玉米)比价由1:3.94扩大为1:5.0;棉粮(比例价小麦,下同)比价由1:7.6扩大为
1:7.8;油(花生仁)粮比价由1:2.76扩大为1:3.18。工业品内部采掘工业产品价格
偏低的问题继续得到改善。1987年采掘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比1986年提高了约35.43%,
制造工业仅提高了1.3%。
〔物价监督检查〕1987年山东省内开展了以下几项物价监督检查工作:
(1) 对石油、化肥等价格的专项检查。共检查石油生产和经营单位1460个,检查
化肥生产和经营单位2491个,查处有价格违法行为的单位分别占被检查单位数的40.3
%和27.1%,查出违法金额1262万元。(2) 进一步加强了社会群众物价监督检查队伍
的建设。省物价局印发了《检举揭发价格违纪案件奖励办法》和《街道群众价格监督
暂行规定》 。全省职工物价监督站发展到377个,城镇街道群众物价监督检查小组发
展到219个,职工和群众物价监督检查人员已达3300多人。(3)广泛开展了“物价计量
信得过”活动。全省共有1509个生产经营企业被评为“物价计量信得过”单位,比上
年增长12.6%。有344名营业员被评为“信得过”营业员。(4)积极推行了分色标价签
工作。 全省有66772个国营、集体零售企业和153575个个体经营点使用了分色标签。
(5) 查处了一批违纪案件。1987年共查处价格上的违纪案件27812起(包括职工群众检
查),其中万元以上的案件591起,收缴罚没款5220万元。
〔主要农副产品成本收益变化〕从山东省内可比的38种主要农副产品生产成本调
查资料看,与1986年相比:(1) 单位面积产量增长的有23个品种。其中,增长幅度在
15~20%的有花生、红麻、大麻;增幅在30%以上的有烤烟、花椒、银花、港养对虾、
海带等, 其中黄芪、贻贝养殖增长幅度分别为403.66%和81.53%。百只肉食鸡毛重
提高22.73%。 单产减少的有15种, 其中稻谷、 桑蚕茧、 3种苹果、生地分别下降
13.93%、34.76%、20.83%、33.15%。每头奶牛年产奶量比上年的5135.5公斤减产
16.5 2%。 (2) 生产成本上升。38种产品的平均生产成本由上年的322.21元上升到
416.69元, 提高29.32%, 其中, 种植作物成本上升10.28%, 禽畜饲养成本上升
18.28%,海、淡水养殖成本上升50.21%。成本上升的因素,主要是生产所需原材料
费用支出增加。用于肥料、排灌、机械作业费用支出分别提高23%、39.8%和41.7%;
种子费用提高20%以上;饲料用量增加,价格上涨,费用支出增加,肉食鸡、蛋鸡、
奶牛饲料费用分别提高51.12%、42.83%和27.42%。(3)主要农副产品收益有所增加。
可比的38种农产品的产值、50公斤主产品纯收益和劳动日净产值,分别比1986年增长
13.42%、20%和33.61%。其中,7种粮食的亩均净产值、纯收益比去年减少5.6%和
18.2 7%;花生亩净产值、纯收益增长6.62%和3.32%;棉花亩净产值、纯收益和劳
动日净产值分别增长14.32%、 7.6%和17.56%; 烤烟亩净产值、 纯收益分别增长
132.73%和181.99%, 成本收益率达188.95%; 每头生猪净产值和纯收益分别达
104.92元和59.92元, 较上年分别增加66.56元和59.26元,劳动日净产值提高204.58
%; 百只蛋鸡纯收益达1348元,鲜蛋每50公斤纯收益达83.12元;百只肉食鸡纯收益
由1986年的12.8元增至57.47元,提高3.5倍;蔬菜(3种平均) 的亩净产值、纯收益分
别达415.48元和335.76元,比去年增长54.55%和63.83%;港养对虾亩净产值和纯收
益增长59.83%和56.74%,海带分别增长76.03%和98.42%;淡水养殖亩净产值和纯
收益分别为423.80元和277.39元,增长27.6%和18.21%。
〔市场物价总水平〕1987年国家对市场物价继续实行目标控制。国家物价局要求
山东省全年零售物价总水平上升控制在5%的目标以内。山东实际执行结果是8%,高
于全国平均上升7.3%的幅度, 在全国居第16位。其中城市上升9.4%,农村上升7.2
%,是1979年价格改革以来上升最多的一年。
1987年市场物价变动有两个特点,一是吃、穿、用、烧商品及农业生产资料价格
多数上涨, 涨价幅度较大的商品集中在食品类。据对调查的375种商品分析,当年价
格上涨的有319种, 占85.1%;持平的有21种,占5.6%;下降的35种,占9.3%。吃
的商品价格上涨最多, 平均上升12.1%,影响零售物价总水平上升5.6%,占总上涨
幅度的70%。 其中肉禽蛋上涨24.2%,影响零售物价总水平上升3.3%;水果和水产
品价格分别上升11.1%和15.3%, 影响总水平上升0.8%;鲜菜价格上升15.9%,影
响总水平上升0.8%。穿的、用的、烧的商品价格分别上升2.9%、6.4%和5.2%。农
业生产资料价格上升5.8%, 其中化肥、农药、农用簿膜价格上涨最多。二是市场调
节价商品价格的上涨幅度大于国家定价和国家指导价商品价格的上涨幅度。全省市场
调节价商品价格上升13.5%,而国家指导价和国家定价商品价格分别上升6.1%和4%,
三者对零售物价总水平的影响程度分别为62.5%、21.3%和16.2%。

山东省1987年物价上升趋势表
┌────┬───┬───┬───┬───┬───┬───┬───┬───┬───┬───┬───┬───┬───┐
│月份 │全年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
├────┼───┼───┼───┼───┼───┼───┼───┼───┼───┼───┼───┼───┼───┤
│指数(%)│108.0 │105.5 │105.0 │106.2 │107.3 │108.6 │109.6 │110.1 │109.5 │109.1 │108.9 │109.4 │110.1 │
└────┴───┴───┴───┴───┴───┴───┴───┴───┴───┴───┴───┴───┴───┘
(陈充)

〔物价宣传和对话〕1987年在物价宣传方面,省物价局写出了《物价问题漫谈》、
《价格改革与人民生活》、《物价问题问答》、《物价问题十讲》等10余篇宣传材料。
《山东工人报》、《山东支部生活》、《山东经济报》、《价格改革宣传参考材料》
等报刊和山东人民广播电台分别予以连载和连播。为取得广大人民群众对价格改革的
理解和支持,1987年12月20日,山东省委副书记、代省长姜春云,副省长马连礼,济
南市委书记贺国强和济南市政府的同志以及省直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在济南市同来自
部分工厂、商店、学校、街道的各界群众代表就物价问题进行了对话,回答了群众提
出的问题。省物价局同省经委的同志于12月12日至14日,分别同济南市历下、市中、
槐荫和天桥区的群众进行了对话。省物价局负责同志还分别同机关干部、解放军战士、
在校学生进行对话10余次。全省还有不少市、县政府领导和物价部门的领导同志也采
取不同形式开展了对话活动。
(陈充)